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定义、重要作用与阅读

利润表的定义、重要作用与阅读
利润表的定义、重要作用与阅读

什么是利润表(损益表、收益表)

2008-9-01 14:49 来源: 会计视野作者: 待查

是反映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即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少、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有多少、实现的投资收益有多少、实现的营业外收入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即,耗费的主营业务成本有多少、主营业务税金有多少、营业费用、费用、费用各有多少、营业外支出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净利润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将利润表中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将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存货周转率;将净利润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计算出资产收益率等,可以表现企业资金周转情况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经济决策。

利润表分项列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因商品、提供劳务、对外投资等所取得的各种收入以及与各种收入相对应的费用、损失并将收入与费用、损失加以对比结出当期的净利润。这一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损失进行对比,结出净利润的过程,会计上称为配比。其目的是为了衡量企业在特定时期或特定业务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代价,为考核经营效益和效果提供数据。比如分别列示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并加以对比,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从而掌握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活动的成果。配比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在利润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常,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后得出。(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费用后得出。

在利润表中,企业通常接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分类分项列示。也就是说收入按其重要性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费用按其性质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利润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利润的构成分类分项列示。

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利润表的主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所以,曾经将这张表称为损益计算书。

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

在我国,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每个项目通常又分为“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分别用列。”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则按编报当年的口径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

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

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利润表的四个重要作用

2008-9-02 14:55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将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用户,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

(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

(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变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很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债权人和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收益表的有关信息,可以间接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并揭示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各种信贷决策和改进企业管理的决策,如维持、扩大或收缩现有信贷规模,应提出何种信贷条件等。管理部门则可据以找出偿债能力不强之原因,努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

(3)企业管理人员可据以作出经营决策。

比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种构成要素,可知悉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杜绝损失的发生,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4)可据以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

比较前后期利润表上各项收入、费用、成本及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并查考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绩效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关系,以便评判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功过得失,及时作出、生产、筹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使各项活动趋于合理。

利润表上述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利润表所列示信息的质量直接相关。利润表信息的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在收入确认、费用确认以及其他利润表确定时所采用的方法。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企业可能会选用对其有利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导致收益偏高或偏低。例如,在折旧费用、坏账损失和已售商品成本等方面都可按多种会计方法计算,产生多种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利润表中的信息表述的是各类业务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合计数以及非重复发生的非常项目,这也会削弱利润表的重要作用。

如何阅读利润表

2008-8-07 15:01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1)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当期主要业务的收入总和。收入是按实现原则确认的,不管收没有收到钱,只要销售成立,上就要确认收入。收入和现金是两回事,收入不一定会同现金一一对应,所以,取得了收入,不一定能拿到了现金,很多收入都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因此,严格地从制度角度讲,收到现金或开出确认收入的方法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经营情况十分复杂,何时确认收入,还应当取决于业务发生时的商业条件,也不是说,以收到现金为标准确认收入绝对不行,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只是一个原则要求。

企业的业务种类很多,交易也很复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性质、不同的交易方式,从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出发,判断是否应当在本期确认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名词,如工业企业称为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称为商品销售收入,一些服务业称为营业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当期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含的成本。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内容。直接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动力等;直接人工是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福利费等;制

造费用主要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对于商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是购买商品的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货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一样,主营业务成本的叫法也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业企业称为产品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称为商品销售成本,一些服务业务称为营业成本。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与本期销售收入相关的税金以及教育费附加。要注意,销售税金是在销售收入实现时根据规定计算的,不管实际交了还是应该交而没有交的,都包括在里面。值得注意的是,销售税金中不包括,也不包括。由于增值税特殊的核算方法,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在中是反映不出来的。

(4)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毛利,"销售利润"意味着它只包括因销售产品而取得的利润,不包括其他任何不是通过销售取得的利润。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的计算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显然,主营业务利润与销售利润的区别在于销售费用的扣除。

毛利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没有毛利就没有利润可言。如果市场相对稳定,毛利率应当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毛利发生巨大波动,意味市场风险大,或企业产品成本不正常。低毛利的产品应当通过周转率来弥补,所谓薄利多销就是这个意思。

(5)其他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从其他业务上取得的利润,计算方式是: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6)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商业企业的进货费用,如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展览费,等等。在工业企业,通常称为产品销售费用,商业企业则分别称为商品销售费用和经营费用。

(7)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全部企业管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中反映,利润表中没有反映增值税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管理费用是一项期间费用,也就是说管理费用是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也不能转到下一个会计期间,每一期的全部管理费用要用当期收入来抵减。

根据管理费用的性质,可以将管理费用的项目分为三类:①日常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②上交的税费。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中反映,利润表中没有反映增值税的项目。

③特殊项目费用。包括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

④摊销费用。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管理用折旧等。

(8)费用。

"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资金所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也是一项期间费用,要用当期收入来扣减。财务费用包括两项:

①利息费用。指企业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该数字是扣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这个利息费用不一定都是已经支付的,没有支付但属于本期的利息费都包括在内。但不是所有贷款利息都包括在财务费用里面,如果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资金,其利息就要算到固定资产里面,这在会计上叫利息资本化。

②汇兑损失。指由于汇率变动将外币项目折算为人民币项目而产生的汇兑损失,汇率变动既可能产生损失,也可能产生收益,统称汇兑损益。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汇兑损失是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后的差额。这里的汇兑损益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两部分。

●已实现汇兑损益。

●未实现汇兑损益。在会计期末编制报表时,要把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按编表日的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如外币现钞、外币存款、应收外币债权、应付外币债务等。这种折算只是货币计量尺度发生了变化,外币交易业务并没有实际发生,所发生的汇兑损益也就是没有实现的。

(9)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全部利润,代表企业可持续也是可预期的业务所产生的利润。它的计算方式是: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一般而言,只有这个利润数字是可以预期周而复始发生的,因为这个项目中没有包括非常项目。当然,在作分析的时候,应当扣除管理费用中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10)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企业因为对外投资而分得的净收益,如股利、购买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收入、所属子公司或联营企业分配来的利润,所谓净收益是指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差额。

当期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委托贷款减值损失也包括在投资收益内。

(11)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是国家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款或其他补贴款,包括返还的收入。

(12)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从非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教育费附加的返还款等。

(13)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因为非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损失。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14)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本期取得的全部利润之和。计算方式是: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

(15)所得税。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本期会计税前利润总额计算的所得税,而不是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调整后的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条例》的规定,企业在计征所得税时,可以先补亏,补亏的期限为五年。比如,某企业去年亏损200万元,今年盈利500万元,今年在计征所得税时,可以先弥补去年200万元的亏损,今年实际应税所得是300万元,按33%计算,应交所得税是99万元。

(16)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轻松读懂利润表

2008-9-03 14:12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一般包括一下几大部分: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包括营业成本,三项费用(,管理,财务),

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等几项.

为了便于自己理解,大家要打开一张利润表对比着来看,这几个大项的关系是:

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简单讲就是你的正常营业收入减去正常营业成本及日常经营费用支出(如费用、营业费用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

净利润=利润总额-

总结一下:利润总额是税前利润,净利润是税后利率。

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了,利润表就上面提到的几项,哦,是这么回事啊,那么同样的,怎么通过这张表进行投资呢?

请关注下面几个指标:

1.营业收入增长率(自己算,本期的营收减去上期的营收再除以上期营收)一般要超过20%,说明增长稳定,增长率大于30%那就是快速

2.营业成本增长率,请注意不是总营业成本增长率,营业成本增长率要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对比着看,营业成本增长率越低越好,如果营业成本增长率比营业收入增长率还要大,那就说明企业的成本控制有问题,如果成本控制问题连年出现,大家就要千万注意了.

3.大家看三项费用是否比上年同期有大幅飙升的现象,如果有,是企业下滑的征兆.

上面三点就是看利润表要注意的事项,有细心的朋友问:怎么没有主营收入增长率,也没有传说中的独门武器毛利率这个指标的出现呢?

其实在利润表中看不到这俩个指标,也计算不出来,那么它们在哪呢?其实它们藏在年报或半年报表中的董事会报告部分或报表的附表部分,而且人家已经开列并计算好了,甚至你所关心的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企业已经为我们解释好了,我们直接看就行, 有了主营收入增长率,就好办了,凡是净利润与主营收入同步增长的,可视为好公司。如果净利润同比增长20%,而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滑坡,说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应查明收入来源,确认其是否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毛利率指标在看财报时,是个重要的指标,号称独门武器.国内一位著名的投资者投资了黄山旅游这个股,一直没有出售,他的理由就是,只要毛利率没有下滑,其它指标尽管暂时下滑,也仅仅是短期波动.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公式中营业成本不是报表中总营业成本,而就是营业成本,不包括三项费用.

大家要注意:毛利率一般是指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一般在利润表中没有这项.也计算不出来,只有在附表中有,而且请大家一定要认清,为什么要搞毛利率这么个东西呢?因为毛利率的是收入与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其他费用无关。如果毛利率高说明你的产品有竞争力,

而三费都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一般认为毛利率大于30%为最佳.

编制原理

1、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1)以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中:

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折扣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直接有关,先从主营业务净收入中直接扣除,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2)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中减去费用、营业费用和费用,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得出的营业利润近似净利的概念。公式中,将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营业利润的扣减,意味着不仅主营业务应负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他业务也应负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3)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计算出当期利润总额,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其中,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计算出当期净利润额,目的是考核企业最终获利能力。

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在于,便于对企业利润形成的渠道进行分析,明了盈利的主要因素,或亏损的主要原因,使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利润表(损益表)编制公式

2008-9-03 14:53 来源: 会计视野作者: 待查

在财政年度末,所有帐目必须平帐。所有帐目的余额都需放在试算表(TrialBalance)里。师需根据簿记上的资料制作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部分公司除制作这两个报表外,还会制作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会先计算公司的净和销货成本,得到这两个的数目后就可计算毛利(GrossProfit/Loss)。将收入和支出的总和相减后就可计算纯利亏损(NetIncome/Loss)。以下会有几条重要公式:计算毛利(GrossProfit/Loss)的方法:

毛利=净销售(NetSales)-销货成本(CostofGoodsSold)

净销售=销售(Sales)-销货退回与折让(SalesReturnsandAllowances)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BeginningInventory)+购货(Purchases)-购货退回与折让(PurchaseReturnsandAllowances)+购货运费(Freight-Out/DeliveryExpense)-期末存货(EndingInventory)

计算纯利的方法:

纯利=所有收入(Revenue)-所有支出(Expenses)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008-9-01 14:59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依照目前我国的格式和内容,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如下: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外商投资企业利润表的编制

2008-9-04 15:02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是反映在一定期间内(月份、季度、年度内)利润(或亏损)的实现情况的。编制本表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利润(或亏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检查分析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并为企业和有关方面提供投资、信贷和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

一、利润表的结构及内容

利润表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营业收入和收益-营业费用和损失=净收益

多步式利润表共分六个层次,一般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1.产品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产品销售净额

2.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税金-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毛利

3.产品销售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

4.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

5.营业利润+投资收益+期货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6.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利润表的格式采用两年同期比较式多步式利润表,表式分为“本期数”、“本年累计数”和“上年同期累计数”三栏,

表式分上述六个部分,并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单列了“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在附注栏中注明出口产品外币销售收入和折合成人民币收入,较直接地反映了出口产品的换汇成本。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表内三个栏目中,“本期数”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的各有关账户本期(月或季)发生数填列;“本年累计数”应根据各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上年同期累计数”应根据上年同期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的有关数字填列。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各栏目应改为“本年计划”、“本年实际”和“上年实际”三栏。

2.表内各损益项目的“本期数”和“本年实际数”应根据各有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全年发生额填列。其中:

(1)“产品销售收入”应根据“产品销售收入”账户的当月(或全年)贷方发生额减去当月(或全年)借方发生额中的销售退回后的净额填列。其中“出口产品销售收入”项目,可根据“产品销售明细账”的有关数字填列。“销售折扣与折让”、“产品销售税金”项目可根据“销售折扣与折让”及“产品销售税金”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年度按全年发生额填列)。

(2)“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可根据“产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年度按全年发生额填列)。其中“出口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明细账”的有关数字填列。

(3)“销售费用”、“费用”、“费用”各项目,应根据上列有关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年度根据全年借方发生额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期货损益”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期货损益”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填列。“营业外收入”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营业外支出”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所有年度报表均应根据全年发生额填列。

(5)表中“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毛利”、“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各项目均按多步式利润表所列六个层次的计算公式计算。

3.附列项目中“出口产品销售收入”项目栏应注明“非人民币货币名称和金额”,以及“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

内销产品中如有由于以产顶进等原因而收取外汇的,应在本表附注中说明。

利润表中的本年数填列方法介绍

2008-8-01 14:57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本月数或本年数”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以下方法填列:

1.“营业收入”,反映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项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

2.“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

“营业成本”项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

3.“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

4.“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销售费用”项目=“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

5.“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项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

6.“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项目=“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

7.“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投资收益”项目=“投资收益”科目发生额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8.“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兔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项目=“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营业外支出”项目=“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

9.“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0.“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项目=“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11.“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增值税的利润表填列问题

2008-6-17 09:36 来源: 开封市国家税务局作者: webmaster

问:我是一家外贸,收到的,按照准则应计入哪一会计科目,在利润表中应填入哪一项?

答:出口企业申报出口货物退税时:

应根据购进出口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上注明的金额和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申报应退增值税款,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实际收到机关审批的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新税法下如何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009-8-03 11:28 来源: 中国税务报作者: 待查

核算,主要是为了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

第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缴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用的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如果有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还应作相应扣减。

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缴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额-抵免税额。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公式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额±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金额-纳税调整减少项目金额。

第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来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应缴纳的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的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第三,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例】某股份公司2007年2月注册成立,系一般纳税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亏损”科目余额10万元。2008年度有关纳税资料如下:

1.销售产品取得不含税额7800万元,债券利息收入180万元,其债利息收入50万元;销售成本3900万元,缴纳增值税53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53万元。

2.发生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200万元。

3.发生费用1600万元,其中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560万元。

4.发生费用377万元,其中支付向其他企业借款2000万元一年的利息180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

5.发生营业外收入200万元,系2008年11月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2300万元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500万元的差额。

6.发生营业外支出150万元,其中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90万元,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55万元,税收滞纳金及罚款支出3万元,违约金支出2万元。

7.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价款200万元。

计算该公司2008年度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及所得税费用。

解答如下:

会计利润=7800+180+200-3900-53-1500-1600-377-150=600(万元)。

按公式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1.收入总额=7800+180=7980(万元);

2.不征税收入为0;

3.免税收入50万元;

4.各项扣除=3900+53+1470+1880+317+74=7694(万元),其中销售成本3900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3万元,销售费用1470万元[1500-(1200-7800×15%)],管理费用1880万元[1600+560×50%],财务费用317万元[377-(180-2000×6%)],营业外支出74万元[150-(90-600×12%)-55-3];

5.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40万元;

6.应纳税所得额=7980-0-50-7694-40=196(万元);

7.减免税额为0;

8.抵免税额=200×10%=20(万元);

9.应纳税额=196×25%-0-20=29(万元)。

按公式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1.纳税调整增加项目金额=30+60+76=166(万元),其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30万元(1200-7800×15%),借款利息支出60万元(180-2000×6%),营业外支出76万元[(90-600×12%)+55+3];

2.纳税调整减少项目金额=50+280+200+40=57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额280万元(560×50%),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额200万元(2500-2300),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40万元;

3.应纳税所得额=600+166-570=196(万元);

4.减免税额为0;

5.抵免税额=200×10%=20(万元);

6.应纳税额=196×25%-0-20=29(万元)。

上例中可以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两个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具体来说,对于经营亏损40万元,《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则该公司应于2007年末按照弥补期的适用税率25%,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400000×25%)。对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1200万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据此企业可以在2008年度税前扣除1170万元,于未来期间可的金额为30万元,企业应于2008年12月31日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300000×25%)。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增加200万元,故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成本+2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成本,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2000000×25%)。

2008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290000+[(500000-0)-(75000-100000)]=815000(元)。

通过利润表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2008-9-04 15:07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利润是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重要依据。阅读的重点在于了解该报表的主体构成、变动趋势和相关的要素构成。

(1)把握结果。利润表是把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

首先看最后一行净利润,然后是利润总额。这就是检查经营成果的第一步:总体把握结果。把握结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如果净利润是正数,说明企业赚钱;如果净利润是负数,说明企业赔钱。然而,许多人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净利润为负就代表公司亏损。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

(2)分层观察。分层观察的目的是要企业明白到底在哪儿赚钱。

通过观察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数额较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营业务利润,而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这不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

阅读利润表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进一步关注发生在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及经常性净利润等指标上的增减变化情况。比如甲企业2005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20%,但经常性净利润(即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大幅增长40%,而且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2%,也证明了该公司在本年度主营业务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情况。

(3)对比。项目对比通常是与两个目标进行比较。与上年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的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与年初所定的目标(预算目标)相比,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预算目标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通过与这

两个目标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对企业本年度业绩是否满意。

企业利润表内容分析

2008-9-01 15:05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是反映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它反映了企业收入、成本、费用、情况,揭示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和实现过程,是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窗口,为企业分配利润和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提供重要依据,也是用来预测企业未来利润情况的基础。

1识别利润表会计造假的审查目的

审查利润表有如下目的:

(1)证实企业利润表中各种收入、费用交易在一定时期内确已发生,即对报表存在性认定的检查。

(2)证实企业利润表中已包含企业一定期间所有的收入、费用交易而无遗漏,即对报表完整性认定的检查。

(3)证实企业收入和费用等要素均已按适当的方法进行计价,列入利润表的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金额是正确的,即对报表的估价与分摊认定的检查。

(4)证实企业是否按法定程序分配利润。

2识别利润表会计造假审查的内容和方法

在审查过程中,由于利润表的编制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此在审查有关收入时应有与其相配比的成本、费用,如主营业

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相配比,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相配比。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不配比的异常情况,应加以注意。

(1)主营业务利润的审查。

①主营业务收入的检查。

主营业务收入的检查,主要采用抽查法、核对法、复核法。

审阅产品和营业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审查销售确认的时间是否正确。

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作比较分析。

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现象。

抽取一定数量销售,审查开票、记账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发货单、销售合同一致。

审阅账簿记录并核对凭证,查明企业已发生的销货退回、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有关手续和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抵减处理。

检查年终年初有无将某些主营业务收入有意推迟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以达调节利润的目的。

②主营业务成本的检查。

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审查,应通过审阅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产成品明细账等记录并核对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

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本,以及各月份主营业务成本金额,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应查明原因。

结合生产成本审查、抽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是否与销售收入配比。

③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审查要点。

由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销售环节中针对营业收入这一流转额而征纳的税,所以对该项目审查要注意: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查,进一步复核计算相应税金的正确与否。

注意个别税如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是“税上税”,计税基数是、、合计,有无用营业额直接乘以税率的错误算法。

(2)其他业务利润的审查方法。

其他业务利润由其他业务收入减其他业务支出可得,它是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成果,在审查时需注意:

①通过抽查凭证和账簿记录,主要检查其他销售收入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是否符合规定:如收取的经营性租金收入,出售多余材料,工业企业对外提供维修、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②审查中要注意审查其他业务的真实性,有无出售多余材料或外购商品不入账,隐瞒收入,私存小金库,用于非法开支等情况。

③无形资产转让业务是否按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应在本项目核算,应列入营业外收支中。

④抽查大额其他业务收支项目,注意其他业务支出与其他业务收入的配比,有无有意地多转少转或漏转其他业务支出情况。

⑤与上期其他业务利润比较,了解重大波动的原因,分析其合理性,追查异常的其他业务收支项目。

(3)期间费用的审查。

由于: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费用

所以审查期间费用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企业营业利润的正确性。

例如:营业费用的检查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检查营业费用的项目设置和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查明其项目设置是否划清它与其他费用的界限。

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进行人为调节利润。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审查可参照第4章中有关期间费用审查章节。

(4)企业利润总额的审查。

由于:

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对企业营业利润审查之后,需对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审查。

①投资收益的审查。

查阅“投资收益”账户记录及有关账户记录,并核对凭证,确定投资收益核算内容及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计算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析被查单位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投资收益,判断被查单位盈利能力稳定性。

将重大投资项目与以前年度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异常变动。

②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审查。

由于营业外收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原因带来的收入和支出,所以在审查营业外收支时应分析其发生原因,核对有关凭证

和账簿,特别应注意盘盈、盘亏、毁损价值的真实性;罚没收支的真实性、正确性;有无利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现象;确认无法支付的欠款和非正常损失等是否履行审批手续等。

除此,要注意审查企业是否将营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混淆,营业外支出与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是否界限不清;是否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分别进行核算,有无以营业外支出直接冲减营业外收入情况等。

(5)企业净利润的审查。

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2008-9-02 15:28 来源: 会计网作者: 待查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在企业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改为“费用”、将“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在实务中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二)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

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

(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累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累计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前期确认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时适用的所得税率)或者=递延税款账面余额-已确认递延税款金额的累计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情况下,为了慎重起见,如果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的,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

4、所得税后利润分配顺序:

(1)被没收的财务损失,违反税法规定而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上年度亏损。不足时可以在5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延续5年后还未弥补的亏损,用税后利润弥补。

(3)提取法定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用作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和转作资本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不提取。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公积金不得少于25%。

(4)提取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支出,可按5%~10%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5)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A、应付优先股股利(现金股利);

B、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C、应付普通股股利(现金股利),另含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D、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另含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

E、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5、利润分配政策分析:

企业利润分配,受到法律规定、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资金结构等因素的限制。

(1)股份制企业还要遵守以下两点:

A、在企业当年无盈余时不得分配股息和红利;

B、为维持股票价格,经董事会同意,可动用以前留存利润依股票面值的6%分派股息。

(2)股票的几个基本点:

A、股利宣告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B、股权登记日:指自宣告日起,至一定时期(通常2~3个星期),作为股票过户的截止日期,在此日之前登记在册的股东有权取得股利。

C、除息日:即在除息日之后购买股票的股票持有人,无权凭票获得本期股利。

D、付息日:是指实际支付股利的日期,通常在登记日之后2~4个星期。

(3)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A、法律因素:资本保全、企业积累、净利润、超额累计利润。

B、股东因素:稳定的收入和避税、控制权的稀释。

C、公司因素:盈余的稳定性、资产流动性、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债务需要。

D、其他因素: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编制单位: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 单位:百万元 2012年度2011年度增减额增减%一、营业收入4683050776-3,946-7.77%减:营业成本3196332252-289-0.90%营业税金及附加166259-93-35.91%销售费用39744215-241-5.72%管理费用336730633049.92%财务费用135880755168.28%资产减值损失-74403-477-118.36%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号填列)-139-68 -71104.41% 投资收益(损失 号填列)161141 2014.18%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538 -13-34.21%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60979847 -3,750-38.08% 加:营业外收入10071022-15-1.47%减:营业外支出22477147190.91%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532 -7-21.88%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 号填列)688010792 -3,912-36.25% 减:所得税费用8691430-561-39.23%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60109361 -3,351-35.80%

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 383 -383-1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68648 -2,962-34.25% 少数股东损益324712-388-54.49%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0.75 1.14 -0.39-34.15% (二)稀释每股0.75 1.14 -0.39-34.15% 六、其他综合收-56-32 -2475.00% 七、综合收益总59549329 -3,375-36.1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56328616 -2,984-34.63%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322712 -390-54.78% 通过分析三一重工利润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较2011年降低了3,946百万元,降低幅度为7.77%,说明公司的经营规模有所下降。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利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利润6097百万元,比上年减少了3,750元,降低率为38.08%。减少幅度较大,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减少主要是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比上年降低3657百万元引起的,同时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20百万元,这也是导致营业利润增长的有利因素;由于销售费用比上年减少241百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增长304百万元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增长551百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比上年减少71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减少

损益表分析

损益表的定义和构成 损益表定义 又称为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损益表模板:

营销收入 营销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所得的金额。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及折让余额是销售收入净额,也就是公司的实

际营业额。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及折让=销售收入净额 经营费用 企业在销售和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折旧费,杂项费,这些费用都要被从企业总收如中扣除。前期损益调整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或发现错误所作出的调整,调整遵循一致性原则,保持企业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口径一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新会计政策更适用于要被取代的会计政策才能允许被变更。新的会计政策必须能反映出更好的效果和财务状况才能被视为更适用。 会计政策更改后,现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数额须在新政策中重申,同时必须找到积累的调整在当期盈亏表中注释。它包括对相关时期股东资金动作的协调,以显现调整后的有效性。 其他报表 保留盈余表 损益表上的数据是用来准备另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保留盈余表,其被视作企业运营中第四重要的财务报表。 保留盈余能体现在一段时期被从初初始到最终盈余的变化状况,尤其在财政年。 计算公式:

最终盈余=期初盈余-股东分红+净收入 请注意净收入是从损益表中获得,需要考虑到投资量和向股东派发的分红,因此企业能根据盈余表中体现的盈余,根据投资和分红状况作出战略性的决策。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与盈余表同时准备。有时候盈余表会与损益表合拼,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盘点盈亏汇总表 盘点盈亏汇总表体现出在特定时期内,股东资金在总体盈亏中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此报表的目的是强调某些数目,即使它们比较明显,否则只会出现在账户的数据中。例如: -波动较大的汇率 -从物资重新估价中获得的较大收益 -前期损益调整(体现在损益表中) 如果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上几点是重要因素。又是它们会凸显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改变。比如在对境外子公司重新评估资产时由于巨大汇率变动会对股东造成物质价值损失。 合并损益表 合并损益表适合于运用于母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带领公司群的状态,同时也要用到合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表。合并损益表在于把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有效地看作一个整体。它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1、你会关注上市公司哪些财务会计问题? 答:我会关注上市公司必要的公司财务数据和经营业务信息等。阅读上市公司的报表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想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企业发展情况、财务状况、是否有投资价值等,阅读报表对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企业的报表内容非常简洁明了,只占三大证券报的一个版面,掌握上市公司年报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信息都基本集中在这个简报当中,简报有几个重要部分,抓住了这些部分的要点,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一)会计数据部分阅读要领 会计数据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获利能力、每股收益、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这些都是必须详细了解的。 1、常见的评价指标 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通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进行衡量。由于目前整体市场(剔除亏损股)的平均市盈率在14倍左右,所以蓝筹股的市盈率要保持在12倍左右或少于12倍;其净资产收益率每年至少要保持在6%-10%之间;但每股收益的多少才算是蓝筹股,这需要就个股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只股票的股本结构大小不一,净资产高低也不同。 2、每股收益的历史比较看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总额和每股收益。净利润总额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相对盈利水平。每股收益的历史比较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增长与股本扩张之间的关系,如果每股收益并未随股本的扩大而受到稀释,那说明公司的外延式增长是合理的,为投资者所能带来的回报稳定而持久,相反,则说明公司的成长能力有限,如果是由于再融资所导致的股本扩大而使得每股收益下降,那就表明,公司募集资金所投项目还未产生效益或所产生的效益还不如原有存量资产所创造的利润。 3、研究利润构成看公司的利润含金量 主营业务利润可以反映公司盈利是否稳定,如利润来源大多数是依靠主营业务,那么其盈利就比较稳定;如果在净利润中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重非常少,则说明公司盈利情况不稳定。要观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真正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还是来自于偶然性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因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而调整的利润等。还要注意有的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甚至是直接变卖家产,更有极少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在财务上的技术处理,给业绩注入水分,在读年报时要仔细鉴别。如:其它业务利润和其他营业利润往往是一次性的,但不能持续。 4、如何观察上市公司的持续增长潜力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长性:炒股票是炒未来,只要上市公司有成长性,即使市盈率较高,也常被做为炒做对象,因为市盈率会随着公司的成长而降低。要想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长性,应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是否逐渐提高,主营业务是否有发展潜力,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处于垄断性地位,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是逐年稳步提高还是缩小,都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

如何看懂利润表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熟悉利润表的科目内容; ●掌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涵义; ●掌握解读利润表的财务基础; ●熟练运用相关财务比率指标分析利润表; ●达到看懂利润表的目的。 如何看懂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科目分解 资产负债表起源于静态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起源于动态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将动态会计恒等式的三项细化就构成了利润表,如表1。 表1 利润表

二、解读利润表的财务基础 1.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的分类与归集原理 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表,表明企业在一个时点产生的资产负债情况,利润表是一个过程表,它表现出这一段时间企业的盈利的过程。 (1)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就是今天企业卖了多少物品,卖了多少金额,一般是单价乘以数量,包含单价和数量两个基本要素。以公式表示为: 营业收入=单价X数量 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包括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等。 成本 营业成本等于材料费、人员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总和。 成本的范围。一般生产型企业的这三项费用都比较明确,其他类型的企业,比如流通型企业,材料费用是购货价格;人工费用是企业操作工人的各种费用;服务型企业的人工费用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各种费用;制造费用是生产产品所产生的费用,二线辅助人员的工资、车间的照明、清洁、保洁等都属于制造服用。 降低成本的办法。根据成本的组成要素,企业想降低成本有两个办法:一是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人工费、节约能源、降低各个环节的消耗等。目前企业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人工费用。在人工费减少的同时,由于新设备的引进,制造费用会相应增加,但是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是可以折旧的。所以一般引进先进设备人工费和制造费两者的总和还是会减小。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其中,前两项属于营业税金,后三项属于附加税。 营业税。营业税的税率主要有3%、5%、8%、20%等多个级别,税率和行业性质有关,行业不同,税率不同。 消费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没有营业税广,主要对象是烟、酒、化妆品等产品。一般来说,只有具备五类行业才被征收消费税:第一类,税基比较广泛,大家都在用,国家资金短缺等情况;第二类,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第三类,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第四类,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第五类,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如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等。 主营业务税金。主营业税金是指专门针对烟进行征收的税。为了减少吸烟人数,降低吸烟的危害,国家对烟

利润表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本期金额”/“本年累计数”按当年企业1月1日至本月末累计数填列,能够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年初至本月末的累计总规模,并通过纵向计算揭示利润的构成情况; “上期金额”/“本月数”应当填列企业上年1月1日至上年同期期末各对应项目的累计数,“上期金额”即上年同期金额。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如果某个损益类科目没有期初期末余额,则该损益类科目根据贷方栏数额填列。根据本期发生额的借贷双方互抵的余额填列。如果根据发生额,那么借贷都有发生额该怎么填列?——按照互抵后的余额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他业务收入贷方余额—其他业务支出贷方余额得到的数值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复习进程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 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分析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了解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帐户式结构。 帐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善好坏的重要标志,财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现金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 分析长期负债偿还能力的目的,在于预测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然而,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短期偿债能力。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时,对长期债务的清偿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计算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时,也把短期负债包括在负债总额之内,实际上,是评估企业的整个偿债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资产负债率;2.所有者权益比率;3.产权比率;4.利息保障倍数。

损益表的阅读与分析

损益表的阅读与分析 赵桂娟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下面我们来学习损益表的阅读和分析课程。前边我们介绍了企业三大基本报表之一,损益表的相关内容。在本讲里边,我们要进入到损益表的结构核心来阅读其内容,并且来分析里边的相关数据。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损益表。 企业的损益表,我们可以把它描述成是企业的一个“面子”,人活着是要面子的,企业也一样,企业,它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要有一个“面子”,但是这个“面子”不能做得太离谱,我们要“面子”的同时,我们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做事,我们还要获得销售收入,还要获得相应的现金。 我们来看一下本讲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说明。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损益表的含义及作用,以及损益表的结构,进而,我们要带大家来阅读和分析损益表,特别是要分项目地来介绍损益表里边的奥秘。最后,我们要通过损益表的综合分析方法来剖析损益表的深层的信息。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本讲的内容。 一、损益表的含义及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损益表,它有哪些作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以及分配情况的报表,主要反映的是经营成果,它的理论依据是收入减费用等于损益。收入大于费用,那是盈利;收入小于费用,是损失。这张报表是一个动态的期间报表,我们常常说一个月的资产负债表,还是一年的资产负债表,绝对不能说某年某月某日的损益表,所以,我们常要说这个损益表一定是一个期间的报表,不能是时点报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报表,它从格式上来看是采取报告式的,是从上到下排列,这个排列也有内在的一些规矩,这是

我们说的损益表的一个含义。 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损益表的作用是什么。损益表,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损益,损益,说白了,就是盈利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提供决策的依据,我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这个结果的获得是不是合理的,因为在损益表里边,有日常经营活动的损益情况,也有偶发的情况,所以我们还要看这个结构。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损益表来揭示这个利润的变化趋势,因为有去年的和今年的、本月和上个月的,都可以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这个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同时,我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再融资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需要到市场上去借钱的时候,损益的情况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想去筹资有多难,谁愿意把钱借给他,把钱借给这家企业,没准就打水漂,有去无回。所以,损益表在企业里边,这个“面子工程”是一定要做,但是千万不能把它做成假的“面子”,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真的“面子”。 二、损益表的结构 从损益表的结构上,非常简单,归成三个要素,一个是收入,一个是费用,还有一个叫利润。这个结构是从损益表的第一行开始,营业收入,最下边是净利润,中间的过程是逐次地来描述,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的这个计算过程,再由营业利润到利润总额的这样一个计算环节,最后反映在净利润上,所以,我们常说损益表有三段,第一段是营业利润,第二段利润总额,第三段净利润,这是一个三段式,构成了损益表。 损益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样的一个内在联系呢?从营业收入来看,这个项目反映了企业主要经营和次要经营活动的总收入,我们常说的主营和副营。什么是主营呢?在工商营业执照上都要注明这家企业的主营范围是什么;其次,副营的范围是什么。在会计里边,现在

最新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发展了,规模扩大了,销售收入应相应增加。如果收入反而下降了,就要审查是否漏报收入,或者未通过销售收入帐户核算。对此,只要核对销售收入的数量与产成品发出的数量是否一致,就能发觉问题。(在不存在视同销售、非正常损失等情况下,二者的数量应该是一致的)。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通过产品单位成本、成本结构、成本项目的分析,了解成本变动因素,核实结转到产成品明细账中的产品品种、数量、单价、金额,检查企业挤占生产成本、多转或少转成本的行为,以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注意检查帐面已实现销售收入计缴税金的正确性。(4)营业外收支项目,重点核对损益表附列的营业外收支明细表,对那些营业外收支数额显得特别小,或显得特别大或某个项目比前期有突增突减超过正常变化时,应做为审查重点。

损益表检查分析方法 主要指标分析 审查损益表,还要通过比较分析,把与利润有关的指标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通过其比率升降来发现问题。主要指标有: 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收入X100%毛利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进货成本) 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销售收入X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X100% 税负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X100% (1)毛利率的检查分析 通过对销售毛利率的分析,可以看出销售收入是否与成本费用配比,是否存在成本费用多计或收入少计的问题,各比率中销售额变动率是最基本的,它反映企业的业务情况,其他比率的变动幅度都应以销售额变动率为参照。当计算出毛利率时,应当与企业前期或去年同期比较,与同行业毛利率比

损益表分析

损益表分析

非定期性事件 3 净收入816 921 红利0 6 股东净收入816 915 营销收入 营销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所得的金额。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及折让余额是销售收入净额,也就是公司的实际营业额。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及折让=销售收入净额 经营费用 企业在销售和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折旧费,杂项费,这些费用都要被从企业总收如中扣除。 前期损益调整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或发现错误所作出的调整,调整遵循一致性原则,保持企业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口径一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新会计政策更适用于要被取代的会计政策才能允许被变更。新的会计政策必须能反映出更好的效果和财务状况才能被视为更适用。 会计政策更改后,现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数额须在新政策中重申,同时必须找到积累的调整在当期盈亏表中注释。它包括对相关时期股东资金动作的协调,以显现调整后的有效性。 其他报表 保留盈余表 损益表上的数据是用来准备另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保留盈余表,其被视作企业运营中第四重要的财务报表。 保留盈余能体现在一段时期被从初初始到最终盈余的变化状况,尤其在财政年。

计算公式: 最终盈余=期初盈余-股东分红+净收入 请注意净收入是从损益表中获得,需要考虑到投资量和向股东派发的分红,因此企业能根据盈余表中体现的盈余,根据投资和分红状况作出战略性的决策。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与盈余表同时准备。有时候盈余表会与损益表合拼,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盘点盈亏汇总表 盘点盈亏汇总表体现出在特定时期内,股东资金在总体盈亏中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此报表的目的是强调某些数目,即使它们比较明显,否则只会出现在账户的数据中。例如: -波动较大的汇率 -从物资重新估价中获得的较大收益 -前期损益调整(体现在损益表中) 如果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上几点是重要因素。又是它们会凸显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改变。比如在对境外子公司重新评估资产时由于巨大汇率变动会对股东造成物质价值损失。

如何阅读利润表

讲座:怎样阅读企业会计报表之—— 怎样阅读《利润表》 主讲:向才柏 【导言】企业的会计报表有多种多样,但一般而言,企业的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时点数,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时期数。报表的使用者如何从会计报表中捕获会计信息,必须在了解报表的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相关指标,才能够真正解读企业会计报表。以下我的讲解是:怎样阅读《利润表》? 【《利润表》格式陈列】 第一节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勾稽关系 一、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 利润表,也叫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我国企业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报表结构。即,是一种以某个特殊的计算公式为建表基础,分别列示项目、分步骤计算,得出最终盈亏结果的一种报表类型。一般的利润表有四层结构,需反映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层:以营业收入(A)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B) 第二层:以营业利润(B)为基础,计算利润总额(C)

第三层:以利润总额(C)为基础,计算净利润(D) 第四层:以净利润(D)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E) 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1、营业利润B=营业收入A-营业成本A1-营业税金及附加A2-销售费用A3-管理费用A4-财务费用A5-资产减值损失A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A7+投资收益A8 2、利润总额C=营业利润B+营业外收入B1-营业外支出B2 3、净利润D=利润总额C-所得税费用C1 所得税费用C1=应纳税所得额(C2)*适应的所得税税率 【说明: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应纳税所得额并非上一层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二者的差别在于纳税调整项。】 4、每股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 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E1、稀释每股收益E2 综合收益总额E=净利润D+其他综合收益E3 第二节利润表各项目来源 一、营业利润板块 项目包括:营业收入A、营业成本A1、营业税金及附加A2、销售费用A3、管理费用A4、财务费用A5、资产减值损失A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A7、投资收益A8等项目。 1、营业收入A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权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对外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所获得的收入。

利润表的编制与相关财务报表分析(2)

(二)财务比率 建议大家把常见的财务比率记下来,在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比率的掌握,与对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掌握一样重要; (三)分析方法举例 1.趋势比较、纵向比较 2.同业比较、横向比较

3.绝对值、相对值同时比较 结构百分比,就是使用百分比来表示某一张报表或者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可以了解各项目的重要性,比如可以找到影响净利润的重要项目;

在分析时,必须绝对额和相对额结合使用 ; 上表数据,如果从绝对额上比较,2013年至2017年毛利逐年增加;但从相对额比较发现,销售毛利率逐年降低;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企业为增加销售收入而降低单价导致的;也可能由于企业制造成本或者进货成本升高导致; 三、从财务报表分析看三大报表

(一)三大业务活动 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把经济业务活动翻译成会计凭证最终成为报表,再通过报表分析解读这些经济业务活动。 筹资活动:确定适宜企业的资本结构; 投资活动:投资报酬率与风险的权衡; 经营活动:以最低的耗费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三大报表与三大业务活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企业是否在创造价值,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权责发生制; 现金流量表收付实现制,现金为王; 现金流的重要性: 1.为什么说“一个企业没有利润是痛苦的,而没有现金流是致命的”?有盈利能力但是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破产屡见不鲜; 2.真实的利润代表企业的发展趋势,现金流则代表企业当下运营的能力,没有现金流谈利润没有意义。(现金流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公司利润质量) 3.现金流出现问题会导致企业立即死亡,利润问题如长期无改善,将导致企业慢慢死亡。(现金流很重要,只有现金流没有利润也不行) 4.有些创新业务模式的企业并不是以短期营利为目的,他们会在短期内不计成本冲刺业绩,以高营业收入、高市场占有率等获得良好的业内声誉,然后谋求风险投资、上市套现等资本运作。这种案例在当下并不少见。他们大多在短期内没有利润,连续几年里都在各种融资烧钱,财报上亏损巨大,但也仍然活得很好; 5.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考量要素,但不是绝对标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金有流动价值,也有时间价值)

利润表中英文对照版

利润表中英文对照版 一、主营业务收入Revenue 减:主营业务成本Less: Cost of Sales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Sales Tax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填列) Gross Profit ( - means loss) 加:其他业务收入Add: Other operating income 减:其他业务支出Less: Other operating expense 减:营业费用Selling & Distribution expense 管理费用G&A expense 财务费用Finance expense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填列) Profit from operation ( - means loss) 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填列) Add: Investment income 补贴收入Subsidy Income 营业外收入Non-operating income 减:营业外支出Less: Non-operating expense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填列) Profit before Tax 减:所得税Less: Income tax 少数股东损益Minority interest

加:未确认投资损失Add: Unrealised investment losses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填列) Net profit ( - means loss)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Add: Retained profits 其他转入Other transfer-in 六、可供分配的利润Profit available for distribution( - means loss)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Less: Appropriation of 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s 提取法定公益金Appropriation of statutory welfare fund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Appropriation of staff incentive and welfare fund 提取储备基金Appropriation of reserve fund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Appropriation of enterprise expansion fund 利润归还投资Capital redemption 七、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Profit available for owners distribution 减:应付优先股股利Less: Appropriation of preference shares dividend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Appropriation of discretionary surplus reserve 应付普通股股利Appropriation of ordinary shares

利润表分析(免费)

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 (一)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量×[单价×(1-税率)-单产销售成本]} ∴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销售量、销售品种结构、销售价格、销售成本、产品质量、税金 (二)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方法 六因素分析法*: 1.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单一产品: 销量影响利润=(实际销量-基期销量)×基期单产利润 多种产品: 销售量变基期产产品 动对利润=品销售×(销售量-1)=基期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量增长率 的影响利润额完成率 产品∑[产品实际销售量×基期单价(或单位成本)] 销售量=×100% 完成率∑[产品基期销售量×基期单价(或单位成本)] (比率) 例:P140 2、销售品种结构变动影响 第一种方法*: 品种结构产品基期单基期产产品 变动对利=∑(实际×位产品)-品销售×销售量 润的影响销售量利润利润完成率 例:P140 第二种方法: 品种结构产品产品实际基期基期 变动对利=∑[∑(实际×基期)×(品种-品种)×销售] 润的影响销售量单价构成构成利润率 第三种方法: 品种结构产品产品实际基期基期基期综 变动对利=∑[∑(实际×基期)×(品种-品种)×(销售-合销售)] 润的影响销售量单价构成构成利润率利润率 第四种方法:倒算法 品种结构实际产基期产其他各因素 变动对利=(品销售-品销售)-变动对销售 润的影响利润利润利润的影响 3、价格变动影响 价格变动产品实际基期 对销售利=∑[实际×(销售-销售)](1-基期税率) 润的影响销售量价格价格 例:P140 等级品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级产品实际销量×(实际等级实际平均单价-实际等级基期平均单价)] (1-基期税率)

利润表

利润表的编制说明 1.本表反映小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2.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人本表。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3.本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小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如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的管理费用也在本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小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一”号填列。 (9)“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利润总额”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一”号填列。 (11)“所得税”项目,反映小企业当期发生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2)“净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一”号填列。 (13)补充资料中“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反映小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批准的当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1、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如何看懂利润表 (答案)

1. 在营业收入中包含营业税金和附加税,其中碎玉消费税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主要对象是烟、酒、化妆品等产品 B税基不是很广泛 C不需要征收消费税 D各产品的消费税税率相同 正确答案:A 2. 在经营杠杆中,固定成本越多,杠杆力臂越长,利润就越大的财务杠杆前提是:√ A总资产一定 B总成本一定 C总销售一定 D总收入一定 正确答案:B 3. 企业员工的工资、提成、旅差费、做活动等所属于的费用类型是:√ A销售费用 B财务费用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A 4. 非财务经理想要掌握企业当年固定支出数额,判断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是:√ A变动成本 B流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净利指数 正确答案:C 5. 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三个范围,其中生产产品所产生的费用等都属于:√ A流动费用 B加工费用 C材料费用 D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D 6. 关于营业收入含义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包含单价和数量两个基本要素 B包括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 C不包括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D不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B 7. 基于动作产生成本的原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常用的节约成本的方法的是:√ A降低原材料 B减轻费用 C用杠杆调节 D提高效率 正确答案:C 8. 在利润表的财务比率中,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理解,表述错误的是:√ A也被称为ROE B主要受总资产周转率影响 C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D净利率下降,资产周转率则必须上升 正确答案:B 9. 企业通常都有三大能力,其中不包括的是:√ A偿债能力 B盈利能力 C营运能力 D安全能力 正确答案:D 10. 边际贡献是销售用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其目的是收回:√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流动成本

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中国农业会计2009—10 借:坏账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 2.抵销本年度内部发生的应收与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 ××× 贷:应收账款 ×××3.抵销本年度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其抵销方法与计提时作相反分录。如果当年内部应收账款是计提坏账准 备,其计提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则抵销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如果当年内部应收账款是冲销坏账准备,其冲销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则抵销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坏账准备”项目。 作者单位:张裕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小 轩) 工作研究 !!!!!!!!!!!!!!!!!!!!!!!!!!!!!!!!!!!!!!!!!!!!!!! 利 润表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增长潜力的重要报表,也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 要依据。尤其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众多,受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查看一下利润表的几个指标,并以此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正确理解和分析利润表是有效利用利润表的前提。 一、正确理解利润表信息的含义 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开始执行与国际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最大亮点是利润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利润表要素内容的调整、 利润计量基础的变化及利润表项目结构的改变上。与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润表相比,新利润表能够提供更 加详细和全面的利润信息,增进了利润表关于公司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 透明性和有用性,但伺时也增加了利润表信息的复杂性,给正确理解利润表信息增加了难度。 (一)利润表要素内容中增加了“利得”和“损失”。旧企业会计准则定义的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企业会计准则尽管仍然沿用了这六大会计要素,但对部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了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的利得和损失。将利润构成中的利得和损失单独列报,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判断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 (二)利润确认计量基础中适度应用了“公允价值”。新企业会计准则不再完全强调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而是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度应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是一种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 (三)利润表项目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润表在项目构成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1.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即不再区分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只是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新增)、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新增)、投资收益。这样处理既有利于集中反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总体成果,也有利于简化利润表。 2.营业利润的项目构成有所变化。在旧的利润表中,投资活动不列入企业的营业活动,投资收益放在营业利润以外与营业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文/李金泉 52

教你如何巧看利润表

教你如何巧看利润表 【导读】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平衡公式来编制,主要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好坏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利润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说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据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二是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说明企业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利润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是收入项目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当期收入的内容包括当期收讫现金的现金收入、上期预收账款实现的收入、本期发生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实现的收入。 第二是费用项目分析。 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分析时,首先要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是否贯彻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查明原因。同时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明确各项目的

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分析利润表时,要与企业的财务情况说明书联系起来。 它主要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税金的缴纳情况、预计下一会计期间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推荐阅读: ·;资产类会计科目完全解析 ·;库存现金的管理规定及其核算原理 ·;实务支招:查找会计错账的四大方法 ·;企业财务控制的四项原则与三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