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下列情况者均高度怀疑Wilson病
3)不明原因的步态不稳和(或)动作不协调。
病因&发病机制
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 世界范围发病率1/10万-1/3万 人群杂合子频率1/100~1/20wk.baidu.com, 家族史达25%~50%
基因突变 功能蛋白异常 P型铜↑ 脑\肝\肾& 角膜铜沉积 自由基损伤 结构功能 改变
◙ WD基因(ATP7B) 位于 13q14-21 ◙ 多种突变型 ◙ 基因突变位点位 于ATP酶功能区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肝硬化和脑部基底 节变性为主的遗传性疾病。是由Wilson (1912)首先报道和描述,故亦称Wilson病 (WD).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 症状、肝硬化症状、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 症状及角膜色素环(K-F环)。
◙ P型铜转运ATP酶 (WD蛋白) 3个功能区 ◙ 金属离子结合区 ◙ ATP酶功能区 ◙ 跨膜区
循环中90%的铜与 铜蓝蛋白结合,铜 作为辅基参与多种 重要生物酶的合成。
病因&发病机制
肝细胞中
Cu++
P 型 铜 转 运 ATP 酶
铜作为辅基参与 多种生物酶合成
白蛋白
Cu++
α-2球蛋白
P型铜, 结合疏松 容易沉积在组织中
铜蓝蛋白, 结合紧密 氧化酶活性, 呈蓝色
临 床 症 状
肝脏
Cu++
Cu++ WD蛋白 缺陷 WD基因 13q14-21突变
肾脏
角膜 脑
病理
病变累及肝\脑\肾&角膜等 细胞脂肪变性\含铜颗粒增加\线粒体破坏 肝细胞灶性坏死\纤维增生→结节性肝硬变 神经元显著减少\脱失, 轴突变性,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壳核病变明显, 苍白球&尾状核次之, 皮质 亦可受侵 缘后弹力层、内皮细胞浆内棕黄色细小铜颗 粒沉积
临床表现
大脑皮层受损征:
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
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衰退。少数 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 痫样发作 小脑受损征:共济失调&语言障碍
临床表现
⒉肝脏症状: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
状,成人患者可追索到“肝炎”病史。肝脏 肿大,质较硬而有触痛, 肝脏损害逐渐加重可出现 肝硬化症状,脾脏肿大, 脾功亢进,腹水,食管静脉 曲张破裂及肝昏迷等。
出现下列情况者均高度怀疑Wilson病
1)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肝脏疾病(如持续转
氨酶升高,但无肝脏疾病;不明原因的肝脾 大、肝硬化、短暂性黄疸、食管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及爆发性肝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2)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如不明原因的锥体外系症状,尤其是肢体 振颤;发音含糊不清或声音低沉、流涎、吞 咽困难等,但无第IX、X、XII颅神经损害, 也无肌无力症状。)
肝
脑
角 膜
病理
由于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与铜结 合存在障碍,因而认为铜蓝蛋白的合成障碍 是本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 致病因子造成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和胆道铜 排泄障碍,线粒体铜沉积导致自由基和氧化 损伤在本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病理
由于上述诸因素导致血清中过多游离铜大量沉积于 肝脏内,造成小叶性肝硬化。 当肝细胞溶酶体无法容纳时,铜即通过血液向各个 器官散布和沉积。 基底节的神经元和其正常酶的转运对无机铜的毒性 特别敏感,大脑皮质和小脑齿状核对铜的沉积也产 生症状。 铜对肾脏近端小管的损害可引起氨基酸、蛋白以及 钙和磷酸盐的流失。 铜在眼角膜弹力层的沉积产生K-F环(KayserFleischerring).与此同时,肝硬化可产生门静脉高 压的一系列变化。
临床表现
⒈神经系统症状: 尾状核\壳核受损征:
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
首发症状。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 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 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 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 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 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
临床表现
多于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迟至成年期,发 病年龄3~55岁。 初起症状42%为肝病表现,34%为神经系统, 10%为精神症状,12%为继发于肝病的内分 泌或血液系统症状,1%为肾损害表现,约 25%患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系统受累表现。 起病多较缓慢,少数可由于外伤、感染或其 他原因而呈急性发病 。
临床表现
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ring,K-F环):
角膜边缘可见宽约2~3mm左右的棕黄或绿 褐色色素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 颗粒沉积,为本病重要体征。
K-F环
年龄为是否出现角膜K-F环的独立相关因素,
一般于7岁之后可见。 角膜K-F环出现与否与Wilson病的类型有关。 脑型99.18%、慢性肝病型47.22%、肝功能衰 竭型82.16%、肾型83.33%。 角膜K-F是否减弱或消失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 度并不一致。
临床表现
⒍骨骼及其他疾病: 可有膝关节或其他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有脱钙, 骨质软化,佝偻病,自发性骨折,关节下囊肿,骨 关节痛,分离性骨软骨炎等表现。 7.心脏: 可有心律失常,心肌病和植物神经功能异常; 8.皮肤:色素沉着,尤以面部及双小腿伸侧明显; 指甲弧呈蓝色,含铜量增加; 9.内分泌:胰腺受损有胰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继发 于肝病的内分泌变化,年青女性有闭经,男性发育 迟缓,乳房发育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32:8-11
临床表现
⒋肾脏损害:
因肾小管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 可出现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尿酸尿及 肾性佝偻病等。
临床表现
⒌血液系统:
病程中常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至少15%的患者 溶血表现明显。导致溶血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 由于肝脏在短期内大量释放铜入血,红细胞大量摄 取铜,导致对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也有 人认为铜的毒性作用是对细胞膜磷脂的氧化作用。 本病所致溶血常是短暂性的和自限性的,常较肝 病表现超前数年,溶血发生时常无K-F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