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小说的主题
高中小说阅读指导:小说主题
高中小说阅读指导:小说主题小说主题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串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小说主题能够揭示人性善恶、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复杂性的把握和挖掘。
小说主题的复杂性一、主题与母题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主要思想或中心信息。
母题是反复出现的想法、形象或元素,具有象征性的价值。
主题和母题的主要区别:1.主题是抽象的,母题是具体的;2.主题具有价值判断,而母题只是一种描述。
如“爱情”“战争”“复仇”是母题,而“爱情至上”“反对战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则是主题。
二、主题的复杂性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往往表现在小说主题的象征性和多义性两个方面。
1.象征性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概括、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在分析小说主题的象征性时,要注重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物象和环境的把握,体会其象征内涵。
2.多义性是指一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不是确定的,而是模糊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义的。
对于小说来说,“主题鲜明”很难说是一个优点,这缘于世界是复杂的,而小说作为世界的再现,必定是复杂的。
三、悲喜剧主题悲喜剧本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体裁,其中结合了悲剧与喜剧的成分,由于小说具有复杂性,其主题也经常会出现悲喜剧皆有的现象,但占主导地位的悲剧性仍是小说的核心主题。
悲喜剧主题的特点:1.喜剧外壳悲剧内涵:悲喜剧主题的本质是悲剧,而喜剧则是外壳,通过喜剧的表达方式,更能衬托出悲剧主题的深刻性;2.以乐景写哀情:在悲喜剧主题的处理上,作家往往会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对悲剧主题更能感同身受。
高考小说选材人文主题梳理梳理历年全国卷及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真题,总结归纳后发现,在题材、主题及形象意蕴方面,皆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征程上的精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标题、主旨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 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有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 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 形告知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 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 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 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 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 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 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养活 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 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 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 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 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 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 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 钱一拿,推土机立刻就要开进来了。
[典例1] (202X·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锄
(完整word版)小说阅读之概括主旨
小说阅读之概括主旨一、学会一些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1。
记叙类文章(这里指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主旨的理解。
(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
如《枣核》一文的最后一句:“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卒章显志,表现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和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
(3)从分析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
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作者的中心意图。
同时,从议论、抒情句中,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情感的变化。
如从《一面》一文最后五小节的议论和抒情句中,即可概括出文章主旨。
(4)从概括文章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中,我们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小说写了三个场景:一是听控诉;二是救父女;三是拳打镇关西。
三个场景把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鲁提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性格特征。
通过叙述这一事件,作者表达了封建社会被压迫的人民对伸张正义的渴望.(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和活动的以及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写此文时正值小弟去世,她有感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而悟出“生死谜,手足情"。
有了这个背景,你就能理解,实际上作者是以紫藤萝花的荣枯来喻人生,来表达自己对生死的态度的.【真题解析】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重难点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旨(一)-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7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观题答题技巧(一)这里说的主旨题,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抓标题: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抓情节: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确定了小说的主旨方向。
抓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抓环境描写:①分析环境的特点。
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②抓背景介绍。
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抓作者的思想倾向:①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
②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
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两种:1.理解标题含义(意蕴)型2.分析标题的作用型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意蕴等,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对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创作意图的精要概括。
所以解答主旨、标题题,首先要想到文章的创作意图。
小说的主旨和标题,即使考题中没有直接考查此类题目,也可能会出现在其他题目的解答中,因为均离不开对小说主旨的把握和对标题服务主旨意图的揣摩。
所以说,“小说主旨和标题”不考也考。
标题作用分析的“五个角度”一、(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说阅读探究主题
2.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 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 代背景。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 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 的真正内涵和主题。 3. 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 作意图。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 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
习题训练
•《不是时候》T4
• 1、展现了现代人的杂乱、单调、乏味、孤独的生 存状态 • 2、表现了人在生活的压力下的一种消极、阴暗甚 至病态的心理 • 3、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小说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四类) 1.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 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及假恶丑。 2.通过寓言形式,将人生的重大问题寓于 故事之中。 3.针砭时弊,用故事的形式揭露和鞭挞现 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4.反映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
三、探究小说主题的常见题型(三类)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 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 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 (某一个问题)的理解
四、怎样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 1.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 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 依据。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 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 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 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 他,反而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 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 哀。如果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 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
小说阅读
-----探究小说主题
《小说主旨、标题》
3.环境角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 景等,渲染环境氛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祝福》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渲 染了欢乐的气氛,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明辨 题干中一般有“题目”“标题”等字样,再有“好处”“妙处”“为什么” 题型 等字样,就是标题作用探究类题目
2.定角度,找对应
标题作用探究题的思考角度
人物
情节 小说
环境
除以上四角度 之外,还可以 从自身表达特 点和读者的角 度思考。
主题
标题作用探究题的6个思考角度 以《祝福》为例
1.人物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暗示(揭示)人物命运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 展开的,用祝福的热闹繁忙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题目与人物紧密相连。
(提示: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 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如: 《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
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 度的罪恶。
备考关键能力 落实“五抓”,解答小说主旨题
精讲二:探究标题的作用
1.审题干,明方
向
题干 示例
(2021·浙江卷)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2019·浙江卷)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
子”?为什么?
(2016·全国卷Ⅱ)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 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高中语文小说主题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小说主题总结归纳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阅读各种小说,理解其中的主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将从情感、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和历史传承四个方面对高中语文小说的主题进行总结归纳。
一、情感类主题在许多高中语文小说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小说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热爱、亲情和友情等情感需求。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揭示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人类幸福的追求。
二、社会问题类主题小说经常通过描述社会问题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弊端和不公。
例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小说关注当代青年的心理困惑、社会竞争和人际关系,引发了对社会价值观、阶级固化等问题的深思。
三、人生哲理类主题许多高中语文小说探讨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人性的复杂。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以主人公令狐冲的人生观和江湖信仰为主题,探讨了江湖文化与现实社会伦理的碰撞。
四、历史传承类主题小说常常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来讲述和传递历史的价值和文化遗产。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描绘农村家族的兴衰变迁,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结归纳:高中语文小说的主题多种多样,包含了情感、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和历史传承等方面。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小说,学生能够增长见识,了解社会现象,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小说,分析其中的主题,并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样就完成了2000字的文章,从情感、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和历史传承四个方面对高中语文小说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文章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没有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说阅读主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题分析五、概括小说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上下,因此,观赏小说必须观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法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
对主题比拟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一〕常见题型: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挖掘的根本途径: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小说的标题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开展看、从言语感情色彩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根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挖苦、批判、揭露、责备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主题探究题分类与挖掘途径:〔1〕思想感情意蕴探究①通过形象来完成。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行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完成。
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状的时代背景。
〔2〕思想意蕴、感情意蕴探究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感情意蕴,是指作品的感情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感情态度、喜怒褒贬等。
虽说二者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感情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感情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特长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3〕启发(思考)类探究启发(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有启发性,更简单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高考小说阅读之主题
• 三维设计《橘子》 • 观点一:主人公是“我”。小说的主体内容,是通过 “我”的反思,揭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感受,一者无聊 倦怠,一者温暖坚定。“我”的感情变化,是小说的 主线,串连起小说的情节,也表达了对人世的悲悯, 形成了小说的情感内蕴。小说的主要“意象”——橘 子的情感意义也是通过“我”的视角赋予的,“我” 才是小说中人生的觉悟者。小姑娘只是引发“我”的 反思和情感变化的一个外部因素,不能视为小说主要 形象。 • 观点二:主人公是小姑娘。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小 姑娘。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正是小姑娘姐弟之 情的象征。小姑娘抛散橘子,是小说的中心情节。 “我”在小姑娘抛散橘子之前之后的情感叙述,只是 为了烘托小姑娘不同于“我”的人生态度,目的是突 出小姑娘的形象: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着精神的光 芒。小姑娘才是“我”人生的启蒙者。“我”只是一 个叙述者、观察者,不宜看作小说的主要形象。
• 参考答案: • (1)叙述方式是插叙, • (2)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情 节的开展作铺垫,让故事的结局出入意料。 • (或者答“与结尾形成反差’或”与结尾 形成对比“都可以。)
•
• • •
•
C、把握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 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 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 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 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高考常见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 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 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如三维设计第五讲师之说 例2《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题)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如三维设 计2009年山东模拟《吃饭》第一题)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 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 样、富有方言色彩),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 趣。(如三维设计第五讲师之说例三《泥人张》第 五题)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5小说阅读之主题(解析版)
小说阅读之主题专题导航【考点解读】1、新课标对小说阅读主题掌握的基本要求:能够明确什么是小说主题,清晰小说的政治主题、道德主题和人物精神主题。
在掌握小说主题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基本内容。
2、考查内容: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主题的方法,小说主题与标题含义、写作手法、中心句、段落作用等题型相结合。
【常见题型】1、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中心句)的理解或看法。
文中作者或人物的议论抒情句往往能够体现文章主题,由议论抒情的内容引出文章主题。
2、某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文章主要人物言行,由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引出文章主题。
3、文章标题的含义。
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目,是文章主题的体现,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分析文章题目,尤其标题所所蕴含的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往往与主旨紧密相关,由题目引出中心思想,表层与深层分别分析概括。
4、文章中段落的作用。
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携领的作用,文章的结尾起的画龙点睛、暗示主题的作用。
重点段落的结构作用与内容作用都与小说主题息息相关。
5、文章某一写作手法对于小说主题的作用。
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暗示或突出小说主题。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2021春•安居区期中)小说阅读。
口罩黄大刚①街上戴口單的人越来越多了。
开始是零星几个人戴,人们还像看怪物似的,嘴上虽不说,眼里却藏着不屑。
小说阅读—主题及创作意图
评价
对……深 沉感慨 对人间亲 情的赞美 对道德良知 肯定与呼唤 对人间大爱 的歌颂
宽容过失 ④(盲老与退老) 操办后事 人性善良
深刻意蕴:
①小说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无常命 运的深沉感慨。 ②盲眼老人对那只鸟的感情和态度,寄托了 老人对阿捷的无尽眷念,表达了作者对人间 亲情的赞美; ③退休老人为放飞鸟所作的种种努力,体现 了退休老人为错判而追悔不已,表达了作者 对道德良知的肯定与呼唤; ④盲眼老人对退休老人无心之错的宽容,退 休老人为盲眼老人操办后事,表现了人性的 善良,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大爱的歌颂;
考点解读:
小说主题表现很含蓄,它是借助人物、 情节、环境甚至小说的标题等多重因素表 达的,因此,小说主题概括一定要在通览 全文、概括情节、把握人物、联系背景和 动机这样全面的考虑之下进行。 在探究、概括时,多思考一下作者为什 么要写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件事情, 追究情节、事情背后的根源,从而推知作 者对社会、人生、世界的看法。
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需结合 全文,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探究意蕴的角度
①角度一:整体情节 ②角度二:人(主角) ③角度三:人(配角) ④角度四:人(“我”) ⑤角度五:人(作者) ⑥角度六:环境(景,物) ⑦角度七:关系(人与人、人与物)
评 价(情感取向)
角度与“深刻意蕴”同 评价的主体往往是作者 格式: 对……赞美/赞叹/褒奖/歌颂/肯定等 对……厌弃/鄙视/批判等
高考真题《溜索》(2010· 江苏) 14.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 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 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 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 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小说阅读之标题与主旨探究题
小说阅读之标题与主旨探究题2023-11-2713:52•老谢语文堂一、常见的小说主旨(-)人与自我的关系1、表达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自己的情绪、情感2、表达作者自身的精神世界(二)人与他人的关系1、人间三情:(1)亲情:伟大,我爱家人,家人爱我,逝去的家人,怀念(2)友情:无私、纯洁、真正友谊的含义(3)爱情:对爱情的向往,朦胧,美好;对过去爱情的赞美,反思当今的爱情观2、主流价值观: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人间自有真情在、普世价值、奉献,温暖他人和社会、宽容大度、担当、责任、爱国、报效国家、善恶有报、3、人性:美好、真善美(乐观、坚强、勤奋、劳动、务实、面对磨难的态度……)、假丑恶(具体化,如贪婪、虚伪、虚荣……金钱至上、出卖人格、重视物质享受,轻视精神世界)4、底层小人物:(1)生活艰辛,同情,怜悯(2)小人物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可(3)对小市民心态的批评与讽刺5、英雄人物:赞美、歌颂;现实意义6、职业人物:职业精神(1)教师: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因材施教;感恩;乡村教师群体的不易与伟大(2)医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7、他人的精神世界:回归生活、抓住生活的美好、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尊严与骨气、(三)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动物:(1)动物与人的情感,友情、忠诚;人对动物的情感,愧疚(2)动物间的亲情,某种感动人心的东西,给人的启示,给人带来的反思3、自然形象:自然的原始美和生命力4、环境保护、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四)人与社会的关系1、民族: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中华一家,血浓于水2、战争:揭露战争残酷,对人的影响,渴望和平;以小见大3、社会状况:(1)揭示社会状况(以丑为美、颠倒黑白、人格不平等、贫富差距大……)(2)通过社会状况反映人的生存状况4、官场:(1)揭示……现象(公款吃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用人制度问题、腐化手段多(2)清官:赞美、歌颂;贪官:批评、谴责5、生活的艰辛、不易,但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生活压抑,追求质朴纯真的生活等等二、常见设问模式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把小说的题目XX改成XX,好不好,为什么?④小说XX为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考虑,请选择某一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
小说之主题
概括并分析作品主题(小说类)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小说阅读中“概括作品主题”的知识,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形成理解、分析、鉴赏文章的基础。
2.典型练习,使学生掌握概括作品主题的方法。
3.归纳答题技巧,明白答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二、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③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三、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四、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
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这有利于理解主题。
②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
分析人物形象,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
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
③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
环境描写为了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人物的性格提供了背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从社会大背景方面去寻找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也可以借助注释等。
④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
2.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小说阅读——主旨、标题考向一分析小说主旨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
小说主旨:思想意蕴——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侧重文本带来的思考和认识。
情感意蕴——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
常见设问方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4)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启示?一、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1.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等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或假恶丑。
如《孔乙己》《边城》。
2.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如《小公务员之死》。
3. 通过传说、寓言等寄寓人生哲理。
如《第9车厢》。
4.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如《骑桶者》。
二、分析小说主旨的方法1、抓小说的标题。
有的小说标题除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小说主题,如《祝福》。
2、抓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要揭示的社会意义。
3、抓作品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
认识人物思想性格上的时代烙印,把握其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理解小说主题。
4、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如抓住小说关键词语把握。
三、主题概括常用语1.歌颂、赞扬、同情、叹息……;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3.揭示……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四、答题模板小说通过…情节,刻画…形象,表现/颂扬/讽刺…现象/矛盾,呼吁…考向二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标题对于小说而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探究标题含义。
如“XX”作为小说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探讨标题作用。
小说以“XX”为题,有何好处?3、分析是否可换标题。
把小说标题“XX”改为“XX”,你认为是否可以,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小说阅读分析小说的主旨
小说阅读分析小说的主旨一、【知识要点】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2.要素与主旨的关联小说的主旨分析来源就是分析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通过对三要素的具体分析,得出整篇小说的主旨。
小说的主旨一般体现讽刺的意味,讽刺当今社会中不道德的现象等,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教育意义。
(注意:小说的主旨不全是讽刺)【解题技巧】◆提问方式:(1)分析小说的主旨。
(2)如何体现主旨的?◆答题方法:(1)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小说的人物,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等,从而逐步分析得出小说的主旨。
(2)小说的讽刺意义小说往往是通过某个个体折射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分析时一定要重点分析某个个体的特点及言行举止。
3.小说中的表达技巧:(1)表达技巧修辞格:比喻、排比、夸张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等;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2)表达效果通过具体的情境分析,首先要小说的写作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才可以透彻地分析小说中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其次是要看这些句子出现在文章的位置,不同位置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不同,最后是分析这些句子所用表达技巧的效果。
【解题技巧】◆提问方式:(1)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用什么手法展现,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方法:(1)分析句子所用表达技巧从知识梳理中的三种观点入手分析,得出正确的表达技巧,并指出。
(2)分析其表达效果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并且要联系整篇小说的主旨。
二、【例题解析】(一)如果只有一件防弹衣子寒四年前,我在读大二,暑期社会实践时,被分到市电视台的一个法制节目组,整日和警察、罪犯打交道,忙得不亦乐乎。
-次,我跟着记者老赵来到刑警队,采访一位据说屡建战功的张大队长。
那天,我们还没来得及架好摄像机,队里就接到紧急命令,说有两个持枪歹徒劫持人质,需要刑警队火速支援。
机会难得,老赵马上向台里请示,希望参加抓捕行动的拍摄,很快得到了许可,前提是:绝对保证自身安全!战前会的气氛非常凝重,张队长布置完任务,拿出了七件防弹衣,把其中的三件交给我、老赵和保护我们的一个刑警,面无表情地说:"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战斗状态,不是去游山玩水拍风景,你要绝对保证两位记者的安全!"刑警响亮地回答之后,协助我们穿上防弹衣。
小说的主题
是小说鉴赏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善良勤劳的祥林嫂难逃夫死被卖、子丧
无依、流落街头、客死他乡的命运,从祥林 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 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 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祥林 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 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塑 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 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抨击。
其中第一个省略号处为文章主要情节内容的一句话概括谁做了什么事情第二个省略号处为小说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三个省略号部分为作者借助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所表达出的对社会生活本质性的思考和感悟人们通过对什么现象持有什么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高三复习小说阅读
——小说的主题
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
物形象是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主
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五)、关键语句是小说主题的窗口
小说一般不直接表达主题,但有时一 些议论抒情性的语句是分析小说主题最便 捷的标志。
如《项链》中有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 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
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小说《祝福》对鲁镇(特别是
鲁四老爷家)的描写,为读者展示 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特有的
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命
运的社会根源。
(四)、背景是小说主题的铺路
阅读小说,必须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才能 比较准确、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思想。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 “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 的环境描写,熟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 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 的时代特征。小环境背后的大背景往往能充 分体现小说的真实主题,而紧扣时代的分析 能使我们对主题的欣赏不产生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之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一、基础知识主题思想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一)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
作品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有利于我们理解主题。
(三)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
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
(四)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
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及人物的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活的背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从社会大背景方面去寻找到环境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也可以借助注释等。
(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六)注意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角度给小说定性,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还是悲喜交加的。
(七)提示主题的关键句子,有的是议论性的句子,有的是抒情性的句子,还有的是反映人物情感变化的句子等。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主题概括常用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语言表达一般模式:概括主题: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
其中第一个省略号处为文章主要情节内容的一句话概括(谁,做了什么事情),第二个省略号处为小说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三个省略号部分为作者借助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所表达出的对社会生活本质性的思考和感悟(人们普遍应对什么现象持有什么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例文精讲一】猎手贾平凹①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②这猎手粗脚大手,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颗在鞋底蹭亮的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
但猎手并不用枪,特制一根铁棍,遇到狼故意对狼扮鬼脸,惹狼暴躁,扬手一棍扫狼腿,狼的腿是麻杆一般,着扫即断。
然后挡腰直敲,狼腿软若豆腐,遂瘫卧不起。
旋即弯两股树枝吊起狼腿,于狼的吼叫声中趁热剥皮,只要在铜疙瘩一样的狼头上划开口子,拳头伸出去于皮肉之间嘭嘭捶打,一张皮子十分完整。
③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猎杀尽了。
④没有狼可猎,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闷酒,倏忽听见一声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
这种现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猎手无聊得紧。
⑤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头见前面三棵树旁卧有一狼作寐态,见他便遁。
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扫帚大尾竖起,尾毛动,发一面旗子。
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
猎手将落在肩上的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
猎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伤而发疯的恶狼。
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咙。
人狼就在地上翻滚搏斗,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松。
眼看滚至崖边了,继而就从崖头滚落数百米的崖下去。
⑥猎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块凸石上,惊而发现了一只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一脑壳的桃花瓣。
猎手看出这是狼妻。
有狼妻就有狼家,原来太白山的狼果然并未绝种啊。
⑦猎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窝进去一小小石坪,一只幼狼在那里翻筋斗。
这一定是狼子。
狼子有一岁吧,已经老长的尾巴,老长的白牙。
这恶东西是长子,还是老二老三?⑧猎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见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帘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须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虫。
不用问这是狼父了。
狡猾的老家伙,就是你在传种吗?狼母呢?⑨猎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个洞口。
⑩……⑾猎手和狼终于跌落到了崖根,失掉在斜出的一棵树上,树咔嚓断了,同他们一块坠在一块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剧痛,然后一片空白。
⑿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
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选自《太白山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划波浪线的第③节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答案】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的波澜陡起做铺垫。
内容上:狼被猎尽,说明猎手杀狼数量之多,猎杀本领了得,才会有下文失去对手的百无聊赖,才会有突遇对手的故事波澜。
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第⑤节划横线的句子。
(3分)【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再现了猎手面对狼时的气定神闲,以及猎杀手段的娴熟残忍。
3、综合全文来看,你认为猎手是个怎样的人?请联系文中相关情节作分析。
(4分)【答案】文中猎手是一个残忍嗜杀,贪得无厌,人性扭曲的人。
理由:能用枪猎狼,却偏要用棍虐杀;活剥狼皮,手段极为残忍;无狼可猎,竟至于寝食难安;坠落山崖,仍念念不忘猎狼之事,把对方视为恶物,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比对方更甚百倍。
4、⑥—⑩节,作者细致描述了猎手跌落过程中的所见所想,其目的何在,请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4分)【解析】从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即使是彪悍的狼,最终也要依靠天然的屏障来保护自己,即使是彪悍的狼,最终也一命呜呼了,可见生命的渺小和脆弱。
从文中“能用枪猎狼,却偏要用棍虐杀;活剥狼皮,手段极为残忍;无狼可猎,竟至于寝食难安;坠落山崖,仍念念不忘猎狼之事,把对方视为恶物,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比对方更甚百倍。
”等处可以看出猎手是一个残忍嗜杀,贪得无厌,人性扭曲的人。
可见,猎手已完全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恻隐之心”,异化成了比狼还凶狠的动物。
揭示了人性缺失的一面:处于死亡边缘却不醒悟,仍然盘算着将对手斩尽杀绝。
【答案】揭示了自然界生命脆弱的一面;即使是彪悍如狼者,也不得不依靠天然的屏障来寻求自保。
猎手一路所见肚皮丰满的“狼妻”,翻筋斗的“狼子”,瘦皮包骨的“狼父”,坠落之时想到的仍然是猎杀,突出表现了猎手已完全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恻隐之心”,异化成了比狼还凶狠的动物。
揭示了人性缺失的一面:处于死亡边缘却不醒悟,仍然盘算着将对手斩尽杀绝。
5、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种荒诞的“聊斋”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解析】开放性题目,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1:结局是自然对人类下的最后通牒。
与猎人一同摔下来的狼变成了四十来岁的男人,告诉人们:人类在屠戮狼群,破坏自然的同时,其实就是杀死自身。
示例2:猎手无狼可猎,竟至于寝食难安,于精神恍惚间误将他人作狼加以猎杀。
作者写作意图无非是想揭示人类的残忍嗜杀,贪得无厌,终将导致害人害己。
示例3:结尾猎手看到死的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而地上却没有狼,作者似乎是想引导我们设想,这只是猎手的灵魂在俯视一切。
这样一来,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人与自然的斗争,人类也许能占有一时的上风,但终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例文精讲二】伞汤学春(1)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2)师父送至山门。
(3)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4)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
师傅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5)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
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
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
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
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6)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7)师父一怔。
(8)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
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
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9)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10)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
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11)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12)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13)却是扶不起。
(14)师父愕然。
(15)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16)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17)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18)“谢师父。
”徒儿起来,拱手。
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
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19)“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20)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21)“别怨徒儿放心不下。
”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22)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23)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24)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25)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26)“求师父指点。
”徒儿又跪下了。
(27)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