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与樱花
实力至上的弱肉强食
![实力至上的弱肉强食](https://img.taocdn.com/s3/m/f32a2a3acaaedd3382c4d300.png)
实力至上的弱肉强食作者:吴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6期摘要:日本动漫画面精美,人物鲜活,故事曲折,构筑出了一个个梦幻般的奇幻世界。
但是,日本动漫中还包含着深层次的日本文化理念:暴力,强权。
这是因为日本文化来源于“武士道”精神,非理性地迷信武力,崇尚以力服人,服膺强者,蔑视弱者,相信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形成一种实力至上的价值观,模糊了善与恶的是非观。
日本动漫中,血腥暴力的画面俯拾即是,杀戮、血腥成为了一种表现实力的手段,视生命如草芥,这种对生命的漠视让人不寒而栗。
当我们在观看日本动漫时,如果不经意间忽略了血腥的杀戮,忽略了善恶,并无视生死反而羡慕与认同暴力,对冷漠、强权开始欣赏时,我们还能仅仅把观看、阅读日本动漫当做是一种放松和消遣吗?关键词:日本,动漫,暴力,文化[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228-011.前言近年来,日本动漫作品用精美的画面、各具特色的人物、丰富的题材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构筑出了一个个梦幻般的奇妙世界,如樱花绽放般让人瞬间震撼,不仅吸引了广大读者,更很快打动了其他各国观众。
日本动漫中还包含着深层次的日本文化理念,例如《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一部部风格各异、色彩纷纭,但无一例外都需长期连载的动漫作品,把从江户时代直到现代的日本文化和这个岛国的众多侧面,连同日本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和審美情趣,在精巧的包装和粉饰后,不动声色地展示在世界各国面前。
但是在它曲折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画面背后却潜藏着暴力与血腥,这种文化心理左右着日本动画,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广大读者和观众。
2.日本动漫的起源—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来源于“武士道”精神,非理性地迷信武力,崇尚以力服人,服膺强者,蔑视弱者,相信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
不注重“善”与“恶”的对立,而只承认“柔顺”与“刚猛”这两个人性特点,前者用于处理与上级、集团内部、敬畏的强者之间的关系,后者则用于对手。
日本的樱花文化【精选文档】
![日本的樱花文化【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96bbdf6581b6bd97e19ea84.png)
日本的樱花文化“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
平生知己知谁是,合有扶桑木屐儿。
”我国诗人这样描述英豪的美;而日本情怀的春樱花是-—“花如樱美,人若武士威”。
无论你喜爱含苞欲滴、绽放五分,还是独爱展颜七分、倾力奔放,不容否认,燃烧热切的粉粉樱色,一生终会相见一次.每当临近樱花绽放的时节,走过樱花树下,人们总会满心期待地望着樱树枝头,体会了这般的心情,每当樱花枝头上饱满的花苞绽放吐蕊,或白或粉红的花瓣为街道染上一层新妆的时候,散步在街道上都显得脚步轻松、心情愉快。
日本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并特辟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可说渗透到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人眼中的樱花,美在盛开时的那种执著追求和热烈,美在绽放后飘落时的那种弧高纯洁和壮烈。
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
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
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
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这种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特别是进入江户时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平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樱花更是成为从宫廷到民间约定俗成的最大乐趣。
日本人酷爱樱花,更乐于赏樱,据说赏樱在日本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传统在日语中被称为“花见”.广义地说,“花见”的意思是“赏花、观花”.但是只要一提起“花见”,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春天里日本各地都要举办的各种赏樱活动。
“花见"虽不是法定的节日,但它的热闹非凡却不亚于日本任何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庆典。
从赏樱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赏樱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https://img.taocdn.com/s3/m/01fa5f6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2.png)
从赏樱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摘要:每到春天来临,日本各个电视和报纸上便会报道日本各地樱花盛开的日期,日本的地形呈长条形状,樱花从南部到北部依次开放,日本气象厅每年会预测各地樱花最佳观赏日期,即称为“樱花前线”。
日本民众翘首以待樱花的盛开。
在花季来临之际,日本人会做好饭团和美味的食物与亲朋好友相约在樱花树下,欣赏着漫天飞舞的樱花,小酌一杯清酒,谈谈心,放松下心情,享受惬意的生活。
日本人为何对樱花情有独钟呢?其根本原因是樱花的特性与日本人的精神具有一致性,而樱花盛开的过程恰恰能够反映日本人的生死观。
本文从赏樱活动中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樱花生死观自杀一、生如灿樱众所周知,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樱花为国花,但樱花早已以国花的身份深入人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比日本人更加喜爱樱花。
樱花是日本的名花,被认为是日本人精神的象征。
赏樱是日本人的习俗,日文称作花见。
赏樱源于奈良时代开始的花祭、花会、花宴和花舞等。
从平安时代起赏樱作为京都宫廷贵族的一种娱乐而流行。
武士时代的足利义满和丰臣秀吉等将军都酷爱赏樱,遂使赏樱亦成为武士的爱好。
在江户时代商人阶级兴起之后,赏樱逐渐扩展到庶民之中,成为人们春季游乐的活动之一。
在今天,赏樱已成为日本的全民性活动,樱花初露姿色,探出花蕾,便会吸引路人驻足观赏。
到了满开之际,粉红色的樱花树下聚满人群,人们推杯换盏,享受着赏樱的快乐。
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年樱花花环称为东京申奥的标志;日币一百日元的硬币上是樱花图案;日本公安部门警视厅的徽章为樱花型。
除此之外樱花还受到化妆品、家电家器等各大广告商的青睐。
随着经济的发展,樱花周边产品风靡全球,如星巴克樱花系列、樱花饮品、樱花甜品、樱花杯子。
据《人民日报》登载,1982 年3月,日本福冈市为拓宽高速公路将不得砍掉大片樱花树。
当市民得知这一消息时,纷纷到市政府请愿,请求市长宽限几日以让樱花开罢最后一春。
这样一来,随时工期延误了半月,但福冈市却为此沸腾,市民赏到了最后一春的樱花。
日本与樱花
![日本与樱花](https://img.taocdn.com/s3/m/8a5353cdbb4cf7ec4afed06f.png)
4.近世时期(明治—平成时代)
这个时期,把它称作樱花的“灾难年代” 也不为过。明治时期,基于著名的“明治维 新”,西洋文化从美国和欧洲大陆陆续传入日 本, 日本本国的古老文化被当时的国民所无 视, 许多有关于樱花的名胜古迹被荒废,樱花 文化在当时受到空前的打击。然而进入大正时 代,有关于樱花的复兴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多种樱花名品由此得以保存下来。但是,二战 的爆发,又致使许多有名品种面临灭绝的危机。 在战争中,樱花也沦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所谓 的“精神图腾”,确是一段惨痛的历史。
樱花,是日本 的民间国花。对 于日本人来说, 它不仅仅是一种 单纯的植物,而 饱含更深层次的 意义。
日本把樱花定为国花,因为它是爱情与 希望的象征。在日本,相传在很久以前, 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 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 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 达北海道。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 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为了纪念这位 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 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人们都说,樱花一开,春天就回来。当冬日的寒气 褪去,人们便渐渐的开始脱去外套此时就是樱花开始 绽放的时期。樱花像是温柔的春天给人生带来的希望, 让日本人的心情更加明朗。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礼开始,以礼结束”,由此 日本人也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懂礼仪的人。他们在 和外人说话时,脸上经常洋溢着微笑。在发怒的时候, 也不把愤怒写在脸上,不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内心。 日本人在谈话的时候经常以对方为重,以避免给对方 带来麻烦,这雨樱花带给人的感觉很相似。 这是否可以说樱花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
終わります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一活花定花如下樱樱争 起牢与哪开日了花花艳春 。固日天放本不与绚的天 地本插的人解日烂季 联人秧情根之本芬节在 结的 况据缘人芳里百 在生樱决樱。结。 花
花郎与武士的产生原因比较浅析
![花郎与武士的产生原因比较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38cf48cc22bcd127ff0c9c.png)
花郎与武士的产生原因比较浅析摘要花郎组织是朝鲜半岛新罗时期产生的官府和民间相结合的政教组织,是一种培养人才的修炼团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精神内核。
当时的新罗政府用花郎道精神,即以忠孝、明杰、正直等思想为底蕴培养青少年即花郎,不仅提高了国民素质,也促进了当时朝鲜半岛的统一。
武士道,发端于日本中世纪纷乱的内战中,消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义的烈焰下。
日本武士被称为“侍”「さむらい」,意为卫士或随从,其行为根本是为主君不怕死、不惜命的觉悟,是毫不顾忌、毫不犹豫的为主君献身取义为武士道的精神。
武士道精神越千年,生命力极端顽强,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新罗花郎产生的原因花郎形成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新罗真兴王时代(540-576),据《三国史记》记载,花郎产生的时间于真兴王37年(576)。
花郎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
从新罗国内来看,当时的新罗正处在由原始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制国家转变的时期。
新罗王室迫切需要既忠于国王又有能力管理国家的人才。
然而,新罗是严格的骨品制社会,其王位的继承仅限于圣骨、真骨范围内,其它的官级也按照骨品的等级来决定,只有第一骨(真骨,即王族)、第二骨(贵族)才有资格成为官吏,并且各等级的官职又有严格的限定。
新罗设官有17等,前5等只有真骨能够担任,后12等官职由第二骨担任。
严格的骨品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发现和作用,引发了不同骨品阶层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既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也不利于调动各个阶层的力量,对新罗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花郎正是在这样的国内政治矛盾影响下产生的。
从朝鲜半岛来看,当时的朝鲜半岛并存着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及其它小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最初,新罗同高句丽相比,是一个落后的弱小国家,在岛内时常受到百济和高句丽两股强大势力的侵犯;而半岛外的倭寇,从新罗建国到5世纪初,也经常侵扰新罗的边境。
新罗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由弱变强、由被动转为主动,花郎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樱花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樱花](https://img.taocdn.com/s3/m/4f7971fa998fcc22bcd10d6e.png)
日本武士道精神与樱花每个人对待每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人如此,国家及其精神也如此。
在我看那来,日本也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日本,不得不说的是它的武士道精神和樱花。
不过它的尚武精神既值得推崇也值得反思与改进。
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以主君不怕死、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的为主君毫无保留的献身取义、舍己成仁的武士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
如同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骑士精神,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
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武士道、忠君爱国等思想。
因此,武士道精神成为明治维新改革的影响之一。
此后,武士道精神越发浓烈,深入人心。
记得原来看过的一些关于日本的影片,那些士兵因为没有达到目标或被俘虏而剖腹自杀。
他们用剖腹自杀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天皇的忠诚。
他们是可敬的,他们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不会出卖自己的民族,不会出卖自己的武士集体。
他们重视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
而中国的儒家思想则认为尽孝是绝对的价值。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1)“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2)“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3)“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4)“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5)“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樱花大战3攻略
![樱花大战3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e880b536b90d6c85ec3ac69c.png)
战斗上手指引1.名词解说ARMS行动值:移动攻击都要消耗这一数值,当行动值降为0时,所操纵部队回合结束耐久值:机体的耐久值为0时,会从大地图上撤退,大神队长的耐久值为0时,则游戏失败气合值:在满值的状态下,可以使用必杀技移动:在地图上移动攻击:角色机体进行各种各样的武器攻击发动:各机体的必杀技发动解除:必杀攻击发动时,按动这个键,则解除必杀,退回普通攻击气合:为了发动必杀攻击,增加气合槽的数值防御:防御敌人的攻击回复:恢复已经消耗的行动值与耐久值2.键位说明:除了方向键以外,在战斗中需要用上的键位还有:Z键回复;X键防御;C键取消、发动必杀、集气;V(或空格键)键确定;A键上一目标;D键下一目标;W键镜头上拉,按第二次的时候可以切换到移动力总览模式;S键镜头下拉;Q键镜头左旋;E键镜头右旋。
3.空中指令操作方法按住方向键的↑键,切换到从正上方俯视下方的视角,直到看不见下方为止,然后再进行操作。
用方向键(或摇杆)的左右移动镜头;用空格键在行动回合中显示可以移动的范围;用X键显示通常攻击的攻击范围;用Z键显示必杀攻击的攻击范围。
4.通讯器操作方法用方向键左右旋转波度盘(改变连接周波数),用方向键上下旋转磁鼓(选择缩短波度盘),用空格键决定通讯/接收通讯,用X键结束通讯。
需要注意的是,在战斗中适时使用“队长”和“保护”命令是十分必须的。
队长命令是大神所使用的特殊指令,包括风、林、火、山4种。
风是以气合、回复为主,不能防御;林以静制动,可以胜任全部行动;火重视攻击,气合为必要手段,不能回复;山重视防御、恢复,气合不能使用。
保护命令可大幅提升被保护对象的好感度/信赖度,最多可提供3次,在战斗中途可以变更保护对象。
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在《樱花大战2》的最后,大神一郎奉命前往巴黎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涯吧,此番大神一郎可不是去法国度假哟,究竟在巴黎等待着大神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第一话欧洲的花之都阴霾的天空笼罩着繁花似锦的欧洲名都——巴黎,伴随着一阵电闪雷鸣,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塔尖上出现了奇怪的景象:一簇火光燃过,一个貌似小丑的身影出现在那像是悬于半空中的塔尖上,口中念念有词,仿佛低吟着某种咒语企图复活什么。
武士道
![武士道](https://img.taocdn.com/s3/m/c12d15aedd3383c4bb4cd255.png)
武士道武士道乃是一种武士被要求被指导必须遵循的道德律令。
它不是一部成文法典,充其量只是一些口口相传的格言,是几百上千年武士生涯自然结出的产品。
实际上,17世纪早期曾颁布过武士法令,但只有十三条简短的条文,而且主要内容是有关婚姻、城堡、结盟等方面,至于武士的训导规则,却很少涉及。
一、武士道的起因及来源神道是武士道的宗教基础:神道的理论中没有原罪的教义,它相信人性本善。
对君主的忠贞,对祖先的崇敬,对孝的虔诚赋予傲慢的武士以服从的秉性。
神道包含日本民族感情生活的两个重要特性:爱国与忠心。
神道的自然崇拜,使国土深入武士内心的灵魂,而它的祖先崇拜,则使得皇室从一个世系到另一个世系,成为整个民族的共同祖先。
孔子的教诲是武士道道德教条的丰沛源泉:孔子的政治道德理论平和、仁慈、并富有处世智慧,这些特点特别适合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
孟子也对武士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由于孟子的学说极具说服力又相当的平民化,很容易被富有同情心的人接受,因此,孟子的学生也被看做是危险的。
武士道并不看重知识本身,它以为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获得智慧的手段。
有许多最高尚的武士都深受中国哲学家王阳明的哲学“知行合一”的影响。
他将良知赋予辨别正误和事实与现象的能力,但是由于过于理想化,并未在武士中普及开来。
无论是哪一种源泉,武士道所吸收的根本的精髓并不多,也不复杂。
但是这些不多的滋补却为武士们提供了可靠的行为指南。
二、武士道的特征及规范1 义“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一位著名的武士将义定义为一种决断力:义,乃是一种毫不犹豫的据理而为的决断力,当死即死,该击则击。
另一种说法是:就像如果没有脊骨,人不能站立;没有义的话,无论是凭天赋还是通过学习,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武士。
而有了义的人,功名富贵于他不过浮云。
所谓义理,是义的一个派生词。
原本与义意思相近,随后区别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一种“正义之道”。
正义之道的主要含义就是义务。
樱花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樱花与日本武士道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8f1afad09ec3d5bbfd0a7430.png)
三月花人交映时,共作嫣然漫天舞——论樱花与日本武士道精神“霪雨霏霏下,樱花色衰香也消,悲叹春去了。
此景此情映我身,风华正茂终也调。
”一首和歌咏尽了樱花短暂之繁华,也道出了日本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樱花,作为日本广为世界所知的象征,以它花开的惊为天人与凋落的轰轰烈烈深深给予世人神秘难解的震撼。
神秘难解的,不是花朵,而是流传已久的灿烂背后一直难以揭开面纱的日本之魂——武士道。
日本武士道,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难以诠释的谜团,以它一反世人“渴生”愿望的背道而驰而成为大和民族的标志。
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随着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成立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随着武士势力的加强,11世纪初期开始这种武装集团超越了庄园范围,武士道自此兴起。
武士道基于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条,是一个武士基本的信条。
而在此之中最引人注意的,不同于中国传统儒学“仁义礼智信”的,便是日本特有的观念——崇死。
武士道的核心目的在于对君主的绝对忠诚或是武士个人尊严的维护,在当时这样的绝对忠诚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必须的——只有集体才能维护个人的生存,而这种集体需要绝对的忠诚才得以维护。
这种忠诚的极致表达便是赴死,将生命也交予集体,意为已经尽责或自我剖白,是一种气节与荣誉。
正因为以这样的死亡为傲,形成了日本人对面对死亡的淡然与乐观,面对离去也就变得果决、毫不犹豫。
从容为生,从容赴死,这样的从容使得日本武士“生死无差”,形成了类似佛教的生死观——有常与无常。
樱花正是符合了这种日本武士道的精神。
首先,樱花的辉煌在于万千花朵同时绽放的绚丽与气势。
由于日本的岛国环境,自古以来常有自然灾害,使得日本人民在面对困难时自发的凝聚,而日本武士道中忠君思想更是强调了这种极度忠于团体的行为。
一枝独秀难为春,樱花齐放时的满树繁华正与日本武士不惜集体牺牲以求得一个团体的荣耀相呼应,或是胜利时的气势,或是败北时的悲壮。
樱花和武士道 武士道的樱花情结
![樱花和武士道 武士道的樱花情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10c490ddccda38366baf21.png)
樱花和武士道武士道的樱花情结【编者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在面对困难时无从解决,无奈之下把自己的肚子用刀切开,象切西瓜一样!在日本自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们受不了半点委屈与挫折。
按照上面的结论不难理解,天皇就是武士道的根源,只要是遇到失败就马上自杀,这也是日本人的一种特殊的信仰,至高无上的信仰。
日本人信奉太阳女神———天照大神。
日本民族称大和民族。
日本的皇帝叫天皇,他们坚信所有的人都是太阳女神的子孙,而天皇,正是代表了太阳神。
所以天皇的诏书不仅具有世俗法律的效力,还具有天授的约束力。
由于来自神话深处的信仰,天皇的号召力,是来自一个极为深远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所谓的大和魂———也就是日本精神。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象征着日本精神,象征着大和民族的所谓的大和魂。
而流在所有日本人血液里的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精神,也就是大和魂的精髓。
如果说所有西方人心里有一个上帝,那么所有的日本人心中就有一个武士。
从一个平民到日本首相,莫不如此。
即使是具有最先进思想的日本人,如果在他的皮肤上划上一道伤痕的话,伤痕下就会出现一个武士的影子。
武士道是日本民族的基因,融在每一个日本人的血液里,它对日本人而言就像氧气对生物那般重要,它是一条看不见的脉络贯穿着日本历史,渗透在日本的政治和文化和人性领域。
有人说,剥开俄罗斯人的皮肤,里面就是鞑靼人,剥开英国人的皮肤,里面就是海盗。
那么,剥开日本人的皮肤,里边就是武士道。
毫不夸张地说,武士道就是日本人的精神灵魂。
武士道既为日本民族带来了卓越的创造力,也赋予了日本民族嗜血好战的本性。
武士道的本质是一个阴翳的民族,在褊狭的岛屿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复杂、极端的生存意识,以及情感倾向。
在狭隘的生存空间中,它能够既保留品格又附庸风雅,但是当它的发展受到限制后,就又会表现出极其残忍的一面,从而导致世界性的灾难,接受过类似于魔鬼训练的武士,他们在战争中已经不是一个人,人性已经彻底泯灭了,简直就是一个魔鬼,一个野兽了。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古代日本PPT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古代日本PPT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0c6b77e518964bce847c2d.png)
导入新课
富士山
东京天空树,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
日本樱花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日本的历程
北海道
Ø1.兴起:公元1—2 世纪,日本各地形成 100多个小国
Ø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
大和兴起的地方
本
Ø2.统一:5世纪, ØØ大九州3大.王社和:会大统四结和一州国构国日的:本最高统治平者安,依京靠贵州统治全国。 Ø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奈领良地
(2).形成: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 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一种血缘 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职责:武士集团: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 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 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2.幕府统治:
(1)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2)镰仓幕府特点:幕府统治时
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 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 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全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3)影响: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 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而是他的主公。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5.大化改新的作用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以学习和模仿中 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 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使部民分 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日本发展 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试论樱花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试论樱花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9c332e5e53a580217fcfe46.png)
时。樱花通过与其它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可使的日本文化 中樱花随处可见。比如在花道方面,很多插画艺术或者盆栽艺 术均将樱花作为题材,也就是将樱花木放置于特定容器内,从 而对樱花自然环境进行模仿,成为自然精致的一种缩影,这精 巧的美感符合日本人审美理念。此外,日本民族对于樱花的热 爱也能够体现出崇尚简洁、余韵的理念,表现了日本人对残缺 美的爱好倾向 [2]。
三、樱花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意识 对于樱花性格表现出的双重性而言,其实质就是日本人的 主观观念在樱花上的一种映射,由于日本人对樱花存在这种主 观看法,也就表现出日本人在性格上表现出多面性或者两面性, 日本人不但能够通过樱花感受生活中的欢乐以及丰收的预示, 并且也能够从中感受人生无常及死亡恐惧。对于日本国民表现 出的这种矛盾性格,可通过“耻辱文化”进行解释。由于日本 并非一神论国家,在道德判断方面的标准主要就是世人如何看 待相关行为,若这种行为被世人唾弃,则这种行为也就是不道 德行为,反之,这种行为也就与道德符合,由于这种“间人道 德”的存在,使得外部因素对自身行为规范会产生一定约束。 另外,在日本人的道德意识中,樱花也是武士道的象征,武士 道是以儒家精神及佛教精神为来源的,这种武士道精神的根本 来源就是日本人所崇尚的自然神道。樱花作为一种自然植物, 其本身与思想及精神并无联系及沟通,然而在樱花被符号化之 后,则樱花这种自然界的的树木也就是具备人的主观性及时代 特点。在近代日本不断扩张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樱花的象征 意义被滥用,被当作军国主义象征,导致日本人民思想被误导, 这一点就是樱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中比较消极的一个方面。但 是,在批判樱花作为文化符号中消极因素时,对于樱花作为武 士道精神符合所具备的积极因素也应当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 才能够对樱花的文化符号意义及樱花所具备的象征意义更好认 识,从而能够对樱花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地位更好体会 [3]。 四、结语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很多实体事物均成为文化符号,而樱 花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为能够更好了解及认识日本传统 文化,应当对樱花所具备象征意义加强认识及了解,从而更好 认识樱花所均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更深入研究日本传统文化十 分有利。 参考文献: [1] 宋杰 . 日本的樱花文化 [J]. 科技视界,2015(11):99+194. [2] 沈红霞 .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3):9. [3] 张洪红 . 试析日本传统文化中樱花观的变迁 [J]. 外语学 界,2012,1(00):262-270. 作者简介:刘姝含 (1997.01) 女,汉族,吉林省四平市,本科 在读,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关于日本的20本好书推荐 读什么书了解日本
![关于日本的20本好书推荐 读什么书了解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bee0202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a.png)
关于日本的20本好书推荐读什么书了解日本(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关于日本的20本好书推荐读什么书了解日本【导语】: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我们对日本的研习从未停止:《武士道》《菊与刀》《文明论概略》《劝学篇》《日本官僚制研究》《纸上声》武士道、茶道、花道与书道,物哀、耻感究竟什么才是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我们对日本的研习从未停止:《武士道》《菊与刀》《文明论概略》《劝学篇》《日本官僚制研究》《纸上声》……武士道、茶道、花道与书道,物哀、耻感……究竟什么才是日本?为什么是日本?今天,从文化发端,综合历史、政治、法律、文学等方面,多视角探究日本民族与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有关樱花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有关樱花与日本人的生死观](https://img.taocdn.com/s3/m/941609f6c8d376eeaeaa312a.png)
中日樱花文化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中日樱花文化的相同点与相异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c039faa58da0116d17490a.png)
中日樱花文化的相同点与相异点作者:陈永岐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20期对当代日本人而言,如果说“花”,那便是指樱花了,可见樱花在日本人心目中是多么的独特。
日本民族的血液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着樱花情结,并且作为民族的象征,已经深深地扎根进了日本的文化中,形成了种种独特的意象。
在中国,樱花有很长时间的栽种史,在古老籍册中,我们可觅到樱花的点点芳踪。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此后也有诗人多次提及。
然而就是一种樱花,在中日文化中却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意象。
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记号之一。
日本人对于美的意识与樱花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勅撰和歌集,收录了《万叶集》之后的优秀和歌约1100首,歌集中咏樱和歌的确切数量一直存有争议,然而可以归纳出樱花意向大致有四种,分别是咏叹孤独,将其与日本武士道精神联系在一起,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以及叹息人生无常这四大类别。
早在日本奈良时期、平安时期,很多歌人就开始使用樱花作为广泛的题材而被大量地记录进和歌,但是早期樱花在日本受欢迎程度远远低于梅花等,《万叶集》中收录樱花题材的诗远远低于梅花。
到了幕府时期,日本武士道精神开始盛行,樱花成为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战死和殉死成为了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独特意象。
到了江户时期,因为日本国学家的广泛推崇,樱花开始在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土壤中扎根,比如日本的特攻飞机也以樱花来进行命名,而很多日本的军歌也是反映了樱花的主题,例如《步兵的本领》、《啊,红色的血在燃烧》、《同期之樱》等军歌,都是对樱花主题的充分反映。
《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樱花的意象凝结在“无常孤独”层面上的比较多,大部分表现的是四层内涵,第一是爱情的无常,第二是美好东西的易逝,第三是不被人赏识,第四是孤独。
在歌集中,对于樱花的特写镜头并没有做具体的描写,大部分都在对樱花进行整体的描绘,而几乎没有独立的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300676 蒋雨含
生 劫
目录
壹 武士道精神内涵
贰 极端走向
叁 武士道的反思
壹
武士道精神内
涵
仁 勇 一 ︒ ︐ 些 义 美 ︐ 德 礼 如 ︐ ︓ 诚 名 ︐ ︐ 克 忠 ︐ ︐
士 精 神 ︐ 武 士 道 是 基 于
同 欧 洲 中 世 纪 出 现 的 骑
道 德 规 范 以 及 哲 学 ︒ 如
的 说 法 武 士 ︐ ぶ し ︶ 的
む ら い ︔ 也 有 稍 微 古 老
武 士 阶 层 ︵ 称 作 侍 ︐ さ
神 ︐ 是 日 本 士 道 精
主 要 内 容
武士与樱花
单个的樱花很美丽,但 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 更加漂亮。这和日本武 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 的。
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 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 而是凋零的时候,樱花花 期不长,但凋零有个特点, 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 全部凋零,没有一朵花留 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 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 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 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 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 束自己的生命。
隐于叶下,花儿苟延不败, 终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
叁
对于武士道反思
思反的道士武于对
支 侵 局 世 柱 略 恶 纪 ︒ 战 用 中 争 ︐ 叶 的 成 被 精 为 军 神 鼓 国 动 当 一 ︒ 其 糟 粕 ︐ 在 日 本 人 的 价 值 观 之 华 ︐ 构 成 现 当 代 也 有 糟 粕 ︒ 其 精 特 殊 文 化 ︐ 有 精 华 ︐ 这 种 日 本 武 士 道 的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日 本 传 统 文 化 主 张 大 义 与 殉 死 ︐
它 宣 扬 忠 孝 仁 爱 ︐
20
生 劫
感 谢 观 赏
武士认为,死就是死, 很纯粹,不讲道理,无 需谋划,也没有功名心、 利禄心、道德心等世俗 之心的骚扰,安享死的 愉悦。而支撑这种“死 的愉悦”的,必定是一 种内在的“狂”,强烈 情 动 而单纯,只尽忠于 “死”,在生命终极的 瞬间,一个快闪行动的 美学定格,就像一枚闪 电,被武士握在手里化
死 狂 之 美
《叶隐闻书》
极端的武士道
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 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 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 的武士团
如今小泉执意参拜靖国, 日本人不论是反对参拜的 还是赞成参拜的,对小泉 只有政见上的敌意,对其 人格却都有些敬意,就是 这个原因
武士从小带刀成长,养成 斩杀人不在乎的精神。
日本军人侵略中国时的 “百人斩”残酷典型,在 此可以窥见。
切腹殉道
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 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 肚腹中的;因此,武士 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 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 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 和仪式。
贰
走向极端
山本常朝的异母兄山本 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 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 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 斩杀死罪者。武士大众, 14、15岁开始实习斩首 。 如此武士从小带刀成长, 养成斩杀人不在乎的精 神。
武士道 的残酷 性
“三本吉左卫门武弘在父亲神右卫门重澄的 命令下,五岁时杀狗,十五岁时杀死刑罪犯。 过去的人更是如此,一到十四五岁,就被迫 积累杀人的经验。胜茂公年轻时,也被直茂 公命令练习杀人,听说一次要胜茂公连续杀 十多人。 如果身为武士的你不小心被人杀了,连家属 都不会同情你,二右卫门被人无缘无故砍掉 了脑袋以后,他的亲爹竟然说了这样的话: “二右卫门一刀未出就死了,是个被武士道 抛弃的人,所以子子孙孙都不要凭吊二右卫 门。为这样的人祈求冥福,当家的武运也会 受影响。作为父亲的我,至今都未凭吊过他, 要牢牢记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