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虫普zzppt课件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法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f2b94bf01dc281e53af043.png)
V=qvc0/ρNS
式中:qv——与曝气时间相当的平均进水流量,m3/d; c0——曝气池进水的平均BOD5值,mg/L;
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mg/L;
NS——污泥负荷率,(kg BOD5/kgMLSS· d)
方法二:曝气区容积负荷率法(简称容积负荷)
容积负荷是指单位容积曝气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BOD5量,即 Nv= qvc0/V=ρNS
b.二沉池的沉降利用成层沉降原理,而初沉池利用的是自由沉降原理.
c.两者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N个方面:a:二沉池的进小部分要考虑布小均 匀的情况和出小情况:进水要有利于絮凝条件而出水要防止污泥
d.污泥斗的容积与设计
沉淀池由五个疗分组成: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污泥区,缓冲区 二沉池中普通存在四个区,清水区,絮凝区,成层沉降区,压缩区.
加设斜板的方法不妥当:
因为: 1.首先从提高二沉池的澄清能力来看 , 斜板池可以提 高沉淀效能的原理主要适用于自由沉淀,在二沉池中属于 成层成沉.当然,在二沉池中设斜板后 ,实际上可以布水的 有效性,而不属于冲池理的原理
2.提高二沉池的澄清能力,这是由于斜板对提高浓缩能 力毫无效果.
THANKS!
剩余污泥的计算:
根据yobs 定义以及物料平衡式有:
Yobs= y/1+KdθC
Yobs 是扣除了内源代谢后的净合成系数,称为表观合成 系数。
剩余污泥量PX为:
PX=yobs· qv· (C0-CS)
注意: PX是以挥发悬浮固体表示的剩余活性污泥量。
污泥上浮的原因:
1.因污泥被破碎,沉速减小而不能下沉,随水飘浮而流失:一些是由于污泥颗料夹带气体油 滴,密度减小而上浮.
KLa 的影响因素:
12-1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ppt课件
![12-1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0a4734bed5b9f3f90f1c41.png)
机物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具有良好净化污水功能的 絮绒状污泥。 包括:活性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吸附的不 能被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固体(Mii). 活性微生物主要为呈菌胶团状的细菌、真菌。菌胶团是由细菌分 泌的多糖类物质等包覆的黏性团块,使微生物具有抵御外界不利 因素的性能;游离状的细菌不易沉淀,而原生动物捕食游离细菌 ,这样沉淀的出水更清澈,故原生动物利于提高出水水质。
上与自然水体处理污水的过程相似,是自然水体 净化过程的人工强化。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12-1 基本概念 2.活性污泥 (1)发现过程
1882年史密斯向污水鼓入空气试验;1912年美国的Lawlence研究 所进行污水曝气试验;英国Fowler访问该研究所后,让lark和 Gage进行试验,发现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一些絮状体,水质会 得到明显改善,Ardern和Lockett继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在瓶中进行曝气试验,每天试验结束时把瓶子倒空,第二天重新 开始,发现由于瓶子清洗不完善,瓶壁附着一些棕褐色絮状体时 ,处理效果反而好,他们就把它称为活性污泥。随后,每天结束试 验前,把曝气后的污水静置沉淀,倒去上层清水,留下瓶底污泥 ,第二天使用,发现大大缩短了污水处理时间。1914年Ardern和 Lockett在英国化学工程学会上发表试验成果,活性污泥法诞生 。
。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12-1 基本概念
4 有机物降解过程
(1) BOD去除基本集中在起始一段时间。起始0.5小时内,去除率达 82%,去除速率高;随后,BOD去除率减少,去除速率减慢。
(2)吸附阶段:起始0.5小时内,吸附量可达70%,占去除量85% ,说明BOD的去除,主要在于吸附。
上与自然水体处理污水的过程相似,是自然水体 净化过程的人工强化。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12-1 基本概念 2.活性污泥 (1)发现过程
1882年史密斯向污水鼓入空气试验;1912年美国的Lawlence研究 所进行污水曝气试验;英国Fowler访问该研究所后,让lark和 Gage进行试验,发现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一些絮状体,水质会 得到明显改善,Ardern和Lockett继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在瓶中进行曝气试验,每天试验结束时把瓶子倒空,第二天重新 开始,发现由于瓶子清洗不完善,瓶壁附着一些棕褐色絮状体时 ,处理效果反而好,他们就把它称为活性污泥。随后,每天结束试 验前,把曝气后的污水静置沉淀,倒去上层清水,留下瓶底污泥 ,第二天使用,发现大大缩短了污水处理时间。1914年Ardern和 Lockett在英国化学工程学会上发表试验成果,活性污泥法诞生 。
。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12-1 基本概念
4 有机物降解过程
(1) BOD去除基本集中在起始一段时间。起始0.5小时内,去除率达 82%,去除速率高;随后,BOD去除率减少,去除速率减慢。
(2)吸附阶段:起始0.5小时内,吸附量可达70%,占去除量85% ,说明BOD的去除,主要在于吸附。
活性污泥法PPT参考课件
![活性污泥法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eb7973b90d6c85ed3ac638.png)
3、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A.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 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 1)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1)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4
1. 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水流为推流式,池内均匀曝气。活性污泥经历了吸附与 代谢两个完整阶段。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泥负荷约为0.2-0.4kg BOD / kg MLVSS ∙d,混合液 悬浮固体浓度 1500-3000 mg/L, 活性污泥回流比为10 % -30%,去除每公斤 BOD需空气44m3-62m3。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1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 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功能: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 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 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
正常范围: 50150 ml/g(处理城市污水时)
A.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 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 1)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1)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4
1. 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水流为推流式,池内均匀曝气。活性污泥经历了吸附与 代谢两个完整阶段。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泥负荷约为0.2-0.4kg BOD / kg MLVSS ∙d,混合液 悬浮固体浓度 1500-3000 mg/L, 活性污泥回流比为10 % -30%,去除每公斤 BOD需空气44m3-62m3。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1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 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功能: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 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 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
正常范围: 50150 ml/g(处理城市污水时)
3活性污泥法 ppt课件
![3活性污泥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8dcecade80d4d8d05a4fa0.png)
草履虫(纤毛纲)
2020/12/27
吸管虫(吸管纲) 11
浮游甲壳生物
2020/12/27
常
见
微
型
后
轮虫
生 动
物
12
新月藻
2020/12/27
水绵
各 种 藻 类
盘星藻属
13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细菌的生长规律可用其生长曲线表示,它表示了微 生物在不同的培养环境 下的生长情况及微生物的整 个生长过程。 细菌的繁殖是靠分裂的方法,即每个菌体成熟后即 分裂成两个幼体细胞。将少量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 上培养,间隔地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目,并以细菌 数目的对数对时间做图,即可得到细菌生长曲线。
19
生长曲线对废水处理的指导作用
由生长曲线可见,在对数增长期内,细菌对废 水处理速率最快,若将细菌生长稳定在这一时期, 则装置效率高,可缩短处理 时间及减小装置容积。 但这时要供给细菌较多的养料,要求进水中有机 物含量高,势必造成出水中有机物也相应增多, 出水水质变差,排出的污泥量增大。而静止期细 菌数量较高,但对营养物要求低,运行稳定,水 中有机物消耗得较彻底,去除率高,产生的污泥 量也少,但处理时间长,设备容积大。所以应根 据不同的处理废水方式和水质要求来人为地将细 菌生长控制在某一个时期,以达到所要求的处理 效果。
2020/12/27
18
衰退期
衰退期也称内源呼吸期或死亡期。这时培养 基中营养物很少或已耗尽,大量积累的代谢 产物对细菌毒害更甚,造成细菌的大量死亡。 存活的细菌也只能靠消耗体内的原生质来维 持生命,只有少数细菌能继续分裂,多数出 现自溶现象并死亡或变成休眠状态,活菌数 呈对数直线关系下降。
2020/12/27
后生动物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fc8a9301f69e31423294d8.png)
•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
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以MLSS表示, 单位: mg/l 或g/l 。
MLSS=Ma+Me+Mi+Mii 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量称为混合液体挥发性悬浮 固体,以MLVSS表示,单位: mg/l 或g/l 。 MLVSS =Ma+Me+Mi f MLVSS Xv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f 0.75
吸附过程进展的较快,可以在30min内完成, BOD去除率可达70%。吸附速度的决定条件:① 微 生物的活性程度;② 反响器内水力扩散程度与水 动力学的规律。
一般,处于饥饿状态的内源呼吸期的微 生物吸附活性最强。
被吸附在微生物外表的有机物,在经过数 小时的曝气后,才可以相继被摄入其体内,因此, 初期吸附去除的有机物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Mii——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
4. 活性污泥的性质
• 颜色:黄褐色〔茶褐色〕 • 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 • 味道:土腥味 • 相对密度
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 回流污泥:1.004~1.006 • 粒经:0.02~0.2mm
• 比外表积:20~100cm2/mL
• 5. 活性污泥法根本流程
数〔SVI〕,其值按下试计算:
SVI=70~100 其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很好 SVI值过低,活性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 缺乏活性。 SVI值过高,沉淀性能不好,可能产生污泥膨胀。 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SVI值在50~150之间。
〔2〕污泥密度指数〔SDI〕 曝气池混合液在静置30min后,含于100mL沉降污
2. 微生物代谢
大分 胞 小 外 子 酶 分 透 ( 小 膜 子 水 分 酶 解 透 透 催 酶 膜 子 化 ) 酶 过 作 透 催 用 细 化 过 作 胞 内 用 细 壁 胞 内 进 壁 各 入 种 进 进 内 细 酶 入 行 胞
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以MLSS表示, 单位: mg/l 或g/l 。
MLSS=Ma+Me+Mi+Mii 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量称为混合液体挥发性悬浮 固体,以MLVSS表示,单位: mg/l 或g/l 。 MLVSS =Ma+Me+Mi f MLVSS Xv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f 0.75
吸附过程进展的较快,可以在30min内完成, BOD去除率可达70%。吸附速度的决定条件:① 微 生物的活性程度;② 反响器内水力扩散程度与水 动力学的规律。
一般,处于饥饿状态的内源呼吸期的微 生物吸附活性最强。
被吸附在微生物外表的有机物,在经过数 小时的曝气后,才可以相继被摄入其体内,因此, 初期吸附去除的有机物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Mii——由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
4. 活性污泥的性质
• 颜色:黄褐色〔茶褐色〕 • 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 • 味道:土腥味 • 相对密度
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 回流污泥:1.004~1.006 • 粒经:0.02~0.2mm
• 比外表积:20~100cm2/mL
• 5. 活性污泥法根本流程
数〔SVI〕,其值按下试计算:
SVI=70~100 其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很好 SVI值过低,活性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 缺乏活性。 SVI值过高,沉淀性能不好,可能产生污泥膨胀。 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SVI值在50~150之间。
〔2〕污泥密度指数〔SDI〕 曝气池混合液在静置30min后,含于100mL沉降污
2. 微生物代谢
大分 胞 小 外 子 酶 分 透 ( 小 膜 子 水 分 酶 解 透 透 催 酶 膜 子 化 ) 酶 过 作 透 催 用 细 化 过 作 胞 内 用 细 壁 胞 内 进 壁 各 入 种 进 进 内 细 酶 入 行 胞
活性污泥虫普zz
![活性污泥虫普zz](https://img.taocdn.com/s3/m/6fef3b19910ef12d2bf9e750.png)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普通常见,对污水具有澄
清促进作用。独缩虫优势繁殖时处精选理版课水件p质pt 良好,出水透明、清晰。
15
【名称】累枝虫(Epistylis)
【指示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长95-160微米 宽:30-40微米 柄总长:200-250微米
【形态】个体呈细长或近似圆筒形,其柄内因为没有肌丝轴鞘存在,根本不 能收缩,体宽约在体长的1/2-1/3,前端口围较大,具有纤毛的口围盘小于 口围,能显著的突出在口围边缘之外,内质呈乳白色,含有少量食泡,有一 个伸缩泡相当大,位于前端,柄粗细适中,比较光滑。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特别喜好摄食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等;在生
物处理系统中,存在于生物膜中比存在于活性污泥中更多。一般说来,当累
枝虫出现时,处理后水质BOD相精当选版低课件。ppt
16
【名称】集盖虫(Opercularia coaractata) 【指示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本体】长:45-56微米 宽:19-23微米 柄总长:50-118微米 【形态】和累枝虫比较,主要不同处在口围边缘平直,决不会膨大的形成
【生态】其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大量出现在几乎测不出溶解氧浓度的环境中,在
活性污泥中每当净化程度较差的时候它会较多的出现。
精选版课件ppt
4
【名称】表壳虫(Arcella) 壳直径:100-150微米 壳高:50-7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壳的背腹面观呈圆形,而似表盖,侧面则腹部扁平,背面很平稳地 高度凸出而使整个壳呈半圆形。壳的高度约为它直径的二分之一,壳通常呈 褐色也有黄色的,偶然也有无色透明的壳,有指状伪足,从壳孔伸出,数目 不会超过5个或6个,内质含有不少食泡和贮藏粒体。
污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ppt课件
![污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5c2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0.png)
• 曝气池温度低时,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 污泥龄。
• 经常排放曝气器空气管中的积水。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4)曝气池的维护和管理 B. 维护保养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5)活性污泥法常见问题问答
污泥发红怎么回事?
污泥发红的原因可能是:一进水中含有大量的铁;二 后生动物大量繁殖。 针对前者,铁可能来自于含有铁的废水流入 (如管道破损导致地下水侵入),对处理水质影响 不大。后者要活性污泥以后生动物为主,污泥量少。 通过增大进水流量,减少曝气量来控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3)几种类型的曝气池
C. 根据去除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去除的主要污染物质可以分为以去除有 机物为主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 物的同时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的的二级强化 处理活性污泥法。
出水 二沉池
回流污泥
回流污 泥泵房
剩余 污泥
影响因素:
营养源、pH、水温、溶解氧、进水浓 度、水量水质变化、盐度、油类、毒 性物质
运行参数:
MLSS、SV、SVI、DO、SRT、HRT 污泥负荷、容积负荷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 经常排放曝气器空气管中的积水。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4)曝气池的维护和管理 B. 维护保养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5)活性污泥法常见问题问答
污泥发红怎么回事?
污泥发红的原因可能是:一进水中含有大量的铁;二 后生动物大量繁殖。 针对前者,铁可能来自于含有铁的废水流入 (如管道破损导致地下水侵入),对处理水质影响 不大。后者要活性污泥以后生动物为主,污泥量少。 通过增大进水流量,减少曝气量来控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
(3)几种类型的曝气池
C. 根据去除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去除的主要污染物质可以分为以去除有 机物为主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 物的同时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的的二级强化 处理活性污泥法。
出水 二沉池
回流污泥
回流污 泥泵房
剩余 污泥
影响因素:
营养源、pH、水温、溶解氧、进水浓 度、水量水质变化、盐度、油类、毒 性物质
运行参数:
MLSS、SV、SVI、DO、SRT、HRT 污泥负荷、容积负荷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21页PPT资料
![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21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9e965add5bbfd0a7956739b.png)
§5-1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分类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四、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五、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
1、活性污泥 (1)概念:是由微生物(m)群体及其吸附、 粘附的有机无机物质所组成,具有生物活性 的絮凝体。 微生物群体: 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
对数增长期:活性强,有机物降解速率快,但污
泥沉淀性能差
减速增长期:有机物去除速率与残存有机物呈一
级反应,速率有所降低,但污泥絮 体易形成。
内源呼吸期:有机物迅速耗尽,污泥量减少,絮
凝体形成速度快,吸附有机物能力强
四、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1、曝气池—活性污泥反应器
为核心处理设备,其作用: (1)m代谢过程需要以氧为受氢体。 (2)活性污泥与水混合越充分,接触面积越大,
(2) 真菌
由细小的腐生或寄生菌组成,具分解碳水化合 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3) 原生动物
组成: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等
(4)后生动物
主要指轮虫 作用:吞食分散和絮凝的细菌及颗粒较小 的有机物。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是水 质稳定的标志。
原、后生动物数量与种类的增长与递变关系
(2)活性污泥的颜色和外观
正常的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外观 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颗粒尺寸一般介 于0.02~0.2mm之间。
(3)污泥含水率和比重
污泥含水率一般大于99%,比重因含 水率不同而异,介于1.002~1.006之间。
(4)活性污泥的组成(p95)
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残体Me, 难降解有机物Mi, 无机物Mii。
m的生长曲线
《活性污泥虫普zz》课件
![《活性污泥虫普zz》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7ba5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在生态修复工程中,可以利用活性污泥虫来改善 水体生态平衡,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水处理作用
活性污泥虫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吸附和 降解有机物等方式,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
资源利用
部分活性污泥虫种类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或者 提取其体内的有用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
活性污泥虫的研究前景
深入了解其生态学特性
活性污泥虫的分类
01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活性 污泥虫可以分为轮虫、线虫、寡 毛虫、游泳动物和钩虾等类群。
02
这些类群的活性污泥虫在活性污 泥生态系统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 角色,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活性污泥虫的生态作用
活性污泥虫通过捕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控制细菌 数量,对维持活性污泥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病原体等生物手段 ,控制活性污泥虫的数量和分 布。
生态防治
通过改善水体生态平衡,提高 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活 性污泥虫的繁殖和生存条件。
活性污泥虫的利用价值
生物指示作用
活性污泥虫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通过 观察其数量和种类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 和类型。
生态修复作用
活性污泥虫通常在厌氧或低氧环境中生存,这是由于它们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足 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活性污泥虫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一般在20-30℃之间,pH值在 6.5-8.0之间。
活性污泥虫的食物来源
有机物质
活性污泥虫以有机物质为主要食物来 源,如废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真菌 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研究活性污泥虫的生物学特性 、生态习性、种群分布等,为其防治 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污水处理作用
活性污泥虫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吸附和 降解有机物等方式,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
资源利用
部分活性污泥虫种类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或者 提取其体内的有用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
活性污泥虫的研究前景
深入了解其生态学特性
活性污泥虫的分类
01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活性 污泥虫可以分为轮虫、线虫、寡 毛虫、游泳动物和钩虾等类群。
02
这些类群的活性污泥虫在活性污 泥生态系统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 角色,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活性污泥虫的生态作用
活性污泥虫通过捕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控制细菌 数量,对维持活性污泥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病原体等生物手段 ,控制活性污泥虫的数量和分 布。
生态防治
通过改善水体生态平衡,提高 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活 性污泥虫的繁殖和生存条件。
活性污泥虫的利用价值
生物指示作用
活性污泥虫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通过 观察其数量和种类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 和类型。
生态修复作用
活性污泥虫通常在厌氧或低氧环境中生存,这是由于它们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足 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活性污泥虫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一般在20-30℃之间,pH值在 6.5-8.0之间。
活性污泥虫的食物来源
有机物质
活性污泥虫以有机物质为主要食物来 源,如废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真菌 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研究活性污泥虫的生物学特性 、生态习性、种群分布等,为其防治 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两根鞭毛起源于前端从胞口内伸出。鞭毛是活动器官同时也是食物收集 器官,因此其活动性很强。 【生态】主要以细菌为食料,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代表。经常出现在 BOD负荷高并且溶解氧低的时候,它若数量上占优势则处理水浑浊,多半 BOD在30mg/l以上。
精选ppt
2
【名称】肾形虫(Colpoda) 本体长:32-48微米 本体宽:22-30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肾形,右缘是半圆形均匀弯曲,后端比较圆,在饥饿时后端
亡的轮虫。经常出现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处理水BOD低的时候。
【指示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2比1。 形态固定不变,或多或少呈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15-20行,板壳由 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纤毛均匀地分布在全 身,胞口位于最前端,为纤毛所围裹不易看到。
【生态】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
【名称】扭头虫(Metopus) 本体长:120-160微米 本体宽:30-60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体形成纺锤状,中间腹部较膨大,口缘从前端背面开始,以对角线方
向向腹面扭转。周身纤毛稀疏,排列宽而明显,有一个伸缩泡位于末端。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经常出现在只能检测出微量溶解氧的活性污泥,
为狭;前端平截而常有少许下陷,是全身最狭处,后端宽阔较浑圆;外质表膜具 有纵长的条纹,全身纤毛行列,在后端有一根很长的尾毛。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耐性,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 在溶解氧低与高负荷的情况下,一般处理水BOD也较高。
精选ppt
6
【名称】豆形虫(Colpidium) 本体长:60-95微米 本体宽:20-2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长卵圆形或近似长的豆形,后半部往往比前半部要宽阔。前端
【生态】其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大量出现在几乎测不出溶解氧浓度的环境中,在
活性污泥中每当净化程度较差的时候它会较多的出现。
精选ppt
4
【名称】表壳虫(Arcella) 壳直径:100-150微米 壳高:50-7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壳的背腹面观呈圆形,而似表盖,侧面则腹部扁平,背面很平稳地 高度凸出而使整个壳呈半圆形。壳的高度约为它直径的二分之一,壳通常呈 褐色也有黄色的,偶然也有无色透明的壳,有指状伪足,从壳孔伸出,数目 不会超过5个或6个,内质含有不少食泡和贮藏粒体。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生态范围较广,但对化学物质极为敏感,可作为有
毒物质判定的生物指标。楯纤虫可作为水质处理良好的指示生物,大量出现
时,处理水BOD大多在15mg/L以。但楯纤虫过多时,2000个/ ml以上,不
断地在活性污泥翻来翻去,也会影精响选p污pt 泥的沉降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名称】板壳虫(Colepidae) 本体长:55-65微米 本体宽:28-32微米
【生态】表壳虫以植物性鞭毛虫和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寡污性水体是它
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经常大量的出现在活性污泥低BOD负荷,污泥停留时间
过长的情况下。
精选ppt
5
【名称】尾丝虫(Uronema ) 本体长:30-50微米 本体宽:15-24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细长的卵圆形,长度和宽度比约为2:1,通常前半部较后半部
比较细,口位于身体中间偏前的左缘中部,口前庭成一个较浅的洼窝;在口 全身纤毛均匀,分布较稀体内有分散的食物泡。 【生态】食物的来源以细菌为主,肾形虫喜好食大肠杆菌,锯杆菌最常出现在 B情况O下D出负现荷较在少0.。7kgBOD5/(kgMLSS·d)左右的高负荷条件下. 系统正常运行
精选ppt
3
【名称】草履虫(Parmecium)本体长:180-300微米 本体宽:42-75微米
【名称】跳侧滴虫(Pleuromonas)本体长:6-10微米 本体宽:3-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 身体很小,一般呈肾形两端浑圆,具有2根鞭毛。在显微镜下观察
时作很快的旋转运动,对溶解氧缺乏比较敏感。 【生态】滴虫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就生态环境来讲适合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
对活性污泥系统而言,如果扭头虫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则处理水质大多浑浊, BOD增高。
精选ppt
8
【名称】楯纤虫(Aspidisca) 本体长:25-40微米 本体宽:18-29微米
【指示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体形小,甲呈三边的圆形,前端最狭小,后端最宽阔而平直,少许 钝圆,背面凸出,前触毛4根,倾斜的列成一行,腹触毛3根,列在前半部, 臀触毛5根,相当长而细,倾斜的排列在后部。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草履虫在原生动物中属体形较大的一种,身体呈圆筒形,后半部分中间 最宽阔,前半部分腹面有一下凹的口沟,中沟底部有一椭圆形的胞口。身体周围 都均匀地布满着纤毛,后端的若干纤毛少许长一些。表膜下面外质比较透明,内 质充满着颗粒状物质,食物泡比较多,伸缩泡两个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一处,另 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三处。
的腹面弯转并使腹面前部三分之一处略形成一凹陷,后端浑圆。分布在全身的 纤毛相当密而均匀,内质比较透明。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同时也兼食微型鞭毛虫;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于中 污性水体,在寡污性水体中很少发现;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在高BOD负荷且低 溶原解生氧动的物情中况具下有出代现表,性与的此一同种时。也精能选p观pt 察到波动虫,滴虫等,是非活性污泥7类
水体.大量的游离细菌在水中是其大量繁殖的基础条件,所以它的大量出现 往往是高污泥负荷,污泥解体,菌胶团分解,处理水质透明度降低,COD, BOD指标上升。
精选ppt
1
【名称】波豆虫(Bodo) 本体长:11-15微米 本体宽: 5-7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很小,呈卵圆形,前端有一少许弯转的突出“尖角”,后端浑
精选ppt
2
【名称】肾形虫(Colpoda) 本体长:32-48微米 本体宽:22-30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肾形,右缘是半圆形均匀弯曲,后端比较圆,在饥饿时后端
亡的轮虫。经常出现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处理水BOD低的时候。
【指示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2比1。 形态固定不变,或多或少呈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15-20行,板壳由 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纤毛均匀地分布在全 身,胞口位于最前端,为纤毛所围裹不易看到。
【生态】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
【名称】扭头虫(Metopus) 本体长:120-160微米 本体宽:30-60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体形成纺锤状,中间腹部较膨大,口缘从前端背面开始,以对角线方
向向腹面扭转。周身纤毛稀疏,排列宽而明显,有一个伸缩泡位于末端。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经常出现在只能检测出微量溶解氧的活性污泥,
为狭;前端平截而常有少许下陷,是全身最狭处,后端宽阔较浑圆;外质表膜具 有纵长的条纹,全身纤毛行列,在后端有一根很长的尾毛。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耐性,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 在溶解氧低与高负荷的情况下,一般处理水BOD也较高。
精选ppt
6
【名称】豆形虫(Colpidium) 本体长:60-95微米 本体宽:20-2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长卵圆形或近似长的豆形,后半部往往比前半部要宽阔。前端
【生态】其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大量出现在几乎测不出溶解氧浓度的环境中,在
活性污泥中每当净化程度较差的时候它会较多的出现。
精选ppt
4
【名称】表壳虫(Arcella) 壳直径:100-150微米 壳高:50-7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壳的背腹面观呈圆形,而似表盖,侧面则腹部扁平,背面很平稳地 高度凸出而使整个壳呈半圆形。壳的高度约为它直径的二分之一,壳通常呈 褐色也有黄色的,偶然也有无色透明的壳,有指状伪足,从壳孔伸出,数目 不会超过5个或6个,内质含有不少食泡和贮藏粒体。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生态范围较广,但对化学物质极为敏感,可作为有
毒物质判定的生物指标。楯纤虫可作为水质处理良好的指示生物,大量出现
时,处理水BOD大多在15mg/L以。但楯纤虫过多时,2000个/ ml以上,不
断地在活性污泥翻来翻去,也会影精响选p污pt 泥的沉降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名称】板壳虫(Colepidae) 本体长:55-65微米 本体宽:28-32微米
【生态】表壳虫以植物性鞭毛虫和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寡污性水体是它
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经常大量的出现在活性污泥低BOD负荷,污泥停留时间
过长的情况下。
精选ppt
5
【名称】尾丝虫(Uronema ) 本体长:30-50微米 本体宽:15-24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呈细长的卵圆形,长度和宽度比约为2:1,通常前半部较后半部
比较细,口位于身体中间偏前的左缘中部,口前庭成一个较浅的洼窝;在口 全身纤毛均匀,分布较稀体内有分散的食物泡。 【生态】食物的来源以细菌为主,肾形虫喜好食大肠杆菌,锯杆菌最常出现在 B情况O下D出负现荷较在少0.。7kgBOD5/(kgMLSS·d)左右的高负荷条件下. 系统正常运行
精选ppt
3
【名称】草履虫(Parmecium)本体长:180-300微米 本体宽:42-75微米
【名称】跳侧滴虫(Pleuromonas)本体长:6-10微米 本体宽:3-5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 身体很小,一般呈肾形两端浑圆,具有2根鞭毛。在显微镜下观察
时作很快的旋转运动,对溶解氧缺乏比较敏感。 【生态】滴虫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就生态环境来讲适合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
对活性污泥系统而言,如果扭头虫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则处理水质大多浑浊, BOD增高。
精选ppt
8
【名称】楯纤虫(Aspidisca) 本体长:25-40微米 本体宽:18-29微米
【指示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体形小,甲呈三边的圆形,前端最狭小,后端最宽阔而平直,少许 钝圆,背面凸出,前触毛4根,倾斜的列成一行,腹触毛3根,列在前半部, 臀触毛5根,相当长而细,倾斜的排列在后部。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草履虫在原生动物中属体形较大的一种,身体呈圆筒形,后半部分中间 最宽阔,前半部分腹面有一下凹的口沟,中沟底部有一椭圆形的胞口。身体周围 都均匀地布满着纤毛,后端的若干纤毛少许长一些。表膜下面外质比较透明,内 质充满着颗粒状物质,食物泡比较多,伸缩泡两个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一处,另 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三处。
的腹面弯转并使腹面前部三分之一处略形成一凹陷,后端浑圆。分布在全身的 纤毛相当密而均匀,内质比较透明。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同时也兼食微型鞭毛虫;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于中 污性水体,在寡污性水体中很少发现;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在高BOD负荷且低 溶原解生氧动的物情中况具下有出代现表,性与的此一同种时。也精能选p观pt 察到波动虫,滴虫等,是非活性污泥7类
水体.大量的游离细菌在水中是其大量繁殖的基础条件,所以它的大量出现 往往是高污泥负荷,污泥解体,菌胶团分解,处理水质透明度降低,COD, BOD指标上升。
精选ppt
1
【名称】波豆虫(Bodo) 本体长:11-15微米 本体宽: 5-7微米 【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形态】身体很小,呈卵圆形,前端有一少许弯转的突出“尖角”,后端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