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 教学大纲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https://img.taocdn.com/s3/m/d95dce0183c4bb4cf6ecd120.png)
二、评定各类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
1.产肉性能指标
2.产乳性能指标
2学时
掌握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势;掌握产肉、产乳性能的一般指标及测定方法
3.产毛性能指标
4.产蛋性能指标
5.繁殖性能指标
三、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因素
四、评定家畜生产性能的原则
第四节 记录系统
2学时
P107习题四
了解产毛、繁殖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掌握产蛋性能指标的测定;掌握测定结果的记录原则和方法
四、伴性性状选择和伴性基因频率计算(自学)
五、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技术鉴定基因型(自学)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
一、数量性状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二、数量性状选择原理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2学时
了解对杂合子进行选择的方法;掌握数量性状的特点及其选择原理;掌握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四、数量性状选择方法
第四节 阈性状的选择
实习三 家畜个体育种值估计
3学时
掌握简化的复合育种值估计方法,加深对遗传力的理解
实习四 简化选择指数的制订
2学时
掌握选择指数制订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习五 群体有效含量的计算
2学时
加深对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
使用教材
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动物生产类专业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第三节 引种与风土驯化简介(补充)
第十三章:育种的组织和措施简介(补充)
2学时
P331 习题十二
掌握保种的原理及保种方法,了解引种和风土驯化的含义及注意事项,了解育种工作组织的一般方法
专题讲座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
2学时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e6f8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9.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章节一:家畜育种学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研究内容。
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3. 教学内容:a. 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家畜育种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c. 家畜育种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章节二:家畜遗传学基础1. 学习目标:掌握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2.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3. 教学内容:a. 遗传学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传递b. 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规律c. 遗传变异的类型和作用章节三:家畜育种方法1.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新技术。
2.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3. 教学内容:a. 选择育种:选择原理和选择方法b. 杂交育种:杂交原理和杂交方法c. 后代改良育种:改良原理和改良方法d. 分子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章节四:家畜育种计划和程序1. 学习目标:学会设计和实施家畜育种计划。
2.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育种目标的确定b. 育种资源的调查和评估c. 育种计划的设计和实施d. 育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章节五:家畜育种实践1. 学习目标:掌握家畜育种实践的基本技能。
2.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选种和选配:选种原则和选配方法b. 后代测定和性能评估: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测定和评估c. 育种记录和数据管理:育种记录的填写和整理、数据统计和分析d. 育种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章节六: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与保护1. 学习目标:理解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方法和保护措施。
2.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a. 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适应性评价b. 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种质资源库建设c. 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遗传资源的选择利用、遗传资源的创新利用章节七:家畜育种实例分析1.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流程和成果评价。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0fd8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0.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家畜育种学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畜育种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满足人类对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需求。
1.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家畜遗传变异、选择和改良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2.1 家畜育种的基本原理2.1.1 遗传学基础2.1.2 遗传变异2.1.3 遗传规律2.2 家畜育种方法2.2.1 选择育种2.2.2 杂交育种2.2.3 分子育种2.3 家畜育种实践操作2.3.1 选种标准与选择方法2.3.2 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2.3.3 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参与家畜育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4.2 实践操作考核包括实地考察报告、育种数据分析和育种计划等,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授课时间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安排第1-8课时:家畜育种的基本原理第9-16课时:家畜育种方法第17-24课时:家畜育种实践操作第25-32课时:复习、考试及总结六、家畜遗传变异与遗传规律6.1 遗传变异6.1.1 突变与重组6.1.2 遗传变异的类型与特点6.1.3 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6.2 遗传规律6.2.1 分离规律6.2.2 自由组合规律6.2.3 上位性规律七、家畜选择育种7.1 选种标准与选择方法7.1.1 选种标准的制定7.1.2 选择方法的类型与应用7.1.3 选择效果的评估与优化7.2 选择育种的实践操作7.2.1 种畜选择与繁殖策略7.2.2 后代监测与选择7.2.3 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八、家畜杂交育种8.1 杂交育种原理与方法8.1.1 杂交优势与劣势分析8.1.2 杂交育种方案的设计与实施8.1.3 杂交育种的优点与局限性8.2 杂交育种的实践操作8.2.1 杂交组合的选择与配对8.2.2 后代监测与选择8.2.3 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九、家畜分子育种9.1 分子育种概述9.1.1 分子育种的概念与原理9.1.2 分子育种技术及其应用9.1.3 分子育种的优势与挑战9.2 分子育种实践操作9.2.1 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应用9.2.2 基因定位与遗传图谱构建9.2.3 分子育种策略与实践案例十、家畜育种案例分析10.1 国内外家畜育种成功案例10.1.1 猪育种案例10.1.2 牛育种案例10.1.3 羊育种案例10.2 育种案例的分析与启示10.2.1 育种目标的设定与调整10.2.2 育种方法的选用与评价10.2.3 育种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十一、家畜育种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11.1 试验设计原则11.1.1 随机化原则11.1.2 重复性原则11.1.3 对照性原则11.2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11.2.1 完全随机设计11.2.2 随机区组设计11.2.3 析因设计11.3 数据分析方法11.3.1 描述性统计分析11.3.2 方差分析11.3.3 回归与相关分析十二、家畜育种软件与应用12.1 育种软件概述12.1.1 育种软件的功能与类型12.1.2 育种软件的选用与使用方法12.1.3 育种软件的优势与局限性12.2 育种软件实践操作12.2.1 数据录入与处理12.2.2 遗传评估与选择12.2.3 育种计划与决策支持十三、家畜育种伦理与法规13.1 育种伦理13.1.1 动物福利与权益保护13.1.2 育种伦理原则与实践指导13.1.3 育种伦理争议与讨论13.2 育种法规与政策13.2.1 国内外育种相关法规简介13.2.2 育种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13.2.3 育种法规的执行与监管十四、家畜育种发展趋势与展望14.1 现代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14.1.1 基因编辑技术14.1.2 细胞工程与胚胎移植14.1.3 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分析14.2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发展14.2.1 智能监控与分析系统14.2.2 机器学习与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14.2.3 智能育种技术的挑战与前景14.3 可持续育种与绿色发展14.3.1 环境适应性育种14.3.2 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14.3.3 绿色育种策略与实践十五、课程总结与复习15.1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15.1.1 家畜育种基本原理与方法15.1.2 实践操作技能与案例分析15.1.3 育种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5.2 复习与讨论15.2.1 课程知识点测试与讨论15.2.2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15.2.3 课程反馈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家畜育种学教案》的内容,包括家畜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实践操作、发展趋势等方面。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01c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f.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家畜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能够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1.3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
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家畜育种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畜育种程序的实践操作。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章:家畜遗传学基础2.1 教学内容理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家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
了解家畜遗传选育的方法和技术。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掌握家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
2.3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章:家畜育种目标和方法3.1 教学内容理解家畜育种目标的确立和选择。
掌握家畜育种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了解家畜育种技术的实践操作。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育种目标和方法的分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家畜育种技术的实践操作。
3.3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育种目标和方法的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家畜育种程序和计划4.1 教学内容理解家畜育种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了解家畜育种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家畜育种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4.3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家畜育种程序和计划的问题。
课后作业:分析家畜育种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家畜育种案例分析5.1 教学内容分析家畜育种案例,了解家畜育种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家畜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
![家畜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6ec8763c1ec5da50e27080.png)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本科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二00九年四月目录《动物遗传学》理论教学大纲 (4)《家畜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 (10)《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13)《生物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 (24)《兽医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 (28)《家畜环境卫生与畜牧场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30)《饲料与饲养学》理论教学大纲 (37)《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大纲 (44)《猪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 (57)《养禽学》理论教学大纲 (69)《草食动物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 (72)《特种经济动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78)《现代生物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81)《配合饲料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 (85)《饲料添加剂》理论教学大纲 (88)《动物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I) (90)《动物生产学》理论教学大纲(II) (99)《养蜂与蜂病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108)《养蜂与蜂产品加工学》理论教学大纲 (113)《养蜂及农作物授粉学》理论教学大纲 (117)《家畜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122)《牧草及草地应用》理论教学大纲 (128)《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134)《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大纲 (135)《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145)《动物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148)《生理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162)《畜禽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 (165)《病毒学》理论教学大纲 (176)《动物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179)《生物学基础I》理论教学大纲 (182)《生物学基础II》理论教学大纲 (184)《兽医免疫学》理论教学大纲 (187)《兽医生物制品学》理论教学大纲 (191)《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93)《畜牧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98)《动物传染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20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 (210)《兽医公共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 (213)《集约化饲养疾病控制》理论教学大纲 (216)《中兽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218)《兽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225)《兽医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236)《兽医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239)《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 (242)《兽医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249)《兽医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254)《兽药检验教学》理论教学大纲 (258)《兽医药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265)《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大纲 (273)《鱼类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279)《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理论教学大纲 (287)《动物免疫学》理论教学大纲 (296)《鱼类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 (302)《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307)《水生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314)《养殖水域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322)《鱼类学》理论教学大纲 (325)《水产食品学》理论教学大纲 (328)《养蜂与蜂产品加工》理论教学大纲 (333)《养殖水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338)《水产增养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344)《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347)《特种水产养殖学》理论教学大纲 (351)《鱼类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357)《动物遗传学》理论教学大纲一、《动物遗传学》课程说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动物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了解动物遗传的学科发展特点,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利用所学的遗传理论知识,去分析畜禽生产中的遗传现象,指导制订畜禽的育种方案及畜禽的改良方案,进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3a0f7f784868762cbaed55c.png)
教学大纲(供四年制动科专业汉语授课班用)一、课程名称:家畜育种学(Animal Breeding)二、课程编码:01302三、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和畜牧兽医师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属畜牧科学的重要分支。
因为该课程是具体研究改良家畜品质,控制性状发育、利用杂种优势、培育优良新品种、新品系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所以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家畜育种的理论方法及育种实践中的重要工作方法与技术,并且能够应用有关育种理论和方法来处理和研究家畜改良,培育新品种工作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家畜育种学在畜牧业生产中属长效的战略性学科,既重视当前实际,更重视将来,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掌握各种常用的育种方法和育种技术,具备在生产、科研实践中分析与解决一般育种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并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组织育种工作的能力。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家畜育种学是一门与生物基础学科和畜牧业生产应用科学有密切联系得综合性学科,在学生系统地学完《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繁殖学》、《计算机》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前期基础课和后期动物生产课不同的分工是该课程重点讲授家畜改良与培育新品种或新体系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知识和有关理论技术和操作方法,是将动物遗传学,家畜繁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家畜育种工作实践,控制家畜尽快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改变和发展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第一位因素。
六、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章序讲授时数习题课时数实验时数其他共计时数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3222222312111211113422323422111共计24 6 30七、教学内容要点绪论教学内容:主要阐明家畜育种学概念、发展简史、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等。
家畜遗传育种教学大纲
![家畜遗传育种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0b3828a26925c52dc5bf0f.png)
《家畜遗传育种》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养殖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专业。
适用学时:适用学时为76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家畜遗传育种是养殖类专业的—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刻理解家畜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续的《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主要讲述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生物化学》课程主要讲述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及翻译,不涉及具体遗传技术。
前续课程主要了解一些入门和概念性知识,掌握生物数据资料的主要统计方法是什么,DNA 的结构及中心法则。
本课程中,学生应掌握应用遗传规律分析或预见生产实际中的遗传现象;能熟练使用生物统计方法计算数据资料并能进行遗传分析;熟练运用性能测定技术进行种畜的鉴定与选择;掌握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知识,能在生产现场完成种畜卡片的编制与记录、配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生长发育的评定、商品畜禽杂交组合的选择等关键技术;了解遗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应用的关联性知识与技术。
后续的养猪生产、养牛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经济动物生产等专业课程,需进一步深入种畜生产和管理技术,对于其对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不再讲述。
同期的动物微生物、家畜繁殖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基础课程,它们提供的知识将共同与本课程一道形成学期末的综合实训项目,并进行“家畜繁殖员、饲料检测化验员”职业资格考证。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建立起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框架,能够系统掌握家畜遗传的基本知识,改良家畜遗传素质、培育新品种和品系、高效优质生产畜产品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动态;能够将遗传育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和工作实践,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遗传育种基础技能的现代养殖人才。
动物遗传育种学大纲《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大纲
![动物遗传育种学大纲《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c2399bf8c75fbfc67db251.png)
高纲171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扬州大学编(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家畜遗传育种学》是为农科动物生产专业各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家畜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和控制繁殖等手段来提高畜禽经济性能或观赏价值的科学技术。
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利用遗传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动物的遗传素质,使其向人类所需的方向发展的科学。
是对现有的畜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二十四章。
要求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和技能。
掌握畜禽育种的基础知识,掌握选择原理、选配技术、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的利用,了解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种用价值的评定、畜禽育种的组织。
掌握畜禽体尺测量、系谱编制、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计算等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和专业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核心课程。
学习遗传育种学应具有化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畜禽解剖、生理生化等课程的基本知识。
在本门课程中,动物遗传学又是畜禽育种学的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学好遗传育种学课程对后期的各门动物生产学和分子生物学、兽医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家畜遗传育种学》的重点也即难点部分为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及其应用、伴性遗传规律和应用、选种选配的理论和应用、动物育种规划与繁育体系。
次重点为细胞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品系和品种培育、分子遗传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等知识。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30b75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3.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家畜育种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讨论法:探讨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家畜育种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认识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的理解第二章:家畜遗传学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家畜遗传学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理解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家畜遗传学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法:观察家畜遗传现象和验证遗传规律案例分析法:分析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遗传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应用的理解第三章:家畜育种方法3.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家畜育种的不同策略和选择方式理解家畜育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效果评估3.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家畜育种的不同策略和选择方式家畜育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效果评估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家畜育种策略和选择方式的适用情况实践操作法:进行家畜育种方法的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估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基本方法和步骤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家畜育种策略和选择方式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方法的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四章:家畜育种计划与设计4.1 教学目标能够设计和实施家畜育种计划理解家畜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和步骤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评价和优化方法4.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和步骤家畜育种计划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家畜育种计划的评价和优化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家畜育种计划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实践操作法:进行家畜育种计划的评价和优化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计划重要性和步骤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计划设计方法和原则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计划评价和优化的能力第五章:家畜育种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家畜育种案例并进行评价理解不同家畜育种案例的特点和难点掌握家畜育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案例的特点和难点家畜育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不同家畜育种案例的评价和启示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案例的特点和难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家畜育种案例并进行评价讨论法:讨论家畜育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案例特点和难点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第六章:家畜繁殖育种6.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繁殖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理解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2 教学内容家畜繁殖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繁殖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繁殖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繁殖育种对家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繁殖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七章:家畜肉质育种7.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肉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的重要性理解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7.2 教学内容家畜肉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的重要性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肉质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肉质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肉质育种对家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肉质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八章:家畜生长育种8.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生长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理解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8.2 教学内容家畜生长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生长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生长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长育种对家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生长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九章:家畜抗病育种9.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抗病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理解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9.2 教学内容家畜抗病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的重要性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抗病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抗病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抗病育种对家畜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抗病育种在家畜育种中应用和效果评估的能力第十章:家畜育种新技术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育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新技术对家畜育种的重要性理解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10.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新技术对家畜育种的重要性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畜育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技术对家畜育种的影响实践操作法:进行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新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也是家畜育种的核心。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ed0cc2cc58bd63186bd34.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适用专业:动物科学)课程负责人:李学伟主讲教师:王继文、帅素容、朱庆、朱砺等2010年2月课程安排及要求:一、教材:刘榜主编、李学伟等副主编,《家畜育种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二、学时安排:总学时56学时(讲授:44学时;实验:12学时),3个学分。
主要按下述三个模块组织教学:第一部分:育种学的相关基础知识(9 h)第一章:动物驯化与家畜起源及品种的形成(教材第一章)(1 h)第二章:家畜的生长与发育(增加)——家畜育种技术实施的依据(2 h)第三章:家畜的外形鉴定(增加)——表型选择(选种参考)(1 h)第四章:畜禽生产性能及其测定(教材第二章、第五章)——选种的依据(5 h)第二部分:育种理论与育种方法(24 h)第五章:选择原理与方法(教材第三、四章,第十章)——育种学基本理论与技术(6 h)第六章: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教材第六、七章)——种畜遗传评估(4 h)第七章:个体遗传评定—BLUP法简介(教材第八章)——种畜遗传评估(2 h)第八章:选配(教材第十一、十二章)——育种的基础(2 h)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教材第十五、十六章)——育种方法(6 h)第十章:杂种优势(教材第十三、十四章)——杂种优势理论及商品畜禽生产(4 h)第三部分:育种措施(5 h)第十一章:育种规划(教材第十一章)(2 h)第十二章:家畜遗传资源评估与保护(教材第二十、二十一章)(2 h)第十三章:育种的组织和措施(第二十二章)(1 h)专题讲座(6 h)1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育种新技术(教材第十七至十九章)(2 h)2 BLUP方法及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2 h)3 动物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2 h)三、考试及计分办法考试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考试,考试方式为闭卷。
成绩记载: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讨论、作业等)、实验实习成绩(实验操作及报告、实习报告)和课程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分的20%、20%和60%。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教学大纲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9cd121410a6f524ccbf8536.png)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家畜育种与繁殖工作性质来讲它又是专业课。
它是一门将畜禽繁殖技术与动物育种方法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畜禽繁殖与改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具有从事畜禽育种、畜禽繁殖工作的能力。
3.本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畜牧兽医专业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应必修《分析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生理》三门课程,使学生对分析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生理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例如:《动物饲养与饲料》、《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课程)和下一步生产实习或参加工作做准备。
4.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5.建议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耿明杰·《畜禽繁殖与改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1] 欧阳叙向·《家畜遗传育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2] 张沅·《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3] 北京农业大学·《家畜繁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4] 陈宏·《家畜遗传育种》·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5] 杨利国·《动物繁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 渊锡藩·《动物繁殖学》·北京·天则出版社·1998年[7] 杨利国·《家畜繁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8] 王光亚·《山羊胚胎工程》·北京·天则出版社·1996年[9] 李青旺·《动物繁殖学》·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10] 桑润滋·《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6.考核模式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实验、实训及平时作业为主,参考学生平时表现。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d9067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3.png)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家畜育种学是农业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家畜遗传学、繁殖技术、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家畜繁殖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支持。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家畜基因型和表型的特性,了解基因遗传的规律;3. 学习家畜繁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 掌握家畜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高级技术;5. 了解家畜遗传改良的目标和策略;6.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家畜育种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家畜遗传学基础1.1 遗传学基本概念和术语1.2 传代规律与遗传变异1.3 基因型、表型和环境交互作用2. 家畜繁殖系统2.1 雄性生殖系统2.2 雌性生殖系统2.3 月经周期和发情期2.4 生殖器官检查和繁殖性能评估3.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3.1 授精器具和鉴别新鲜精液3.2 新鲜精液制备和保存3.3 人工授精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4. 家畜胚胎移植技术4.1 胚胎发育和获取4.2 胚胎新鲜保存和冷冻保存4.3 胚胎移植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5. 家畜遗传改良5.1 基因资源收集和保存5.2 选育目标的确定和遗传参数的评估5.3 遗传改良策略和方法6. 家畜育种实践6.1 家畜繁殖性能调查和评价6.2 选配计划和种畜管理6.3 家畜良种鉴定和证书颁发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手段,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通过这些评估活动,旨在全面评价学生对家畜育种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家畜遗传学教程》刘国玉,农业出版社2. 《动物遗传育种学》刘道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七、参考论文和实践手册1. 张建明, 麦长青. 家畜繁殖技术与实验原理[M]. 浙江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8.2. 王明瑞, 李德睿. 猪胚胎移植技术研究与实践[M]. 农业出版, 2019.八、备注事项请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尽量保持课堂纪律,学习认真并按时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家畜育种学讲义
![家畜育种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4b97afabd64783e09122beb.png)
FX (12)(21)(1FF)3(12)(41)(1FD) 1 3 7 0.218
8 32 32
❖ 例5. 亲子交配(B为A的子代) A
X B
A为共祖,通径链为: A→B N=1
FX(1 2)(11)(1FA)1 40.25 家畜育种学讲义
例6. 连续两代亲子交配 A
2. 选种为选配,选配验证选种效果:选种时要考虑下一 步的选配,选配所得后代是否优良,可以证明选种选 配是否合宜。
3. 选配巩固选种成果,选种加强选配:没有合理的选配, 选种成果就无法巩固。因为要使所选种畜的优良品质 能在后代中得到保持和加强,就必须选择具有相应优 良品质的配偶才能达到目的。通过选种,有了品质优 良的后代,又为进一步的选配提供了素材。
A←D←E→C→B N=4
当共祖为F时, A←C←F→D→B N=4
A←D←家F畜→育种C学讲→义B N=4
第三步:计算
Fx(12)(21)(1FC)(12)(21)(1FD)(12)(41)(1FE)2(12)(41)(1FF)2 1111
8 8 1616 30.375
8
家畜育种学讲义
例3. 一代半同胞交配的后代近交系数
家畜育种学讲义
作用: 后代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表现间于双亲之间,
属中间型遗传。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创造新的类型, 提高后代的适应性和生活力。 缺点:
对连锁和负相关的性状选配效果不好。 应用:
主要应用于新品种培育的初期。
家畜育种学讲义
注意: ① 异质选配与弥补选配的区别;
弥补选配是指有相反缺陷的公母畜交配。 如:弓背配凹背;过度细致与过度粗糙;以损配损。 正确方法:用理想类型纠正损征。相反缺陷的交配可 能会加重缺陷。 ② 异质选配的主要目的是产生杂合子,因此要准确判 断基因型。 ③ 在考虑多个性状选配时,在单个性状时个体间可能 是异质交配,但在整体上可能因综合选择指数相同而 可视为同质交配。 ④ 同质选配多用于育种群,异质选配多用于繁殖群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669a0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7.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方法家畜育种程序家畜育种学的发展与现状1.3 教学重点与难点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家畜育种程序的设计与实施1.4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家畜育种学的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演示家畜育种程序的实施过程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家畜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小组讨论:家畜育种学的方法和程序第二章:家畜遗传学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家畜遗传学的常用指标和分析方法。
了解家畜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资源保护。
2.2 教学内容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家畜遗传学的常用指标和分析方法家畜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资源保护2.3 教学重点与难点家畜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家畜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与保护2.4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家畜遗传学的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家畜遗传学的常用指标和分析方法演示家畜遗传多样性的评估过程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家畜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小组讨论:家畜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与保护第三章:家畜育种方法3.1 教学目标掌握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择、交配和后代评估。
了解不同育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3.2 教学内容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不同育种方法的比较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3.3 教学重点与难点家畜育种基本方法的实施育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分析3.4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家畜育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优缺点演示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家畜育种的基本方法小组讨论:不同育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四章:家畜育种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1 教学目标学会整理和分析家畜育种资料,包括生产性能记录和遗传评估。
《家畜育种学课件》课件
![《家畜育种学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08131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e.png)
家畜生殖器官重要性
繁殖管理
直接影响繁殖效果
疾病防控
疾病易发部位
遗传传递
决定后代品质
家畜繁殖管理技术
家畜繁殖管理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优生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品种的 遗传质量,加快育种进程,对于家畜的繁殖效率和质量起到 关键作用。
家畜繁殖管理技术应用
种畜优选
家畜育种学的历史
驯养家畜的时 期
最早期的人类开始 与家畜动物相互驯
化
发展迅速
现代家畜育种学已 经成为一个独立的
学科
科学技术的进 步
家畜育种学不断受 到科技进步影响
家畜遗传育种的意义
提高生产力
通过优选遗传优良的家畜,提 高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
改良育种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满足需求
优良的家畜品种可以满足人类 对肉、奶、毛等产品的需求
遗传算法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家畜选配, 提高育种效率
基因组测序
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解读家 畜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其他新兴技术在家畜育 种中的探索
除了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还有诸如克 隆技术、基因组选择等新兴技术在家畜育种领域的应用和探 索。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家畜育种带来了更多的 机遇和挑战,推动了家畜品种改良的进程。
不同品种
不同用途
生长阶段
家畜饲养健康管理
疫病预防
定期消毒饲养场所 接种疫苗
免疫注射
根据时间表进行疫苗接种
定期体检
检查家畜身体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01 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效益 02 成本与收益分析 03 科学经营策略
结语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c52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0.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家畜育种学概述1.1 课程简介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2 教学目标理解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及其在家畜生产中的重要性熟悉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学基础、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群体改良和育种程序等学会应用家畜育种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1.3 教学内容定义与分类: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家畜的种类与特点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遗传变异、遗传规律、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选择的原则、选择强度、选择反应、多性状选择杂交育种:杂交原理、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与杂种劣势群体改良:群体改良的原理与方法、遗传评估与选择育种程序:世代交替育种、连续改良育种、育种计划与目标1.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育种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育种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畜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1.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家畜育种学的掌握程度第二章:遗传学基础2.1 课程简介了解遗传学在家畜育种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家畜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物质、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学会应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家畜遗传评估和选择2.3 教学内容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遗传变异:突变、重组、基因流与基因漂变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交换规律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力、遗传相关、选择响应估计2.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演示:观察染色体、基因突变等实验现象,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应用遗传学知识进行遗传评估和选择2.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遗传学的掌握程度第三章:选择育种3.1 课程简介了解选择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重要性掌握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3.2 教学目标理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选择强度、选择反应和多性状选择学会应用选择育种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3.3 教学内容选择育种原理:选择的基础、选择强度与选择反应选择育种方法:个体选择、亲子选择和群体选择多性状选择:多性状选择的方法和应用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选择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3.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选择育种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选择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选择育种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选择育种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杂交育种了解杂交育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掌握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4.2 教学目标理解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杂交原理、杂交组合和杂种优势学会应用杂交育种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4.3 教学内容杂交育种原理:杂交原理、杂种优势与杂种劣势杂交育种方法:杂交组合的选择、杂交育种程序的设计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的类型与利用方法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杂交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4.4 教学方法第四章(续)4.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杂交育种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杂交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杂交育种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杂交育种的掌握程度第五章:群体改良了解群体改良在家畜育种中的作用掌握群体改良的原理与方法5.2 教学目标理解群体改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应用群体改良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5.3 教学内容群体改良原理:群体均值改良、基因频率改变群体改良方法:线性模型、混合模型、贝叶斯方法遗传评估与选择:预测个体性能、选择指数、BLUP方法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群体改良方法进行品种改良5.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群体改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群体改良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群体改良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5.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群体改良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群体改良的掌握程度第六章: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6.1 课程简介了解育种数据在家畜育种中的重要性掌握育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6.2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育种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育种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6.3 教学内容数据收集:性能记录、体型测量、繁殖记录数据整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归一化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育种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6.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育种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实验演示:演示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加深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数据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6.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育种数据收集与分析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育种数据处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分子育种学7.1 课程简介了解分子育种学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掌握分子育种学的原理与方法7.2 教学目标理解分子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应用分子育种学方法进行家畜品种改良7.3 教学内容分子育种学原理:遗传图谱、QTL定位、基因表达分子育种学方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转录组分析育种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应用分子育种学方法进行品种改良7.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分子育种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验演示:演示分子育种实验技术,加深对分子育种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子育种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7.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子育种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分子育种学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8.1 课程简介了解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重要性掌握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法8.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家畜育种计划学会实施家畜育种计划8.3 教学内容育种目标:确定育种目标和参数,包括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育种计划:设计育种程序,选择育种方法和策略实施与管理:实施育种计划,监控进展,调整策略8.4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家畜育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育种计划制定的理解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遗传学基础:理解遗传物质、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是进行家畜育种的关键。
《家畜育种学》教案
![《家畜育种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0cb3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a.png)
《家畜育种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家畜遗传变异的规律以及选择育种的技术。
3、培养学生运用家畜育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家畜遗传规律和变异原理。
(2)选择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1)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2)杂种优势的利用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育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家畜品种,如荷斯坦奶牛、杜洛克猪等,引出家畜育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讲解家畜育种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
(2)介绍家畜的遗传物质基础,包括染色体、基因等。
3、遗传规律与变异原理(约 40 分钟)(1)详细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解释基因的显性、隐性关系以及基因互作。
(3)分析家畜遗传变异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
4、选择育种(约 50 分钟)(1)介绍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2)讲解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后裔测定等选择方法。
(3)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选择育种的效果和应用。
5、杂种优势利用(约 40 分钟)(1)解释杂种优势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2)介绍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和预测。
(3)讲解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如杂交组合的选择。
6、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约 30 分钟)(1)介绍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和分析方法。
(2)讲解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等概念。
(3)说明数量遗传学在育种值估计和选种中的应用。
7、课堂讨论与总结(约 20 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家畜育种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育种效率、应对遗传疾病等。
(2)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畜育种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育种学课程编码:3023009115 课程名称:家畜育种学总学分:3总学时:48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Breeding先修课程:普通遗传学、动物数量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一方面它与前期所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普通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是后期动物生产各论课的铺垫。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述家畜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育种措施的设计和优化,育种技术的新发展及其运用于育种实践,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知家畜品种、品系的概念和标准、生产性能测定、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选择、育种值与遗传评定、选配、品种与品系的培育、杂种优势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些选种、选配和杂交的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育种理论和措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动物生产各论课的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为学好《家畜育种学》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普通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要求1.正确理解性能测定、遗传评定、选种、选配等育种基本环节和常用育种基本技术;2.深刻理解品种标准、性能测定、选择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个体育种值估计,品质选配与亲缘选配,品种与品系的培育,杂种优势利用,遗传资源保护等基本理论和方法;3.熟悉各种常见家畜品种的特征和生产力类型,熟练掌握系谱编制、综合选择指数计算、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计算、个体育种值估计等基本技能;4.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育种方案并确定相关的育种措施,并能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解决家畜育种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家畜育种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发展历史,使学生初步了解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前景,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及本课程在畜牧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是家畜育种的概念及其含义,家畜育种学发展史,家畜育种学地位及主要研究内容。
难点是家畜育种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篇育种对象第1章家畜的品种(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家畜品种形成的条件,深刻理解品种的概念及作为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掌握品种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是品种的概念、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原5始品种与培育品种的区别。
难点是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1.1 家畜起源与动物驯化(1学时)1.2 家畜的品种(1学时)1.2.1 家畜品种的概念1.2.2 家畜品种的形成1.2.3 家畜品种的分类1.2.4 国内外主要家畜品种名录第2章家畜的性状 (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家畜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概念及生产力评定的意义;了解生产力的种类与衡量指标;掌握评定生产力的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是生产力的概念、种类与衡量指标。
难点是家畜的体质外形评定。
2.1 家畜的性状2.2 家畜的生产力第二篇选种第3章选择的作用(1学时)教学目标:理解人工选择的实质和作用,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差异。
重点、难点:重点是人工选择的实质和作用。
难点是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差异。
3.1选择的理论依据: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3.2选择的作用第4章数量性状选择的效果与方法(5学时)教学目标:掌握选择反应、选择差、选择强度、改良速度等基本概念;深刻认识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掌握提高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措施。
重点、难点:重点是选择反应公式及影响选择反应的影响因素。
难点是提高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措施。
4.1影响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因素(1学时)4.2提高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措施及遗传进展和遗传趋势的估计(1学时)4.3数量性状选择的方法(2学时)第5章单性状育种值估计(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单性状选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育种值概念及育种值估计的原理;了解育种值估计的信息来源,掌握单一亲属信息来源的育种值估计。
重点、难点:重点是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及合并选择的方法及适用条件;育种值的概念及实质;育种值估计原理;单一亲属信息来源的育种值估计;难点是单性状选择的方法和适用条件;育种值估计的原理。
5.1 个体育种值的估计(0.5学时)5.2 利用一种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0.5学时)5.3利用多种亲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1学时)第6章多性状育种值估计-选择指数(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多性状选择的原理和方法;理解综合选择指数与简化选择指数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利用实际资料进行综合选择指数与简化选择指数的构建。
重点、难点:重点是综合选择指数与简化选择指数的原理和方法、综合选择指数的制订。
难点是相关性状选择指数制订。
6.1 选择指数概述6.2 普通综合选择指数第7章质量性状与阈性状的选择(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质量性状的类型,理解质量性状、阈性状的概念;掌握对隐性基因选择、显性基因选择和伴性基因选择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质量性状选择原理和方法。
难点是各种侧交方法中判断概率的计算。
7.1家畜质量性状与阈性状的概念(1学时)7.2质量性状的选择7.2.1 为固定隐性性状的选择7.2.2为固定显性性状的选择(1学时)7.2.3 对伴性性状的选择法7.2.4 质量性状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第三篇交配系统第8章近交(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近交的概念、用途、近交衰退的表现及防止措施;掌握个体及群体近交系数、亲缘系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近交的概念、实质、用途、近交衰退的表现及防止措施,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难点是个体、群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8.1 近交的概念与近交程度、近交的遗传效应(1学时)8.2 近交衰退、近交的用途与注意事项(1学时)第9章品质选配(1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的实质、选配效果及用途。
重点、难点:重点是同质、异质选配的概念、实质、选配效果及用途。
难点是同质、异质选配的概念和实质。
9.1 同质选配9.2 异质选配第10章种群选配(1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纯繁和杂交的概念与作用。
10.1 杂交繁育10.2 纯种繁育10.3纯繁的目的和用途第四篇杂种优势利用第11章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及其在商品畜禽生产中的利用(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杂种优势的概念及优点;理解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实质,掌握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理解固定杂交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轮回杂交的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生产中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主要环节和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杂种优势的概念及优点;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实质;二元、三元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固定、轮回杂交的方式及各自特点;杂交亲本的选择;杂交效果的预估。
难点是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实质;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轮回杂交的方式及特点;杂交效果的预估;配合力测定。
11.1利用杂交法生产商品畜禽的意义(1学时)11.2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1学时)11.3利用杂种优势与互补性的措施(2学时)第12章配套系及其利用(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配套系和配套系培育的概念;了解培育我国自己的猪禽配套系的必要性;熟悉配套系培育的方法;理解配套系利用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是配套系、配套系培育的概念,配套系培育方法。
难点是配套系培育方法与配套系利用。
12.1配套系与配套系培育的概念、培育我国自己的猪禽配套系的必要性(1学时)12.2配套系的培育方法、配套系推广利用特点(1学时)第五篇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第13章新品系培育(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品系的类型,品系培育的意义及条件;理解品系培育的基本方法、实质及要求,掌握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理解门化品系的概念及特点,专门化品系培育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品系的概念及发展;专门化品系和群系培育的基本步骤、实质及要求。
难点是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实质及要求。
13.1品系的概念与类别、培育新品系的意义(1学时)13.2系祖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品种内专门化母系的培育、特定突变个体的发现与扩群(2学时)第14章新品种培育(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培育新品种的目的、方法;深入理解育成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步骤。
重点、难点:重点是杂交育种的目的与步骤;难点是杂交育种的步骤及实质。
14.1培育新品种的目的、培育新品种的方法(0.5学时)14.2 育成杂交法的分类、用育成杂交法培育新品种的三个阶段(0.5学时)第六篇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第15章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了解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意义;理解传统保种理论和方法,近交系数增量的影响因素,了解保种理论的新发展;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的Mo-DAD,DAD-IS管理计划,了解家畜遗传资源的科学利用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传统保种理论和方法;近交系数增量的影响因素;Mo-DAD,DAD-IS;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难点是遗传资源的特点;遗传多样性的概念;近交系数增量的影响因素;系统保种理论;Mo-DAD,DAD-IS的研究内容。
15.1 家畜遗传资源、家畜遗传多样性(1学时)15.2生物技术应用于品种资源保存、家畜遗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种群遗传变异分析(1学时)第七篇育种新技术第16章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繁殖生物技术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重点是繁殖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QTL进展;难点是QTL定位分析原理与方法。
16.1繁殖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1学时)16.2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1学时)四、实验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主要家畜品种特征并掌握其主要特点以进行品种识别;了解种猪测定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掌握家畜系谱编制和近交系数、亲缘系数的计算;掌握个体遗传评定中育种值的计算与基本计算软件的应用。
五、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考核方式:总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60%)六、主要参考文献1.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 .家畜育种学(第二版)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2.张沅主编 . 家畜育种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3.张沅主编 . 家畜育种学各论.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4.师守堃 . 家畜育种学总论.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5.王金玉 . 陈国宏主编 . 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彭中镇主编 . 猪的遗传改良.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7.施启顺,柳小春 . 养猪业中的杂种优势利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刘榜主编 .家畜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Bourdon RM. Understanding Animal Breeding.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2000.10.Harrington RB. Animal Breeding - An Introduction. Interstate Publishers, Inc. 1995.11.Sharpiro LS. Introduction to Animal Science. Prentice Hall, Inc. 1998.12.Spike PL. Applied Animal Breeding. Iowa State University. 2002.13. 联合国粮农组织家畜多样性信息系统(/)14. 中国家畜多样性信息系统(/)15. 中国种猪信息网(/)16.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doc/)17.中国牛网(/)18. 中国羊网(/)19. 中国国家马业网(/)20. 中国家禽业信息网(/)撰稿人:刘榜审稿人:刘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