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

合集下载

中欧贸易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

中欧贸易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

中欧贸易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笪檀怀玉(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67)眼摘要演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对象,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尤其是英国“脱欧”的影响下,中欧之间贸易的稳定发展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在阐述中欧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紧密度和互补性分析,发现中欧间贸易紧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中欧间的贸易互补性较低。

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9~2014年间中欧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中发现中欧贸易发展的潜力,趋近于贸易“饱和”。

建议开展双边自贸谈判,通过建立中欧自贸区来扩大双边贸易的发展。

眼关键词演引力模型;紧密度;互补性;贸易潜力;中欧自贸区[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5-0047-062017年5月第39卷第5期May2017Vol.39No.5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英国的“脱欧”公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巨浪,英国“脱欧”是在动荡的世界中再添一把火,尤其对正处于经济增长乏力的欧盟来说更是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增速趋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所有抬头,贸易争端不断。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增幅出现下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加快自由贸易谈判进程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先选项,中国已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

目前中国已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与欧洲非欧盟国家冰岛、瑞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加快了中国与欧盟间展开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步伐。

目前,学术界和政界都在密切注视着这一动向,双边的智库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前期研究。

当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研究中欧之间的贸易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 东盟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㊀∗㊀收稿日期:2019-12-30ꎻ㊀㊀㊀修订日期:2020-02-21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一带一路 视角下福建跨境电商发展问题研究 (JAS171071)作者简介:余敏(1979 )ꎬ女ꎬ黎明职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中国对外贸易问题㊁国际贸易价值绩效㊁双边贸易摩擦ꎮ余㊀敏(黎明职业大学商学院ꎬ福建泉州362000)摘㊀要:2008年至今连续10年中国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ꎬ东盟近10年也是中国前三位重要贸易伙伴ꎬ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加剧了两国的贸易竞争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ꎬ分析影响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因素ꎬ基于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ꎬ探讨发展策略ꎮ关键词:引力模型ꎻ㊀中国与东盟贸易ꎻ㊀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752.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0297(2020)05-0062-08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贸易对话开始于1994年ꎬ经过16年的经贸深度对话与合作ꎬ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ꎮ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贸易区ꎬ涉及11个国家㊁19亿人口ꎮ2013年我国推行 一带一路 倡议ꎬ得到了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ꎬ双方的经贸合作上升到新的高度ꎮ2017年东盟自贸区内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ꎮ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展现出强大的潜力ꎬ2010 2018年连续9年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ꎬ东盟则在2001年后连续7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ꎬ双方政治经济关系在稳步发展中不断提升ꎮ一㊁中国与东盟贸易研究概述东盟区域有10个国家ꎬ国内热带农作物㊁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丰富ꎬ每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㊁制造业水平不一致ꎬ各有特点ꎮ其中ꎬ新加坡㊁泰国㊁马来西亚㊁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五国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比较完善ꎬ出口以制造业为主ꎬ与我国经贸合作最为紧密ꎮ新加坡是东盟唯一的发达国家ꎬ国内产业发展方向主推资本㊁技术密集型产业ꎬ是东盟制造业水平最高的国家ꎬ国际竞争力强大ꎮ越南㊁老挝㊁缅甸㊁文莱和柬埔寨五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ꎬ国内的工业体系有待完善ꎬ出口产品以农产品㊁矿产品和初级制造业为主ꎬ国际制造业竞争力弱ꎮ相对于东盟ꎬ中国人口众多ꎬ拥有不同层级的制造业人才ꎬ制造业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发展历史ꎬ尤其是改革开放后ꎬ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建立ꎬ制造业技术不断提升ꎬ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ꎮ但是高尖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有待提高ꎬ出口商品结构依然是以加工制造品为主ꎮ在以往学者研究中发现ꎬ整体上我国同东盟各国双边贸易的结合度取值都比较高ꎬ贸易联系较为紧密[1]ꎬ在农业㊁制造业和服务业双方合作潜力巨大[2-4]ꎮ在有关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的研究中ꎬ潘青友指出中国与东盟双方相似的主导出口产业导致双方出口贸易的竞争性日渐突第20卷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10月Vol.20No.5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Oct.ꎬ2020出[5]ꎬ尤其在低技术产品上中国与东盟五国竞争性更大[6]ꎮ苏颖宏研究了1980 2008年东盟五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ꎬ指出五国出口增长从 强竞争㊁弱市场 转变为 强市场ꎬ弱竞争 的局面ꎬ商品结构构成对出口反而起了制约作用[7]ꎮ程广斌等实证研究了2008 2015年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竞争力ꎬ东盟国家制造业部门竞争力水平弱于中国ꎬ制造业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其他产业合作的切入点[8]ꎮ仪珊珊等指出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立导致贸易自由化加深ꎬ抑制出口产品的进入和企业的推出[9]ꎮ(一)近2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本文通过联合国商品网站SITCV3.0①选取0~8类商品ꎬ研究近20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商品贸易ꎮ通过数据计算发现ꎬ1998年至今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商品贸易额呈现稳步提升ꎬ从1998年的237.3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5878.7亿美元ꎬ增长了20倍ꎬ年均增长率为17.41%ꎮ其中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8.26%ꎬ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6.54%ꎮ这20年中ꎬ仅2009因为全球金融危机㊁2015年和2016年因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发展调整ꎬ出现同比少许下降的现象ꎮ可见ꎬ近20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其他因素没有对中国与东盟贸易产生过多的负面效应ꎮ(二)工业制成品贸易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主体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中ꎬ工业制成品依旧是贸易主体ꎮ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总额在1998年达到181.23万亿美元ꎬ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76.37%ꎻ2017年上升为4108.3亿美元ꎬ占到贸易总额的82.52%ꎮ其中ꎬ出口比例从1998年的79.48%上涨到2017年的89.25%ꎻ进口比例则从1998年的67.95%提高到2017年的71.26%②ꎮ就具体商品而言ꎬ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前三类商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㊁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6)及杂项制成品(SITC8)ꎬ这三类商品在2017年占出口商品的80.9%ꎮ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前三类商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ꎬ动物及植物油㊁脂肪及蜡(SITC3)ꎬ非食用原料(SITC2)ꎬ这三类商品在2017年占进口商品的69.82%ꎮ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占据了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50%左右ꎮ(三)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趋势带动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方向近20年间中国与东盟贸易差额由逆差转为顺差ꎮ2012年中国开始出现顺差ꎬ2015年顺差到达一个高峰后开始下降ꎮ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增加ꎬ引起东盟一些国家的担心ꎬ2016㊁2017年连续两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都有所下降ꎮ中国与东盟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贸易差额呈现同样的趋势ꎬ1998 2001年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差额很少ꎬ进出口贸易平衡ꎻ2002 2007年3年间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贸易逆差额增长迅速ꎬ带动总贸易差额逆差增加ꎻ2013㊁2015年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顺差迅速增加ꎬ带动贸易总额顺差上升ꎮ可见ꎬ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贸易趋势带动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总发展方向ꎮ(四)贸易区域集中ꎬ产业内贸易特性凸显1998 2017年ꎬ中国与东盟的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出口区域比较集中ꎬ中国出口东盟居前四位的国家是越南㊁新加坡㊁马来西亚和泰国ꎬ出口比例从1998年的65.3%提高到2017年的75.2%ꎮ从东盟进口居前四位的国家是马来西亚㊁越南㊁泰国和菲律宾ꎬ进口比例从1998年的26.3%增加到2017年的81.9%ꎮ表现最突出的是中国与越南的贸易规模在2012年飞速增加ꎬ这与中国在2012年对越南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相关ꎮ总体来看ꎬ中国与东盟的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区域呈集中发展趋势ꎬ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性ꎮ36余敏: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 东盟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①②SITC0食品和活动物ꎬSITC1饮料及烟草ꎬSITC2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ꎬSITC3矿物燃料㊁润滑油及有关物质ꎬSITC4动物及植物油㊁脂肪及蜡ꎬSITC5未列明的化学及有关用品ꎬSITC6主要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ꎬ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ꎬSITC8杂项制成品ꎮ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及矿物质ꎬ5~8类为工业制成品ꎬSITC5+SITC7为资本㊁技术工业制成品ꎮ资料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ttp://comtrade.un.org/dqQuickQuery.aspx)ꎬSITC(R.3)ꎮ4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0卷二㊁模型设计与变量分析(一)理论综述引力模型最初受牛顿的重力法则启发ꎬ经过几十年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ꎬ是目前研究测算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最流行的模型ꎮTinbergen和Pöyhönen第一次利用引力模型来实证双边贸易相关的影响因素ꎬ得出双边贸易的规模与两国经济总量成正比ꎬ与距离成反比[10-11]ꎮ此后ꎬ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引力模型ꎮAnderson从传统的道格拉斯指数系统中扩展出差异商品㊁运输成本和关税三个因素ꎬ来完善传统的引力模型[12]ꎮHelpman在不同产品的差异性㊁规模经济性和现存市场不完美性的假设上完善了原有模型ꎬ并利用引力模型完善了垄断竞争模型[13]ꎮDeardorff指出引力模型因国家间存在要素禀赋差异ꎬ并从H-O理论中摩擦是否存在推导出引力模型[14]ꎮAnderson和Wincoop在不变替代弹性(CES)支出系统的基础上推导出操作性较强的引力模型ꎬ指出两国贸易流量受到多边贸易关系影响[15]ꎮ这些研究为贸易引力模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ꎮ在实践测算中ꎬ最初的引力模型只有物理距离㊁贸易量和国民收入[10]三个变量ꎬ后续研究中增加了人口数量[16]㊁人均收入值[17]㊁汇率[18]ꎬ根据分析需要又加入了相应的虚拟变量ꎬ如货币联盟关系[19]㊁东盟贸易协议和APEC协议[20]等ꎬ并增加了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实证ꎮ孙金彦构建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ꎬ分析指出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21]ꎮ张静中运用引力模型ꎬ分析并指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大ꎬ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22]ꎮ聂红隆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ꎬ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双边之间的贸易潜力属于 潜力开拓型 ꎬ改善的空间还较大[23]ꎮ(二)模型设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ꎬ依据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特点㊁现有数据获得性及其他相关因素ꎬ优化现有引力模型ꎮ本文选取1996 2017年的数据ꎬ实证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影响因素ꎮ因变量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总额Yitꎬ其中i表示国家ꎬt表示年度ꎬ贸易额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库数据网(https://comtrade.un.org/data/)ꎮ根据引力模型中的贸易规模和距离是影响贸易总量的基本因素ꎬ选取中国GDPCt与东盟各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itꎬ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网站(https://data.worldbank.org.cn/)ꎬ距离Wi选自北京到东盟各国首都的距离(http://www.indo.com/distance/index.html)ꎮ选取汇率因素Rtꎬ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自中国银行网外汇牌价的中间价(http://www.bankofchina.com/sourcedb/lswh ̄pj/)ꎮ由于中国对东盟各国投资开始于2003年ꎬ为了数据的稳定性ꎬ本文采用中国利用东盟的直接投资FDIit来分析ꎬ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ꎮOPi是中国市场对东盟各国的经济开放度ꎬ数据来自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与中国GDP的比值ꎮMSi表示中国机械和运输设备市场规模ꎬ选取联合国商品库数据网中中国向世界进出口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值ꎮDt为虚拟变量ꎬ代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效应ꎬ2001年以前为0ꎬ之后均为1ꎮ依靠Eviews6.0计量工具ꎬ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ꎬ为lnYit=α+β1lnGDPCt+β2lnGDPit+β3lnFDIit+β4lnOPt+β5lnWi+β6lnMSt+β7lnRt++β8lnDt+εiꎮ(三)建模分析1.建立模型由于面板数据分为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类数据ꎬ模型的设定受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影响ꎬ因此ꎬ模型的设定必须进行参数的有效性检验[24]ꎮ假设1:混合模型ꎬ即所有的变量和自变量包括截距与斜率在不同横截面模型样本及时间序列上都是常数ꎮ假设2:固定效应模型ꎬ除截距以外的所有变量和自变量在不同横截面模型样本及时间序列上都是常数ꎮ假设3:随机效应模型ꎬ即所有的变量和自变量包括截距与斜率在不同横截面模型样本及时间序列上都是变动的ꎮ表1单位根检验变量ADF 检验prob 结论ln Y 0.9457 1.0000不平稳驻ln Y 96.36940.0000平稳lnGDP 5.98010.9989不平稳驻lnGDP 102.9890.0000平稳lnGDPC -0.66790.8332不平稳驻2lnGDPC -4.74350.0017平稳lnFDI-0.34210.9025不平稳驻2lnFDI-6.19080.0001平稳lnOP-1.65240.4396不平稳驻2ln OP-5.70010.0001平稳ln R-0.66350.8353不平稳驻2ln R0.9457 1.0000不平稳lnMS96.36940.0000平稳ln 2MS 5.98010.9989不平稳进行F检验ꎬ得出固定系数模型的残差为6.7499ꎬ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为10.6234ꎬ计算得出F值为0.8465①ꎬ对应的概率P值为1ꎮ因此ꎬ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ꎮ根据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ꎬ采用Hausman检验ꎬ对应的概率P值为0.3052ꎬ接受原假设:随机效应模型中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ꎬ可以将模型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ꎮ2.单位根检验为了确保回归的有效性ꎬ保证估计值的有效性ꎬ避免伪回归出现ꎬ本文利用Eviews6.0工具ꎬ采用ADF单位根检验ꎬ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ꎬ结果如表1所示ꎮ由表1可知ꎬ7个变量都是不平稳的ꎬ存在一阶或者二阶单整ꎬ必须进一步协整检验ꎮ3.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ꎬ变量的时间系列是非平稳的ꎬ进行二阶差分后变平稳ꎬ需要进行相关的协整性检验ꎮ本文采用EG两步法(Engle ̄Granger)检验ꎮ第一步ꎬ先利用Eviews7.2工具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ꎬ结果如下lnY=3.77+0.92lnGDPC+1.38lnGDP-2.731lnFDI+0.22lnMS+1.07lnOP+1.94lnR+0.72D-0.5W㊀(1)T㊀(0.52)㊀(1.559)㊀(7.43)㊀(0.0766)㊀(-3.31)㊀(0.279)㊀(1.02)㊀(3.8)㊀(6.93)㊀(-0.06)P㊀(0.599)㊀(0.12)㊀(0.000)㊀(0.936)㊀(0.001)㊀(0.781)㊀(0.31)㊀(0.00)㊀(0.00)㊀(0.95)R2=0.81㊀㊀㊀R-2=0.80㊀㊀㊀F=99.69㊀㊀㊀(P=0.0000)ꎮ由于上述模型变量过多ꎬ多个变量没有办法通过T检验ꎬ经过多次测试优化ꎬ删除距离变量W㊁中国机电市场规模MSꎬ再次回归ꎬ所有变量均通过5%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ꎮlnY=5.29㊀+㊀1.6lnGDPC+0.92lnGDP-2.73lnFDI+1.36lnOP+2.06lnR+0.72D㊀㊀㊀(2)T(2.45)(4.2)(8.36)(-3.32)(5.36)(3.81)(7.33)P(0.015)(0.000)(0.000)(0.001)(0.00)(0.000)(0.000)R2=0.81㊀㊀㊀R-2=0.80㊀㊀㊀F=149.32㊀㊀㊀(P=0.0000)ꎮ第二步ꎬ对刚才的回归进行KAO检验㊁ADF检验ꎬT值为-5.2463ꎬ对应的P值为0.0000ꎬ说明回归是协整回归ꎮ变量修正后结果显示模型回归非常成功ꎮ从单个变量看ꎬ所有变量均通过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ꎬ说明方程的系数值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ꎻ从模型整体看ꎬ修正后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为0.80ꎬ说明回归直线与样本观察值的拟合程度高达80%ꎬ拟合程度高ꎮ从最后的模拟结果看ꎬ模型的F值高达149.32ꎬ说明模型的结果是显著的ꎮ综合三个因素ꎬ说明模型回归是成功的ꎮ4.分析结论通过回归结果ꎬ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情况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ꎬ中国和东盟各国GDP的增长促进了双边贸易规模ꎮ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生产能力和购买能力ꎬ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额的增加ꎮ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ꎬ中国56余敏: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 东盟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①计算公式为F=(S2-S1)/[(N-t)k]S1/[NT-N(k+1)]~F[(N-1)kꎬN(T-k-1)]ꎮ6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0卷GDP每上升1%ꎬ能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增长1.6%ꎻ东盟各国GDP每增加1%ꎬ能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加0.92%ꎮ与我国相比ꎬ东盟各国的GDP还有很大差距ꎮ2018年东盟十国的GDP总额仅为中国的1/4ꎮ东盟各国内部GDP差异极大ꎬGDP最高的印度尼西亚是文莱的76倍ꎮ东盟各国的GDP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影响有限ꎮ第二ꎬ我国利用东盟的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ꎮ东盟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受 中国威胁论 ㊁南海问题等影响ꎬ一直小心翼翼地前行ꎮ1996 2006年间直接投资总额一直在30亿美元徘徊ꎮ2007年东盟各国陷入东南亚金融危机ꎮ在缓解危机过程中ꎬ中国采取了稳定人民币政策ꎬ有效地缓解了东盟各国的金融危机ꎬ并积极帮助各国恢复经济秩序ꎮ东盟各国企业增强了对中国政府的信任ꎬ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ꎬ2008年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54亿美元ꎮ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让东盟各国企业加大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ꎬ但是投资速度和规模依然有限ꎮ就目前模型分析数据来看ꎬ中国利用东盟的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起到的是制约作用ꎬ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每增加1%ꎬ对双边贸易起到2.73%的制约作用ꎮ这种直接投资主要针对中国市场ꎬ更多的是带动中国国内消费ꎻ随着我国与东盟的投资越来越顺利ꎬ这种制约作用必然转化为促进作用ꎮ此外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1996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298.3亿美元ꎬ增加了61倍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对外投资大国ꎮ但是ꎬ2014年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有限ꎬ截至2014年东盟在我国累计投资550亿美元ꎬ中国在东盟累计投资仅50亿美元ꎬ这种不平衡在东盟各国引起一些负面效应ꎮ随着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入ꎬ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的速度越来越快ꎬ截至2018年底ꎬ中国与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达2057.1亿美元ꎬ15年间投资存量增长了22倍ꎮ第三ꎬ在经济领域中国向东盟的开放度有力地促进双边贸易规模增长ꎮ近年来由于欧美市场出现萎缩ꎬ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呈现更加自由开放的姿态ꎮ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ꎬ减少了贸易障碍ꎬ便利双方贸易ꎮ从模型数据分析来看ꎬ在经济领域中国对东盟的开放有利于双方贸易的发展ꎮ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开放度每增加1%ꎬ带动贸易总额增加1.36%ꎬ说明中国近年来对东盟在农产品㊁矿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方面的零关税政策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发展ꎮ第四ꎬ中国对美元汇率的变化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ꎮ货币的科学㊁合理㊁稳定是双边贸易发展的基础ꎮ近年来ꎬ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项目量不断增长ꎬ中国人民银行与东盟多数国家签订了双边货币结算协议ꎬ实现了人民币与东盟大部分国家货币的直接交易ꎮ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ꎮ我国自2005年以来对汇率进行了4次改革ꎬ人民币汇率告别了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ꎬ进入以市场调节为基础㊁一篮子国际货币进行参考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ꎮ不断完善的科学汇率制度下的汇率调整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ꎬ东盟大部分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ꎬ而风暴中的中国一直保持稳定的汇率政策ꎬ对缓解东盟各国的金融危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ꎬ让东盟各国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有着巨大的信心ꎮ从模型中看ꎬ中国对美元的汇率每波动1%ꎬ会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增加2.06%ꎬ说明这种汇率波动是正常的ꎬ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是有利的ꎮ第五ꎬ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起到了促进贸易的作用ꎮ从模型回归的结果看ꎬ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有0.72%的促进作用ꎮ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ꎬ东盟90%以上的产品实现了进入中国零关税ꎮ在未来的合作中ꎬ开放将进一步深入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ꎬ双方在相互投资㊁贸易合作㊁产业联盟㊁文化对接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合作ꎬ为双边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ꎮ随着双边经贸合作的深入ꎬ自贸区建立的积极效应还会进一步扩大ꎮ第六ꎬ中国机械和运输设备的世界市场规模不对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产生影响ꎮ从模型回归效应看ꎬ中国机械和运输设备的世界市场规模没有成为影响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的因素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市场份额ꎬ但是这种大在量上ꎬ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ꎮ因为地方利益ꎬ存在大量小而重复建设的企业ꎬ参差不齐ꎬ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ꎬ低附加值形态依然存在ꎮ整个行业还未达到规模经济效应递增的阶段ꎬ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或是太小ꎮ出口的优势是价格低廉ꎬ进口的机电产品则是技术含量高㊁附加值高的产品ꎮ这种不对等的方式使得机电产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ꎮ2015年我国在制造业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ꎬ推行 三去一降一补 ꎬ关闭重污染㊁重复建设的企业ꎬ合理规划城市发展ꎬ解决廉价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的恶性竞争ꎬ追求智能制造㊁创新制造ꎬ寻求对制造业的生产和产品工艺转型升级的方法ꎮ这些积极因素必然会在未来的贸易场中显现更多的规模优势ꎬ带来更高质量的发展ꎮ三㊁中国与东盟贸易潜力分析根据上述模型预测2010 2017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ꎮ计算方法来自刘青峰和姜书竹于2002年提出的贸易潜力值测算法[25]ꎬ来判断未来的贸易潜力ꎮ当实际贸易发生值与模型预测理论值的比值ꎬ即贸易潜力值ȡ1.2时ꎬ属于潜力再造型ꎬ双边贸易发展受阻ꎬ需要培育新贸易因素ꎬ促进发展ꎻ1.2>贸易潜力值ȡ0.8ꎬ属于潜力开拓型ꎬ双边贸易空间还有一定的扩大范围ꎻ贸易潜力值<0.8时ꎬ属于潜力巨大型ꎬ双边贸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ꎮ通过与实际贸易值比较发现ꎬ2010 2017年中国与文莱和中国与柬埔寨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ꎬ中国与新加坡和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ꎬ中国与其余东盟六国的双边贸易都属于潜力开拓型ꎮ2010 2017年ꎬ文莱㊁柬埔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仅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不到3%ꎬ而新加坡㊁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不到30%ꎬ说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体上是积极的ꎬ以潜力开拓型为主ꎮ这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有效证据ꎬ中国与东盟各国保持积极合作的态度ꎬ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双边贸易合作ꎬ开创更好的贸易机会ꎬ有效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发展ꎮ四㊁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的对策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过程中ꎬ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㊁跨国投资㊁产能合作和优势产业对接等方面深度合作ꎬ推进了双方经济㊁社会和文化的联系与对接ꎮ这种全面合作也受到东盟国家内部民族主义滋长和域外大国力量干扰等因素的影响ꎬ具有不确定的因素ꎮ在未来双边经贸合作中需要双方有更多的沟通和担当ꎬ减少贸易摩擦ꎬ积极开拓双边合作领域ꎬ只有共赢才是长久合作的基础ꎮ(一)坚持发展理念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ꎬ增强企业竞争力当代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基础是平等㊁互利㊁共赢ꎮ李克强总理指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ꎬ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ꎮ 这种发展经验可以给东盟各国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ꎮ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ꎬ增强企业竞争力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ꎮ在国内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ꎬ才能更好地与东盟各国合作ꎬ才能在合作中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ꎮ通过国家搭建跨国企业合作桥梁ꎬ通过一批有技术㊁有创新的企业主导ꎬ合作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ꎬ才能让这种合作可持续发展ꎮ(二)积极推进 走出去 战略ꎬ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投资搭建桥梁自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ꎬ我国逐步加大对东盟地区的投资ꎮ鼓励我国企业与东盟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ꎬ深入东盟地区考察ꎬ了解东盟各国的经济㊁文化和社会现状ꎮ积极利用东盟的产业要素㊁地域要素㊁技术要素等ꎬ寻找适合企业结构调整的产业和高科技产业ꎬ作为今后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ꎮ政府积极开拓金融政策㊁税收政策和外贸政策ꎬ为我国民营企业与东盟投资搭建合作平台ꎮ鼓励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学生留学交流ꎬ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人才纽带ꎬ学习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文化ꎬ促进技术㊁管理和人才各方面流动ꎬ在合作和竞争的平等环境中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ꎮ76余敏: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 东盟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8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0卷(三)加强与东盟的产业对接和合作ꎬ提高规模经济效用中国与东盟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出口速度及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ꎬ是双边贸易的生力军ꎮ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ꎬ但是我国的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依然处于小而分散的状态ꎬ只看到出口量上的规模ꎬ未看到良性效应ꎬ而且这种量上的增加必然带来出口摩擦ꎮ利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ꎬ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ꎬ在与东盟企业对接㊁能源对接㊁产业关联度上做好引导和合作ꎮ因地制宜ꎬ减少产能过剩ꎬ合理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和进出口商品结构ꎬ形成中国与东盟相互合作发展的产业链群ꎮ倡导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ꎬ形成新能源㊁新技术㊁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群体ꎬ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聚之路ꎮ(四)加强中国与东盟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ꎬ加强经济开放ꎬ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毗连ꎬ历史文明交融ꎬ人民世代友好交往ꎮ自1994年中国与东盟展开贸易对话以来ꎬ双方在经济㊁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对话与合作ꎬ双方紧密相连ꎮ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㊁要素禀赋及贸易商品方面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竞争性ꎮ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发展潜力巨大ꎬ但是现实存在的贸易摩擦严重干扰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ꎬ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走进东盟的进度ꎮ近年来美国国内经济问题频现ꎬ面对中国经济稳步增长ꎬ美国在国际上处处打压中国ꎬ对中国 东盟合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 溢出效应 ꎮ任何的贸易摩擦都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贸易损失和感情伤害ꎬ但是我们要看到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解决ꎬ双方在贸易规模㊁产业合作和进出口产品结构上在不断优化与调整ꎬ为今后的合作铺平道路ꎮ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走到今天ꎬ是建立在合作㊁信赖的基础上ꎬ立足于长远发展ꎮ今后中国与东盟应加强各级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ꎬ逐步建立良好的贸易摩擦协调竞争机制ꎬ不能一味通过非贸易壁垒来改变双方贸易结构ꎬ积极主动打造面向未来的㊁建设性的经贸合作关系ꎬ共建繁荣稳定良好的环境ꎮ参考文献:[1]㊀石超ꎬ马荐华.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关系及贸易潜力研究:基于扩展贸易引力模型[J].广西社会科学ꎬ2019(5):64-71.[2]㊀王灿.中国 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未来与发展ꎬ2009(30):34-36.[3]㊀谭秀杰ꎬ周茂荣.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ꎬ2015(2):3-12.[4]㊀陈秀莲.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的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ꎬ2011(1):63-71.[5]㊀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ꎬ2004(7):73-75.[6]㊀朱桂方ꎬ车鸣.出口结构相似度与中国 东盟双边贸易拓展分析[J].求索ꎬ2010(10):23-25. [7]㊀苏颖宏.东盟五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ꎬ2010(10):56-59.[8]㊀程广斌ꎬ刘伟青.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中国 东盟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ꎬ2017(12):62-68.[9]㊀仪珊珊ꎬ张瀚元ꎬ王昊天.贸易自由化与出口产品转换:以中国 东盟自贸区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ꎬ2018(8):28-36.[10]㊀TINBERGENJ.Shapingtheworldeconomy:suggestionforaninternationaleconomicpolicy[M].NewYork:TwentiethCenturyFundꎬ1962.[11]㊀PÖYHÖNENP.Atentativemodelforthevolumeoftradebetweencountries[J].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eꎬ1963ꎬ90:93-100.[12]㊀ANDERSONJE.A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gravityequ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ꎬ。

东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出口效应研究——基于包含“多边阻力项”的引力模型

东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出口效应研究——基于包含“多边阻力项”的引力模型

【经管新视野】收稿日期:2022-12-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价值链视角下进口对工资影响的测度、机制检验及政策模拟研究”(项目编号:71903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贸易环境不确定背景下我国出口稳增长与质量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9BJY18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测度、机制检验和政策模拟研究”(项目编号:2020GXNSFBA238019)作者简介:陈敏娟(1985-),女,湖南新宁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李柔(1987-),女,广西河池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通讯作者);李辉(1985-),广西南宁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供应链。

东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出口效应研究———基于包含“多边阻力项”的引力模型陈敏娟1,李柔1,李辉2(1.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南宁530006;2.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一些东盟国家仍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对此,文章基于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考察2009年以来东盟在总量、国别、产品及措施类型上实施贸易限制措施的现状,并使用包含“多边阻力项”的引力模型对东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出口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东盟对中国实施的“红色措施”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使用“黄色措施”“红色措施”滞后1期以及跨期双重差分法的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

以上结果表明,东盟对中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发展,中国-东盟有待进一步减少贸易限制措施的实施,提高贸易自由化的层次及质量。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保护;出口;引力模型;RCEP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5-0077-08 一、引言东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中国于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至此东盟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基于新型引力模型的国际贸易量实证研究分析

基于新型引力模型的国际贸易量实证研究分析

基于新型引力模型的国际贸易量实证研究分析赖雨盟【摘要】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人均GDP等新变量,来构建新型引力模型,同时使用中、美、日、韩、德五国相关数据对新型引力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通过资料查阅、数据选取、模型构建以及结果分析等相关研究,对引力模型有了比较新颖的认识,探寻出了影响双边贸易量的其他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对外经贸》【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新型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量【作者】赖雨盟【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上海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2一、前言Tinbergen和Poyhonen是最早将传统引力模型应用于研究国际贸易量的两位学者。

在此之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用引力模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不断丰富了引力模型的理论内涵。

我们已知,传统的引力模型表示为:相应的回归方程为:ln(Fij)=β0+β1ln(Mi)+β2ln(Mj)-β3ln(Dij)+εij。

Fij表示ij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G表示一个常数,Mi表示i国的经济规模,以i国GDP表示,Mj表示j国的经济规模,以j国GDP表示。

而Dij表示ij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ηij表示误差项,β0、β1、β2和β3表示相关系数。

本文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均GDP等其他变量,构建了新型引力模型,并通过计量分析进行验证,探寻影响国际贸易量的其他关键因素,具体的新型引力模型将在下文讲述。

二、相关文献综述引力模型作为国际贸易学中重要的模型,关于它的相关研究众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诸艺璇,刘艺璇,秦梦鸽(2019)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利用FAO等数据库的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

[1]钱进(2019)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为“轮轴”的亚太自贸区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其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并主导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贸易环境,促进双边贸易增长。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王立平;韩笑【摘要】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 EBA ),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 )”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 Exporta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engines which drive the national economy . Since China’ s export tra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economic , an intensiv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s essential .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trade “gravity model” by using the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EBA )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2003~2012 provincial paneldata , to make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f each province ,value of import ,value of grossoutput ,fixed-asset investment (FAI) ,tax rev-enue , and final consumption a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obustness” of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 relevant policy 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8页(P73-80)【关键词】贸易出口量;引力模型;极值边界分析模型;“稳健性” 检验【作者】王立平;韩笑【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62引言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峡两岸贸易额的组合预测研究——基于“大三通”后数据的实证分析

海峡两岸贸易额的组合预测研究——基于“大三通”后数据的实证分析

年 。特别是 在 2 0 0 8 年 1 2月 1 5日, “ 大 三通 ” ( 通邮、 通航 、 通商 ) 正式 启动 , 标志 着海峡 两 岸 贸易往 来 的
突破性进 展 , 两岸 经贸合 作上 升到 了一 个 新 的层 次 。2 0 0 9年 是 两岸 关 系 取得 全 面 进 展 的一 年 。在 这 一
年 的贸易 额为 1 6 8 9 . 6亿 美元 , 增长 了 5 9 。其 中对 台出 口 3 6 7 . 8亿 美 元 , 自台进 口 1 3 2 1 . 8亿 美 元 。两
岸贸 易额 的持续 增 长会 带动 两岸对 港 口物流 的需求 , 因此 , 合理 、 准确地 预测 两岸 贸易额 的增 长态 势 以及 变化 趋势 , 对推 动港 口物 流发 展 、 构 建 闽台物 流通 道 、 进 行物 流设 施 中长 期规 划具有 非 常重 要 的意 义 。已
胜利 召开 , 为两 岸关 系发展 注入 了强 劲 动力 。2 0 1 3年 将是 两 岸 关 系攻 坚 克 难 、 有所 突破 的关键 年 , 也被 两岸学 界视 为推 进两岸 关 系的“ 机 遇之 年” 。尤其是 6月 1 3日举行 的“ 习吴会 ” , 指 引着两 岸关 系 朝 向“ 深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7—3 1
基金项 目: 福 建 省社 会 科 学规 划项 目( 2 0 1 2 C 0 1 4 ) ;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科 技 项 目( J B 1 2 1 1 2 S) ; 福 建 农 林 大 学科 技 创 新 ( 培 育 )团 队 资
助计 划 ( p y t d l 2 0 0 6 )
作 者 简 介 :杨 月锋 ( 1 9 8 2一 ) , 女, 河 南 禹 州人 ,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交 通 与 土 木 工程 学 院讲 师 , 博 士研 究 生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西亚贸易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西亚贸易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西亚贸易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
的实证分析
楚建英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
【年(卷),期】2022(41)3
【摘要】西亚地处亚欧非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与西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贸易潜力,测算了双边贸易效率。

实证结果表明:双方人均GDP、西亚各国的人口规模和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双边距离和中国的人口规模会阻碍贸易发展。

据此建议中国在与西亚贸易往来时,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港口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范贸易风险。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楚建英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F742
【相关文献】
1."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r与中亚五国矿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研究r——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潜力研究——基于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4.“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省与日本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贸易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农产品贸易影响决定因素与潜力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印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基于引力模型的计量分析

中印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基于引力模型的计量分析
σ22 是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后对数收益的方差。 下表是 Levene 检验的结果: 税率调整前后上证 A 股收益率方差相等检验
次,第二次,第六次,这三次显示税率调整前后 200 个交易日内, 上证 A 股收益率方差存在显著差异,即拒绝原假设,从而表明股 市波动存在明显的变化。 而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七次以 及第八次,Levene 检验表明方差相等检验的结果不显著,表明股 市波动不明显。
说明: 表中的 ** 表示符合 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符合 1%的 显 著 性 水 平
根据拟和的结果,可以得到经验方程:
公 式 (7)可 以 写 成
(8) 公 式 (8)表 明 了 各 变 量 的 弹 性 值 :若 其 它 条 件 不 变 的 话 ,中 国 的 GDP 每增加 1%,那么印度出口中国贸易值将要增加 4.203%; 印度的 GDP 每 增 加 1%,印 度 出 口 中 国 贸 易 值 将 要 增 加 1.38%; 中国 人 均 GDP 增 加 1%, 印 度 出 口 中 国 贸 易 值 减 少 0.764%;印 度人均 GDP 增 加 1%,印 度 出 口 中 国 贸 易 值 将 要 减 少 0.48%;其 余变量的情况也同样可以据此推导出来. 五、回归分析结果的解释 1.论中国出口 印 度 ,还 是 印 度 出 口 中 国 ,两 个 模 型 的 拟 和 度 都 很 高 ,超 过 了 90%,超 出 了 本 文 的 设 想 ,说 明 本 模 型 能 较 好 的 说明中印两国的贸易基本情况。 2.以上两个模型中,中国 GDP 的弹性系数比印度 GDP 的 弹 性系数大的多,说明中印双边贸易受中国经济总量影响较大,而 受印度经济总量影响较小。 3.无 论 在 中 国 出 口 印 度 模 型 中 ,还 是 印 度 出 口 中 国 的 模 型 中 ,贸 易 额 都 与 中 印 两 国 的 人 均 GDP 成 负 相 关 ,这 与 本 文 的 设 想截然不同。 从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印 两 国 人 均 GDP 差 距 不 大 。 产 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两国相近的收入水平代表了相近的需求结 构,相似的需求结构代表了较大的贸易机会。 ”这一理论适于发 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 但对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却缺乏解释 力。 正如模型回归结果所显示的,中印两国相近的需求结构非但 没有创造贸易机会, 反而还阻碍了双边贸易。 从总的需求结构 看,发达国家间的相互需求集中在生活消费品,而发展中国家则 不然。 发展中国家肩负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进口首先是为满 足生产需要。 中国与印度都处于经济复兴时期,两国相近的人均 国民收入一方面代表了相似的进口需求结构, 而这种需求都不 能从与对方的贸易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相近的国民收入也代 表了相近的出口结构, 使得两国在美国、 欧洲市场上存在着竞 争。 4.中 国 出 口 印 度 的 模 型 回 归 结 果 中 ,中 国 对 印 度 的 出 口 额 与 印度进口自由度成很强的负相关。 也就是说印度进口自由度增 加的同时,会减少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 印度改革后,不断开放 国内市场,进口量逐年涨幅很大,使得印度的进口自由度逐年递 增。 印度进口自由度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印度进口对任何国家都 一视同仁。 由于印度对我国出口商品一定的歧视性, 就造成了中国出 口额与印度进口自由度成负相关的结果。 5.印 度 出 口 中 国 的 模 型 回 归 结 果 中 ,印 度 对 中 国 的 出 口 额 与 印度出口自由度成负相关。 也就是说印度出口自由度增加的同 时,会减少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额。 6.本 模 型 虽 然 拟 和 度 较 高 ,但 显 然 有 一 些 影 响 中 印 贸 易 的 因 素没有被引入模型中,其中主要是无法量化的双边历史、政治及 社会因素。 一直以来,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中国西藏问题是制 约两国关系的直接诱因,某种程度上成为双边关系的晴雨表,印 度对中巴友好关系耿耿于怀,并将中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这些 深层的因素妨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此外,根据国际贸易实践,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及潜力分析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及潜力分析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及潜力分析作者:周顺洋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03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幅增加。

因此,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着重分析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关键词: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空间距离;贸易优惠一、引言东盟的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现已发展成一个人口超过5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

中国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通过不断的努力,双方都已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因此,分析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流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模型构造(一)模型设定1、贸易引力模型引力模型国际贸易学吸收牛顿物理学的万有引力定律而形成的。

Jinbergen(1962)首先将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模型引入到经济学领域,构建了用于分析两国或地区间贸易的模型,认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量与彼此之间的距离负相关,与两国的经济总量正相关,由此提出了贸易引力模型。

其基本模型如下:其中Tij表示进出口国间的贸易量,A是常数,Yi表示国家i的GDP,Yj表示国家j的GDP, Dij表示两国之间的距离,通常是用两国首都或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2、模型构建与变量解释本文以过去学者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试图建立起新的贸易引力模型。

(2)上式中为回归系数,Tij是中国与j国的贸易额,Pi表示中国的人口数量,Pj表示j国的人口数量,APEC亚太经合组织,若中国与j国同为APEC则取1,否则为0。

3、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本文利用stata5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如下表所示:从回归得到的方程来看,影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人口数量、距离、优惠政策等。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双边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本文旨在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贸易潜力,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双方贸易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包括双边贸易额、主要贸易品种、贸易结构等。

随后,将重点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双边贸易流量分析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适用于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的引力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将通过引力模型估计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流量,并探讨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

本文还将基于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评估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本文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潜力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特点。

例如,一些学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和主要商品种类。

这些研究揭示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后被经济学家用于解释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

基于引力模型的海峡两岸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的海峡两岸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第3期(总第118期)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No.3.2020Genera1.No.118〔收稿日期〕2020—08—09〔作者简介〕1.施烨昕(1998~),男,福建省漳州市人,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科研助理;2.苏美祥(1972~),男,福建省仙游县人,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基于引力模型的海峡两岸贸易影响因素分析施烨昕1,苏美祥2(1.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福建漳州363000;2.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岸贸易发展对彼此经济的发展以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对两岸贸易密切程度进行测算,表明两岸贸易联系虽日益紧密,但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贸易依赖程度要远远大于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贸易依赖程度。

据此,通过构建两岸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对两岸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祖国大陆人均GDP 、祖国大陆人口规模、台湾地区人均GDP 等。

〔关键词〕引力模型;贸易规模;贸易结合度指数中图分类号:F727;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114(2020)03-0031-07经过四十年来的发展,海峡两岸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多年来,祖国大陆是台湾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台湾地区则是祖国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第四大进口市场。

两岸贸易发展对促进彼此经济发展、维护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海峡两岸贸易流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海峡两岸贸易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一个量化的参考依据。

一、引力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由来引力模型的概念源自于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流量及流向研究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流量及流向研究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流量及流向研究作者:贾立敏王翔宇孙立祥周敏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货物贸易的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货物贸易出口的流量及流向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贸易引力模型在解释两国双边实际贸易流动中应用较为广泛。

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合理增减解释变量,本文建立了适合我国的货物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并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验证了决定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的主要因素是双方经济规模(GDP 总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货物贸易贸易安排问题的提出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支配下,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高速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数据, 2008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

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

2009年进出口额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2010年,我国进出口额大幅回升,接近3万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对外贸易增长快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快于同期世界经济贸易增长。

我国同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占我国同世界贸易进出口额的75%左右,并且近两年其出口额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货物贸易的增长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的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乘数效应。

因此,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流量及流向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它有助于加快我国货物贸易的增长,为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一般均侧重于解释贸易产生原因、贸易模型和贸易福利效果,忽视了贸易流量及流向的问题。

中国出口东盟贸易流量: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出口东盟贸易流量: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二 乘 法 对 面 板 数 据 进 行 多 元 线 性 回归 分 析 。 在 对 数 据 进 行 回 归 之 前 , 为 了 避 免 出 现 异 方 差 以 及 数 量 级 大 小 不 一 等 问 题 ,本 文 对 所 有 原 始 数 据 都 进 行 了对 数 变 换 处 理 。
更好地应 对中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所带来的挑 战和机遇 ,长期处 于该 贸易区的 支配地位? 中国对 东盟
国 家 的 出 口贸 易是 否还 具 备 发 展 潜 力 ? 本 文将 对 19 90~20 年 中 国与 东盟 国 家的 出 口贸 易 流量 的 面板 数 据 进 09
行探 究,在原有 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更贴合 中国一东盟 自由区的 贸易情况 的贸易模型 ,找 出中国
综 上 所 述 ,我 们 要 利 用好 出 口还 需 要 注 意 很
资 ,使 得 我 们 产业 水 平 也 能 得 到一 定 提 高 。 具 体 操 作 过 程 ,一 方 面 应 鼓 励 民 间在 海 外 投
资 证 券 和 房 地 产 ;另 一 方 面 ,企 业 可 利 用 香 港 作
多 问题 ,虽 然 出 口额 的 上 升 可 以促 进 我 国经 济 发 展 ,但 外 贸 依 存 度 的 加 大 会 使 我 国的 经 济 存 在 太 多 的风 险 和 不 确 定 性 ,所 以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要 谨
慎 依 靠 出 口。
参考文献
…庞皓计 量经济学 科学 出版社 ,2 0 . 州. 08
[ 刘 剑 文 . 口退 税 制 度研 究 [ . 京 大 学 出版 社 ,2 0 2 ] 出 M】 北 04 [ 郑玲 出 口退 税 对 外 贸 出 口影 响 的 分 析 【. 西 财 经 学 院 学 3 】 I广 1

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

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6年4月131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①南通大学 杨木侠 王银银 杨士锦摘 要:选取江苏沿海经济带16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作为样本,因为常见的选择GDP和人口作为指标,数据太过单一,所以采用多项指标对引力模型进行综合计算,并使用SPSS中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模型。

通过分析16个样本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为江苏沿海经济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引力模型 江苏沿海经济带 区域经济联系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a)-131-0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渐加快,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这将导致城市物流需求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这些联系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经济流动,这些经济流动的导向被人们发现并进行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与物流特征的研究,主要目标是寻找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区域物流地位模型的构建,或是针对已有模型的应用。

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也渐渐关注区域经济建设领域,主要是借鉴国外城市群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的创新性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区域经济方向、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经济联系及空间结构相互作用。

但是将引力模型运用到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方面的文献还相对较少。

引力模型是用来分析和预测空间相互作用能力的一种数学模型,本文主要运用引力模型分析江苏沿海经济带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

1 相关概念1.1 江苏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是指江苏沿海分布的连云港、南通和盐城3个地级市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海安县、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13个县,共计16个样本。

这里地域辽阔,拥有954公里海岸线,1130万亩滩涂,物资丰富,具有区位和人文、自然优势。

但是,江苏沿海经济带是江苏省中的欠发达地区。

从“十一五”以来,加大沿海区域开发程度,我国沿海省份紧跟国家号召,相继提出了加大沿海开发力度。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

第7期(总第380期) 2015年7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7(General Serial No.380)July,2015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李 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 100029)摘 要:本文通过对贸易流量指标分析表明,台湾地区与包括大陆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不平衡的互补贸易关系,对大陆出口依赖明显,对东盟等其他贸易伙伴进口依赖明显,致使台湾地区对大陆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敏感。

基于多边阻力条件的引力模型分析表明,海峡两岸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双方经济增长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海峡两岸贸易政策等。

“大三通”、ECFA关税减让等政策的效果显著且不断放大,两种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海峡两岸;台湾地区;经贸关系;引力模型;贸易流量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99⁃08 一、文献梳理与评述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产业垂直分工与贸易的互补性、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一般均衡或局部均衡分析、政策影响等角度研究。

吴凤娇和陈炳华[1]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

李非和吴凤娇[2]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对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李非和蒋含明[3]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了海峡两岸贸易成本。

张传国[4]研究了由台商投资驱动的海峡两岸贸易以及由海峡两岸贸易诱发的台商投资之间的关系。

刘秀玲[5]利用海峡两岸进出口数据测算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黄庆波和赵忠秀[6]以贸易依存度、贸易竞争指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岸四地贸易依存关系。

王腾坤[7]研究了海峡两岸贸易与台湾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俄双边贸易定量分析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俄双边贸易定量分析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俄双边贸易定量分析张庆艳【摘要】合理引入变量,建立适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对于中俄双边贸易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林纳曼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我国应提高出口商品的贸易层次;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中俄双边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期刊名称】《北方经贸》【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引力模型;中国;俄罗斯;贸易潜力【作者】张庆艳【作者单位】黑河学院,经济管理系,黑龙江,黑河,16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一、中俄双边贸易引力模型中的变量(一)建立模型的基础合理引入变量,建立适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对于中俄双边贸易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贸易引力基本模型原有的变量进行必要的扩展和剔除,使之更能切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实际。

由于林纳曼的贸易引力模型考虑了人口因素和优惠贸易协定,因此我们以林纳曼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中俄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

本文剔除了空间距离这一解释变量,具体理由是,给定某一收入水平,一国需要消费多样化的差别产品,如果本国不能生产其中的部分或全部产品,那么它就必须进口,而这与地理距离是毫不相干的。

绝对距离的影响只是表现为偏远的国家将独自承担额外支付购买这些产品的支出。

即便如此,假定这些国家收入足够高,它们仍将会是世界其他地区产品的需求者,绝对距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了抑制这种需求,并导致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

中俄之间是邻国,而且有漫长的边界,距离问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够显著。

其中,因变量XTCR为俄罗斯与中国在年份t双边贸易额(万美元)。

(二)模型中部分自变量的统计指标选择说明1.名义GDP一般认为GDP水平表明出口国的供给能力和进口国的货币购买力,从这一角度来分析,GDP所代表的国家经济规模应该对贸易流量产生正向影响。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

优秀奖(共26篇)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效应:-- 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蔡宏波黄建忠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均令世人瞩目。

以此为背景,本文以香港、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与我国的双边贸易为对象,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测算我国与上述7个代表性经济体构建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贸易流量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作出国别比较,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制定对外自由贸易战略提供一定政策参考。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贸易流量;引力模型一、问题的提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中国并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热情倡导者和主要发起者。

自1997年初开始与《曼谷协定》成员的双边谈判,中国似乎再没有进行其它任何对外自由贸易合作。

世纪之交,正值全球区域化浪潮风起云涌,即使过去曾对区域化嗤之以鼻的东亚各经济体也越发重视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合作。

日本与新加坡正式缔结经济协作伙伴协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s,EPA),与菲律宾在2004年达成EPA初步协议,与泰国、马来西亚的EPA分别于2005年初完成,与香港的FTA正在协商之中,与墨西哥的双边FTA已于2005年正式生效。

东盟各成员国除谋求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外,也对日本、印度先后提出的与之缔结双边FTA的愿望给予了积极回应,并就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FTA达成了初步协议。

到21世纪初,东亚地区快速的区域化进程已经使中国陷入了地区FTA网络的包围,中国一度对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以不同方式表达的缔结FTA的意向作出的消极反应让这一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随着WTO多哈谈判回合数次陷入僵局,开展区域自由贸易的愿望便更加迫切,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了自贸区建设进程。

目前,我国已经签署并正在完善,或者处于对外商谈阶段的双边自贸区共有14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作者:————————————————————————————————日期: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经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验研究——基于贸易流量指标与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的分析李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29)摘要:本文通过对贸易流量指标分析表明,台湾地区与包括大陆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不平衡的互补贸易关系,对大陆出口依赖明显,对东盟等其他贸易伙伴进口依赖明显,致使台湾地区对大陆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敏感。

基于多边阻力条件的引力模型分析表明,海峡两岸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双方经济增长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海峡两岸贸易政策等。

“大三通”、ECFA关税减让等政策的效果显著且不断放大,两种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海峡两岸;台湾地区;经贸关系;引力模型;贸易流量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99-08收稿日期:2015 -05 -18作者简介:李丽(1973 -),女,辽宁营口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E-mail:[emailprotected] C0m一、文献梳理与评述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产业垂直分工与贸易的互补性、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一般均衡或局部均衡分析、政策影响等角度研究。

吴凤娇和陈炳华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

李非和吴凤娇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对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李非和蒋含明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了海峡两岸贸易成本。

张传国研究了由台商投资驱动的海峡两岸贸易以及由海峡两岸贸易诱发的台商投资之间的关系。

刘秀玲利用海峡两岸进出口数据测算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黄庆波和赵忠秀以贸易依存度、贸易竞争指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岸四地贸易依存关系。

王腾坤研究了海峡两岸贸易与台湾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向洪金和赖明勇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就ECFA对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大小进行了模拟分析。

国外学者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海峡两岸及亚太周边地区经贸关系的影响。

Hsieh分析了WTO框架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Rosen和Wang用GTAP 模型分析了海峡两岸自由贸易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对海峡两岸贸易的影响。

Chang等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计划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但对于决定海峡两岸贸易流量的双边和多边因素所做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针对海峡两岸“大三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早收计划等重要贸易政策的定量分析还不多见,对大陆、日韩、东盟等台湾地区周边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变化对海峡两岸贸易状况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

本文以台湾地区与大陆等18个重要贸易伙伴1999-2014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双边贸易流量指标和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为基本分析手段研究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处理1.贸易流量分析的主要指标(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某一类产品k占i国出口份额与产品k在世界贸易额份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其中,Xki是i国产品k的出口额,Xi是i国的总出口,Xk是世界产品k 出口,X是世界总出口。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在某产品方面具有的国际比较优势,该指标大于1表示i国在k产业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数值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

(2)生产率水平(EXPY)是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对出口国人均GDP的数值进行加权平均,即产品k的显性比较优势乘以该国同期人均GDP,可以计算出某国产品的显性技术含量。

在显性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再以i国k产品占该国总出口的比率为基础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可得到一国的生产率水平指标。

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3)区域贸易集中度指数(RIT)。

一个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量会有所不同,一般用RIT指数衡量一国对某一国或某一地区出口的相对集中程度。

该指标大于1说明该国与特定贸易伙伴的区域贸易集中度较高,进而说明双方贸易关系较为紧密。

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Michaely提出的贸易互补指数通过计算两个国家进出口产品的重叠程度来衡量贸易互补关系,有别于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贸易互补指数的方法,其经济意义清晰,便于横向比较,是世界银行贸易流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的原理并不复杂但计算过程烦琐,限于研究目的本文不详细讨论计算步骤,只给出计算结果。

2.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最早由Tinbergen提出,经过后续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已经成为分析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工具。

在简单模型条件下,常用双边的GDP 作为引力变量,双边经济中心距离表示阻力条件。

Anderson和Wincoop进一步完善了引力模型。

他们指出,当贸易双方周边还有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时,双边贸易流量并非简单地取决于贸易双方的因素,还要取决于贸易双方与其他国家的多边阻力条件。

在台湾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东盟、中国香港是近邻,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这种贸易格局符合多边贸易阻力模型的基本假设,因此采用Anderson和Wincoop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分析海峡两岸经贸关系。

考虑引力模型是连乘形式的方程,为便于做回归分析,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对方程系数进行简化、合并,得到以下方程:其中,TRADEij代表以美元现价表示的双边贸易额.GDPs表示贸易双方GDP的乘积与同时期世界GDP之比,DISTij表示双边地理距离,TARIFFij表示双边优惠关税率,FDISij表示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αn表示常数项及每个指标的系数,ε为误差项。

3.数据来源与处理各国贸易总量、贸易方向、GDP、人口数据指标取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数据缺失部分根据各国公布的统计资料补齐,2014年世界GDP 取自世界银行的预测值。

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指标取自台湾地区“经济部”公布的年度对外直接投资数据。

引力模型的地理信息取自法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关税数据取自世贸组织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贸易、GDP以美元现价计算,双边距离单位是千米。

关税仅取用税率百分数的数字部分,关税税率值缺失部分遵照关税税率的延续性,沿用上一年度税率,对于关税税率为O的情况,由于对数不能取0,用0. 010代替。

4.样本容量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高度发达,与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贸易品种涵盖世界海关组织统计的全部22类98章产品,但台湾地区对外贸易区域分布不均匀,与亚太周边重要国家和地区及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额的75%以上。

依据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部门2015年公布的统计数据选取台湾地区18个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及重要邻近贸易伙伴的数据为样本,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或地区,选取了1999-2014年共16年的面板数据,有效样本288个。

这些国家和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占台湾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可以代表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

三、经验分析1.贸易流量指标分析(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根据式(1),以国际海关组织商品分类编码HS -2012两位编码为分类标准计算台湾地区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台湾地区主要出口优势品种有:针织品、化纤、特种纺织品、贱金属制品、机电、影音产品、精密仪器、精密电子、塑料制品等。

在这些优势品种中,台湾地区的比较优势对美国、日本最为明显,其次是对中国大陆,再次是对韩国,和东盟相比则是各有所长,如表2所示。

(2)生产率水平。

用式(2)计算台湾地区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全部产品的生产率水平指标。

台湾地区的生产率水平(43192)明显高于大陆(8424),略高于东盟(40271),略低于韩国(49403),明显低于香港(114699)、日本(67234)、美国(151376)。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率水平作为一项衡量贸易发展水平的指标,贸易活跃、收入较高的国家的分值会高一些。

尽管东盟人均GDP 远低于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人均收入较高,对外贸易活跃,三国贸易总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70%,产品优势集中,新加坡还是全球收入最高、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显著抬高了东盟总体生产率水平指数。

(3)海峡两岸区域贸易集中度。

用式(4)计算2010-2013年海峡两岸区域贸易集中度指数,产品分类按照联合国广泛经济类别分类标准(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BEC)划为食品及饮料、工业原料、燃油、资本品及配件、交通工具、消费品等6大类。

在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方面,食品饮料、工业原料、初级燃油、资本品零配件集中度较高,加工燃油、资本品、交通工具、消费品集中度较低。

在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方面,加工工业原料、资本品、资本品零配件集中度较高,其他品类集中度较低。

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大陆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初级原料和零配件的供应地,双方在加工工业原料、资本品以及资本品零配件相互贸易集中度较高,说明海峡两岸产业内垂直贸易较为频繁。

海峡两岸交通工具和消费品贸易集中程度远低于1,说明海峡两岸在这类产品的价格、质量、规格、消费习惯等方面差距悬殊,如表3所示。

(4)贸易互补指数。

根据式(4)分别计算1999-2013年间台湾地区与大陆贸易双向互补指数、2013年台湾地区与大陆分产业贸易互补指数、2013年台湾地区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互补指数,结果如表4所示。

2009-2013年间,台湾地区出口产品与大陆进口需求互补指数稳定在80%左右,双边需求匹配度很高,台湾地区进口产品与大陆供给的匹配度平均在60%左右,匹配程度明显低于前者。

从产业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匹配度很低,特别是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与大陆市场需求之间匹配度只有26%左右,双方农产品互相需求很低或者贸易障碍很大。

大陆是台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但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进口互补性很低,表明大陆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面临较多竞争或者贸易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