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三年级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本册科学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全册教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植物的生长、简单的机械、水和天气。

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1.我们周围的世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知道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植物的生长: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肥料等。

3.简单的机械: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知道杠杆、滑轮等机械的作用。

4.水和天气: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的基本性质,知道水的循环过程,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册教学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汇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安排全册教案共安排了16个教学周,每个教学周安排2-3个课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如下:1.我们周围的世界:安排2个课时2.植物的生长:安排3个课时3.简单的机械:安排3个课时4.水和天气:安排4个课时五、教学评价本册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验操作能力。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课件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科学视频、实验演示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册科学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的实施,相信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补充点1.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教学环境。

三到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三到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一)全册内容情况: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

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冷与热”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2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

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3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

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4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

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5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6冷与热单元:是由“冷水与热水”、“热胀冷缩”、“温度和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4部分组成。

本单元主要引领学生亲历探索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他们将获得“冷与热”的有关知识和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一些技能,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年度第二学期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三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科学:人体结构、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

2. 物理科学:力学、光学、热学等。

3. 化学科学:物质组成、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等。

4. 地球与宇宙:地球结构、气候变迁、宇宙探索等。

5. 环境科学: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生命科学(10周):人体结构、植物生长、动物行为。

2. 物理科学(10周):力学、光学、热学。

3. 化学科学(10周):物质组成、化学反应、化学变化。

4. 地球与宇宙(10周):地球结构、气候变迁、宇宙探索。

5. 环境科学(10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实验操作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实验报告、探究报告等。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保障1. 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2. 定期组织科学讲座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各年级学生科学培养目标

小学各年级学生科学培养目标

小学各年级学生科学培养目标一年级:1.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探究精神,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发现和探究。

2. 发展学生的感官和基本动手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帮助学生建立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理解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年级:1. 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掌握一些基本科学概念。

2. 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探究和尝试,加强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初步建立科学思维方式,懂得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的基本过程。

三年级:1. 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体的生长和发展,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和探究,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根本规律。

3. 加强自主研究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1. 帮助学生建立较系统的科学概念体系,理解科学和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2. 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能够利用基本工具和化学试剂进行实验指导。

3. 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强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年级:1. 培养学生科学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了解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加强对物质和能量的研究和研究,了解物质和能量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

3.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世界前沿科学课题,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六年级: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持续探究和追求,激发学生科学创新的潜能。

2. 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能够独立完成自主科学探究项目的能力。

3. 加强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小学各年级学生科学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学校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提供支持和助力。

科技文体活动三至六年级教学计划

科技文体活动三至六年级教学计划

科技文体活动三至六年级教学计划第一课:科技发明与创新1. 教学目标:- 了解科技发明和创新的定义和重要性;- 掌握一些著名科技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明和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 科技发明和创新的概念;- 著名科技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 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介绍一些著名科技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激发学生对科技发明和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尝试自己的创新想法。

第二课:科技产品的使用与维护1. 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科技产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掌握常见科技产品的维护方法;- 培养学生对科技产品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 科技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科技产品的维护方法;- 科技产品的环保意识。

3. 教学活动:-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科技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规定;-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模拟科技产品的使用场景,分享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式;-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科技产品的维护方法,并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科技产品的浪费。

第三课:科技文体创作1. 教学目标:- 了解科技文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的科技文体创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 科技文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科技文体创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教学活动:- 通过阅读科技文体作品,了解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科技文体创作能力;- 通过互相分享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课:科技实验与探究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 科技实验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科技实验和探究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科技实验和探究中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教科版小学科学3-6年级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教科版小学科学3-6年级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进度安排麦市小学刘如斌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进度安排注:例如“Ⅱ-3.”是指第二单元的第3课。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8.29-9.2始业教育 12 9.5-9.9Ⅰ-1.使用工具Ⅰ-2.杠杆的科学23 9.12-9.16Ⅰ-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Ⅰ-4.轮轴的秘密24 9.19-9.23Ⅰ-5.定滑轮和动滑轮Ⅰ-6.滑轮组25 9.26-9.30Ⅰ-7.斜面的作用Ⅰ-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2机动安排16 10.3-10.7国庆假期7 10.10-10.14Ⅱ-1.抵抗弯曲Ⅱ-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Ⅱ-3.拱形的力量3机动安排28 10.17-10.21Ⅱ-4.找拱形Ⅱ-5.做框架29 10.24-10.28Ⅱ-6.建高塔Ⅱ-7.桥的形状和结构Ⅱ-8.用纸造一座“桥”3机动安排310 10.31-11.4Ⅲ-1.电和磁Ⅲ-2.电磁铁211 11.7-11.11Ⅲ-3.电磁铁的磁力(一)Ⅲ-4.电磁铁的磁力(二)212 11.14-11.18Ⅲ-5.神奇的小电动机Ⅲ-6.电能和能量213 11.21-11.25Ⅲ-7.电能从哪里来Ⅲ-8.能量与太阳Ⅳ-1.校园生物大搜索3机动安排414 11.28-12.2Ⅳ-2.校园生物分布图Ⅳ-3.多种多样的植物215 12.5-12.9Ⅳ-4.种类繁多的动物Ⅳ-5.相貌各异的我们216 12.12-12.16Ⅳ-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Ⅳ-7.谁选择了它们Ⅳ-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机动安排517 12.19.-12.23总复习 218 12.26-12.30期末测试总结评价注:例如“Ⅱ-3.”是指第二单元的第3课。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8.29-9.2始业教育 12 9.5-9.9Ⅰ-1.种子发芽实验(一)Ⅰ-2.种子发芽实验(二)23 9.12-9.16Ⅰ-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Ⅰ-4.蚯蚓的选择24 9.19-9.23Ⅰ-5.食物链和食物网Ⅰ-6.做一个生态瓶25 9.26-9.30Ⅰ-7.改变生态瓶Ⅰ-8.维护生态平衡2机动安排16 10.3-10.7国庆假期7 10.10-10.14Ⅱ-1.光和影Ⅱ-2.阳光下的影子Ⅱ-3.光是怎样传播的3机动安排28 10.17-10.21Ⅱ-4.光的反射Ⅱ-5.光与热29 10.24-10.28Ⅱ-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Ⅱ-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Ⅱ-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3机动安排310 10.31-11.4Ⅲ-1.地球表面的地形Ⅲ-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211 11.7-11.11Ⅲ-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Ⅲ-4.土壤中有什么212 11.14-11.18Ⅲ-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Ⅲ-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213 11.21-11.25Ⅲ-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Ⅲ-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Ⅳ-1.我们的小缆车3机动安排414 11.28-12.2Ⅳ-2.用橡皮筋作动力Ⅳ-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215 12.5-12.9Ⅳ-4.测量力的大小Ⅳ-5.运动与摩擦力216 12.12-12.16Ⅳ-6.滑动与流动Ⅳ-7.运动与设计Ⅳ-8.设计制作小赛车3机动安排517 12.19.-12.23总复习 218 12.26-12.30期末测试总结评价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8.29-9.2始业教育 12 9.5-9.9Ⅰ-1.我们关心天气Ⅰ-2.天气日历23 9.12-9.16Ⅰ-3.温度与气温Ⅰ-4.风向和风速24 9.19-9.23Ⅰ-5.降水量的测量Ⅰ-6.云的观测25 9.26-9.30Ⅰ-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6 10.3-10.7国庆假期7 10.10-10.14Ⅱ-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Ⅱ-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Ⅱ-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3机动安排8 10.17-10.21Ⅱ-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Ⅱ-5.溶解的快与慢29 10.24-10.28Ⅱ-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Ⅱ-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210 10.31-11.4Ⅲ-1.听听声音Ⅲ-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11 11.7-11.11Ⅲ-3.声音的变化Ⅲ-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212 11.14-11.18Ⅲ-5.声音的传播Ⅲ-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13 11.21-11.25Ⅲ-7.保护我们的听力Ⅳ-1.身体的结构214 11.28-12.2Ⅳ-2.骨骼、关节和肌肉Ⅳ-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215 12.5-12.9Ⅳ-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Ⅳ-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216 12.12-12.16Ⅳ-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Ⅳ-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217 12.19.-12.23总复习 218 12.26-12.30期末测试总结评价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8.29-9.2始业教育 12 9.5-9.9Ⅰ-1.我们看到了什么Ⅰ-2.校园的树木23 9.12-9.16Ⅰ-3.大树和小草Ⅰ-4.水生植物24 9.19-9.23Ⅰ-5.植物的叶Ⅰ-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5 9.26-9.30Ⅰ-7.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16 10.3-10.7国庆假期7 10.10-10.14Ⅱ-1.寻访小动物Ⅱ-2.蜗牛(一)Ⅱ-3.蜗牛(二)3机动安排8 10.17-10.21Ⅱ-4.蚯蚓Ⅱ-5.蚂蚁29 10.24-10.28Ⅱ-6.金鱼Ⅱ-7.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21 0 10.31-11.4Ⅲ-1.我们周围的材料Ⅲ-2.哪种材料硬21 1 11.7-11.11Ⅲ-3.比较韧性Ⅲ-4.它们吸水吗21 2 11.14-11.18Ⅲ-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Ⅲ-6.砖瓦和陶器、瓷器21 3 11.21-11.25Ⅲ-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Ⅳ-1.水21 4 11.28-12.2Ⅳ-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Ⅳ-3.谁流得更快一些21 5 12.5-12.9Ⅳ-4.比较水的多少Ⅳ-5.我们周围的空气21 6 12.12-12.16Ⅳ-6.空气占据空间吗Ⅳ-7.空气有重量吗21712.19.-12.23总复习 21 8 12.26-12.30期末测试总结评价小学科学教学计划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2024年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科学观察、实验和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1. 科学活动:(1)观察、实验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操作能力;(2)礼堂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包括科学实验展示、科学讲座、科学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2. 科学知识:(1)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了解物体的特征和变化;(2)实验与操作:开展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操作能力;(3)科学概念:教授基础的科学概念,如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质量等;(4)科学常识:讲解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常识,如水的循环、空气的压力等;(5)生活中的科学:通过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应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科学。

3. 科学思维:(1)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培养他们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如提问、观察、实验和总结;(2)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如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3)分析和归纳:教授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如总结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知科学知识;2. 实验教学法:通过学生参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操作能力;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4. 图片与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成绩评价:通过小测验、作业和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学生的成绩评价;2. 实践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能力来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3.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表达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4.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兴趣和探索精神来评价他们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1-2年级物质科学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常见的力。

生命科学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地球宇宙科学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天气、土壤等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技术与工程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3-4年级物质科学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生命科学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

地球宇宙科学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们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

技术与工程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骤,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任何设计都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5-6年级物质科学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常见的力。

生命科学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地球宇宙科学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天气、土壤等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技术与工程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三至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三至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以科学探究为基本途径,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三年级:- 简单的物理实验:重力、浮力、杠杆等。

- 简单的化学实验:酸碱反应、燃烧等。

- 生物学实验: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

2. 四年级:- 物理实验:力的作用、光的折射、声音的产生等。

- 化学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中和等。

- 生物学实验:细胞结构、人体生理等。

3. 五年级:- 物理实验: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

- 化学实验:化学反应、物质的组成等。

- 生物学实验: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等。

4. 六年级:- 物理实验:电学、光学、力学等。

- 化学实验:化学平衡、有机化学等。

- 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

2. 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实验阶段: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分析阶段: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4. 总结阶段:学生总结实验过程,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操作规范、观察细致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3. 能力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目标与总目标.docx

3-6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目标与总目标.docx

三年级科学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弓I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活动,了解磁铁的应用。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三至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三至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科学》五年级上册由“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和“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通过三、四年级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与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1、“生物与环境”单元,让学生对研究生物特征及其行为产生深厚兴趣,学习用简单的控制实验获取事实的方法,用图画和文字记录动植物特征的方法,体验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经历进行简单实验设计的过程并运用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交流和探讨。

2、“在阳光下”单元,围绕着太阳与地球、太阳与人的关系展开研究,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活动。

3、“材料”单元,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研究材料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利用材料、创造材料。

4、“健康生活”单元,让学生关注健康,学习有关身心健康的科学知识,并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科学(3~6 年级) 课程标准》

《科学(3~6 年级) 课程标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方针和要求,为中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制定的一份课程标准。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该课程标准中的主题和内容:
科学基本知识:介绍基本的科学概念、原理和理论,如物质与能量、生物多样性、地球与宇宙等。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建立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

科学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等。

科学探究与解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解释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提出、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等过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包括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科学与生活应用: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探索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涉及健康与安全、生活技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科学伦理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和道德意识。

包括科学诚实、科学道德、科学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教科版科学三至六年级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教科版科学三至六年级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在以下科学素养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

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

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

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二、教育对象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小学科学各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各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各学段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小学科学各学段的目标,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在不同学段中应该达到的科学研究目标。

一年级科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物体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 开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简单的实验和得出结论。

二年级科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

三年级科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和综合的实验。

-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培养他们观察、提问、实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 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同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年级科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独立的科学实验项目。

-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 研究更加深入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年级科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较为复杂和综合的科学研究项目。

-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 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发展历史和科学的社会影响。

六年级科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

-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培养他们对科学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研究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科学知识,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各学段的目标,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有所帮助。

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

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

各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三上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下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四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四下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2024年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2. 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兴趣,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4. 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培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光的传播与视觉- 学习光的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了解视觉的机理和视觉的保护。

- 制作简单的光学实验设备,观察光的传播和折射。

-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萌发过程。

- 学习植物的生长要素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 观察和研究动物的繁殖过程和生命周期。

- 第三单元: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学习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研究并讨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过程。

- 学习热传导和热传递的规律。

-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研究热的效应和能量转化。

2. 第二学期- 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 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 研究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 探索宇宙的奥秘,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第六单元:力的作用与机械运动- 学习力的作用和常见的力。

- 研究物体的平衡和运动的规律。

- 进行力的实验,观察力的效果和机械运动的变化。

- 第七单元:电的应用与电路- 了解电的起源和基本特性。

- 学习电路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元件。

- 设计简单的电路实验,观察电的效果和电路的变化。

- 第八单元:科学与社会- 探索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领域。

- 学习科学的历史,了解科学家的贡献。

- 参观科技企业或科技博物馆,了解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向: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索。

2. 实践探究: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第一部分前言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欢迎来到2024-2025学年,我们将继续陪伴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在这个学年里,我们将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为依据,制定全面、细致的教学计划,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科学学习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吧!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2.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科学观念,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自然界中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探究植物的多样性。

2.自然界中的动物:认识动物的特点、习性,探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常见自然现象:学习天气、气候、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的成因。

4.材料与物质: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5.简单机械:学习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6.用电与安全: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安排1.每周安排3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按照教材的顺序,逐单元、逐课时进行教学。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

4.每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措施1.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3.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模型、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评价与反馈1.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教案教案(共8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教案教案(共8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教案教案(共8册)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教案共8册,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等多个领域。

教材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各种科学实验、观察活动、讨论交流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科学基础知识薄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认知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

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科学素养较高,具备一定的独立探究能力,但需要老师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内容: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科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实验器材。

2.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课堂评价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观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相关科学知识的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和任务
三上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下
1、初步认识科学,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四上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四下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

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五上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下
1.利用凸透镜等为对象,建立事间的联系。

2.从生洗入手,了解热会使物体形态,形状发生变化。

3.以人体为切入点,了解人体器官的卫生保健。

4.通过观察昼夜的变化,让生建立宇宙空间概念。

5.以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用辩证的观点理解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道理。

6.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

7.利用实践实验,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改善人们的生存的环境的科学意识。

六上
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六下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