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1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基础》课件——任务一静脉采血实验

《临床检验基础》课件——任务一静脉采血实验
穿刺。
采静脉血时止血带 压迫时间不能过长、绑 扎不能过紧,以避免淤 血和血液浓缩。
注意事项(三)
7
抽血
8
止血
血液加入抗凝试管中应与抗凝剂充 分混匀达到抗凝目的;无需抗凝时则 将血液直接注入试管中。
不能弯曲 手臂,以免形 成血肿。
请认真书写实 验报告
谢谢 大家
含抗凝剂试管需迅 速轻轻颠倒混匀几次。
08
采血完毕
应再次核对患者 姓名和编号,将 用过的器材放在 固定的回收箱内 ,决不能随意丢 弃,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一)
1
2
3
采血前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准备试管
体位
采血前应向患者适当解释,以 消除不必要的凝虑和恐惧心理。 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 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 卧休息片刻,一般可恢复。如有 其它情况,应立即找医师共同处 理。
试剂
30g/L碘酊、75%乙 醇、抗凝剂
操作步骤(一)
01
02
准备
(1)取洁净干燥的试管一支 ;根据检查项目选择相应试管, 标记好患者的姓名及编号等。
(2)检查注射器
选择静脉
采血位置:肘 前静脉,因其粗 大、容易辨认
03
消毒皮肤
方法: 30g/L 碘酊棉签在静 脉穿刺处从内向
外消毒
操作步骤(二)
04
05
扎压脉带
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cm 处,将压脉带绕手臂一圈 打一活结,压脉带末端向 上。
穿刺皮肤
保持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 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 后成5°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操作步骤(三)
06
07

初级师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基础-1_真题-无答案

初级师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基础-1_真题-无答案

初级师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基础-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属于血液中正常有形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凝血因子 C.血小板 D.组织细胞 E.巨噬细胞2. 不属于临床血液学研究内容的是A.血液和造血组织 B.血细胞 C.出血倾向 D.血栓与止血 E.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发育3. 正常人血液pH应该在A.7.25~7.35 B.7.35~7.45 C.7.40~7.50 D.7.45~7.55 E.7.30~7.404. 血浆渗透压量正常人约为 A.280~300mOsm/(kg·H2O) B.290~310mOsm/(kg·H2O) C.270~290mOsm/(kg·H2O) D.260~280mOsm/(kg·H2O) E.250~270mOsm/(kg·H2O)5.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A.悬浮稳定、黏滞性、凝固性等功能 B.运输、协调、防御等功能 C.运输、协调、防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功能 D.悬浮稳定、运输、协调和防御等功能 E.运输、凝固、防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功能6. 在必要时,成人静脉采血的部位可选择A.股静脉 B.上腔静脉 C.下腔静脉 D.颈内静脉 E.颈外静脉7. 皮肤采血的特点是A.耳垂采血检查结果不够恒定 B.WHO推荐采集耳垂血液 C.采集手指血的部位是示指 D.手指采血操作复杂 E.耳垂和手指采集的均为静脉血8. 真空采血法又称为A.套筒式采血法 B.负压采血法 C.封闭式采血法 D.正压采血法 E.用于头皮静脉采血9. 属于酸性染料的是A.亚甲蓝 B.天青 C.伊红 D.四甲基硫堇 E.苏木精10. 关于细胞成分化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C.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D.血红蛋白为碱性蛋白质 E.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碱性11. 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是完成在A.脾脏 B.肝脏 C.血液 D.骨髓 E.淋巴12. 关于红细胞生理,描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10天 B.正常成年人红细胞起源于骨髓和脾脏 C.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 D.衰老的红细胞是在肝脏被破坏 E.网织红细胞经过约72小时成为成熟的红细胞13. 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为A.1.34ml B.1.35ml C.1.36ml D.1.37ml E.1.38ml14. 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是 A.(4.0~5.5)×1012/L B.(4.5~6.5)×1012/L C.(5.5~7.0)×1012/L D.(6.0~7.0)×1012/L E.(6.6~7.5)×1012/L15. 红细胞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A.固定红细胞 B.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 C.调节渗透压 D.抗凝 E.防腐16. 枸橼酸钠在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渗透压 B.防止血小板聚集 C.抗凝和维持渗透压 D.防止细胞粘连 E.防腐17. 1966年被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检测参考方法为A.SDSB.HiN3C.CTABD.HiCNE.AHD 57518. 改良牛鲍计数板两侧支柱加盖专用盖玻片形成的计数池高为A.0.01mmB.0.05mmC.0.10mmD.0.15mmE.2.20mm19. HiCN测定最大吸收峰位于A.504nm B.538nm C.540nm D.560nm E.575nm20. HiN3检测的最大吸收峰位于A.504nm B.538nm C.540nm D.542nm E.575nm21.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血红蛋白主要是A.亚铁血红蛋白 B.还原血红蛋白 C.氧合血红蛋白 D.高铁血红蛋白 E.碳氧血红蛋白22. 瑞氏染色血涂片中,正常红细胞直径范围在 A.6.0~9.2μm B.6.0~9.5μm C.6.5~9.5μm D.6.6~9.6μm E.7.2~9.7μm23. 大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直径A.>15μm B.>13μm C.>11μm D.>10μm E.>9μm24. 关于嗜多色性红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 B.胞质内含有紫红色圆形小体 C.胞质内尚存少量嗜碱性物质 D.胞质内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 E.属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25. 血细胞比容测定ICSH确定的参考方法是A.黏度法 B.折射计法 C.离心法 D.放射性核素法 E.比重测定法26. 温氏法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结果应读取红细胞柱的A.白细胞层 B.血小板层 C.有核红细胞层 D.还原红细胞层 E.带氧红细胞层27. 对血细胞比容叙述正确的是 A.减低见于大面积烧伤 B.增高见于各种贫血 C.作为MCV计算的基础数据 D.温氏法必须采用动脉血标本 E.抗凝剂采用肝素锂的效果最好28. 对红细胞平均指数叙述正确的是A.MCV是指单个红胞的体积 B.MCH是指每个红胞内所含网状颗粒的量 C.以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来计算MCV D.MCH是指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E.MCHC的计算单位是g/L29. RDW反映红细胞的A.数量 B.比容 C.体积 D.体积大小的异质性 E.平均血红蛋白含量30. 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叙述正确的是A.RDW增大对IDA诊断灵敏度低 B.RDW增大对IDA诊断特异性强 C.RDW可作为IDA的筛选诊断指标 D.RDW反映红细胞形态 E.RDW常用g/L表示31. 标本中可影响RDW的因素是A.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 B.变性的嗜碱性RNA C.卡波环 D.红细胞碎片 E.豪焦小体32. 有关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叙述错误的是A.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胞质中残存着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 C.经普鲁士蓝染色后可见连成线状的网状结构 D.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E.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Ⅰ~Ⅳ4个型33. ICSH推荐的血沉检测的标准方法为A.库氏法 B.魏氏法 C.温氏法 D.潘氏法 E.ZSR 法34. 魏氏法检测血沉所采用的数值报告单位是A.mm/min B.mm/h C.cm/min D.cm/h E.cm35. 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周血中的细胞是A.红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组织细胞 E.巨核细胞36. 正常状态下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主要被破坏所在的系统是A.红细胞系统 B.脾脏 C.肝脏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淋巴细胞系统37. 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早出现特异性颗粒的细胞是A.中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杆状核粒细胞 E.原粒细胞38. 与白细胞无关的是A.Auer小体 B.杜勒小体 C.中毒颗粒 D.Howell-Jolly小体 E.空泡39. 正常生理情况下,关于白细胞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B.安静时高,进食后低 C.剧烈运动、剧痛时降低 D.妊娠期轻度减低 E.日内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水平相近40. 正常情况下,血涂片经染色后中性粒细胞核象最多见的是A.杆状核 B.二叶核 C.三叶核 D.四叶核 E.五叶核41. 从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这类粒细胞应属于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存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42. 血液分析仪叙述正确的是A.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多采用流式技术 B.仪器法对白细胞的分类不能替代显微镜分类 C.采用电阻抗法的仪器可进行白细胞五分类检测 D.小孔管是仪器主要的染色部位 E.测量脉冲的大小无法测出细胞体积大小43. 在电阻抗法中,与脉冲大小呈正相关的是A.细胞数量 B.细胞内颗粒数量 C.细胞染色质密度 D.细胞体积 E.细胞核形态44. 目前血型的定义是A.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 B.指血小板表面抗原的差异 C.指白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 D.指抗原抗体系统的遗传特性 E.指A和B抗原的共同抗体结构45. ISBT将红细胞表面抗原按血型系统分为A.20个 B.23个 C.26个 D.28个 E.30个46. 红细胞膜上的ABH抗原主要构成物质是A.糖蛋白和糖脂 B.胆固醇 C.免疫球蛋白 D.磷脂 E.脂蛋白47. 酶介质法作血型鉴定时,用蛋白酶处理红细胞,主要是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表面 A.负电荷减少 B.负电荷增高 C.正电荷减少 D.正电荷增高 E.正电荷中和负电荷48. 原尿中不存在的物质有A.葡萄糖 B.氯化物 C.无机磷酸盐 D.尿素 E.红细胞49. 原尿中葡萄糖完全被重吸收的场所为A.远曲小管 B.髓袢 C.近曲小管 D.集合管 E.肾小球50. 原尿中哪种物质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外A.尿素 B.氨基酸 C.尿酸 D.肌酸 E.肌酐。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1)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1)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1)临床检验基础学试题(4)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稀释液,不能转化哪种血红蛋白:a.hbo2b.hbredc.shbd.hbcoe.a+b2.d二聚体增高不见于:a.dicb.深部静脉血栓c.动脉瘤d.原发性纤溶e.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作尿常规检查、化学检验以清晨首次尿为不好,新鲜尿液最出色在多长时间内下架:a.2小时b.1小时c.30分钟d.40分钟e.1.5小时4.提示信息肾脏存有实质性炎症的管型就是:a、透明管型b、颗粒管型c、细胞管型d、脂肪管型e、腊样管型5.瑞氏染色时间长短与下列哪项无关:a.染色液与缓冲液的比例b.室内温度c.染液放置时间d.与存有核细胞数量有关e.与血膜的长短6.被icsh订为测量hct的参照方法就是:a.自动血细胞分析法b.温氏法c.比重法d.毛细血管法高速离心法e.放射性核素法7.血细胞计数池,四角的大方格中,每一个中方格的体积为:a.0.00625ulb.0.0625ulc.0.004uld.0.04ule.0.1ul8.在常规检查中需用活体染色计数的就是:a.rbc计数b.wbc计数c.ret计数d.点彩红细胞计数e.plt计数9.下列不与钙离子结合的抗凝剂是:a.枸橼酸钠b.edta钾盐c.肝素d.草酸钾e.草酸钠10.崭新排泄的尿液浑浊,置放后存有白色云絮状结晶,冷却或加酸后结晶不消失,应当考量:a.尿酸盐结晶b.脓尿c.菌尿d.乳糜尿e.碳酸盐结晶11.脑脊液黄色载于:a.流行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蛛网膜下腔出血d.结核性脑膜炎e.脑肿瘤12.粪便中巨噬细胞来自:a.单核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3.正常人精液确定后60分钟内,精子存活率少于:a.50%b.60%c.70%d.75%e.80%14.下列抗凝剂中哪些不与钙离子结合而起到抗凝作用的?a.草酸钠b.草酸钾c.枸缘酸钠d.肝素e.乙胺四乙酸二钠15.贫血就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16.不影响血液成分的生理因素是:a.抽烟b.排便c.献血方法d.运动e.情绪兴奋17.正常人尿中可以发生:a.细胞管型b.颗粒管型c.透明管型d.蜡样管型e.脂肪管型18.关于尿胆红素测定,下列叙述那项正确?a.正常可以发生阳性反应b.肝细胞黄疸时,尿胆红素中度减少c.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阴性d.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e.轻微肾损伤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119.粪便呈圆形暗褐色或黑色,质硬富于光泽,载于a.服用活性炭b.服用铁剂c.下消化道出血d.上消化道出血e.进食大量绿色蔬菜2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a.心绞痛b.肺结核c.血液铀d.良性肿瘤e.真性红细胞激增症2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可知于以下疾病,但哪项除外:a.严重肝病b.维生素k缺乏症c.纤维蛋白原缺乏症d.阻塞性黄疸e.血友病22.新鲜排出的尿液有大蒜臭味见于: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泌尿系统感染c.晚期膀胱癌d.有机磷中毒e.苯丙酮尿症a.肝细胞性黄疽b.阻塞性黄痕c.溶血性黄疸d.药物性黄疽e.肠梗阻24.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a.增高b.降低c.正常d.明显增高e.变化不明显25.浆膜腔积液中见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多见于:a.结核b.恶性肿瘤c.过敏性疾病d.slee.化脓性病毒感染26.以下显微镜采用中哪个就是错误的:a.由于光线严重不足需用凹面镜调光b.观察时应先从低倍镜开始,然后再看高倍镜c.讲高倍镜下端降至快接近标本时,再调整焦点d.观察过程中应随时调节微调,使物象更清楚27.浆膜腔积液蛋白质急性李凡他试验主要就是检查纤维蛋白原:a.总蛋白b.清蛋白c.球蛋白d.浆膜粘蛋白e.纤维蛋白原28.尿液在长期放置后,引起浑浊的原因是()a.光照分解b.温度变化c.部分成分挥发d.细菌生长e.ph变化29.不属于血液分析仪有关红细胞参数的是:a.hbb.rdwc.mpvd.hcte.mch30.脑脊液蛋白定性实验的作用试剂为()a.冰乙酸b.磺基水扬酸c.石炭酸d.硫酸胺e.磺基水杨酸-硫酸钠31.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a.900~1500ml;b.1000~2000ml;c.1500~2400ml;d.1000~2200ml;e.990~1800ml。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已排版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已排版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检查(一)、A1型题(标准型)静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首选:.1A.肘部静脉B.手背静脉C.内踝静脉D.股静脉E.颈静脉2. WHO推荐成人皮肤采血部位为:A.无名指指端内侧B.中指和无名指指端内侧C.中指指端内侧D.耳垂E.大拇趾3.血细胞分析中最常用的染色法为:A.吉姆萨染色B.瑞氏染色C.HE染色D.罗氏染色E. PAS染色4.溶解瑞氏染料的有机溶剂是:A.丙酮B.无水乙醇C.甲醇D.二甲苯E.乙二醇(二)、A1型题(否定型)1.血清中不含有下列那种成分:A.球蛋白1.耳垂采血的测定结果与手指采血、三、名词解释2.抗凝和抗凝剂1.试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及PH值对其一、选择题B.白蛋白C.纤维蛋白原D.无机盐E.激素2.静脉采血标本溶血的原因不包括以下那种情况:A.容器不洁B.抽血过快C.与水接触D.剧烈震荡E.有组织液混入3.下列那一种抗凝剂不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A. EDTA-K2B.草酸钠C.草酸核D.肝素E.枸椽酸钠(三)、B1型体(配伍题)问题1-3A. EDTA-K2B.肝素C.枸椽酸钠D.双草酸钠E.草酸胺1.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用的抗凝剂为: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所用的抗凝剂为:3.用于凝血功能测定用的抗凝剂为:二、判断题静脉采血的测定结果一致。

四、论述题的影响?一、选择题参考答案(一)、Al型题(标准型)LA 2.A 3.B 4.C(二)、A1型题(否定型)1. X1.所谓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

这种能够阻1.①瑞氏染色法的原理: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兰组成的复合染料。

瑞氏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兰和带负电的伊红。

由于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不同,因此染色后呈现不同的色彩。

如血红蛋白和嗜酸颗粒为碱性可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

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兰或天青结合染成紫蓝l.C 2.E 3.D(三)、B1型题(配伍型)l.A 2.C 3.C二、判断题三、名词解释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
目 录
• 临床检验概述 • 标本采集与处理 •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 • 临床检验技术与方法 • 临床检验结果分析与解读 • 质量控制与实验室管理
01 临床检验概述
临床检验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临床检验是一门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 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 资料或数据,并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信息和检验结果的学科。
结果比对与改进
将外部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经验交流与分享
与其他实验室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水 平。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生物安全、化学安全、辐射安全等方 面的规定。
危险品管理
根据正常参考范围,判断患者某项指 标是否超出该范围,从而确定检验结 果是否正常。异常结果可能提示患者 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
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昼夜节律、饮食、运动等生理因素可影响检 验结果。例如,新生儿和老年人的某些指标与成年人存在 差异,女性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变化。
病理因素
对实验室危险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 危险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处置符 合相关规定。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 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监督检查与整改
定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 整改落实。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能存在感染。
动态观察
对于某些疾病,需要动态观察检 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以评估病情 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如肿瘤患者

临床检验基础内容简介

临床检验基础内容简介

临床检验基础内容简介
一、检验概述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涵盖了对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体液、生化、免疫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标本的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包括血常规、血沉、血型鉴定、血红蛋白电泳等。

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可以了解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医生提供关于贫血、感染、炎症、肿瘤等方面的诊断信息。

三、尿液检验
尿液检验是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尿蛋白、尿糖等。

通过尿液检验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况,发现肾脏病变,评估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尿路感染等疾病。

四、粪便检验
粪便检验是对粪便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便常规、便潜血等。

通过粪便检验可以了解肠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发现肠道病变,评估肠道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五、分泌物检验
分泌物检验是对身体各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阴道
分泌物、前列腺液等。

通过分泌物检验可以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发现生殖系统病变,评估性传播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阴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

六、体液检验
体液检验是对胸水、腹水等体液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体液检验可以了解胸腹腔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发现胸腹腔病变,评估胸腹腔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胸膜炎等疾病。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和生化特征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以提供有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信息的一种医学方法。

以下是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点整理。

1.临床检验学:临床检验学是研究临床检验的科学,包括检验项目、方法、仪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检验项目:指进行化学、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检验和观察的指标和方法。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免疫学、血型学等。

3.检验标本:指在临床检验中采集的人体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体液等。

不同的检验项目需采集不同的标本。

4.检验方法:包括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两种方法。

定性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呈阳性或阴性,如尿液常规镜检;定量检验是指通过测量检验结果的数值来判断其浓度或含量,如血糖测定。

5.仪器设备:临床检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血细胞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核酸分析仪等。

不同的仪器设备可用于不同的检验项目。

6.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和程序来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项管理工作。

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7.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每天进行检验过程中,通过运行已知浓度标准样本和质控品,检验仪器和试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指标有均值、标准差和偏差。

8.外部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与其他实验室和质量控制中心进行比对和评价,以检验临床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参考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是指在健康人群中,对特定指标的浓度或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的一组区间数值。

临床诊断中常用参考范围来判断检验结果是否正常。

10.临床意义:是指将临床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结合,作出诊断、评估和监测治疗效果的判断。

常见的临床意义有阳性、阴性、异常、正常等。

11.误差和异常:误差是指检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异常是指检验结果与参考范围相比的偏离程度,可能提示疾病或异常生理状态。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临床检验的意义: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筛检或确诊断依据、为疾病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动态依据、为预防疾病提供依据、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和材料、健康咨询、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检验基本方法和数据2、血清与血浆相比,缺少纤维蛋白原。

3、采血方法: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动脉采血法4、常用添加剂的用途和应用范围:5、抗凝剂:应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除去或者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Ca2+)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螯合钙离子;枸橼酸盐:螯合钙离子;肝素:与抗凝血酶集合,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草酸盐:草酸钙沉淀6、溶血原因:①注射器和容器不干净②未取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液注入容器③抗凝血混合时用力过猛④采血时注射器和针头不紧,混入空气,产生泡沫⑤消毒后未待乙醇挥发干后再穿刺⑥采血时,定位不准,在静脉中反复探针7、瑞氏染色:①碱性染料:为阳离子染料,染细胞核、淋巴细胞胞质和嗜碱性颗粒的染料。

染成紫色或者兰色,如亚甲蓝、天青。

②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主要有伊红,能结合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成粉红色,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成分等。

③复合染料: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如瑞氏染料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酸碱染料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中性物质。

第二章外周血液血细胞形态学检查1、异常形态红细胞①大小异常:小红细胞<6 µm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大红细胞>10 µm 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巨红细胞>15 µm 肝病大小不均重度增生性贫血②形状异常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 HS椭圆性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25%口形红细胞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棘形红细胞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靶形红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形红细胞珠蛋白合成异常裂片性红细胞DIC泪滴形红细胞骨髓纤维化缗钱状红细胞多发性骨髓瘤③Hb含量、结构和排列异常:珠蛋白、亚铁血红素④结构异常:红细胞内出现多余的异常结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嗜碱蓝黑色颗粒豪-焦小体脾切除、脾功能低下、巨幼细胞性贫血卡玻环嗜多色性,点彩红细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环型,8字型有核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一周内婴幼儿可见少量2、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特点★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大小不均巨幼细胞性贫血大红细胞高色素、大小不均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碎片,卡波环、嗜多色性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靶形红细胞3、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少见,卵形疟仅发现几例。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1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1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一)一、单选题(1分X45分=45分)1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6胭静脉口内踝静脉口股静脉2关于Neubauer计数板的盖玻片,错误的描述是A为特制的专用盖玻片B本身应有一定重量C可用一般的盖玻片代替D高倍镜下检查无裂隙E要求表面平整光滑3若计数5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A350 万/mmB B350 万/ul C3.5 X 106/L D3.5 X 109/L E3.5 X 1012/L4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红细胞较浅,中央淡染区扩大,这种情况称为A正常染色B Hb含量低,着色浅C Hb含量高,着色深D Hb含量高,着色不均E Hb含量低,着色不均5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B红细胞比容是一项相对值C其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大小有关D常用来诊断贫血并判断其严重程度E还可用来推断贫血疗效观察6血浆中作用最强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是A清蛋白B纤维蛋白原C Y-球蛋白DB-球蛋白E胆固醇7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的白细胞为A嗜酸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早幼粒细胞8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叶以上者超过A 2% B3% C4% D5% E 6%9对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方法学评价,错误的说法是A简单易行,不需昂贵仪器B是白细胞计数的常用方法C在严格规范的条件下可用于血液分析仪校准D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较好E适合基层单位选用10关于ABO血型,错误的说法是AA型红细胞含有A抗原B人血清中存在某种血型抗体,而同时红细胞上缺少相应的抗原C许多组织细胞上有规律的存在着A,B,H抗原D人体分泌液和整理可编辑体液中都存在A,B,H物质E AB型红细胞含有A,B抗原11ABO反定型试验中,血型签定为B型时可观察到A A管不凝集,B管凝集,O管不凝集B A管凝集,B管不凝集,O管不凝集C A管凝集,B管凝集,O管不凝集D A管不凝集,B管不凝集,O管凝集E A管凝集,B管不凝集,O管凝集12ACD保存液对红细胞的保存期为A 7dB 14dC 21dD 28dE 35d13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A因子I减少B因子叩减少C因子即减少D因子刈减少E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14 PT异常,APTT延长,提示A V田因子缺陷B XI因子缺陷C 严重的aWF缺少D 叩因子缺乏E X因子缺乏15尿糖定性测定的最适宜标本A首次晨尿B随机尿C午餐后2h尿D 3h尿E 12h尿16甲苯用于尿标本防腐时,每升尿中最多加入A 5mlB 10mlC 20mlD 25mlE 30ml17浑浊尿加热即消失,但无气泡,提示尿中含有A尿酸盐B磷酸盐C碳酸盐D细胞E蛋白18成人24h尿量的参考范围是A 500 〜1000mlB 1000 〜1500mlC 1000 〜2000mlD 2000 〜2500mlE 2500 〜3000ml19尿胆红素的确证试验是A Smith试验B Harrison法C干化学试带法D泡沫试验E碘氧化法20尿沉渣染色后镜检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的是A上皮细胞B红细胞C管型D结晶E粘液丝21镜下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超过A 2 个/LPFB 2 个/HPFC 3 个/HPFD 3 个/LPFE 5 个HPF整理可编辑22提示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上皮细胞D除透明管型以外的管型E吞噬细胞23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的是A红细胞0-1/HPF B白细胞1-3/HPF C 鳞状上皮细胞2-5/HPFD 透明管型0-1/LPFE 颗粒管型0-3/LPF24试带法尿比密膜块的主要成分是A亚硝基铁氰化钠B吲噪酚脂C多聚电解质D碘化钾E邻联甲苯胺25有关尿亚硝酸盐的检测,错误的叙述是A尿路感染致病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属B阳性提示泌尿系统感染C阴性结果可排除菌尿的可能D标本被亚硝酸盐或偶氮试剂污染可呈假阳性E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可呈假阳性26穿刺损伤性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主要区别在于A外观B透明度C细胞计数D生化检测E离心观察上清液颜色及红细胞形态27正常胃液显微镜检查不能见到A鳞状上皮细胞B红细胞C中性粒细胞D尘细胞E柱状上皮细胞28特异性最好的粪便隐血试验是A免疫学法B还原酚酞法C令邻-甲苯胺法D无色孔雀绿法E愈创木酯法29脱落细胞检查的染色方法不包括A巴氏染色B苏木精-伊红染色C瑞氏染色D瑞-吉染色E革兰染色30 WHO推荐确诊淋球菌感染的方法为A涂片法B培养法C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D基因探针法E PCR法31如果显微镜下观察到精子活动尚可,慢速移动,但方向不定,不呈直线运动,并有回旋,精子活力应报告为A a级B b级C c级D d级E e级32正常前列腺液中不能见到A红细胞B白细胞C卵磷脂小体D滴虫E精子33阴道分泌物镜检结果:阴道杆菌未见,大肠埃希菌为(++++),上皮细胞少见,白整理可编辑细胞>40个/HP,其阴道清洁度为A I度B "度C 田度D W度E V度34培养用尿标本常采用A中段尿标本B导尿标本C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D晨尿标本E随机尿35瑞氏染色所需时间长短与下述哪种因素无关A载玻片的厚薄B染液浓度C血细胞多少D染色的温度E以上均不是36凝血时间(CT)测定时,穿刺要深,不能过度挤压,如混入组织液后,凝血时间将A缩短B延长C不变D显著延长E无法确定37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A人出生后血型绝不会改变B肠道感染时,0型血可能变成B型血C有ABO血型的人,仍可有Rh抗原D抗Al抗体与待检A型红细胞凝集,则待检为A1型EABO血型表现型分为A、B、O、AB38、正常人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不可能看到的红细胞是A口形红细胞B裂片红细胞C镰形红细胞D点彩红细胞E椭圆形红细胞39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哪项较为确切A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B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 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许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E5叶及5叶核以上粒细胞增多40、在电阻型血细胞计数仪中,示波器显示的脉冲高低与下列哪项成正比A细胞的数量B细胞的大小C细胞的比密D细胞移动速度E以上均不是41、关于网织红细胞(Ret),说法不确切的是A是幼稚的红细胞B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C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D是介于中幼红细胞与晚幼红细胞之间的红细胞E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42、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氯化高汞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细胞粘连B防腐作用C固定细胞形态D调节渗透压E使计数视野清晰整理可编辑43.关于血小板计数错误的是A通常选用EDTA - K2或EDTA - Na2抗凝血而不用肝素抗凝血B常以草酸铵溶血计数法为参考方法C许汝和法(复方尿素溶血计数法)计数结果较草酸铵溶血计数法高D一般认为血小板数低于100 X 109/L或高于400 X109/L才考虑为异常E采血至少1h后完全破坏血小板才能计数44.父母血型基因型为AB和BO,则其子女血型不可能是A AB型B A型C B型D O型E以上均不可能45.导致尿酮体检验假阳性的药物是A维生素C B阿司匹林C新霉素D氯丙嗪E四环素二填空题(1分*15=15分)1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本法由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标准方法。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

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单项选择题1.成人静脉采血,采血的部位通常是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E.股静脉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是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 抗凝血酶IB 抗凝血酶IIC 抗凝血酶IIID 抗凝血酶IV E抗凝血酶V 4.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小板计数D.白细胞分类计数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5.枸橼酸钠用于凝血象检查,其主要优点在于可稳定A.Ⅴ因子和Ⅷ因子B.Ⅶ因子C.Ⅸ因子D.Ⅹ因子E.Ⅺ因子6.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阻止血小板聚集C.除去球蛋白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除去纤维蛋白原7.关于抗凝剂,错误的是A.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 B.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D.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8.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首选的抗凝剂是A.EDTA-K2 B.EDTA-Na2的其他盐类C.双草酸抗凝剂D.肝素E.枸橼酸钠9.血沉检查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A.1∶2 B.1∶4 C.1∶6 D.1∶8 E.1∶910.全血抗凝离心后除去血细胞成分即为A.血浆B.血清C.全血D.浓缩血细胞E.血清因子11.可用于输血保养液的是A.EDTA-K2 B.枸橼酸钠C.草酸钠D.双草酸盐E.草酸钾12.凝血象检查时,最好采用A.EDTA-K2 B.38g/dl枸橼酸钠C.109mmol/L枸橼酸钠D.肝素E.草酸钠13.属于酸性染料的是A.美蓝B.天青C.硫堇D.伊红E.苏木素14.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是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D.Hb为碱性物质E.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15.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是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16.对瑞氏染色的介绍,正确的是A.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蓝B.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蓝C.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D.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E.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17.关于瑞氏染色后细胞着色情况,错误的是A.中性颗粒为淡紫红色B.淋巴细胞胞质为蓝色C.嗜碱性颗粒为紫红色D.嗜酸性颗粒为桔红色E.单核细胞胞质为灰蓝色18.关于血细胞染色,正确的是A.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B.瑞氏染色法对细胞质染色不及吉姆萨染色法C.瑞氏染色法对嗜酸性细胞染色效果尤其好D.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差E.吉姆萨染色法为最常用的染色方法19.吉姆萨染色法较瑞氏染色法的优点在于A.试剂便宜B.标本色彩艳丽C.染料渗透性强D.对细胞核着色较好E.对胞质和中性颗粒着色较好参考答案1.B 2.D 3.C 4.E 5.A 6.D 7.A 8.A 9.B 10.A 11.B 12.C 13.D 14.D 15.D 16.B 17.C 18.A 19.D1.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的白细胞为A 嗜酸性粒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单核细胞E 早幼粒细胞2.引起WBC 数量生理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 新生儿B 急性中毒C 运动、情绪的影响D妊娠期E吸烟3.改良牛鲍计数板每个计数池被划分为几个大方格A 8个B 16个C 25个D 9个E 400个4.通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的白细胞主要来自于A 成熟池B 分裂池C 贮备池D 循环池E 边缘池5.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A 尾部B 头部C 体尾交界处D 体部E 头体交界处6.通常情况下,显微镜计数白细胞的区域是A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B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C 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D 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E 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7.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通常以几叶为主A 1叶B 2-3叶C 4 叶D 5叶E 6叶8.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五叶以上这超过A 2%B 3%C 4%D 5%E 6%9.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即可拟诊为A 急性白血病B 慢性白血病C 贫血D骨髓增生E 中毒参考答案1.E 2.B 3.D 4.D 5.C 6.B 7.B 8.B 9.A1.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玻片法计数用乙醇染料B.试管法计数用盐水染料C.染色前要充分固定D.染色时间必须充分E.37℃条件下染色2.HiCN转化液应置于A 无色玻璃瓶内B 无色有机玻璃瓶内C 棕色玻璃瓶内D 白色塑料容器E 棕色塑料容器3.HiCN法测定Hb后,废液处理时常用A 次氯酸钠B 过氧乙酸C 去污染粉D 甲醛E 新洁尔灭4.铅中毒时外周血涂片中易见A 小红细胞B 球形红细胞C 有核红细胞D 碱性点彩红细胞E 嗜多色性红细胞5.红细胞结构异常不包括A 染色质小体B 卡波环C 嗜多色性红细胞D碱性点彩红细胞E有核红细胞6.染色质小体最常见于A 脾切除后B 缺铁性贫血C 红白血病D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 溶血性贫血7.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采用A 瑞氏染色B HE染色C 煌焦油蓝染色D 加入偏亚硫酸钠后观察E 吉姆萨染色8.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A 腹泻B 烧伤C 铅中毒D 溶血性贫血E 大手术后9.不与红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关的是A.性别B.年龄C.精神因素D.红细胞寿命缩短E.感情冲动参考答案C 2.C 3.A 4.D 5.C 6.D 7.C 8.D 9.D名词解释1.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s body)也称豪焦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稚红细胞胞质内的紫红色小体,直径1`2微米,1至数个不等,已证实为核的残余物。

临床检验基础1—

临床检验基础1—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制备重点:1.采血的方法及质量控制2.常用抗凝剂的原理及适用范围3.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难点:常用抗凝剂的适用范围【血液组成】血细胞(RBC、WBC、PLT)、血浆。

血液性质:离体后数分钟内自凝。

血液检验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血液标本采集】方法: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动脉采血【两种采血方法的区别】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①采血部位:手指、足跟/肘部静脉(浅表静脉均可)②采血器材:专用采血针/注射器、真空采血器③采血量:少,<0.1ml/多,>0.2ml④适用范围:需血量少的项目/需血量多(或少)的项目note: 两种方法采血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采血注意事项】1.皮肤采血法: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WHO推荐)婴幼儿、严重烧伤者;采血器材:一次性专用采血针;穿刺深度约3mm,忌用力挤压2.静脉采血法:采血部位:肘静脉、颈外静脉。

输液时注意;止血带不超过1分钟,以免瘀血和血液浓缩;切忌将气泡推入血管(注射器法)真空采血法(负压采血法)头皮静脉式、套筒式。

优点:血标本运转方便;不同颜色,方便取用【注意事项(真空采血器)】试管塞:勿松动针外乳胶套:勿取下标有不同的色码,适于不同的检验项目p8表1-2采血管混匀:5~8次【采血后多管血液分配顺序】血培养管(黄)、无添加剂管(红)、凝血试验管(浅蓝)其他特殊抗凝剂或促凝剂的管子【血液标本种类】血清;全血、血浆、细胞成分【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anticoagulant)。

用量:page 6(高教出版社许文荣)物理抗凝法:玻璃珠促凝剂:激活凝血,加速血凝。

常用凝血酶、蛇毒、硅石粉等分离胶:高粘度凝胶在血清和血块之间形成隔层,快速分离血清和细胞。

成本高。

惰性分离胶三、采血质量控制(总原则)1.生物安全:病人、医务工作者、环境2.患者状态:生理状态、饮食、药物3.采血操作1)采血时间:项目不同而不同:如WBC、肝功;输液、药物的影响2)采血部位:3)采血体位:直立时血液浓缩4)压脉带:捆扎时间<1min,否则浓缩5)溶血。

中级检验师考点总结

中级检验师考点总结

中级检验师考点总结一、临床检验基础。

1. 血液标本采集。

- 采血部位可多啦,像静脉采血那是最常见的。

静脉采血的时候,扎针的地方得好好选选,一般是胳膊肘那块比较粗的静脉。

采血的时候啊,有的小伙伴可能会紧张,不过护士姐姐们都很熟练的啦。

采血的量也有要求哦,采多了或者采少了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呢。

- 还有毛细血管采血,像扎手指头那种。

这个时候扎针要快准狠,不然可疼啦。

而且采出来的血要注意避免混入组织液,要是混入了组织液,那检验结果就不准喽。

2. 血液的一般检查。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可是很重要的呢。

这两个数值就像一对好伙伴,它们要是出问题了,就可能表示身体有毛病了。

比如说红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贫血啦。

贫血也分好多种呢,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等。

缺铁性贫血就像身体里的小火车(红细胞)缺燃料(铁)了,跑不动啦。

-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也很关键。

白细胞就像身体里的小卫士,要是白细胞数量突然增多,可能是身体有炎症了,就像身体里有小怪兽入侵,白细胞们就都跑出来战斗啦。

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是病毒感染呢。

3. 尿液检查。

- 尿液标本采集也有讲究。

最好是留取中段尿,为啥呢?因为前段尿可能会有尿道口的细菌污染,后段尿可能会有膀胱里的一些杂质。

留取尿液的时候,要注意容器得干净,要是容器不干净,那检验结果就像在脏水里看东西,啥都看不清啦。

- 尿蛋白是个重要的指标哦。

正常情况下尿里只有一点点蛋白,要是尿蛋白增多了,可能是肾脏出问题了。

就像肾脏这个小滤网破了个洞,蛋白就漏出来了。

尿糖也是个关注点,如果尿糖阳性,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吃太多甜的东西一下子没代谢掉呢。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

1.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 造血干细胞就像身体里的造血小种子,它能分化出各种各样的血细胞。

这个过程就像一颗种子慢慢长成不同的花朵一样神奇。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从造血干细胞这个“源头”来的。

要是造血干细胞出问题了,那就像源头被堵住了,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受影响呢。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分析患者体液、组织和器官等样本,发现疾病的病因、病情和预后,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的一门医学技术。

以下是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点:1.实验室设备和常用试剂:包括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试剂盒等。

通过了解这些设备和试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正确操作并取得准确的结果。

2.血液学检验:包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项目,可以评估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诊断和监测血液病、感染和炎症等情况。

3.生化检验: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可以评估人体各个器官的代谢功能,以及疾病对机体的影响。

4.免疫学检验:包括免疫球蛋白测定、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等项目,可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诊断和监测免疫相关疾病。

5.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项目,可以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确定感染的种类和感染部位。

6.临床遗传学检验: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项目,可以评估遗传病的风险和诊断遗传性疾病。

7.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项目,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

8.标本采集和保存: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组织等样本的采集和保存,需要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以维持样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临床检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日内、日间和批间质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临床检验结果的解读:临床检验结果往往是定量或定性的数据,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上是临床检验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临床检验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同时,对于临床检验人员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保证患者安全和满意度。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一、引言临床检验是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的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本文将概述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点,包括检验类型、常用技术和质量控制等。

二、临床检验的类型1. 血液学检验- 完全血液计数(CBC)- 血红蛋白测定- 凝血功能测试- 血型和交叉配血2. 生化学检验- 肝功能测试(ALT, AST, ALP, Bilirubin等)- 肾功能测试(BUN, Creatinine等)- 血糖和血脂水平测定-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测试3. 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培养和鉴定- 病毒学检测- 寄生虫学检查4. 免疫学检验- 抗体和抗原检测- 细胞免疫功能评估- 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体测试5. 分子生物学检验- DNA和RNA的提取与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 基因表达分析三、常用技术1. 显微镜技术- 细胞形态学观察- 微生物鉴定2. 自动化分析仪器- 血液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 免疫分析仪3. 分子诊断技术- PCR- 基因测序- 芯片技术4. 流式细胞术- 细胞表型分析- 细胞功能评估四、质量控制1. 内部质量控制- 定期使用质控样本- 仪器和试剂的标准化2. 外部质量评估- 参与质量评估计划- 与其他实验室进行结果比对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样本追踪和管理- 结果记录和报告五、结论临床检验是医疗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了解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医学专业人员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六、附录A. 常见检验项目参考值范围B. 检验结果的解释和临床意义C. 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危害防护指南请注意,本文仅为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的概述,具体检验操作和解释应由专业人员在适当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生化、免疫、微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疾病状态,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临床检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信息,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涵盖检验方法、常用指标、临床意义、常见突出问题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这些方面介绍临床检验基础。

1. 检验方法临床检验的主要方法有生化分析、免疫学分析和微生物学分析三种。

生化分析主要研究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免疫学分析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抗原和免疫复合物等。

微生物学分析主要研究人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临床检验会使用多种检验方法,如化学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不同的方法会有着不同的精确度和敏感性,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2. 常用指标在临床检验中,常用指标主要分为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两类。

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代谢、电解质和糖代谢等指标。

免疫指标主要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可以判断肝功能是否受损,是对肝胆疾病诊断的关键。

而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判断血液中氧的含量,是对贫血诊断的重要指标。

3. 临床意义临床检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检验可以从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等方面获取大量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

临床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贫血、肿瘤等。

临床检验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肝病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肝功能指标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含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含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7题,每题1分,共87分)1.与输血后传染病无关的疾病是( )。

A、艾滋病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梅毒E、血友病正确答案:E2.属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疾病是(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B、缺铁性贫血C、急性失血后贫血D、慢性疾病(炎症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A3.关于Tatom—HorsfaU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肾脏特异性蛋白B、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C、为管型的基质成分D、由上皮细胞的线粒体产生E、其排出量与肾损伤程度有关正确答案:D4.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检查( )。

A、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不完全抗体B、被检者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不完全抗体C、被检者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相应的抗原D、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的血型物质E、ABO正向定型F、数据需人工管理正确答案:B5.男性,23岁,AB血型,RhD阴性,L1椎体陈旧性骨折,术前10d检查:Hb136g/L,PLT 160×109/L,HCT 0.39L/L,现手术考虑输血600ml,最佳输血方式是( )。

A、推迟手术备AB型Rh阴性血B、自身输血C、向全国各地求助备血D、放弃手术E、输O型Rh阴性洗涤红细胞正确答案:B6.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的Rh抗原是( )。

A、DB、dC、CD、cE、E正确答案:E7.不会引起生理性血沉增快的原因是( )。

A、老年人B、妊娠3个月以上C、妇女月经期D、分娩后3周内E、高原地区居民正确答案:E8.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为Ⅲ度,其中的杂菌数应在( )。

A、+++B、++C、++++D、+E、一正确答案:B9.关于抗凝剂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EDTA-Na2不影响血小板功能试验B、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起抗凝作用D、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草酸盐抗凝作用是与血浆中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正确答案:A10.属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慢性疾病(炎症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急性失血后贫血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A11.缺铁性贫血病人经药物治疗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达到高峰时间为( )。

临床检验基础(1)

临床检验基础(1)

临床检验基础(1)
临床检验是一门研究临床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科学,其中包含了分析、诊断、诊断确认和病情监测的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

检验通过检测液体、组织和细胞标本中的细胞标志物,来检测和评价医生认为有可能有病的患者。

它可以帮助医生们临床诊断、治疗和监护患者。

临床检验基础包括:实验室预处理、样品制备、样品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实验机器的使用、检验结果的报告及图形的处理等方面。

实验室预处理是临床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实验室技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的内容包括处理样本的安排,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问题的解决。

样品制备是临床检验的基础工作,根据检验所需要的目的制备合适的样本,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样本制备的步骤包括:加工、测定和实验记录等操作。

样品及检测方法的选择是实验室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需要根据检验目的,仔细确定要检测的样本,以及检测方法。

实验机器使用是临床检验的关键技术,实验室机器的使用需要有相应的培训,教员要熟悉检验的原理、技术和操作要求,并在使机器前协助和督导,保证机器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检验结果的报告及图形的处理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检验的目的和剩余的条件,详细地理解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给临床医生,以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检验基础-1_真题-无答案

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检验基础-1_真题-无答案

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检验基础-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在静脉采血时,正确的操作是A.选择容易固定、明显可见的股静脉 B.用50g/L碘酊棉签消毒 C.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70°角 D.采用抗凝管时,需轻轻混匀 E.采血后,快速将血注入试管2. 手工推片时,推片与载玻片应保持夹角为A.10°~20°B.20°~30°C.30°~45°D.25°~30°E.25°~35°3. 存放HiCN转化液的容器应为A.无色玻璃瓶 B.白色塑料容器 C.无色有机玻璃瓶 D.棕色玻璃瓶 E.棕色塑料容器4. 红细胞直径<6.0μm,符合的贫血类型是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5. 以下符合大红细胞贫血特征的疾病是A.巨幼细胞贫血 B.严重的增生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6.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的异常红细胞是 A.球形红细胞 B.棘红细胞 C.靶形红细胞 D.镰形红细胞 E.口形红细胞7. 外周血涂片中裂红细胞增多常见的疾病是A.溶血性贫血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HBs病 E.恶性贫血8. 铅中毒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的异常红细胞是A.小红细胞 B.有核红细胞 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 E.新月形红细胞9. 患者男性,55岁,测红细胞平均指数结果为MCV 70fl;MCH 21pg;MCHC 256g/L,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大细胞性贫血10. 一下消化道慢性失血患者,外周血象显示,白细胞6.7×109/L,红细胞4.69×1012/L,血红蛋白含量76g/L,血小板415×109/L,血涂片显示红细胞形态呈环形,且大小不等,该患者的MCV和RDW的变化特点应是A.RDW正常,MCV正常 B.RDW正常,MCV增高 C.RDW增高,MCV增高 D.RDW增高,MCV减低 E.RDW正常,MCV减低11. 患者女性,46岁,头晕乏力,贫血貌,外周血检查结果外周血涂片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医学检验基础》试题
姓名: 学校: 得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血液葡萄糖的正常参考值是多少mmoL/L ?( ) A.4.0-5 B.2.5-3.5 C.7.2-8.9 D.3.89-6.11 9 2. 溶血标本对测定结果最有影响的是。

( ) A.CK B.LDH C.ALT D.ALP 3. ALP 在人体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提:( ) A. 脾脏 B. 肝脏 C. 骨骼 D. 红细胞 4.急性胰腺炎时,何种血 ) A. LDH B. ALT C.ALP D. AMY 5.Rh 抗原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 A .D 抗原 B 。

C 抗原 C 。

E 抗原 D 。

c 抗原 6、 成人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 ) A. 4-5×109/L B.2-6×109/L C.8-10×109/L D.4-10×109
/L 7.镜下血尿指离心后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正常精液的液化时间不超过( ) A.10min B.20min C.30min D.60min
9、瑞特染色液偏酸,可出现下述何种现象( )
A 、所有细胞染灰蓝色
B 、嗜酸性、颗粒染成暗褐色
C 、白细胞核呈浅蓝色或不着色
D 、中性颗粒染成紫黑色
E 、白细胞胞浆呈红色 10、尿常规分析仪标本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检验( ) A 、2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 E 、24小时 11、正常人粪便中不见下列哪种成分( ) A 、大肠杆菌 B 、脂肪滴 C 、肠黏膜上皮细胞 D 、肌肉纤维
E 、淀粉颗粒 12、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为Ⅱ度,则其中的上皮细胞数应在( ) A 、+ B 、++
C 、+++
D 、++++
E、-
13、被ICSH推荐为Hb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A、AHD575测定法
B、沙利法
C、SLS法
D、HiCN法
E、HiN法
14、关于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要求,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要求玻璃表面平滑
B、可以被细胞悬液所抬浮
C、厚度应为(0.8±0.2)mm
D、用一般盖玻片可以取代
E、盖玻片可以不用清洁
答案:A
15、血细胞分析时,抗凝剂最好用( )
A、EDTA-K2
B、380g/L枸橼酸钠
C、109mmol/L枸橼酸钠
D、肝素
E、草酸钠
16.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参数的是( )
A.HGB B.RDW C.MPV D.Hct E.MCH
17.某病人外周血细胞计数值为10×109/L,但在分类时计数100个WBC 时,见到25个有核RBC,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值为( ) A.4×109/L B.8×109/L C.10×109/L D.12.5×109/L E.15×109/L
18.粪便中找到何种细胞,有助于诊断细菌性痢疾(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肠上皮细胞 D.巨噬细胞 E.红细胞
19.粪便中最小的寄生虫卵是( )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肺吸虫卵 E.华枝睾吸虫卵
20.下列不属于正常人尿液检查结果的是( )
A.RBC 0~1/HP B.WBC 1~3/HP C.透明管型偶见/HP D.颗粒管型0~1/HP E.尿糖(一)
21.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 )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肌梗死 C.动脉粥样硬化 D.肺结核 E.风湿热
22.婴幼儿毛细胞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
A、手背
B、颈部
C、足跟
D、手指
E、耳垂
23.正常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 )
A、1d
B、2d
C、7d
D、21d
E、120d
24.下列哪项尿标本经加热后混浊可消失:( )
A、脓尿
B、菌尿
C、结晶尿
D、脂肪尿
E、乳糜尿 100.尿中何种
细胞的数量增
25.正常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

A.100~120g/LB.100~150g/L C.120~160g/L D.110~150g/L E.160~180g/L
26.血涂片制备过程中不会影响血片质量的是()。

A.血膜厚薄 B.静脉血标本 C.新玻片 D.染料pH E.低温
27.关于尿液酸碱度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机体进餐后,pH会呈一过性增高 B.正常人新鲜尿液多
呈弱酸性 C.多食蔬菜或素食的人,pH多呈酸性 D.肾小管酸
中毒病人尿液多呈碱性 E.低血钾性碱中毒病人尿液多呈酸性
28.成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参考范围(显微镜法)是()
A.<0.005 B.<0.05 C.0.005~0.05 D.0.008~
0.02 E.0.02~0.05
29. 铅中毒患者,外周血涂片易见()。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B.染色质小体 C.棘细胞D.镰状红细胞 E.小红细胞
30.下列是脑脊液检查适应证,但不包括()。

A.不明原因的头痛 B.疑有脑膜白血病 C.手术前腰椎麻醉D.椎管内给药治疗 E.颅内压升高
31.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粪便外 B.粪便气味 C.粪便量 D.粪便中找到
病原体 E.患者里急后重的程度
32.阴道毛滴虫与白细胞相比,正面的是。

A.比白细胞小1-2倍。

B.比白细胞大4-5倍 C.比白细胞
大2-3倍 D.和白细胞一样大会 E.比白细胞小4-5倍.
33、在静脉采血时,操作错误的是:()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将针头斜面向上
C.穿刺皮肤进入血管,见回血后立即松开压脉带
D.取血后带针头将血液直接注入溶器。

E.轻轻混匀抗凝血。

34、痛风患者的关节腔积液中可见:()
A.胆固醇结.
B. 草酸钙结.
C. 类固醇结晶
D.尿酸盐结晶
E.草酸铵结晶
35.正常红细胞的真径约为:()
A、7ūm
B、8ūm
C、9ūm
D、10ūm
E、11ūm
36.正常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占( ):
A、20%~40%
B、2%~4%
C、5%~10%
D、0%~5%
E、0.5%~5%
37.关于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以下错误的观点是( ):
A、国产仪器主要用电阻法
B、准确性肯定高于手工法
C、可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D、经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大小不完全反映真实体积
E、仪器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
38.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 )
A.铁剂 B.铋剂 C.维生素C D.动物血 E.食物鱼肉
39.影响血涂片制备的因素,应除外下列哪项 ( )
A.血滴大小 B.推片速度 C.染色时间 D.推片与玻片的角度 E.载玻片的质
40.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最典型的尿液特征是出现( )
A.蛋白 B.透明管型 C.颗粒管型 D.红细胞管型 E.脓细胞
41.下列有关中性粒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出生时水平较低,以后逐渐升高,6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B.活动后升高C.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D.严重感染时总数明显增高,且伴有核左移 E.病毒感染时,总数常正常或轻度降低
42.网织红细胞标本采用哪种方法染色( )
A.瑞氏染色
B.碱性美蓝染液
C.煌焦泊蓝染液
D.姬姆萨染液
E.抗酸染色
F.墨汁负染
43.正常成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值范围:()
A.12.0%~15.0% B.11.0%~13.0% C.11.6%~14.6% D.10.6%~13.6% E.12.5%~15.6%
44.尿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
A.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使用合格的容器正确收集尿标本及告知注意事项B.清洁标本采集部位 C.明确标记 D.避免污染 E.以上都是
45.脑脊液标本收集时,下面哪些说法是不对的()
A.标本三管,第一管做常规及细胞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或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细菌学检验 B.标本送检及检查应及时,一般在1小时内完成 C.细胞计数应避免标本凝固,可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

D.标本采集时应在无菌条件上进行 E.标本避免将血液混入
46. 人类首先发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是()
A Rh血型系统
B Kell血型系统
C ABO血型系统
D Lewis血型系统
E MN 血型
47. 下面属于渗出液的蛋白的是()
A 15g/L
B 5 g/L
C 16 g/L D.30 g/L E.20 g/L 48. 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
A 草酸钙结晶
B 卵磷脂小体
C 上皮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夏科-莱登结晶
49、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下列哪种红细胞
A 正常红细胞
B 畸形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
D 有核红细胞
E 大红细胞
50. 将10μl血加至1.99ml血小板稀释液中,计数红细胞区5个中方格血小板数为17个,则此标本血小板数应报告为()
A 17*109/L
B 170*109/L
C 1700*109/L
D 34*109/L
E 340*109/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