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知识归纳整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知识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7b8f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d.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1 随机事件一、给出事件描述,要求用运算关系符表示事件: 二、给出事件运算关系符,要求判断其正确性: §1.2 概率古典概型公式:P (A )=所含样本点数所含样本点数ΩA 实用中经常采用“罗列组合”的想法计算补例1:将n 个球随机地放到n 个盒中去,问每个盒子恰有1个球的概率是多少?解:设A :“每个盒子恰有1个球”。
求:P(A)=?Ω所含样本点数:n n n n n =⋅⋅⋅...Α所含样本点数:!1...)2()1(n n n n =⋅⋅-⋅-⋅n n n A P !)(=∴补例2:将3封信随机地放入4个信箱中,问信箱中信的封数的最大数分别为1、2、3的概率各是多少?解:设A i :“信箱中信的最大封数为i”。
(i =1,2,3)求:P(A i )=?Ω所含样本点数:6444443==⋅⋅A 1所含样本点数:24234=⋅⋅836424)(1==∴A PA 2所含样本点数:363423=⋅⋅C1696436)(2==∴A PA 3所含样本点数:4433=⋅C161644)(3==∴A P注:由概率定义得出的几个性质:知识归纳整理1、0<P (A )<12、P(Ω)=1,P(φ) =0 §1.3 概率的加法法则定理:设A 、B 是互不相容事件(AB=φ),则: P (A ∪B )=P (A )+P (B )推论1:设A 1、 A 2、…、 A n 互不相容,则 P(A 1+A 2+...+ A n )= P(A 1) + P(A 2) +…+ P(A n )推论2:设A 1、 A 2、…、 A n 构成完备事件组,则 P(A 1+A 2+...+ A n )=1推论3: P (A )=1-P (A )推论4:若B ⊃A ,则P(B -A)= P(B)-P(A) 推论5(广义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 与B ,有P(A ∪B)=P(A)+P(B)-P(A B) 补充——对偶律:nnAA A A A A ⋂⋂⋂=⋃⋃⋃ (2)121nnAA A A A A ⋃⋃⋃=⋂⋂⋂ (2)121§1.4 条件概率与乘法法则条件概率公式:P(A/B)=)()(B P AB P (P(B)≠0)P(B/A)= )()(A P AB P (P(A)≠0)∴P (AB )=P (A /B )P (B )= P (B / A )P (A )有时须与P (A+B )=P (A )+P (B )-P (AB )中的P (AB )联系解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5b16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4.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知识点归纳1.概率论的基础概念-随机事件、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关系。
-频率和概率的关系,概率的基本性质。
-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念。
-条件概率和乘法定理。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函数的概念。
-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概率质量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
2.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和切比雪夫不等式。
-协方差、相关系数和线性变换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公式。
-两个随机变量的和、差、积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公式。
3.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的概念和三级强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的概念和中心极限定理的两种形式。
4.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的概念。
-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的概念。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正态总体的参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
5.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和推广-极大似然估计的原理和方法。
-矩估计的原理和方法。
-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和方法。
-一般参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
6.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和线性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回归分析的一般原理。
-简单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
7.非参数统计方法-秩和检验和符号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
8.分布拟合检验和贝叶斯统计-卡方拟合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正态总体参数的拟合优度检验。
-贝叶斯估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9.时间序列分析和质量控制-时间序列的基本性质和分析方法。
-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和模型。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控制图的应用。
以上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a650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7.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一、概率论知识点总结:1.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例如:掷硬币的结果、抽取扑克牌的花色等。
2.概率: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1],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一定会发生。
3.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指每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相等的情形。
例如:掷骰子的结果、抽取彩色球的颜色等。
4.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用来描述试验结果的数值,它的取值是根据随机事件的结果确定的。
例如:掷骰子的点数、抽取扑克牌的点数等。
5.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描述了每个取值发生的概率。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6. 期望值:期望值是衡量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值。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值=E[X]=∑[xP(X=x)];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期望值=E[X]=∫[x f(x)dx],其中f(x)为概率密度函数。
7. 方差:方差是衡量随机变量取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方差=Var(X)=E[(X-E[X])^2]。
8.独立性:两个随机事件或随机变量之间的独立性表示它们的发生与否或取值无关联。
独立性的判定通常通过联合概率、条件概率等来进行推导。
二、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1.样本与总体:在统计学中,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具体观测数据。
总体是指要研究的对象的全部个体或事物的集合。
2.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
统计量是根据样本计算得到的参数估计值,用来估计总体参数。
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方法,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4.统计分布:统计分布是指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常见的统计分布有t分布、F分布、x^2分布等,其中t分布适用于小样本、F分布适用于方差比较、x^2分布适用于拟合优度检验等。
5.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点估计是以样本统计量为基础,估计总体参数的数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210572767f5acfa1c7cd76.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事件间的关系 A B 则称事件 B 包含事件 A ,指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 B 发生A B {x x A或x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和事件,指当且仅当 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时,事件 A B 发生A B {x x A且x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积事件,指当A,B 同时发生时,事件A B 发生A—B {x x A且x B} 称为事件A 与事件 B 的差事件,指当且仅当 A 发生、B 不发生时,事件 A — B 发生A B ,则称事件 A 与B 是互不相容的,或互斥的,指事件 A 与事件 B 不能同时发生,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A B S A B ,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逆事件,又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且对立事件2.运算规则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结合律(A B) C A (B C) ( A B)C A(B C)分配律 A (B C)(A B) ( A C)A (B C)(A B)( A C)—徳摩根律 A B A B A B A B§3.频率与概率定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 次试验,在这n 次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次数n称为事件AA 发生的频数,比值n nA 称为事件 A 发生的频率概率:设E是随机试验,S 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 的每一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记为P(A),称为事件的概率1.概率P( A)满足下列条件:(1)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 A 0 P( A) 1(2)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S P (S) 11(3)可列可加性:设A1, A2 , ,A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有nn nP A k ) P( A) ( (n可kk 1 k 1以取)2.概率的一些重要性质:(i )P( ) 0(ii )若A1, A2 , ,A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有n Pn n( (n可以取)A k ) P( A )kk 1 k 1(iii )设A,B 是两个事件若 A B ,则P(B A) P( B) P( A) ,P( B) P(A) (iv)对于任意事件A,P(A) 1(v)P( A) 1 P(A) (逆事件的概率)(vi)对于任意事件A,B 有P(A B) P( A) P( B) P( A B)§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试验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试验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若事件 A 包含k 个基本事件,即{e i } {e } {e }A ,里1 i i k] 2,k是,中某个不同的数,则有i1 i 2, ,i k 1,2 nP( A)j k1P { eij}kn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S中基本事件的总数§5.条件概率(1)定义:设A,B 是两个事件,且P( A) 0 ,称P( A B)P(B | A) 为事件 A 发生的条P(A)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2)条件概率符合概率定义中的三个条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967b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e.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及其数值描述。
下面将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概率论知识点总结1.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
- 概率: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2.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古典概型:指随机试验中,所有基本事件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
- 几何概型:指随机试验中,基本事件的可能性不完全相等,与图形的属性有关的情况。
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函数,用来描述试验结果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 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个或可列个数值的随机变量。
- 连续随机变量:取无限个数值的随机变量。
4. 期望与方差- 期望: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数值。
- 方差: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偏离期望值的程度。
5.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指在独立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近于其概率。
- 中心极限定理:指在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情况下,当随机变量数目趋于无穷时,这些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二、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1. 抽样与抽样分布- 抽样:指对总体进行有规则地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
- 抽样分布:指用统计量对不同样本进行计算所得到的分布。
2. 参数估计与置信区间- 参数估计:根据样本推断总体的未知参数。
- 置信区间:对于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估计,用来表示这个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
3. 假设检验与统计显著性- 假设检验:用来判断统计推断是否与已知事实相符。
- 统计显著性: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或总体参数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4.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用来研究因素对于某一变量均值的影响程度。
- 回归分析:通过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 交叉表与卡方检验- 交叉表:将两个或多个变量的数据按照某种方式交叉排列而形成的表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3691c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7.png)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第一节随机事件及其运算1、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2、样本空间:随机现象的一切可能基本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Ω={ω},其中ω表示基本结果,又称为样本点。
3、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Ω表示必然事件,∅表示不可能事件.4、随机变量: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Y、Z等表示。
5、时间的表示有多种:(1)用集合表示,这是最基本形式(2)用准确的语言表示(3)用等号或不等号把随机变量于某些实属联结起来表示6、事件的关系(1)包含关系:如果属于A的样本点必属于事件B,即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发生,则称A被包含于B,记为A⊂B;(2)相等关系:若A⊂B且B⊃A,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为A=B。
(3)互不相容:如果A∩B=∅,即A与B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与B互不相容7、事件运算(1)事件A与B的并: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为 A∪B。
(2)事件A与B的交: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记为A∩ B或AB。
(3)事件A对B的差: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记为 A-B。
用交并补可以表示为。
(4)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逆事件),即“A不发生”,记为.对立事件的性质:。
8、事件运算性质:设A,B,C为事件,则有(1)交换律:A∪B=B∪A,AB=BA(2)结合律:A∪(B∪C)=(A∪B)∪C=A∪B∪C A(BC)=(AB)C=ABC(3)分配律:A∪(B∩C)=(A∪B)∩(A∪C)、A(B∪C)=(A∩B)∪(A∩C)= AB∪AC(4)棣莫弗公式(对偶法则):9、事件域:含有必然事件Ω,并关于对立运算和可列并运算都封闭的事件类ξ称为事件域,又称为σ代数。
具体说,事件域ξ满足:(1)Ω∈ξ;(2)若A∈ξ,则对立事件∈ξ;(3)若A n∈ξ,n=1,2,···,则可列并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b561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2.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的数学学科,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随机试验随机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试验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先不能确定的试验。
2、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3、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
4、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包括包含、相等、和事件、积事件、差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
5、概率的定义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6、古典概型具有有限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
7、几何概型样本空间是某个区域,且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与区域的面积、体积等成正比。
8、条件概率在已知某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9、乘法公式用于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10、全概率公式将复杂事件的概率通过划分样本空间分解为简单事件的概率之和。
11、贝叶斯公式在已知结果的情况下,反推导致该结果的原因的概率。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随机变量用数值来描述随机试验的结果。
2、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出随机变量的取值以及对应的概率。
4、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包括 0-1 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5、连续型随机变量取值充满某个区间的随机变量。
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用于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7、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8、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二维随机变量由两个随机变量组成的向量。
2、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描述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列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组合以及对应的概率。
4、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用于描述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b61b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a.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学科,它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统计学、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
以下是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的超详细总结。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一)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随机事件通常用大写字母 A、B、C 等来表示。
(二)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指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通常用Ω表示。
(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包含关系:若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 B 发生,则称事件 B 包含事件 A,记作 A⊂B。
2、相等关系:若 A⊂B 且 B⊂A,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相等,记作A = B。
3、并事件:事件 A 与事件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称为 A 与 B的并事件,记作 A∪B。
4、交事件:事件 A 与事件 B 同时发生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交事件,记作A∩B 或 AB。
5、互斥事件:若事件 A 与事件 B 不能同时发生,则称 A 与 B 为互斥事件,即 AB =∅。
6、对立事件:若事件 A 与事件 B 满足 A∪B =Ω 且 AB =∅,则称 A 与 B 为对立事件,记作 B =A。
(四)概率的定义与性质1、概率的古典定义:若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Ω只包含有限个基本事件,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 A 的概率为 P(A) =n(A) /n(Ω) ,其中 n(A) 为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n(Ω) 为样本空间Ω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2、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 p 附近,则称 p 为事件 A 的概率,即 P(A) = p 。
3、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Ω,对于Ω中的每一个事件 A,都赋予一个实数 P(A),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非负性:0 ≤ P(A) ≤ 1 ;(2)规范性:P(Ω) = 1 ;(3)可列可加性:对于两两互斥的事件 A1,A2,,有P(A1∪A2∪)= P(A1) + P(A2) +,则称 P(A) 为事件 A 的概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e1d8cdf7ec4afe04a1dfa2.png)
数 n 有关),如果 n 时, npn ( 0 为常数),则对任意给定的 k ,有
lim
n
b(k; n,
pn
)
k k!
e
.
当二项分布 b(n, p) 的参数 n 很大,而 p 很小时,可以将它用参数为 np 的泊松分布来近
似,即有
b(k; n, p) (np)k enp . k!
4.常用的连续型分布
设 X 是一个随机变量, g(x) 是一个实函数.
①若 X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为 P{X xi} pi ,i 1, 2, .
且 g(xi ) pi ,则 Eg(X ) 存在,且 i 1
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Eg( X ) g(xi ) pi . i 1
②若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f x 是其密度函数,且
i 1
i 1
(2)概率测度的其他性质
性质 1: P() 0
n
n
性质 2(有限可加性): A1, A2, , An 是两两互不相容的,则有 P( Ai ) P( Ai )
i 1
i 1
性质 3: P(A) 1 P(A)
性质 4: P(A B) P(A) P(AB)
特别地,若 A B ,则① P(A B) P(A) P(B) ;② P(A) P(B)
x
F() lim F(x) 1 ; x
③右连续性, F(x 0) F(x) .
(3)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x
F(x) P{X x} f (t)dt , f (x) 为 X 的概率密度函数.
密度函数性质:
① f (x) 0, x (, ) ;
② f (x)dx 1. b
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1d670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c.png)
D( X ) E( X 2 ) E 2 ( X ), Cov( X ,Y ) E( XY ) EXEY
XY Cov( X ,Y ) / D( X )D(Y )
⑴ E(aX+b)=aE(X)+b,D(aX+b)=a2D(X)
⑵ E(∑iλi Xi)=∑i λi E(Xi)
(3) D(λ1X±λ2Y)=λ12D(X)+λ22D(Y) ±2λ1λ2Cov(X,Y)
0.587
法二 用Bayes公式:
P (C) = 0.1, P(C ) 0.9;
P (D/C) = 0.3*0.8+0.7*0.2,
P(D / C ) 0.3*0.2.
C
C
于是有
D
P(C / D)
P(C ) P(D / C )
P(C) P(D / C) P(C ) P(D / C )
i 1
i 1
i 1
例3 已知X~ f(x),求Y= -X2的概率密度。 解 用分布函数法。
y<0 时,FY(y) = P(Y≤y) = P(-X2 ≤y) P(X y) P(X y)
FX ( y ) [1 FX ( y )] y≥0 时, FY(y) = P(Y≤y) =1
于是Y的概率密度为
fY ( y) fX (
y)
1 2
( y)1/ 2
fX
(
y ) 1 ( y)1/2 2
1 2
(
y)1/ 2[
fX
(
y) fX (
y )] , y 0
fY (y) 0 , y 0
例4 设二维随机变量(X,Y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f
( x,
y)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整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d409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7.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整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随机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对这些规律的推断和决策问题。
在现代科学、金融、医学、工程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概率论:1.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试验、样本空间、事件、概率公理化定义等。
2.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乘法定理:条件概率的定义、条件概率的乘法定理、独立事件的定义与性质等。
3.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的推导与应用、贝叶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等。
4.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概率分布的基本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等。
5.两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函数、数学期望的定义与性质、方差的定义与性质等。
6.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联合分布函数与边缘分布、条件分布等。
二、数理统计:1.统计数据的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极差、方差、标准差)、数据的分布形态度量(偏度、峰度)等。
2.参数估计:点估计的概念与方法、矩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最小二乘估计法等。
3.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显著性水平与拒绝域、假设检验的步骤、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等。
4.统计分布:正态分布的性质与应用、t分布与χ²分布的概念与性质、F分布的概念与性质等。
5.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等。
三、随机过程:1.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随机过程的定义、状态与状态转移概率、齐次性与非齐次性等。
2.马尔可夫链:马尔可夫链的定义与性质、状态空间的分类、平稳分布与极限等。
3.随机过程的描述:概率密度函数、概率生成函数、随机过程的矩、协方差函数等。
4.随机过程的分类:齐次与非齐次、连续与间断、宽离散与窄离散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efa7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c.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一、概率论1.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试验,其结果有多个可能的取值。
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2.事件及其运算:事件是样本空间中满足一定条件的结果的集合。
事件之间可以进行并、交、补等运算。
3.概率的定义和性质: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概率具有非负性、规范性和可列可加性等性质。
4.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条件概率是在已知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事件独立表示两个事件之间的发生没有相互关系。
5.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是一种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将事件分解成互斥的多个事件的概率之和。
贝叶斯公式是一种用于更新事件概率的方法。
6.随机变量和分布函数:随机变量是样本空间到实数集的映射,用来描述试验结果的数值特征。
分布函数是随机变量取值在一点及其左侧的概率。
7.常用概率分布: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连续型分布(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8.数学期望和方差:数学期望是随机变量的平均值,用于描述随机变量的中心位置。
方差是随机变量离均值的平均距离,用于描述随机变量的分散程度。
二、数理统计1.统计量和抽样分布:统计量是对样本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函数。
抽样分布是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用于推断总体参数。
2.估计和点估计: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点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得到总体参数的一个具体数值。
3.估计量的性质和评估方法:估计量的性质包括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等。
评估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矩估计等。
4.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区间范围。
置信区间是对总体参数真值的一个区间估计。
5.假设检验和检验方法:假设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参数的条件下,对总体分布做出的统计推断。
检验方法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6.正态总体的推断:当总体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时,可以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进行推断。
7.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c6afdffe4733687f21aa6c.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事件间的关系 B A ⊂则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指事件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 发生B }x x x { ∈∈=⋃或A B A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和事件,指当且仅当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时,事件B A ⋃发生B }x x x { ∈∈=⋂且A B A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积事件,指当A ,B 同时发生时,事件B A ⋂发生B }x x x { ∉∈=且—A B A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差事件,指当且仅当A 发生、B 不发生时,事件B A —发生φ=⋂B A ,则称事件A 与B 是互不相容的,或互斥的,指事件A 与事件B 不能同时发生,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且S =⋃B A φ=⋂B A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逆事件,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2.运算规则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分配律 )()B (C A A C B A ⋃⋂⋃=⋂⋃)( ))(()( C A B A C B A ⋂⋂=⋃⋂ 徳摩根律B A B A A B A ⋃=⋂⋂=⋃ B —§3.频率与概率定义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 次试验,在这n 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次数A n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数,比值n n A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概率:设E 是随机试验,S 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 的每一事件A 赋予一个实数,记为P (A ),称为事件的概率 1.概率)(A P 满足下列条件:(1)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A 1)(0≤≤A P (2)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S 1)S (=P(3)可列可加性:设n A A A ,,,21 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有∑===nk kn k kA P A P 11)()( (n 可以取∞)2.概率的一些重要性质: (i ) 0)(=φP(ii )若n A A A ,,,21 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有∑===nk kn k kA P A P 11)()((n 可以取∞)(iii )设A ,B 是两个事件若B A ⊂,则)()()(A P B P A B P -=-,)A ()B (P P ≥ (iv )对于任意事件A ,1)(≤A P(v ))(1)(A P A P -= (逆事件的概率)(vi )对于任意事件A ,B 有)()()()(AB P B P A P B A P -+=⋃§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试验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试验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若事件A包含k个基本事件,即}{}{}{2]1k i i i e e e A =,里个不同的数,则有中某,是,,k k n 2,1i i i ,21 ()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数S }{)(1j A n k e P A P kj i ===∑= §5.条件概率(1) 定义:设A,B 是两个事件,且0)(>A P ,称)()()|(A P AB P A B P =为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2) 条件概率符合概率定义中的三个条件1。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c6d7fef78a6529657d5337.png)
p k q nk
其中 q 1 p,0 p 1, k 0,1,2,, n ,
则称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为 n , p 的二项分布。记为
X ~ B(n, p) .
当 n 1时, P(X k) pk q1k , k 0.1,这就是(0—1)分布,
所以(0-1)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例。
泊 松 设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律为
1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A—B,也可表示为 A—AB 或者 AB ,它表示 A 发生而 B 不发生的事
件.
A、B 同时发生:A B,或者 AB。A B=Ø ,则表示 A 与 B 不可能 同时发生,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不相容或者互斥。基本事件是
互不相容的.
—A 称为事件 A 的逆事件,或称 A 的对立事件,记为 A .它表 示 A 不发生的事件。互斥未必对立。
P(A)= (1) (2 ) (m ) = P(1) P(2 ) P(m )
m n
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基本事件总数
(6)几 若随机试验的结果为无限不可数并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均
1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何概型 匀,同时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基本事件可以使用一个有界区域 来描述,则称此随机试验为几何概型。对任一事件 A,
3° F() lim F(x) 0, F() lim F(x) 1;
x
x
4° F(x 0) F(x) ,即 F(x) 是右连续的;
5° P(X x) F(x) F(x 0) .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 F(x) pk ; xk x x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 F(x) f (x)dx .
概型 用 p 表示每次试验 A 发生的概率,则 A 发生的概率为1 p q ,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a655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0.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一、概率的基本概念1.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字,表示为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
2.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是可能发生的结果的集合,样本空间是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3.事件的运算:事件的运算包括并、交、差等,分别表示两个事件同时发生、至少一个事件发生、一个事件发生而另一个事件不发生等。
4.概率的性质:概率具有非负性、规范性、可列可加性等性质。
二、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1.随机变量的定义:随机变量是一个变量,它的值由随机事件决定。
2.离散随机变量:离散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或可数个值,其概率表示为离散概率分布函数。
3.连续随机变量:连续随机变量可以取任意实数值,其概率表示为概率密度函数。
4.分布函数:分布函数描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情况,包括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质量函数。
三、常见概率分布1.离散分布:包括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2.连续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伽玛分布等。
正态分布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广泛存在。
3.其他分布:包括卡方分布、指数分布、F分布、t分布等。
四、抽样与统计推断1.抽样: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实验或调查的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2.统计推断:通过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对总体做出有关参数的推断。
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3.假设检验: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量进行计算,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其中一种假设。
包括单样本假设检验、两样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五、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1.回归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2.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性的统计方法,常用的相关系数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六、贝叶斯统计学1.贝叶斯定理:根据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计算后验概率的统计方法。
2.贝叶斯推断:根据贝叶斯定理以及样本数据,推断参数的后验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7da0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3.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和推断问题的方法。
概率论主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数理统计则是利用概率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从中得到有关总体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 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指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是指在每次试验中一定发生的事件,而不可能事件则是指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3. 事件的运算:事件的运算包括并、交、补三种基本运算,分别表示两个事件的并集、交集以及一个事件的补集。
4.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概率是度量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其范围介于0和1之间。
对于任意一个事件,其概率不小于0且不大于1,且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二、概率分布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可以数出来的,其概率分布由概率质量函数(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简称PMF)给出。
2.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是连续的,其概率分布由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简称PDF)给出。
3. 常见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描述了一系列独立的伯努利试验中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 正态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是最重要的概率分布之一,常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计分析。
- 泊松分布:用于描述在一段固定时间或空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的概率分布。
- 指数分布:用于描述连续时间上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间的概率分布。
- t分布:用于小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的推断。
三、参数估计1.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参数估计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点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直接估计出总体参数的取值,而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给出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估计范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互联网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互联网类](https://img.taocdn.com/s3/m/b77a1d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d.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的定义与表示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常见的离散型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常见的连续型分布(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的定义与联合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与中心矩5、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6、抽样分布总体与样本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的分布三大抽样分布(卡方分布、t 分布、F 分布)7、参数估计点估计的方法(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区间估计8、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大样本情形)11 随机事件与概率111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表示随机事件是在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
通常用大写字母 A、B、C 等来表示。
112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具有非负性、规范性和可加性等性质。
113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古典概型是指试验结果有限且等可能的概率模型;几何概型则是基于几何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等来计算概率。
114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条件概率是在已知某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乘法公式用于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115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用于将复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多个简单事件概率的和;贝叶斯公式则是在已知结果的情况下,反推原因的概率。
1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21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随机变量是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的变量,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
1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质量函数来描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5b996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6.png)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1. 概率论基础- 随机事件:一个事件是随机的,如果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 样本空间:所有可能事件发生的集合。
- 事件的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满足0≤P(A)≤1。
- 条件概率:在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 贝叶斯定理:描述了随机事件A和B的条件概率和边缘概率之间的关系。
- 独立事件:两个事件A和B是独立的,如果P(A∩B) = P(A)P(B)。
- 互斥事件:两个事件A和B是互斥的,如果它们不能同时发生,即P(A∩B) = 0。
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将随机事件映射到实数的函数。
- 离散随机变量:取值为有限或可数无限的随机变量。
- 连续随机变量:可以在某个区间内取任意值的随机变量。
- 概率分布函数: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
- 概率密度函数: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导数。
- 累积分布函数:随机变量取小于或等于某个值的概率。
- 期望值:随机变量的长期平均值。
- 方差:衡量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
3.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联合分布:描述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同时取特定值的概率。
- 边缘分布:通过联合分布求得的单个随机变量的分布。
- 条件分布:给定一个随机变量的值时,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分布。
- 协方差: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 相关系数:协方差标准化后的值,表示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4.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样本均值以概率1收敛于总体均值。
- 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在适当的标准化后,其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5. 数理统计基础-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 参数估计: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 点估计:给出总体参数的一个具体估计值。
- 区间估计:给出一个包含总体参数可能值的区间。
- 假设检验:对总体分布的某些假设进行检验。
- 显著性水平:拒绝正确假设的最大概率。
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82358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2.png)
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引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考研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档旨在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复习。
第一部分:概率论基础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样本空间: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2. 概率的定义古典定义:适用于有限样本空间,每个样本点等可能发生。
频率定义:长期频率的极限。
主观定义:基于个人信念或偏好。
3. 概率的性质非负性:概率值非负。
归一性:所有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加法定理:互斥事件概率的和。
4.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已知一个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独立性: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
5.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可能取有限个或可数无限个值。
连续型随机变量:可能取无限连续区间内的任何值。
分布函数:随机变量取值小于或等于某个值的概率。
第二部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概率质量函数: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取特定值的概率。
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等。
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区间的概率密度。
常见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3.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联合分布:描述多个随机变量联合取值的概率。
边缘分布:从联合分布中得到的单一随机变量的分布。
条件分布:给定一个随机变量的条件下,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分布。
第三部分:数理统计基础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
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量。
2. 参数估计点估计: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单个值。
区间估计:在一定概率下,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估计。
3. 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研究问题中的两个对立假设。
检验统计量:用于决定是否拒绝原假设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第一节 基本概念1、概念网络图⎪⎪⎪⎪⎪⎪⎪⎭⎪⎪⎪⎪⎪⎪⎪⎬⎫⎪⎪⎪⎪⎪⎪⎪⎩⎪⎪⎪⎪⎪⎪⎪⎨⎧⎪⎪⎪⎭⎪⎪⎪⎬⎫⎪⎪⎪⎩⎪⎪⎪⎨⎧-+→⎪⎭⎪⎬⎫⎪⎩⎪⎨⎧Ω→贝努利概型贝叶斯公式/)(独立性全概公式和乘法公式条件概率减法加法五大公式几何概型古典概型随机事件样本空间基本事件随机试验BC C B C B C B A P A E ω2、重要公式和结论 (1)排列组合公式 )!(!n m m P n m -= 从m 个人中挑出n 个人进行排列的可能数。
)!(!!n m n m C nm-= 从m 个人中挑出n 个人进行组合的可能数。
(2)加法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两种方法均能完成此事):m+n某件事由两种方法来完成,第一种方法可由m种方法完成,第二种方法可由n种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方法来完成。
乘法原理(两个步骤分别不能完成这件事):m×n某件事由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个步骤可由m种方法完成,第二个步骤可由n 种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方法来完成。
(3)一些常见排列重复排列和非重复排列(有序)对立事件(至少有一个)顺序问题(4)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但在进行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断言它出现哪个结果,则称这种试验为随机试验。
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5)基本事件、样本空间和事件在一个试验下,不管事件有多少个,总可以从其中找出这样一组事件,它具有如下性质:①每进行一次试验,必须发生且只能发生这一组中的一个事件;②任何事件,都是由这一组中的部分事件组成的。
这样一组事件中的每一个事件称为基本事件,用ω来表示。
基本事件的全体,称为试验的样本空间,用Ω表示。
一个事件就是由Ω中的部分点(基本事件ω)组成的集合。
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它们是Ω的子集。
Ω为必然事件,Ø为不可能事件。
不可能事件(Ø)的概率为零,而概率为零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同理,必然事件(Ω)的概率为1,而概率为1的事件也不一定是必然事件。
(6)事件的关系与运算①关系:如果事件A的组成部分也是事件B 的组成部分,(A发生必有事件B发生):BA⊂如果同时有BA⊂,AB⊃,则称事件A 与事件B等价,或称A等于B:A=B。
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B,或者A+B。
属于A而不属于B的部分所构成的事件,称为A 与B 的差,记为A-B ,也可表示为A-AB 或者B A ,它表示A 发生而B 不发生的事件。
A 、B 同时发生:A B ,或者AB 。
A B=Ø,则表示A 与B 不可能同时发生,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不相容或者互斥。
基本事件是互不相容的。
Ω-A 称为事件A 的逆事件,或称A 的对立事件,记为A 。
它表示A 不发生的事件。
互斥未必对立。
②运算:结合率:A(BC)=(AB)C A ∪(B ∪C)=(A ∪B)∪C分配率:(AB)∪C=(A ∪C)∩(B ∪C) (A ∪B)∩C=(AC)∪(BC)德摩根率: ∞=∞==11i i i i A A B A B A =,B A B A =(7)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设Ω为样本空间,A 为事件,对每一个事件A 都有一个实数P(A),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 0≤P(A)≤1, 2° P(Ω) =13° 对于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1A ,2A ,…有 ∑∞=∞==⎪⎪⎭⎫ ⎝⎛11)(i i i i A P A P常称为可列(完全)可加性。
则称P(A)为事件A 的概率。
(8)古典概型 1° {}n ωωω 21,=Ω,2° n P P P n1)()()(21===ωωω 。
设任一事件A ,它是由m ωωω 21,组成的,则有 {})()()(21m A ωωω =)()()(21m P P P ωωω+++= n m =基本事件总数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 =(9)几何概型 若随机试验的结果为无限不可数并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均匀,同时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基本事件可以使用一个有界区域来描述,则称此随机试验为几何概型。
对任一事件A ,)()()(Ω=L A L A P 。
其中L 为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
(10)加法公式P(A+B)=P(A)+P(B)-P(AB)当P(AB)=0时,P(A+B)=P(A)+P(B) (11)P(A-B)=P(A)-P(AB)减法公式当B⊂A时,P(A-B)=P(A)-P(B) 当A=Ω时,P(B)=1- P(B)(12)条件概率定义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0,则称)()(APABP为事件A发生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ABP)()(APABP。
条件概率是概率的一种,所有概率的性质都适合于条件概率。
例如P(Ω/B)=1⇒P(B/A)=1-P(B/A)(13)乘法公式乘法公式:)/()()(ABPAPABP=更一般地,对事件A1,A2,…A n,若P(A1A2…A n-1)>0,则有21(AAP…)n A)|()|()(213121AAAPAAPAP=……21|(AAAP n…)1-n A。
(14)独立性①两个事件的独立性设事件A、B满足)()()(BPAPABP=,则称事件A、B是相互独立的。
若事件A、B相互独立,且0)(>AP,则有)()()()()()()|(BPAPBPAPAPABPABP===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可得到A 与B、A与B、A与B也都相互独立。
必然事件Ω和不可能事件Ø与任何事件都相互独立。
Ø与任何事件都互斥。
②多个事件的独立性设ABC是三个事件,如果满足两两独立的条件,P(AB)=P(A)P(B);P(BC)=P(B)P(C);P(CA)=P(C)P(A)并且同时满足P(ABC)=P(A)P(B)P(C)那么A、B、C相互独立。
对于n个事件类似。
(15)全概公式设事件n BBB,,,21满足1°n BBB,,,21两两互不相容,),,2,1(0)(niBP i=>,2°niiBA1=⊂,则有)|()()|()()|()()(2211nn BAPBPBAPBPBAPBPAP+++= 。
(16)贝叶斯公式设事件1B,2B,…,n B及A满足1°1B,2B,…,n B两两互不相容,)(BiP>0,=i1,2,…,n,2°niiBA1=⊂,0)(>AP,则∑==njjjiiiBAPBPBAPBPABP1)/()()/()()/(,i=1,2,…n。
此公式即为贝叶斯公式。
)(i B P ,(1=i ,2,…,n ),通常叫先验概率。
)/(A B P i ,(1=i ,2,…,n ),通常称为后验概率。
贝叶斯公式反映了“因果”的概率规律,并作出了“由果朔因”的推断。
(17)伯努利概型 我们作了n 次试验,且满足◆ 每次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结果,A 发生或A 不发生;◆ n 次试验是重复进行的,即A 发生的概率每次均一样;◆ 每次试验是独立的,即每次试验A 发生与否与其他次试验A 发生与否是互不影响的。
这种试验称为伯努利概型,或称为n 重伯努利试验。
用p 表示每次试验A 发生的概率,则A 发生的概率为q p =-1,用)(k P n 表示n 重伯努利试验中A 出现)0(n k k ≤≤次的概率, k n k k nn q p k P C -=)(,n k ,,2,1,0 =。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 基本概念1、概念网络图⎭⎬⎫⎩⎨⎧-→⎭⎬⎫⎩⎨⎧≤<→⎭⎬⎫⎩⎨⎧)()()()(a F b F A P b X a A X 随机事件随机变量基本事件ωω →≤=)()(x X P x F 分布函数: 函数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均匀分布连续型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分布离散型八大分布→⎪⎪⎪⎪⎪⎪⎭⎪⎪⎪⎪⎪⎪⎬⎫⎪⎪⎪⎪⎪⎪⎩⎪⎪⎪⎪⎪⎪⎨⎧⎪⎭⎪⎬⎫⎪⎩⎪⎨⎧⎪⎪⎪⎭⎪⎪⎪⎬⎫⎪⎪⎪⎩⎪⎪⎪⎨⎧-102、重要公式和结论(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X k(k=1,2,…)且取各个值的概率,即事件(X=X k)的概率为P(X=x k)=p k,k=1,2,…,则称上式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或分布律。
有时也用分布列的形式给出:,,,,,,,,|)(2121kkk pppxxxxXPX=。
显然分布律应满足下列条件:(1)0≥k p, ,2,1=k,(2)∑∞==11kkp。
(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设)(x F是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若存在非负函数)(x f,对任意实数x,有⎰∞-=x dxxfxF)()(,则称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x f称为X 的概率密度函数或密度函数,简称概率密度。
密度函数具有下面4个性质:1° 0)(≥xf。
2° ⎰+∞∞-=1)(dxxf。
(3)离散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关系dxxfdxxXxPxXP)()()(≈+≤<≈=积分元dx x f)(在连续型随机变量理论中所起的作用与kk pxXP==)(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理论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
(4)分布函数设X为随机变量,x是任意实数,则函数)()(xXPxF≤=称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本质上是一个累积函数。
)()()(aFbFbXaP-=≤<可以得到X落入区间],(b a的概率。
分布函数)(x F表示随机变量落入区间(–∞,x]内的概率。
分布函数具有如下性质:1°,1)(0≤≤xF+∞<<∞-x;2°)(x F是单调不减的函数,即21xx<时,有≤)(1x F)(2x F;3°0)(lim)(==-∞-∞→xFFx,1)(lim)(==+∞+∞→xFFx;4°)()0(xFxF=+,即)(x F是右连续的;5°)0()()(--==xFxFxXP。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xxkkpxF)(;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xdxxfxF)()(。
(5)八大0-1分布P(X=1)=p, P(X=0)=q分布二项分布在n重贝努里试验中,设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事件A发生的次数是随机变量,设为X,则X 可能取值为n,,2,1,0 。
knkknn qpCkPkXP-===)()(,其中nkppq,,2,1,0,10,1=<<-=,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
记为),(~p n BX。
当1=n时,k k q pkXP-==1)(,1.0=k,这就是(0-1)分布,所以(0-1)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