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完美打印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1](https://img.taocdn.com/s3/m/273ac89b65ce050876321375.png)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1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本章重点】本章内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章节,即使11年新增内容较多,预计考试分值也会在40分上下。
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案例分析。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我国的法规体系的构成:1、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包括所有由国家制定发布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狭义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颁布的法律规范。
本书讲述的法律是狭义的概念)→最大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以国务院总理令公布)→第二3、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以部长令公布)→第三4、规范性文件(由国务院主管部门以部门文件形式印发)→第四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1、会计法律制度是:开展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作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2.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三、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定位及其构成1、法律定位:《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会计法在会计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基本构成:(06年单选、08年单选)(2011年注意单选、多选)①会计法律②会计行政法规③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④地方性会计法规3、会计法律⑴、概念: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⑵、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09年会计证《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讲义
![09年会计证《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db5ce219e8b8f67c1cb962.png)
09年会计证《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讲义(1)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1、职业道德的概念广义: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2、职业道德的特征(1)职业性(行业性)。
――不具有全社会普遍的适用性。
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一定的职业活动领域(2)实践性――根据职业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3)继承性――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4)多样性――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多样性3、职业道德的作用(1)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
职业道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调节职业关系,维护正常的职业活动秩序。
(2)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素,是首先应当做到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特征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许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纳入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思想立法(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3、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3)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背诵讲义
![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背诵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f5a5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7.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会计从业资格要求从业人员掌握 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 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具有良好 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 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晋 升会计专业职务的优先条件。
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科目
会计基础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初级会计电算化
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大纲
税收种类包括流转 税、所得税、财产 税、行为税和资源
税。
流转税是以商品生 产流转额和非生产 流转额为课税对象 征收的一类税,包 括增值税、消费税、 营业税和关税等。
所得税是以所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课税对象征收的 一类税,包括企业 所得税和个人所得
税。
流转税法制度及其规定
流转税法制度的 概念和特点
增值税的纳税人、 征税范围和税率
添加标题
处罚处分的程序:包括立案、 调查、处理决定、执行等程序。
添加标题
处罚处分的法律责任:对于财 政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行政 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职业道德规范与行
08
为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诚实守信:保持 诚实、守信,不 做假账,不虚报 财务数据。
客观公正:以客 观、公正的态度 处理会计事务, 不受利益干扰。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制度及其规定
添加标题
财政违法行为的种类:包括违 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 为、违反国家财政支出管理规 定的行为、违反国家财政收入 分配管理规定的行为等。
添加标题
处罚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 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 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
YOUR LOGO
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学习讲义07doc
![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学习讲义07doc](https://img.taocdn.com/s3/m/2e0bf5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6.png)
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学习讲义07doc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财务室ACCOUNT“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这是《会计法》对设置会计机构问题做出的规定。
(一)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一个单位是否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通常取决于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L单位规模的大小。
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会计机构;业务较多的行政单位、社会团体与其他组织也应设置会计机构。
规模很小的企业、业务与人员都不多的行政单位等,能够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将会计业务并入其他职能部门,或者者委托代理记账。
2.经济业务与财务收支的繁简。
规模相对较小,但其经济业务复杂多样,财务收支频繁,也要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3.经营管理的要求。
(二)不设置会计机构的应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L会计主管人员,是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
它不一致于通常所说的“会计主管,,“主管会计”“ φ力会计”【例嬴•单选题】根⅛《会计法》的嬴定,单位会计主管人员是指()。
(2002 )A.总会计师B.会计机构负责人C.未设总会计师的单位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D.未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指定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答案]D 2.《会计法》规定应在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目的是强化责任制度,防止出现会计工作无人负责的局面。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工作岗位,能够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者一岗多人”;会计岗位能够包含: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岗位的有()o (2003)A.工资核算岗位B.资金核算岗位C计划管理岗位D:会计机构内部档案管理岗位[答案]ABD二、代理记账(一)概念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同意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最新版)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d5c2cf0912a216157929a7.png)
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讲义(最新版)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17个考点)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个考点)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1个考点)第三节会计核算★(6个考点)第四节会计监督(3个考点)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5个考点)第六节法律责任(0个考点)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法》(《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1。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最高权力机关)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2。
1999年l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例题·判断题】会计行政法规,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 )『正确答案』错会计行为,是指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行为,以及保证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行为和监督行为;3.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法》。
二、会计行政法规-—《……条例》(《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1。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用于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2. 会计行政法规是依据《会计法》制定的.3. 会计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办法”、“……准则”、“……制度"、“……规范"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例题·判断题】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上海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核心讲义-第三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上海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核心讲义-第三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4aae5f7c1cfad6185fa74e.png)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考情分析】税收法律制度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内容较多,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复习的重中之重。
随着近几年考试人数的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为甄选更加优秀的会计人才,税收法律制度的考查在难度和深度上较以往有所提高,出题范围越来越广泛,出题角度越来越专业,对考生理解、记忆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强化记忆,切忌机械地死记硬背,同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从更深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真正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本章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有各个税种的相关知识。
从2010年实施新考纲以来,本章的考试内容的难度较以往有所提高,涉及单选、多选、判断和简答题等题型,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也较以往有所提高,约为20~30分。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章涉及多种税种,建议考生需要进行对比记忆,比如学习增值税和消费税时,要比较它们的税率、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都有哪些区别,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本章还涉及一些税款的征收问题,这就需要考生记忆相关税种的税率计算方法。
这样在答题时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常考考点】(1)税收的概念、作用、特征、分类及各种构成要素。
(2)增值税的概念、分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税率,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3)消费税的概念、计税方法、纳税人、税目与税率、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4)营业税的概念、纳税人、税目与税率,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5)企业所有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税率,应税所得额的计算(包括收入总额的计算、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不得扣除的项目、亏损弥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6)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的应纳税额)。
word版_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称道德》电子书
![word版_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称道德》电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54015ec4240c844769eaee79.png)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2)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第三节会计核算 (4)第四节会计监督 (14)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7)第六节法律责任 (23)第七节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 (30)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37)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37)第二节银行结算账户 (39)第三节票据结算 (43)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48)第一节税务管理 (48)第二节税款征收 (54)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 (56)第一节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 (56)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68)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69)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73)第五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76)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77)附录一 (85)《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85)《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90)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本章要点]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等。
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首先表现为单位内部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即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在处理经济业务事项中,必然会涉及、影响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
例如,供销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信贷关系、分配关系、税款征纳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等等。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称为会计关系。
处理上述各种经济关系,就需要用会计法律制度来规范。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如下:(一)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整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讲义.
![(整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bdbbc2a10a6f524ccbf8561.png)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讲义)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第一章《会计法》【问题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1.由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制定。
只有人大及人大常委会才拥有制定和修改会计法的权限,其他机关无权制定或修改。
2.《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是会计的基本法,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
)3.《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会计行政法规:由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
具体包括(注意多选):《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会计规章:由财政部制定,如:《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帐管理办法》。
(注意多选)2.规范性文件: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制定,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注意多选)特别提示:由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上面要求大家掌握会计规章,规范性文件各自作为多选把握,还可以结合考核,因为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属于国家统一制度。
3.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4.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注意总结4和5,其实全国实行统一会计制度的大原则没有改变;特殊行业,解放军总后勤部也是依照会计法制定的,不得与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原则相抵触,而且要求报财政部门备案。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课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a85f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0.png)
者的权益。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能够促使会计人 员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
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 保障,能够规范会计行为,促进市场 经济的健康发展。
税法主要规定了税收种类、税收 征收管理、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内 容,为规范税收行为提供了法律
保障。
金融法
金融法概述
金融法是规范金融行为和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财经法规的重 要组成部分。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稳定性、效益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等,是指 导金融工作的基本准则。
金融法的主要内容
金融法主要规定了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 内容,为规范金融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
财务报表审计的作用
财务报表审计的作用在于提高财务报 表的可信度和公正性,保护投资者和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资本市 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不确 定性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近代会计职业道德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的会 计职业道德逐渐形成了以诚信、客观 、公正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强调对投 资者和社会的责任。
03
财经法规的核心内容
会计法
会计法概述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关 系的法律规范,是财经法规的重
要组成部分。
会计法的基本原则
会计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完 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是指导 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
XX年江西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讲义
![XX年江西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9b7ecfff00bed5b8f31d10.png)
A.狭义的职业道德 B.广义的职业道德 C.一定职业道德 D.会计职业道德
『正确答案』A
【例题·单选题】职业道德是同人们( )紧密相连的,具有自身 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A.道德活动 B.职业活动 C.经济活动 D.政治活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年江西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讲义
l (3)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会计法律制度中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
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也包含会计法律制度的 某些条款。
(4)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5)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 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 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例题·判断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同时也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
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两者在根本目的上一致 (2)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在规范会计行为中,我们不可能完全依赖会计法律
制度的强制功能而排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会计 行为不可能都有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
基本的会计行为必须运用会计法律制度强制遵守, 但不需要或不宜用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 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 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 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无具体的表现 形式,它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和道德评 价来实现。
(四)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讲义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dfd0d69192e45361166f523.png)
前言一、课程解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职业道德指第一、二、三章指第四章具有:他律性(强制)自律性(自觉、自愿)成文条款内心的意识和信念体现依法治国体现以德治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结果正确的得l分,判断结果错误的倒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提示:1.考试分数线60分2.先学《会计基础》,然后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三、教材基本框架及重要层次: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重点)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5分左右)概述及4个层次: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3分左右)主管部门,制度的制定权限,人员管理,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负责人及会计机构、人员的职责)4个问题;第三节★★会计核算:(平均15分左右)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4条)、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条,重点是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告,财产清查及档案管理10项;第四节★★会计监督:(13分左右)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对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救济4方面;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3分左右)会计机构设置,不设机构和人员的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总会计师岗位设置,从业资格规定,专业职务与专业技术资格,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及会计人员工作交接规定9方面;第六节★★法律责任:(8分左右)法律责任的概念,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方面。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讲义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56bc5c56137ee06eff91862.png)
江西省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复习全书【核心讲义-会计职业道德】
![江西省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复习全书【核心讲义-会计职业道德】](https://img.taocdn.com/s3/m/5650b1abee06eff9aff80737.png)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考情分析】会计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联系密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
考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对应考点加以记忆,对重、难点要特别关注,如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其次,要做一定量的练习题进行查漏补缺,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最后,可以用模拟试题来进行模拟测试。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主要以记忆为主,但理解、记忆与练习应该合理进行,切忌陷入死记硬背,记了又忘、忘了又记的怪圈。
本章的知识点较多,考点比较集中,涉及所有的题型。
考试时所占的分值不大,约为1O分,在案例分析题中几乎是必考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4个方面的肉容。
由于道德并不是特定的法律,所以和前面的章节比起来,需要记忆的内容并不多,更多的是需要理解,能够在多选题中选择出来即可。
【常考考点】(1)道德的概念;(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3)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作用;(4)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大纲要求】【核心讲义】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说明】会计职业道德调整的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1.指导功能;2.评价功能;3.教化功能。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都属于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的范畴,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1.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两者联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1)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2)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3)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4)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
【说明】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_完全整理1280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_完全整理12801](https://img.taocdn.com/s3/m/9b8d37a17f1922791788e80a.png)
1.会计法律制度※会计首先表现为单位内部的一项管理活动,即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会计规范:①道德规范②单位内部的规范③行业组织的规范④国家的规范※我国的法律体系:①宪法:全国人大制定②法律:——广义:所有由国家制定发布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狭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③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④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和地方政府制定、由国务院各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⑤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以部门文件形式印发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1、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会计法律—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①广义的会计法律:国家权力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②狭义的会计法律—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
1985-01-21 六届九次通过自1985-5-1施行1993-12-29 八届五次修正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9-10-31 九届十二次修订自2000-7-1施行2、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发布或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制度①会计部门规章: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例:《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②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制度办法。
例:38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其他各部门制定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但须报财政部备案)4、地方性会计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地方(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①特殊行业报财政部审核批准②军队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制定报财政部备案(三)会计人员的管理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奖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1单位负责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7单位负责人职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9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规范、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三、会计核算(一)依法建账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4b9ea4790c69ec3d5bb7543.png)
★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财务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保管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编制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构成成分
制定发布机关
代表作
地位
会计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法”
最高
会计行政法规
国务院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条例”
次之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部门规章
国务院财政部门
“×××办法”+基本准则
财政部门 同级的审计部门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不依法:对单位:3000—50000 对个人:2000--20000
双罚制
伪造变造隐匿销毁:对单位:5000--100000
对个人:3000--50000
授意指使强令:对个人:5000--50000
单罚制
打击报复:3年以下
不得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个人
★档案部门接收保管的会计档案,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应当会同原财务会计部门和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应履行借出手续和限期归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会计法律制度※会计首先表现为单位内部的一项管理活动,即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会计规范:①道德规范②单位内部的规范③行业组织的规范④国家的规范※我国的法律体系:①宪法:全国人大制定②法律:——广义:所有由国家制定发布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狭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③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④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和地方政府制定、由国务院各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⑤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以部门文件形式印发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1、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会计法律—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①广义的会计法律:国家权力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会计师条例》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制度①会计部门规章: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例:《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②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制度办法。
例:38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其他各部门制定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但须报财政部备案)4、地方性会计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地方(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①特殊行业报财政部审核批准②军队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制定报财政部备案(三)会计人员的管理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奖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1单位负责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2单位负责人职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3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规范、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三、会计核算(一)依法建账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1、会计账簿的设置:①总账②明细账③日记账④备查账: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有关应收、应付账款的备查簿或担保、抵押备查簿等2、登账的基本要求:①经审核的会计凭证才能登账②登账按记账规则(连续编号、不隔页、跳行等)进行,错误更正处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盖章③电算化单位也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④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⑤禁止账外设账(强化内部管理的管理会计账簿除外)(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1、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合同或协议除外)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且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的规定※伪造—无中生有变造—用涂改、挖补等手段篡改事实虚假—以假乱真3、电脑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三)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其他事项。
(四)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和会计文字记录1、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分段称会计期间: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2原因:和我国的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年度一致,便于宏观经济管理3规定:不仅适用于内资,也适用于外资2、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3、会计记录文字强制使用中文,但可同时使用一种民族文字/外国文字6货币的特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7在选择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帐本位币时,须遵守“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原则,且记帐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五)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1、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最迟不超一个会计结算期。
2、原始凭证的种类:外来的、自制的、统一印制的和认可并自行填制的等3、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的标准为:合法、真实、准确、完整4、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5、单位公章包括:业务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等6、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7、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六)财务会计报告1、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2、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四表一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表、附注),会计报表不包括附注3财务报表的分类:㈠按编报期间:①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包括“三表一注”)②年度财务报告㈡按编报主体:①个别②合并4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①数据真实②内容完整③计算准确④编报及时5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6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应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结账日为最后一天7P22第三、四段须重点记住!新书见P31倒数第一、二段8、提供的编制依据应当一致(不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9、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七)会计档案管理121988年修订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规定了: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13会计档案先由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后移交会计档案机构;未设会计档案机构的由会计机构指定专人继续保管。
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方可查阅或复制原件。
14会计档案保管:①永久—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②定期—3、5、10、15、25年,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算起→3年:月、季度财务报告→5年: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2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普通日记账为15年)→其余15年,考试要求记住P26,新书见P3521会计档案期满销毁:→会计档案机构提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编销毁清册,由单位负责人批准,两机构共同派人监销→未了的和正在建设的,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
四、会计监督(1内部和2外部监督)(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内部监督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保证作用的主要表现:①保证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内进行②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③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④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会计账簿,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⑤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客体: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10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4明确)①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②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制约程序应当明确③财产清查的应当明确④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5、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原则:(4原则)①合法性②适应性③规范性④科学性6、内部会计控制的3目标:①规范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②堵塞漏洞③确保制度贯彻执行7、内部会计控制的6原则见教材P30-31,新教材P53-548、9内容见教材P31,新教材P52-539、内部会计控制的8方法:见教材记住P32-33新教材P5310、内部会计控制的3检查:见教材记住P33-34新教材P55另外考试要求记住P35、37新教材P56-58(二)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外部监督1、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是面向所有单位,是普遍监督⑴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⑵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⑶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⑷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2、财政、审计、税务、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不是面向所有单位3、监督检查部门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结论。
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已经做出的检查结论能够满足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履行本部门职责需要的,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查帐。
4、《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在对各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时,如发现有重大违法嫌疑的,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可查询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予以支持和配合(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外部监督Ⅰ、社会监督包括:1、社会中介机构2、单位和个人的检举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范围:1、出具审计报告2、出具验资报告3、办理审计业务4、其他审计业务Ⅲ、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咨询、服务业务范围:3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管理咨询4代理纳税申报,提供税务咨询5代理申请工商登记,拟定合同、章程和其他业务文件6办理投资评估、资产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有关业务7其他的会计咨询、服务业务Ⅳ、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