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分类体系
地质遗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质遗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62456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8.png)
地质遗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article on the topic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Geological Heritage":地质遗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469724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5.png)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地质遗迹是指保存下来具有地质历史价值的自然遗址或遗迹,包括地质古迹、化石遗址、地貌遗迹和岩石景观等多种类型。
下面将就地质遗迹类型进行分类并加以简要介绍。
1. 地质古迹地质古迹是指保存了地球历史演化过程中的主要或典型特征的地质现象或地质构造。
这种地质遗迹的出现常常意味着特定的地质过程,例如火山爆发、地震运动、冰川运动等等。
地质古迹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历史演化过程,因此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较高。
例如中国的五岳峰群,长城、黄河、长江三大天成遗迹,都是值得一提的地质古迹。
2. 化石遗址化石遗址是指保存了古生物化石的地点或区域。
这些化石由于其展示了生命发展的历史演化,因此在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化石遗址按照化石种类和形态可以分类为恐龙化石遗址、古人类化石遗址、植物化石遗址等多个不同类型。
中国的北京猿人遗址、云南元谋人遗址、河南新密恐龙化石遗址等都是中国比较有名的化石遗址。
3. 地貌遗迹地貌遗迹是指保存下来的自然山水景观或者人工建造的山水景观。
这些地貌遗迹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价值,因此经常成为旅游、摄影、绘画的目的地。
例如中国的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自然地貌,以及桂林漓江、泰山、华山等人工营造的山水胜景,都是中国著名的地貌遗迹。
4. 岩石景观岩石景观是指因岩石形态、颜色、组成等因素而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区域。
这种地质遗迹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例如中国的鸡公山、大观山、鹰嘴山等都是中国比较知名的岩石景观。
综上所述,地质遗迹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价值,是人们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不同类型的地质遗迹在研究和旅游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地质遗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保护。
地质遗迹分类体系
![地质遗迹分类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48e6a20a5e9856a561260bd.png)
问题研究地质遗迹分类体系齐岩辛1,许红根1,江隆武1,胡济源2(11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杭州311203;21安徽332地质队,安徽屯溪245000)摘要:为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科学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案来规范和建立地质遗迹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质遗迹;分类体系;遗迹代码中图分类号:F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399(2004)03-0055-04目前,地质遗迹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结合各家说法,多数观点是: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地质遗迹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的独特性、宝贵性,因此,对于如何保护地质遗迹和可持续利用地质遗迹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在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碰到关于地质遗迹分类的问题,科学统一的地质遗迹分类体系将会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变得规范化、科学化,也便于对地质遗迹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1已有分类方案特点地质遗迹的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各家仍在探索发展之中,下面简要介绍目前已有的几种地质遗迹分类方案。
(1)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6分类¹中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研究所编制的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6(1992)中,以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为基础,突出旅游地质资源的地质环境特点进行分类,将已知的重要旅游地质资源分为35类。
此分类方案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地质遗迹,分类较细,是我国较早的关于地质遗迹的分类方案。
该方案未将旅游地质资源分成几个大类归并,使得一部分类还能细分,有些大小类同档,分类程度不同。
另外,把石窟、岩画及摩崖题刻按旅游地质资源处理也有些不妥。
(2)丁季华等分类º丁季华主编的5旅游资源学6(1999)一书,把自然旅游资源分为6类:地质类旅游资源、地貌类旅游资源、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水文类旅游资源、生物类旅游资源、太空类旅游资源。
地质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
![地质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a2df0cd8bd63186bcebbcf4.png)
地
球
学
报
VO 32 1 No. 2:21 — 6 21 1
.
第 3 卷 第 2 2 126 2 期: 1—1
W Wc g b lt . m W . s ul i c W W 地球 学报 . m a en o W . c o
Aca Ge s in ia S nc t o ce t i ia c
的定 义 ,由于 定 义 的不 确 定 ,造 成 不 同研 究 单位 或 学 者对 地质 遗产 或 地质 遗迹 分类 的多样 性 。这 种状 况非 但 不 利 于 国际学 术 交 流,也 容 易造 成 实践 上 的
地质 遗产 的概 念及 其分 类体 系
许 涛 ¨ ,孙 洪艳 ,田 明 中 2 )
1中国地 质大学 人文 经管 学 院地质 旅游研 究 所,北京 1 0 8 ; ) 0 0 3 2 中国地质 大学 地球 科学 与资 源学 院,北京 1 0 8 ) 003
摘 要:为 使地 质遗 产保 护 与利用 工 作逐 步进入 规 范化 、科 学化 ,本 文 首先对 地 质遗 产 的内 涵进行 了界 定 其次 在对 国 内外 代表 性 的地 质遗 产分 类 体系 研究 的基 础 上,提 出了基 于 成 因一 可保 护属 性为 分类 依 据 的新
XU o¨ SUN ng— n2 TI Ta Ho ya 1 AN i g— ho 2 M n z ng )
, ,
1 I si t o o o i l o r m, c o l m n t s n c n mi Ma a e e tC iaU ies yo e si c s ) n t ue f t Ge lgc u i S h o o Hu a i e d o o c n g m n, hn nv ri G o ce e aT s f i a E t y n B in 0 0 3 ej g 1 0 8 ; i 2 S h o o E r ce c s n e o re, hn nv ri e sin e , e ig 1 0 8 ) c o l f a t S i e dR s u c s C i U iest o h n a a y fG o ce c s B in , 0 0 3 j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20e1c7dddccda38376baf4f.png)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
科学普及活动(10分) 制订了地学科普活动规划及近期(3-5 年)活动计划,开展了3次以上的科普活动; 结合公园地质遗迹特色,编制、发放了系 列科普读物(图、书、电子光盘);制作了用 于科普的地质标本和地质公园纪念品,开 发了具有本地质公园特色的旅游产品。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
地质公园勘界(10分),公园边界清楚,设 有界碑,公园内无土地权属纠纷,无采矿 权和商业性探矿权。 2、地质公园主、副碑(5分) 在代表性园区设立地质公园主碑,各独立园 区设立地质博物馆(10分) 融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能够集 中向游人展示地质遗迹,宣传科普知识,并可进 行休息娱乐。展出面积、内容、形式与公园主题 匹配。展板内容、解说员讲解针对普通游客,既 有科学内涵又通俗易懂。 地质公园科普影视厅(5分) 建有一定面积和作为的科普影视厅,达到接 待游客要求。制作1部以上反映本公园地质发展演 化历史的影视片。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
1、地质工作规划与地质遗迹保护(30分) 规划(10分),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 制技术要求》完成编制,并由当地政府发 布实施。 地质遗迹保护(10分),对遗迹的分类、分 布、数量、等级进行了全面详细调查,建 立名录和资料档案,实施了具体、有效措 施,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
一、概念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 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 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 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 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第九节 地质遗迹保护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研究现状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8a8563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41.png)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35DOI:10.16660/ki.1674-098X.2018 12.135中国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研究现状①赵若彤(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江津 402260)摘 要: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法历来是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规范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在总结前人地质遗迹资源分类体系基础上,提出科学直观、便于操作的分类方案,对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保护和合理开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质遗迹资源是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特殊自然资源,它的形成、分布及演化都遵循地质学基本规律,与传统的矿产资源相比,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其独特的美学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生态价值。
关键词:地质遗迹 特征 分类方案中图分类号:F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4(c)-0135-02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各国出现大量的旅游地学组织,在地质遗迹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但该研究是一项新的探索性的工作,一直还未形成一套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为业内所普遍接受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案。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地质遗迹资源分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案,而且这些方案都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鉴于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案针对性强,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地质遗迹资源分类体系现状。
1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计划”推动下,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9月下发《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在此背景下,我国地质公园数量迅速增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多个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案(表1)。
2 国内学者提出的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案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学者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分类。
总结起来有五大类(表2)。
福建省地质遗迹分类与保护
![福建省地质遗迹分类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da32ba6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4e.png)
241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03-1001-1298福建省地质遗迹分类与保护①李骏(福州理工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0)摘 要:地质遗迹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与保护一直是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福建省有着悠久的地质历史,并且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活动十分频繁。
因此在福建省内部蕴藏着数量众多的地质遗迹资源,是进行地质遗迹研究的理想场地。
该文根据福建省地质遗迹的特点,应用新的分类方法把福建省地质遗迹分为5类,并对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质遗迹 福建省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分类中图分类号:F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b)-0241-03Class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FujianProvinceLI Jun(F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0 China)Abstract: Geological relics are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 is always the direction of geologists to classify and protect them reasonably. Fujian province has a long geological history, and is locat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acif ic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where geological activities are very frequent. Therefor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geological relics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an ideal site for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relic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Fujian Province,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geological relics into 5 categories by a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Geological relics; Fujian province; Geological park;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①作者简介:李骏(1990—),男,汉族,辽宁鞍山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地质遗迹。
这七大类地质遗迹,你知道几种?
![这七大类地质遗迹,你知道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be6be2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3.png)
这七大类地质遗迹,你知道几种?简介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历史时期,由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反映了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或环境的变化。
各种地貌里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地质遗迹。
按地质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形成地质遗迹可分为以下类:一、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质遗迹1.褶皱:地层受挤压作用产生弯曲变形,自上向下弯曲称为背斜,自下向上弯曲称为向斜。
连续多个向、背斜组成褶皱。
2.断层:地层或岩体在挤压力、张力、扭力、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断层。
3.节理:地层或岩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形成断裂但未产生位移,称为节理,岩浆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因冷凝收缩而产生的裂隙称为原生节理。
4.峡谷:在地壳持续抬升条件下,地表流水沿山体裂隙不断下切产生的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河谷。
谷底至山体顶部的高差反映了地壳抬升的高度。
5.夷平面:山体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期经长期风化剥蚀夷平,在接近侵蚀基准面的区域形成了较平缓的地形,夷平面上常存留有残山孤峰。
地壳若多次抬升可形成多级夷平面。
6.阶地:地壳间歇性缓慢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床底部超出洪水位之上,与新的河床形成阶梯状结构。
地壳多次抬升可形成多级阶地。
二、重力作用产生的地质遗迹1.穿洞、天生桥:墙状山体薄弱部位因风化和水的溶蚀、侵蚀作用不断被剥蚀而逐渐变薄,以至穿透,形成穿洞。
穿洞底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只残留狭窄的顶板岩石相连,便成为天生桥。
地下暗河顶板崩塌成为明河时,若尚有狭窄顶板相连,也可形成天生桥。
2.天坑:岩溶洞穴顶板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大面积塌陷,形成的坑状洼陷。
三、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遗迹1.球形风化:块状构造、、结构均匀、节理发育的岩石在物理风化作用下由表及里逐层球状层剥落。
花岗岩常见此风化现象。
2.根劈:植物的根茎在岩缝中生长,使岩石裂开破碎,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风化现象。
四、流水作用产生的地质遗迹1.波痕:河水流动对河底细粒沉积物造成的波纹,成岩后固结成波痕。
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
![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f9e76dd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0.png)
(19)古无脊椎动物
(20)古脊椎动物
8.古植物
(21)古植物
9.古生物遗迹
(22)古生物活动遗迹
四、矿物与矿床大类
10.典型矿物产地
(23)典型矿物产地
11.典型矿床
(24)典型金属矿床
(25)典型非金属矿床
(26)典型能源矿床
五、地貌景观大类
12.岩石地貌景观
(27)花岗岩地貌景观
(28)碎屑岩地貌景观
(9)典型接触变质带剖面
(10)典型热动力变质带剖面
(11)典型混合岩化变质带剖面
(12)典型高、超高压变质带剖面
4.沉积岩相剖面
(13)典型沉积岩相剖面
构造
(15)区域(大型)构造
(16)中小型构造
三、古生物大类
6.古人类
(17)古人类化石
(18)古人类活动遗迹
(49)古地震遗迹景观
(50)近代地震遗迹景观
23.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51)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24.地质灾害遗迹景观
(52)山体崩塌遗迹景观
(53)滑坡遗迹景观
(54)泥石流遗迹景观
(55)地裂与地面沉降遗迹景观
25.采矿遗迹景观
(56)采矿遗迹景观
(29)可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景观
(30)黄土地貌景观
(31)砂积地貌景观
13.火山地貌景观
(32)火山机构地貌景观
(33)火山熔岩地貌景观
(34)火山碎屑堆积地貌景观
14.冰川地貌景观
(35)冰川刨蚀地貌景观
(36)冰川堆积地貌景观
(37)冰缘地貌景观
15.流水地貌景观
(38)流水侵蚀地貌景观
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及发展方向浅析
![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及发展方向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7c81186edb6f1aff001f5d.png)
地 质遗 迹 (e— et e是 指 在 地球 演化 的 漫 G o vsg) i
有省、 、 市 自治区 , 保护面积达 10 0 k 占国土 2, 0m , O
被批准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 园。2 0 年 8 2 09 月 4
收稿 日期 :0 9 1 —1 20— 1 6
作者简 介 : 望飞 (90 )男, 翁 18一 , 浙江金 华人 , 中石化江苏油田物探技 术研 究院从 事地质 资源勘 查 , 硕士。
的地质 自然遗产 。鉴 于地质遗 迹资源研究跨越了地质学 、 经济学 、 学、 美 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 因而其类 型的划分是个 尚待深 入探讨 的复杂问题 。本文根据 地质 遗迹的成因特点 ,统计 分析了全国 12 国家地质公 园和联合 国教科文组 织所认定 的 8处 6 处 世界地质公园 的地质 遗迹资源 , 3 以内、 外动力地质作用 为基础 , 将地 质遗 迹划分为 1 1大类 ,1 4 小类 , 并对 地质遗迹资 源 的特点 、 分布规 律和发展方向做 了分析 。
地
遗迹说明 石灰岩受溶蚀作用形成 的地质地貌 流水沿花岗岩垂直节理 、 断裂切割、 冲蚀而成 流水沿石英砂岩垂直节理 、 裂缝切割 、 冲蚀而成 薄层泥岩被冲蚀 , 上层致密砂岩重力坍塌重叠而成 流水侵蚀、 溶蚀 、 崩塌作用形成 的红层砂岩地貌 受流水的溯源侵蚀 , 或沿着断裂 冲蚀切割而成 的地质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和沉积环境研究价值的河流或河段 具有重要旅游价值和科考价值 的湖泊 海蚀地貌及典型滨浅海沉积 区 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落水或瀑布群 含 C HC a o 的地热水因逸出 C 0 而形成 的 C C a o 沉淀物 长期流水侵蚀而形成 的一种水土流失 自然地貌 长期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水土流失 自然地貌 风力作用形成的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
河北迁安-迁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及评价
![河北迁安-迁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20515d580eb6294dd886c18.png)
系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 属于复杂的陆相火山-沉积 含辉石为特点, 主要由各种麻粒岩、片麻岩和斜长
岩系, 主要由陆源碎屑岩及中酸性火山岩夹煤层及 角闪岩组成。它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陆核, 也是世
油页岩组成, 含丰富的动物化石; 新生界仅发育第 界上仅有的 6 处最古老陆核之一。据伍家善、刘敦
四系, 是一套河流湖泊相的灰绿、酱紫色泥质粉沙 一 等 (1991) 测 年 资 料 , 该 地 层 年 龄 值 为 3650 ~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S the Qian'an-Qianxi National Geopark
WU Hong-mei, WU Fa-dong
G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武红梅, 武法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迁安-迁西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古老地层、峡谷、溶洞、断层、褶皱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其中以 古老地层剖面为其主体内容。本文是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将该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地层 学遗迹、地貌类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和古生物化石遗迹 4 大类, 然后以地质遗迹资源单体或类型为评价对象,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地质遗迹资源自身价值要素进行定量评价, 得出迁安-迁西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主 要地质遗迹资源达到世界级 1 处, 国家级 10 处, 省级 15 处, 地方级 17 处。该评价结果是深入分析迁安-迁 西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状况的基础, 对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资源类型; 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K928.72; X820.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75/cagsb.2011.05.13
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及评价
![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80357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3.png)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一期资源综合1.前言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地学旅游的主要推动力。
对地质遗迹调查和价值分析是开展地学旅游的前期工作,对地质遗迹的研究包括很多方面,如其经济价值评价、开发潜力评价、资源特征评价和分级等。
地质遗迹资源在国外研究得比较多,目前国内的研究以地质遗迹的评价与分级为主。
地质遗迹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
定性评价是对地质遗迹形态、成因、数量、美学价值、空间分布等的描述,常用的方法有卢云亭(1988)“三三六”评价体系[1]、黄辉实(1985)“六字七标准法”和魏小安的综合评价法等[2];定量评价是对遗迹资源价值和等级划分的评价,应用较多的方法有模糊综合法[3]、灰色多层次法[4]、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5]、单纯矩阵评价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6]等。
不同的评价方法有各自适用条件,据文献调研,层次分析法因具有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建立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在地质遗迹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7]。
张国庆(2009)就对近几年有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的项目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地质遗迹调查的内容与技术流程并描述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特点,证明了模糊评判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8];肖景义(2013)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对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研究[9]。
研究区内地质遗迹较为丰富,2001年大渡河周围因其独特的流水下蚀切割地貌和玄武岩地貌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但整个公园内还未进行过系统的地质遗迹研究。
因此本文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整个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了普查并参考国土资源部最新颁布的《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文件作了系统分类和评价;分类显示区内地质遗迹可分为九类,峡谷地貌、火山岩(玄武岩)地貌是特色性遗迹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普价值;并且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区内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丁木沟二叠纪剖面、灯影组白云岩、龙马溪组笔石化石、峨眉山火山岩系等级较高,科学价值明显。
我国地质遗迹都有哪些类型
![我国地质遗迹都有哪些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781f198d4d8d15abe234e9e.png)
我国地质遗迹都有哪些类型来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时间:2014-11-19 10:10:16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历史时期,由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反映了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或环境的变化。
这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破坏了就永远不可恢复,也就失去了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下列6种类型:(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岩石——鞍山白家坟花岗岩;陕西小秦岭元古界剖面;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层型剖面;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吉林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宁夏中宁陆相泥盆系及生物群保护遗址;云南曲靖陆相泥盆系剖面;广西桂林南边村泥盆——石炭纪地层界线剖面;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台湾的利吉青灰泥岩剖面;河北原阳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等。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地层剖面(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产地;新疆奇台县克拉麦里矽化木森林奇观;山东山旺中新世山旺组古生物群;辽宁抚顺煤田含昆虫琥珀遗址;山东泰安晚寒武世三叶虫产地;四川自贡恐龙公园博物馆;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辽宁大连白云山庄莲花状旋钮构造;四川松潘——甘孜多层次滑脱构造;北京西山的褶叠层构造;陕西蓝田铁炉子活动性断裂与河道错位;四川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景观;中国主要的构造体系等。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黄山奇峰;赞皇嶂石岩风景名胜区;丹霞山地质地貌景观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区;山东马山石柱群和硅化木群落;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景观;雁荡山流纹岩峰林地质景观区;桃渚流纹岩峰林、石林景观区;涠州岛火山喷发海蚀、海积景观;天津贝壳堤、牡蛎滩保护区;西沙群岛石岛的地质景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喜马拉雅山与现代冰川;贡嘎山冰川公园;西藏羊八井地热田;西藏的间歇喷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黄龙——九寨沟高寒岩溶钙化景观区;织金洞岩溶地质景观;黄果树瀑布群地质景观;桂林岩溶峰林地质景观;云南腾冲火山地热奇观;云南路南石林;新疆风蚀地貌景观——乌尔禾魔鬼城;长江山峡地质奇观;太鲁阁大理岩峡谷;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台湾的泥火山;台湾阳明山地热景观;台湾东北角海岸风景特定区的地形景观等。
新疆阿勒泰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新疆阿勒泰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154606e0b1c59eef8c7b482.png)
0 引言
地质遗 迹是指在地球 演化 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 由 于各种 内外动 力地 质作用, 形 成、 发 展并 遗留下来 的珍 贵 的、 不可再生 的地质 自然遗产, 是 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新疆地域 辽阔, 地质构造复杂 , 地貌类型众 多, 复杂多样的地 质作用孕育 了大量稀缺的地质遗迹和丰 富齐全的地质遗 迹类型 。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端 、 阿尔 泰 山南麓 , 区 内现拥 有国家地 质公 园2 个, 地 质遗迹 资源 具有类型 多样、 资源丰富、 等级优越 、 区域分 带特征明显 及保 护开发价值高等特点, 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 普教育价值。 本文在收集分析已有的地质遗迹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摘 要 :阿朝泰 地 区地 质遗迹 资源具有 类型 多样 、资 源丰 富 、等级优越 、区域 分异特征 明显及保 护开发价值 高等特 点 。区内有岩土体 地貌 .水体地 貌 ,冰 川地貌 、重要 岩矿 石产地 及地震遗址 等 多种地 质遗迹 类型 ,以岩土体地 貌类和 水 体 地 貌 类 占绝 大 多数 。阿 勒 泰 地 区地 质 遗 迹 为 大地 构 造 及 地 壳 演 化 研 究 ,冰 川 演化 过 程 、花 岗 岩研 究 等 方 面提 供 了 重要 线索 ,具有很 高的科 学研 究和科 普教 育价 值 。 关键 词 :地质遗迹 ,类 型;特征 ;阿勒泰地 区 中图分类号 :P 9 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9 0 3( 2 0 1 3 )0 3 - 0 0 3 9 - 0 3
2 O1 3
2 01 3
V o 1 . 8 No . 3
秦
覃等 :新疆 阿勒泰地 区地 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第8 卷 第3 期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658d4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4.png)
地质遗迹类型分类
地质遗迹是指地球历史上留下来的自然地质景观和化石遗迹。
根据形成过程和特征不同,可以将地质遗迹分为以下几类:
1. 地质构造遗迹: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体、火山岩、岩
石变形等构造特征,这些构造特征都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产物,代表着地球内部的演化历史。
2. 景观遗迹:包括峡谷、天坑、溶洞、露天矿坑等自然景观,
这些景观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水文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3. 化石遗迹:包括化石、化石群、古生物足迹等生物化石遗迹,这些化石能够记录生命演化过程的历史,是地球生物演化的重要指标。
4. 矿产资源遗迹:包括矿床、矿脉、石灰岩、盐岩等矿物资源
遗迹,这些矿物资源是地球内部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5. 地貌遗迹:包括冰川遗迹、河流遗迹、海岸遗迹等地貌特征,这些地貌特征是地球表面水文地貌、气候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代表着地球表面的演化历史。
总之,地质遗迹类型繁多,每种类型都代表着地球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过程和自然环境特征,是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和自然环境变迁的重要途径。
- 1 -。
地球上的主要地质遗迹与地质考古
![地球上的主要地质遗迹与地质考古](https://img.taocdn.com/s3/m/842750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8.png)
地球上的主要地质遗迹与地质考古地球作为一个拥有45亿年历史的行星,留下了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
这些地质遗迹不仅是地球演化史的见证,也承载着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历程。
通过地质考古,我们可以窥探地球的过去,了解地球的变迁和生命的起源。
本文将介绍地球上的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考古的重要性。
一. 化石化石是地球上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
它们是过去生物的遗骸或痕迹,在地质过程中被保存下来。
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不同时期的化石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们重建地球的演化历史,揭示物种的起源和灭绝。
二. 古地貌古地貌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表特征。
它们记录了地球地壳运动、水力作用、风力作用和冰雪作用等地质过程。
构造地貌、河流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和海洋地貌等都是主要的古地貌类型。
通过研究古地貌,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地壳演化、气候变迁以及水文地质学等重要信息。
三. 矿床矿床是地球内部物质与地质作用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它们包括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
矿床的存在和分布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质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矿床中保存着有关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热力学条件以及矿物形成和矿床富集过程的信息。
四. 古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地理学是通过研究化石和古地理环境恢复古代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通过研究古生物地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变迁,如大陆漂移、海洋扩张和气候变化等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地质考古是一门综合利用地质学、考古学和生物学等知识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球的地质遗迹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生命的起源。
地质考古有助于解答许多关于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地球过去的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地球上的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化石、古地貌和矿床等。
通过研究这些地质遗迹,人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演化历史、环境变迁以及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地质考古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地质遗迹来揭示地球过去的环境和生命的演化,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遗迹等级
![地质遗迹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e6c1495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9.png)
地质遗迹等级
地质遗迹等级是固定在地球表层的自然地质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文化和景观价值,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为旅游和教育等领域能够提供良好的资源,具有显著的价值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各国和地区相继制定了不同的地质遗迹等级。
在中国,地质遗迹等级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三种。
国家级地质遗迹是指对国家自然地质历史、科学研究和旅游资源有极高价值的地质遗迹,远超过省级和市县级遗迹的价值。
而省级和市县级地质遗迹则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或对地方文化、旅游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地质遗迹等级的划分有利于方便地面向各级政府和公众开放和保护遗迹,促进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地质科普的宣传力度,增加公众对地质知识和地质遗迹的认识。
石渠巨石群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及地学意义
![石渠巨石群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及地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d41e472f5335a8102d22086.png)
构造形迹系列位于马尔康地 向斜褶皱带内 ,马尔康地 向斜正 处于 松潘一 甘 孜褶 皱 系 的 巴颜 喀拉褶 皱带 内 。遗迹 区类型 齐 全 、分布 集 中的地 质构 造体 系对 于 马尔康 地 向斜乃 至 巴颜 喀 拉褶 皱带 的构 造特 征 和成 因 的研 究具 有较 强 的典 型性 。 图 3 遗 迹 区构 造 位 置 图 3 . 2 地层 、岩石 学 意义 遗迹 区主 要 出露地 层 为上三 叠统 和第 四系沉积 岩层 和 印支 期侵 入岩 ,其 中沉 积岩 主要 为 巴颜喀 拉 山 群 上 亚群 ( T , 岩层 。相 较 区 内其 他地 区而言 ,遗迹 区地层 区域 代表 性强 。如 在遗 迹 区东北 部 的达尔 勒 曲 河 流域 ,沿 河 分布 狭长 的第 四系 冲积 物和 零 星 的印支期 侵入 岩 ,地层 出露不集 中 ,科研 考 察难 度较 大 。 又如遗 迹 区东 南面 尼 曲河流 域地 区 ,虽大 面积 出露 第 四系 和三 叠统地 层 ,但缺 乏 花 岗岩层 ,区域代 表性
表 2 地 质 遗 迹 资源 分 类 简 表
2 资源体 系
石 渠长 须贡 玛利 山 巨 石群 地 质遗迹 区为典 型 的
- _ = :— ——= = : -—_ _ = = - ——————一
构造 剥蚀 丘状 高原 区 ,区
内特 殊 的构造 基础 、地 貌
环境 和海 拔高 度决 定 了该
一
白玛背 斜 、阿 多一康 巴俄玛 向斜 和莫利 背 斜为代 表 的褶 皱 系列 ,在 距离 遗迹 区较 近 的南 面和 东面 ,发 育多个 近 东西 向 断裂 ( 如上红 科 乡一恶 娘 逆断层 、俄木其 逆 断层 )和 北西 向
断裂 ( 白玉 寺一 解放 公社 逆断 层 、 宁 它一 灯塔 乡逆 断层 ) ,该
福建省地质遗迹分类与保护
![福建省地质遗迹分类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246ae5c8ba1aa8114531d981.png)
福建省地质遗迹分类与保护作者:李骏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26期摘; 要:地质遗迹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与保护一直是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福建省有着悠久的地质历史,并且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活动十分频繁。
因此在福建省内部蕴藏着数量众多的地质遗迹资源,是进行地质遗迹研究的理想场地。
该文根据福建省地质遗迹的特点,应用新的分类方法把福建省地质遗迹分为5类,并对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质遗迹; 福建省;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分类中图分类号:F968;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b)-0241-03Class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Fujian ProvinceLI Jun(F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0; China)Abstract: Geological relics are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 is always the direction of geologists to classify and protect them reasonably. Fujian province has a long geological history,and is locat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acific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where geological activities are very frequent. Therefor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geological relics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an ideal site for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relic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Fujian Province,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geological relics into 5 categories by a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Geological relics; Fujian province; Geological park;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区域,东临太平洋,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处于亚欧大陆板块和大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研究地质遗迹分类体系齐岩辛1,许红根1,江隆武1,胡济源2(11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杭州311203;21安徽332地质队,安徽屯溪245000)摘要:为使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科学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案来规范和建立地质遗迹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质遗迹;分类体系;遗迹代码中图分类号:F9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399(2004)03-0055-04目前,地质遗迹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结合各家说法,多数观点是: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地质遗迹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的独特性、宝贵性,因此,对于如何保护地质遗迹和可持续利用地质遗迹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在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碰到关于地质遗迹分类的问题,科学统一的地质遗迹分类体系将会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变得规范化、科学化,也便于对地质遗迹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1已有分类方案特点地质遗迹的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各家仍在探索发展之中,下面简要介绍目前已有的几种地质遗迹分类方案。
(1)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6分类¹中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研究所编制的5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6(1992)中,以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为基础,突出旅游地质资源的地质环境特点进行分类,将已知的重要旅游地质资源分为35类。
此分类方案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地质遗迹,分类较细,是我国较早的关于地质遗迹的分类方案。
该方案未将旅游地质资源分成几个大类归并,使得一部分类还能细分,有些大小类同档,分类程度不同。
另外,把石窟、岩画及摩崖题刻按旅游地质资源处理也有些不妥。
(2)丁季华等分类º丁季华主编的5旅游资源学6(1999)一书,把自然旅游资源分为6类:地质类旅游资源、地貌类旅游资源、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水文类旅游资源、生物类旅游资源、太空类旅游资源。
在这6大类中又划分出若干小类,共26项。
其中,除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生物类旅游资源外,其他4类均与地质遗迹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该分类中,地质类旅游资源和地貌类旅游资源在分类标准上不太明确,分类过粗。
大类中部分小类归类欠妥,如海蚀、海积应为地貌类遗迹等。
(3)陈安泽分类»陈安泽的地质地貌景观(地景)资源综合分类方案,把地质景观分为4大类:地质构造大类、古生物大类、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现象大类、风景地貌大类,大类下面又分出19个类,类下面分出53个亚类。
该分类基本涵盖了所有地质遗迹类别,得到多数专家认可。
作者认为分类中的洞穴类可考虑不予设置,部分亚类的归属也有些不妥,如古火山遗迹归入构造类或地貌类较为适宜,古冰川遗迹归入岩石类较为适宜等。
(4)陶奎元等分类¼陶奎元等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把地质遗迹分为10大类,分别为:¹地层类、º构造类、»岩石类、¼矿床类、½矿物类、¾化石类、¿古人类文化遗址、À地质灾变、Á地形地貌类、Â在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的遗址。
大类下面共分出49个小类,并对大类和小类按顺序给出一定的代号,该分类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分类。
不过部分大类(如地形地貌)分出的小类存在重叠和不全面现象,大类和小类给出的代号没有一定的规律,不便于推广使用。
(5)5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6分类½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编写的5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6(讨论稿)(2002)中依据造成遗迹的动力因素、主体物质组成及成因把地质遗迹分为10大类,分别为:¹地层类、º构造遗迹类、»岩石遗迹类、¼矿床(产)遗迹类、½矿物遗第6卷第3期资源#产业Vol16No13 2004年6月RESO UR CES&IN DU ST RIES Jun12004收稿日期:2004-07-25;第一作者简介:齐岩辛,男,助理工程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
迹类、¾化石遗迹类、¿史前人类遗存类、À地质作用遗迹类、Á地质灾害遗迹类、Â地貌遗迹类。
大类下面共分出68个小类,但仍存在部分大类分出的小类有重叠现象,另外部分小类所归的大类也欠妥。
(6)5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6(试行)分类¾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编写的5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6(试行)(2002)中,为了便于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景观的标示说明和保护利用,从较直观的景观自然分类出发,避免过分的专业化,把地质景观分为7个大类:¹典型地质剖面;º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¼水体景观;½地质灾害遗迹景观;¾地质工程景观;¿典型矿床及采矿遗址景观,大类下面又分出40个小类。
分类首次引入了英国自然保护委员会提出的出露性景点和完整性景点两大类概念。
该分类系统从地质景观的角度出发,把类别进行归并缩减,扩大了大类的容量;首次增加了人工的地质工程景观,作者认为该类不应单独提出,可考虑与地质灾害合并为一类;另外,分类实为地质公园的建设指南,也可作为一般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的分类参考。
(7)已有分类存在问题通过对已有地质遗迹分类方案的分析,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¹个别分类方案依据和原则不清,有的还扩大了地质遗迹的内涵;º多数分类方案中有重叠现象;»部分小类的归属不当。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目前亟需建立统一的地质遗迹分类体系来规范地质遗迹的分类。
3地质遗迹分类体系311分类依据和原则由于地质遗迹是一种地质自然遗产,也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物质,因此,它们就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在一定程度上,用其物质组成表示其自身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但也有例外,有些地质遗迹(如地质地貌)用物质组成并不能表达其所表现的特点和形态,单一用物质组成就不能区分它们,而用其成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反过来,单独用成因也不能解决所有地质遗迹的分类问题。
可见,单一的分类依据不能解决地质遗迹的分类问题,因此,我们提出用/物质组成)))成因综合分类法0来解决地质遗迹的分类问题。
物质组成)))成因综合分类法,其分类依据是综合考虑地质遗迹的物质组成和成因因素。
分类的基本原则是:¹能够基本涵盖国内地质遗迹的实际类型;º尽量避免不同类型遗迹的叠加和分类不确定性;»充分考虑到遗迹小类的不断补充与完善。
312遗迹类型代码的确定考虑到对地质遗迹统一管理的需要,每一类地质遗迹应有一个统一规范的代码来代表,我们对每一类地质遗迹及其小类给出一定规律的代码来代表该类遗迹。
遗迹类型代码确定的规则为:大类代码为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该字母为大类主体词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小类代码为两个英文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为该小类所归大类的代码(大写),第二个英文字母是小写,代表遗迹的小类,为小类主体词(或关键词)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若碰到小类主体词(或关键词)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有相同时,后来者取主体词(或关键词)英文单词的前两位英文字母。
313地质遗迹分类体系按照本文所提到的/物质组成)))成因综合分类法0,把地质遗迹总体分为9大类,即地层类(S)、构造类(T)、岩石类(R)、矿物类(M)、矿产类(C)、古生物类(P)、地质灾害类(D)、地质地貌类(L)及水体类(W)(实例见表1)[1]。
31311地层类指具有区域性或全国、全球性典型意义的各类典型、标准地层剖面。
可分为5个小类(后面括号内为小类代码,下同):¹岩石地层剖面(Sl);º年代地层剖面(Sc);»生物地层剖面(Sb);¼事件地层剖面(Se);½层序地层剖面(Ss)。
在某一典型或标准地层剖面中,可能会出现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层、典型岩石或典型矿物,则应作为剖面一部分归类,不应单独分类。
当某一地层剖面既是典型或标准地层剖面,其剖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又组成特殊的、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分成一类或两类处理。
31312构造类指具有典型意义各级尺度的构造点及构造现象。
可分为4个小类:¹全球性构造、板块构造或地质体的关键位置(T g);º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构造(T r);»典型的中小型构造(T m);¼典型意义的火山构造(T v)。
如果是大型乃至巨型的断裂、褶皱、推覆运动等形成的宏观尺度的构造地貌现象时,则应归入地形地貌类中的构造地貌小类中,如四川龙门山葛仙山飞来峰等。
当某一典型的火山构造,内部存在典型岩石或矿物时,仍按火山构造归类;若火山构造又组成了典型的、特殊的火山岩地貌景观时,则不再归入火山构造小类,应考虑归入火山地貌小类中。
31313岩石类指具有典型(特殊)意义或现象(岩相、结构和构造)的各类岩石。
可分为5个小类:¹典型(特殊)意义的侵入岩(Ri);º典型(特殊)意义的火山岩(Rv);»典型(特殊)意义的沉积岩(Rs);¼典型(特殊)意义的变质岩(Rm);½具有工艺或观赏价值的岩石(Ra)。
56资源#产业2004年表1地质遗迹分类体系及实例大类类型代码实例地层类(S)岩石地层剖面S1浙江江山大陈乡荷塘组正层型年代地层剖面Sc浙江常山达瑞威尔阶全球界线层型生物地层剖面Sb云南澄江动物群剖面层序地层剖面Se湖南桃源九溪(台地边缘)剖面事件地层剖面Ss华南二叠)三叠纪地质事件岩相地层剖面Ss四川峨眉龙门硐三叠系剖面构造类(T)全球性构造、板块构造或地质体的关键位置T g台湾太鲁阁峡(板块构造点)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构造T r中国郯庐断裂表现点典型的中小型构造T m浙江常山砚瓦山-箸溪变形带典型意义的火山构造T v浙江芙蓉山破火山岩石类(R)典型(特殊)意义的侵入岩Ri浙江舟山桃花岛花岗岩典型(特殊)意义的火山岩Rv浙江雁荡球泡流纹岩典型(特殊)意义的沉积岩Rs北京西山丁家滩含微晶丘碳酸盐岩典型(特殊)意义的变质岩Rm甘肃北山清水沟蓝闪石片岩具有工艺或观赏价值的岩石Ra浙江常山花石(瘤状灰岩)矿物类(M)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石类矿物产地M j浙江昌化鸡血石具有重要工艺或观赏价值的矿物产地M a贵州的辰砂晶洞种类、成因或特点罕见的其他矿物产地M i山东金刚石矿产类(C)典型的金属矿产产地Cm江西德兴铜矿典型的非金属矿产产地Cn浙江武义萤石矿古采矿遗址Cs浙江温岭长屿硐天古生物类(P)史前人类遗迹P h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古生物化石保存地Pb四川自贡恐龙化石古生物遗迹保存地Pt内蒙古恐龙足迹孑遗古生物保存地Pr湖南柴云万峰山银杉、冷杉群地质灾害类(D)地震遗迹De河北三河)平谷地震现代火山遗迹Dv云南腾冲火山泥石流遗迹Dd贵州东川泥石流滑坡遗迹Dr长江山峡新滩滑坡崩塌遗迹Dc陕西翠华山崩塌地裂和地面沉降遗迹D1陕西西安地裂缝陨石撞击遗迹Dm吉林双阳陨石陨落点地质地貌类(L)花岗岩地貌L g安徽黄山陆源碎屑沉积岩地貌Ls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火山岩地貌L v浙江雁荡山碳酸岩地貌L k云南石林变质岩地貌L m山东泰山冰川地貌L g1四川海螺沟风成地貌La甘肃敦煌雅丹土石林地貌L p云南元谋盆地班果土林海岸地貌Lo辽宁大连金石滩峡谷地貌L b四川大渡河黄土地貌L1陕西洛川黄土河流地貌(阶地等)Lr湖北长江下荆江段牛轭湖构造地貌L t四川龙门山葛仙山飞来峰水体类(W)特殊成因意义的河流或风景河流段Wr广西桂林漓江特殊成因意义的湖泊W1浙江杭州西湖瀑布Wf浙江诸暨五泄特殊成因意义的泉水Ws山东济南趵突泉地热与温泉Wg浙江南溪温泉湿地Wm江西鄱阳湖57第3期齐岩辛等:地质遗迹分类体系若典型(特殊)意义的岩石又组成特殊或典型的地形地貌景观时,可考虑单独归入地貌小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