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1f35e2d7b14e852458fb57ee.png)
• 珠江口含油盆地:面积约14.7万平 方千米,是南海北部大陆架、大陆 坡上最大的一个沉积盆地。该盆地 以新生代沉积为主。目前,在盆地 中已发现了16个油田和含油构造, 石油地质储量约在40~45亿吨。
• 莺歌海含油气盆地:位于北部湾南 部,以及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的“U” 字形盆地上。这个盆地包括东、西 两个不同的构造盆地。西部的西莺 歌海盆地为特提斯体系的拉张断陷 盆地,是一个缝合带中的中间盆地, 面积约为3.9万平方千米。东部的琼 东南盆地则为环太平洋体系的一个 孤后盆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
• 储存条件良好:后期的构造运动使 沉积盆地岩石发生变形,形成许多 断块和背斜等圈闭构造,为油气的 保存创造良好的储存条件。 • 生油条件适宜:伴随构造运动而发 生岩浆活动,产生大量热能,加速 有机物质转化为石油,并在圈闭中 聚集和保存,成为现今的陆架油田。
沉积环境因素:中国近海海域广阔的大 陆架,它们既有长期的陆地湖泊环境,又 有长期的浅海环境,接受了大量的有机物 和泥沙沉积,形成了数千米至万米厚的沉 积层,其油气资源之丰富,在世界上也是 不多见的。 中国近海海域共发现18个中新生代沉积 盆地,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 大陆架上已发现的含油气沉积盆地9个,面 积9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亿吨,天 然气资源约22.3万亿立方米。
我 国 沿 海 大 陆 架 和 沉 积 盆 地
• 北部湾含油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 沉积盆地,面积3.5万平方千米, 其北面以广西海岸为界,南面以海 南岛隆起为界,东面与雷琼地区新 生代凹陷相连,西南与莺歌海盆地 相连。
石油形成
• 形成石油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大 量的生物遗体;二是要有储集石油的地 层和保护石油不跑掉的盖层;三是还要 有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 • 第一步:生物埋藏: 大陆架与近海紧相连,近海有着大量 的藻类,鱼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当这 些生物迅速被河流带来的沉积物掩埋后, 这些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长 期处在缺氧的环境里。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a3787f2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4.png)
海洋矿产资源什么是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是指目前处于海洋环境下的除海水以外的矿物资源,包括分布在滨海、浅海、深海、洋盆和洋中脊的各类矿产资源。
按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碎屑,经河流、海水、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
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矿产。
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大洋多金属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等;③海底岩石中的矿产,多属海底沉积物及其孔隙流体在埋藏过程中发生化学演化的阶段性产物,如海底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硫矿及煤等。
主要的海洋矿产资源分类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底和滨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种类多,按照海洋矿产资源形成的海洋环境和分布特征,从滨海浅海至深海大洋分布有:滨海砂矿、石油与天然气、磷钙土、多金属软泥、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以及未来的替代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未来的世界将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陆地上资源和能源因消耗剧增而日趋减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海洋。
1.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砂矿资源分布与沿海大陆架地区,主要矿种有:金属矿物中的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磁铁矿(钛磁铁矿);稀有金属矿物中的锡石、铌钽铁矿;稀土矿物中的独居石、磷钇矿;贵金属矿物中的砂金、金刚石、银、铂;非金属矿物中的石英砂、贝壳、琥珀等。
2.海底煤矿海底煤矿是指埋藏于海底岩层中的煤矿,一般是陆地煤田向海底延伸的部分。
海底煤矿作为一种潜在矿产资源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尤其是陆地煤矿资源缺乏而工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均有不同规模的海底煤矿开采、开发,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亦有海底煤田分布。
3.其他海洋矿产资源海洋中的矿产种类较多,其他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海底铁矿、磷钙土、热液硫化物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和金属沉积物白生沉积矿床,富含铜、钴、锌、金、银、锰、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大洋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富含铜、镍、钴多种微量元素)、富钴结壳(主要有铁锰氧化物构成,富含锰、铁、钴、铂等金属元素)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石油天然气等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精讲课件
![海洋矿产资源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026b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8.png)
海底砂矿开采技术
通常采用机械挖掘和筛选的方法,将 海底砂矿中的有价值的矿物分离出来 。
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抓斗”法和“空气升 液法”,通过采集多金属结核并提取 其中的有价值的矿物。
富钴结壳开采技术
主要采用“原地开采”和“露天开采 ”两种方法,通过在富钴结壳矿床上 进行采集和提取。
挑战
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保护、资源枯竭、技术难度大等。 因此,在开发海洋矿产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 可持续利用。
02
海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海洋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
形成
海洋石油与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生物遗 骸和有机物质,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 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化而成。
负面影响。
03
海洋非石油矿产资源
海洋非石油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海洋非石油矿产资源的种类
包括海洋矿物、海底砂矿、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
分布情况
这些资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南北极洋底,其中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富钴结壳 则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中部及西部。
海洋非石油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
海洋矿物开采技术
完善国内法规
根据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 法规,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确保海洋矿产资 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行为的监管,加大违法行为的处 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促进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法规。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海洋矿产资源的开采 和加工技术水平,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海洋矿产资源及分布
![海洋矿产资源及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063e46858fb770bf78a557c.png)
海洋矿产资源及分布————————————————————————————————作者:————————————————————————————————日期: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解决人口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三大日益严峻挑战的对策之一就是充分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且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
世界各临海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调查研究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节,采取措施、增加投入、优先发展海洋科学和开展海洋资源开发研究。
1海洋资源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物质资源、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间三大类;海洋资源的分布规律与海洋资源开发关系密切。
1.1海洋资源的分类海洋资源是相对于陆地资源而言的,包括传统海洋生物、溶解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海底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能资源、海洋空间资源(表1)。
1.2海洋资源的分布海洋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一定的自然规律支配,其分布受海底地貌的影响较大。
在不同海底地貌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海洋物质资源、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间资源(表2)。
2海洋主要矿产资源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底和滨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种类多,按照海洋矿产资源形成的海洋环境和分布特征,从滨海浅海至深海大洋分布有:滨海砂矿、石油与天然气、磷钙土、多金属软泥、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以及未来的替代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未来的世界将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陆地上资源和能源因消耗剧增而日趋减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海洋。
2.1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砂矿资源分布与沿海大陆架地区,主要矿种有:金属矿物中的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磁铁矿(钛磁铁矿);稀有金属矿物中的锡石、铌钽铁矿;稀土矿物中的独居石、磷钇矿;贵金属矿物中的砂金、金刚石、银、铂;非金属矿物中的石英砂、贝壳、琥珀等。
2.2海底煤矿海底煤矿是指埋藏于海底岩层中的煤矿,一般是陆地煤田向海底延伸的部分。
「图解科学」深海矿产资源
![「图解科学」深海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bff440a865ce0508763213a9.png)
「图解科学」深海矿产资源
海洋是一个聚宝盆,从滨海、浅海、半深海到深海都有着不同特色的资源可以为人来所使用,那么我们来看看深海拥有哪些独特的资源。
1.传统矿产资源所谓的传统矿产资源是指在深海中发现较早、已经进行工业开采或具备工业开采能力的矿产资源,如深海油气、多金属结核矿物等等。
2.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
冰是固态的水,怎么可能燃烧呢?但在自然界却真的存在着可以燃烧的冰。
它非但灭不了火,而且还是危险的“火种”。
3.热液矿产富含矿物质的深海热液迅速冷却,可沉淀出含金、银、铜、铅、锌、锰等元素的硫化物。
这是正在形成中的多金属“活矿床”,是一种过去从未发现的工业矿床新类型,而且也是一种现在还在不断生长的多金属矿床。
那什么是“深海热液”呢?。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91dc67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7.png)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海洋科普与教育
1.加强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海洋意识和保护意识。 2.推进海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海洋人才。 3.开展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 国际合作与交流
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海洋问题。 2.参与制定全球性海洋治理规则和标准,推动海洋治理体系建 设。 3.促进海洋科技与产业合作,推动全球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1.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锰结核 等,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 2.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海底地形、地质构造和海洋环境等因 素密切相关。 3.全球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源开发的 重要趋势之一。
▪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的技术和方法
1.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主要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 钻探等方法。 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逐渐 应用于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中。 3.未来,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精准 等方面的发展。
未来政策趋势
1.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政 策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政策的重要支持方向,鼓励企业加强技 术研发和创新。 3.未来政策将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严格限制对海洋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未来展望
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2.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3.未来,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f069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a.png)
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陆地上的矿产资源日益匮乏。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深海矿物资源是指分布于海洋底部的矿物质,包括有价值的金属、贵金属、能源矿产等。
然而,深海开发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探讨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讨论相关的环境与科学问题。
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也需要面对一系列的技术挑战。
首先,深海开发需要克服高压、低温、极端环境等困难条件。
这些极端的环境条件对于设备与工程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深海矿物的获取需要开发出具有高效率和环保性的采矿技术。
传统的陆地采矿技术并不适用于深海矿物开发,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来解决采矿难题。
此外,深海矿物开发还需要面对高成本和风险较大的挑战。
由于深海采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投资者需要考虑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然而,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一些环境和科学问题。
首先,深海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脆弱的生态系统,深海矿物开发可能对深海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许多深海生物依赖于海底的热液喷口和海底山脊等特殊环境,深海矿物开发可能破坏这些生态环境,导致珍稀物种灭绝。
其次,深海矿物开发也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海底滑坡和地震等。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采矿设备和工程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海啸和其他自然灾害。
此外,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以了解深海矿物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从而更好地制定开发计划和保护策略。
为了解决深海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的技术和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
深海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共同应对挑战。
其次,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深海生态系统和深海矿物资源分布规律。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深海生态系统和维护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d8330a657e21af45b307a884.png)
海洋矿产资源又名海底矿产资源。
包括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中文名海洋矿产资源别名海底矿产资源范围海滨、浅海、深海等资源储藏分类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3类我国情况1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我国情况2含油气远景总面积约70万公里分类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
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
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
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含量分布据美国石油地质学家估计,全世界含油气远景的海洋沉积盆地约7800万公里,大体与陆地相当。
世界水深300米以内海底潜在的石油、天然气总储量为2356亿吨。
世界近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220亿吨,天然气储量181.46万亿米3,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4%和23%。
主要分布于浅海陆架区,如波斯湾、委内瑞拉湾与马拉开波湖及帕里亚湾、北海、墨西哥湾及西非沿岸浅海区。
大陆坡与大陆隆也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据估计,世界大洋海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0000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亿吨,其中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58亿吨。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估计该地区约有600万公里2富集高品位锰结核,其覆盖率有时高达90%以上。
海洋矿物资源
![海洋矿物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45b4821c55270722192ef7b8.png)
四、大洋锰结核
大洋锰结核是一种结核状的铁锰矿,又称为大洋多金属 结核矿,锰团块,锰矿球,锰矿瘤,含有工业所需要的 铜、钴、镍、锰、铁等金属。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 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合的形态多样, 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 等。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 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锰结核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 的表层,而以生成于4O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 佳。锰结核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其中以北 太平洋分布面积最广,储量占一半以上,约为17000 亿吨。锰结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面积上有100多 公斤,简直是一个挨一个铺满海底。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开采?
• 一,连续绳斗法 (CLB)开采法 是最早提出的扬矿方式和开采方法 (见图 1)。 在一根缆索上每隔 25~50 m吊挂一个链斗 , 通过采矿船船首和船尾 (单船式 )或 2条船上 (双船式 )安装的缆索导引轮形成无极循环运 转 ,从海底将结核铲起幵提升到海面。该系统 于 20世纪 70年代曾多次在海上成功地进行试 验 ,其优点是系统设备简单、维修方便、投资 小 ,但存在采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低 ,要求海底 地形平坦、缆绳容易缠绕等问题 ,已基本被淘 汰。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与管理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e670a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7.png)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与管理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人们开始关注起了遍布海洋底部的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但环境保护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因此,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与管理的相关内容。
首先,环境效益评估是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估旨在明确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并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破坏程度。
评估过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包括水质、底栖生物、海床地质等。
评估结果能够为政府决策者和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帮助他们在开发过程中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其次,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是确保开发过程中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
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政府应当制定针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相应法规和标准,并对开发企业进行监管。
这些法规和标准应包括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环境监测要求、事故应急预案等,以确保开发过程中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
环境监测是评估开发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和采集相关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评估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开发过程的可持续性。
第三,推动科技创新,寻找环保技术和方法。
为了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寻找更加环保的开发技术和方法。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推动各国在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方面形成共识。
最后,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评估与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
海洋中自然资源
![海洋中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da9386f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c.png)
海洋中自然资源海洋中自然资源包括水域、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1. 水域资源:海洋中的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其中包括海水、咸水湖和咸水河流。
海洋的水资源可供人类用于饮水、农业灌溉、工业和能源生产等方面。
2. 生物资源:海洋中的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海洋中生活着各种鱼类、贝类、虾蟹、海草和海藻等生物。
这些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此外,海洋中还存在很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如海藻、海绵、海洋动物等。
3. 矿产资源: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海盐、珊瑚、海底矿石等。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许多国家依靠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维持经济发展。
此外,海洋中的海盐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用途广泛。
海洋中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自然资源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海洋中的自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石油和天然气:海洋底部储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对于人类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2. 鱼类和海洋生物:海洋中有丰富的鱼类资源,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此外,海洋中还有许多其他海洋生物,如虾、蟹、贝类等,它们也是人类的食物来源。
3. 盐:海洋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可以被提取出来用于食品加工和其他工业用途。
4. 矿产资源:海洋中的矿产资源包括锌、铜、铁、金、银等金属。
此外,海底还有丰富的磷、石膏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5. 深海热液喷口资源:深海热液喷口附近存在着大量的硫化物矿床和菌类生物资源,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和潜水器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6. 海水:海洋中储存着巨大的水资源,可以被转化为可用的淡水,对于人类的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需求至关重要。
7. 填海造地:海洋中的沉积物可以被用来填海造地,用于建设新的土地。
这些海洋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合理开发和管理,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精选】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最新精选】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15e730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a.png)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概述1.海洋是“聚宝盆”,有全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用“聚宝盆”来形容海洋资源是再确切不过的。
单就矿产资源来说,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咋舌。
在地球上已发现的百余种元素中,有80余种在海洋中存在,其中可提取的有60余种,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海水中的“液体矿床”;海底富集的固体矿床;从海底内部滚滚而来的油气资源。
据估计海水中含有的黄金可达550万吨,银5500万吨,钡27亿吨,铀40亿吨,锌70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钙560万亿吨,镁1767万亿吨等等。
这些资源,大都是国防、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海水是宝,海洋矿砂也是宝。
海洋矿砂主要有滨海矿砂和浅海矿砂。
它们都是在水深不超过几十米的海滩和浅海中的由矿物富集而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砂,是开采最方便的矿藏。
从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黄金,而且还能淘出比金子更有价值的金刚石,以及石英、独居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等,所以海洋矿砂成为增加矿产储量的最大的潜在资源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种矿砂主要分布在浅海部分,而在那深海海底处,更有着许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多金属结核就是其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种。
它是1872-1876年英国一艘名为“挑战者”号考察船在北大西洋的深海底处首次发现的。
这些黑乎乎的,或者呈褐色的多金属结核鹅卵团块,有的象土豆,有的象皮球,直径一般不超过20厘米,呈高度富集状态分布于3000-6000米水深的大洋底表层沉积物上。
据估计整个大洋底多金属结核的蕴藏量约3万亿吨,如果开采得当,它将是世界上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目前,锰多金属结核矿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开发热点。
在海洋这一表层矿产中,还有许多沉积物软泥,也是一种非同小可的矿产,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和浮游生物残骸。
例如覆盖1亿多平方公里的海底红粘土中,富含轴、铁、锰、锌、钴、银、金等,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23e8d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1.png)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陆地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趋短 缺、枯竭。据估计,陆上的矿产资源危机,人类唯有把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作为未来的矿产来源,而海洋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目前,在海洋矿主资源开发中,最有经济意义、最具发 展前景和高技术含量最多的,是海洋油气资源与大洋锰结核矿物资源的开发。
大洋锰结核的开采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可行的有水力提升式采矿技术与空气提升式采矿技术两种。水力提 升式采矿技术是通过由采矿管、浮筒、高压水泵和集矿装置四部分组成的系统实现的。这种技术在80年代中期就 已达到日产500吨的采矿能力。空气提升式采矿技术与水力提升式采矿技术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船上装有大功 率高压气泵代替水泵。这种技术的优势是能在水深超过5000米的海区作业,目前已具有日采300吨锰结核的采矿 能力。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
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
01 基本介绍
03 行业现状
目录
02 技术应用 04 可持续发展
基本信息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特别是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是一项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到地质、 海洋、气象、机械、电子、航海、采矿、运输、冶金、化工、海洋工程等许多学科和工业部门。
值得重视的是,自从70年代试验结核开采成功以来,锰结核开采规模日益扩大,已由过去各国单独开采,发 展到现在多国联合大规模合作开采。特别是随着在“联合国海洋公约”上签字和批准公约的国家越来越多,锰结 核开发管理体系已日趋完善。到本世纪末,世界大洋锰结核可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行业现状
行业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陆地上许多矿产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且 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人类势必要把开发矿产资源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因此,把海洋作为人类探求新的矿产 资源基地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我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矿产需求持续扩大,矿产资 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无论品种还是储量都很丰富,加强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现可持 续利用已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
海洋矿物资源讲解
![海洋矿物资源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fd643314791711cd791711.png)
如何开采?
• 一,连续绳斗法 (CLB)开采法 是最早提出的扬矿方式和开采方法 (见图 1)。 在一根缆索上每隔 25~50 m吊挂一个链斗 , 通过采矿船船首和船尾 (单船式 )或 2条船上 (双船式 )安装的缆索导引轮形成无极循环运 转 ,从海底将结核铲起并提升到海面。该系统 于 20世纪 70年代曾多次在海上成功地进行试 验 ,其优点是系统设备简单、维修方便、投资 小 ,但存在采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低 ,要求海底 地形平坦、缆绳容易缠绕等问题 ,已基本被淘 汰。
拖网获取锰结核矿
它来自于哪?
• 一是来自陆地、大陆或岛屿中的铁、锰等元素,被海流带 到大洋沉淀; • 二是来自火山,岩浆喷发 ,从熔岩中 带出 • 三是来自生物,浮游生物体内的微量金属 • 四是来自宇宙尘埃,有关资料表明,宇宙中每年要向地球 降落2000~5000吨宇宙尘埃,它们富含金属元素,分解后 进入海洋。
海洋矿产资源
矿产分布示意
一、滨海矿砂
1、含义: 海岸带及水下 2、形成: 3、特点:分布广,矿种多,储量大,开采方便,易 于选矿,开发投资小
砂矿种类 主要分布区
4、种类及其分布:
石英砂矿
金红石矿 金刚石砂矿 锡砂矿
Hale Waihona Puke 普遍澳大利亚 南非大西洋沿岸 泰国,马来西亚,印 尼等东南亚国家
二、海底热液硫化物
四、大洋锰结核
大洋锰结核是一种结核状的铁锰矿,又称为大洋多金属 结核矿,锰团块,锰矿球,锰矿瘤,含有工业所需要的 铜、钴、镍、锰、铁等金属。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 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合的形态多样, 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 等。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 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中国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
![中国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715194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8.png)
中国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1. 海洋资源1.1 海洋生物资源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贝类和珊瑚等。
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共有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70多种。
黄鱼、带鱼、鲨鱼、大黄虾等是中国的四大海产。
此外,中国海域还拥有大量的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海狮、海豹等。
1.2 海洋矿产资源中国的海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铀、多金属结核等。
其中,海底石油资源尤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和渤海等海域。
据统计,中国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可达2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达4800亿立方米。
1.3 海洋盐资源中国的海洋盐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长芦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等地。
海盐是中国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1.4 海洋可再生能源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据估算,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可达到1.5亿千瓦。
近年来,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2. 海洋环境2.1 海洋水质环境中国海域的海洋水质环境总体较好,但近年来受陆源污染、海洋开发等活动的影响,部分海域出现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保护海洋水质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如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强海洋监测管理等。
2.2 海洋生态与环境中国海洋生态与环境多样,包括海洋生物、海洋沉积物、海洋大气等。
近年来,由于海洋开发强度加大,部分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恶化风险。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生态保护政策,如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等。
2.3 海洋灾害与环境中国海域经常遭受风暴潮、海浪、赤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因素,海洋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加剧。
为应对海洋灾害,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海洋灾害的预警、防御和应急管理工作。
2.4 海洋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中国海洋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问题密切相关。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bf31a540cf84b9d528ea7a31.png)
1、海洋化学资源:工业用冷却水源、食盐等各种盐类、淡水、溴等。
2、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
3、海洋矿产资源:
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滨海砂矿: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
4、海洋能源:潮汐发电、波浪发电。
5、空间资源: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底管道、海上机场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海洋牧场
通讯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底光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
海洋中有哪些矿产资源
![海洋中有哪些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d6743ca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6.png)
海洋中有哪些矿产资源
石油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世界石油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仅中东地 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 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 14%、7%、4.8%和4.27%。2000年 全球石油消费为34.6亿吨,消费主要在 发达国家,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 其中北美占30.2%(仅美国就占27 %),欧洲占27%,亚大地区(不包括 中国)占22%,而非洲仅占3.3%,南 美占6.3%,中东为6%。
海洋矿产资源分类
• 分类原则:在描述矿产资源的形态、 分布、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同时, 尽量考虑其形成环境并探讨其形成机 制。
• 本课程采用的分类
1.滨海砂矿;2.海底磷矿;3.洋底 锰结核;4.海底多金属软泥(海底热 液矿床);5.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7 .海底油气藏
9.1 海底油气资源
• 海底沉积岩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 统计,全世界有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面积 7746.3万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海底区域的约 2639.5万平方公里,约占34%
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
• 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它主 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近海大陆架上 的油气资源,另一部分是深海区的油气资 源。
• 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仅海洋石油资源 就达241亿吨,约占世界海洋石油资源量的 10%。其中近海油气资源量约占全国的三 分之一,已探明的储量为5亿吨,目前年开 采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
中国近海海域共发现18个中新生代沉积 盆地,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 大陆架上已发现的含油气沉积盆地9个,面 积9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亿吨,天 然气资源约22.3万亿立方米。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含油气盆地介绍
• 我国传统上将海洋沉积盆地划分为六大 主要含油气盆地:渤海、南黄海、东海、 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海区。
• 储存条件良好:后期的构造运动使 沉积盆地岩石发生变形,形成许多 断块和背斜等圈闭构造,为油气的 保存创造良好的储存条件。
• 生油条件适宜:伴随构造运动而发 生岩浆活动,产生大量热能,加速 有机物质转化为石油,并在圈闭中 聚集和保存,成为现今的陆架油田。
沉积环境因素:中国近海海域广阔的大 陆架,它们既有长期的陆地湖泊环境,又 有长期的浅海环境,接受了大量的有机物 和泥沙沉积,形成了数千米至万米厚的沉 积层,其油气资源之丰富,在世界上也是 不多见的。
• 东海含油气盆地面:积约为46万平方 千米,是白垩纪-第三纪形成的大型 含油气盆地。其中,东海大陆架盆地 面积最大,约28.4万平方千米。现已 发现和固定的局部构造封闭100多个, 并在西湖凹陷中发现了3个含油气构 造。东海盆地是我国近海已发现的沉 积盆地中面积最大、远景最好的盆地, 该区的油气储量为40~60亿吨。
• 渤海含油气盆地:面积约7.3万平方千米, 是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向渤 海的延伸,是华北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心, 沉积厚度达10000米以上。在辽东湾发现 了石油地质储量达2亿吨的绥中36-1等油 田。
• 南黄海含油气盆地:面积约为10万 平方千米,是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以新生代沉积为主。它是陆地苏北 含油盆地向黄海的延伸,共同构成 苏北—南黄海含油盆地。盆地分南、 北两个坳陷。初步调查勘探,这个 盆地石油地质储量在2~3亿吨之间。
在四大洋及数十处近海海域中,石 油、天然气含量最丰富的数波斯湾海 域,约占总贮量的一半左右。波斯湾 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接受了4-5 千米稳定沉积的灰岩和砂岩,以背斜 圈闭为主,生、储、盖层非常有利。
第二位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海域。 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 湾海域。其次是我国沿海,东南亚海 域以及澳大利亚、西非等海区。
中国丰富海底石油资源原因
• 沉积盆地发育:中国大陆架都属陆缘的 现代拗陷区,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挤压的影响,在中、新生代发育了一系 列北东和东西向的断裂,形成许多沉积 盆地。
• 陆源物质供应充足:陆上许多河流(如 古黄河、古长江等)挟带大量有机质泥 沙流注入海,使这些盆地能形成几千米 厚的沉积物。
世界近海油气区
海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状况
• 因追踪陆地油田在海底延伸开始,海底油 气资源勘探从188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 沿海打第一口探井算起 ,至今已近一百 二十年的历史。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 前只有少数国家在海上找油,处于探索阶 段,70年代下海找油的国家猛增至80多 个,进入了高峰期。80年代在海上进行 油、气资源勘探的国家约100个,勘探活
•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通过对 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 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 150亿~160亿吨, 。按照 国际上(油气富集 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 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 根据石油可采资源量的分析,陆上石油资源 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 鄂 尔多斯五大盆地,共有石油可采资源114.4 亿吨,占陆上总资源量的87.3%。海上石油 资 源 分布在渤海为9.2亿吨,占海域的48.7%。
近年来,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已向 深水区发展,能在水深4000m海底钻探 石油,因此,海底石油实际数量肯定会
关于海底天然气储量,也有不同的预 测。据国际石油天然气工艺研究所预计, 世界天然气总储量为255-280万亿立方 米,其中海洋天然气储量为140万亿立方 米。L.G.威克斯把天然气换算成石油可 比当量,认为世界天然气为1656亿吨, 其中海底天然气为556亿吨。
第九章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指目前处于海洋环境下的 除海水资源以外的矿物资源;而对那些 过去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现在已是陆 地组成部分的矿物资源;原则上应归属 于陆地矿产资源。
海洋是人类的巨大宝库,是未来社 会物质生产的重要原料基地。目前,世 界各国竞相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实施 “科技兴海”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 为了开发利用海洋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