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cd1d056bd97f192279e9e6.png)
北京同科远大科技有限公司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2.质量风险概述………3.质量风险识别………4.风险分析…………4.1风险失败模式建立…4.2风险分析………4.2.1人员风险……4.2.2设备、仪器风险……4.2.3用物料风险……4.2.4生产操作方法风险…4.2.5生产环境风险…4.2.6检验风险……5.评估总论与建议…6.本风险评估依据与文件资料……产品名称:产品阶段:生产全过程评估小组成员:评估日期:我公司中药饮片产品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上的信息均按上述信息执行,与注册信息相符合。
2、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概述本报告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对中药饮片产品涉及的生产过程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控制的目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和中等风险的没有管理措施的必须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低风险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可识别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如果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后风险仍不可接受,应重新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办法。
本风险评估资料来源于公司中药饮片产品质量档案,历年生产记录,各种涉及的偏差、变更、验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涉及等中药饮片产品生产的全部记录资料。
3、中药饮片产品风险识别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详细见下表,并逐一展开分析和评价,找出风险点进行控制,把降低风险的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
采用表格的形式针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从人、机、物、料、法、环、测量六大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4、风险分析4.1 中药饮片产品失败模式建立上述通过图表识别了中药饮片产品生产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质量风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识别,为了更深入了解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下面通过建立风险失败模式(FMEA)进行详细分解分析中药饮片产品生产风险因素及风险严重程度,通过建立FMEA来减少,控制将来生产过程失败。
4.2风险评分:(1)采用ICHQ9推荐的方法FMEA(失败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饮片质量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饮片质量分析报告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3650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d.png)
饮片质量分析报告模板范文饮片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饮片作为传统中药药材的一种形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材的疗效和安全性。
为确保饮片质量的稳定和合规,本次报告对某饮片产品进行了综合质量分析和评价。
二、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某饮片产品生产企业:某药企取样地点:某市药材市场取样时间:2021年1月1日三、外观与标识1. 外观特征:该饮片产品为粉末状,颜色均匀、无杂质,不具有明显的异味。
2. 包装标识:产品包装上标注有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齐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四、理化指标分析1. 水分含量: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为5.2%,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2%)。
2. 溶解度: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经离心分离,上清液的光密度为0.126,符合国家标准要求(≤0.3)。
3. 药材成分含量:通过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鉴定出该饮片中含有黄酮类、苷类和生物碱类等成分,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黄酮类含量为0.15%,苷类含量为0.12%,生物碱类含量为0.08%,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五、微生物指标分析1. 总大肠菌群:经菌落计数法测定,检测结果为1000 CFU/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0^4 CFU/g)。
2. 霉菌和酵母菌:经菌落计数法测定,检测结果为100 CFU/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0^3 CFU/g)。
3. 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共交联酶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测定,检测结果为阴性,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六、残留农药和重金属分析1. 农药残留分析: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结果显示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镉、铅、砷、汞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七、质量评价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该饮片产品在外观、标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残留农药和重金属含量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中药饮片风险评估
![中药饮片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1116fac02d276a200292e4a.png)
饮片车间风险评估报告目录目录1 目的 (3)2 范围 (3)3生产车间基本情况 (3)4 风险管理流程 (3)5风险评审小组的建立 (4)6风险评估采用方法 (5)7设备、设施和公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7)8风险管理 (9)9风险回顾 (30)10综合结论及建议 (30).可编辑修改6.3风险评估、风险控制(FMEA)6.3.1危害发生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及可测性等级划分:风险优先度(RPN)=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定性(D)6.3.2风险级别:1)对S*P≤5的失效模式,RPN任意值,均认定为可接受的质量风险。
2)对S*P>5,且RPN≤15的失效模式,质量风险可接受。
3)对S*P>5,且15<RPN≤24的失效模式,应考虑改进,采取适当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尽可能低来降低此风险。
4)对S*P>5,且24<RPN≤125的失效模式,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降低,若采取质量风险控制措施都不能降低RPN值,应停止该活动。
7设备、设施和公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7.1共用设备7.1.1共用设备信息见附件17.1.2结论(1)中药饮片车间现有设备可以满足认证饮片的生产。
(2)挑选台、滚筒式洗药机、可倾式蒸煮锅、切药机,敞开式烘箱等设备为部分饮片(除毒性饮片)的共用设备。
7.2 共用设施7.2.1 厂房设施中药饮片车间符合生产工艺和GMP要求,其中洁净区净化级别为D级,配套空气净化系统洁净区净化系统能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
洁净区地面为PVC地板胶,采用彩钢板间隔和吊顶,墙面与地面及吊顶交界处呈弧形。
生产区按生产工艺设计了面积、空间及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设备安置及物料储存区。
洁净区内的输送管道及水电、工艺管线均安装在技术夹层内,照明灯为吸顶式,易于拆卸清洗。
进入洁净区的空气经过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洁净室密封良好。
洁净区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洁净区内排水口采用不锈钢扣碗式液封地漏,可有效的防倒灌、防污染。
04中药饮片生产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04中药饮片生产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c3219c71fe910ef12df8cf.png)
编码TS-FX-003 页码第1 页/共6 页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1、中药饮片简介用作炮制饮片的中药材采购时质量部已对供应商外部和内部的质量审计的范围进行了评估和确定。
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并加强了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尽可能地采用了规范化种植(GAP)的药材。
饮片的炮制过程严格按照了《中国药典》制定的SOP进行操作,在整个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中实施了GMP管理,生产的饮片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各地方标准。
2、风险管理评估计划和实施情况简述于2014年04月16日开始策划立项。
立项的同时,公司针对中药饮片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评估计划。
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对饮片炮制的中药材采购、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的评估要求进行了安排。
公司组建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
确保该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按照风险管理评估计划有效的执行。
在中药材采购、验收阶段,“风险管理小组”进行了风险管理评估,形成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文件。
编码TS-FX-003 页码第2 页/共6 页3、风险管理评估目的风险管理的评估目的是通过对中药饮片在上市前各阶段风险管理活动进行总体评价,确保风险管理评估计划已经圆满地完成,并且通过对中药饮片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和对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获得方法的评估,证实对中药饮片的风险已进行了有效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中药饮片质量风险管理评估小组”成员及其职责评审人员部门职务黄宏超总经理评估组组长闫敏质量部组员王兴虎生产供应部组员汪四生产供应部组员于洋销售部组员高贵龙后勤保障部组员王建峰办公室组员汪心现仓库组员5、风险可接受准则“风险管理小组”对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中制定的风险评价/风险可接受准则进行了再评价,认为中药饮片生产质量风险管理活动中所依据的风险可接受准则仍保持原有的标准。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a25021bb68a98271fefa8f.png)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2.质量风险概述………3.质量风险识别………4.风险分析…………4.1风险失败模式建立…4.2风险分析………4.2.1人员风险……4.2.2设备、仪器风险……4.2.3用物料风险……4.2.4生产操作方法风险…4.2.5生产环境风险…4.2.6检验风险……5.评估总论与建议…6.本风险评估依据与文件资料……产品名称:产品阶段:生产全过程评估小组成员:评估日期:我公司中药饮片产品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上的信息均按上述信息执行,与注册信息相符合。
2、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概述本报告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对中药饮片产品涉及的生产过程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控制的目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和中等风险的没有管理措施的必须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低风险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可识别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如果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后风险仍不可接受,应重新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办法。
本风险评估资料来源于公司中药饮片产品质量档案,历年生产记录,各种涉及的偏差、变更、验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涉及等中药饮片产品生产的全部记录资料。
3、中药饮片产品风险识别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详细见下表,并逐一展开分析和评价,找出风险点进行控制,把降低风险的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
采用表格的形式针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从人、机、物、料、法、环、测量六大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4、风险分析4.1 中药饮片产品失败模式建立上述通过图表识别了中药饮片产品生产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质量风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识别,为了更深入了解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下面通过建立风险失败模式(FMEA)进行详细分解分析中药饮片产品生产风险因素及风险严重程度,通过建立FMEA来减少,控制将来生产过程失败。
4.2风险评分:(1)采用ICHQ9推荐的方法FMEA(失败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中药的饮片风险评估
![中药的饮片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c4ded3f51e79b89680226e4.png)
饮片车间风险评估报告目录目录1 目的 (4)2 围 (4)3生产车间基本情况 (4)4 风险管理流程 (5)5风险评审小组的建立 (5)6风险评估采用方法 (6)7设备、设施和公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10)8风险管理 (13)9风险回顾 (39)10综合结论及建议 (39)设备操作维护 润滑剂使用6.3风险评估、风险控制(FMEA)6.3.1危害发生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及可测性等级划分:风险优先度(RPN)=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定性(D)6.3.2风险级别:1)对S*P≤5的失效模式,RPN任意值,均认定为可接受的质量风险。
2)对S*P>5,且RPN≤15的失效模式,质量风险可接受。
3)对S*P>5,且15<RPN≤24的失效模式,应考虑改进,采取适当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尽可能低来降低此风险。
4)对S*P>5,且24<RPN≤125的失效模式,为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降低,若采取质量风险控制措施都不能降低RPN值,应停止该活动。
7设备、设施和公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7.1共用设备7.1.1共用设备信息见附件17.1.2结论(1)中药饮片车间现有设备可以满足认证饮片的生产。
(2)挑选台、滚筒式洗药机、可倾式蒸煮锅、切药机,敞开式烘箱等设备为部分饮片(除毒性饮片)的共用设备。
7.2 共用设施7.2.1 厂房设施中药饮片车间符合生产工艺和GMP要求,其中洁净区净化级别为D级,配套空气净化系统洁净区净化系统能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
洁净区地面为PVC地板胶,采用彩钢板间隔和吊顶,墙面与地面及吊顶交界处呈弧形。
生产区按生产工艺设计了面积、空间及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设备安置及物料储存区。
洁净区的输送管道及水电、工艺管线均安装在技术夹层,照明灯为吸顶式,易于拆卸清洗。
进入洁净区的空气经过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洁净室密封良好。
洁净区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批发企业中药饮片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批发企业中药饮片风险评估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e715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c.png)
批发企业中药饮片风险评估报告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批发企业中药饮片风险评估报告范文篇1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限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立健全重点工程建设领域重大事项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工程建设稳定的隐患,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评估内涵本方案所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重点工程建设领域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是否可能引发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
在作出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或组织实施其他重大事项之前,由决策单位或组织单位牵头,协调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风险评估报告。
对有风险的重大事项,根据风险评估报告,进行风险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保障重大事项的顺利实施。
二、评估原则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决策;预防为主、统筹兼顾;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
三、评估范围根据应评尽评的要求,对与广大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矛盾纠纷或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事项,都应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重大事项包括:(一)因重点工程施工,可能对沿线单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建设事项。
(二)关系到单位职工人员安置、社保关系、职工待遇及重大资产处置等重大改革改制。
(三)关系到一线建设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拨付、自身权益维护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
(四)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安全隐患的整改。
(五)局党组、机关认为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他事项。
四、评估内容按照客观、准确、公正、实效的原则,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安全稳定问题进行评估。
(一)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二)是否经过严谨周密的可行性论证,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履行了征询意见、公示、听证等程序。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4405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a.png)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中药饮片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使用方便、服用精确等特点。
然而,由于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繁杂,涉及多个环节,并且原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本文将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质量风险评估1.原材料风险: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受到原材料的影响。
中药草药的采收、炮制、贮存等环节易受环境、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质量风险。
2.生产环节风险:中药饮片的生产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原料药材炮制、粉碎、炒制、混合等。
这些环节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工艺参数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存在质量风险。
3.包装与贮存风险:中药饮片的包装与贮存环节也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包装材料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残留、密封性不良等问题,贮存条件不佳容易导致产品失效、变质等质量问题。
二、风险控制措施1.建立原材料采购体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严格把控采购环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控。
加强原材料质量检验,包括外观、理化指标等,通过合理的抽样检验和质量评价体系,降低原材料风险。
2.强化生产环节管控: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操作规程,统一生产环节的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失误。
加强工艺参数的监控,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到位,降低生产环节风险。
3.加强包装与贮存控制: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严格控制产品的贮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避免产品受潮、变质等问题。
4.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建立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追踪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包装、贮存等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对质量问题进行溯源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强化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包括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设备的维护等。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结论中药饮片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剂型,对于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2945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e.png)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产品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因此,对中药饮片的产品质量进行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风险分析1.田间管理风险: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摘环节,如使用农药过量、施肥不当等,可能导致重金属、农药等残留的风险。
2.加工环节风险:在饮片的破碎、筛选、烘干等过程中,操作不当、设备不合格等问题可能导致杂质、霉菌等污染的风险。
3.包装和储存风险:饮片的包装材料选择不当、包装密封不严密以及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因素可能导致产品的氧化、湿度变化、霉变等问题。
二、风险评估1.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对风险进行分类划分,常用的划分等级为高、中、低三级。
2.风险影响评估:针对不同风险,对其影响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对患者安全的影响等。
3.风险控制措施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和影响评估结果,对不同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种植阶段管理要求、加工工艺规范、包装和储存条件要求、产品质量控制要求等。
三、风险控制措施建议1.田间管理: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遵循有机农业要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施肥量,定期检测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残留情况。
2.加工环节:确保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
3.包装和储存:选择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包装密封性和防潮性,设立专门的储存库房,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测产品质量。
4.产品质量:严格按照中药饮片制剂的规范进行生产,严格控制药材调配比例,引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加强对成品饮片的质量检测。
四、总结通过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分析,可以得出中药饮片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田间管理、加工环节、包装和储存、产品质量控制和信息标识等方面。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67207867ec102de2bd898d.png)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的购进渠道,把好中药饮片质量关,我院由分管院长带队,药剂科长,饮片质量验收人员等参与,对2011年上半年中药饮片购进单位资质、采购、验收、保管等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
1、中药饮片由亳州市坤源医药有限公司供货,其资质合法,手续齐备。
2、中药饮片验收手续完整,登记记录完整,供货清单清楚,有供货单位名称、药品名称、
生产厂家、批号、日期、开票日期等基本信息完备。
3、仓储条件良好,有防盗、防虫、防鼠、避光、通风、除尘、降温、干燥设施,养护记录
完整。
4、中药饮片质量情况:未发现假劣药品,质量上乘,无掺杂使假情况,药品包装符合要求,
有质量合格标识。
5、检查中发现个别中药饮片如:党参2kg有虫蛀现象,菊花2kg,泽泻6kg出现轻微霉变,
已单独存放,已经与供货商调换。
6、中药饮片使用品种较单一,科室使用率偏低,如外科、妇产科、骨科、皮肤科使用中药
饮片过少,通知院部与相关科室主任会议协调干预,强调强制使用中药饮片,并与科室签订中药饮片使用比率,直接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药剂科及时进行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保证中药饮片的充足供应。
7、鉴于亳州坤源医药有限公司供货及时,饮片质量上乘,售后服务优良,药事会决定2011
年下半年继续使用该公司的中药饮片。
药剂科
2011年7月10日。
饮片质量分析总结报告
![饮片质量分析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868a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b.png)
饮片质量分析总结报告标题:饮片质量分析总结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饮片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对当前市场上常见的饮片进行了质量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饮片在外观、色泽、气味、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合格现象。
建议加强饮片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一、引言饮片是以植物的茎、叶、花、果、根等部位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作而成的。
饮片作为一种保健品和药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对饮片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管十分重要。
二、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1. 外观和色泽:通过视觉感受饮片的形态、质地和颜色,评价其外观质量。
色泽鲜亮、形状完整、表面无杂色的饮片一般质量较好。
2. 气味:通过嗅闻判断饮片的气味是否正常,一般来说,饮片具有特殊的香气,无刺激性和腥味。
3. 口感:通过品尝饮片的口感,判断其柔软度、细腻度和咀嚼性。
好的饮片应该具有口感清爽、柔润而不粘腻的特点。
4. 营养成分:通过分析饮片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三、市场上常见饮片的质量分析和评价1. 石斛饮片:外观和色泽较好,无杂色,但存在着气味较浓、口感稍差的问题。
营养成分方面较为丰富。
2. 菊花饮片:外观形状不规则,色泽不一,有些颜色较深,气味较浓,口感较好。
营养成分含量较低。
3. 藿香正气饮片:外观整齐、色泽鲜亮,气味浓郁,口感清爽。
营养成分偏低。
4. 夏枯草饮片:外观规整,色泽较好,无杂色、气味浓郁,口感较好。
营养成分丰富。
5. 决明子饮片:外观形态规整,色泽鲜亮,香气浓郁,口感较好。
营养成分偏低。
四、问题和建议1. 饮片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饮片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加强饮片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2. 饮片的营养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查看包装标签,选择营养成分丰富、符合标准的饮片。
3. 消费者在购买饮片时应注重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指标的评估,避免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分析报告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851f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6.png)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分析报告医院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常用药品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对其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评估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一、检查目的1.了解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和产品质量认证情况;2.评估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3.检查中药饮片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4.分析中药饮片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情况。
二、检查方法1.查阅企业的生产批件和产品质量认证证书;2.实地走访生产企业,了解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3.抽样检查中药饮片产品,对其进行理化指标测定;4.检查中药饮片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情况。
三、检查结果1.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为省级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且通过了GMP认证;2.中药饮片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产品质量认证证书齐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生产过程和环境:生产过程严格按照GMP标准进行,生产环境干净整洁,符合相关要求;4.中药饮片产品质量指标: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微生物污染良好;5.中药饮片包装、储存和运输:包装完好无损,储存条件符合要求,运输途中无明显损坏痕迹。
四、评估分析以上检查结果显示,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在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认证、生产过程和环境、产品质量指标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说明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可以放心应用于临床治疗。
五、建议1.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持续遵守GMP标准生产;2.定期对医院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查评估,确保其质量安全;3.建立健全的中药饮片采购及使用制度,规范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流程。
六、总结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评估是确保其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检查,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同时,建议医院继续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安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服务。
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bbd986172ded630b1cb6ef.png)
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报告编号:BG-2016-000-01)中药饮片风险评估报告一、目的:对中药饮片质量可能存在的风险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将各种风险按照中药饮片原料采购、物料检验放行、库房保管、投入生产、成品检验放行的顺序逐项分类,并按照风险出现的几率和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建立完善质量风险降低的控制措施及再评价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指导企业在各环节开展质量风险与质量管理活动。
二、依据:1、2012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关于风险的要求;2、本公司《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三、职责:质量风险评估管理小组旅行评估降险职责,质量负责人监督。
四、内容: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QC负责人、工艺员、QA负责人、购销部负责人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建风险评估小组。
评估通过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检验偏差调查、现场考察分析等形式进行。
表1 风险管理人员小组成员2、风险识别:产品特征描述:本公司目前拟生产101个品种、4个品规(0.2kg/0.25kg/0.5kg/1.0kg)的中药饮片产品;采用头脑风暴法,由风险评估管理小组开展风险调查,召集购销部、质量部、生产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列出中药饮片原料采购、验收、检验放行、库房保管、生产过程(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制)、包装、成品检验放行等各环节中可能出现和容易出现的风险点,见表2;表2 :风险识别表3、风险分析:采用简易的风险管理方法——因果图分析法,从人、机、物、料、法、环6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4、风险评分:采用ICH Q9推荐的方法FMEA(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RPN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检测性(D);接受标准RPN值≤8,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表2列出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打分,见表4.表3 FMEA各项评分标准表表4 风险因素FMEM表.5、风险消减:风险消减是对风险项提出防止和减轻的控制措施,并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见表4;根据风险因素FMEA表所示,总结风险防控措施如下:(1)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定期审计,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杜绝供货方增重、着色、掺假、掺伪、掺劣等违法添加行为。
供应中药饮片质量评估报告
![供应中药饮片质量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3ebf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4.png)
供应中药饮片质量评估报告根据题目要求,我将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估报告进行回答。
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草药制成饮片形式,常用于中医药治疗和保健。
质量评估是对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理化指标等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我将从质量评估的方法和仪器、评估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以及质量评估结果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回答。
一、质量评估方法和仪器1. 质量评估方法:常用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形态学观察、显微镜检查、色谱分析、溶出度测定、含量测定、微生物检验等。
2. 质量评估仪器:常用的质量评估仪器包括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溶出度仪、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二、评估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1. 评估内容: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估一般包括外观、性状、生长环境、主要化学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检验等方面。
2. 标准和评价指标: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一般包括外观、颜色、形状、气味、含量、残留溶剂、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检验方法和限定值。
三、质量评估结果和意义1. 质量评估结果:质量评估的结果包括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合格表示中药饮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可放心使用。
不合格表示中药饮片不符合标准要求,存在安全风险或质量问题。
2. 质量评估的意义:质量评估结果对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合格的中药饮片能够确保药效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的可靠性,同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可能存在虚假成分、污染物、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总结:中药饮片质量评估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质量评估的方法和仪器可以对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理化指标等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内容和标准也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质量评估结果对中药饮片的用药安全和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d92b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6.png)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查评估报告一、引言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本次报告对医院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了检查评估。
本报告旨在为医院提供参考,改进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二、检查方法1.文献调研:收集了相关的法规法规、标准和研究文献,了解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对比分析:选择了同行业的几家医院作为对比对象,对其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了调研和对比。
3.实地考察:对医院内药房的中药饮片品质进行了实地抽样检查。
三、结果与讨论1.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包括中药材采购、饮片加工、包装、储存、销售等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目前,我们发现医院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相对薄弱,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需要加强制定和实施。
2.中药材质量中药饮片的质量首先受中药材质量的影响,我们对医院中药材的采购渠道、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医院采购的中药材有质量标准,但由于采购渠道不稳定,无法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
同时,医院对中药材的检验手段较为单一,需要引入多种方法进行质量评价。
3.饮片加工工艺饮片的加工工艺对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对医院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医院的饮片加工过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但在炮制时间、炮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同时,加工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不到位,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4.饮片包装和储存饮片的包装和储存也是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对医院中药饮片的包装和储存条件进行了检查,发现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和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饮片受潮变质。
另外,储存环境的温湿度不稳定,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四、改进建议根据以上检查结果1.加强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
2.建立稳定可靠的中药材采购渠道,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
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8fb5ecaef8941ea76e059b.png)
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报告编号:BG-2016-000-01)中药饮片风险评估报告一、目的:对中药饮片质量可能存在的风险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将各种风险按照中药饮片原料采购、物料检验放行、库房保管、投入生产、成品检验放行的顺序逐项分类,并按照风险出现的几率和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建立完善质量风险降低的控制措施及再评价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指导企业在各环节开展质量风险与质量管理活动。
二、依据:1、2012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关于风险的要求;2、本公司《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三、四、负责1现场表12、风险识别:产品特征描述:本公司目前拟生产101个品种、4个品规(0.2kg/0.25kg/0.5kg/1.0kg)的中药饮片产品;采用头脑风暴法,由风险评估管理小组开展风险调查,召集购销部、质量部、生产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列出中药饮片原料采购、验收、检验放行、库房保管、生产过程(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制)、包装、成品检验放行等各环节中可能出现和容易出现的风险点,见表2;表2 :风险识别表3、风险分析:采用简易的风险管理方法——因果图分析法,从人、机、物、料、法、环6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4、风险评分:采用ICH Q9推荐的方法FMEA(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RPN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检测性(D);接受标准RPN值≤8,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表2列出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打分,见表4.表3 FMEA各项评分标准表表4 风险因素FMEM表---------xxxx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5、风险消减:风险消减是对风险项提出防止和减轻的控制措施,并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见表4;根据风险因素FMEA表所示,总结风险防控措施如下:(1)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定期审计,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杜绝供货方增重、着色、掺假、掺伪、掺劣等违法添加行为。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21e7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c.png)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一、引言中药饮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采收、炮制、破碎、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药物制剂。
随着中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消费者对中药饮片的需求增加,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中药饮片的质量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
二、质量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中药饮片的质量风险,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了多个品牌的中药饮片样本,并获取了相关质量监测数据。
2. 风险分析: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分析。
3. 风险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中药饮片质量风险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4. 风险控制:结合评估结果,提出质量风险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三、质量评估结果与分析1. 理化指标分析:通过对中药饮片样本的含水量、总灰分、总皂苷含量、水溶性提取物含量等指标的分析,发现在样本中存在部分产品未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问题,其中以总皂苷含量偏低为主要问题。
2. 微生物污染分析:对中药饮片样本进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发现少部分样本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问题,其中以霉菌和酵母菌污染较为普遍。
3. 农药残留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本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个别样本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尤其是对某些高毒性农药的残留限值要求没有达到。
4. 重金属污染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中药饮片样本中的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发现部分样本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其中以砷的超标率最高。
四、质量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对中药饮片的质量风险评估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中药饮片在理化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总皂苷含量不达标。
2. 部分中药饮片样本存在微生物污染,尤其是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较为普遍。
3. 个别中药饮片样本的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尤其是高毒性农药的残留问题较为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药业有限公司质量风险评估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人:日期:XXXX年X月X日审核人:日期:XXXX年X月X日批准人:日期:XXXX年X月X日目录1. 风险评估小组成员2. 质量风险概述3. 质量风险识别4. 风险分析4.1风险失败模式建立4.2风险分析4.2.1人员风险4.2.2设备、仪器风险4.2.3物料风险4.2.4生产操作方法风险4.2.5生产环境风险4.2.6检验风险5.评估总论与建议6.本风险评估依据与文件资料7. 培训8. 审核和批准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姓名所属部门职责XXX 总经理组织成立质量风险评估小组,提供风险管理所需的资源,批准风险管理计划,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XXX 质量部经理1、起草风险评估方案;2、参与风险识别、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及执行;3、负责风险评估报告的汇总、起草。
4、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提出风险控制实施方案,报风险管理负责人批准后,推动控制方案的执行,落实风险沟通。
XXXXX 组员参与质量控制过程中风险的识别、评估,提出控制措施,对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得出的控制措施予以执行产品名称:产品阶段:生产全过程评估小组组长:评估小组成员:公司中药饮片产品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上的信息均按上述信息执行,与注册信息相符合。
2、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概述本报告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对中药饮片产品涉及的生产过程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控制的目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和中等风险的没有管理措施的必须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低风险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可识别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如果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后风险仍不可接受,应重新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办法。
本风险评估资料来源于公司中药饮片产品质量档案,历年生产记录,各种涉及的偏差、变更、验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涉及等中药饮片产品生产的全部记录资料。
3、中药饮片产品风险识别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详细见下表,并逐一展开分析和评价,找出风险点进行控制,把降低风险的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
采用表格的形式针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从人、机、物、料、法、环、测量六大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4、风险分析4.1 中药饮片产品失败模式建立上述通过图表识别了中药饮片产品生产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质量风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识别,为了更深入了解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下面通过建立风险失败模式(FMEA)进行详细分解分析中药饮片产品生产风险因素及风险严重程度,通过建立FMEA来减少,控制将来生产过程失败。
4.2风险评分:(1)采用ICHQ9推荐的方法FMEA(失败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2)风险RPN值=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可能性(P)×可检测性(D)(3)按受标准RPN值≤8,评分标准见表1、2所示。
(4)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列出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打分见表3: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评分见表1:表1:等级严重性(S)可能性(P)可检测(D)风险定量低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事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
很少发生(不太可能发生)自动控制装置到位,检测错误明显,在任何情况下失败都能且将被检出,措施充足1中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
偶尔发生(预料以一个低频次发生)通过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
措施不足。
通过人工控制、统计控制的日常工作,一般能经常检出。
2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接影响GMP原则,危害产品生命活动。
极易发生(预料经常发生)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会,很可能不被注意到的失败,因此未被检测到(没有技术上的解决;没有人工控制)。
无措施3失败模式效果优先管理顺序分析(风险优先系统RPN=S×P×D)见表2:表2:风险行动RPN高对此类风险现无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制度,对现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改进及加强管理并强化管理,必要时进行验证。
16~27中此风险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管理过程要适当严格控制,避免此风险出现。
8~15低此风险应维持管理、操作现状。
但风险发生后危害比较大的依然要加强管理。
1~74.3中药饮片产品各项风险分析4.3.1 人员风险表3:序号可能的失败模式严重性可能的原因可能性当前的控制手段可检测RPN1 人员配置与生产规模不适应3企业为新办企业以致人员配备不是很到位。
2根据岗位需求对外招聘相关人员,确保达到企业的生产需求。
1 62 不符合健康规定2未按照直接接触药品人员健康管理相关规定执行1未经体检合格人员不能进入生产区1 23 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等导致错误操作3人员管理使用不当,员工素质低,员工职业道德培训不到位。
2公司每年均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培训,对生产员工素质各方面均有考核1 64 技术不熟练,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导致错误操作3新进或转岗人员未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培训方式不科学未达到培训预期效果2新进或转岗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每次培训必须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1 65 监控不力 1 未很好履行监控职责或监控设计有缺陷2公司对物料、生产等均有完善的监控措施,各方面均有人员进行监控2 46 伪造批记录或记录不及时1未按照GMP文件规定及时填写记录或事后伪造记录2经常监督检查,要求记录及时真实填写1 27 未按照GMP执行或执行不到位2监督管理不力、培训不到位2多级多人复核,减少复核漏洞1 48 记录等未复核或不严1 未很好履行复核制度 2多级多人复核,减少复核漏洞1 29 领料等物料未复核或不严2 未很好履行复核制度 2生产均QA随班监督检查,但需自觉履行复核1 410 人员卫生不符 2 未按照规定更衣、洗手、消毒等2抽检监督检查,人员卫生教育1 411 物料、产品未审核或审核不严放行2未很好执行物料、产品放行管理有关规定2均经过QA严格审核1 4结论:人员方面经过失效模式分析评估,人员、领料、卫生等均为低风险。
人员方面总体风险微小,整体风险可接受,但还是需加强领料等复核和人员卫生方面的管理。
违规操作风险虽然微小,但失效风险严重,需要加强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
4.3.2 设备、仪器风险序号可能的失败模式严重性可能的原因可能性当前的控制手段可检测RPN1 设备未验证2 未及时组织验证 2 年度回顾性分析检查 2 82 投料前设备未调试好2投料前未调设备或设备未调试在最佳状态2QA对设备运行情况监督检查1 43 设备未保养、润滑2未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或未按照计划定期维护保养、润滑2制定维护保养、润滑计划进行维护保养、润滑、进行巡检1 44 润滑油污染 2 使用的润滑油不符合要求或设备漏油2使用符合规定的润滑油,每班检查设备是否漏油1 45 未进行设备清洁方法验证,清洁方法不适用2未规定不易清洁位置的清洁方法,未及时组织设备清洁方法验证2每年回顾性分析确定验证,未验证督促实施验证1 4未对设备进行清洁或清洁不到位2未执行设备清洁管理制度及清洁操作规程2清场完QA检查,投料前QA进行检查1 46 管道清洁不彻底 2 清洁方法不适用,清洁设施不完善,清洁方法未验证。
2清洁方法应验证适用有效,清洁设施应配备完善,规定具体清洁检查方法1 47 残留物污染 3 清洁方法不当,清洁不彻底2清洁方法均验证合格,每次清洁均经过自检、专检1 68 仪表未检定或校验或检查确认导致控制错误3未按时对强检仪表进行检定;使用前未进行设备检查确认2 加强检查 1 69 计量器具未检定或超效期或称量范围不适用导致投料错误3未按时检定,未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2 加强检查 1 610 检验设备未验证确认或检定导致检验不准确3 未及时验证或检定 2对于仪器仪表均按规定时间,送样检测校正及验证1 611 仪器种类数量不全、性能不符3未配备满足生产相适应的检验设备或配备的设备性能不能满足要求2 有足够检验设备 1 612 使用不当 3 未培训考核合格或操作粗心大意2培训考核合格才能独立进行检验操作1 6结论:设备、仪器风险经过分析,公司设备、仪器管理健全,不存在严重风险。
设备验证、清洁方法验证、管道清洁、设备维护保养润滑、检验仪器验证及检定均是微小风险。
整体风险可接受,但应注意设备验证、清洁方法验证、设备维护保养润滑、检验仪器验证及检定的监督管理,设备不易清洁位置应详细规定清洁方法,应有别于一般表面清洁;管道应配备足够清洁设施、清洁方法经过验证适用有效、规定具体的清洁检查方法,保证清洁彻底。
4.3.3中药饮片产品用物料风险方法可能的失败模式严重性可能的原因可能性当前的控制手段可检测RPNSOP 无SOP或SOP操作不强3 未制定操作SOP 1 任何操作均有SOP 1 32操作SOP制定不合理2主要操作SOP经过验证确认1 4 无工艺规程或工艺规程不适应3未制定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制定不合理2均制定了工艺规程并验证合格1 6工艺及主要操作方法未验证3工艺规程及操作方法未验证;清洁方法未验证;检验方法未验证2制定了验证管理规程,每年对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确定验证情况。
1 6 物料不符合 3原辅料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差;物料未按规定养护;无标签或标签不符合;包装标签设计不规范2物料质量经过质量、生产、仓储等部门多环节管理。
包装标签经过质量审核。
有物料维护措施;有详细物料使用管理措施。
1 6生产监控不完善2监控点不完善,存在漏洞,监控不力,监测方法不合理,限度标准不合理2巳制定监控管理相关规程,每班均有QA人员监控,纯化水、空气等主要影响质量的因素监控方法合理完善1 4消毒失败 3 消毒液未按照规定浓度配制、未在有效期内使用,未按时更换消毒液;消毒液未验证等2消毒严格按照配制操作规程配制,在效期内使用,按时更换,所有消毒液均对消毒效果验证并定期监测验证3 18公用、器具、容器、设备公用器具、容器、设备等未清洗干净或清洗不到位2使用未清洁的器具、容器、设备;未对公用的器具、容器、设备等进行清洗2公用器具、容器、设备严格按照规程认真清洗,QA现场抽查,严格监督2 8称量称量不准确导致投料错误3计量器具未经校验或超过校验有效期或称量范围不适用2 加强检查 1 6物料品名、规格、数量差错3备料错误或数量错误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2严格按照称量双人复核管理1 6称量后物料封口不严3造成物料泄漏或污染,产品异常2 QA抽查 1 6 物料标签错误或无标签可能导致下道工序异常2物料标签填写错误或脱落,未贴标签2 加强自检与互检 1 4饮片加工净选不够干净 1净选不够仔细,造成净制药材不符合规定2 按SOP规程 1 2浸润药材内外湿度不一致2润制时间长短与润湿剂用水量及混合均匀度,控制不当2工艺规定了润湿剂用量;润制无干心,QA抽查质量1 4 切制厚薄不均 1切刀钝化,切制厚薄不符合规定2 随时检查 1 2炒制药片色泽不均,1炒制时间长短或炒制的火大与小,控制不够2 随时检查 1 2干燥温度不均,影响药材水分质量3干燥的时间长短或干燥的温度高低,控制不够,影响产品质量2 QA抽查质量 1 6分装批号有误 2打印批号标签不正确2经复核检查合格方可贴签1 4 装量不符合 2装量电子秤调整状态不佳,设备异常,饮片不均匀,细粉太多2 随时检查 1 4包装材料不符 2 牛皮纸不牢固;文字印刷不清或错误;领料错误2随时检查包装材料牛皮纸质量情况,文字信息,注意领取包材及使用的复核1 4外包装包装材料不符 1印刷不清晰,粘胶不牢固2 随时检查 1 2 包装材料印刷信息错误2文字信息与标准不符合2 QA抽检,生产随时检查 1 2 领发包材错误 2未按指令领取,或未复核2 打印包材等多次复核 1 4 打印批号,产地等信息错误或不明2指令错误,打印信息设置错误,操作错误,设备异常2打印操作检查,QA监督检查,组长检查,包装检查1 4包装数量、封口等不符合1包装数量不准确,封口不严2 随时检查,装量称量 1 2结论:通过对生产各岗位操作评估分析,中药饮片产品生产工艺规程与主要操作方法验证、操作无失误风险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