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4d3bf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9.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群体,他们在班级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氛围和秩序。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启发。
一、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在班级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用爱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班级活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能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能来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能。
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班级事务,比如值日、卫生等,让学生自己来制定计划、分配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定规章制度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管理的重要性及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让学生在管理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可以通过班会、班干部选举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让学生在管理实践中逐渐培养起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五、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学校的管理中,家长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班级家长会的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家长们和教师一起监督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学习,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六、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自主管理表现在小学生的班级管理中,建立奖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631b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9.p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的自主化管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将探讨几个实施自主化管理的策略,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首先,建设一个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基础,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班级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活动、开展主题班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归属感。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推行班级民主自治制度。
班级自治制度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如班费的使用、班级活动的安排等。
如何推行班级自治制度,需要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商讨并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流程。
通过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第三,开展班级岗位综合评价制度。
班级岗位综合评价制度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方式。
班级可以设立不同的岗位,如卫生委员、文艺委员、活动委员等,让学生有机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班级可以通过定期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奖励和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让学生在承担班级岗位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第四,建立班级自主学习小组。
自主学习小组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如科技小组、运动小组、艺术小组等。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小组,并通过小组合作,开展研究和实践。
班主任可以担任小组指导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最后,建立班级管理团队。
班级管理团队由班主任、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重要力量。
班级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班级会议,讨论班级管理的问题,制定班级管理计划和措施。
同时,班级管理团队还可以承担一些具体的任务,如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组织等。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83751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5.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1. 培养意识和责任感: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主管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和班级的稳定和谐。
可以通过开展班会、心理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达这些观念。
2. 提供参与机会: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可以通过班级干部选举、班级事务协商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决策和管理中。
3. 培养组织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班级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让学生担任组织者的角色,规划活动的过程,明确分工,协调团队成员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帮助他们进行实践和总结。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决策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决策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作出选择和决策,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
教师要给予学生决策的自由,并引导他们学会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
6.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行班级活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立、自信的品质。
7. 给予适度的权力和自由: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权力和自由,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
可以给学生一些责任,让他们自主地完成一些任务或管理一些事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8. 提供合适的指导和反馈: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自主管理能力。
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9. 动态调整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
![如何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33d2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5.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下面我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班级规则和制度首先,建立一套适合班级的规则和制度。
可以由班主任和同学们一同商讨制定,确保规则公平合理。
规则可以包括进出班级的要求、课堂秩序、作业完成时间、礼仪要求等。
规则和制度明确而严格,能够指导学生的行为,使他们知道该如何在班级中做合适的事情。
二、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制定规则和制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通过学生代表选举产生班级管理小组,由他们参与规则的制定和班级的管理工作。
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比如组织班级的清洁、整理教室、组织一次班级运动会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先让他们自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如果学生的解决方法不合适或不完善,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
五、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评估和反馈对于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定期进行班级评比,评选出优秀的班干部或班级管理小组成员,对他们给予表彰和奖励。
同时,也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及时反馈学生的管理表现,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家庭教育和班级合作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和进展情况。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c6f50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7.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摘要】小学生在班级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并让学生参与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定期评选优秀班干部来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培养学生领导能力。
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班级管理能力,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将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促进班级环境的良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这些举措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教师引导、规章制度、小组活动、团队合作、优秀班干部、激励、承担责任、领导能力、有效性、和谐发展。
1. 引言1.1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小学生阶段是学生从被动管理逐渐向自主管理过渡的重要时期。
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小学生阶段,通过有效培养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规划能力。
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水平。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参与和努力。
通过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性地解决问题。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并让学生参与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和执行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定期评选优秀班干部和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可以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领导潜力。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个体学生的成长,更是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水平,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fd70a1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3.p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的自主化管理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全体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班级合作,共同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过程。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是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一些策略:一、建立班级秩序1. 制定班级规则:让全体小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让他们参与决策的过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 制作班级规章制度的海报或手册:将班级的规章制度制作成海报或手册,让小学生明确知道规则内容,方便他们随时查阅。
3. 设置班级值日表:制作班级值日表,让小学生轮流负责班级事务,如打扫卫生、整理教室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提高学习自主性1. 鼓励小组学习:将小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2. 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给小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任务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 自主学习评价:让小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例如他们可以自己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做评价,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等。
三、培养班级合作精神1. 设立班级小组活动:定期组织班级小组活动,让小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设立班级委员会:选举班级委员会成员,让他们负责班级事务的组织与管理,并鼓励他们自主提出改进班级管理的建议。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建立有效沟通渠道1. 指定学生代表:选出学生代表,作为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及时反映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举办班会: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班级事务,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制作班级通讯录:制作班级通讯录,方便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
五、建立奖励机制1. 设立奖励制度:制定班级奖励制度,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和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cb36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2.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是指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组织、管理和执行一些日常事务,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高班级的自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有效的班级自主管理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能力和责任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班级自治组织班级自治组织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可以由班级民主选举产生,例如班级委员会或班级议会。
班级自治组织负责班级事务管理和决策,学生可以通过竞选和选举的方式参与组织,担任不同的职责。
每位班干部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职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协助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
二、制定班级自治规范制定班级自治规范是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制定班级的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和卫生规范等。
制定规范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班级讨论、互动和协商,让学生们明确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遵守规范。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为了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和责任。
同时,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生自主决策的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开展班级合作活动合作能力是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开展一些班级合作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班级团队建设、互助互学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氛围对于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如班级文化节、班级晚会等。
同时,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避免欺凌和排斥现象的发生。
六、加强与家长的合作班级自主管理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和效果,并鼓励家长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六篇)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f381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1.png)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小学学生自制管理实施方案实施自制管理的意义:1、引导小学生自制管理班集体,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2、引导小学生自制管理班集体,促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使他们在更好的班级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小学生自制管理班集体,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达到的目标:实现学生自制管理班集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具体措施:1、引导和调动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2、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建设和完善学生的自制管理机制,通过学生的自制管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3、班制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制管理。
具体操作办法:(1)低年级:教师可将班务工作进行分解,每个同学承包一项或两项,以培养责任心,并逐步发现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的骨干。
到下学期可尝试班长中队长竞选制,然后培养他们对工作有困难的班干部进行帮助。
开始学会制定简单的班级管理公约,实行制要班干部竞选制,明确职责,渗透民制评议思想。
(2)中年级:逐步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实行小组目标管理;完善班干部竞选制度;建立班务工作评价机制。
照章办事,责任明确。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高年级:完善“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构建“星级评价”小组竞赛自制管理体系,即“科学分组—设定目标—人人争优—小组反思—评价激励”。
根据每组自制管理得分情况,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表扬奖励。
在工作中能较好地实现竞争与合作、民制与责任。
通过学生的自制管理,可以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我管你服从”的教师为制体的班级管理方式,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切实把学生放在制动发展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在班级自制管理的活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合作,学会组织,学会反省,学会约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e73de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8.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阶段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之一,他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培养起自主管理能力,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和问题。
班级作为小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管理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引人入胜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中来。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比如让他们自主选定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书籍等等。
每一个小的选择和决定,都是一种自主管理的表现。
老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比如班级运动会、班级志愿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培养出一种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立班级规则与承诺班级规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班级规则的设立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和制定,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在制定班级规则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明确地了解每一条规则所代表的含义,理解为什么需要遵守这些规则,以及遵守规则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们能够懂得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产生自发遵守规则的习惯。
除了班级规则,还可以设立班级承诺,让学生们自愿签署,表明他们愿意遵守这个班级的规则和约定。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自觉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自主管理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管理不仅仅是遵守规则和约定,还包括学生自己处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班级管理策略中也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多给学生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意愿。
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问题解决的技能。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e481d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0.p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备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一、培养自我认知能力1. 了解自己: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擅长的科目和感兴趣的领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承认自己的优点并接受自己的不足,避免高估或低估自己。
3. 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
二、培养自我规划能力1. 目标设定:引导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分解任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 计划落实:指导学生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按计划执行,及时调整和反馈。
3. 自觉纠错: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寻找解决方法,特别是在遇到失败或挫折时能够积极面对和纠正错误。
三、培养自我执行能力1. 培养自律意识:建立学生对纪律的认同感,让他们明白自律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教育学生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建立明确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3. 自主完成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家长教师的干预。
四、培养自我反思能力1. 反思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找提高学习方式和方法。
五、培养自我提升能力1. 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外学习活动,拓展知识面和技能,发展学习兴趣。
2. 学会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引导他们使用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自主探索和发现。
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提问。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7a6c6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e.p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指班级内部的一些事务由学生自己来管理和决策,教师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合作能力和责任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能够提高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一、设立班级管理小组班级管理小组由班委会成员和其他学生自愿组成,负责处理班级内部的一些事务,如班级纪律、活动组织、学习辅导等。
这样的管理组织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的自主性和自治意识。
二、制定班级纪律规范班级纪律规范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基础,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并经过班级成员讨论和认可。
规范要明确具体,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和活动规范等,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同时也要由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执行。
三、推行集体议事制度班级可以采用集体议事制度,让学生在班会中提出问题、表达意见和建议,通过民主投票或集体讨论的方式决策。
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设置班级任务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些班级任务,如班级卫生、班级活动策划等,让学生参与其中。
任务可以由班级管理小组和教师共同制定,并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通过参与任务的执行,学生能够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和凝聚力。
五、培养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级文化包括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班级座右铭等,可以由学生共同制定,并在班级活动中传播和推广。
学生通过参与文化建设,能够培养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六、开展班级评议班级评议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评议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和学习效果。
评议可以包括学习态度、班级纪律、集体活动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评议结果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共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学习成绩。
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
![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5e15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4.png)
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篇1一、晓之以理,培养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一个班级由个性、兴趣不一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组成,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就非常必要。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教室清洁,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我们班专门设立了“教室清洁周”,每天都让孩子对自己的卫生习惯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同桌及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好的及时表扬、鼓励,甚至可以给与奖励。
做得有些欠缺的,让他自己或同学提出改进建议,改了也可以奖励。
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
只要耐心教育,多给与正面引导,让每个学生主动成为班级事务的参与者,让他们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步树立自主管理的意识。
二、动之以情,创造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关心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适合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
(一)特殊的风景线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在班里我向全体学生说,“王志斌同学的腿不好使,大家愿意帮助他吗?”随后王志斌成了被关注的对象,有几个同学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任务。
在楼道里,在安全出口,在学生拥挤的地方,王志斌被搀扶着、保护着。
后来,又有很多学生自发的参与进来,他们自觉地划分小组轮流照顾王志斌上下楼。
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无声的教育,人与人亲情关怀的真实体现。
每每见此,我默默的注视着学生们,心里感动不已。
(二)生日委员会今年,我决定为每个孩子过生日,条件是所有的礼物必须不花一分钱全部自己动手制作。
我在班里宣布了这条消息,学生们欢呼起来,既兴奋又惊奇,几位同学主动找到我要求承担生日委员会的工作。
十月二十三日是张兴儒同学的生日。
第三节课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祝张兴儒同学生日快乐”,教室里却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精心的准备礼物,有的学生在写,有的学生在画,无论是画还是写,这份祝福都融入了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5f7a5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a.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阶段,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班级中,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几种策略。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参与和管理班级事务。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班级的值日生,班级委员等职务,让他们自己来组织和安排相关工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建立班级自治的机制。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设立一些班级规章制度,由学生们一起商讨制定。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时有自己的规范和约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这些规章制度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修订,可以通过班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等形式来讨论和决定相关事宜。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可以设立一些小组学习或者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自主组织学习,相互学习和促进学习动力。
建立班级自治的管理团队。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选拔一些具有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组建一个班级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可以有权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组织,可以通过团队讨论的形式来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同时也要建立班级自治的机制和管理团队。
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认真思考和实践这些策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结束】儿童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指他们能够自己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以及监督自己的行为。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69778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6.p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共同完成班级目标。
下面是一些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1.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班会、班级议事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也要引导学生明确责任和权利的边界,明确自主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2. 建立共同的规则和价值观。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的规则和价值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接受这些规则,并愿意遵守。
可以通过班级议事、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做好学习计划、管理时间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也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独立思考、独立决策。
4. 设立班级委员会。
班级委员会由学生选举产生,负责班级管理和活动的组织。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班级委员会,了解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参与到一些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5.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学生能够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也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6.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
可以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和调整学习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6d1ff1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e.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 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每个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教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提醒他们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3. 鼓励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时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寻求他人的帮助。
4.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课程、整理笔记、独立完成作业等。
1. 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选择,从而让他们在做决策时有更多的经验和机会。
2. 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例如让他们参与到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
3. 鼓励学生做出决策后负责任的承担其后果,让他们认识到决策的重要性和影响。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提供问题解决的指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评估结果等。
3.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
2. 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合作,鼓励他们互相倾听、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意见。
3. 建立班级合作规则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1. 培养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例如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班级卫生的维护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让他们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
3. 教导学生如何解决班级问题和冲突,并鼓励他们在班级事务中承担责任。
1. 教导学生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并鼓励他们制定改进计划。
2. 提供学生互相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接受他人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反思。
3. 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和失败,培养他们的坚持和自信心。
1. 鼓励学生思考未来的目标和职业规划,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资源。
2. 教导学生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个人规划,并帮助他们进行实施和调整。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21844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a.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中的群体,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班级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成为了每一个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
在班级中,学生需要自主完成作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等,这些都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
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自主管理班级事务,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
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班级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协调班级内部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1. 建立民主班级制度建立民主班级制度是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班级会议的形式讨论和决定一些重要的班级事务,比如班级的文明行为规范、班级的学习计划、班级的团队活动等,让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2. 设立班级职务在班级中设立一些班级职务,比如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让学生们自愿报名竞选,并通过民主投票产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3.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老师和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比如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管理个人物品、自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等,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bb48b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1.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一、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1. 制定班级守则,明确班级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鼓励学生自觉遵守。
2. 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
3. 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如讨论班级目标,制定班级口号等,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的兴趣和积极性1. 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人,鼓励学生自愿承担一定的工作职责。
2. 实行轮值制度,每周轮流担任不同的班级岗位,如班长、副班长、课桌卫士等,培养学生对班级管理事务的兴趣和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班会或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1. 建立学习自主管理机制,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和方法,定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引导他们分配合理的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
3. 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意识,鼓励他们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规定。
四、发挥班级民主管理的作用1. 定期组织班级民主会议,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建立班级学生干部制度,选举班级干部,让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工作。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1. 家长和班主任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方面的情况,并相互交流经验和探讨解决方法。
2. 开展家庭作业辅导活动,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六、及时肯定和奖励学生的自主管理表现1. 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自主管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 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取得突出的自主管理成果,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施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使班级成为一个和谐、有序、自主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5dd7f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7.png)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是指帮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学会自主规划、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1.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事项,包括纪律要求、学习任务等。
学生参与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权感,同时也更容易遵守规则。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鼓励学生每天或每周对自己的学习与行为进行自我评估,并制定自我改进计划。
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主动追求进步。
3. 分配班级职务:对学生进行职务任命,如班长、纪律委员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
4. 树立班级文化:通过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如班级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班级文化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5. 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在一些学习任务中,给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和方式,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或者可以选择自主研究一个感兴趣的课题。
6. 设立团队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集体拓展训练、团队建设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提供责任和自主决策的机会:在班级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责任和自主决策的机会,例如组织班级集会、分配任务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8. 建立学生议会制度:组建学生议会,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事务。
学生议会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方法,并引导他们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班级问题。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3篇)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d79a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8.png)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是指在小学班级中,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己的行为和学习。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的例子:1. 学生议事会:每个班级设立学生议事会,由班级代表选举产生,负责班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如班级活动、教室环境等方面。
2. 自我评价:每位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进行评价,根据自己的评价,设定改进目标,并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3. 课堂纪律:学生积极参与制定课堂纪律,如按时到课、不吵闹、听从老师指导等。
4. 课余时间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课外活动,但需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5. 班级卫生:每位学生负责自己的座位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共同维护班级的整洁。
6. 班级规则: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则,如不打架、不欺负同学、互相尊重等,大家共同遵守。
7. 奖惩制度:根据学生的表现,设置奖励和惩罚机制,鼓励学生优秀表现,警示和纠正不良行为。
8.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班级管理,与孩子一起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定期参加家长会议,与教师共同管理孩子的学习和行为。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自主参与管理,学生可以培养自律、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制度(2)建立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班级管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班级管理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注意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建立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作为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一)建立相互信赖、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是什么关系?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不同认识,以往普遍认为是服从与命令的关系,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我认为薪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实现理想,完善个性;同时学生也帮助老师进一步完善自己,改善工作、完善人生。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bbd2b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8.p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指在班级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下主动参与班级事务,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下面是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一些策略。
1. 建立民主班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如班级活动的安排、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等。
班会可以通过投票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2. 设立班级岗位:将班级事务分解成不同的岗位,如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
每个学期轮流选举班级干部,让学生通过担任不同的岗位来体验管理的责任和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开展班级活动: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游戏、班级竞赛、班级建设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权力逐渐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4.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由班级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班级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让学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可以由班级自己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增强班级自我管理的效果。
5. 建立奖励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贡献,设立班级奖励机制,如优秀学生奖、优秀班干部奖等。
奖励可以通过班级投票或由学生自己评选产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
6.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7. 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举办班级活动、开展集体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可以制作班级口号、班规画等,让学生共同参与,提高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
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班级教师应当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力和权责,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承担班级的自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勉县温泉镇中心小学唐秀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多么重要。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下面的策略比较有效,提出来和大家商榷。
一、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制订目标是任何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
在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竞争中不断进取。
接到新的班级,我会和全班同学商量制定班级奋斗的总目标:创设良好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
要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全体同学的努力,这就需要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个人目标。
个人目标如何确立呢?通常我会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把活动细化。
如:比赛类的活动,学校一学期一般安排的有四次墙报比赛,四次“洁、净、美”班级环境比赛,四次主题班队会比赛,国旗下讲话评比,运动会出场仪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比赛,艺术节上美术作品比赛等等。
按照学校活动安排,我就召集全班同学来商量,确定每次活动的负责人,根据实力确定我们在活动中能够取得的名次,要取得这些成绩所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需要向哪些人寻求帮助等等。
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这样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
开学初定下的目标,学生开学初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各个阶段去落实完成。
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
”因此,在设立目标时我是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可行性合理目标。
比如在常规管理活动中,我按照周次来制定目标:一周不迟到、一周按照学校要求着装和佩戴校卡、队员标志、一周按照要求完成各科老师的作业,(确实不会做,或者有特殊情况不能完成需要有家长的反馈信息。
)一周坚持做好一次值日生,一周坚持做到出操集队40秒之内安静整齐,一周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常规评比的表格,坚持做好记录。
做不到的做到的都要登记。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记录掌握自己的表现,根据表现再给自己制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新目标。
有时“一周一目标”学生做起来比较难,有困难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一天一目标”,一天一反馈,这样做起来难度降低了,孩子也就能够感受到做好这些小事并不难,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
这样就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管理的参与意识。
但是坚持做好这些小事是需要有毅力的,坚持下来不容易,但是坚持下来了就会让自己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受到自己用自己的行为为这个班集体的建设做出的努力,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在形成习惯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教育。
另外,我还在班级里面要求孩子们给自己确定一个追赶目标,比如每一次测验后,你看看自己的成绩,再看看你前面排名的哪一位同学,你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下次你能不能赶上他。
小学阶段虽然反对公布成绩和排名,我也反对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
但是孩子们在当下这种依然以分数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下,我觉得不重视分数或者帮助孩子回避分数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会告诉孩子他前面和后面孩子的成绩,让他明白自己的目标是谁,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大,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孩子们目标明确,就会有追赶的动力。
有句话说得好:“比赛就是动力”,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人追自己,自己跑得会快一点,自己被人追,自然也会跑得快一点,用尽全部的努力不就是做了最好的自己吗?如果每个人,每件小事都尽力去做,班集体怎么可能形不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呢?在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中一定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是有用的。
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班主任只能够指导而绝不能包办代替,要由学生自主制订,这样就会符合他们的实际水平和需要。
内容要具体化,有可操作性。
同时制订的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要体现激励性。
二、创设班级自主管理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因此,建立好一个班级,要培养好一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要激发他们对集体事情的关注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营造自主管理的班级,就要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让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愿意自己在班内发挥作用,得到价值认同。
所以班主任要尽量在班级设置明确的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担任责任、服务集体,从管理者的角度锻炼能力。
除了班干部应属职责之外,我还设立了黑板清理师、讲桌清洁员、早读考勤员、路队纪律监督员、图书管理员、课间走廊红领巾督查员、两操督查员、课桌椅摆放督查员,甚至每一科的课程都有相应的纪律督查员等等岗位。
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才气,获得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在发挥本身作用中,看到本身的价值,在班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从而刺激引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具体安排时,我本着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发掘同学的潜能的原则。
此外,我还让学生主动挖掘班级岗位,看看有没有自己可以负责的工作,结果我们班曾维嘉同学实在是找不着岗位,没有他可干的事,让他自己找,结果人家告诉我说要负责垃圾桶。
我说垃圾桶有什么好负责的,他说他要保证课间垃圾桶里没有垃圾。
我说那不是每节课课间都得去倒垃圾吗?他说不用,人家一上任就宣布为保证班级良好环境,每人自己带个垃圾袋,课间不能乱扔垃圾,放学才可以打包分类放在垃圾桶。
后来学校搞环保垃圾分类,我们班早就形成习惯了。
多好啊!考虑到学生需要,有部分岗位还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
交替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轮流担任某一角色;合作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合作担任一个角色。
这种方式,分工细致具体,颇受学生欢迎。
不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而且促使那些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与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全班学生管理能力的平衡发展。
三、注重班级自主管理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
”但是学生并不是天生的管理者,学生的管理能力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竞选班干部。
过去,一般情况下,班干部是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名,然后投票产生。
为了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班上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只要自己认为适合哪个职位或想担任哪个职务,都可以参加竞选,每人写一份演讲稿进行演讲,让其他同学根据演讲和平时工作能力对竞选者进行投票。
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其次,分工要明确。
在班干部队伍地建设过程中。
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扶持,帮助,指导班委会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
如班长:负责班内全面工作,组织班内、学校的各种活动。
副班长:协助班长和其他班干部的各项工作。
体育委员;负责课间操的考勤,组织,检查,保证课间操、眼保健操的质量,组织各种体育活动。
卫生委员:负责卫生值日的安排及大型卫生活动的组织、检查。
纪律委员:负责考勤,及课间、自习、活动等纪律的检查,保证好的自习纪律。
宣传委员:负责组织板报组出好黑板报,配合墙报小组的同学及时反馈评优结果。
写好班会的标题等。
科代表:及时收发作业,配合任课教师的工作,并把学习情况,作业情况等及时通报给任课教师和值周组的记录组长进行登记张榜等等。
这一点很重要,每一个岗位的学生通过岗位职责就清楚地明白自己该管什么,该怎么管。
第三、增设值日班长。
除了班长,还设立一名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是按座位每人轮流当一天,这一天内的职责就是和班长一起组织学生参加当天的各种集体活动,督促检查班级的各种日常工作。
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发展。
第四,建立监督机制。
班干部竞选产生,值日班长轮流当,谁来制约他们呢?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不可能时时刻刻能管好自己。
鉴于此,我在班上设立了监督岗,如果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有意见,可以进行投诉,由监督岗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
学生们中间发生的事情尽量让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既锻炼了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工作的方法,更明白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制约。
最后,在班上建立竞争机制。
在班级里可以进行“先进小组”的竞争,在小组里可以进行“先进个人”的竞争,通过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
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竞争意识,又提高竞争能力,养成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
班级也会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刚开始时,班主任要事无巨细手把手地教,讲清方法,讲清要求,有时甚至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
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都得要领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班级。
在他们有困难时,班主任要暗暗地帮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要敢于放手,把班主任的权力下放,让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大胆工作。
只有全体学生都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时,才会有班级之间的力争上游,才会有同学之间的你追我赶,学生才会真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 魏书生也说过:“管是为了不管”。
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心去做,有心去培养他们,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一定会更强,当真正到达“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一境界时,我们也将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是多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