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3f554858f5f61fb6366660.png)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II级<150cfu/m3;III级<450cfu/m3;IV级<500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方法:(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2)沉降法采样时,用直径9cm的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30min,37℃培养24h,培养皿中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细菌数,以个/皿表示。
(3)浮游法采样时,用裂隙采样器在空气中随机采样30min,对采样皿或采样条培养得出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浮游下来的细菌数,以个/m3表示。
2、采样高度:(1)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的任意高度上;(2)在手术区检测时应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时,检测高度应在台面之上。
3、布点方法:(见表1)4、采样注意事项:(1)在100级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在其他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均向上;(2)采样后的培养基条或培养皿,应37℃条件下培养24h,并计算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选位到小数点后1位;(3)当采用浮游法测定浮游菌浓度时,细菌浓度测点数应和被测区域的含尘浓度测点数相同,且宜在同一位置上。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c2716f6c85ec3a86c2c553.png)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暴露5mi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细菌总数(cfu/m3)=A×T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下培养24h。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83e1f7a8956bec0875e335.png)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w 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暴露5min。
3、检验方法平板37 C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细菌总数(cfu/m3 ) =A X TA为平板面积(cm2); T为暴露时间(min); N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w 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w 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w 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C,①90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 级<30cfu/m3 ;II 级<150 cfu/m3 ;III 级<450 cfu/m3 ;IV 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①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C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方法:(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 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fedf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0.png)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有效检测手术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检查培养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吸气器、吸气器采样头等设备和试剂是否齐全,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对培养基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培养基是否过期或受到污染,保证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2. 采样操作。
进行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时,首先要进行采样操作。
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手术室内各个区域的代表性,如手术台周围、手术灯下方、空调出风口等位置。
使用吸气器采样头进行采样,根据标准采样时间和流速进行采样,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培养操作。
采样完成后,将采样头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培养操作。
将采样头上的空气样本转移到培养基上,然后将培养皿密封好,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一定时间后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结果分析。
培养完成后,观察培养皿内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根据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根据培养结果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提供依据。
5. 结论和建议。
根据培养结果,对手术室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如果发现严重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措施,确保手术室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对于手术室的卫生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培养结果,为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于手术室工作人员来说,也要加强对操作流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手术室的空气质量达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9dd921c281e53a5902ff0c.png)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手术室空气采样的方法完整版
![手术室空气采样的方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671c7a58f5f61fb636664e.png)
手术室空气采样的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月培训内容: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暴露5mi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细菌总数(cfu/m3)=A×T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 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下培养24h。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a7a36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f.png)
医院惯例空气细菌培育(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办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以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 厘米。
三、布点方法21. 面积≤ 30 m ,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头各距墙 1 米处各取一点(图 1)图 122.室内面积>30m,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此中东,西,南,北距墙均 1 米(图 2)图 2四、采样方法用 9 厘米直径一般琼脂平皿,翻开后盖面朝下斜扣究竟盘,在采样点正确裸露5分钟后,送检培育。
五、结果剖析I 类地区: <10 cfu/m 3II类地区:<200 cfu/m3III 类地区: <500 cfu/m 3六、附录Ⅰ类地区:层流干净手术室、层流干净病房(参照干净室空气培育方法与标准)。
Ⅱ类地区:一般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一般保护性隔绝室、供给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地区: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给室洁净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种一般病房和房间。
Ⅳ类地区:传得病科及病房。
干净室空气细菌培育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四周千级:共放 13 个培育皿,此中手术地区 5 点,周边区 8 点。
采样部署点表示图:二、局部千级,四周万级:共放 9 个培育皿,此中手术地区 3 点,周边区 6 点。
采样部署点表示图:三、局部万级,四周十万级:共放 7 个培育皿,此中手术地区 3 点,周边地区 4 点。
采样部署点表示图:2四、三十万级:面积 >30m布放2面积>30m 五、要求:4 点,面积≤ 30 m2布放 2 点。
面积≤ 30 m21.送风口集中部署时,应敌手术区和周边划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别部署时,全室一致检测,测点可均布,不该部署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部署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的随意高度上,手术地区搁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沿,培育皿搁置 30 分钟;3.采样后的培育皿,应立刻置于 37 度条件下培育 24 小时;4.而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均匀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83a09a6529647d2728529d.png)
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
名称浓度监测方法
戊二醛2%戊二醛浓度指示卡(3M公司)只需5~8min即能检测出无效的戊二醛浓度。
使用时从包装瓶中取出一条,将其指示的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中,1s后取出,在瓶盖的纸垫上沾一下,去除色块上的多余液体,横置于瓶盖上,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
等候5~8min的颜色变化,指示色块变成均匀黄色时,则表示溶液浓度>2%;指示色块没有变化或部分是白色时,则<2%。
注意事项:等候的时间不能低于5min,否则造成颜色变化不彻底,判断结果不正确。
但超过8min,颜色逐渐褪去,也会使判断困难。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概要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157ce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6.png)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概要一、采样方法:1.选择采样位置:根据医院的不同区域,选择采样位置。
通常包括手术室、病房、走廊、洗手间等。
2.准备采样工具:准备好采样所需的工具,如支持培养基、无菌刷子、无菌容器等。
3.采样方式:根据采样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式。
(1)空气采样:通常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
将空气采样器放置在所需采样的位置,进行一定时间的采样,然后将采样器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2)表面采样:借助无菌刷子或无菌棉签,在需要采样的表面轻轻擦拭,将采样物放入无菌容器中。
(3)液体采样:如水样、洗手液等,将液体放入无菌容器中。
4.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二、注意事项: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采样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品。
2.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采样工具要选择合适,能够有效采集到微生物。
每次采样时要更换新的刷子或棉签。
3.采样时间和距离:采样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通常为15-30分钟。
空气采样器与采样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或过近,一般为1-2米。
4.避免交叉污染:采样时应注意避免与周围环境接触,避免交叉污染。
5.采样点位选择:采样点位的选择要代表该区域的整体情况。
通常选择在易污染、难清洁的区域进行采样。
6.标注样品信息:每个样品都应有详细的标注,包括采样位置、时间、采样者等信息,方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7.采样频率:根据需要确定采样频率。
不同区域的采样频率可以有所不同,一般为每1-3个月进行一次。
总之,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为医院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
采样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和采样方法,并注意采样时间、距离、点位选择等因素。
采样后要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并进行详细的标注信息,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精选版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精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5674a689eb172ded63b7db.png)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细菌总数(cfu/m3)=A×T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下培养24h。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14b1884f33687e21ae45a902.png)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细菌总数(cfu/m3)=A×TA为平板面积(cm2);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 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1、采样方法:(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e142ab7c1cfad6195fa762.png)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w 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点,内外点距墙1m ;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 点,四角点距墙1m。
( 2 )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m 、采样高度 1.5m ,暴露5min 。
3、检验方法平板37 C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 、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细菌总数(cfu/m3 )=A X TA 为平板面积(cm2 ); T 为暴露时间(min );N 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W 10cfu/cm3 ,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W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W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 2 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C,①90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 4 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 3 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 4 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 级<30cfu/m3 ; II 级<150 cfu/m3 ; III 级<450 cfu/m3 ; IV 级<500 cfu/m3 。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 1 0时和下午4时各测 1 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①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 C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2366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6.png)
手术室空气培养操作流程手术室空气培养是一种用于检测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方法,对于保障手术室空气质量和手术室内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操作流程,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手术室空气培养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所需的培养基、培养皿、无菌采样器具等。
同时,要确保操作台面、手套、口罩等工具都已经消毒并穿戴好。
2. 采样位置选择。
在进行采样前,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采样。
通常情况下,手术室内需要选择离手术台一定距离,并且不被直接人为干扰的位置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3. 采样方法。
采样时,需要使用无菌采样器具,将培养皿打开并放置在采样器具上。
然后将采样器具放置在空气中一定时间,以保证足够的空气样品被采集到培养皿中。
采样结束后,立即将培养皿盖好,并封闭好采样器具。
4. 样品处理。
将采集到的培养皿标注好采样位置、时间等信息,并立即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培养。
在送样前,要确保培养皿的密封性和标注的准确性,以免造成采样结果的误差。
5. 培养条件。
送样至微生物实验室后,需要将培养皿放置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6. 结果判读。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需要对培养皿进行观察,记录培养皿上的微生物菌落情况。
根据菌落的数量、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7. 结果报告。
最后,根据培养结果编制相应的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若发现手术室空气中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手术室空气培养,及时了解手术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保障手术室内患者的安全。
同时,也能够为手术室的卫生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手术室内的卫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洁净手术部空气采样流程图
![洁净手术部空气采样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ed247b7427284b73f2425013.png)
洁净手术部空气采样流程图
根据手术间洁净度级别及预计采样房间需要的培养皿数量(动态、静态),通知微生物室准备
于采样日前1~2日通知手术部准备相应采样房间
根据手术部要求更换专用衣服,戴好口罩、帽子入相应房间
根据手术间或洁净辅助用房级别
按要求与手术区、周边区布点放
置好培养皿将采样架置于每个回风口,在手术切皮时、手术2小时或手术结束前将培养皿放于回风口中部打开培养皿,将盖扣于培养皿边缘,同时做阳性对照打开培养皿,将盖扣于采样架上
计时,暴露30分钟后将培养皿盖扣上
培养皿编号,在检验报告单上标记
将采集号的培养皿送微生物检测。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1)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1)](https://img.taocdn.com/s3/m/2bdb0584cc175527072208a0.png)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10 cfu/m3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六、附录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36c8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9.png)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悬浮菌采样法是最常用的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捕集下来,并通过培养方法验证其菌落形成单位(CFU)的数量。
悬浮菌采样常用的工具有空气采样器、以及标准方法中规定的培养基。
在采样前,首先需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包括手术台、空调出风口、病房边墙等,然后将采样器置于采样位置,按照采样器的使用说明操作,使其吸收一定量的空气样品。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中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计算出菌落形成单位,从而评估空气中的微生物水平。
震荡均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它主要通过震荡的方式使悬浮颗粒沉降到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培养与计数。
在使用震荡均衡法进行采样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通常是手术台的稍上方或空调出风口,然后将震荡采样器放置在采样位置,并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中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计算出菌落形成单位,从而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水平。
半封闭法采样法主要是通过半封闭的设备捕集空气样本,再将样本中的微生物培养,从而评估空气质量。
在使用半封闭法进行采样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一般有采样盘和培养皿。
将采样盘放置在采样位置,然后将空气样本吸入盘中,并尽量封闭盘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之后将采样盘上的培养皿进行培养,并计算出菌落形成单位,从而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方法都是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因此,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并准确计算其数量。
但这些新方法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在进行洁净手术室空气采样时,还需要注意采样器的使用方法和采样时间的选择。
采样器的使用应按照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采样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手术室的使用情况和要求进行,一般建议至少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连续采样。
急诊手术室空气采样流程
![急诊手术室空气采样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3378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a.png)
急诊手术室空气采样流程英文回答:Emergency operating room air sampling procedure:1. Preparation: Before starting the air sampling procedure in the emergency operating room, ensure that all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supplies are available. This includes an air sampler, sterile collection plates, agar media, a portable vacuum pump,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for the sampler.2. Sampling location: Choose appropriate sampling locations within the emergency operating room. These may include areas near the surgical table, anesthesia workstations, and air vents. Ensure that the sampling location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overall air quality in the room.3. Sampling procedure: The following steps should befollowed for air sampling:a. Wear appropriate PPE, including gloves, mask, and gown,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b. Set up the air sampler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c. Open the sterile collection plates and place them in the designated sampling locations.d. Start the air sampler and allow it to run for the recommended sampling time (typically 15-30 minutes).e. After the sampling time, carefully remove the collection plates and close them.f. Transfer the collection plates to the laboratory for further analysis.4. Laboratory analysis: The collected air samples need to be analyzed in the laboratory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of any microorganisms or contaminants. The following steps are involved in the laboratory analysis:a. Label each collection plate with the sampling location and date.b. Incubate the plates at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nd for the recommended duration to allow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c. After incubation, visually inspect the plates for the presence of colonies.d. Count and identify the colonies using appropriate techniques, such as microscopy or biochemical tests.e. Record the results and interpret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guidelines or standards.5. Reporting and a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air sampling, appropriate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If the air quality is found to be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nofurther action may be required. However, if high levels of contaminants or microorganisms are detected, necessary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ventilation or implementing infection control protocols, should be implemented.中文回答:急诊手术室空气采样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急诊手术室空气采样流程之前,确保所有必要的设备和耗材齐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
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
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
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2)沉降法采样时,用直径9cm的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30min,37℃培养24h,培养皿中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细菌数,以个/皿表示。
(3)浮游法采样时,用裂隙采样器在空气中随机采样30min,对采样皿或采样条培养得出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浮游下来的细菌数,以个/m3表示。
2、采样高度:
(1)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的任意高度上;
(2)在手术区检测时应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时,检测高度应在台面之上。
3、布点方法:(见表1)
4、采样注意事项:
(1)在100级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在其他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均向上;
(2)采样后的培养基条或培养皿,应37℃条件下培养24h,并计算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选位到小数点后1位;
(3)当采用浮游法测定浮游菌浓度时,细菌浓度测点数应和被测区域的含尘浓度测点数相同,且宜在同一位置上。
每次采样应满足表8的最小采样量的要求,每次采样时间不应小于30分钟。
(4)当用沉降法测定沉降菌浓度时,细菌浓度测点数即要
不少于含尘浓度测点数,应满足表9规定的最少培养皿数的要求(不含对照皿)。
如沉降时间适当延长,则最少要求培养皿数可按比例减少,但不能少于含尘浓度的最少测点数。
(5)不论用何种方法检测细菌浓度,都必须有两次空白对照。
第一次用于检测培养皿或培养基条(每批一个对照皿(条));第2次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每室或每区将1个对照皿(条),打开后又立即封盖,进行模拟操作);两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过程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6)新房验收时,应最后做空气、物表细菌检测。
表1 洁净手术室空气采关布点位置与方法
区
域
最少测点数手术区图示
Ⅰ级洁净手术室 5点(双对角线布点)
手术区和洁净辅助用房8点(每边内2点)
局部100级区
Ⅰ级周边区
Ⅱ~Ⅲ级洁净手术 3点(单对角线布点)集中送风面正投影区
室手术区6点(长边内2点,短边内1点)集中送风面正投影区
Ⅱ级周边区 4点(每边内1点)
Ⅲ级周边区
Ⅳ级洁净手术室及分散4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布置送风口的洁净室面2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积>30㎡
面积≤30㎡
注:分布在集中送风面正投影区角的采样点距离邻近两边的距离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