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12讲地球的自转运动湘教版
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教学课件
南极及其附近出现极昼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 月21日前后)
(教学提纲)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 复习第 二章第 二节地 球的自 转及其 地理意 义获奖 课件( 免费下 载)
(教学提纲)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 复习第 二章第 二节地 球的自 转及其 地理意 义获奖 课件( 免费下 载)
。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右 偏转,南半球向 左 偏转,赤道上没有偏
转。
(教学提纲)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 复习第 二章第 二节地 球的自 转及其 地理意 义获奖 课件( 免费下 载)
(教学提纲)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 复习第 二章第 二节地 球的自 转及其 地理意 义获奖 课件( 免费下 载) (教学提纲)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 复习第 二章第 二节地 球的自 转及其 地理意 义获奖 课件( 免费下 载)
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中点) C D 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昏线中点) A G 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
晨昏线与极昼范围
晨线与 的切点
BE
昏线的
晨昏线与极夜范围
交点
的切点
无F
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 时为24:00或0:00 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 时为12:00
(教学提纲)2022届高考湘教版一轮 复习第 二章第 二节地 球的自 转及其 地理意 义获奖 课件( 免费下 载)
(2)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特别提醒 (1)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的地 方时。 (2)国际标准时间,又叫世界时,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
【高优设计】高考地理·湘教版 一轮复习课件 1.3地球的运动——自转
-4-
一 二
2.周期 :真正周期为一恒星日(23 小时 56 分),昼夜更替周期为一太阳日 (24 小时)。
代表含义 A B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照物 遥远 恒星 太阳
时间长度 23 小时 56 分 24 小时
自转角度 360° 360° 59'
意义 自转真正周期 日常所用
-5-
一 二
3.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 角速度均为 15° /时
-10-
一 二
思维辨析
1.纬线长度的计算可以用赤道长度× 该纬线纬度的余弦值。(√) 2.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 3.晨昏线是地球表面的大圆,可以平分地球,且只有在春、 秋分日时才能 与经线重合。(√) 4.晨昏线的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相同。(× ) 5.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6.国际日期变更线就是 180° 经线。(× ) 7.地转偏向力因纬度不同而不同,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小。(× ) 8.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一
二
-16-
(4)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①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②某地的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一
二
-17-
方法技巧晨昏线与光照图判读的几点规律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所在的纬线圈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 余。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所在的经线圈时间为 12 时或 24 时。 如果切 点附近为极夜,则切点所在经线时间为 12 时;如果切点附近为极昼,则切点 时间为 24 时。
-12-
一、晨昏线的应用
1.晨昏线解读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晨线、昏线。由夜变为昼为晨线; 由昼变为 夜为昏线。 (2)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平面。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第1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课件湘教版
答案:D
解析:第2题,昼半球与夜半球永远平分地球,全球每天昼夜面积都相等,A错 误,D正确;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高纬度昼长大于低纬度昼长,B错误;极圈 内纬度位置越高,极昼的天数越长,C错误。
随堂巩固训练
[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 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 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 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 1~2题。
1.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2024·广东惠州市调研]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 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 答第5题。
5.若图中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1.图中正确表示6月22日全球昼夜纬度分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第1题,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赤道地区昼夜平分,昼 长为12小时。符合该昼长分布规律的是乙,B正确。
2.丹霞所在学习小组总结了以下全球昼夜分布的结论,其中正确的 是( )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赤道上:终年_昼__夜__等_长__。 (2)北半球
时间
夏半年(自春 分日至秋分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2课时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湘教版
解析:第2题,当太阳直射点由H移至N的过程中,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 回归线的过程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地球在黄道上的 位置接近远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到最大, 南极地区极夜范围也在扩大;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选B。
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1°,那么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是( ) A.北寒带范围变大1° B.南温带范围缩小1° C.热带范围变大1° D.各带范围不变
第12课时 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 必备知识梳理
1.概念:地球绕_太__阳___运行。 2.方向:自__西__向__东__。从北极上空看呈___逆_时__针__方向转动,从南 极上空看呈__顺__时_针___方向转动。
3.周期:一个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的周期;一个__恒__星__年__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
4.2022年2月1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
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答案:B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当地球位于P点时,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间是1月初, 由地球公转方向可知,2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乙点最近,故B正确。
考点二
考点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答案:B
2.当日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快再变慢 D.先变慢再变快
答案:A
解析:第2题,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10月23日前后地球逐渐 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A正确。
湘教版地球的运动的教案
湘教版地球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方向和周期。
2. 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3.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意义。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
3. 课堂讲解: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如日出日落、农作物种植等。
5. 小组讨论: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等。
2.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开展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等。
六、教学内容6.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a. 地球自转的证据:星星的移动、太阳的东升西落b. 地球公转的证据:季节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周期7.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区的划分b.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8.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a. 地球自转与人类生活:日出日落、时间计算b. 地球公转与人类生活:季节变化、农业生产9. 地球运动的相关现象a. 地球自转的相关现象: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b. 地球公转的相关现象:月球的相位变化、行星的视运动10. 地球运动的探索与研究a.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历史:天文学的发展、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b. 地球运动与现代科技:卫星观测、GPS系统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理解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球的运动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
昼夜等长
春分 昼 昼 短 渐 于 长 夜 冬至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
夏至
昼昼 渐长 短于 夜
昼渐短,昼<夜
秋分
昼最短
昼夜等长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赤 道 春分日
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 北出现极昼。 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D
·
120°E
二、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⒉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近日点 1月初 3.公转的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公转的速度慢 公转的速度快
远日点
近日点
4.公转的周期:
1恒星年:365日6 时 9分10秒
三、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黄赤交角的概念
地球 运动
自转运动-----绕轴运动-----赤道平面
2、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 (1)由于地球不停地 自转,在地球表面上 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 运动会发生的偏转。 这种偏转好像受到某 种力的作用,我们称 之为地转偏向力。
(2)偏转方向判定 我们可以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 来判断水平运动的偏向。
北半球:右手四指表示物体原来运动方向,
大拇指表示偏向,手心向内。
2、在东经20°南纬30°的地方,沿东经20°经 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B)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3.地方时产生
(1)概念: (2)时刻早晚: ①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 (3)时差大小: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 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总复习:地球的自转与地转偏向力课件湘教版
知能转化演练
下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 空的图片。据此完成1~3题。
1.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朝向为(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答案:A
解析:第1题,地球北极指向北极星,北极星在北方,故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 望远镜镜头朝向为北方,选A。
②判断纬度带 0~837 km/h→高纬度
自转线速度837~1 447 km/h→中纬度 1 447~1 670 km/h→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③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数值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
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 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 数值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 B 处可能 为谷地、盆地等)。
答案:(1)A (2)B
[审题解题]
获取信息 (1)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 星的仰角很小
(2)图中恒星的视运动轨迹实际上 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 的恒星转过50°
解读信息 说明拍摄地在北半球,且地 理纬度较低 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 转的角速度约为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 以连续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 时
第9课时 地球的自转与地转偏向力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知能转化演练
必备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1)请在下图中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侧视图中_自__西__向_东__,俯视图中甲____逆____时针, 乙____顺____时针。
2.周期
参考点 太阳
恒星
自转角度 周期
2.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 这反映出(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地球仪与地图
[课程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本概念]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
[体系架构]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考点1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特别提醒经线、纬线(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平分地球。
(2)所有的经线圈长度都相等。
(3)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中只有赤道平分地球。
(4)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 ~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 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经纬网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相对位置和计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
第3讲地球的公转[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体系架构]意义。
[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恒星年、回归年、黄赤交角、回归运动;昼长、夜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课时9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一、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方向:自西向东。
4.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最快,角速度最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最慢,角速度最慢5.周期: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
思考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与冬半年的天数存在差异?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用天数较多,为186天;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用天数较少,为179天。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2)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3)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约23.5°。
特别提醒黄赤交角相关数据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即图中α。
(2)极圈度数与黄赤交角互余,即图中90°-α。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即图中α′。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①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5°,最南到达南纬23.5°。
②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③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一个回归年。
1.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1)日地距离法如下图,A点日地距离较近,时间为1月初,应为冬至日稍后,B点日地距离较远,时间为7月初,应为夏至日稍后,再结合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C为春分日稍后,D为秋分日稍后。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强基础 增分策略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强基础 增分策略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特征 内容
图示
北极上空俯视,呈 逆时针 方向旋
转(图B) 自西
方向 向东
(图A) 南极上空俯视,呈 顺时针 方向旋
转(图C)
解析 第4题,火山喷发使得许多人无家可归,对饮用水和食品的需求是最大 的,A正确。汤加纬度较低,气温高,无需保暖衣物、防风帐篷等物资,B错误。 医用防护服、流感疫苗等不是最需要的物资,C错误。通信器材、灭火设 备等相较于食品与饮用水的紧急程度更小,D错误。第5题,根据区时的计 算,北京的时区(东八区)与汤加的时区(东十三区)相差了5个时区,东加西减 (6时30分+5小时),物资抵达汤加时,汤加的区时应该是11时30分。而未跨 越国际日界线,无需减一天,因此当地时间最接近1月28日11:30,D正确。
思维拓展·再提升 (1)某飞行员驾驶飞机以837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飞行,发现太阳始终位于他 的左手边。试说明其所在飞行位置及航向。 提示 沿60°N纬线向西飞行。 (2)总结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 提示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纬度带;③判断地势高低;④在较低纬度建 卫星发射基地。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现象 晨昏线基本特征 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 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0° 。 ③晨昏线永远 平分 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5°, 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相同 , 即下图中∠α=∠β。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 相切 。 ⑥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12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 湘教版
第12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一个线速度:从赤道线作为日界线【疑难突破】一.图示地球自转速度 二.图示时区、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线(即日出线)和昏线(即日落线)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直即四.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五.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确定判断某一时刻在地球上所处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水平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向及其变化。
【名题例析】例1.(2010江苏无锡模拟)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A.从90°W向东至0° B.从90°E向西至90°WC.从180°向东至0° D.从90°E向东至180°【解析】由图中中心点为N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结合图中此时全球昼夜平分,180°线所在地方时为6时,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90°E,从90°E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一天。
【答案】D2.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范围,与新一天并不完全吻合,是因为 ( ) A.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C.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线经过两极【解析】由于国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故新一天的范围并不完全和从90°E向东到180°的范围重合。
【答案】C例2.(2010年上海高考)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
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解析】南非约翰内斯堡位于东二区,当地6月11日20时,上海(东8区)6月12日凌晨2点,正当繁星闪烁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球的自转
3.自转速度--线速度
理论线速度分布
地形影响下线速度分布
判断:上图中,AB之间海拔的转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
(2023广东惠州三校质检)原定于2021年5月20日凌晨发射的天舟二号因为“一个压力值参数异常”而推迟到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在文昌 航天发射场发射。发射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下图)。据此完成下题。
第二章 行星地球
地球的自转
本讲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掌握,并能够结合自转的基本特征和经纬网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纵观近五年各地区的高考命题内容和趋向,晨昏线和时间与日期的计算是高考自转运动考察的主要方向,基本内容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考察学生对不同情境材料的分析。本讲中,需重点关注自转的三大地理意义,并能够运用实际情境解决地理问题。
(2)内容:原则上以______ 经线作为分界线。
(3)意义: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界线。
自主思考. (1)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完全重合吗?越过经线与国际日界线时间变化有哪几种可能?
</m>
“昨天”
“今天”
(2)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是否相同?
[答案] 不同。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中央经线为 <m></m> )的区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 <m></m> 的地方时。
①
②
③
④
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复习方案湘教版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张
⑥
平常所说
2_4_小__时__ 的一天
返回 (fǎnhuí)
第4讲 地球(dìqiú)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基
础
4.速度(sùdù)
自
主
除南北两极外,
梳 理
角速度 约为⑦_1_5_°__/ 时___。
自赤道向南北两
极⑧_递_减____。赤道
上为1670km/h;
线速度 其他纬度为
1670×cos φ(纬度)
第五页,共36页。
返回 (fǎnhuí)
第4讲 地球的自转(zìzhuàn)及其地理意义
基
础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 主
1.昼夜交替
梳
(1)昼夜现象的产生(chǎnshēng)
理
a.昼夜的成因
图4-3 b.昼夜的界线:晨昏线(圈)。
第六页,共36页。
返回 (fǎnhuí)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dìlǐ)意义
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cǐkè),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
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考
A.0
B.1/3
点
C.1/2
互
动
探
究
D.2/3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返回 (fǎnhuí)目
第4讲 地球的自转(zìzhuàn)及其地理意义
A [解析]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 球迎来冬至的时刻,时间最早的东十二区比北京早4个小 时,为12月21日23:18,说明此时还没有任何地方 (dìfāng)进入12月22日,故A选项正确。
界 国际标准时间常用于国际协定、国际通信、天文观测
时 和推算以及一些国际性事务中,以取得全球的一致性
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单元第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共张
2.区时的计算 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时区,二定区时,三定向, 四定差,五定值。 (1)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 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为整数即为该 地所在时区数,如果(rúguǒ)余数小于7.5则时区数为商,如 果(rúguǒ)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东西时区根据东 西经确定。 (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 算。
两条日期 分界线
两侧日期差异
日界线(大致沿 180° 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
经线)
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
特性
人为规定 的日期变 更线
第二十七页,共77页。 多学真维科题课素重堂养组
零时所在的 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
经线
随时变化的自然日 期界线
①全球早一天的范围是从零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
联系
国际日界线;②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
第二十二页,共77页。 多学真维科题课素重堂养组
【特别(tèbié)提醒】 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 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 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
第二十三页,共77页。 多学真维科题课素重堂养组
[题 组 递 进]
1.(2011·山东基本能力,1分)当北京时间(shíjiān)为9:00时, 金砖国家之一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经度 为30°E)的区时是
第十八页,共77页。 多学真维科题课素重堂养组
第十九页,共77页。 多学真维科题课素重堂养组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 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zuòwéi)已知时间点,则E 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 (zuòwéi)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地球的自转运动【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地球自转运动特
点
及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方向、速度和周期(恒星日与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基础梳理】
自转特征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方向
自西
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自转360°
速度
角速度:约______/小时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
______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
半。
影响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速度越大负相关
海拔海拔越高,速度越大正相关
自转意义昼夜
交替
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______,也不______的球体
分界线_______线
周期1个______日,24小时
地
方
时
时间的确定
根据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太阳______经线上地方时为正午
12时
概念因______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与地
方时的对
应关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____分钟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秒钟
时
区
划分目的避免地球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的活动带来的不便
国际标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东、西十二区各
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计时方法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_______
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主要城市
所在时区
伦敦:中时区开罗:东二区莫斯科:东三区
北京:东__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
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______°经线作为日界线
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北半球向____偏南半球向____偏赤道上无偏向
【疑难突破】
一.图示地球自转速度二.图示时区、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三.昼夜的界线——晨昏线(圈)及其判断方法
定义太阳光照射地表时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组成晨线(即日出线)和昏线(即日落线)
特点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
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介于66°34′和90°之间
指示
地方
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18时;晨昏线上的纬
度最高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作法
侧视图上,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直面,该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即为该
日的晨昏线(圈)
判断
方法
原则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三
种
方
法
自
转
法
顺地球自转方
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逆地球自转方
向
夜进入昼—昏线
昼进入夜—晨线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6时晨线
18时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说明
如右上图,AOB为晨昏线,O为北极点,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AO 为昏线,
BO为晨线
四.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
利用技巧指导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图示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和B,
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时间
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
减去一天日期变。
五.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确定
判断某一时刻在地球上所处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水平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
六.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原因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判断法则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南半球用左手表示,掌心向上,四指代表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原理应用⑴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
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具体示意如下:
⑵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⑶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⑷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名题例析】
例1.(2010江苏无锡模拟)读右图,回答1~
2题。
1.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 A.从90°W向东至0° B.从90°E向西至90°W
C.从180°向东至0° D.从90°E向东至180°
【解析】由图中中心点为N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结合图中此时全球
昼夜平分,180°线所在地方时为6时,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90°E,从90°E
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一天。
【答案】D
2.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范围,与新一天并不完全吻合,是因为 ( ) A.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C.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线经过两极
【解析】由于国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故新一天的范围并不完全和从90°E 向东到180°的范围重合。
【答案】C
例2.(2010年上海高考)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
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
【解析】南非约翰内斯堡位于东二区,当地6月11日20时,上海(东8区)6月12日凌晨2点,正当繁星闪烁时。
【答案】D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下图所示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2.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3~4题。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4.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基础梳理】
北极星逆顺 15°递减发光透明晨昏太阳直射经度 4 区时八180 右左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B【解析】判断黎明、黄昏的方法是:先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然后判断随着地球的自转,某点将进入昼半球还是夜半球,前者为黎明,后者为黄昏。
2.A【解析】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说明该河是地跨南北半球,因此排除选项③、④两条河流;再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判定①、②两条河流都正确。
3.A 4.D【解析】第3题:日月升落可以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
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相关,月相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反映。
第4题: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