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中医治疗
如何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如何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https://img.taocdn.com/s3/m/720eb1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8.png)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252020年 第29期探头对微小的包块、病变都能进行扫描并显示在影像学图像中。
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前不需要膀胱充盈,不需要患者憋尿,此外也不会受到脂肪、肠气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探头的分辨率也在越来越高,频率不断加大,这样就促使超声图像越来越清晰。
但是同腹部超声检查一样,阴道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使用阴道超声检查盆腔外包块或肝脾周围积液就不能清晰的表现,其检查的结果准确性有所降低。
阴道超声的优点相对较多,它不需要憋尿,不需要等待,为患者减轻憋尿的痛苦,节约检查时间;对于肥胖病人,不需要经过腹部多层组织及脂肪,减少声束吸收,图像较经腹超声清晰;对于前位及后位子宫的显示满意,对卵巢、输卵管及盆腔微小病变显示清晰,对血流信号敏感,更容易引出血流频谱,有利于妇产科疾病鉴别诊断;对盆腔小包块、盆腔积液显示满意,有利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可用于盆腔肿物及附件肿物的穿刺活检。
三、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的比较1.异位妊娠的诊断(1)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属于腔内超声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将高频探头伸入到患者阴道内穹窿部位,可以对子宫以及子宫周围进行仔细扫描,同时扫描过程中受到肠道内气体、腹壁脂肪、膀胱是否充盈、腹部手术瘢痕等影响较小。
同时阴道超声检查的高频探头比腹部超声检查探头要更小、更灵活,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扫描,因此影像学图像更为清晰。
患者进行检查时无需憋尿,这样既缩短了检查的时间,也不会因此影响到检查的判断结果。
(2)腹部超声检查。
对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突出的优点就是探测范围较广,但是存在众多缺点如:探头分辨率较低,探头临近的部位与子宫、子宫周围组织相差太远,扫描时探头容易受到患者腹壁厚度、膀胱不够充盈、有肠内气体等影响;由于子宫等部位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时存在一定的盲区,如探头难以扫描到卵黄囊、妊娠囊等组织结构难以发现子宫周围微小的包块。
心绞痛(心脏疼痛)中医诊疗方案
![心绞痛(心脏疼痛)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ecf3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d.png)
心绞痛(心脏疼痛)中医诊疗方案心绞痛(心脏疼痛)中医诊疗方案引言心绞痛,也被称为心脏疼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心绞痛是由于心脏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中常用的诊疗方案。
诊断心绞痛的中医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等。
脉象上表现为弦细脉或数脉。
中医诊疗方案1. 寒凉体质型心绞痛- 食疗调理:饮食宜温补为主,可适量食用温补性食物,如糯米、红枣等。
- 中药调理:常用药物有人参、山药、黄芪等,可通过调理气血来缓解症状。
- 穴位按摩:可通过按摩“心包经”上的一些穴位,如内关、天宗等,来改善血液循环。
2. 湿热体质型心绞痛-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为主,可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 中药调理: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丹参等,可通过清热解毒来缓解症状。
- 穴位按摩:可通过按摩“胆经”上的一些穴位,如太冲、足三里等,来促进湿热的排出。
3. 血瘀体质型心绞痛- 饮食调理:饮食宜补血为主,可适量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黄花菜、红糖等。
- 中药调理:常用药物有川芎、赤芍、丹参等,可通过活血化瘀来缓解症状。
- 穴位按摩:可通过按摩“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些穴位,如太渊、尺泽等,来改善血液循环。
结论中医药在心绞痛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根据不同体质型选择相应的饮食调理、中药调理和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并改善心脏的健康状况。
但需注意,本文所述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偏方用药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偏方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163c2affaaea998fcd220eb8.png)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偏方用药以下偏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引下食用:1:水蛭250克。
制法用法:烘干,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三次,开水送服,连服4周为一疗程。
功效:治冠心病,心绞痛,脑出血。
2:白果叶,瓜蒌,丹参各15a克,薤白12克,郁金10克,甘草4.5克。
3:一起煎汤。
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宽胸,解郁。
用治冠心病心绞痛。
4:蜂蜜25克,首乌、丹参各25克。
制法用法:先将两味中药水煎会渣取汁,再调入蜂蜜拌匀,每日一剂。
功效:益气补中,强心安神。
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5:黄芪10克,丹参10克,枸杞子10克,生山楂10克。
制法用法:煎汤代茶,每日一剂。
功效: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等。
禁忌药物要牢记禁忌药物主要有:酒石酸麦角胺、利他灵、硫酸苄二甲胍、加压素、麻黄可引发心绞痛或使其症状加重的药物有:甲状腺素、左旋甲状腺素钠、甲碘胺钠、盐酸胼酞嗪、潘生丁、氟尿嘧啶、喃氟啶等。
体质差异别忽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同样体征的心绞痛病人服用药剂量各不相同。
抗心绞痛药物的安全范围较宽,病人在用药时应先从最小剂量开始,后逐渐加量,直到疗效最佳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为止。
谨慎防范副作用目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种类繁多,各种不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对于有些副作用比较严重的,应掌握其早期征兆,及时更换药物,预防严重副作用的发生。
晨起服药防意外心绞痛的高发时间多在晨起时或洗漱时,因此,心绞痛病人应在起床前服药,以免发生不测。
1、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2、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
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3、饮食调摄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导致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
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eb4e6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5.png)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疗给出一些建议。
一、病因分析与病机判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血管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等。
中医认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是气滞、痰浊、血瘀等。
气滞主要指心脉气滞,导致心脏功能失调;痰浊则是指体内湿热或痰湿内阻,影响血液循环;血瘀则是指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因此,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时,需要针对这些病机进行辨证施治。
二、中医治疗原则1. 理气活血:理气活血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核心原则。
通过调理气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不足,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香附、延胡索等。
2. 祛痰化湿:湿热和痰湿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致病因素。
中医治疗侧重于祛除体内的湿热和痰湿,改善血液黏稠度,减轻血液循环阻力。
常用的药物有茯苓、半夏、陈皮等。
3. 温肾壮阳: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与肾阳不足密切相关。
通过温肾壮阳,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从而缓解心绞痛。
常用的药物有杜仲、肉苁蓉、淫羊藿等。
4. 舒肝安神: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与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侧重于舒肝安神,调理心脏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药物有龙胆草、酸枣仁、和田玉等。
三、中医药治疗方案1. 柴胡疏肝汤:适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有胸闷、呼吸短促等症状的患者。
该方以柴胡为主药,能够疏肝和胃气,舒缓心脉气滞。
配合其他药物,如香附、延胡索等,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减轻心绞痛症状。
2. 金匮肾气丸:适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的患者。
该方以肉苁蓉、山药等药物为主,能够温肾壮阳,提高心脏功能,增强冠状动脉供血能力。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e05b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e.png)
中医科胸痹(冠心病一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
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可参照本病。
胸痹之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医内科急证诊疗规范》中“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①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腕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②胸闷憋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
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③多发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2.西医诊断: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①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②心绞痛每周发作两次以上,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者③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二)证候诊断参照1985年《中医内科学》第五版(张伯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心血瘀阻: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2.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胃脱胀闷,得暧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3.痰浊痹阻: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4.气阴两虚: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心绞痛的土法治疗方案
![心绞痛的土法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811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c.png)
一、中医辨证施治1. 痰湿阻络型症状:胸闷、胸痛、咳嗽、痰多、纳差、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疗原则:化痰湿、通络止痛。
土法治疗方案:(1)中草药:茯苓、泽泻、白术、半夏、陈皮、瓜蒌、白蔻仁、炙甘草等。
(2)食疗:茯苓粥、薏苡仁粥、冬瓜汤等。
2. 气滞血瘀型症状:胸闷、胸痛、胁肋胀痛、情绪抑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土法治疗方案:(1)中草药: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香附、郁金、甘草等。
(2)食疗:玫瑰花茶、山楂茶、红枣茶等。
3. 阴虚火旺型症状:心悸、胸闷、胸痛、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宁心止痛。
土法治疗方案:(1)中草药:生地黄、麦冬、玉竹、枸杞子、丹皮、黄柏、知母等。
(2)食疗:银耳莲子汤、百合粥、甲鱼汤等。
4. 心阳不振型症状:心悸、胸闷、胸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益气、通络止痛。
土法治疗方案:(1)中草药:人参、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2)食疗:羊肉汤、鹿角胶糖、姜茶等。
二、日常生活调养1. 适度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2. 饮食调养: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油腻、辛辣、高脂肪食物。
3. 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劳累。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5.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情。
三、其他土法治疗1. 拔罐疗法:在心前区、背部、腰部等部位进行拔罐,有助于缓解心绞痛。
2. 拔火罐疗法:在心前区、背部、腰部等部位进行拔火罐,有助于缓解心绞痛。
3. 按摩疗法:按摩心前区、背部、腰部等部位,有助于缓解心绞痛。
4. 足浴疗法:用温水泡脚,加入适量的中药材,如桂枝、艾叶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总之,心绞痛的土法治疗方案应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调养,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
心绞痛中西医治疗方法知多少
![心绞痛中西医治疗方法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829d70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1.png)
心绞痛中西医治疗方法知多少发布时间:2022-10-08T03:44:57.3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作者:黄友琼[导读] 心绞痛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心肌急速暂时性的缺血及缺氧导致的发作性黄友琼四川省南部县中医医院637300心绞痛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心肌急速暂时性的缺血及缺氧导致的发作性的胸痛或者胸部不适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对于心绞痛其是是心脏缺血向身体表面发出反应而引起的疼痛,前胸会出现压榨性以及阵发性的疼痛,可同时出现其他的症状,疼痛感主要出现在胸骨的后部,还可放射到心前区、左上肢等部位,在情绪激动或者劳动的时候极易发作,每一次发作连续时间在3到5min,可能在一天发作一次,也可能在多天才发作一次,也可能会一天发作多次,患者在休息或者是使用了硝酸酯类制剂之后,此症状会消失。
男性较女性易发生这一疾病,40岁以上群体易发病,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刺激、吸烟等是这一疾病的主要诱因。
为确保患者的病情可以及时得到控制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下讲述了关于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心绞痛病因及诱因(1)心绞痛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心肌供血绝对或者是相对的不足,所以,各类血氧(心肌血液)供应不足(例如:血管痉挛)或者氧消耗(例如:心率变快、运动)增加的因素,均可能会导致心绞痛发生。
心肌供血不足一般是因冠心病。
在有的时候,不同情况的心脏病或者高血压失控也可能会导致心绞痛发作。
(2)若是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日益沉积,则会使得斑块形成。
斑块如果发生于冠状动脉,则会使其发生缩窄,可以使其对心肌的供血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冠心病形成。
冠状动脉当中的脂质日益沉积不断构成斑块的过程称作冠状动脉硬化。
对于部分斑块来说,其十分的稳定且较为坚硬,则会使冠状动脉自身缩窄以及硬化。
另外还有一部分斑块十分的柔软,极易碎裂使得血液凝块形成,则会使冠状动脉堵塞。
冠状动脉内壁这些斑块积累会通过下述方式使心绞痛症状出现:第一,对于冠状动脉,其固定区域的管腔缩窄,从而使得经血流明显的减少;第二,构成的血液凝块处使冠状动脉堵塞,使血液流动受阻。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c0ab1a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5.png)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心血管功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一、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和作用血府逐瘀汤是由桃仁、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甘草等数味中草药组成的,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活血通络、调节血液循环等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心血管系统出现瘀滞,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发心绞痛的症状。
血府逐瘀汤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心血管的环境,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1. 缓解心绞痛症状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缓解心绞痛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于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心血管功能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心血管功能。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清除瘀血,血府逐瘀汤能够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
3. 改善心脏供血不足血府逐瘀汤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而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心肌的血氧供应,从根本上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三、临床研究1. XXX医院对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肌供血情况得到改善,心功能提高。
2. 一项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对照研究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没有显著改善。
1. 血府逐瘀汤的剂型可以是汤剂或者颗粒剂,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2. 患者在服用血府逐瘀汤的过程中,需要遵照医嘱,严格按照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使用,切忌过量或者未经医生指导随意更改剂量。
中医医案——心绞痛(三)
![中医医案——心绞痛(三)](https://img.taocdn.com/s3/m/ab1345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5.png)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活血法治愈心绞痛病案:耿某,男,58岁。
初诊:1981年3月5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有10年高血压病史。
1980年初患下壁心肌梗。
近半年心绞痛发作加剧,且有阵发性室性早搏,每分钟约5~9次。
1981年3月2日入院。
诊查:胸痛频发,痛连左臂,每次活动后必发;痛甚汗出,日痛十数次;心悸怔忡,全身乏力,气短不接,纳谷不香,精神倦怠。
舌淡暗有瘀斑,脉细弦数,间见代脉。
心电图:陈旧性下壁心肌梗,ST-T改变,偶见室性早搏。
胸透:主动脉屈曲增宽,左心缘搏动弱。
化验:胆固醇10.0mmol/L,β-脂蛋白14.35g/L。
辨证: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兼胃气不和。
治法:益气活血,佐以和胃。
处方:丹参15g 黄芪20g 川芎10g 生蒲黄10g 赤芍15g 泽泻12g 陈皮12g 血竭粉3g(分冲)藿佩叶各9g 三七粉3g(分冲)元胡12g6剂,水煎服。
二诊:1981年4月6日。
原方药连服一个月,胸痛程度明显1减轻、次数减少,每过累即发,平均日发两三次,夜间偶作;纳谷转佳。
未见早搏,舌苔微腻,脉沉弦。
仍依前法,上方去三七,加荜拨6g,继服药6剂。
三诊:1981年4月13日。
证情平稳,近一周仅发作一次心痛,冲服元胡粉3g,于5分钟后缓解;仍感全身无力、气短神疲,走上二楼,微微气喘。
舌脉同前。
原方去藿佩,加入参粉3g,早晚随汤剂分冲。
四诊:1981年5月20日。
上方加减,连服药月余,诸恙皆无,体力恢复,心痛未作,且每日能散步1000米之遥。
化验胆固醇、β-脂蛋白均属正常。
即带方出院,仍常来函问候。
按语心痛原因很多,有气滞血瘀者,有气虚血瘀者,有痰浊闭阻者,有阳虚寒凝者,等等。
然种种心痛均可以本虚标实而概之。
如《类证治裁》中云:“胸痹,胸中阳微不适,久而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
”心脉痹阻,不通则痛矣。
此患者皆因久病,心中阳气不足,鼓动无力,从而造成血脉凝滞,发为心痛。
心绞痛吃柏子养心丸有效吗,治疗方法
![心绞痛吃柏子养心丸有效吗,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52b1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f.png)
心绞痛吃柏子养心丸有效吗,治疗方法心绞痛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症状是在胸部或胸骨后部出现疼痛或压迫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短、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所引起的。
在中医中,将心绞痛归类为“心痹”范畴,这种疾病可以通过中药的治疗来缓解症状,其中柏子养心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
柏子养心丸是由多种药材制成,其中主要成分是柏子仁和当归,其它成分还包括黄芪、人参、黄精、枸杞子、炙甘草等。
柏子仁和当归以其补血祛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中药理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达到舒肝解郁、益气开心、益血生肌、滋阴养血等作用。
柏子养心丸具有补气养血、消除疼痛、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于缓解心绞痛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治疗方法:1. 饮食调理心绞痛的人需要控制饮食,少吃热量高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甜点、红肉等。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少吃盐,保持饮食清淡。
注意补充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心肌病变。
2.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对于心绞痛的治疗非常有益,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和活力,焕发精神,并减少心脏的负担。
建议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以缓慢有规律的方式进行。
3. 中药治疗柏子养心丸是常用的中成药,可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心绞痛,如当归、灵芝、山楂等,并且针灸、推拿、瑜伽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1. 心绞痛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
2. 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停止运动或活动,休息数分钟。
3. 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压力和增加身体活动可以有助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4. 不要吸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5. 心绞痛患者要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或活动,尤其是在饱食或寒冷的环境下,以免发生心绞痛。
6. 对于服用柏子养心丸的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用量。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中医
![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中医](https://img.taocdn.com/s3/m/65effc8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1.png)
一、中医病因病机1.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脉不通,引起心绞痛。
2. 痰浊阻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痰湿内生,阻于心脉,引起心绞痛。
3. 心气不足:年老体衰,久病体虚,心气不足,心脉失养,引起心绞痛。
4. 心阳虚衰:久病伤阳,心阳虚衰,心脉失于温煦,引起心绞痛。
二、中医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白芍、川芎、红花、丹参等。
(2)痰浊阻络型:治宜化痰祛湿,通络止痛。
方选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丹参等。
(3)心气不足型:治宜益气养心,活血通络。
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丹参、桂枝等。
(4)心阳虚衰型:治宜温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选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干姜、丹参、桂枝等。
2. 针灸治疗(1)体针:主穴: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配穴:气滞血瘀型加太冲、血海;痰浊阻络型加丰隆、阴陵泉;心气不足型加神门、心俞;心阳虚衰型加关元、气海。
(2)耳针:主穴:心、交感、神门、心俞;配穴:气滞血瘀型加肝、胆;痰浊阻络型加脾、胃;心气不足型加肾、肺;心阳虚衰型加心、交感。
3. 推拿治疗(1)按揉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按揉2-3分钟。
(2)拿捏法: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肩井、曲池、合谷、委中等穴位,每次拿捏2-3分钟。
(3)抖法:用双手握住患者手臂,从肩部抖至腕部,每次抖动2-3分钟。
4. 饮食调养(1)气滞血瘀型:宜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橘皮、玫瑰花等。
(2)痰浊阻络型:宜食化痰祛湿、通络止痛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百合等。
(3)心气不足型:宜食益气养心、活血通络的食物,如红枣、山药、核桃等。
(4)心阳虚衰型:宜食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的食物,如羊肉、鸡肉、鹿角胶等。
三、注意事项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 饮食宜清淡,低脂、低盐、低糖,戒烟限酒。
名老中医辨证治疗心绞痛经验
![名老中医辨证治疗心绞痛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7b0bc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2.png)
名老中医辨证治疗心绞痛经验王振华治疗本病70例,分成5型论治:气滞血瘀型,药用丹参、川芎、玄胡、郁金、菖蒲等;痰滞血瘀型,用全瓜蒌、薤白、菖蒲、郁金、丹参、夏枯草等;阳虚血瘀型,药用仙灵脾、山萸肉、黄精、黄芪、桂枝、丹参、菖蒲、郁金等;阴虚血瘀型,药用首乌、杞果、麦冬、五味子、鳖甲、丹参、玄胡、郁金、菖蒲等;气阴虚痹型,治以仙灵脾、黄芪、山萸肉、生地、阿胶、郁金、玄胡、炙甘草、麦冬等。
均随症加减。
结果:显效19例,好转40例,无效1例,加重1例,有效率87%。
杨锋将本病分为5型进行论治:阴寒凝滞型,药用当归、赤芍、附片、桂枝、细辛、通草、丹参、檀香、甘草、大枣等;心血瘀阻型,药用当归、丹参、生没药、生乳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郁金、延胡索等;痰浊壅塞型,药用全瓜蒌、薤白、茯苓、清半夏、陈皮、干姜、桂枝、厚朴、枳实、细辛、甘草;阳气虚衰型,药用红参、干姜、白术、甘草、附片、山萸肉、枸杞子、杜仲、熟地、麦冬、丹参、油桂等;阴虚肾亏型,药用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茯苓、赤芍、麦冬、西洋参、五味子、丹皮、陈皮、生山药、丹参。
结果:118例病人,显效56例,改善4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93.79%。
康路景治疗本病198例,分3型论治,气阴两虚型,治用桂枝、阿胶、龟板、炙甘草、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鸡血藤、红枣;气滞血瘀型,药用丹参、降香、红花、姜黄、三七;阴虚阳亢型,药用珍珠母、钩藤、草决明、生牡蛎、鸡血藤、女贞子、菊花、黄芩、旱莲草、苦丁茶。
结果:症状、心电图疗效分别显效88例和77例,改善96例与111例,无效为14例、10例。
原明忠将92例本病按4型论治:胸阳不振、心脉瘀滞型,用宣痹通脉汤:瓜蒌、薤白、丹参、木香、郁金、生蒲黄、五灵脂、红花、赤芍、川芎;阴虚阳亢、心脉瘀滞型,用滋潜通脉汤:首乌、稀莶草、女贞子、生地、菊花、丹参、赤芍、川芎、郁金、木香、红花;心气阴虚、心脉瘀滞型,用益气通脉汤:党参、麦冬、五味子、郁金、木香、生蒲黄、首乌、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心气阳虚、心脉瘀滞型,用党参、附子、五味子、麦冬、黄芪、当归、川芎、赤芍、丹参、肉桂。
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中医针灸治疗实践
![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中医针灸治疗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904468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0.png)
冠心病心绞痛病例:中医针灸治疗实践病例:男性,52岁,干部。
主诉:心悸、胸痛1年余。
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痛,症状时轻时重,休息后可缓解。
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但近几个月来,患者胸痛次数增多,程度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为进一步治疗,前来我科就诊。
查体:患者血压140/90mmHg,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
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方案:中医针灸治疗。
治疗过程:1. 针灸选穴: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膻中、厥阴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2. 针灸操作:采用毫针刺法,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膻中、厥阴俞穴均直刺11.5寸,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
3. 针灸配合:在针灸治疗期间,配合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给予患者桃红四物汤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4. 饮食调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高热量食物。
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治疗效果:经过4个疗程(20次)的针灸治疗,患者心悸、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治疗结束后,患者血压130/80mmHg,心率65次/分,肺呼吸音清晰,腹部无异常。
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经过仔细的询问和检查,我了解到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状况,并结合他的病史,最终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为了帮助他缓解症状,我为他制定了一套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我选择了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膻中、厥阴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我采用毫针刺法,确保每个穴位都得到适当的刺激。
治疗过程中,我注重与患者的沟通,确保他的舒适和信任。
经过四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心悸和胸痛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
中医内科心绞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心绞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f898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0.png)
心绞痛心绞痛是指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压迫性疼痛的症状,大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属于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范围。
其病理变化可概括为标本两个方面:心和肝、肾、脾等脏气的亏虚是其本,从而导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或胸阳不运,痰浊内生,痰瘀交阻的标实证,以致不通则痛,引起心胸疼痛阵作。
【诊断】1疼痛的部位,一般在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时放射至左颈、左肩、左臂内侧或上腹部。
呈阵发性发作,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2.疼痛呈绞窄、紧压或闷窒感觉,亦可仅感胸闷而不痛,多在剧烈活动、受凉、饱食或情绪激动以后突然发作,经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即得缓解。
3.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可有高血压病、高脂蛋白血症或主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亦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或梅毒性心脏病人。
4.心脏体检可无异常发现,或有心尖区第四心音、心律失常和血压增高(常见于冠心病),或在主动脉瓣区有杂音(常见于风湿性或梅毒性心脏病)。
X线心脏检查可能有心脏扩大、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增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脂质含量测定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5.如疼痛发作剧烈,持续不止,甚至出汗,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均无效时,提示有心肌梗死的可能,须立即作心电图检查。
【治疗】一、辨证论治心绞痛经常发作时应治标为先,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通阳化浊为主;疼痛缓减后则宜标本同治,以调补脏气为主,酌加治标药物,巩固其疗效。
1标证胸闷不舒,或心胸绞痛阵作,舌质有紫气或紫斑,脉细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举例:丹参15~30g,川尊IOg,赤芍12g,红花2~3g,郁金10g。
加减:胸闷甚,或伴咯痰,体胖,苔白腻者,酌加全瓜萎15-30g,甦白或桂枝10g,法半夏10g,炒枳壳10g,制香附IOg0胸痛甚,酌加蒲黄、五灵脂、桃仁、三棱、莪术各10g,另用参三七粉Ig吞服,每日2~3次。
2.本证(1)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腰酸肢软,口干,脉细弦,舌质偏红。
心绞痛的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心绞痛的中医护理方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0e61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f.png)
心绞痛的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临床上常采用中医护理方案来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心绞痛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案总结:
中医诊断与治疗
- 中医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舌脉等综合判断,确定心绞痛的中医诊断。
- 中医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调理饮食
- 心脏保健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绿叶蔬菜等。
- 少油少盐:避免高油腻、高盐分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
-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来源,同时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心理调适
- 管理压力:采取正面的心态面对压力,研究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方式。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和过度忧虑,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建立支持系统:和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适度运动
- 锻炼有益心脏: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
生活惯
-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心脏健康的重要保障。
-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维持适宜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心脏健康带来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只是心绞痛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案总结,具体的护理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制定。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良效专方11首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良效专方11首](https://img.taocdn.com/s3/m/75b4ec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3.png)
中医治疗心绞痛的良效专方11首1.补气活血通脉汤 黄芪60~100g,王不留行、赤芍各30g,丹参40g,党参、川芎、桂枝各15g,桃仁、红花、当归、炙甘草各10g,三七粉4g,生姜3片,大枣3枚。
日1剂,水煎服。
刘家磊以本方治疗胸痹心痛218例,结果:显效79例,有效114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60/。
2.补心合剂 党参、川楝子各15g,桂圆肉、菖蒲、生山楂、炒麦芽、当归各10g,龙骨、牡蛎、炒枣仁各20g,熟地6g。
水煎取汁500ml,100ml/d3次,30日为1疗程。
陈维亚使用此方治疗本病82例,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2.68%;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5.85%。
3.参芪郁七汤 红参、广郁金各10g,黄芪、丹参各30g,三七粉6g。
日1剂,水煎服。
阎真锋使用本方治疗本病150例,结果:显效91例,有效5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97%。
4.血府逐瘀汤加味方 当归、生地各20g,川芎、桃仁、枳壳、牛膝各12g,赤芍30g,红花10g,柴胡、甘草、桔梗各6g。
日1剂,水煎服。
陆乾人用此方治疗本病84例,显效为83例,心电图改善63例,无效21例。
5.三参汤 人参、桂枝各6~10g,太子参、丹参、首乌各30g,当归、川芎各12g,瓜蒌20g,薤白、淫羊藿各15g,檀香3~6g,炙甘草6g。
刘洪明使用本方治疗心绞痛96例,日1剂,水煎服。
结果:显效59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5%。
6.益气活化汤 党参15g,麦冬、五味子、石菖蒲、薤白、红花、川芎、香附各10g,丹参30g,生黄芪、茯苓、元胡各20g。
日1剂,水煎服。
瘀血显著加用丹参注射液6支,加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日1次,10次为1疗程。
董文兰以此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138例,结果:显效36例,有效96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率95.64%。
7.黄芪生脉汤 黄芪、丹参、苦参各30g,红参、五味子、麦冬、薤白、公丁香各12g,首乌、全当归、炒枣仁各15g,琥珀10g,全瓜蒌、山楂各2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 . 把黑芝 麻烤得 太过 火 勿 心病 并 抗癌 抗 衰 老 樱子 有 造血 活 金 服 法 :l . E 服 每次3 4 , 日3 。 ~勺 每 次 血软 化 动脉 血 管 的作 用 : 参有 扩 张 丹 疗 效 :病情 轻 者 连 续食 用 2 月 个 血管 与增进 冠 状 动脉 流量 的作用 . 可 即 可 见 效
水送 下 l 2 ~ 个月 见效 治 标 .主 要 在 疼 痛 期 应 用 , 以 “ ” 主 , 活血 、 通 为 有 化瘀 、 气 、 阳 、 理 通 化痰 等 法 : 本 . 般 在缓 解期 应 用 , 治 一 证 论 治采 用治 标 和治 本两 法 : 中医 认 为冠 心 病 心 绞 痛 属 中 医 “ 痹” 心痛” 畴 , 胸 和“ 范 临床上 近 年 来 多 见 于 中 老年 人 . 在 心 . 病 与脾 和 肝 中医 中 药 治 疗 根 据 祖 国 医学 辨 以 调 整 阴 阳 、 腑 、 血 为 主 、 补 脏 气 有 阳、 阴 、 滋 补气 血 、 理脏腑 等法 。 中 调 其 以“ 血 化瘀 ” ( 活 法 常用 丹参 、 花 、 红 川 芎 、 黄 、 金等 ) “ 香温通 ” 蒲 郁 和 芳 法
零雾瞒 咀 。 黼蒿
・ 医问药 ・ 求
Z i  ̄ 0 O5S
;
治冠 心 病 心 绞 痛心 肌 梗 塞 心 动 过 速 等 何 首 乌 能 治 头 晕 胆 固醇 过 高 等
症 蜂 蜜 是健 康 的 呵 护 神 , 疗 心 脏 治 病有 效 。 用法 : 次 1 克 服用 蜂 蜜 或温 开 每 0
中药 治疗 成 份 : 山楂 、 丹 参 、 北 野 金英 子 、 肉制 何首 乌 药理 : 山楂 能 治高 血 脂高 血 压 冠 阴凉干燥处 , 可长期保 存食 用 。 注意 的 是 在烤 时 火不 宜 太 旺 . 要不 断 用铲 且 子 翻动 黑 芝麻 . 至 闻到 芝麻 香 气 即 炒
s 8
冬 季 干 燥 . 莫 挖 鼻 孔 切
( 用苏合香丸 、 冰滴丸 、 胸丸 、 常 苏 宽 肾 三脏 有关 医认 为 “ 年 四十 . 中 人 阴 保 心丸 、 麝香 保 心 丸等 ) 为常 用 。 最 此 气 自半 ” 肾气 已虚 , 动 血脉 运 行 之 外 . . 鼓 针刺或穴位按摩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 力不足 . 机体 内 已有 血 行 迟 缓 . 湿 聚 黑 芝 麻 治 疗 生 痰 . 而不 通 之 势 . 是 本病 发 生 瘀 这 现 代科 学研 究 表 明 . 用 芝麻 可 食 的前 提 和基 础 / 临 床 中心 绞痛 发 作 降 低 胆 固醇 . 此 . 芝 麻 对 心 脑 血 在 因 黑 期 的治 疗应 从健 脾 化痰 ,活血 化瘀 . 管疾 病 具有 明显 的治 疗 效果 。此外 , 舒肝 理气 人 手 。 食用 芝麻还 可 以增强体 力 , 有益健 康 。 三 七 粉 治 疗 成份: 黑芝 麻 、 白糖各05 斤。 . 公 由于三 七主治 肺结 核 咯血 、 胃溃 制作 : 用水 将黑 芝麻洗 净后 晒干 , 疡 吐血 、 女子 宫 出血 、 宫 肌瘤 、 妇 子 子 然 后置 于 锅 内用 文火 烤 熟 . 把 黑芝 后 宫脱垂 、 妇女 输 卵管 阻 塞 。 可将 三 七 麻 倒入 干燥 洁净 的 瓷碗 里 , 木 锤把 用 磨 成粉 . 生粉 服用 . 晚各 服 一次 , 早 每 黑芝 麻捣碎 . 加入 白糖 搅拌 均匀 。 装入 次2 4 . 开水 送服 ~克 温 . 十燥 洁净 的玻璃 瓶 中 . 紧瓶盖 , 于 拧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