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人体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包括
人体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包括
一、力学性能变化
1. 力量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力量也会随着肌肉运动次数也由增
多而减少,这就是力量变化的表现。
2. 坐标系统的变化:在做出一个运动动作时,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及身
体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动力来完成,这些力量如果不能够一致的发挥,将会造成身体的偏移和崴出情况,这就是坐标系统的变化。
3. 肌肉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的伸缩比、柔韧度和抗力
等特性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体能及协调性发挥,这就是肌肉变化。
二、运动协调能力变化
1. 传感器导致的运动协调性变化:当细胞传感器检测到的反馈信息发
生变化时,将会导致运动协调能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运动协调性变
化等。
2. 肌肉组织调整导致的运动协调性变化: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也
是会不断调整及变化的,这种调整对运动协调性也能够直接影响,从
而导致运动协调能力发生变化。
三、心肺功能变化
1. 心脏容量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心脏容量也会随着运动强度及
时间长度而改变,这也是心脏容量变化的表现。
2. 肺活量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肺活量同样会发生改变,而这种
改变也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长度有关,从而影响心肺功能的表现。
四、运动热能变化
1. 呼吸介质的变化:在人体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种热量要求呼吸介质能够及时带走,以免影响运动人体的发挥,这就是呼吸介质的变化及运动热能变化。
2. 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在运动热能变化中,环境因素也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运动过程中如果温度发生变化,运动人体内部温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运动效率及运动热能发挥等情况。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活动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与个体的健康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规律,以便有效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保持健康、积极地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身体重量和代谢率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率总体上会逐渐降低,而身体重量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由于肌肉量的减少和脂肪量的增加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
其次,血压和心跳率的变化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
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会逐渐升高,心跳率会略微降低。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自己的血压和心率,并进行适当的调节。
除此之外,肺活量也是随着年龄而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肺活量和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保持肺部的健康。
最后,就是关于睡眠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质量会逐渐变差,睡眠时间也会减少。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环境,并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综上所述,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是一个既复杂又重要的问题。
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规律,以便制定出较为合理的生活和工作
方式,以保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等方面的要素,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参加运动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每周进行2-3次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其实严格的来讲,并不仅仅是在运动过程中。
而是从正式比赛或训练前,运动中,运动后整个过程,身体机能都会产生一些有规律的变化。
从专业视角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状态、恢复状态。
我们今天就按五个阶段,系统了解学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平时的运动健身中,也心里有底,不会对一些机能变化感到很奇怪或者无所知。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进入工作状态3、稳定状态4、疲劳状态5、恢复状态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参加正式比赛或运动训练前,人体一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
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以预先调动人体相应器官、系统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举个栗子,这几年马拉松,越野跑比较盛行,大家报了马拉松后,有的是人生第一个马拉松,有的想跑出更好的状态和成绩,一想起马上要跑马了,身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兴奋,身体机能会提前几天甚至提前几小时发生变化。
身体生理产生的变化主要有神经系统、有氧系统、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
变化的主要体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体温上升代谢活动增强例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血量增加,呼吸加快,血糖和体温升高等等。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都还没开始比赛或者训练,人体机能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答案是:条件反射。
良好的赛前状态对运动表现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常见的赛前状态:1)过度紧张中枢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食欲不振、睡眠差,呼吸急促,寝食不安。
2)赛前冷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低,会出现情绪低落、全身无力、对比赛或训练没动力没激情、不愿参赛或者训练。
3)适宜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刚刚好,不少也不多。
植物神经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一些优秀的的运动员会出现这种状态。
运动生理学 第8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4
• 概念: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 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 平的变化过程。 • 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阶段和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
• 恢复过程的三阶段特点: • 第一阶段:消耗占优势,消耗>恢复 ∴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 力下降。 • 第二阶段: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 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 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 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 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实验:
• 让两名实验对象分别站在一辆自行车的两侧同时蹬 车,其中一人用右腿蹬车左腿休息,另一人用左腿 蹬车右腿休息,当运动至力竭时,测腿股外肌的肌 糖原含量,结果运动后3天运动腿股外肌肌糖原含 量比安静腿多1倍。
(二)肌糖原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每千克 肌肉约含 11ml 氧。在肌肉工作中氧合肌 红蛋白能迅速解离释放氧并被利用,而 运动后几秒钟可完全恢复。 (四)乳酸再利用 ①乳酸在肝脏→肝糖原(小部分) ②乳酸在工作肌→氧化分解(大部分)
筋疲力竭运动后可取的恢复时间
可取的恢复时间
最小 ATP和CP的恢复 非乳酸氧债的偿还
氧合血红蛋白的恢复
最大 3分钟 5分钟
2分钟 46小时(长时间运动后) 24小时(间歇运动后) 1小时(活动性恢复) 2小时(休息性恢复) 1小时
2分钟 3分钟
1分钟 10小时 5小时
肌糖元的恢复
肌和血中乳酸的消除
乳酸氧债的偿还
30分钟 1小时 30分钟
4.人体运动所消耗的物质是从( B )就开始恢复 A、运动前 B、运动中 C、运动后 5. 在恢复过程的 ( C ) 进行下一次练习效果最好。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 6.运动后不同的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 ( A )最早,( B )次之,( C )最晚。 A.CP B.肌糖元 C.蛋白质 7.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 D )过渡到( A )。 A、安静状态 B.赛前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紧张运动状态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优秀课件
(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 1.生理“极点”及产生机理 • (1) “极点” :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生理
机能和心理机能达到极限水平时的一种状态。
•(2)机理:内脏器官生理惰性大,供氧不足, 乳酸积累,pH下降,导致:A.神经肌肉兴奋性 降低,B.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失调,C.大脑皮质运 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抑制过程占优势。
第四节 恢复过程
• 概念: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 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 一、恢复过程一般规律: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 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
• 恢复过程的特点:
• 第一阶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 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7
3
12”
12”
4
3
GB
37.3ºC 59” 38.8ºC 58” 38.4ºC 56”2
400米 PH
37.03º
2
38.0ºC
8
38.4ºC 55”4
OL
C
57” 37.1ºC 57” 38.3ºC 52”2
36.0ºC
2
0
54”
56”
2.准备活动作用机理
A.准备活动
正式比赛时中枢
神经中枢
神经系统的兴奋
•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 改变引起疲劳。
•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 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大脑皮质中r-氨 基丁酸浓度升高,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
• 血糖下降、缺氧、pH值下降、盐丢失和渗透压 升高等,也促使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下降, 从而促进疲劳(保护性抑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三阶段: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恢复超过原来水平, 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本章导读
绪言 第一节 赛前状态(竞技比赛出现较多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第四节 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绪 言
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某些 器官的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运动之 前就已经开始,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 根据它们的发生顺序分别叫做赛前状态--进入工 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
4、各种外界因素:场地、气候、心理状态。
(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现象
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过程中, 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感觉胸闷,呼吸困难、 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 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 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2、特点:
无氧代谢功能、产生HL、氧债积累、工作 时间短、强度大。
注意:氧债能力随训练程度呈现差异,一般 人约为10升,训练有素耐力型运动员可达 15-20升,有文献报道22.8升,
成人安静时需氧量每分钟约为200-300ml
分析阐述:
图中运动员的每分钟需氧量平均为6升,其 最大摄氧量能力仅为5升,要从5升/分的 “家底”支付6升/分的氧消耗。体内每分钟 尚以产生7克乳酸作代价来透支1升氧(即出 现1升氧债)。如果运动员要坚持下去,每 坚持1分钟必然增加1升氧债,直到氧债能 力竭衰为止。
应该指出各种机能并不是在运动结束后开 始恢复,不过故分解过再合成,所以能 量物质不可能完全恢复只有在运动结束后 强烈的消耗停止,合成过程超过分解过程 人体机能才能逐步彻底得到恢复。
一、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是____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是什么?1、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定义和意义人体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内部各种系统和器官的正常运作和相互协调。
这些生理机能的变化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相应的规律性变化。
研究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对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实质和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2、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存在显著的周期性规律,主要表现在生理节律的调节上。
生理节律是指人体内部生理和行为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呈现出的重复性和循环性规律。
常见的生理节律包括生理性的日节律、季节性的年节律、生命历程的阶段性节律等。
这些节律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和保持有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节律对保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3、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影响因素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生理机能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潜在模式;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行为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
4、不同芳龄段的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芳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胚胎时期、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了解不同芳龄段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对于指导个体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临床意义通过了解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可以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案设计和用药时间的选择、手术时间的安排、体检指标的解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研究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对于提高临床医学的水平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6、总结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深入的探索。
通过深入研究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可以为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运动是一种主动的体力活动,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身体健康。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变化的规律。
首先是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运动时,心脏受到刺激会增加心率,心排出量也会增加。
这是为了满足运动过程中肌肉的供血需求。
此外,运动能够增强心脏肌肉,使其更加坚韧,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
运动还可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变化。
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以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
肺活量也会增加,肺泡表面积扩大,气体交换更加高效。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提高呼吸机械效率。
肌肉骨骼系统的变化也是显著的。
运动时,肌肉会逐渐增强和发达,肌肉纤维数量和粗细均会增加。
运动还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疼痛和损伤的风险。
代谢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运动时,人体的能量需求会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会被分解为能量供给肌肉。
长期运动还可以增加肌肉的代谢水平,使静态代谢率增加,即在休息状态下也能够消耗更多的能量。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此外,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心情。
运动还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
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身体健康。
因此,积极参与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 赛前状态(竞技比赛出现较多)
(一)概念
赛前状态——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 或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为什 么说是条件反射性)
(二)机制
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作用下,运动员在训练或 比赛前,就能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潜力, 为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做好准备,率先克服 神经系统和各器官机能的惰性,使身体更快 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
(三)特征
出现脉博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肺通气量和氧吸收量加大,汗腺活动加强, 血糖增高等等外部出汗、尿频现象.
4、各种外界因素:场地、气候、心理状态。
(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现象
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过程中, 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感觉胸闷,呼吸困难、 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 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 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人的最大速度为100%那么起跑后: 第1秒钟速度为55%, 第2秒钟速度为76%, 第3秒钟速度为91%, 第4秒钟速度为95%, 第5秒钟速度为99%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人体运动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包括物理 上和生理上的惰性要克服这些惰性就需要 有一定时间,因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
2、超限抑制产生:当刺激的强度超过大脑皮 层工作能力的界限时,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不 仅不增高,反而降低。
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外刺激强度过大,运 动量过大)。如举例跳高、篮排足球类项目等。
(六)赛前状态的调节 1、适宜的准备活动 2、增加比赛实践经验 3、合理安排赛前的活动 4、气功、心理训练(射击) 举例女排,美国与中国女排录音,赛前适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内容提要
1.进入工作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 2.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
返回
二、进入工作状态
在进行运动练习时的开始阶段, 在进行运动练习时的开始阶段,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 刻达到最高水平, 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有一个逐步提高 的过程, 的过程,此称为进入工作状态 。
“自由基学 说” :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的电子基因。在细胞内,线粒 体、内质网、细胞核等中部分含有自由基。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 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几脂类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功能 和结构的损伤。 返回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中枢疲劳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质直至脊髓运动神经 元。中枢运动神经元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 饿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 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 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
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
强度以45%VO2max为 为 强度以 宜 心率在100—200次/min 次 心率在
主要因素
时间在10—30min为宜 为宜 时间在 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时的间 隔一般不超过15min,在一般教学课 隔一般不超过 , 中以2—3min为宜。 为宜。 中以 为宜
返回
不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赛前状态
准备状态
特 点 提 高 运 动 成 绩
。
起赛热症
特 点
起赛冷淡
特 点
利 于 发 展 机 体 工 作 能 力 和
的 时 间 适 当 缩 短 , 从 而 有
有 所 克 服 , 进 入 工 作 状 态
经 系 统 和 内 脏 器 官 的 惰 性
兴 奋 性 适 度 提 高 , 自 主 神 :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习题集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学习要求掌握: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
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3、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4、疲劳产生的原因。
5、恢复过程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熟悉:1、调节赛前状态的方法。
2、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3、稳定状态的分类及特点。
4、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
5、促进机能恢复的措施。
了解:1、“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2、准备活动的作用机理。
3、判断疲劳的方法。
内容精要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包括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第一节赛前状态赛前状态是指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
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
赛前状态的机理是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下,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自然条件反射。
二、赛前状态的类型1、起赛热症: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
多见于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运动员,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或心理负担过重的运动员。
2、起赛冷淡: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
起赛冷淡是起赛热症的继发性反应。
3、准备状态: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机体机能得到预先动员。
三、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1、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思想问题,比赛经验等。
2、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1)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对待比赛的意义;(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
第二节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
通过准备活动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即将进行的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
人体在一天24小时里的机能状态
23∶00 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24∶00 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进行任何活动。(刘深)
“十二时辰无病法”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丑时(凌晨1—3时)
为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5时)
肺经当令。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
5∶00 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00 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7∶00 人体免疫力最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00 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00 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 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12∶00 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
12∶00—13∶00 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00 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亥时(晚21—23时)
为三焦经当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和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从正式比赛前或者训练前或者运动前就已经发生,并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按其发生的顺序大致可以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五个阶段的机能变化。
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前或运动前,某些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这时的机能状态为赛前状态。
赛前状态可出现在运动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
1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表现为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并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泌汗增多和尿频等现象。
赛前状态产生的生理机制可以用自然条件反射机理来加以解释。
2 、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整(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①良好的赛前状态有利于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并能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的和提高运动成绩。
如通过适应场地、倒时差、模拟比赛,促使兴奋性适度提高。
②不良的赛前状态将妨碍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
出现赛热症型和赛冷淡型,前者过度兴奋,常有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四肢无力、全身颤抖等反应;后者表现为兴奋性过低,对比赛淡漠、无兴趣、浑身无力。
(2)赛前状态的调整努力使赛前反应调整至最适宜状态。
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经常参加比赛,积累经验;通过适当形式的准备活动调节赛前状态,针对赛热症者可采取强度小、轻松缓和以及转移注意力的准备活动,对赛冷淡者可采取强度大并与比赛内容接近的练习。
(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 调整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研究和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并将其运用于运动实践,不仅对于探讨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以及防止运动损伤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赛前状态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special physical state before competition)。
赛前状态可发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甚至在想象比赛时,也会出现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等。
例如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通气量增大,摄氧量提高;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尿频以及血糖浓度升高等。
研究表明,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比赛规模越大越关键,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而且越临近比赛,赛前反应越明显。
例如,赛前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图14—1、2所示。
图14—1赛前脉搏图14—2 赛前动脉血压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比赛或训练的场地、音乐声、广播声、观众、对手的表现、运动器材等信息经常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
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所以在比赛或训练前,只要接触到这些刺激,就可产生与训练或比赛时相类似的生理反应。
由此可见,赛前状态是上述刺激与肌肉活动多次结合后,在大脑皮质中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缘故。
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因此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自然条件反射。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人体机能活动能力是指人体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完成各种生理和运动活动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人体机能活动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下面将从不同阶段的生理和运动能力以及其变化规律进行阐述。
一、婴幼儿阶段在婴幼儿阶段,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
婴幼儿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其机能活动能力相对较低。
他们的运动能力主要表现为头部抬起、翻身、坐立、爬行等基本动作的逐渐掌握。
这一阶段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机能活动能力逐渐提高,动作越来越熟练灵活。
二、儿童阶段儿童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理机能逐渐完善,身体各系统的发育进程也在加快。
儿童的机能活动能力包括体力、协调性和柔韧性等方面的发展。
他们的运动能力从最初的跑、跳、爬,逐渐发展到复杂的运动技能,如游泳、篮球、足球等。
变化规律是,儿童的机能活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并且在这个阶段的训练对日后的机能活动能力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青少年阶段青少年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迅速成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生理机能进一步发展,体力、肌肉力量、耐力等方面显著增强。
青少年的机能活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他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体育运动,并且具备较高的运动技能。
变化规律是,青少年的机能活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达到巅峰水平,但在这个阶段的机能活动能力水平也会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四、成年阶段成年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体的生理机能逐渐趋于稳定,但也会受到生活、工作、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成年人的机能活动能力主要表现为体力、耐力、协调性等方面的维持和发展。
变化规律是,成年人的机能活动能力相对稳定,但如果长期不进行锻炼或生活不规律,机能活动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
五、老年阶段老年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开始逐渐衰退,肌肉力量、骨密度、心肺功能等方面会有所减退。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人体机能活动能力是指人体在生理上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
首先是肌肉力量方面的变化。
在青春期,人体的肌肉力量达到巅峰状态,这是由于青春期的身体发育迅速,肌肉纤维增加,肌肉力量得到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纤维开始逐渐减少,肌肉力量也会逐渐下降。
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肌肉力量减弱更加明显,这也是导致老年人体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心肺功能方面的变化。
心肺功能是指心脏和肺部在运动中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
在青春期,由于身体的发育和锻炼,心肺功能得到了提高。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收缩能力和肺部的吸氧能力都会逐渐下降,导致心肺功能的减弱。
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感到气喘吁吁的原因。
灵活性也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
灵活性是指人体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可伸展程度。
在青春期,人体的骨骼和关节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灵活性相对较好。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和骨骼的变硬和变僵硬,导致灵活性逐渐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会出现关节不灵活、动作不敏捷的情况。
反应能力也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面对各种刺激时的应对能力。
在青春期,由于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发达,反应能力较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功能开始逐渐衰退,导致反应能力下降。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能力也会减弱。
最后是耐力方面的变化。
耐力是指人体在进行持续运动时,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动能力。
在青春期,由于身体的发育和锻炼,人体的耐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心肺功能的下降,导致耐力逐渐减弱。
老年人的耐力较差,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感到疲劳和无力。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灵活性、反应能力和耐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状态有关。
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
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适宜的赛前反应能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较好的运动水平,反之,则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解释。
比赛或训练过程中的场地、器材、观众、音响和对手的表现等信息不断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运动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
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只要这些信息一出现,赛前的生理变化就会表现出来,因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其生理机理属自然条件反射。
赛前状态依据其生理反应特征和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1.准备状态型2.起赛热症型3.起赛冷淡型二、准备活动知识点内容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有(1)调整赛前状态(2)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二)做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与正式运动或比赛的时间间隔等,都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
一般认为,准备活动的强度以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时间在10 -30分钟之间为宜。
此外,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通常以微微出汗及自我感觉已活动开为宜。
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时间的间隔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一般性教学课中准备活动以2-3分钟为宜。
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提高的。
这个机能水平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的实质就是人体机能的动员。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人体运动除了受物理惰性影响外,主要受生理惰性影响。
1.反射时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肌肉运动必须依赖内脏各器官的协调配合才能获得能源物质、氧气和清除代谢产物。
内脏器官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而植物性神经机能惰性比躯体性神经大,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不仅传导速度慢,而且传导途径中突触联系较多此外,在内脏器官产生持续活动中,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更为重要。
由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所支配的器官,改变其功能状态。
这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比躯体神经调节的惰性大得多。
因此,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是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在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跑1500米,呼吸循环系统的活动需要在运动开始后2-3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骨骼肌在20-30秒内就可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长短取决于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
二、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 值朝酸性方向偏移。
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活动紊乱。
这些机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
“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开始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极点”来得迟早、反应强弱及“第二次呼吸”出现的快慢等,不仅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还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一次呼吸”出现得也愈迟。
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程度。
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① 继续坚持运动;② 适当降低运动强度;③ 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恰当地克服“极点”反应的措施有助于促进“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三、稳定工作状态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
此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运动功率输出保持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保持相对平衡。
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工作状态。
稳定工作状态可分为真稳定工作状态和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
在真稳定工作状态下,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供能为主,乳酸堆积较少,血液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
真稳定工作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氧运输系统功能,该功能越强,稳定工作状态保持的时间则越长。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
此时,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无氧供能系统大量参与供能,机体能够稳定工作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很快进入疲劳状态。
故称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工作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机体以无氧供能为主,乳酸的产生率大于清除率,使血乳酸增加,pH值下降,运动不能持久。
在假稳定工作状态下,与运动有关的生理功能基本达到极限,如心率、血压、肺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
同时肌肉的电活动亦加强,表明募集了新的运动单位以代偿肌肉的疲劳。
(三)“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应用动态数学建模分析法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变化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拐点,即标志进入工作状态(动员阶段)结束、稳定工作状态开始的“第一拐点”和标志稳定工作状态结束、人体整体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疲劳开始的“第二拐点”当运动达第一拐点时,人体各项机能均处于一种相对动态平衡的“高原平台”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稳定工作时间长,说明运动潜力大,工作能力强,通常以此作为运动训练选材及评定依据。
近年研究表明,用该指标的时间值、以及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积分值,更能有效地反映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第二拐点出现时,人体内能量代谢及血液化学成分均明显高于第一拐点,即在第二拐点前由有氧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供能占优势。
到达第二拐点时,人体机能以有氧系统供能已经不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必须启动能量输出更快的无氧代谢系统供能。
第二拐点后,乳酸的堆积明显增加,心肺功能指标也明显高于起始时刻,但并没达到机能的最大限度。
第二拐点是人体机能工作水平再调整的关键之点。
因此,我们把第二拐点定义为:人体整体机能发生疲劳的瞬时起始点。
应用第二拐点到终点的时程和积分可以作为评价运动员耐受疲劳能力的敏感指标。
同时,利用运动员的第二拐点强度,作为对运动员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参考强度值。
第三节运动性疲劳及产生机理一、运动性疲劳概述(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生理过程。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一种特有生理现象。
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① 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 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其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
另外,也有人将疲劳定义为: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二)疲劳的分类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运动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可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可分为中枢性疲劳、外周性疲劳和混合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常因活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在运动竞赛和训练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1、“衰竭学说”2、“堵塞学说”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保护性抑制学说”5、“突变理论”6、“自由基损伤学说”此外,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
二、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一)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1.中枢性疲劳中枢性疲劳系指发生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
其特点是:①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紊乱,改变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疲劳时,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② 中枢内代谢功能失调,表现为大脑细胞中ATP、CP水平明显降低,血糖含量减少,r-氨基丁酸含量升高,特别是5-羟色胺和脑氨升高,可引起多种酶活性下降,ATP再合成速率下降,从而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导致疲劳。
2.外周性疲劳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到肌纤维内部线粒体。
这些部位中发生的某些变化与运动性疲劳有着密切的联系。
(1)神经肌肉接点(2)肌细胞膜(3)肌质网(4)线粒体(5)收缩蛋白(二)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运动性疲劳是一个极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运动的负荷和性质不同,对人体机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疲劳产生的特征也不相同(表12-2)。
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疲劳是因肌细胞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较大强度,较短时间运动所造成的疲劳往往是由于乳酸堆积所致;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的疲劳往往与肌糖原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脱水和无机盐丢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