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问题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问题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0faed56294dd88d1d26b1f.png)
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问题:汽车正面碰撞是造成交通事故65%伤亡的原因。
安全气囊就是为了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员及前排乘客。
当驾驶员及乘客戴安全带时,安全气囊对人的保护效果应该最佳。
但对很多装有安全气囊轿车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安全气囊每保护20人,就有1人不能受其保护而死亡,而且死亡的人一般身体较矮,如儿童与妇女。
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轿车是一个系统,安全气囊只是其中的子系统,该子系统简图如图8—2所示。
汽车是气囊的超系统,碰撞物可能是另一辆汽车或其他物体。
气囊装在气囊筒内,气囊简装在汽车方向盘前端。
安装在汽车前端的传感器感受到汽车减速度信号,传给激发器并使气囊迅速膨胀并充满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完全膨胀后,囊内压力要有所降低,气体的减振作用将保护碰撞到气囊上的司机或乘客。
轿车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在汽车正面碰撞时保护司机与乘客,但目前的设计保护了身体高的司机与乘客,而有可能伤害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
其原因是身体矮的司机为了踩刹车及油门,身体较接近于方向盘,汽车碰撞时,气囊膨胀过程中,身体矮的司机可能碰上了气囊。
膨胀过程中的气囊动能大,像是一个运动中的刚体,会伤害与其碰撞的司机。
上身长、腿短的司机受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妇女一般身体矮,儿童不仅身体矮而且经常不戴安全带,因此,容易受到伤害。
设安全气囊与司机和乘客组成一个系统。
安全气囊目前的设计保护大部分司机与前排乘客,但有可能伤害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
该设计可用如下的物质——场模型描述:气囊S2在机械能FM的作用下迅速膨胀保护了司机与乘客S1.1,却伤害了司机与乘客S1.2。
这说明,原设计存在技术冲突。
图中:FM指机械能;S1.1指身体较高的司机与乘客;S1.2指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S2指气囊。
如果要进行创新设计,其标志是要彻底的克服现设计中存在的冲突,即新的安全气囊不仅要保护身体较高的司机与乘客,又要保护身体较矮的司机与乘客。
改进设计后的最终模型应该如图8—4所示。
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与改进研究
![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与改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9a2d9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与改进研究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
而在各种安全设备中,安全气囊系统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被动安全防护系统,在减少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与改进研究展开探讨。
一、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通常而言,安全气囊系统除了空气袋,还包括喇叭、传感器和控制器四部分组成。
其中,作为最重要的元素,空气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起到缓解事故严重性的作用。
传感器主要是判断机动车辆是否发生意外或冲撞,将数据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则是对传感器信息的分析处理机构,来确定何时需要启动气囊。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原理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或者受到外力的撞击时,汽车座椅上的传感器会将撞击情况实时传送到主控制器,如果评估是一次严重意外,主控制器会立即调用安全气囊系统,让安全气囊系统气喇叭迅速膨胀,以此来吸收车内乘客部分的碰撞冲击,减轻其受到的伤害。
三、安全气囊系统的改进尽管安全气囊系统极大的提升了汽车乘员的安全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其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为:1.气囊频繁弹出问题:安全气囊系统的两个主要元素 --传感器和控制器-- 都是电子部件。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它们会失去灵敏度,从而导致气囊误触发的情况,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风险。
2.气囊开启时间过长问题:因为传感器覆盖的面积有限,所以他们可能会错过某个角度的撞击,导致气囊系统启动的时间延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里介绍几种改进方案:1.改变传感器的位置:将传感器放在更恰当的位置,可以使其更敏捷地感应到碰撞,以便更快地触发安全气囊。
2.更换更先进的传感器:对于现代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而言,先进的传感器可以大大提高气囊的准确性和时间。
3.加装“智能气囊”: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搭载,气囊将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大小和强度的调整,从而保证实际情况下的效果最大化。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标准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24eb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8.png)
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标准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起到了在碰撞事故中保护乘车人员安全的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制定适当的设计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标准,以提高乘车人员的安全性。
1. 安全气囊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安全气囊是指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由车辆撞击传感器信号触发,迅速充气形成的保护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快速填充高压气体,形成膨胀的气袋,以吸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减轻车辆和乘车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设计标准应包括以下要求:- 触发时机准确:安全气囊必须在碰撞前乘车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借助安全带固定身体,同时在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形成保护效果。
- 充气速度合理:安全气囊应在碰撞发生的瞬间内实现充气,并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充气最高点,以保证乘车人员的安全。
- 充气压力控制:充气气体的压力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以充分发挥安全气囊的吸能作用。
- 适应不同碰撞方向:安全气囊应能适应不同碰撞方向的需求,包括前碰撞、侧碰撞和翻滚碰撞等。
- 安全气囊的形状和尺寸:根据不同车型和车辆安全要求的不同,安全气囊的形状和尺寸也有所差异。
但是其中还需要考虑到空间限制和舒适性的平衡。
2. 碰撞传感器设计要求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 触发敏感度:碰撞传感器应具备足够的敏感度,能够准确感知到车辆碰撞的发生,并迅速传递信号给安全气囊系统。
- 可靠性和耐用性:碰撞传感器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能够在恶劣环境和复杂道路条件下正常工作。
- 适应性:碰撞传感器应能适应不同类型和强度的碰撞,包括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
3. 安全气囊系统的管理和检测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系统的正常工作,对其进行管理和检测至关重要。
- 系统自检和故障诊断:安全气囊系统应具备自检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检测传感器、充气装置和控制单元等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
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二)2024
![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03144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f.png)
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二)引言概述:汽车安全气囊是保障驾驶者和乘客安全的重要装置。
为了确保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开发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本文提供了一份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的续篇,旨在帮助工程师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循最佳实践,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气囊布料材料选择1. 根据制造商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囊布料材料;2. 考虑布料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3. 对布料进行热和化学稳定性测试,确保其与周围环境和其它部件的兼容性;4. 评估布料的可加工性,确保符合生产工艺要求;5. 做好供应链管理,确保选用的气囊布料符合质量标准。
二、气囊结构设计1. 根据汽车型号和乘客数量确定气囊的尺寸;2. 考虑气囊的形状和材质,确保适应各类碰撞情况;3. 考虑气囊的折叠方式和展开速度,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充气;4. 采用双层气囊结构,提高安全性和耐用性;5. 进行气囊结构的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优化设计并确保其工作稳定性。
三、气囊充气系统设计1. 选择合适的充气装置,如气体发生器或液体发生器;2. 考虑充气装置的容量和稳定性,以满足气囊充气要求;3. 设计充气装置的触发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4. 考虑充气速度和充气量的控制,以提供适当的保护力度;5. 进行充气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优化设计并确保其工作可靠性。
四、气囊传感器和触发系统设计1. 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如加速度传感器或碰撞传感器;2. 安置传感器以监测车辆的运动和事故情况;3. 设计触发系统,确保精确感知并触发气囊充气;4. 进行传感器和触发系统的测试和校准,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5. 与整车的安全系统进行整合,确保气囊能够与其他安全装置协同工作。
五、气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1. 设立气囊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档案;2. 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监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3. 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4. 定期进行使用寿命测试和失效分析,确保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气囊;5. 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研究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bd64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5.png)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研究第一章: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安全气囊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是汽车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与优化方法,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是基于二阶段充气技术。
第一阶段是碰撞发生时快速充气,通过增加碰撞前部和副驾驶部位的保护区域,减轻乘员撞击的力度。
第二阶段是在碰撞过程中逐渐泄气,以避免气囊过早泄气导致撞击时乘员过于剧烈的摩擦与压力。
第三章:安全气囊材料选择安全气囊的材料选择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充气性能、阻燃性和耐磨性。
充气性能是指气囊在碰撞发生时能否快速充气并达到最佳保护效果。
阻燃性是指气囊在充气过程中是否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
耐磨性是指气囊能否经受住乘员撞击时可能导致的摩擦和磨损。
第四章:安全气囊的优化方法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类型、碰撞类型、撞击速度等。
优化方法可以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
数值模拟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和数值算法,预测气囊的充气过程和保护效果。
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制造样品气囊,进行撞击试验和动态监测,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当前的研究进展当前,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软件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为安全气囊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材料科学的发展也为安全气囊的性能改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新型阻燃材料和高强度纤维材料。
第六章: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
个性化指根据乘坐人体形、年龄和性别等特征,对气囊的形状和充气参数进行定制化设计。
智能化指安全气囊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和乘员状态,并根据情况进行智能充气和泄气,以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结论安全气囊的设计与优化研究是汽车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指南(二)2024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指南(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24b1e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a.png)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指南(二)引言概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上一篇文档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指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正文内容:1. 安全气囊系统设计原则a. 根据车辆类型和用途确定气囊的数量和布局b. 保证气囊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c. 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来检测碰撞并触发气囊的部署2. 气囊模块的选择和布置a. 选择适当的气囊类型: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侧面气囊等b. 考虑气囊布置的最佳位置:方向盘、仪表板、座椅等c. 考虑气囊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碰撞情况3. 气囊部署和充气策略a. 采用多级充气策略以减少气囊部署时的冲击力b. 针对不同碰撞位置和严重程度调整气囊的充气力度和时间c. 优化气囊充气速度和气囊充气量,以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4. 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a. 选择适用于不同碰撞类型的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b. 合理布置传感器以确保对各种碰撞情况的准确感知c. 采用冗余传感器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5. 故障检测和维护a. 设计系统自监测功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b. 提供适当的维护手册和指南,包括定期检查、更换气囊和传感器等c.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用户反馈和投诉总结: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根据车辆类型和用途确定气囊的数量和布局,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来触发气囊部署。
合理选择和布置气囊模块、传感器,并采取多级充气策略和灵活调整充气力度和时间来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同时,提供故障检测和维护的功能,确保安全气囊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https://img.taocdn.com/s3/m/6e5610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f.png)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引言概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开发对于提高汽车乘员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相关指南。
一、市场需求与用户需求1.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市场发展现状2. 分析用户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需求3. 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与优势4. 总结市场需求与用户需求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二、安全气囊系统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 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2. 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3. 探讨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与部件设计4. 整合车身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设计理念5. 确定安全气囊系统的触发方式和触发条件三、安全气囊系统的材料与制造工艺1. 选择适用于安全气囊的材料特性2. 分析不同材料在制造工艺上的优缺点3. 确定安全气囊系统的制造工艺流程4. 细化安全气囊系统的组装与调试要求5. 质量控制和测试方法的设定与应用四、安全气囊系统的测试与验证1. 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测试对象和测试流程2. 确定不同测试环境下的测试要求3. 设计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验证计划4. 实施安全气囊系统的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5. 分析并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需求五、安全气囊系统的生产与应用1. 设计安全气囊系统的生产与装配线2. 确定生产工艺和工位布置的要求3. 建立安全气囊系统的生产标准和质检流程4. 安全气囊系统的产品应用与销售策略5. 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后续服务和维护需求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指南,包括市场需求与用户需求、系统功能与设计要求、材料与制造工艺、测试与验证、生产与应用等5个大点。
准确把握这些指南,将有助于提高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品质和性能,促进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
安全气囊隐患排查报告(3篇)
![安全气囊隐患排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927f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f.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安全配置。
然而,近年来安全气囊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报告对某品牌汽车的安全气囊进行隐患排查,分析其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排查背景某品牌汽车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较高,其安全气囊系统在汽车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来,该品牌汽车的安全气囊事故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对该品牌汽车的安全气囊进行了全面排查,以揭示其潜在隐患。
三、排查方法1. 文件审查:查阅该品牌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相关技术文件、生产资料、维修手册等,了解其设计、生产、安装、维修等方面的信息。
2. 实地调查:对该品牌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进行实地调查,包括生产车间、装配线、仓库、维修站等,了解其生产、安装、储存、维修等环节的情况。
3. 事故分析:对已发生的安全气囊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故原因,为排查隐患提供依据。
4. 专家咨询:邀请汽车安全领域的专家对排查结果进行评估,确保排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排查结果1. 设计缺陷(1)安全气囊充气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充气压力不稳定,易引发爆炸。
(2)安全气囊传感器灵敏度不足,无法准确判断碰撞程度,导致气囊在低碰撞下误触发。
2. 生产问题(1)安全气囊零部件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2)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导致部分安全气囊存在质量问题。
3. 安装问题(1)安装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安全气囊安装不到位。
(2)安装工具不适用,损坏安全气囊零部件。
4. 维修问题(1)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导致维修不当,影响安全气囊性能。
(2)维修材料不合格,影响安全气囊使用寿命。
五、隐患分析1. 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气囊事故,主要原因是气囊充气系统不稳定,易引发爆炸。
此外,气囊传感器灵敏度不足,无法准确判断碰撞程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生产问题导致的安全气囊事故,主要原因是零部件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汽车设计: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
![汽车设计: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0ddb0b5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7.png)
汽车设计: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全的措施越来越多,各位老司机们,没事就练练手、开开车,杜杜小同志经常提醒要注意安全,可不能掉以轻心哟,不然下面这位小姐姐可就不开心了!汽车安全也非常非常重要,其中安全气囊是直接关系到乘客安全的最重要的保护措施!今天漫谈君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一、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是汽车的辅助约束系统,不能在保护乘员方面起主要作用,只能配合主约束系统(安全带)降低乘员的伤害值。
因此,安全气囊的使用,只能减少或降低乘客的伤害程度。
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如不和主约束系统配合使用,会导致乘客更大的伤害。
因此,气囊主要在缓冲前碰撞或近似前碰撞严重性方面,补充安全带提供保护作用。
实际事故统计表明,仅有10%左右的事故能使气囊充气。
二、安全气囊的分类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
美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设计的,其容积较大,为60L。
欧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佩戴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容积较小,约40L。
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由于副驾驶位置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且前方空间较大,因此为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
美式约160L左右,欧式约75L左右(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
3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前排座椅上,防止后排乘员在撞车时受到伤害。
4侧面防撞安全气囊装在车门上,防止驾驶员及乘员受侧面撞击。
三、安全气囊的组成及构件1碰撞传感器碰撞传感器对于各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车辆,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尽相同,而且碰撞传感器的名称也不统一,例如有些碰撞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也称为加速度传感器。
1)按照用途的不同,碰撞传感器分为触发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
触发碰撞传感器也称为碰撞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时的减速度或惯性,并将碰撞信号传给气囊电脑,作为气囊电脑的触发信号;防护碰撞传感器也称为安全碰撞传感器,它与触发碰撞传感器串联,用于防止气囊误爆。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研发与改进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研发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f58f70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d.png)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研发与改进自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诞生以来,它已成为现代汽车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也在不断进行研发和改进,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安全保护。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系统的原理、研发历程以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安全气囊系统的原理安全气囊系统是基于被动安全技术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感应器、控制器和充气装置等组成。
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感应器会迅速捕捉到撞击信号,并通过控制器向充气装置发送指令,使其迅速充气。
充气后的气囊会迅速展开,吸收碰撞冲击力,减轻乘客与车身碰撞的程度,从而对乘客起到保护作用。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研发历程1. 初期研发阶段安全气囊系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进行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1966年美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首次装备了系列生产车型上的安全气囊系统,标志着该技术迈入实用化阶段。
2. 成熟与推广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0年代,许多汽车制造商开始在高端车型上采用安全气囊系统,并且逐步推广到中低端车型中。
同时,为了提高气囊系统的安全性能和适应不同碰撞情况,制造商们也对系统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3. 技术创新与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也在不断迭代和升级。
1990年代末期,双气囊系统开始逐渐被采用,使得乘客和驾驶员都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此后,侧面气囊、头部气囊、膝部气囊等不同位置的气囊也相继问世,进一步提升了碰撞安全性能。
三、安全气囊系统的改进方向1. 多重气囊系统的应用:通过在不同位置安装不同类型的气囊,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碰撞情况,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例如,结合双气囊系统和侧面气囊系统,可以同时保护乘客的头部和躯干。
2. 传感器技术的改进: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感知碰撞信号,并减少误触发或未触发的情况。
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优化
![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ffef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2.png)
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其中,安全气囊系统是众多安全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汽车的乘坐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安全气囊系统概述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气囊控制单元(Airbag Control Unit, ACU)、气囊感应元件、气囊充气器和气囊构成。
其作用主要是在车辆碰撞时,通过探测装置感知汽车碰撞能量大小和方向,再由控制器实现气囊的充气和迅速展开,从而保护前排乘客和驾驶员的头部和胸部,减轻撞击冲击力。
二、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演进过去的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前排乘客的安全,而对于后排和儿童的安全则较少关注。
随着汽车乘坐人员数量的增加,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现在的安全气囊系统设计已经可以适用于前、后排乘客的安全保护需求,同时也考虑到了儿童乘坐的需求,增加了儿童座椅安全配备。
在车的结构上,也逐步增加了吸能材料和吸能结构,以减缓碰撞物的冲击力。
三、安全气囊系统优化对于安全气囊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优化气囊展开时间气囊的展开时间一定要快,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碰撞力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性。
因此,在设计气囊时,需要考虑展开时间的问题,使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展开。
2. 优化气囊构造气囊的构造,直接关系到其保护效果。
在气囊的制造上,应该采用更为优质的材料,以提高气囊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碰撞,也可以设计出不同形状和功能的气囊构造,以实现更为全面的保护。
3. 优化气囊控制器气囊控制器是气囊系统的核心,其优化对于气囊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不断的优化,可以不断提高气囊感知能力,使其感知更为准确,可以更快速地展开气囊,从而提高气囊系统的保护效果。
4. 优化碰撞能量分布在车辆的设计和制造上,应该优化车辆的结构,使得碰撞能量得到更为均匀的分布。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应用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ba87c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4.png)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应用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必备的一项被动安全装置,是在车辆发生事故时起到保护乘员的关键装置。
其原理就是利用惯性感应装置,在车辆受到碰撞时,气体迅速充气,形成一个膨胀的气囊,来保护车上乘员的安全。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应用也越来越成熟,成为了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情况。
一、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安全气囊是一种采用化学反应或压缩气体等方式,使气体在极短时间内充气,同时用来抵抗车辆碰撞力以避免乘员受到伤害的装置。
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部分:1. 发生事故时气囊的充气在车辆受到正面碰撞时,安全气囊内部的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从高压气罐中释放,从而使得气囊充气,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通常气囊的充气速度要快于发生事故前所处的车辆速度。
此时的气囊内部压力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大气压。
2. 充气后气囊的展开在气囊充气后,气囊体内的气体会挤压固定在气囊的内部的各种装置和零件,对乘员所产生的碰撞力进行缓解。
此时的气囊形态为球形或者褶曲状,通过真空阀门的帮助逐渐放出气体,使气囊回复原状。
二、安全气囊的应用情况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的设计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
现在几乎所有的轿车和商务车都有了这种被动安全装置。
1. 避免碰撞时乘员头部撞击安全气囊通常被安装在车的前门,方向盘、后门、以及后座位置的车门基部。
前门安全气囊可以防止碰撞时乘员头部击中车内结构,减少正面碰撞引起乘员致命伤害的风险。
方向盘和前座位安全气囊可以防止碰撞时乘员头部击中车内结构,减少正面碰撞致命伤害的风险。
后门安全气囊可以在追尾碰撞时防止乘员头部撞击,减低乘员颈部和脊椎的受伤风险。
2. 保护乘员胸部除了防止乘员头部撞击外,安全气囊还可以放松胸或颈部的压力,减少乘员严重受伤或失去生命的风险。
同时,安全气囊能够避免车内乘员向前飞出,进一步增加了乘员的安全性。
三、安全气囊的发展前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技术的代表,无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3aaa1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1.png)
3.论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测试标准和测试内容,以及这些测试对确保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10分)
4.探讨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影响未来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和制造。(10分)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括号内。祝您考试顺利!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哪些?()
A.减少碰撞时乘员的伤害
2.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越快,对乘员的保护效果越好。()
3.安全气囊系统只需要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工作。()
4.安全气囊系统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5.安全气囊系统设计时不需要考虑儿童的体型和位置。()
6.安全气囊系统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任何维护。()
7.乘员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安全气囊系统不会启动。()
8.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检测到车辆的所有碰撞情况。()
9.安全气囊的展开会对车辆内部空间造成永久性改变。()
10.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成本将会降低。()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括号内。祝您考试顺利!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10分)
5.冗余
6.碰撞强度超过设定值
7.使用寿命
8.功能
9.碰撞速度
10.个性化设计
安全气囊装置的设计原则与模拟仿真研究
![安全气囊装置的设计原则与模拟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4308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0.png)
安全气囊装置的设计原则与模拟仿真研究引言安全气囊是汽车 passeng 过去几十年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它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旨在在车辆碰撞事故中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安全气囊的设计原则与模拟仿真研究对于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安全气囊装置的设计原则和模拟仿真研究的重要性。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气囊类型安全气囊主要有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侧气帘气囊等。
根据不同位置和角色,它们的设计原则会有所不同。
2. 安全气囊的部署位置安全气囊的部署位置应根据车辆的设计、车身结构和乘客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驾驶员和乘客气囊应该能够在碰撞时提供最大的保护,而侧气帘气囊则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
3. 碰撞传感器和触发机制安全气囊运作的关键就是其碰撞传感器和触发机制。
碰撞传感器应能够快速准确地监测到碰撞的发生,并传递信息给触发机制。
触发机制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触发气囊的充气,以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
4. 安全气囊充气速度和力度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和力度应根据车辆速度和撞击力度进行合理精确的调节。
充气速度过快或过慢可能会影响到保护效果,过大或过小的力度也会导致乘客受伤。
5. 安全气囊的可靠性与耐用性安全气囊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耐用性,以确保在碰撞事故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二、模拟仿真研究的重要性1. 安全性能评估通过模拟仿真研究,可以对安全气囊的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模拟碰撞实验,可以预测气囊的充气速度和力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能够在各种碰撞情况下提供足够的保护。
2. 优化设计仿真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安全气囊的设计。
通过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可以评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这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和可靠性。
3. 节约成本和时间通过仿真研究,可以在实际制造和测试之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和时间,避免在实际生产中出现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2024
![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07965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2.png)
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引言概述: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旨在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有关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指导。
安全气囊作为主要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对于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死亡起着重要作用。
本指南将从设计原则、技术规格、材料选择、测试验证以及制造流程等方面,提供详细的建议和建议。
正文内容:1. 气囊系统设计原则a. 确定气囊系统的安全目标和性能指标b. 分析和评估不同气囊配置方案的优劣c. 确定气囊与车辆其他安全系统的协作方式d.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设计合规性e. 进行故障分析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2. 技术规格与参数选择a. 确定适当的充气速度和压力参数b. 选择适当的气囊容积和形状c.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位置d. 确定触发条件和信号处理算法e. 确定气囊系统的电气和电子参数3. 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a. 选择适当的气囊布料和缝线材料b. 设计适应不同车型和碰撞情况的气囊结构c. 优化气囊折叠和展开过程的材料和构造d. 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e. 进行合适的模拟和实验验证,确保材料质量和性能4. 测试验证和安全性评估a. 进行气囊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b. 进行模拟和实际的碰撞试验c. 进行耐久性和可靠性测试d. 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性评估e. 确保气囊系统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5. 制造流程和品质控制a. 制定详细的制造流程和工艺规范b. 严格控制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c.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d. 定期进行工艺改进和流程优化e. 建立合理的售后服务体系总结汽车安全气囊产品设计开发指南(一)综合了气囊系统设计原则、技术规格参数选择、材料选择与工艺设计、测试验证和安全性评估以及制造流程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本指南的建议和要求,将有助于汽车制造商设计和开发出更安全、可靠的安全气囊产品,提高汽车乘客的安全性和驾驶者的信心。
在后续的指南中,将会继续探讨更多关于汽车安全气囊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内容。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概述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f754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0.png)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概述作为车辆 pass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安全气囊在现代汽车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项旨在保护车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装置,能够在发生碰撞时提供有效的保护,从而减轻事故带来的伤害。
本文将根据任务要求,对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进行概述。
安全气囊设计标准:1.主动安全设计:主动安全设计是安全气囊设计的基础。
车辆在受到冲击之前,安全气囊要能够准确地感应到碰撞发生的可能性,并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充气。
因此,安全气囊设计需要具备高灵敏度以及快速响应的特点。
2.碰撞辨识:安全气囊设计需要能够识别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并确定是否触发气囊充气。
这通常通过车辆上的碰撞传感器来实现,传感器能够感知到车辆的碰撞程度,并根据设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充气。
3.充气速度与压力:安全气囊需要在碰撞发生时迅速充气,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驾驶员和乘客的伤害。
设计时需要考虑充气速度和充气压力的合理设置,以确保充气到达最佳效果。
4.气囊形状与位置:安全气囊的形状和位置应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和乘坐位置进行设计。
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属性和位置差异需要充分考虑,以保证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身体部位,提供有效的保护。
5.安全气囊的材料与制造:安全气囊一般由尼龙或聚酯纤维制成,以确保其充气后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缓冲。
设计时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并保证制造过程的严格合规,以确保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正常工作。
安全气囊安装标准:1. 安装位置:安全气囊的安装位置应根据车辆类型和乘坐位置进行决定。
驾驶员安全气囊一般位于方向盘前方,乘客安全气囊则通常位于仪表板前方。
额外的安全气囊可能会安装在车门、座椅或车顶等位置,以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2. 安装强度:安全气囊的安装强度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气囊的连接和固定,确保其牢固可靠。
安全气囊应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稳定地充气,并提供足够的撑力。
3. 安装方式:安全气囊的安装方式应与车辆的结构设计相结合,确保其充气后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
车身安全气囊设计指南(一)
![车身安全气囊设计指南(一)](https://img.taocdn.com/s3/m/3e1d84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6.png)
车身安全气囊设计指南(一)引言概述:车身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安全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的设计和部署对车辆乘员的安全十分关键。
本文将针对车身安全气囊的设计指南进行详细阐述,从安全气囊的种类和位置、气囊触发机制、气囊尺寸和形状、安全气囊布局以及气囊的部署方式等五个大点展开讨论,旨在帮助车辆制造商更好地设计和生产安全可靠的汽车。
正文:一、安全气囊的种类和位置1.1 主驾驶座位安全气囊- 根据最新的安全标准,在主驾驶座位上安装前置气囊和侧面气囊非常重要。
- 前置气囊应根据车辆尺寸和驾驶员位置进行精确布置。
- 侧面气囊的位置应考虑乘员的侧撞安全性。
1.2 副驾驶座位安全气囊- 副驾驶座位上的主要安全气囊类型可与主驾驶座位相似,但需根据乘客位置进行微调。
- 应考虑乘员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在设计时进行充分考虑。
二、安全气囊的触发机制2.1 碰撞检测器- 安全气囊的触发机制通常与车辆的碰撞检测器紧密相关。
- 碰撞检测器可以通过传感器、加速度计等设备来检测车辆碰撞的严重性和角度。
2.2 触发决策系统- 安全气囊的触发决策系统应能根据碰撞检测器提供的数据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安全气囊。
- 触发决策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灵敏度,确保精准触发。
三、安全气囊的尺寸和形状3.1 尺寸的合理选择- 安全气囊的尺寸应根据车辆类型和乘员坐姿来确定。
- 应确保气囊展开后能有效覆盖乘员头部和上身,提供最大范围的保护。
3.2 形状的优化设计- 安全气囊的形状设计应与车辆内部结构相匹配,以避免碰撞时气囊与其他部件摩擦或干扰。
- 形状的优化设计还应考虑气囊展开的速度和方向,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乘员受伤。
四、安全气囊的布局4.1 前后安全气囊的布局- 应根据车辆结构和安全标准,在前排和后排座椅上合理布置安全气囊。
- 前排安全气囊通常部署在控制台、方向盘和仪表板上,后排安全气囊可以预留在座椅背部等位置。
4.2 侧面安全气囊的布局- 侧面安全气囊的布置应考虑车辆结构、乘员位置以及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要求。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概述
![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b941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5.png)
引言概述:在现代汽车领域中,安全气囊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
设计和安装标准对于保证安全气囊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正文内容:一、安全气囊设计标准1.定义和分类安全气囊的定义安全气囊的分类2.安全气囊的功能和原理安全气囊的主要功能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3.安全气囊设计要素安全气囊的布置位置安全气囊的大小和形状安全气囊与其他安全装置的配合4.安全气囊设计的考虑因素乘员保护要求碰撞类型和速度多点碰撞的处理5.安全气囊的测试和评估安全气囊的静态测试安全气囊的动态测试安全气囊的评估方法二、安全气囊安装标准1.安全气囊安装位置的选择安全气囊与乘员的距离安全气囊与其他车身结构的关系安全气囊的安放位置2.安全气囊的固定方式安全气囊固定装置的设计安全气囊的固定点布置安全气囊的固定力指标3.安全气囊与乘员保护装置的配合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的联动安全气囊与头枕的配合安全气囊与乘员保护装置的协调设计4.安全气囊安装过程的监控和验证安全气囊的装配工艺控制安全气囊的安装质量监控安全气囊的功能验证5.安全气囊安装后的保养和维护安全气囊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安全气囊替换的时机与方法安全气囊可能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安全气囊作为车辆中的重要安全装置,其设计和安装标准在保证乘员的安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安全气囊的设计与安装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可以使汽车制造商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气囊召回
![安全气囊召回](https://img.taocdn.com/s3/m/3373c0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1.png)
安全气囊召回首先,安全气囊召回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据了解,安全气囊召回主要是由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设计缺陷所导致的。
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安全气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失效。
而一旦发生车辆碰撞或者受到剧烈震动时,安全气囊无法正常展开,将会对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其次,安全气囊召回对车主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对于车主来说,安全气囊召回意味着需要前往指定的维修站点进行安全气囊的更换或者维修,这将会耗费车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安全气囊召回意味着需要对自己的行车安全进行高度警惕,及时关注厂家发布的召回通知,以免因安全气囊故障而导致事故发生。
另外,如何有效应对安全气囊召回问题?首先,车主和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及时关注厂家发布的召回通知,确保自己的车辆能够及时进行安全气囊更换或者维修。
其次,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和质量监管,提高安全气囊的质量标准,确保消费者的行车安全。
同时,汽车厂家也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提高安全气囊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减少召回事件的发生。
最后,安全气囊召回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只有车主、消费者、政府部门和汽车厂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安全气囊召回问题,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行车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安全气囊召回问题的重视,共同为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安全气囊召回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厂家管理和消费者警惕,才能有效应对安全气囊召回问题,保障行车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为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问题:
汽车正面碰撞是造成交通事故65%伤亡的原因。
安全气囊就是为了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员及前排乘客。
当驾驶员及乘客戴安全带时,安全气囊对人的保护效果应该最佳。
但对很多装有安全气囊轿车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安全气囊每保护20人,就有1人不能受其保护而死亡,而且死亡的人一般身体较矮,如儿童与妇女。
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
轿车是一个系统,安全气囊只是其中的子系统,该子系统简图如图8—2所示。
汽车是气囊的超系统,碰撞物可能是另一辆汽车或其他物体。
气囊装在气囊筒内,气囊简装在汽车方向盘前端。
安装在汽车前端的传感器感受到汽车减速度信号,传给激发器并使气囊迅速膨胀并充满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完全膨胀后,囊内压力要有所降低,气体的减振作用将保护
碰撞到气囊上的司机或乘客。
轿车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在汽车正面碰撞时保护司机与乘客,但目前的设计保护了身体高的司机与乘客,而有可能伤害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
其原因是身体矮的司机为了踩刹车及油门,身体较接近于方向盘,汽车碰撞时,气囊膨胀过程中,身体矮的司机可能碰上了气囊。
膨胀过程中的气囊动能大,像是一个运动中的刚体,会伤害与其碰撞的司机。
上身长、腿短的司机受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妇女一般身体矮,儿童不仅身体矮而且经常不戴安全带,因此,容易受到伤害。
设安全气囊与司机和乘客组成一个系统。
安全气囊目前的设计保护大部分司机与前排乘客,但有可能伤害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
该设计可用如下的物质——场模型描述:气囊S2在机械能FM的作用下迅速膨胀保护了司机与乘客S1.1,却伤害了司机与乘客S1.2。
这说明,原设计存在技术冲突。
图中:FM指机械能;S1.1指身体较高的司机与乘客;S1.2指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S2指气囊。
如果要进行创新设计,其标志是要彻底的克服现设计中存在的冲突,即新的安全气囊不仅要保护身体较高的司机与乘客,又要保护身体较矮的司机与乘客。
改进设计后的最终模型应该如图8—4所示。
8.3.2 技术冲突及消除
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曾建议减少安全气囊功率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所谓的功率定义为气囊的膨胀力与膨胀速度之积。
减少该功率使气囊膨胀速度减慢,可以保护身体矮的司机与乘客,但汽车在高速运行时如果发生碰撞,所有身材的司机与乘客均高速前倾,可能要碰撞到方向盘、仪表盘或挡风玻璃上,从而受到伤害,膨胀速度慢的气囊并不能有效的保护他(她)们。
如果按该方法进行设计,设计中的技术冲突:减少气囊功率可以减少其膨胀速度,减少司机、乘客与气囊碰撞所造成的伤害;但汽车高速行驶过程的碰撞,由于气囊未能及时膨胀将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如图8—5所示。
图中S3是指方向盘、仪表盘或挡风玻璃等。
无论是原始设计还是改进建议,都存在技术冲突。
现将技术冲突标准化并应用冲突矩阵确定可用的发明原理,通过这些发明原理去发现消除冲突的基本思路。
冲突的一方是要改变气囊的膨胀速度,以保护一部分司机与乘客;另一方是速度的改变使另一部分司机与乘客受到伤害。
这一技术冲突可用39个标准工程参数中的第15及第31个参数描述。
No.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物体完成规定动作的时间及服务期。
两次误动作之间的时间也是作用时间的一种度量。
No.3l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将降低物体或系统的效率或完成功能的质量。
这些有害因素是由物体或系统操作的一部分而产生的。
由冲突矩阵可以查出,可用发明原理序号为:21、39、16和22。
1)No.21紧急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害的操作。
加快而不是减小气囊的膨胀速度,当完全膨胀后才出现身体矮的司机或乘客与其碰撞的可能,则能保护所有的司机或前排乘客。
2)No.39惰性环境:用惰性环境代替通常环境。
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对人的伤害是由于膨胀过程中的气囊动能的作用,使其像一个刚体,如果某种物质能够软化气囊表面,使碰撞处于惰性的环境,就可保护司机与乘客。
3)No.16未达到或超过的作用:如果1m%达到所希望的效果是困难的,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
气囊体积减少,功率增加,使其迅速膨胀,可以保护司机与乘客。
4)No.X变有害为有益
a)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对环境有害的因素,获得有益的结果;
b)通过与另一种有害因素结合消除一种有害因素;
c)加大一有害因素的程度使其不再有害。
增加气囊的膨胀速度,当其完全膨胀后司机或乘客才可能与气囊碰撞。
表8—1是采用发明原理消除技术冲突的一个总结。
表8—1所示的消除技术冲突的方法已给出了安全气囊改进设计基本思路,或已完成了概念设计的初步内容。
根据这些思路,领域专家(安全气囊设计人员)可根据本企业设计与生产安全气囊的实际或根据可实现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