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归因5
不恰当理由心理学
反态度辩护: 人们做出愚蠢、不道德或荒谬的行为之 后,或因为没有好的理由而没有去做一件 值得做的事情之后,说出一些与他们自己 态度相反的话,通过说服自己相信自己所 说的话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内部理由。 我们疯狂抢盐…
记者在东京、板桥、新宿、银座、涉谷等地方的超市和便利店探 访了解,碘盐的购买情况一切正常,只是一些生活用品被购置一空, 多家超市和便利店中的面包、水、电池等生活用品告罄。进货量是平 常的2-3倍,但是碘盐并没有出现抢购现象。对于中国疯狂抢盐的现 象很诧异。 日本东荣汽船株式会社常务浅川晋子表示受到核辐射的日本市民 都没有如此恐慌,远隔海洋的中国却发生这样的情况。中国民众太不 “冷静”, 在东京读书陈心也接到家人电话,除要求他撤离回国外,也抱怨 说超市买盐和酱油难买,甚至希望他在定完机票后,顺便购买几箱碘 盐回国,日本的一包盐是100多日元。
(一)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 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 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 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 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轻生/show/u5937pztSg3aVMNw.html
分享: 谁是最成功、最可爱、 最有创造力、最令人崇拜的 中国人?
2002年,中西对比分析大学生的“业绩 评估偏向”问题.分析近300名的美、德大学 生问卷,岳晓东发现,德国大学生提名的创 造性代表人物果然以哲学家、艺术家为先, 政治家、科学家等则排在后面。但美国大学 生的提名结果则相对复杂,很多被提名者具 多重身份,但排名前列没有科学家,也没有 艺术家等。 有研究发现波兰人提名的创造力代表人 物以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为主,政治家 绝少上榜。
社会心理学复习【可编辑全文】
社会心理学复习考核方式●●●●●●●课程完成(20%)平时小测(15%)讨论(5%)期末随堂闭卷考试(60%)选择(40)简答(40)论述(20)学习通考试课程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研究方法第三章:人际关系第四章:社会认知第五章:社会动机第七章:社会态度第八章:群体心理第九章:沟通心理第三章 人际关系1 人际关系概述2 人际吸引3 亲密关系4 攻击行为5 利他行为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传递给他人。
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人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
奥尔特曼和泰勒(I.Altman&D.A.Taylor,1973)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衡量人际深度的参考指标。
由此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
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4个阶段。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
鲁宾等(Z. Rubin & S. Shenker,1978)把自我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次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
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
通过了解暴露的层次,判断彼此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自我暴露的规则●●●●Irving Altman于1973年提出了关于自我暴露的社会渗透理论(Socialpenetration theory) 。
互惠性规范(Self-disclosure reciprocity):即自己的暴露水平与他人的暴露自我水平相对应,他人暴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暴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
部分理性: 归因偏差的一种解释
❖经验获得角度
▪ 经验的总结是从结果来追溯原因,不是数学公 式推导。外界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实在 是太多了,出现错误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理性人假设角度
▪ 人的非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归因的偏差。 ▪ 人们的归因不完全是理性的,所得出的原因或
总结出的经验不一定是真理,他们是我们在外 界环境影响下思考的产物。我们对待归因应该 抱以一种更加超脱的心态。
第五章 归因
凯利(H. Kelley) 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个因素
▪ 行为者自身
▪ 行为所指对象 ▪ 行为产生时的环境因素
❖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信息:
▪ 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大众性或一致性); ▪ 行为是否始终一贯(一贯性); ▪ 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区别
性)
第五章 归因
• 若两者效果不同,从效果的差异上找到行动的原因,就不 难进一步推断出内部的潜在意向或特征。
▪ 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行为
效应1
效应2
效应3
读研(名牌 大学自费)
工作(某市 电信局)
提高知识水平 经济压力大 提高自身的地位 提高知识水平 经济收入高 工作稳定
第五章 归因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 断理论
第五章 归因
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素朴心 理学)
❖海德(F. Heider)的二分法:内部归因和 外部归因
▪ 外在归因:归咎于外在客观环境,如工作条件 、机遇、周围环境、他人等;而且认为大多数 人在同样情景下都会如此反应。
▪ 内在归因:归咎于自身的主观因素,如个人才 能、态度、情绪、性格、兴趣等;
第五章 归因
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 归因
• 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
即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帮助等 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 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 制的,是不可控因素。
• 一些基本结论 • 1)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归因于外部因素产生
的情绪体验更加强烈;
• 2)在付出同样的努力时,能力低的应该得
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 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 •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 目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 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 对于行动者的意图了解之后,下一个步骤就
是对其个性本质的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 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 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 第一,社会赞许性。所谓“社会赞许”,指 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 的。 • 人们往往把越出社会期望或社会规范的行为 归因于行为者的个性本质,行为的社会赞许 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 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
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 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 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 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 出归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 进行繁杂的分析。
• 行为信息 • 区别性 一贯性 • 低 高 • 高 高 • 高 高
•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归因类型
一致性 低 高 低 人 刺激物 情境
•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阿瑟(L.A.McArthur,
1972)从凯利的三度理论出发,对预言做了 最系统的研究。她给被试一个非常简单的假 设事件,并变化给他们区别性、一贯性和一 致性的信息资料,然后测定他们的归因。在 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解释“玛丽昨晚 为什么对夜总会小丑的表演笑得那样厉害”。 三种主要的预言和结果如下表5—2所示:
山大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大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A. 归因理论B. 社会认同C. 认知失调D. 神经递质答案:D3.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服从B. 从众C. 社会支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A. 服从权威B. 从众行为C. 社会认同D. 群体思维答案:A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A. 自我意识B. 自我概念C. 自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马斯洛答案:C7.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A. 个体单独完成任务时B. 他人在场时C. 群体决策过程中D. 社会比较过程中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概念通常指的是:A. 任何数量的人B. 有共同目标的人C. 有组织结构的人D. 有共同认同的人答案:D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什么来学习行为?A. 观察他人B. 直接经验C. 内在动机D. 社会压力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A. 自然观察B. 实验室实验C. 调查研究D. 个案研究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其行为或信念以适应群体的行为模式。
影响从众的因素包括群体的规模、一致性、凝聚力,以及个体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和个性特征等。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吸烟者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继续吸烟,这时他可能会经历认知失调。
3. 描述“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过程中的因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学习过程中的因素第一节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基本问题(一)学习动机的概念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它对人的活动能增添力量并使之具有方向性,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
判断学习动机正误或高尚与低下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应付测验或为博得老师的好评等。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实现个人对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助性的学习动机。
人的动机虽多种多样,但在一定的时期或某个特定的活动上总是有一种或一些动机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人的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制约着活动驱力的大小、久暂以及活动的方向,这就是主导性动机。
其他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称为辅助动机。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来划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学习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也不必施以外部的报酬和奖赏而使之产生某种荣誉感。
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等。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课件(1)
(2)自我设阻——自己设立一个阻碍,万一失败了,就 把失败归结为这个阻碍所造成的,从而避免了从内部归因。
(3)社会比较
自我服务偏见
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 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 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 气)
瞧!我棒吧!
(2)一致性consistency :行为者行为与他人相比在这 种情况下是否一致
是--一致性高(与众相同)
不是--一致性低(与众不同)
(3)一贯性consensus :行为者行为是否在其他时间、 地点、情境下也发生(行为是否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是--一贯性高(总是如此)
不是--一贯性低(偶尔如此)
扩大
尽管存在着阻碍某行为出现的因素, 但该行为发生,因此增强了该行为 发生潜在因素的重要性。
四、归因偏差
(一)认知性偏差
是指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导致的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错误 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显著性与获得性 歪曲的思维方式
(1)基本归因错误
——倾向于从行动者的内在属性方面去归因。 夸大行为者个人因素而忽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 影响。
行动是由人的力和环境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成 的,如果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就会出现内 部归因,如果环境的因素强于个人的因素,就会 出现外部归因。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相应推断:即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 引起的。
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言行的原因时,首先考虑的外界环境 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于高压下的人,其言行很难做个人 的内在的归因,只有不存在外界压力或者压力小的情况下, 个人的言行才被看作是由一定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动机、 性格的外在表现,才可以做内部归因。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变化和印象管理。
-人类的认知偏差:知觉的参差、幻觉、偏见等。
-影响认知的因素:认知支持,自尊、情绪、信息接受等。
2.社会认知作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知觉的形成和作用。
-社会认知的作用:自我确认和自我增强。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和确定。
3.人际互动与沟通-人际关系:人际接触、亲密关系和群体行为等。
-非言语沟通:言语之外的信息传递,例如姿势、面部表情等。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个体差异、情感表达和信任等。
4.社会影响与合规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启发法和权威性等对个体的影响。
-合规行为:顺从、因循和服从等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
-社会支援: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
5.群体行为与社会认同-群体行为:奥斯曼尼著名的“集体心理”,群体决策和群体动力学。
-社会认同: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6.人类攻击与合作行为-侵略行为:进化心理学解释和文化因素对侵略行为的影响。
-合作行为:共享资源、互助合作等社会行为。
7.群体决策与领导力-小组决策:小组决策的优劣和小组决策优化的策略。
-领导力: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观察研究: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的区别和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课堂笔记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
另外,还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源,加深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2014秋季双学位《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
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偏向.其一是心理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他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另一是社会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早期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人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个人在群体或集群中的行为(例如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懈怠等),以及群体或集群行为(例如群体决策、时尚、恐慌等)。
3.社会心理联结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与调控作用的心理活动。
二、简答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水平/解释水平。
第二章自我一、名词解释1.自我(self):“自我”本质上是一种根植于生理实体以及特定社会文化脉络的心理现实,它是个体在以符号为中介与他人及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并籍此习得社会生活模式的参与过程中发展出来的.2。
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3. 被洞悉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由于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他人“看透”的错误知觉.4。
虚假共识性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5. 虚假独特性效应(false uniqueness effect):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6。
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的内容,亦即我们对于自己所抱持的各项信念,包括自己的个性或特质。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1、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ur):指由社会团体因素导致的并非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社会行为不仅包括了流行、社会动荡、选举、生产管理、政府决策等宏观行为,也包括人际交往、助人、吸引和排斥等微观行为。
(课本第2页)2、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将关于人类行为的经济模式和斯金纳条件反射的观念集合起来,试图证明,稳定的社会规范能够作为个体利益的结果产生。
创始人是霍曼斯。
(课本第31页)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指的是存在个人无意识深处的更深广、更隐晦、年代更久远的东西,它不是源于个人获得物,而是源于遗传的一般心理功能的潜能,即源于遗传的大脑的结构,它是个体按照其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的先在的决定因素。
由卡尔.荣格提出(课本第36页)4、自我意识(sel f–consciousness):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还应包括伴随自我认识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控制。
(课本第64页)5、获得自我认识的途径(课本69~74页):1)、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①社会比较:把我们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得出关于自己特点的认识;②其他人的评价:表现为别人对自己清晰的反馈2)、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自我知觉理论:①态度的自我知觉;②情绪的自我知觉;③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3)、通过内省认识自己:内省指个体往深处探索,直接检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的过程。
6、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课本第129~137页):⑴、信息来源:①可信度:专业性、可靠性,可信度与睡眠者效应②喜爱性:一个说服者是否收到说服对象的喜欢与能否引起态度改变也有一定联系,比如外表和相似性⑵沟通过程:①差距;②恐惧唤醒;③单面船舶与双面传播;④修辞性疑问⑶说服对象:①自我卷入:事件卷入、反应卷入、承诺;②免疫:支持性防御和免疫性防御;③人格因素:自尊、智能、认知需求;④性别差异与年龄⑷情境:①预先警告:立场预警、意图预警;②分心:可以用认知反应的观点来解释;③心境;④信息重复7、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特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的基本问题一、意识的概念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
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
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①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②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③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正是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像现在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我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
二、意识研究的重要性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曾经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心理的结构、构成心理和意识内容的元素,以及把各元素组合为意识内容的基本规则。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兴起。
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以人们外部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意识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心理学家重新将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恢复了对意识的研究。
除认知心理学本身对意识的研究之外,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推动了意识研究的发展。
1929年,汉斯·伯格(Hans Berger)发明了脑电图仪,为心理学家研究意识提供了新的手段。
人们可以通过纪录脑部生理电流的变化,来探讨人脑的内部过程。
60年代,斯佩里(Sperry)关于裂脑人的研究也大大促进了对意识的研究和思考。
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在吸毒、催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后,充分肯定了个体的潜能和价值,个体被视为是独一无二的,可以通过意识执行其意志和愿望,意识经验因而受到特别重视。
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将人的认知过程、神经机制以及病理学的临床发现结合起来,从而提供了一种综合的视角,对推动意识研究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近30年来,对意识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心理学家的兴趣,并作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第一节产生与发展三时期:①思辨期,早期积累;②经验描绘期,孕育、成型;③试验期,成熟独立发展第二节研究什么?1、研究对象:研究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2、社会行为VS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社会事务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3、社会情境←→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元图)4、个体心理VS群体心理个体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主观印象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全体或大部分成员头脑中,反应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或占优势的心理倾向社会交互作用VS交往:社会交互作用,指人和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及社会事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或潜存在其中的人际关系第三节怎样研究?方法原则:①客观原则;②宏观微观结合原则;③交往原则;④人道原则S SˊO(三元图)第三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What、基本目标、社会化与个性化)6、社会化:人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原因:学习潜力、独有语言;本质:社会经验的传递;特点:连续不断、终身7、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一、角色引导机制角色: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问:中国...差别...统一...?答:其一,从角色理论来说,儿童与青少年的学生角色,是其自我同一性的核心。
相应的学校社会的接纳与承认,是他们自我价值的核心构成部分。
(社会认可从来都是人们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
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对于社会接纳与承认的看重和对于偏离社会和被社会抛弃的焦虑与恐惧,直接成了人么隶属于和认同于社会的心理动力,成了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与社会现状或基本倾向保持一致的心理原因。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第五章
归因
第五章
归因
第五章
归因
第五章
归因
第五章
归因
第五章
归因
第五章
归因
归因偏差
非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 归因的拟人化错误
• 人们倾向在一个简单的知觉意义上,按邻近性、相似 性、共同界线和单一性原则,把刺激物分组归类。对 于本不具有社会意义的自然现象也加以拟人化,进行 社会性的归因。 • 米乔特(A. E. Michotte)的实验
第五章 归
因
第五章
归因
一、归因的理论概述
归因的概念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 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 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 推测。 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 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
第五章
归因
归因的理论概述
1.海德(F. Heider)的常识心理学理论 所谓常识心理学,就是人们理解和推断周围事 件意义的方法。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 周围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 生活,正是人的这种需要引发了人们的因果推 理过程。
– 社会认知者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行为、情绪、态度等的代表 性,从而确信自己是正确的。这无疑是偏见、偏激和对他人 的强迫的根源之一。
• 对一致性信息的忽视也来自于信息资料的抽象性。
第五章
归因
基于自我的一致性效应
是否愿意身穿广告衣在校园里走30分钟? 愿意的-62%的也愿意 不愿意-67%的也不愿意
归因的理论概述
3.琼斯(E.E.Jones)和戴维斯(K. E. Davis )的相应推断理论 基本假设:认知主体对他既稳定又富有信息的 行为总爱寻找有意义的解释。 所谓相应推断,是指有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 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 在做相应推断时,我们要先了解个体采取某种 行为的目的,再进行由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 性本质的推断过程。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考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室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的情境,去模仿真实的社会情境,并在其中进行控制的一种实验方法。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等人20世纪70年代所做的模拟监狱实验是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模拟实验之一。
3、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生活的起点。
4、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具体任务,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获得社会期望的、符合其相应性别的动机、价值、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5、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人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个群体的需要。
6、社会情绪:是指伴随个体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个体在长期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
7、情绪调节:就是有机体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情绪唤醒,再被定向、控制、调整或修饰,从而使个体在情绪唤醒中适应性的生存与行动的过程。
8、社会认知:是个体如何理解与思考他人,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的事物或推论。
9、印象管理:通过有意识的管理自己来影响和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做印象管理。
10、归因:归因理论就是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一组理论集合体。
1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第一,人际关系表明了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2、人际吸引:又称个人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积极态度。
13、从众:从中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社 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它试图解释人们如何思考、感受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下是一些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断。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特质(如性格、能力)或外在情境(如环境、压力)。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考试中表现不佳,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他不够努力(内在特质),或者是考试难度太大(外在情境)。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特质,而低估了外在情境的影响。
比如,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摔倒,我们可能会认为他笨手笨脚,而忽略了地面湿滑的因素。
而自利归因偏差则是指我们在解释自己的成功时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情境。
比如,考试取得好成绩会觉得是自己聪明努力,成绩差就怪题目太难。
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中的信息。
首因效应指的是我们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
比如,第一次见面时对方表现得很有礼貌,我们就可能认为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
比如,长期相处的朋友最近做了一件让你不满的事,你可能会暂时对他产生不好的看法。
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群体的概括性、固定的看法。
虽然有时刻板印象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他人,但也容易导致偏见和歧视。
三、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
态度包括认知成分(对事物的看法)、情感成分(对事物的感受)和行为成分(对事物的反应倾向)。
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信息传播,如果新的信息具有说服力并且来源可靠,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态度。
另外,角色扮演也能改变态度,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时,可能会对相关问题产生新的看法。
四、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比如在一个小组讨论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某个方案好,即使你最初有不同意见,可能也会选择从众。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归因概念“归因”来源于拉丁语“attributio”,意思是“归属”或“归因”。
在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心理实践。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对个体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2 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理论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天赋、能力和品格等内部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他人行为和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 归因的特征归因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遍性、可变性和情境性。
普遍性指的是归因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会对行为结果产生归因;可变性指的是归因方式会因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而产生变化;情境性指的是归因是受到具体情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归因方式会有所不同。
二、主要模型2.1 内在归因模型内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和动机,如能力、品质和意图等。
内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经典模型:洞察模型、人格因素模型和动机模型等。
其中,洞察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内在的智力、才能和技能等因素;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和品质等因素;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图、动机和期望等因素。
2.2 外在归因模型外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和社会情境等因素。
外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典型模型:情境因素模型、他人行为模型和动作结果模型等。
其中,情境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情境和环境因素;他人行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影响和行为;动作结果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效果。
社 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影响、态度和偏见等等。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的整理。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他人以及社会情境。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断的过程。
有两种主要的归因方式:内部归因(将行为归因于个人的性格、态度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归因(将行为归因于环境、情境等外部因素)。
例如,如果一个人考试成绩不好,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他不够努力(内部归因),或者是考试太难了(外部归因)。
2、认知偏差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常存在各种偏差,如首因效应(第一次留下的印象更重要)、近因效应(最近的信息更有影响力)、晕轮效应(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影响对其具体特征的评价)等。
比如,我们可能因为一个人长得好看而认为他性格也好。
3、社会图式这是我们头脑中关于社会世界的已有知识和概念框架。
比如,我们对“老师”“医生”等角色都有一定的图式,会影响我们对这些人的期望和理解。
二、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知识点:1、人际吸引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互补性(在某些方面互补的人也能相互吸引)、熟悉度(接触越多越可能产生好感)和外貌吸引力(虽然不是唯一的因素,但仍有一定影响)。
2、人际沟通有效的人际沟通包括清晰的表达、积极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
非言语沟通,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也在传递信息中起着重要作用。
3、亲密关系包括爱情、友情和家庭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信任、支持和共同的价值观是维持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影响1、从众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例如,在一群人都选择某种产品时,我们可能也会跟着选择。
2、服从指个体在权威的命令下,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一、归因及其理论(一)归因的概念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
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
“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
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②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s)。
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
行为中的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③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
如果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很可能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的推断。
3.凯利的三度理论三度理论(the cube theory)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1)理论要点①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以及所处关系或情境。
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②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a.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b.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e.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③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对人的行为做出相对正确的归因,如表5-1所示。
(2)评价三度理论揭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其局限性在于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从而使之成为了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
4.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1)成功与失败归因的维度①内在的(internal)因素还是外在的(external)因素;②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③可控因素还是不可控因素。
(2)归因模式稳定的内在因素: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任务的难度。
不稳定的内在因素: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运气。
当成败与过去的成败不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也有所不同时,易归因于努力。
当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相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一样时,易归因于任务的难度。
当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相类似,但与别人的成败不同时,易归因于能力。
【小结】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和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共同点:都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扩充和发展;以观察他人的外显行为为开端,以探求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为目的。
不同点:相应推断理论主要探求行为者的内在个性是否与其行为相吻合,只针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场合里所发生的行为;而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强调对于不同时间和场合所发生的行为的比较,所以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所考虑的相关信息更为齐全。
5.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泰勒与克洛科认为社会图式是指每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如何运转操作所具有的不同看法。
社会图式是过去经验的积累,它会帮助人们组合所遇到的社会刺激,建立整合的看法或补充缺失的信息,从而影响人们的归因。
社会图式分为三大类:有关社会事件的图式;有关社会人物的图式;有关角色的图式。
(三)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1.归因原则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不变性原则不变性原则由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海德(F.Heider,1958)提出。
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
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情境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伴,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
那么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此特定的原因。
(2)折扣原则折扣原则由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H.Kelley,1972)提出。
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3)协变原则协变原则由凯利(1967)提出。
他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
2.归因偏差(attributional bias)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会出现两类比较典型的归因偏差:(1)认知性偏差①行动者与观察者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
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
具体解释如下:a.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做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他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
b.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观察者由于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较少,常假定行动者当前行为与过去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
②显著性与获得性a.显著性(salience)指刺激引起注意的特点。
显著的因素往往会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对于行动者而言,情境是显著的;而对于观察者而言,行动者是显著的。
b.获得性启发也可以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越容易被想起的刺激,越容易被认为是事件的原因。
对于观察者而言,行动者的行为被记住了,从而易于回忆。
③歪曲的思维方式歪曲(distortion)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具体表现如下:a.泛化(overge neralization)泛化是只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并且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
泛化容易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观念。
b.综合标定(global labeling)综合标定是指对整类人、整类事、整类行为、整类经验等贴上定型式的标签。
综合标定与泛化很相近,但是以标签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以规律的形式。
综合标定易使人们对自己进行贬义的评价。
c.过滤(filtering)过滤是指人们通过有色眼镜看世界,只选择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特定事实进行注意,而忽视所有其他事实。
过滤使人们忽视自己有价值的方面。
d.极化思维(polarized thinking)极化思维是指人们根据绝对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做或好或坏的二分评价。
极化思维的人易走向正负两极中的消极一面,对自己全盘否定。
e.自责(self-blame)自责是指人们无论对于什么事情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错误都要责备自己。
自责的人认为一切错误都源于自己,他们没完没了地道歉,责备自己的所有缺点,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f.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
个人化具有一定的自恋成分,容易使人们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
g.看透他人心思(mind reading)看透他人心思是指人们自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
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每个人都同意自己的消极观点从而对自尊造成危害,还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h.控制错觉(control fallacies)过度控制(overcontrol)——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
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万能的错觉,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控制无能(undercontrol)——认为其他人都能控制而只有自己不能控制。
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对一切都无法控制的错觉,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任何人都不受自己影响。
i.情绪性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情绪性推理是指人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
情绪性推理的人只依赖于情绪来解释现实,这样会对自尊造成很大危害。
(2)动机性偏差①自我服务(self-serving)又称自我标榜(self enhancing),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自我服务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提供一个良好的印象;自我卷入愈深,自我服务的程度也愈高。
②自我设阻(self-handicapping)自我设阻是指对某个任务没有把握而刻意制造一些阻碍,是一种自我保护。
自我设阻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会降低。
③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a.上行比较与下行比较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与比自己弱或差的人比较。
b.辐射效应与对比效应上行和下行比较究竟导致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效果要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当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时,产生辐射效应(radiative effect):目标比自己强,会产生积极效果,提高自尊;目标比自己差,会产生消极效果,降低自尊。
当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时,产生对比效应(comparative effect):目标比自己强,会产生消极效果,降低自尊;目标比自己差,会产生积极效果,提高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