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发条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条橙》

1971年,电影《发条橙》拍摄,曾执导过《光荣之路》、《2001太空漫游》等精彩作品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这次也没有让人失望,这部电影在1972年的第44届奥斯卡上一举拿下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剪辑4项提名,并获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然而,这部饱受荣誉的电影同样争议不断:该片上映之后引起一片哗然,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成为继《午夜牛郎》后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这不仅意味着17岁及17岁以下观众不可观看,甚至也无法在大型院线公映。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库布里克不得不放低姿态,自行删减数十秒可能导致观众不适的片段,所得到的待遇也仅是将影片级别调整为R级,即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有监护者陪伴才能观看,同样还是限制级。这部饱经波折的电影在英国因为涉及几起暴力案件被裁为禁片。尽管如此,电影还是令人惊讶地受到欢迎,这部堪称惊世骇俗的电影就是改编自英国知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发条橙》。

《发条橙》中的故事发生在距现在并不遥远的未来英国,故事的主人公是亚历克斯--一个正处于躁动不安的青春期又酷爱交响乐的15岁少年,由于缺少社会与父母的正确引导,加之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亚历克斯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小混混,整日在街头流连。他和他的犯罪团伙吸毒抢劫强奸杀人无所不为,以破坏社会秩序为业,以伤害他人为乐。在一次入室抢劫中,亚历克斯遭到同伙的背叛,在裁决入狱两年后又成为政府改造的试验品,经受了异常痛苦的折磨,并被剥夺了生而为人所具有的自由意愿后出狱。当亚历克斯试图重新融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依然要为昔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迷惘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由于他先后被朋友、政府与父母所背叛,并成为社会所唾弃的流浪者,这使他意识到自己始终只是所谓上帝手中的一只橙子,一只外表与内在并不相称的发条橙子。

《发条橙》初版于1962年,全书分为3部,各七章,共21章,这个数字的意义在于“二十一是人类成熟的标记,至少过去曾经是,因为人到二十一岁拥有选举权,开始承担成年人的责任”(作者语)。书名取自伦敦俚语as queer as a clockwork orange,意为那些让人诧异且无法理解的东西。安东尼伯吉斯随后在美国再版时加以解释,表示其原意是将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机体上,是指更具有象征性。具体到小说中则可以视为失去控制之后只能以机械性反应去面对社会的人,少年亚历克斯就是这样的代表。尽管生而为人却不具备完整的人格,白天昏睡放纵自我,夜晚则拉帮结伙寻衅滋事,或许这就是青春迷失最真实的写照吧。在我们看小说时,文字的感觉与想象的力量并不足以让人深切的感受到这其中的残酷,当库布里克将其表现为活生生的画面时,效果就有些惊世骇俗了。无人的街道、空旷的房间、监狱和精神病院,黑暗的色调充斥屏幕,赤裸裸的暴力与强奸,鲜血淋漓。看完电影再看小说,思绪总会延伸的更远,文字描述的场景更加鲜活的在脑中构现。独特的风格与布景,加上小说的精神内核,让这部电影成为青春电影的经典之作。

对于人的自由意志,作者自己是这样说的:“人在定义中就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来选择善与恶。只能行善,或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也就是说,他的外表是有机物,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与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它日益取代了前两者)来摆弄。彻底善与彻底恶一样没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恶与善必须共存,以便道德选择

权的行使。人生是由道德实体的尖锐对立所维持的。”

小说的主题其实就是关于人的自由选择善与恶的问题,亚历克斯开始选择的是恶。作为处于青春期的15岁少年,躁动不安,其父母与社会本该是被寄予希望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加让人失望。社会与家庭并没有对亚历克斯的成长起到引导作用,欺骗与虚伪行径更是成为少年作恶的推力。同时,戴有极权面具的政府不但对暴力频发的社会采取更暴力的手段,更以非人性的灭绝手段去摧毁与控制身而为人的本能,将少年亚历克斯硬生生制造为六六五五三二一号----一个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的“发条橙”,被国家机器摆弄。如果说亚历克斯代表的一代让人们对未来感到担忧,那么,这种将人转化为符号的暴力,这样被暴力与野蛮统治的所谓文明社会更让人感到绝望。本应该作为正义代表的政府反而成为社会最大的危害者,这一潜在的指责或许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已经蒙上浓厚反社会色彩的小说并没有止步不前,通过亚历克斯与社会之间的无奈对抗去追溯罪恶的起源并加以分析的同时,又对社会本身进行了调侃与讽刺。如“纽约公爵”店中四个隐瞒罪恶的老妇人,遭受伤害又施以伤害的借书人与写书人,利用与欺骗亚历克斯试图夺取政权的反对派等,作为社会一份子,却都在推动着社会的动荡。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不断出现,代表贝多芬最高成就的乐曲本应是独立于道德判断之外的艺术,却从原本欢娱时的象征,沦为施加惩罚的暴力工具。让人仿佛看见了一种类似于昆丁电影中暴力美学。这样的表现手法让人认识到所谓“社会”如何与亚历克斯再度隔离,制造出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事实上,库布里克对小说的改变并不彻底,因为美国版与原版相比,少了最后一章,而库布里克参考的是美国版。最后一章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章,是区分两部同样优秀作品的分水岭。第二十章末尾,亚历克斯说“我真的痊愈了”,他又重饮恶的欢乐;第二十一章,“我年轻叙事者,这个爱听音乐的恶棍亚历克斯在故事最后终于长大成人,将暴力当做孩子气的玩具抛弃了”,作者认为这就是末章的主题,是它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一部虽然剪短但却真实的小说。因此,这部小说的美国版和欧洲版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作者自己说“美国流行小说的粗鲁传统将所谓的英国式温和驱逐了”。库布里克算不上断章取义的改良可以被视为直斥社会现状并卓有成效的寓言故事,时代的影响加之导演本身富有想象力的再创作让作品表现出令人不安的悲观色彩;作者安东尼·伯吉斯的创作意图显然不仅如此,生理上正值被诊断出重症心怀不安的焦虑期,心理上对于文化解体抱有危机感,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传统正遭受破坏与蚕食。对于社会变形记的上演无法理解,又对于人生完美公正有所盼望,因此最后一章不仅是单纯的结尾,更是全书的灵魂所在。

然而,令作者感到惊讶的是,尽管读的可以说是一本不同的书,美国评论家似乎比英国同行更能理解作者的用心。《时代周刊》说:“本书也许看似一本奸淫惊悚的小书,但伯吉斯用英语写了一部珍品-------一部哲理小说。这一点也许会被忽视,因为小说主人公说的都是纳查奇语,以便给予他应有的特殊身份---半人半非人。这个垮掉的一代的斯塔夫罗金的朝圣之路是一篇严肃而成功的道德随笔。伯吉斯直截了当地认为作为恶人的亚历克斯比作为一个善良的僵尸的亚历克斯更像是一个人。机械社会的发条绝不能冒充道德选择的有机生命。如果恶不能被接受作为一种可能性,那么善就是毫无意义的。”

整部小说如同暴力启示录,人类所特有的自由意志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并不让人意外,作者以反乌托邦的形式来表达无疑是高明的选择,表明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