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居住容积率指标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居住容积率指标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作者:周文,钟燕芬 | 发表于:2012年02月27日
1、引言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开源、一手抓节流。开源方面,全国各地已积极进行了探索,如广东省利用“三旧”存量用地、云南省开展低丘缓坡开发等。节流方面,就是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比较而言,节流的作用更加显著,且更符合国家严控建设用地增长的要求。
适当增加用地的开发容积率是实现节流策略的重要手段。问题是增加多少为适当?开发容积率多高为合理?关于容积率,目前已有国内学者开展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交通等方面,对容积率的本质特性、影响因素、确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但缺乏从城市宏观发展条件出发对总体容积率控制标准的研究,特别是在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要求下,对原容积率控制标准是否合理、新容积率控制标准如何确定等开展的研究成果较少。
居住作为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其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也最大。本文选择居住用地作为研究目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居住容积率控制标准的分析,研究居住容积率与城市总体发展条件的内在规律,并以广州市为例,探索城市宏观发展条件对居住容积率的要求和多维度、多层次确定居住容积率的方法。
2、香港、新加坡的启示
2.1、香港是高密度、集约型模式的典型
香港总面积1104平方公里,人口700万,建成区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大于40%,建成区人口密度达2.5万人/平方公里。
香港80%以上都是山地,在早期十九世纪就已确定了紧凑集约型城市发展模式,集约型城市、集约化住房,尤其是香港公屋的发展一直探索着高密度住房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1)居住容积率与人口密度直接相关
香港住宅发展密度总体上分为都会区、新市镇、乡郊三种区域,发展密度配合基础设施的容量和环境吸纳容量,较高密度的住宅建于铁路车站及主要公共交通交汇处附近,鼓励公共交通,减少交通出行。
香港的住宅容积率最高到8~10,同时还规定,如果在本密度区内的地块,容积率最低不可低于下一密度区的最高值。
香港住宅发展密度分级架构一览表
注:根据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进行整理
(2)香港不堵车
香港不遗余力地解决高密度发展条件下的道路交通问题,其解决策略主要有:土地混合使用,减低市民对交通的需求;优先发展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网络把主要的人口及就业中心连接起来;加强公共交通服务,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90%;考虑行人的需要,辟设行人专用区;运用新科技管理交通;提高用车成本,控制私人小汽车增长;提高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素质教育等。
香港极少发生大面积堵车现象,即使局部车流量较大导致缓慢,也能保证不被堵死,香港不堵车的现象直接说明其交通策略的成功。
(3)为未来预留了发展空间
香港十九世纪以来高速发展至今,已发展土地仍可以控制在25%以下,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这是紧凑集约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成功。香港除了较好的解决高密度发展带来的交通问题外,对城市绿化环境也进行了严格控制,香港40%以上的用地作为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形成区域、地区、邻舍三个级别休憩绿化空间系统。
2.2、新加坡是大疏大密、花园城市代表
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508万,全国耕地无几,人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被称为“城市国家”,建成区面积达80%,建成区人
口密度达0.9万人/平方公里。
(1)居住容积率与人口密度直接相关
新加坡居住开发强度主要通过总体毛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来进行控制,具体地块的开发还受地块规模、所处区位、机场控高、历史保护等因素影响。对于超高密度区域,毛容积率>2.8,限制的是低限值,而实际开发地块容积率达3.5~4.0。
新加坡居住开发管制一览表
注:根据新加坡DevelopmentControlParametersforResidentialDevelopment
进行整理。
新加坡倡导用地的混合使用,同时为了促使建设按照规划进行实施,还对容积率的提高进行了规定。其一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200米半径范围内可增加5~10%;其二为在规划城市中心硬核区,大型开敞空间、公共空间区周边的地块,根据地块规模的大小,容积率可在基础容积率上增加5%~15%。
(2)三级公共中心帮助人口、服务、娱乐和就业岗位疏散
新加坡为促进商业活动和就业岗位从中心城区向外疏散,同时人口、服务和娱乐的在外围集中,缩短商品运输和人员出行的距离,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挤状况,规划布局了地区中心、地区副中心和三级公共中心体系,以放射形和环形
的大运量交通运输走廊为依托,使整个城市形成扇形的空间结构模式,实现“大疏大密”的空间布局。
(3)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未来发展空间受限
新加坡已基本实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建设花园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同时建成覆盖全岛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大运量快速交通运输系统,保证了道路交通的畅顺。世界经济论坛《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排名中,新加坡上升至第二位,这足以说明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建成区已经占80%以上,1950年至今约有20%的国土面积由填海产生,未来空间拓展也主要依托填海,未来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限制,填海产生的发展空间也正向高密度、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变。
2.3、小结
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说明居住容积率指标并非越小越好、越高越差,而应与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策略相一致。香港的居住容积率最高是新加坡的3倍,其人口密度也是新加坡的近3倍,这两个城市通过长远的发展策略、有效的开发控制,都既成功解决了人口居住需求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还说明集约化发展是解决用地压力、道路交通、环境品质问题的必然选择。
3、居住容积率与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