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综合防治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 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030a5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0.png)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养猪技术猪蛔虫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大型寄生线虫,繁殖力强,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是猪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
最容易感染该病的是2-6月龄的猪,病猪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增重一般要比健康猪下降大约30%,症状严重时甚至停止生长发育,还可能发生死亡。
猪场卫生条件较差或者猪群缺乏营养时容易出现发病,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流行病学猪蛔虫病能够广泛流行,尤其是仔猪易感性较高,主要是由于虫体生活史比较简单,且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能够大量产卵,且虫卵也具有很强抵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能力。
一般来说,每条雌虫每天能够产出10万- 20万个左右的虫卵,且虫卵耐低温,如在20- - 27℃都能够存活大约3周,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能够存活超过1年,且普通的消毒药无法杀死虫卵。
例如,虫卵在2%福尔马林溶液中,既能够正常生存,还能够继续发育,而2%苛性钠溶液、3%克辽林溶液和10%漂白粉溶液都无法将其杀死。
因此在我国农村散养户猪舍、放牧地区普遍会污染虫卵,从而导致猪群中的感染率能够达到50%,进而变成该病感染和流行的疫源地。
2、临床症状通常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症状,而成年猪由于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一定数量的虫体,从而使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但会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感染早期即发病,经过7天患病仔猪会表现出轻微的湿咳,体温能够升高,大约可达到40℃。
幼虫移行期间,病猪会表现出嗜伊红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现象,且感染经过14-18天最为明显。
病猪症状比较严重时,会表现出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食欲减退,存在异嗜,缺乏营养,机体贫血、消瘦,被毛粗乱,或者发生全身性黄疸,有时会长时间阻碍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僵猪。
严重感染时,病猪表现出呼吸急促、困难,且没有规律,往往会伴有声音粗哑且沉重的咳嗽声,并伴有流涎、呕吐、腹泻等。
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
![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885509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1.png)
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猪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较广,严重危害3-6个月龄猪,影响其生长发育,重者死亡。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以及怎么治疗。
一、猪蛔虫病的主要症状(1)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随着猪只的年龄大小、猪体质的好坏、感染的数量以及蛔虫的发育阶段而有所不同。
(2)一般以3-6个月大的猪比较严重。
感染早期,即幼虫移行期间,肺炎症状明显,病猪表现轻微的咳嗽,呼吸加快,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左右。
(3)渴欲增加、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此时多喜卧,不愿走动。
如果成虫大量寄生时,常扭转成团导致肠道堵塞。
此时病猪表现为剧烈的腹痛,食欲废绝,严重的造成肠壁破裂,不及时发现可导致死亡。
有时蛔虫进入胆总管,引起胆道蛔虫病,或者进入胰管,堵塞胰管,由此引发胰管和胰脏的疾病。
二、猪蛔虫病的防治要点1、猪蛔虫病的治疗选用一般常用药物即可以治疗驱虫,可以使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每千克体重80-120毫克,拌料。
噻嘧啶(抗虫灵),每千克体重30-40微克,拌料。
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4-6毫克,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8毫克,口服。
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一次口服。
伊维菌素(害获灭、伊福丁、伊力佳等),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商品为1%溶液,可按每33千克体重注射1毫升计算。
2、猪蛔虫病的预防规模化猪场要采取综合防治,要注意猪舍和运动场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散播病原。
保持饲料、饮水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圈养猪要进行定期驱虫;种猪配种前,要进行驱虫;母猪产仔前一周驱虫;仔猪断奶前驱虫。
在蛔虫病流行的猪场,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只各驱虫一次,特别对断奶后到6月龄的仔猪,应驱虫1-3次。
引进种猪,先隔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验。
如果发现有寄牛虫则进行驱虫,确认无寄生虫寄生时方可并群饲养。
三、猪蛔虫病的流行特点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
猪蛔虫病的诊疗及防治
![猪蛔虫病的诊疗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78f9e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c.png)
摘要:在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其中就包括猪蛔虫病,造成该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卫生管理不科学等。
一般情况下,在规模化养殖场中,该疾病的发生概率比较低,但是在小型养殖场,因为卫生条件差和饲养密度大等因素,加之驱虫不科学和防疫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该疾病发生概率明显增多。
猪只感染蛔虫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大,为此,应该做好该疾病的防控工作。
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我国的养猪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养殖环境也明显改善,但是在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因为养殖规模小和养殖分散等因素导致猪病出现的概率明显提升。
猪蛔虫病的死亡率比较低,但是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为此,应该重视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01流行病学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该疾病呈现地方流行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猪蛔虫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在自然条件下,虫卵抵抗能力比较强,不容易受到光照消毒的影响。
其次,在生猪养殖业中,猪蛔虫病直接和养殖场的管理卫生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猪场和周围的环境被蛔虫卵严重污染的话,或者饲料和饮水被污染,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最后,养殖户在喂养的过程中,不重视饲料的质量和管理,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较缺乏,也会造成猪感染蛔虫病。
02临床症状猪蛔虫病是一种慢性传播的寄生虫病,在感染的初期阶段,患病猪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3~6个月之后,患病猪的症状逐渐加重。
一般情况下,成年猪对寄生虫病具有很强的免疫能力。
猪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临床症状也存在差异,患病之后的猪只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和精神不振。
经过1~2周之后,病情逐渐好转,如果病症比较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衰竭死亡。
其次,如果仔猪患病的话,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可能成为僵猪。
再次,患病仔猪还会出现肠道损伤和肠道炎症等症状,容易出现肠破裂死亡。
如果寄生虫寄生在胆管中,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体温升高和采食停止。
猪蛔虫病特征与防治
![猪蛔虫病特征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a898f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e.png)
猪蛔虫病特征与防治猪蛔虫病是一种由猪蛔虫(Ascaris suum)寄生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食入被感染卵囊的食物或水源而传播。
猪蛔虫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寄生虫病,对于猪养殖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蛔虫病的特征和常见的防治方法。
首先,猪蛔虫病的主要特征是猪体内蠕虫的寄生和虫卵的排泄。
成虫寄生于小肠内,长度可达20-50厘米。
它们吸附于小肠壁上,并通过摄食猪的消化道内的食物来获取营养。
这会导致猪的消化系统受到破坏,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另外,猪蛔虫病还会导致腹泻、腹痛、贫血、厌食和营养不良等临床症状。
在一些情况下,成虫也可能移行至其他部位,导致肝脏、肺部和其他内脏的损害。
其次,猪蛔虫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粪便。
感染了蛔虫卵的猪会将其排泄到环境中,然后蛔虫卵会孵化为幼虫。
这些幼虫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几个月之久,等待着下一只猪的食入。
幼虫进入猪体后,经过肝脏和循环系统,最终进入肺部。
在肺部,幼虫会从呼吸道进入咽部,并被吞咽至小肠内,完成寄生周期。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蛔虫病的传播,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如下:1.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猪舍,及时清除猪粪,减少寄生虫卵的传播。
2.感染控制:所有的新进猪都应进行检疫,以确保其没有猪蛔虫病。
如果发现感染,需要对感染猪进行隔离,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3.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帮助减少猪蛔虫病的传播。
例如,避免使用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同时,定期为猪进行驱虫治疗,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猪蛔虫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苯酚酸和氧化钒等。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寄生虫对药物的抗药性。
因此,应定期更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5.养殖环境改善:改善猪的生活条件和养殖环境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例如,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适当的饲料,锁定垃圾和粪便的存放区域,以及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总之,猪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猪寄生虫病,对养殖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971a6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b.png)
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这可真不是小事儿呀!
想想看,如果咱养的猪儿们不小心染上了猪蛔虫病,那可不得了!就好像一个人被病魔缠上一样难受。
你说,咱能眼睁睁看着它们遭罪吗?(拟人化的描述,引起共鸣)
先来说说怎么预防。
一定要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呀!就跟咱自己的房间一样,不能脏兮兮的,不然蛔虫不就容易滋生嘛!还要给猪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食物,可别让那些不干净的东西进了它们的嘴。
(具体的预防措施)咱可不能偷懒,要定期给猪圈消毒,这就好比给猪儿们打造一个坚固的堡垒,让蛔虫没法轻易攻进来!你想想,如果是你生活在一个脏兮兮充满病菌的环境里,你能舒服吗?(类比,更易懂)
要是发现猪已经染上了猪蛔虫病,那可得赶紧治呀!就跟人生病了要赶紧看医生一样。
可以找兽医来帮忙,用专门的药物去对付那些可恶的蛔虫。
也不能乱用药哦,得听专业人士的建议,不然弄错了咋办呢?(强调正确治疗的重要性)
咱养的那些小猪呀,就像咱的宝贝一样。
咱得用心去呵护它们,不能让猪蛔虫病来捣乱。
要是咱不好好防治,那损失可就大了呀!(体现出对猪的关爱和重视)
总之,对于猪蛔虫病的防治,咱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这不仅是对猪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钱包负责呀!(简洁明了地陈述观点)。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02fbc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5.png)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猪寄生虫病是指猪体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其主要包括猪蛔虫病、猪绦虫病、猪钩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给猪的健康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防治猪寄生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猪蛔虫病的防治:
猪蛔虫病是最常见的猪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感染猪的肠道。
预防和控制猪蛔虫病的措施如下:
1. 加强猪场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及周围环境的粪便和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并采取湿法清洁和杀虫措施,以减少蛔虫的孵化和扩散。
2. 防止感染源传播:严格控制猪的引进和交易,保持猪场的闭环,以减少感染源的传播。
3. 干净饮水:为猪提供清洁、卫生的饮用水,防止给水设备和水源受到蛔虫感染。
4. 定期驱虫: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给猪驱虫,控制蛔虫感染的程度。
二、猪绦虫病的防治:
猪绦虫病主要是指猪体内寄生的细段绦虫引起的感染。
预防和控制猪绦虫病的措施如下:
1. 猪粪消毒:喷洒适量的消毒剂对猪粪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绦虫卵,减少传染源的产生。
2. 饲喂无虫食品:严格控制饲料的卫生安全,避免给猪喂食受虫污染的饲料。
3. 进口动物的检疫:对引进的猪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以防止猪绦虫的传播。
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
![猪蛔虫病的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b7fc51aa21614791711284c.png)
钟, 而在-30℃的环境中可存活 20 多天。 2%福尔 马 理区进行挖坑沤肥或堆积封 泥发 酵 处 理 , 靠 生 物 发
林、 10%漂白粉、 2%烧碱均不能杀死猪 蛔 虫 卵 。 一 酵热杀死虫卵。 四是要做好 妊 娠母 猪 在 妊 娠 期 选 用
般需要 60℃的 4—5%烧碱溶液、 5%石炭酸才能杀死 安全药物的驱虫工作。
弱、 感染程度及蛔虫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所不
“灭”: 就是对被猪蛔虫病病猪污染的圈舍、 用
同。 一般 3—6 月龄的仔猪症状明显, 成年猪多为带 具 、 工 具 等 , 可 选 用 5%热 的 (水 温 在 60℃) 烧 碱
虫者, 无明显临床症状, 但却是本病的传染源。 仔 溶液进行刷洗、 喷洒消毒, 杀灭蛔虫卵, 做到不留
蛔虫卵。 猪感染蛔虫主要是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
2.发病后, 就地扑灭该病的技术措施
染的饲料及饮水、 放牧时也可在野外感染。 母猪的
主要采用 “隔”、 “灭”、 “处” 和 “有效治疗”
乳房容易沾染虫卵, 使仔猪吸乳时感染。
的技术措施。
二、 临床症状
“隔”: 就是对蛔虫病猪进行隔离饲养, 隔离治
猪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随年龄大小、 体质的强 疗。 防止扩大、 蔓延。
在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 营养不良的猪群中, 感染 在胆管内发现虫体。 个别猪, 肠内有多条蛔虫, 而
率可达 50%以上。
堵塞肠腔。
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 为黄色或粉红色大
四、 诊断要点
型线虫, 体表光滑。 雄虫长 140—280 毫米, 尾端向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 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
腹部弯曲, 雌虫长 200—400 毫米, 尾端尖直。 雌虫 变化 (剖检所见) 可 初 步 作 出 诊断 。 确 诊 必 须 检 验
猪蛔虫病防治措施
![猪蛔虫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bf540f9e314332386893c2.png)
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1、预防性定期驱虫,有蛔虫病的猪场,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全面的驱虫,一般放在春秋两季进行。
对2-6月龄的仔猪,在断奶后驱虫一次。
2、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避免猪粪污染。
3、猪舍应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免阴暗、潮湿和拥挤,场地每年应用石灰消毒。
4、猪粪应及时清除出圈,远离圈舍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
5、对于新购入的猪只,先隔离饲养,进行1-2次驱虫后,确认健康后再并圈饲养。
6、用药:一般常规用药是盐酸左旋咪唑、丙硫咪唑,有条件的可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农村曾经广泛使用的敌百虫、敌敌畏,由于剂量不好把握,易造成人畜中毒,所以应慎用。
7、剂量:伊维菌素(300微克/公斤,皮下注射);阿维菌素(200微克/公斤,皮下注射),注意:肌肉注射无效;左旋咪唑(10-15毫克/公斤)。
猪蛔虫病综合防治计划
![猪蛔虫病综合防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986ba9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e.png)
猪蛔虫病综合防治计划
一、前言
猪蛔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只健康的寄生虫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为有效控制和预防该病的发生,特制定本综合防治计划。
二、病害概况
1. 病因:猪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蠕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内。
2. 传播途径:猪食入含有蛔虫卵的饲料、水或通过接触污染环境而感染。
3. 症状:消瘦、食欲不振、腹泻等。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三、防治措施
1. 生物安全
(1) 严格执行净圈制度,定期消毒猪舍和设备。
(2) 新引种猪只应实行隔离检疫,防止带入疫源。
2. 饲养管理
(1) 采取全漏缝地板或全漏缝地面,防止蛔虫卵在猪舍内积累。
(2) 定期翻耕猪舍周围的土地,杀灭虫卵。
(3) 提供充足的新鲜饮用水,避免水源污染。
3. 驱虫
(1) 定期进行驱虫,适当使用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
(2) 采取种群或舍群旋驱,彻底清除虫体和虫卵。
4. 免疫
目前尚无理想的疫苗,但可适当利用一些植物或中药制剂提高猪只抗病力。
5. 监测评估
定期对猪群进行蛔虫检查,评估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防治意识。
2. 建立防控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 落实经费投入,为防控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五、工作安排
1. 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防治工作。
2.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检查制度。
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通过综合施策,我们有信心控制住猪蛔虫病,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猪蛔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措施
![猪蛔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40f6d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0.png)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升,其中猪蛔虫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和影响较大的疾病,每次发生波及的范围非常大,可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各养殖户而言,应正确认识猪蛔虫病,明确病原和防治措施,以此才能有效减轻猪蛔虫病的影响。
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对猪蛔虫病的病原和防治措施做了简要分析。
一、猪蛔虫病病原猪蛔虫病的病原是猪蛔虫,是一种寄生在猪小肠内呈圆柱状的线形寄生虫,雄性猪蛔虫的体长在12厘米到15厘米之间,雌性蛔虫的体长一般在20厘米到40厘米之间。
虫卵大小在(60×40)到70×60之间,颜色偏淡黄,具有较厚的卵壳。
当猪感染蛔虫病以后,其粪便中会带有大量虫卵,遇到水源、土壤等合适的环境就会长成具有幼虫的虫卵,此时便具备了感染性,猪会因为误食而造成感染。
虫卵进入猪小肠后,其中的幼虫会钻出并进入小肠壁的毛细血管,然后会随着血液流动逐渐经过肝脏、心脏,最后停留在肺脏,蛔虫幼虫会在肺脏生长,然后随着黏液经过口腔进入消化道,最后重新回到小肠,此时蛔虫已经变为了成虫,并寄生7到9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将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猪蛔虫病的诊断1、流行特征猪蛔虫病的传染性的特别强,而且最容易感染仔猪,其流行特征共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蛔虫在传播过程中不经过中间宿主。
其次,繁殖能力比较强。
最后,蛔虫卵对紫外线、化学药品、干燥等因素的抵抗力都比较强。
造成蛔虫病传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饲养管理,而且养殖环境较差,另外有的猪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有限空间内养殖过多生猪,而且也不够重视饲料的营养搭配,导致生猪抵抗力严重下降,尤其是抵抗力还没有完全建立的仔猪,在这种环境下极其容易被蛔虫感染。
2、临床症状蛔虫病在成年猪身上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仔猪感染后症状会非常明显。
首先,会引发蛔虫性肺炎,然后出现高温、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不喜饮食等症状。
猪蛔虫病综合治疗
![猪蛔虫病综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d7a5a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3.png)
猪蛔虫病综合治疗汇报人:2023-12-21•猪蛔虫病概述•诊断方法•药物治疗目录•非药物治疗•综合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病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01猪蛔虫病概述猪蛔虫病是一种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
定义该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猪,常呈地方性流行,对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特点定义与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体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环境经口感染。
3-6月龄的猪最易感,尤其是10-20千克的猪。
0302 01流行病学感染猪和带虫猪是主要传染源。
病猪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贫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症状肠道内可见成虫和虫卵,严重时可见肠梗阻、肠套叠等。
病变可引起肺炎、胸膜炎、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并发症临床表现02诊断方法观察猪是否出现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消瘦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由蛔虫感染引起。
观察猪的排泄物中是否有蛔虫卵或蛔虫幼虫,这是判断猪是否感染蛔虫的重要依据。
临床诊断观察排泄物观察临床症状采集猪的血液、排泄物、组织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
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采集的样品,查找蛔虫卵或蛔虫幼虫,以确定感染程度和感染阶段。
对猪进行X光检查,观察肺部是否有蛔虫幼虫或蛔虫卵,判断是否有肺部蛔虫病。
B超检查对猪进行B超检查,观察肝脏、胆囊等部位是否有蛔虫幼虫或蛔虫卵,判断是否有肝脏蛔虫病。
03药物治疗阿苯达唑广谱抗寄生虫药,对蛔虫、钩虫、蛲虫等均有效。
甲苯咪唑对蛔虫、钩虫、蛲虫等均有效,对阿米巴也有一定的疗效。
噻嘧啶广谱抗寄生虫药,对蛔虫、钩虫、蛲虫等均有效。
青霉素用于治疗猪蛔虫病继发的细菌感染。
头孢菌素用于治疗猪蛔虫病继发的细菌感染。
止吐药对于呕吐症状严重的猪,可以使用止吐药来缓解症状。
镇痛药对于疼痛症状严重的猪,可以使用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猪蛔虫病会导致猪体内维生素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需要补充这些物质以维持猪的生理平衡。
其他辅助治疗药物04非药物治疗降低圈舍湿度,防止蛔虫卵发育和孵化。
猪蛔虫病怎么防治
![猪蛔虫病怎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6d7e70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0.png)
猪蛔虫病怎么防治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
一些养猪场里面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一般感染后的猪仔都会有发育不良的现象,而且体重骤降,严重则直接死亡,因此防治很重要。
那么猪蛔虫病怎么防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猪蛔虫病发病症状
1、蛔虫的幼虫钻到肝脏和肺部时会引起肝组织出血坏死,造成蛔虫性肺炎,猪会不停的咳嗽,呼吸增快,体温也会升高,变得没有一点食欲,不想吃东西,平时就一动不动卧倒在地上,不想走动,这都是被感染后的症状。
2、成虫在猪的小肠内穿行时会引起猪腹痛,而且蛔虫如果很多很多的话就会聚在一起从而堵塞肠道,把肠道撑破,如果幼虫钻进胆管的话会造成胆管堵塞,出现黄疸的病状。
3、蛔虫的成虫还能分泌一种毒素,这种毒素能够对猪的大脑起到一定的作用,使猪发生一些精神上的病状,而且成虫会吸收掉猪的大量营养,使猪发育不良,生长停止,甚至死亡。
猪蛔虫病防治措施
1、药物杀虫
混在饲料中喂服的药物有甲苯咪唑、氟苯咪唑、噻嘧啶及丙硫咪唑,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有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鸡肉注射的有多拉菌素。
2、预防措施
①首先要定期进行杀虫,每年对公猪要执行两次杀虫,母猪产前两个星期杀一次虫,换猪圈的时候也要杀一次虫,新来的猪入猪圈也要先杀虫。
②在散养的猪场里面要对断奶后的小猪进行杀虫,隔一个月再杀一次。
③要保持猪圈的卫生清洁,饲料和水的卫生安全。
常见猪病防治--蛔虫病
![常见猪病防治--蛔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6fac545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9.png)
2023-11-03
目录
• 蛔虫病概述 • 蛔虫病的诊断 • 蛔虫病的预防 • 蛔虫病的治疗 • 蛔虫病的防治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蛔Biblioteka 病概述定义和特点定义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猪消化道寄生虫病,由蛔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而引起。
特点
蛔虫病具有普遍性,在养猪场中较为常见,对猪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X光检查发现肠道蛔 虫
血液检查显示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
03
蛔虫病的预防
保持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减少蛔虫 卵的滋生。
定期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杀 灭潜在的蛔虫卵。
保持猪舍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滋生蛔虫。
定期驱虫
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定期对 猪群进行驱虫。
在蛔虫病高发区域,应提高驱 虫频率,以防止蛔虫病的传播 。
免疫接种
优点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增强猪的免疫力,缺点是对于已经感染蛔虫的猪效果有限。改 进空间在于研发更加全面、高效的疫苗,以覆盖更多的蛔虫病抗原表位,提高免疫保护力 。
对未来猪病防治工作的展望,提出创新研究方向
• 新型药物研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以期待有更多新型药物的出现来替代现有的驱虫药物,提高 驱虫效果和安全性。
间接传播
蛔虫卵随风飘散,被其他猪吸入或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源摄 入而感染。
02
蛔虫病的诊断
临床症状
幼猪发育停滞,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消瘦 成猪生长缓慢,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病理变化
幼猪肺部出现云雾状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
成猪肝脏肿大,表面有结节,胆管扩张
实验室诊断
粪便检查发现蛔虫 卵
02 03
猪蛔虫病预防方法.doc
![猪蛔虫病预防方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671491adad51f01dc281f1e2.png)
猪蛔虫病预防方法概述: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
蛔虫能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严峻的可引起死亡;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
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猪蛔虫病的预防及如何诊断鉴别:猪蛔虫病预防对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保证圈舍地面的平整、干燥以及清洁卫生因为受到条件的制约,大部分猪圈都是土地面的,应当尽量保证平整、不积水,坚持每天进行至少1次扫除粪便。
定期铲除猪圈的表面土层,换上新生土层,同时还应当采用新鲜的石灰水来进行食具与猪圈的消毒工作。
2.采用粪便发酵处理猪的粪便垫草清扫后应当运输到距离猪圈较远的场所进行堆积发酵处理,严禁在猪圈的内部设置发酵坑,同时也不可以在水源周围或者圈舍的四周来进行发酵处理。
3.保持猪舍与活动场所的清洁猪舍与活动场所应当要定期进行打扫定期消毒,垫草也应当定期更换。
猪圈、饲槽与各种饲养用具应当定期进行杀虫消毒工作,每个月至少采用40%的热火碱水来实施杀虫一次。
条件较好的养猪场应当实施母猪与仔猪的隔离喂养,以免母猪的粪便、尿液对仔猪造成影响,导致感染的情况。
4.加强饲养管理时刻注意饮水与饲料的卫生清洁工作,尽量防止与减少被猪粪所污染。
饲料的成分应当包含充足的矿物质与维生素,从而有效促进猪只生长,提升其身体的抵抗力,降低猪只的发病率,提升猪只的生产性能。
5.定期实施驱虫种猪在进行配种以前,必须要实施严格的驱虫措施;母猪在产仔的1周前,也必须要实施严格的驱虫措施;仔猪在断奶以前也必须要实施驱虫措施。
每年的春季与秋季对所有的猪只各驱虫1次,尤其是针对断奶以后到6个月架子猪,至少驱虫2次以上。
当养猪场引进种猪的时候,必须要坚持隔离一段时间,实施严格的检验,倘若发现存在寄生虫情况,应当立即实施驱虫,当明确没有寄生虫寄生之后,才能够实施并群饲养。
需要注意的是,当驱虫完成以后,必须要收集猪圈内的粪便与虫体实施发酵处理。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90b4c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c.png)
方法一:使用驱虫药,如阿苯 达唑、伊维菌素等
方法二:加强饲养管理,保持 猪舍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方法三:定期进行猪蛔虫病的 检测和预防,确保猪群健康
防治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选 择合适的药物, 按照说明书使
用
环境控制:保 持猪舍清洁, 定期消毒,减 少寄生虫滋生
免疫接种:定 期进行疫苗免 疫,提高猪只
预防措施:加强猪 蛔虫病的监测和防 控,减少感染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原:猪蛔虫,属于线虫纲蛔虫目 蛔虫科
猪蛔虫病的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 径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流行病学特点
猪蛔虫病是一种常 见的猪寄生虫病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传播
感染率高,传播速 度快
感染猪蛔虫病的猪 会出现生长缓慢、 腹泻、咳嗽等症状
临床表现和危害
临床表现:食 欲不振、消瘦、 腹泻、咳嗽、
消灭措施
定期驱虫:使用驱虫药对猪进行定期驱虫,以减少蛔虫感染率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定期消毒,减少蛔虫卵的传播 提高猪的免疫力:通过改善营养、加强运动等方法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蛔虫感染的可能性 隔离病猪: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蛔虫病在猪群中传播
监测和预警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影像学检查:X光、B超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切片、细胞学等 实验室检查:PCR、ELISA等
猪蛔虫病的防治 措施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
卫生
定期驱虫,使 用高效、低毒
的驱虫药
加强猪群的营 养,提高猪的
抵抗力
做好猪场的消 毒工作,防止 寄生虫的传播
治疗原则和方法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89281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5.png)
猪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其防治猪蛔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猪肠道内的蛔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腹泻、营养不良、呕吐等,严重的病例还可造成肠堵塞、脱出肠道、肝脏病变等危害。
本文将从临床特征、检疫方法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1、初期症状:病猪最初症状不太明显,通常表现为轻微的腹泻或者便秘。
2、中期症状:病猪进入中期后,腹部开始变得胀大,腹痛也开始出现,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症状。
在部分病例中,猪会出现憔悴的状况,严重者甚至导致肠道破裂。
3、晚期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猪蛔虫病的晚期症状将会非常严重,常常伴随有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
此外,猪可能会出现脱出肠道、肝脏病变等并发症,对猪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1、疾病预防监测:针对“健康码”不合格或有疑似感染的猪进行隔离处理,加强卫生条件。
2、疾病调查与监测:定期进行猪场内环境、猪的健康状况及疫情监测,检疫未发现异常。
3、疫区隔离:发现疫情时,对疫区内隔离,停止物资及人员间输送,对疫区猪进行防疫、治疗、淘汰等措施,按要求进行无病申报解除隔离。
4、疫点消杀:确诊疫点立即进行消杀,严格控制病源,做好疫情攻坚。
三、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1、疫苗接种:有条件的猪场可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的免疫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2、饲养环境管理: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栏等设施进行清洗消毒,避免猪长期在脏乱环境中生活。
3、适当运动:猪的运动量过少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饲养期间,应充分让猪进行适当的运动。
4、药物治疗:发现猪出现疫病症状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猪蛔虫病是一种严重的猪类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腹胀、腹痛、腹泻、营养不良、呕吐等。
在防治方面,首先要加强疾病监测与隔离、消杀、疫苗接种、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应进行药物治疗,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疾病的传播。
怎样防治猪蛔虫病
![怎样防治猪蛔虫病](https://img.taocdn.com/s3/m/232139b9767f5acfa0c7cd2b.png)
怎样防治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流行较为普遍,不仅影响猪体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可引起死亡,尤其危害3~6个月龄的仔猪,猪蛔虫的成虫是1种淡黄白色或淡红色、圆柱状的大型线虫。
雄虫体长为12~15厘米,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体长为20~40厘米,尾端尖直,雌蛔虫产出大量虫卵(1条雌虫1昼夜可产妇10万~20万个虫卵),随病猪的粪便排到体外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氧气的环境中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
当猪吞食了感染性虫卵而被感染,在小肠内虫卵壳经过小肠液的消化,溶解,卵虫的幼虫逸出,钻入肠壁毛细血管,随血循入肝,或少数的钻透肠壁,从腹腔移行至肝,再经血循经心脏到肺脏。
幼虫在肺壁毛细血管或肺泡腔内继续脱皮生长后,经细支气管、支气管移行到咽,再经口腔被吞咽到消化道,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自猪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发育成为成虫需经2~2.5个月,猪蛔虫的成虫可在猪的小肠腔里寄生7~10个月。
被病猪粪中的猪蛔虫卵污染的外界环境如土壤、饮水饲料和其他物体,健康猪吞食了这些污染物中的感染卵而得到感染。
(一)病状猪感染了猪蛔虫后的发病情况与猪体年龄、营养状况有关,营养状况好的,体质健壮的不显症状,3~6个月龄的幼猪症状较明显,生长发育受阻,逐渐消瘦,贫血,下痢及粪中常有蛔虫,仔猪常因幼虫在体内移行而引起蠕虫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饮食不振等,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呕吐、流涎、精神沉郁等。
成虫大量在小肠内,可发生肠炎、肠阻塞和肠破裂。
若钻入胆管,可表现黄疸等,因虫体的毒素作用,可能引起仔猪痉挛,皮疹等过敏表现。
(二)诊断除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外,可采取实验室坚持和尸体剖检。
1、实验室检查取被检粪便采用直接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集法,做粪便虫卵检查。
猪蛔虫卵大小为60~70微米×40~60微米,受精卵呈黄褐色短椭圆形,卵壳较厚,最外层为凸凹不平的波浪状。
猪蛔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猪蛔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095cb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5.png)
猪蛔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摘要:本文探讨了猪蛔虫病养猪中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猪蛔虫病的传播和危害。
本文将探讨猪蛔虫病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一系列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猪蛔虫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控一、引言猪蛔虫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寄生虫病,发生在猪身上,由猪蛔虫(Ascaris suum)引起。
这种寄生虫病不仅危害了猪的健康,还对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经济损失。
猪蛔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猪粪便中排泄的虫卵,这些虫卵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当猪摄入感染虫卵的环境或食物时,虫卵孵化为幼虫,然后进一步发育成成虫,依附在猪的肠道内,引发一系列疾病症状。
猪蛔虫病的防控问题在畜牧业中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其高传染性和危害性,一旦发生疫情,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猪蛔虫病的发生规律以及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二、猪蛔虫病的发生规律2.1 影响因素猪蛔虫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饲养环境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养殖场的环境卫生不佳,容易积累虫卵,增加了疫情的爆发风险。
因此,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场是预防的关键一步。
饲养管理也是影响猪蛔虫病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猪摄入虫卵的机会。
2.2 季节性变化夏季和早秋通常是猪蛔虫病发生的高峰期。
这些季节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为蛔虫卵的孵化和存活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虫卵更容易在环境中存活,增加了猪只感染的机会。
因此,在夏季和早秋,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定期的驱虫是关键,以减少寄生虫数量。
其次,在高风险季节,可以增加驱虫的频率,确保养猪群体的健康。
此外,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要保持猪圈的卫生,减少虫卵的存活机会。
2.3 地域分布特点气候是影响猪蛔虫病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通常更有利于蛔虫卵的孵化和虫体的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畜牧兽医 21 年 第 8 02 期
样 缘 酋 8 洽 猜 蛔 虫 瘸 f i
封 启 于化 洲 ,
1九 台 市 上 河 湾 镇 畜 牧 站 , 林 九 台 1 0 0 ; . 台 市 牧 业 管 理 局 , 林 九 台 1 0 0 . 吉 3 5 0 2九 吉 3 50
无 但 猪 蛔 虫 病 是 由 猪 蛔 虫 寄 生 于 猪 的 小 肠 内 引 猪 多 为 带 虫 者 , 明 显 临 床 症 状 , 却 是 本 病 的 周 大 起 的 一 种 常 见 的 寄 生 虫 病 。 在 全 国 各 地 广 泛 流 传 染 源 。仔 猪 感 染 1 后 , 量 幼 虫 移 行 至 肺 脏 引 表 呼 体 行 。 主 要 危 害 3~ 6月 龄 幼 猪 , 幼 猪 生 长 发 育 时 , 起 蛔 虫 性 肺 炎 , 现 为 咳 嗽 、 吸 增 快 、 使
端 向 腹 部 弯 曲 , 虫 长 2 0~ 4 0 雌 0 0 mm, 端 尖 直 。 尾 雌 虫 产 出大 量 的 虫 卵 ,虫 卵 随 粪 便 排 出 体 外 后 , 在 适 宜 的温 度 ( 8~ 3 ℃ ) 湿 度 和 充 足 的氧 气 的 2 0 , 环 境 中 , 1 d左 右 发 育 为 含 有 幼 虫 的感 染 性 虫 经 0
最 卵 环 境 和 化 学 物 质 的 抵 抗 力 均 强 。在 6 ℃ 的环 境 厚 , 外 层 为 凸 凹 不 平 蛋 白膜 , 内有 一 个 圆 形 0 即 中 虫 卵 可 存 活 5mi, 在 一 0 的 环 境 中虫 卵 可 卵 胚 ) 可 确 诊 。 n而 3℃ 存活 2 0多 天 。2 %福 尔 马 林 、0 1%漂 白粉 、 %烧 碱 5 综 合 防治的 技术措 施 2 均 不 能 杀死 猪 蛔 虫 卵 。 般 需 要 6 ℃ 的 4 一 0 %~ 5 %
} 期 21 8 02年 吉林畜牧兽 医
隔 2 d驱 虫 1次 , 驱 虫 3次 。二 0 共
是 若 发 现 仔 猪 群 、育 成 猪 群 出 现
明 显 蛔 虫 病 症 状 时 ,应 做 好 全 群
措施。
“
一
染 虫 卵 , 仔猪 吸乳 时感 染 。 使
个 防 止 ” : 加 强 对 水 源 、 料 的 管 理 是 要 饲
力度 , 止饮水 、 料被 含有蛔 虫卵 的粪便 污染 , 防 饲 把 住 病 从 口入 关 。
2 临 床 症 状 猪 蛔 虫 病 的 临床 表 现 , 年 龄 大 小 、 质 的 随 体
3 病 理 变 化
蛔 虫 寄 生 初 期 , 现 肺 炎 病 变 , 表 面 可 见 呈 肺 有 暗 红 色 斑 点 和 出 血 点 ,肺 内 见 有 猪 蛔 虫 幼 虫 ,
卵 。猪 吞 食 了 感 染 性 虫 卵 而 被 感 染 。 从 吞 食 感 也 可 在 胆 管 内 发 现 虫 体 。 个 别 猪 肠 内 有 多 条 蛔 而 染 性 虫 卵 到 发 育 为 成 虫 , 2~ 25个 月 。 蛔 虫 虫 , 堵 塞 肠 腔 。 需 . 猪
“ 四个 做 好 ” : 是 要 做 好 定 期 驱 虫 。在 猪 是 ~
为 强 弱 、 染 程 度 及 蛔 虫 所 处 的 发 育 阶 段 不 同而 有 蛔 虫 病 流 行 地 区 , 了 防 止 猪 蛔 虫 卵 污 染 环 境 引 感 要 5~ 6 0日龄 的 仔 猪 进 行 驱 虫 , 每 所 不 同 。 一 般 3~ 6月 龄 的仔 猪 症 状 明 显 ;成 年 起 再 感 染 , 对 3
率 可 达 5% 以 上 。 0
因 。有 的 蛔 虫 进 入 胆 管 , 成 堵 塞 , 起 黄 疸 症 造 引
猪 蛔 虫 寄 生 于 猪 的 小 肠 中 , 黄 色 或 粉 红 色 状 。 蛔 虫 过 多 而 堵 塞 肠 管 时 , 猪 疝 痛 , 重 时 为 病 严
大 型 线 虫 , 表 光 滑 。雄 虫 长 1 0~ 2 0mm, 体 4 8 尾 出现 肠 破 裂 死 亡 。
在 宿 主 体 内 的 寄 生 期 限 为 7~ l 0个 月 。 1 流 行 特 点
4 诊 断 要 点
根 据 本 病 的流 行 特 点 , 型 的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典
剖 可 各 年 龄 段 的 猪 均 可 感 染 猪 蛔 虫 。但 猪 蛔 虫 理 变 化 ( 检 所 见 ) 初 步 作 出 诊 断 。必 要 时 可 检 验 新 收 集 的病 猪 粪 , 饱 和 盐 水 浮 集 法 检 出 粪 用 病 主 要 发 生 于 3~ 6月 龄 幼 猪 。带 虫 猪 是 虫 卵 的 呈 短 卵 主 要 来 源 。 因 为 猪 蛔 虫 卵 有 4层 膜 , 此 对 外 界 便 中 蛔 虫 卵 ( 黄 褐 色 或 淡 黄 色 、 椭 圆形 , 壳 因
烧 碱 溶 液 、%石 炭 酸 才 能 杀 死 蛔 虫 卵 。 感 染 蛔 5 猪
虫 主 要 是 采 食 了 被 感 染 性 虫 卵 污 染 的 饲 料 及 饮
水 , 牧 时 也 可 在 野 外 感 染 。母 猪 的 乳 房 容 易 沾 放
51 预 防本 病发 生 的 ” “四个 做 好 ” 技 术 一 和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