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池莉小说研究综述_叶澜涛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现代性困境
第29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V ol.29 N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09收稿日期:2008-11-10作者简介:叶澜涛,男,1980年生,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现代性困境叶澜涛(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 湛江524088)摘 要: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在面对日益现代化的都市时,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用乡土眼光来打量城市,进而质疑城市的价值;一种是感受到现代都市对人的压抑,提出人的变异性问题。
这两种态度反映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认识方式之一维。
关键词:城市小说;传统;现代;20世纪90年代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09)02-0066-05Hovering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Modern Plight of UrbanNovels in the 1990sYE Lan-tao(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 Zhanjiang 524088,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two attitudes of urban novels in the 1990s when facing growing modernized metropolis. One is to observe the city by a native perspective, then question the value of the city; the other is that people feel repression of modern city, and rais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variability. Both of the attitudes reflect the one-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urban novels in the 1990s. Key words: urban novels; tradition; modern ; the 1990s1 中国真正开始其城市化进程是在建国后。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专业: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池莉,中国当代女作家,1983年参加成人高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人班,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毕业,任武汉市文联《芳草》编辑部文学编辑。
1990年调入武汉文学院,成为专业作家。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水与火的缠绵》、《看麦娘》、《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
1987年,池莉凭借《烦恼人生》收获各类文学奖项,在当时的文坛上声名鹊起,1997年以《心比身先老》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以《致无尽岁月》获当代文学奖。
在《小说月报》的百花奖上,池莉的小说从第3届开始到第lO届,几乎每届榜上有名。
在读书界,只要她有新作品问世,就会引来大批读者的关注,并创下可观的销售数字。
而她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的更是不乏少数,在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期,池莉作品的主要读者还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现在已经辐射到广泛的识字阶层。
池莉的每一部新作问世,差不多都有传媒发表消息。
可见池莉已经像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一样,成了大众热点。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池莉的文学地位不算显赫,但却因为其小说创作的独特表现形式让她走进了大众读者的眼中,并且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她把目光的焦点投射在“平民与平民知识分子”这样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上,叙述平实、真切,表现生活的原始形态,通过对大量的生活琐事和平凡的生活事件的描写来表达作家笔下的人物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池莉自己曾经说过:“不为什么而写作,也就是为了一切而写作。
”[1]我想,她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使其作品成为了展现生活的一面镜子,让读者看着镜中的“自己”,产生深切的共鸣。
自1987年发表成名作《烦恼人生》开始,池莉就被誉为中国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开山元勋”之一,她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同时也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论池莉小说的小市民意识
论池莉小说的小市民意识作者:程玫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摘要:池莉的小说还原生活原生态,有着世俗化倾向的内涵和本质。
通过表现生态化的市民生活,剖析了人生到了“欲望叙事”的深处,摹写人生到了渲染“烦恼”的地步,从而尽情宣泄了“审丑”“溢恶”的情绪。
分析世俗化小市民意识的具体体现。
对小市民意识的深入挖掘,折射社会现实,对我们文化认识的深度和社会发展的速度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池莉小说;小市民意识沈从文曾经说:“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
”而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刘恒、池莉、方方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以“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的风格而享誉文坛,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关注欲望在人生悲剧中的意义—它也因此而成为文学“世俗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在文学“世俗化”的进程中,小市民、名作家池莉成为焦点性的人物,她的作品中渗透着浓郁的小市民意识,在引起大多数共鸣的同时也遭到了严厉的批评。
一、池莉笔下人物形象近几年新发的对池莉小说内容进行研究的论文,有的将视角放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上,有的将眼光投射到知识分子上,还有的关注了市民群像。
关于池莉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很多学者进行了分类与归纳。
夏德勇认为,池莉一写到市井就充满感情,就流露出赞赏,尽管有时也不回避使劲的粗俗低鄙与丑陋的一面,但这一面常常被淡化,她写的最成功的是市井人物。
不论是相貌堂堂、事业有成的康伟业还是卑微苦闷、生活窘迫的印加厚,她都描绘得丰满而入骨,让读者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八点上班,印加厚必须赶上六点五十分的那般轮渡才不会迟到,而坐轮渡之前还要乘四路公共汽车,上车之前,下车之后还各有十分钟的路程”这是印加厚每天早上上班的流程,计算得非常精确,让人感到有意思的同时更多的是心酸。
贾铭珺认为,池莉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并不拉开与市民阶级的距离。
[6]而池莉自己也曾理直气壮的说“我们谁能够不是小市民?谁能够不处于市井?我当然不会介意别人说我是小市民或者我是世俗作家”。
池莉小说的平民化倾向分析
池莉小说的平民化倾向分析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一种新的小说流派,即新写实小说。
池莉是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具有新写实小说的的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平民化倾向。
池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索与研究,在她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一种同情与关怀的笔触来表现市民在凡俗世界的生活常态,品味小人物平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池莉认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观与人生观,用平民化的语言来表现市民生活的常态,真实的展现现实生活。
本文从她小说平民化的原因、平民化的艺术表现以及平民化的价值与意义三方面来研究阐述池莉小说的平民化倾向。
关键词:池莉;平民立场;平民化倾向AbstractThe last century at the end of 80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genre of novels, the new realistic novels. Chi Li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the main features of her works with new realistic novels, there are obvious tendency. Chi Li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on the real life in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s she stood the civilian position, with a brush to show compassion and caring the normal life of people in the secular world, little taste in ordinary life. Sour, sweet, bitter, hot Chi Li agree to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and view of life, with civilian language to represent the people of normal life, the real show in real life. This paper from her novel flat The reason of the people,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common people 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mmon people in three aspects to study the tendency of civiliansKey words: chili; civilian position; tendency of civilians目录摘要IAbstract II目录III前言1一、池莉小说“平民化倾向”的原因1(一)主观上的平民立场1(二)对平民生活的关怀2二、池莉小说“平民化”的艺术表现3(一)语言风格的“平民化”3(二)作品选材的“平民化”4(三)人物形象的“平民化”6三、“平民化”的价值与意义8参考文献10谢辞1323前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同时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新的社会阶层成员逐渐形成,曾在历史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
为大众写作:池莉小说平民意识的觉醒
为大众写作:池莉小说平民意识的觉醒
林苹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池莉是一位深受大众欢迎的女作家,其创作倾向经历了“为写作而写作”到“为大众写作”的转变过程。
但池莉不是一个“媚俗”的作家,她具有强烈的创
作个性,不断求新求变。
本文通过对池莉小说的分析,认为她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强调小说的故事性、不追赶潮流的“旁观者”创作态度等是其平民意识觉醒的三大构件。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林苹
【作者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福建福州3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关汉卿杂剧中元代平民女子觉醒和抗争意识探析 [J], 刘颖慧
2.2007,平民意识觉醒年 [J],
3.凡俗世界的歌者--论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 [J], 阎丽君
4.论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J], 邢东媛
5.论池莉小说中的平民意识 [J], 徐洁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写实小说研究总论(池莉)
他们的人生历程、基本需求、欲望与困惑、 便也丧失了现实的普遍意义。池莉对于市民 生活、市民文化心理并非是取一种冷峻的、 批判的态度,而是先予以充分的理解,理解 中的同情及同情中的表现,从下层市民的生 存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乐 趣,其中也包含着人性健康的活力和质朴的 情感。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要点。
例:下页文字小说文本片断
• 文本片断:
“老婆忽然眼睛湿润,接着抽泣起来,说:“我实 在不忍心告诉你,这房子马上就要拆了……通知书 已经送来了……”
“哦。我也早知道了。”他说,“明天我拼命也得 想办法!”
“你也别太着急,退路也不是完全没有。我打 听了,有私房出租,十五平方每月五十块钱, 水电费另加。……西餐是吃不成的了。可笑 的是……我们还像小孩子一样,嘴馋……”
池莉所描写的烦恼却又是生活之中平凡得不 能再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遇到的烦恼。 《烦恼人生》中主人公印家厚,现代化钢板 厂的现代化操作工,经过了日本专家的严格 培训,他对工作充满自豪感,他的精神状态 极好。但是低层次的文化现状——物质的和 精神的,在整整一天之内,不断地袭击
他,使他成为生活的被动者。房子狭小, 夫妻纠纷,乘车拥挤,儿子的教育问题,评 奖的不公等等。“仅仅只过了四个钟头,印 家厚的自信就完全被自卑所代替了。”这种 种低层次文化状况带给他的烦恼“几乎没有 一刻使他不在为难之中”。但他并不灰心丧 气,仍然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正是普 通工人的可贵之处,坚强、理智的可贵之处。
池莉小说研究
池莉:1957年生, 湖北沔阳人。 曾做过知青、 乡村小学教师, 并从事医务工 作多年。毕业 于冶金医学院和 武汉大学中文系。
• 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中篇小 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 出世》、《你是一条河》等,已出版小说 集《烦恼人生》。其作中篇小说《烦恼人 生》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和《小说月报》 第三届百花奖。中篇小说《太阳出世》获 本刊第四届百花奖。中篇小说《你是一条 河》、短篇小说《冷也好 热也好 活着就 好》获《小说月报》
池莉小说研究综述
池莉小说研究综述作者:钱艳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7期摘要:池莉小说的创作经历了几次转换,评论界对于池莉小说的研究视角也几经变换。
本文试图结合池莉创作的不同阶段,对时至今日的池莉小说研究进行梳理,藉以整体把握目前池莉小说研究的现状,并试图发掘有待深入和尚待展开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池莉研究;新写实;女性主义;都市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3作为目前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池莉从八十年代初至今,一直紧跟时代的潮流,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她的许多作品也经影视改编而被大众熟悉。
在差不多三十年的创作中,池莉的创作屡有转型,对池莉小说的批评研究也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
本文拟对从八十年代末至今的池莉小说批评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藉以廓清对其研究的主要方向与立场,以及在其研究中还有待深入挖掘的视角及可以开辟的新的视点。
一、池莉小说创作:时代的变迁与创作流变1.1青春与诗意:池莉早期小说创作作为在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池莉,她的早期小说充满青春的朝气与诗意,如《月儿好》《雨中的太阳》等作品。
此期的作品处于池莉创作的起步阶段,模仿的痕迹稍重,技巧的痕迹也较明显,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只是受到地域内的评论家的注意。
此期创作虽无明显特色,但其中女性、婚恋等内容在其后来的作品中得到了持续而且全新的展示。
1.2新写实:“人生三部曲”阶段1987年,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历经周折而终于在《上海文学》发表,与方方的《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等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池莉也因此被视为新写实小说的中坚力量。
《烦恼人生》与此后接连创作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评论家称为“人生三部曲”,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热点,诸多评论家都著文评析。
此后接连创作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让梦穿越你的心》《致无尽岁月》等持续受读者追捧,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池莉热”。
浅论池莉小说创作的转变
浅论池莉小说创作的转变
曾鸣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0)005
【摘要】作为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知的.她的人生"烦恼三部曲"系列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均是讲述繁琐家务事的烦恼故事.在新写实的浪潮过去之后,池莉的创作发生了许多转变,不断在自己的创作中注入新鲜的时代生活之流,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来加强自己的创作深度,并在作品中响起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凸现了女性意识,还尝试着在作品中运用智性的反讽,从而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走向成熟.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曾鸣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解读池莉--浅论池莉的生活观爱情观 [J], 彭敏
2.池莉小说创作审美模式的自觉超越-读池莉小说《你是一条河》 [J], 倪守军
3.坚持小说的平民化姿态 --浅论池莉小说创作 [J], 张德丽
4.浅论池莉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J], 王丽臻
5.池莉小说创作审丑意识 [J], 王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池莉热研究终述
“池莉热”在近几年炒得沸沸扬扬,以它作为论文选题的尤其明显,有褒有贬,颇受争议。
终观这些文章,赞同的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写作的立场。
首先表现在对世俗生活的赞同。
终观池莉的作品,从她走上市民化写作道路开始,最多的就是对世俗生活特别是市民生活的赞同,这是她一切作品写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作为一个市民作家的必备的品质。
池莉在接受《收获》杂志社副主编程永新专访时说,支撑中华民族的“是最广大的人民,是最真实的普通市民,是我们的九死不悔,不屈不挠的父母兄弟,正是他们在恶劣的历史环境里顽强地坚持了对于生活的热情才有了今天的我们!”①而她自己也毫不介意别人把她界定为小市民,相反还因这种界定而很受用:“我不会介意别人说我是小市民或者说我是世俗的作家,我永远不会否认自己的胎记,皮肤和头发的颜色以及自己生存的历史环境,不会否认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哪怕我住上了六居室呢──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②我认为,池莉正是基于这个名确的认知立场,才使自己的创作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与努力方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在我的这篇文章中,同样对这个观点给予了高度赞同。
其次,对知识分子的颠覆。
“她对精英立场的消解,缘于她对知识分子精神结构中缺陷的反省”。
③“方方坚持知识分子的创作立场,而池莉则执着于市民本位。
”④在池莉的创作中,很少有对知识的光辉形象的描写,更多的是表现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你以为你是谁》中的李老师就是最突出的例证,以出身和学历铸成的知识型社会已为经济所取代,生活的巨大反差让他们几乎仇视这个社会,然而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迂腐有让他们不得不表现出对现实的不屑,显得可笑而又可悲。
“两大人物形象:坚忍型市民群像和丧失了中心地位的知识分子”⑤“她总是站在市民的立场上看待一切、评价一切、取舍一切,明显地表现出对市井人物的偏爱和对知识分子的嘲讽揶揄,因而体现出与一般知识分子迥异的个性风格”。
⑥再次,池莉的这种创作个性的形成与她的个人经历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与上文所说的同一次采访中,池莉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的写作与学医经历的确密切相关。
浅论池莉小说创作的转变
个人大可不必非得死在一个地方 , 死做一件事情 , 毕竟 女
的情节更 富偶然性 、 戏剧性 , 给人们 以想像和思 考的空 间。
本文试图通过上述两个 方面 , 来探究 池莉在 创作 中敏 锐积 极的探索 与嬗变 。
一
人已经从 经济 上开 始全 方位 的独立 了。我想 , 至少 在池莉 看来 , 当初计划经济 下的中国人 , 清心寡欲 , 没有欲望 , 也少
浅论 池 莉小 说 创作 的 转 变
曾 呜
( 吉首大 学 师范学 院 中文系 , 南 吉首 460 ) 湖 10 0
摘 要: 作为 8 0年代后期兴起的“ 新写 实” 小说 的代表作 家之一 , 池莉 的作 品是以对世俗人 生的深切 关注和 “ 原
生态” 的展 示为读者所知的。她 的人 生“ 烦恼三部 曲”系列是这方 面的 突出代表 , 均是 讲述繁琐 家务事 的烦 恼故 事。在新写 实的浪潮过去之后 , 池莉的创作发生 了许 多转变 , 不断在 自己的创作 中注入新 鲜的 时代 生活之流 , 以
第3 O卷 第 5期
20 l 0年 5月
成
宁
学
院
学
报
Vo _ O. . l 3 No 5
J u n lo a n n i e s y o r a fXi n i g Un v r i t
Ma . 01 v2 0
文章编 号 :0 6— 3 2 2 1 )5— 0 0一 3 10 5 4 ( 0 0 0 0 5 O
争 ”康 伟 业所 选择 的 是 最符 合 自 己经 济 身份 的 解 脱 方 ,
式—— 找情人 。而对女人 而言 , 人生最重 要 的已经不是 如
同时也相应 调整着 自己的写作姿态 , 由写尽“ 生活中不能承
池莉都市小说论
池莉都市小说论池莉在文坛上备受评论界关注,与同时期走红的现代主义作家相比,她的文学生命似乎是更胜一筹。
池莉是如何使自己在大众的眼球里持续走红的呢?究其原因无外乎作者有意地将爱情故事与转型期的都市结合起来,不仅在讲述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对都市的外部景观进行了深刻细致地描绘,更对都市内里发生的种种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揭示。
本文拟从池莉9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至今的都市小说进行考察,从池莉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而探讨池莉小说的审美特征,从而对池莉的都市小说进行市场的定位,以期对池莉的都市小说有个整体的把握。
篇章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绪论部分讲述池莉都市小说创作的研究综述,以及简要的阐明本文作者对该选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的说明。
其次,梳理池莉都市小说写作的文化背景。
纵观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同时,池莉毅然把创作视点投向了都市,她站在市民的立场上,创造出了一系列大众化小说文本。
再次,深入了解池莉小说的审美特征。
在这一方面,我意于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浪漫的都市传奇化的叙事策略。
崇尚市民生活是池莉小说的鲜明特征,她采用平民化的低姿态、通俗化的故事模式、大众化的叙事风格、以及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平白晓畅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读者,符合大众的阅读需求。
至于在都市人物的写作方面,池莉更是塑造出了一系列姿态各异、风格迥异、激情四溢的都市女性形象,在都市意识彰显的同时,在她们的内心里,价值观被极度世俗化,甚至于“家”的神话也逐渐瓦解,如宜欣、曾芒芒、时雨蓬、戚润物等。
第四,阐述池莉小说的市场定位——物质的欢歌。
池莉不仅在满足笔下人物人生欲望实现的同时,还能让他们适时的抓住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各式机遇,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左右逢源,达到人生辉煌的顶点;却又不让笔下的人物彻底物质化,或者远离人间烟火,在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中讨生活。
总体来说,池莉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给这个物欲横流的都市带来了一阵清新的微风,它足以抚慰欲望都市里疲惫的心灵。
试论_白鹿原_认识历史的视角转变方式
《白鹿原》自1993年发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有些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画卷”。
[1]小说主要通过叙述白鹿两家的家族史来反映20世纪上半叶渭河平原50多年的历史变化。
白鹿两家三代人为了争夺白鹿原的统治地位,从祖辈起就开始了争夺,由此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闹剧:巧取风水地、恶施善人计、嗣子为匪、亲翁杀媳、情人反目、兄弟相煎……与此同时,外来侵略、国共矛盾与家族纠葛一起使得这场斗争显得更加激烈和扑朔迷离。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试图重新回到50年前的那块热土,找寻已经逝去的记忆。
至今为止,《白鹿原》已发行了一百多万册,台湾已有两家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有韩文版、日文版、越文版,正拟出英文版。
除了作品畅销之外,评论界也对这部小说给予了热情的肯定,仅单篇论文就已发表三百多篇,出版了六本评论集。
《白鹿原》还被北京人艺购买了话剧改编权,电影《白鹿原》与电视剧《白鹿原》也处于“孕育期”。
而已与观众见面的有“变脸”《白鹿原》、秦腔《白鹿原》、陶塑《白鹿原》和连环画《白鹿原》等等。
[2]显然,这种改编和再创造是成功的。
因为它对历史观的把握、切入历史的角度、对于阶级结构的判断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几个方面均有所创新。
这种创新正符合当代人的文化诉求,因此受到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关于《白鹿原》,评论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人认为,“《白鹿原》无疑具有更大的文化性、超越性、史诗性”,[3]“就作品生活内容的厚重和思想力度来说,可谓扛鼎之作”[4]。
有人认为,“《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5]。
对于作者陈忠实而言,这些评论无疑是对其的最高礼赞,也奠定了《白鹿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白鹿原》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转变了观照历史的视角。
小说通过家族这一主线,叙述了一场发生在白鹿原上的“俗眼所见”的近百年风云变幻。
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论池莉作品的转向详细内容
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论池莉作品的转向详细内容【摘要】池莉作品探讨的议题涉及市民生存形态的转变,她的作品《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中市民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池莉作品的转向,她开始关注人与环境、社会的关系,探索新的生存方式。
池莉作品不仅对当代社会提出了深刻思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启示,引发我们思考市民生存形态的转变。
她的作品激励我们重新审视现实生活,认识到生存方式的重要性,并正视当今社会的问题。
通过研究池莉作品,可以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种种挑战。
【关键词】池莉作品、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转向、当代社会、启示、市民生存形态的转变、现实生活、启发、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池莉的作品着眼于当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融合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分化等。
她通过小说和散文等形式,描绘了各种不同人物的生活,探讨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人们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身份认同、生存状态和道德选择的反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池莉作品的转向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中市民生存形态的变化,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所展现出的态度和选择。
池莉作品的转向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池莉作品的探讨和分析,探寻新的市民生存形态。
池莉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启示,通过她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当代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通过解析池莉作品中涉及的议题,分析《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中的主要思想,探讨池莉作品的转向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最终希望能够揭示市民生存形态的转变过程,并为现实生活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池莉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变化,进而引领我们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轨迹。
试裕池莉“新写实”小说的社会功能
试裕池莉“新写实”小说的社会功能论文关键词:池莉新写实小说社会功能论文摘要:池莉的“新写实”小说将笔触通近平凡人普通、劝屑的生活,展示出普通人人生的真实、理智的嘱起和坚韧的民族精神,启迪人们面对现实.丢掉幻想,克服烦恼,奋勇拼搏。
池莉是新写实作家群中一位很有创作个性的女作家。
她以小说家深遂的眼光,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丰富、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受,用淡蓝色的宁静的语言真实自然地描写着古老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个普通人生,在当代文坛上闪烁着亮丽的光彩。
池莉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等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将笔触逼近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把自己对人生中有哲理的、最深刻的和最普遍的整体性感受,同生活中最平凡、最微小的、也即是与生活的某种还原过程连在一起,从而流动着一种人生的‘原生美’的魅力,表现出人类生活生生不息的本原的力量。
’心没有传统现实主义的说教,有的是对人的生存本相和民族生存境况原生态的表现。
读罢池莉的小说,仔细品位那总是处在生存困境中的主人公的生之烦恼,令人奇怪的是,没有颓丧、失意、悲叹,恰恰相反,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继续生存、顽强奋斗的希望和力量。
为什么池莉笔下那些看似平平庸庸、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形象能够打动读者,震撼人的心灵?那是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用他们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人生向读者诉说着同一个故事: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人家也是这么个活法。
池莉的小说以表现生活本相的方式召引读者面对现实,丢掉幻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生活。
池莉的小说里毫无作家自己对人生认识态度的遗迹,也没有生硬地提出或解决什么问题,也不以暗寓或启迪的方式告诫读者,作家只是按时间的流程展示生命过程。
(烦恼人生)记叙了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日常生活:清展匆匆忙忙起床,急慌慌排队洗漱上厕所,背着儿子挤公共汽车、抢轮渡、踏着铃声上班和下班,加上和人闲扯,独个儿想心思一;(太阳出世)细致地描绘了赵胜天和李小兰小俩日结婚、怀孕、生孩子、给小孩子上户口的一系列琐屑事情,作家把这些毫无诗意的生存过程一一展现给读者,为读者抖开了一幅都市嘈杂、烦嚣的风景画,让人们体味到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池莉的小说创作,从早期到现在都表现了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了日常的现实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了掩盖在那些平凡、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她的创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时代的变迁,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环境巧妙地融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87年前后的新写实时期此时池莉的题材选取及关注层面主要集中在作为核心家庭的人的世俗生活,并力图表现凡人在琐碎困窘的俗世中个体与外在环境的冲突。
这一时期作品中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丢掉幻想,面对现实,乐天知命的活下去。
如《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
(二)九十年代以后近几年,池莉将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所构造的特定环境中。
近作中的人物都充满着饱胀的人生欲望,如《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陆武桥,《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等。
(三)近两年此时池莉的作品已转到写两性,从性别开始思考生活。
总结池莉在对市民社会中“现在时”的关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就是关注和表现普通民众的艰难人生。
而中国的许多作家也正是在朝着这一方面努力,他们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充满同情、充满怜悯、充满关爱,也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不平,甚至为他们呼吁,为他们呐喊。
池莉就是这样一位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作家。
但平民百姓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已不再是一个关于“他者”的叙事,因为池莉不是同情而是认同这种平凡、普通的人生。
她坚信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和生命价值就存在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之中。
从早期作品《烦恼人生》到后来的《来来往往》再到她的近作《有了快感你就喊》,池莉执着地表现着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日常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掩盖在那些平凡的、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百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作品是一成不变的。
确切来说,对中国人真实生命状态的关注与表达只是她作品中的一个主干,主干虽然不变,它的枝枝杈杈却各有各的不同。
近十年_新写实小说_研究综述
近十年_新写实小说_研究综述近十年新写实小说研究综述叶澜涛聂达(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湖北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湖北 430079)新写实小说从它初登文坛,到高峰、低落期,在中国文坛上风光了近十年。
这10年间,从一两个作家的零星创作到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这其中不断有人加入,也不断有人退出,但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创作的态度和观念已融入了当代作家创作的血脉之中。
当人们迷惑于后现代主义的言语迷宫的时候,对于生活的活着主义, 新写实主义显然更符合开放条件下普通市民要求过好日子的简单心理。
文学已不再是几个先锋作家的语义实验和结构颠覆的对象,也成了老百姓众多消费选择中的一种,这时作者已发现做一个受众的精神导师已无人理睬,人们不信这套了!于是新写实主义的产生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批评家似乎也有意挖掘和规范这种创作潮流的新宠,以至于前驱或后来者也不免有意用平民视角去观察周围的生活,这一潮流成了批评家和创作者的合谋!对于新写实的批评,一般都集中在几个主要问题的论述上:一、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二、新写实小说与先锋派小说的比较。
三、新写实小说特征的概括。
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余的论述,但一般来说,这样的论述在整个新写实小说研究中的比例不大。
一、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比较在这两者的比较中,大多着重强调新写实小说在现代文化土壤中对现实主义的发展、补充和异同。
将它归入现实主义创作潮流的大范畴之中,并将之看成是一个极有活力的创作流变。
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
例如在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 (杨剑龙)一文中,作者对于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差异性提出质疑。
作者认为那种认为新写实小说虽然在外在形态上,它和现实主义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但它在实际上既偏离了积极参与现实主义精神,也放弃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一系列现实主义传统的创作手法。
它和现实主义已是貌合神离, 的观点是错误的,认为这种说法脱离了现实主义典型理论发展的实际,也与新写实小说本身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作者从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典型形象创造的特点出发,认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的主要方面。
池莉小说:社会转型期市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池莉小说:社会转型期市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王育菁
【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9)006
【摘要】池莉的小说敏感地捕捉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某类特定阶层市民生存、婚姻以及人生观的本真状态,反映了社会现状以及特定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王育菁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社会转型期的市民生活图景描摹--池莉创作透视 [J], 康新慧
2.池莉小说创作审美模式的自觉超越-读池莉小说《你是一条河》 [J], 倪守军
3.从"烦恼人生"到"化蛹为蝶"--社会转型期池莉小说创作中的生存主题 [J], 邴波
4.愿作罂粟--社会转型期池莉小说的生存策略 [J], 邴波
5.从“市民生活报”到“新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J], 李鹏;陈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2期2006年4月湛江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 niversityV ol .26N o .2A pr 2006近十年池莉小说研究综述叶澜涛(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收稿日期:2005-09-16作者简介:叶澜涛,男,1980年生,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
摘 要:池莉小说作为当代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性文本引起了许多研究和评论。
这些评论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释池莉小说的各种意义:1、女性意识的觉醒;2、凡俗与无奈的生活图景;3、主题与结构的内外比较;4、综述及反思。
通过对池莉小说近十年研究状况的梳理来加深对池莉小说的了解。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995(2006)02-0092-05Research Survey of Chi Li 's Novels in the Past Ten YearsYE Lan -tao(Literature college of Guang dong Ocean Univ ersity ,Zhanj iang ,Guangdong ,524088)A bstract :Chi Li 's no vels as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tex t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aused a lo t o f re search and co mments .These com ments attempted to ex plain various kinds of meaning s of Chi Li 's novels from the fo llow ing four respects .:First ,aw akening o f wo man 's con -sciousness .Second ,all bo ring and helpless life view points .Third ,inte rnal and external compar -ison of themes and structures .For th ,survey and review .T his paper attempts to perfect and streng then the know ledge of Chi Li 's novels thro ug h summ arizing the state in the past ten years .Keyword :Chi Li ;New -realism ;w omen 's consciousne ss 池莉作为目前大陆文坛上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女作家之一,其市场畅销的程度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她几乎以每年两到三部长篇的速度来进行创作,而且她的小说获得了小说的许多奖项,成了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
她的小说屡屡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使得“池莉热”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温度。
池莉的走红,并非是一个偶然的过程,而是在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摸索,是作家对自身艺术个性的再反思与重新定位,以及对于市场的洞悉的基础上形成的。
池莉从1978年就开始文学创作。
最初写诗,随后写小说,《武汉文艺》及《武钢工人报》均发表过她的作品。
1981年开始在省市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先后写过短篇小说《月儿好》、报告文学《从乡间小路走向世界》、《零的大突破》、《穿行在雷区》、《大武汉之子》、《采访死去的英雄》,电视剧本《永恒的瞬间》、《都市风情画》、《梦中三峡》,散文《我们活着的》、《映山红那花》等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作品。
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文学声誉,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没有使她获得很高的文学地位,现在的评论文章以及当代文学史在论述时大多不涉及或只是简要的一笔带过这一时期的创作。
真正奠定池莉在文坛独特地位的是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紧接着她又发表了《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两个中篇,三篇作品构成了她“平民人生三部曲”,这三个中篇小说以其迥异于当时文坛上流行的现代主义潮流,以写实风格引起了文坛广泛关注。
此后,池莉便在文坛上持续走红,她的文学生命超过了同时期走红的现代主义作家,一直风靡至今。
从今天来看,池莉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是她的学步期。
这时池莉的创作以青少年作为主要题材,具有十分浓郁的青春气息,主要作品有《妙龄时光》、《未眠夜》、《鸽子》和中篇小说《有土地就会有奇迹》。
作品大多是歌颂人生与心灵美好的东西。
作品清新俊逸,怀着善良的想法,但笔法却显得十分稚嫩,语言上也有失雕琢,比较粗糙。
二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是她的成名期。
这一时期用池莉的话来说,是一个“撕裂自己”的过程。
由天真浪漫的“少女情怀”式的叙事,转向为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的描绘,着重展示普通人生活中的卑微、琐屑、烦恼和无可奈何。
这一时期主要有“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以及《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汉口,永远的浪漫》等,行文大多平实而琐屑,像一位中年妇女在叙述自己故事般的清浅唠叨。
但这却构成了池莉在艺术上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标志。
三是9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至今的都市言情。
这时的池莉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武汉底层平民生活转向了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市场经济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变化。
代表作有《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口红》、《惊世之作》、《一夜盛开如玫瑰》、《生活秀》等,情节大多曲折离奇,语言华丽夸张,满足了普通大众的阅读趣味。
由于对池莉第三阶段的创作出现了一些具有独特研究视角和研究心得的论文,而且在研究的综合性上大大加强,使得对池莉的研究不断深入。
故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池莉1994-2003年即第三阶段创作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梳理。
1 女性意识的觉醒近一两年新发的对池莉小说进行研究的论文,大多采用女性主义的眼光来审视池莉小说中的各种女性形象,普遍认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有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她们采用小市民般的智慧来赢得爱情或坚强地生活。
路文彬在《爱情缺席时代的性别遭遇》中分别举出段莉娜与康伟业的爱情,戚润物被王自立甩了之后的报复手段以及来双扬从一个孤独女人变成在吉庆街卖鸭脖子的,并在各种家庭关系中周转协调的能人为例,由此认为“池莉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的写作同女性的集体权利的张扬胶着在一起”[1]。
通过这几个例子说明女性已经不再是作品中某一他者的存在,而真正成为小说文本的主体。
刘钊在《论池莉小说中女性存在的市民化策略》中认为从《烦恼人生》中印家厚妻子的陪衬地位到《太阳出世》、《不谈爱情》中李小立和吉玲共同与男性面对生活的芜杂与琐碎,再到《怀念声名狼籍的日子》、《生活秀》中豆芽菜与来双扬成为故事主体,看出池莉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女性意识由隐到显、由粗到细、由疏到密的过程”[2],并由此认为在女性面对男性欺骗与蒙蔽之后,市民女性相对于知识女性更镇定、更机智,手段也更老辣,大多采用非正规即市民化的策略来完成她们对男性世界的报复和对自身的救赎。
《小姐,你早》中的戚润物、李开玲、艾月的同盟便是证明。
周利荣在《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兼论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多元形态》中认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所具有的女性意识已由“最初集中体现在对女性压抑的精神扩张,对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大胆追求和讴歌上”提升到“女性经济和个性独立意识”而且“这样的女性意识反映出新的历史时期一种全新的思维高度和创作趋向”[3],但作者也认为这种对女性意识的过度张扬,会造成一种男女两性在文化上的对立姿态,使得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流于偏狭,容易使女性小说道德意识严重缺失。
肖方在《从中性写作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兼谈池莉的婚姻爱情观》中认为池莉第三个时期的创作已经改变了第二个时期的中性写作,而转入到一种女性化立场,也可以称为女性主义写作。
“此时的池莉,已毫不遮掩地向男性话语霸权发起挑战,为女性争得自己应有的一份权利,从而告别了其前期温文尔雅的中性意识的写作,完成了向女性化立场的转变”[4]。
王梅的《突破边缘———评池莉新作〈口红〉》,通过对《口红》的评价,认为江晓歌的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肯定的意识觉醒过程正是女性意识的重建和张扬的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评价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论文,在此不一一论及。
通过这些分析,论者认为池莉的小说彰显了新时期独特的女性意识,摆脱了过去小说中女性的从属性地位,已不再简单地追求婚姻自由或冲出家庭,而开始向更深层次的经济独立和平等观念推进。
并且对于欺骗她们的男性主体消解了自怨自艾的怨妇形象,通过女性间结成同盟而开始向男性展开猛烈93第2期 叶澜涛:近十年池莉小说的研究综述的报复,这种报复有时直接导致两性间对立,因而使得矛盾近一步激化。
当然,这种创作视野和姿态在唤醒女性意识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时也会窄化和弱化作品的主题,最终损害作品的思想内涵。
2 凡俗与无奈的生活图景池莉的小说在第二时期便显示出强烈的平民意识,她坦诚自己就是一个“小市民”,并且努力试图消解人物虚妄的光环。
包括工人、家庭妇女、白领、小商贩,甚至博士、教授,在她看来,人人都逃脱不了一个“俗”字,都有世俗的欲望与企求,因而她的写作无疑是把形而上的人文主义关怀扎扎实实地拉回了地面。
延续到她第三时期的创作,虽然生活的战场已经由工厂、家庭内部转向了广阔的市场大潮,正面人物自始至终都是为了一些琐屑而无聊的两难做着无谓的突围表演,人物消解了未来、消解了理想,只为当下活着,只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奔忙,试图摆脱庸常的生活状态,因而凡俗与欲望构成了冲突,人物如同牵线木偶一般在其中升腾抑或坠落。
这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是於可训的《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期小说中的人生模式》,他从池莉近两三年的一些中篇小说如《你以为你是谁》、《化蛹为蝶》、《午夜轻舞》、《来来往往》等进行分析,认为池莉小说笔下的人物在充斥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欲望与诱惑下载沉载浮。
例如《化蛹为蝶》中的小丁,《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陆武桥,《午夜轻舞》中的王建国都摆脱了以前的身份,或承包餐馆、或驰骋商海,然而这些人物都由于受时代和个人及历史因素的限制而不能将个人幸福的追求和已经获得的个人幸福发挥到极致。
他认为池莉近期小说中的人物已从第二阶段“更倾向于接受这种受动性的制约和限制,甘于承担和忍受生活的重压与矛盾”转变为“更重视描写人在现实生存中的积极能动的生活追求”[5]即人物已从对凡俗的忍受中摆脱出来,变成为实现欲望而努力,与此同时这种努力却只能是获取“相对幸福”,永远无法排遣内心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