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0b271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8.png)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园区的美观程度、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下面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说明:一、植物选材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适应性、观赏效果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生态习性:考虑植物的水分需求、耐寒、耐旱、适应性等,以便选择生长适宜的植物。
2.观赏效果:从树形、花型、枝叶颜色等方面考虑,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魅力的景观。
3.文化内涵:根据园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植物,以彰显园区的文化价值。
二、种植布局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高低、密度、间距等因素,设计出优美和谐、生态适宜的植物布局。
具体来讲:1.高低搭配:在植物的高度上进行巧妙的搭配,以创造出高低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2.密度适宜: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创造出井然有序、生态良好的园林环境。
3.间距合理:在植物种植的间距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保证植物生长的空间,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维护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后期维护问题,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具体来讲:1.浇灌管理:根据植物的生态需求和季节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浇水管理计划,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2.施肥管理: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以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繁茂。
3.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虫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园区规划和设计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需要多方面考虑,细致入微地设计和施工,以营造出优美、生态和文化内涵相融合的园林环境。
第三章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
![第三章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3d3c533968011ca300916b.png)
第三章园林植物栽植技术学习目标:熟悉园林植物栽植的理论知识;掌握草本植物栽植的方法掌握水生植物栽植的方法掌握木本植物栽植的方法第一节概述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及类型1.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园林植物栽植,就是按园林设计要求,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态环境条件,将苗木移栽定植在园林绿地中的技术。
2.园林植物栽植的目的园林植物绿化效益发挥的前提,必须依赖于植物的成活。
只有通过精细栽植,才会保证成活,减少养护成本。
3.园林植物栽植的类型园林植物的栽植分定植、假植、寄植。
定植:按照造景的要求,将植物栽植在预定位置,以后不再移走。
假植:已经出圃的苗木,如果不能及时运走或运到新的地方后不能及时栽植,此时需要将植株根系埋入湿润土壤,防止失水。
寄植:在建筑或园林基础工程尚未结束,而工程结束后又必须及时进行绿化施工的情况下,为了贮存苗木、促进生根,将植株临时种植在非定植地或容器中。
二、园林植物栽植成活的原理及关键1.栽植成活的原理保持和恢复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的矛盾,使其根旺株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成活的关键(1)防止苗木过度失水在园林植物栽植过程中,要严格保湿、保鲜、防止苗木过多失水。
(2)促发新根促进苗木伤口的愈合,发出更多的新根,恢复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和能力。
(3)保证根系和土壤的紧密接触根系和土壤颗粒密切接触,才能使水分顺利进入植株体内,补充水分的消耗。
第二节草本园林植物栽植一、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一)露地栽培的优缺点优点:投入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缺点: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栽植技术1、整地作床(畦)露地栽培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播种或栽植前进行整地。
(1)整地作床的意义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种子发芽顺利,根系易于伸展;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可预防病虫害。
《园林景观必修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记录
![《园林景观必修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39157a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a.png)
《园林景观必修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书籍概述 (3)三、课程重点内容解析 (4)1.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 (5)1.1 定义及意义 (7)1.2 设计原则 (8)1.3 设计要素 (9)2. 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 (11)2.1 植物种类选择依据 (13)2.2 植物配置方法 (14)2.3 季节性植物配置策略 (15)3. 园林植物种植空间布局设计 (17)3.1 空间布局原则 (18)3.2 种植形式与结构 (19)3.3 景观空间营造技巧 (20)4. 园林植物种植与生态环境融合设计 (21)4.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23)4.2 植物种植与生态环境融合策略 (24)4.3 案例分析 (26)四、实践应用案例分析 (27)五、课程总结与个人感悟 (28)一、内容概览《园林景观必修课: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一本关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种植设计原则和方法。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与应用以及园林植物的保护与管理。
通过这五个部分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植物分类、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和功能,为后续的种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重点讲解了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包括根据园林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的空间布局、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等方面。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植物选择和配置,使园林景观更具美感和实用性。
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包括植物对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需求,以及不同类型植物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技巧。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47cde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b.png)
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合理的 处理好植物个体和个体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 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植物 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植物景观。
因地制宜,适地适物。考虑 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其 正常发展。
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大多 数的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 变化。应使用教多的植物种 类,使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 或者特色景观。
任务一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01
理论讲解
02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2. 同环境条件协调 3. 满足艺术要求 4. 经济原则
种植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在保 护和利用自然植被与地形生 境的条件下,创造自然,和 谐,优美的园林。
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 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 同植物合理布局。如综合性 公园因观赏,活动,休息等 功能不同,而相应的该设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坛,草坪,丛林而不同。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 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 要求,一般乔木间距3-8 米,灌木间距1-5米。
树种选择:具有整齐、严 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 果,所以要选择树冠较整 齐、耐修剪的树种。混合 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 超过三种,数列延伸线较 短时,多选一种,若两种 就采用乔灌间植,一高一 地
行道树的设计
通常分三种情况: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应用类型分:
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以及木 质藤本植物等的景观进行设计。 ○ 按景观形态和组合方式分为: ○ 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花草种植设计:
简述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简述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619ab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5.png)
简述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摘要: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概述二、园林种植设计的美学原则1.统一与协调2.对比与对称3.比例与尺度4.节奏与韵律三、园林种植设计的生态原则1.适地适树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平衡四、园林种植设计的实用原则1.功能性与实用性2.人体工程学3.场地适应性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园林种植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体现了美学价值,又注重生态环保和实用功能。
在园林种植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概述园林种植设计是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有计划地配置植物,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实现美学、生态和实用性的统一。
二、园林种植设计的美学原则1.统一与协调: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使各种植物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避免杂乱无章的搭配。
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等特征,创造出协调的景观效果。
2.对比与对称:对比和对称是园林种植设计中常用的手法。
通过植物的高低、大小、形状等对比,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对称布局则能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气氛。
3.比例与尺度: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景观具有和谐、均衡的效果。
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植物造成视觉不适。
4.节奏与韵律:通过植物的有序排列和变化,创造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景观。
节奏和韵律的运用可以使园林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园林种植设计的生态原则1.适地适树: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
这样可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2.物种多样性: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同时,物种多样性也有助于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生态系统平衡:通过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避免单一物种过度繁殖,导致生态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
四、园林种植设计的实用原则1.功能性与实用性:在园林种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如防护、观赏、休闲等功能。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https://img.taocdn.com/s3/m/c9adf1be0242a8956bece4cd.png)
四、苗木装运、假植
1 、装、运、卸和假植苗木的各环节均应保护好苗 木,轻拿、轻放,必须保证根系和土球的完好,严 禁散坨。
2 、装运裸根或带土小苗,应将根系或土球朝车 厢两边并按顺序码放整齐,车厢底部加垫软材料。
3、 长途运输应特别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一般可 采取沾泥浆、喷保湿剂和用苫布遮盖等方法。
4 、装2米以上的带土球苗木,应将土球放稳、固定 好,不使其在车内滚动,土球朝车头,树冠拢好。 土球一般不得超过三层,以免压坏土球。
6 、自然式种植,定点放线应按设计意图保持自 然,自然式树丛用白灰线标明范围,其位置和形 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挖穴
(1)位置要准确; (2)规格要适当;
(3)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应分开堆放于穴边,穴 的上、下口大小应一致;
(4)在斜坡上挖穴应先将斜坡整成一个小平台, 然后在平台上挖穴。穴的深度以坡的下沿口开始 计算;
4)、应采取带土球移植。 5)、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 随运、随栽、随浇水。 6)、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喷 保水剂等措施。
花卉种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2、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 3、高矮不同品种的花苗混植时,应按先矮后高的 顺序种植。
2、移植:苗木栽植到一地点后,生长地段时间后仍需移走的栽植。
3、定植:按设计要求树木栽种后不再移动的栽植。 4、假植:短时间或临源自将苗(树)木的根系埋在湿润土中,防止
失水的操作过程。
施工准备与临时设施工程
场地平整工程
施工测量放线
给水工程
绿
排水工程
化
工
园林建筑、小品工程
程
水景工程
园林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课件
![园林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db0d4ab9f3f90f77c61b7f.png)
49
50
1、树林设计 树林:是指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 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休憩林带、风景林带、城 市卫生防护林、防风林、水土保持林等。纯林,也可以是混交林,要视其功能和
效果的要求而定。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混交种植,在林
带的功能上也能较好地起到防尘和隔音效果。防护林带的树
木配置,可根据要求进行树种选择和搭配,种植形式均采用
成行成排的形式。
48
(七)林植(树林) 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 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或树林。林植多用于大面积公园 安静区、风景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卫生防护林带。树林可分 密林和疏林两种,密林的郁闭度达70-100%,疏林的郁闭度 在40-70%,密林和疏林都有纯林和混交林。密林纯林应选用 最富于观赏价值而生长健壮的地方树种。密林混交林具有多 层结构,如林带结构,大面积混交密林多采用片状或带状混 交,小面积混交密林多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常绿树与落 叶树混交。密林栽植密度成林保持株行距2-3米。
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
分。规则式种植,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在自然式种植中,
对植是不对称的,但左右是均衡的。自然式园林的进口两旁、
桥头、蹬道石阶的两旁、河道的进口两边、闭锁空间的进口、
建筑物的门口,都需要有自然式的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自然
式对植是以主体景物中轴线为支点取得均衡关系,分布在构图
8
9
10
(四)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植物种植设计教案
![植物种植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9bc713c1ec5da50e270de.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林植物造景概念一、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一、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思想与文化背景植物,是风景环境中的主体物质之一[8]。
“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
植物以它个体和群体的不同组合形式,千姿百态的形状,变幻无穷的色彩,诗画般的风韵,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气氛,展现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乃至生活习俗的影响。
在植物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不仅仅为了绿化。
而且还力求能入画,要具有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般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偏爱“曲径通幽”的环境[8]。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
如竹,因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品格,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还常常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节变化,表达人们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形容某一意境。
如“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有的植物,只从其名称上便可直接领会其含义,如吉祥草、如意兰。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观人类按哲学观与文化传统去创造空间。
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追求返朴归真、向往自然。
老庄哲学开起端,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这类园林中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观[8]。
其立意多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反映了守土重农的意思。
其中“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f5807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4.png)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一)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如右图: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
(二)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三)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四)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
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庭园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
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
而绿篱要求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
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
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
在纪念性园林中,可以种些象征纪念对象性的树种和被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完整版)3.4、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完整版)3.4、园林植物种植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000f47eff9aef8941e067d.png)
(2)主次分明,创造自然的群落景观
自然群落景观
辟出风景线
(3)突出韵律,展示丰富的立体轮廓
行道树
变化起伏凹凸的轮廓丰富 自然,但不杂乱
(4)结合多种景观要素,建造和谐的景观环境
A、植物造景与建筑
置建筑于丛林中
植物衬托建筑
Hale Waihona Puke B、植物造景与水体6 7
( )( 注)( 意合 5 植理) 物设考 造置虑 景种四 的植季 经密景 济度色 原和的 则搭变
2)三株树丛:宜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
若同种树,应同为常绿或落叶,同为乔木或灌木,大小和姿态应有 所变化。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常采用“2+1”式分组设置,最大
和 最小靠近栽植成一组,中等树木稍离远些栽植,两组之间应有动势呼 应,整体造型呈不对称式均衡。若为两种树,则同种的两株分居两组, 且单独一组的数目体量要小,方可达到即统一又变化的效果。
6. 林植
是指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林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 称为树林,又称风景林。树林多用于大面积公园的安静休息区、风景 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及卫生防护林带等。树林按按林种组成又可分为 纯林和混合林,种植密度可分为密林和疏林。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以林地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 覆盖地面为1。简单的说,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 表面积的比例
如就光因子而言,作为第一层的大乔木应为喜光树种 ,亚乔木层可为半耐阴的,灌木层中分布东、南、西三面外 缘的宜为喜光的,而分布在乔木庇荫下及北面的灌木可为 半耐阴或阴的。
7)种植设计形式
群植的设计形式有两种: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 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其树木种群景观特征显著,景观规模与气氛大于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a4f6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3.png)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它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审美取向而形成的一套设计规范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原理:
1. 自然性原理:追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等,来打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和效果。
2. 人文关怀原理: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园林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园林环境更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3. 空间组织原理: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
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各个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组织,使得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4. 种植配置原理: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布局,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
5. 色彩运用原理:运用色彩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和搭配,可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6. 细节处理原理:注重细节的处理。
要对园林环境中的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雕琢,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独特和精致。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原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美丽园林。
园林植物的配置及种植设计 - 种植技术
![园林植物的配置及种植设计 - 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644d3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9.png)
园林植物的配置及种植设计-种植技术1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1.1 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草、灌、乔等不同植物的搭配。
并且还要注意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相协调,引进多种类植物。
根据园林气候和水土特征,选择适宜的植物群。
同时还要注意对植物的立体种植,做到植物的科学配置,因地制宜,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保证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1.2 注重对色彩的应用色彩是最容易识别的视觉因子,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如果色彩组合得当,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所以色彩在园林设计中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正如有一句话所说“色彩是直接能对心灵发生影响的手段”,所以注重对色彩的应用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注重植物与空间搭配园林的实际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设计者要合理配置植物,充分利用园林空间。
假如空间结构是坡面,就可以在周围布置一些藤本植物,如紫藤、金银花等。
还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搭配,比如在岸边种植垂柳等,增加垂柳随风依依的画意美。
2.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园林管理者在园林开发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园林的规划,把工作重心放在项目的开发上,把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放在次要的地位,认为只要在园林中栽几颗树,铺一些草就可使得植物造景显得有些单调,脱离了正确的方向。
以致后来出现了一块块呆板的草坪,完全失去了自然美的特征。
2..2 缺乏规划设计人才近些年,园林设计单位往往利用高薪酬去社会上聘请一些园林设计人才,但是由于对植物学、景观学、园林造景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导致无法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植物种植设计,不懂得对色彩的运用,往往把园林造景工程做成了植物造林工作,大大降低了园林的艺术美。
加之有的单位对人才培养的不重视,缩减他们学习、交流的时间,也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无法使员工从植物种植设计工程中获得实践的经验。
2..3 景观缺乏特色景观园林设计时,管理者不充分注重颜色的选择,没有合理运用色彩学和色彩搭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3f074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3.png)
欢迎来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世界!在这个演示文稿中,我们将介绍园林植 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让您全面了解这个有趣而美丽的领域。
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1 园林植物
介绍园林植物的定义和分 类,包括花草、树木、藤 蔓等多种类型。
2 景观设计
解释景观设计的概念,探 讨其与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之间的关系。
• 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 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 • 阳光照射和阴影分布
样例分析和案例展示
花园设计示例
展示一些精美的花园设计案例, 包括城市公园、庭院花园等。
垂直花园创意
介绍垂直花园的设计理念和创新 方式,展示不同种类的垂直花园 效果。
屋顶花园设计
展示屋顶花园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分享成功的屋顶花园案例。
空间布局
设计植物的布局和空间分配, 构建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
适宜的植物选择和组合
四季观赏
选择具有四季特点的植物,保证全年都来自景观 效果。花木搭配组合花卉和树木,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
高低搭配
利用不同高度和生长习性的植物,创造层次感 和立体效果。
色彩搭配
结合不同颜色的植物,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
环境因素对设计的影响
总结和应用要点
1 灵感和创意
发挥想象力,尝试创新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案。
2 生态友好
注重植物选择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 实践和反馈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种植项目,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生态环境
了解环境对园林植物种植 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 和光照等因素。
种植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探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目标与意义,包括提供美丽的景观、改善环境、增 加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作用。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4)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2638b5e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a.png)
❖ 2、疏林的设计
❖ 郁闭度在40%-60%。多为单纯乔木林。 ❖ 根据景观功能和人为活动使用情况不同分为:
疏林草地、疏林花地、疏林广场。
第三十九页,共69页。
❖ A、疏林草地
疏林与草坪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是园林绿地中运用最多的疏林 设计模式。
❖ 树木种植的间距: 10-20米,以成年树树冠大小为准。
❖ 3、四株组合
❖ 3+1组合种植:可采用一种或两种树木,布局整体呈不等边三角 形或四边形,单独一株为第二大的树,其他三株同三株树丛 的方法。如为两种树种,则树量该为3:1,其中一株的树种,不
单独种植,体量不宜为最小或最大。
第二十四页,共69页。
❖ 4、五株组合
❖ 3+2组合种植:可采用一种或两种树木。可采用一到两种树木。布 局整体成不规则五边形。可采用3+2的方式,体量第2、3的两株为一
❖ 一、树木的造景形式
❖ 自然式:包括孤植、丛植、群植等;
❖ 规则式:包括对植、列植等。
❖ (一)孤植树
❖ 是由一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 是园林局部 空间的主景构图。
第八页,共69页。
孤植树设计的环境特点?
孤植树种选择的要求??
第九页,共69页。
❖ 1、设计环境
❖ 开阔的空间环境:如大草坪、广场、开朗的湖畔、岛屿、园路尽 端等处。
等。
第十五页,共69页。
第十六页,共69页。
❖ 2、树种的选择
❖ 树木形态美观、树冠整齐、花叶较美、能耐部分修剪。
❖ 3、常用的树种
❖ 龙柏、雪松、龙爪槐、柳杉、苏铁、玉兰、南洋杉、云杉、柳 树、桧柏、碧桃、紫玉兰、罗汉松、棕榈科植物等。
第十七页,共69页。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e0f33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9.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
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
尽管随着历史的推演,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造园可以无山无水,却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风景资源,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幽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焕发精神的审美享受。
一、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
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
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c41951004a1b0717ed5dd99.png)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植物是表达景观类型的重要元素之一.植物的种植,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
因此,植物种植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之一。
强调自然文化的植物景观,使植物景观具有了复杂性和独特性。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了植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但在造景时也不能盲目选择植物。
可以参考一下几个基本原则。
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形式.园林绿地功能很多,但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如街道绿地主要功能是蔽荫、组织交通,因此,种植着重解决蔽荫、交通和美观的问题(行道树冠大、绿篱隔离、观赏效果).2、满足园林风景构图的需要2.1 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规则式园林布局,多采用规则式配置形式,种植为对植、列植、中心植、花坛、整形式花台,进行植物整形修剪。
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自然姿态配植形式如孤植、丛植、群植、林地、花丛、花境、花带等.2.2 考虑综合观赏效果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
因此,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其观赏特性进行合理搭配,表现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综合效果。
具体配置方法有:观花和观叶植物结合不同色彩的乔、灌木结合不同花期植物结合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2。
3 四季景色有变化组织好园林的季相构图.使植物的色彩、芳香、姿态、风韵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以免景色单调.重点地区一定要四时有景,其他各区可突出某一季节景观。
2.4 植物比例要适合不同植物比例安排影响着植物景观的层次、色彩、季相、空间、透景形式的变化及植物景观的稳定性。
因此,在树木配置上应使速生树与长寿树;乔木与灌木;观叶与观花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搭配比例合适。
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cc564aa31b765ce040814a2.png)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1、对比与和谐原则植物造景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职务的多样性;又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2、均衡与稳重原则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
3、韵律和节奏原则植物配置的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地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4、比例与尺度原则比例是指园林中景物在体型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个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植物种类以及合适的种植形式。
三、符合园林总体规则形式园林的植物景观必须符合园林的总体规划,体现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体色,处理好职务同山、水、建筑、道路等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给游人以明显的气候变化感受,体现园林的时令变化,表现出园林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在植物设计时,应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全面考虑各种观赏效果,合理配置。
六、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
七、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草坪与地被等植物的搭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八、经济原则除种植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栽植以后的养护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块。 (四)疏林 林中下木被伐,人们可以进入林中
或在树荫下休息。适宜大规模地块。
精选课件
16
(五)密生林 树木茂密生长,人们不易进入林中休息。 宜在大规模地块上种植。
自然地组合在一起,统称为丛植。既赏其群体美,也 赏其个体美。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在高地上布置大的树丛,在低凹处布置较低的树丛可 增强地形变化;在低处用较高的树丛,则可减弱地形 的变化,在游览绿地上布置高大的树丛,使人感到近 在眼前;布置矮小树丛,则使人具有深远感。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8
作为对植的树种,只要外形整齐、美观,均可采用。 对植树多用在规则式绿地布置中。要求树种和规格 大小相一致,两树的位置连线应与中轴线垂直,又 被中轴线平分。
对植也可用在自然式绿地布置中,用两株或两丛树 的配置可以稍自由些。
精选课件
9
(三)三株 三株树成丛栽植。 (四)五株 用五株树以上组合。 (五)聚栽 用五株以上的树木进行各种组合。 另外,按一定的构图方式把一定数量的观赏乔、灌木
(一)两层 主要由上、下两层树木组合,也含 草坪地被,用于小规格地块上。
(二)四层 由乔木、灌木、亚乔木、草本植物 等四层组合而成。
(三)三层 以上四层中缺少一层,用三层栽植 组合。
(四)二层 二层栽植组合。
精选课件
30
(五)一层 一层植被,或者树林,或者草坪地被。 (六)地被层 地表覆盖栽植。 (七)缠绕栽植 由藤本植物缠绕而成。 (八)壁面绿化 由植物覆盖壁而而成。
植。
精选课件
24
(五)宽窄栽植 形成宽、窄不同的绿地。 (六)上下两层整齐栽植 形成上、下两层林带。 (七)上下两层自然栽植 形成上、下两层自然的栽植
带。 (八)林带植 形成连续构图的林带。
精选课件
25 精选课件
26
六、轮廓表现
(一)水平型 空中的树冠线呈水平状展现。 (二)凸型 空中的树冠线呈凸状。 (三)凹型 空中的树冠线呈凹状。 (四)斜型 空中的树冠线呈左高右低或者是右
高左低的状态。 (五)水平+凸型 是以上水平型和凸型相结合的
型态式样。
精选课件
27
(六)凸连续型 凸型的连续,形成绿色墙景式样。 (七)水平间断型 水平型断续间隔式样。 (八)波型 凹型与凸型相互连续呈波状的式样。 (九)多变型 空中的天际线变化丰富多样。
精选课件
28 精选课件
29
七、断面构成
精选课件
31 精选课件
32
八、景观构成
• (一)主景 作为庭园或公园等处的主要景观。 • (二)添景 主景旁的附属景。 • (三)远中近景 以赏景人所处位置为起点,创造远方
的景、中间的景、近旁的景。 • (四)前景和背景 人视线方向前后景的组合,背景是
为了更好地衬托前景。 • (五)通景 使用夹景的手法,遮避两边其他景物,使
园林植物种植 设计的基本原 理
1
精选课件
一
2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满足城市绿地性质和功能的要求。 (二)园林植物造景要与园林绿地总体布局相
一致,与环境相协调。 (三)根据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
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四)要有合理的密度。 (五) 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统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二)两株
两株树对植或相接栽植,用在建筑物的前面、 大门前左右对称栽植或点缀绿地。
如用两株或两丛树分别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称 的栽植称为对植。对植多在公园、大型建筑的 出入口两旁或纪念物、蹬道石级、桥头两旁, 起烘托主景的作用,或形成配景、夹景,以增 强透视的纵深感。
精选课件
视线通往前方,看到远方的景。
精选课件
33
(六)透景 透过近景、中景观赏远方景,如通过优美 的树干看远方的景。
(六)密植散生 密植的树林。 (七)密生到散生 树木栽植密度由密生到散生。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三、规则式组合
(一)一列直线状 (二)一列曲线状 (三)二行植 (四)环状植 (五)围植
精选课件
19 精选课件
20
• (六)境栽 在栽植地的外缘连续列植。 • (七)自由栽植 自由变形复合形态线状列植。 • (八)模样栽植 有栽植地的外形模样变化设计、内
13
(六)群植将较大数量(20-30株)的乔、灌木按一定构图 方式栽在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称为群植。
(七)纯林 以单一的树种成片地栽植在大面积地块上。 (八)混交林 两种以上的树种成片地栽植在大面积地
块上。 树群可作主景或背景使用,两组树群相靠近还可以起
到透景、框景的作用。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15
二、树木的密度组合
一和对比。
精选课件
二
3
植物造景配置形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 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 群植等;
规则式配置,多以某一轴线为对称或成行排列, 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 穆之感,有对植、行列植等。
精选课件
三
4
树木的株数组合
• (一)一株(孤植) 单一栽植的孤立木,作为园 林绿地空间的主景树、遮荫树、目标树等,主 要表现单株树的形体美。
• 孤植树种如果选择适当,配置得体,就会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应该选择体形高大、 枝叶茂密、树冠开展、姿态优美的树种。
• 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 • 选择适生、健壮、长寿、病虫害少的树种。
精选课件
5
如用2-3株同种或同类树靠近栽植,也可以创造孤 植树的效果。
孤植树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大树,但在无大树可利 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移植大树或大苗。对古树 应加以保护,并挂上说明牌。
部的艺术肌理模样组合和绿地复合总体外形的艺术肌 理模样组合。
• 按照一定株行距成行栽植乔、灌木称为行列植。在景 观上较为整齐、单纯而有气魄。
精选课件
21
四、自然式组合
(一)丛植 (二)群植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23
五、带状组合
(一)交错栽植 同种树和异种树相互交错交换 栽植。
(二)变化树种栽植 带中交换树种的栽植。 (三)波状栽植 前后进退的波状带植。 (四)散状栽植 栽植带中树木无一定规律的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