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合集下载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八大工程构筑五大体系——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目标与任务基本完善五大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为满足海内外游客的公共需求,而提供的基础性、公益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等内容;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政府主导、全社会协同,公益性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具体工作目标分别是:——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信息全面准确及时、传播渠道多元化、覆盖面广泛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发布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旅游公共信息;超过50%的游客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全国旅游咨询中心数量年均增长15%;——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覆盖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全社会共同保障游客安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轻,旅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安全、顺畅、优质、实惠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从交通枢纽到集散中心点,从集散中心点到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体系,形成各类旅游集散中心点1000余个;完善旅游城镇与主要旅游景区间的公共交通,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主要旅游城市开通观光巴士;基本形成标识完善、服务配套的自驾游交通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实施免费的旅游景区、公共游憩区等公益惠民资源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0%以上;建立健全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出台更多针对特殊人群的旅游优惠政策;——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功能齐全、部门协作、地区协同的旅游行政服务体系;旅游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旅游投诉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诉圆满解决率年均达95%以上;文明旅游、绿色旅游和理性消费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相关保障制度,形成旅游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局面;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十二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旅游志愿者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末,参与旅游咨询服务的志愿者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五大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看点一: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思路:以制定旅游公共信息标准为基础,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旅游公共信息资源,扩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以建设旅游咨询中心示范项目为突破,完善以旅游资讯网站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集群,以各类旅游咨询中心为基础的现场信息服务窗口和以旅游服务热线为基础的旅游信息声讯服务系统,形成覆盖不同人群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工作重点:一是制定旅游公共信息与服务标准;二是加快建设多样化、广覆盖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渠道;三是加强旅游重要信息发布;看点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安全旅游目的地”战略,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为基础,以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为依托,以科技应用和手段创新为突破,以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为重点,以联合建立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区、推动旅游客车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指导建设地方专业性旅游应急救援基地为抓手,以完善旅游保险体系和旅游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进一步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为游客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工作重点:一是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法制、体制、机制;二是加强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三是强化旅游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加强旅游安全及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五是建立健全旅游保险保障体系;看点三: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发展思路:加强与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的合作,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依托,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从满足散客交通需求入手,逐步建立网络化的旅游交通集散体系;从适应自驾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入手,建设自驾游营地、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工作重点:一是推进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二是推进建立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三是推进建设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四是推进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看点四:完善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发展思路:从为游客谋取更多的福利入手,推动社会推出更多的旅游惠民产品和优惠措施,提供更充足的旅游便民设施,推出针对老人、学生、残障人士、低收入人群等的特殊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发挥旅游在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功能,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的成果;工作重点:一是推进更多的旅游资源优惠或免费开放;二是鼓励推出更多优惠和便民措施;三是推进惠民休憩环境建设;四是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看点五:强化旅游行政服务功能发展思路: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优化旅游环境、投诉受理、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等旅游公共服务职能;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合作,努力形成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工作重点:一是健全部门间、区域间及境内外的合作机制;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引导、监管、评价和改善机制,保护游客权益;三是引导游客文明、理性、绿色出游;四是引导休闲度假发展;五是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宣传和研究;亮点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工程一:旅游咨询中心示范工程通过宣贯实施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旅游咨询中心示范项目标准,推动各地在旅游咨询中心建设上给予用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优惠政策,整合在线和声讯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完善咨询中心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每年遴选出在人员、资金、土地投入模式、运营模式、服务功能、绩效考核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20-40个咨询中心站点,将其培育成具有推广意义的典型;工程二: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工程选择部分旅游景区和城镇,在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旅游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护、建立旅游气象灾害风险目录等方面进行示范,提炼形成旅游气象服务示范项目标准,以点带面,带动各地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工程三:旅游保险示范工程到“十二五”期末,争取90%以上的旅行社参与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针对旅游饭店、景区等旅游经营主体的责任保险及游客的意外伤害、行程取消、行程延误、财物丢失、医疗救助等的个人保险示范产品;工程四: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通过宣贯实施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旅游集散中心示范项目标准,推动各地根据游客需要和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品位,科学规划建立由旅游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集散中心体系,实现从交通枢纽到集散点,从集散点、集散中心到景区的“无障碍”交通换乘,逐步丰富旅游集散换乘、旅游信息咨询、交通景区住宿的预订、行程讲解、旅游套票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等多种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从各地不同类型的旅游集散中心中选取30个左右在人员、资金、用地投入,服务功能、运营模式、区域合作,与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工程五:旅游观光巴士示范工程编制实施旅游观光巴士设施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观光巴士示范项目标准,推动符合国际惯例的观光巴士的生产,推动主要旅游城市规划并加快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并从中选取5-10条在投入模式、运营模式、设施功能、多语言讲解以及整合交通、游览、住宿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线路;工程六:公共休闲设施与服务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选择30-50个领先全国水平、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宣传推广价值的公共休闲设施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向全国宣传推荐的休闲公共设施与服务产品示范区点;工程七:旅游行业“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积极推动旅游行业与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制定旅游行业无障碍刷卡示范商圈标准,推动旅行社、宾馆、餐饮、娱乐等旅游相关企业和消费场所无障碍刷卡,为旅游者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环境,提高旅游行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发行境内外通用、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具有多种旅游优惠功能的“游中国”和“游世界”旅游卡;工程八: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推动旅游标准的应用和普及;试点工程将分批在全国选择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省、城市、县和旅游企业进行,通过一定时期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培训、辅导,经过评估达到试点要求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经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规划还提出组织保障、规章制度保障、投入保障、人才队伍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区域协调保障等系列措施,以保证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的落实;●环境与背景六大机遇与四大挑战并存“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需求相比,不仅存在着认识不清、经验不足以及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还存在着供给主体、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体制机制的症结,具体表现为:一是旅游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和多元化参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规范合理的分工和问责制还没有形成;三是旅游公共服务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规制和标准尚未健全;五是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中还存在缺位、错位的现象;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是实现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我国旅游业发展新阶段、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旅游公共服务面临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面临着的主要机遇有:一是随着产业功能的释放,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日益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业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二是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这为利用其他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公共服务日益成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领域,并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四是国外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五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旅游公共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六是我国高铁、高速公路和民航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也面临挑战:一是旅游公共服务客观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识水平相对迟滞的矛盾;二是广大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实际供给能力的矛盾;三是广大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需求的普遍性与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的矛盾;四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与财政及社会资金实际投向的矛盾;。

国发〔2009〕41号

国发〔2009〕41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就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

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

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二、主要任务(四)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六省市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六省市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六省市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有关事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6.27•【文号】旅办发〔2017〕172号•【施行日期】2017.06.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六省市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有关事宜的通知旅办发〔2017〕172号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省(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的有关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6〕5号)有关要求,加快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旅游市场监管服务格局,不断增强“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经过广泛调研,决定建设“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全国监管平台)。

目前,全国监管平台一期工程--全国导游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管理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也已建成上线。

为使全国监管平台使用工作更加平稳有序,在前期征求意见、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定于2017年7月率先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等六省市启用全国监管平台二期工程功能模块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工作任务全国监管平台二期工程已上线的功能模块包括:旅行社资质管理、团队管理、电子合同管理、权限管理等,并已实现与工商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改委“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联通,将更加便利市场主体的公平有序进入,进一步强化联合惩戒。

(一)建立健全线上行业服务监管组织体系,明确系统管理员,按工作职责配置账号和权限1. 明确省、市两级系统管理员。

按照“统一平台,分级管理;线上线下分工一致,各负其责”的原则,各地要选派责任心强、熟悉信息系统和部门职能分工的人员担任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系统管理员。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7.18•【文号】•【施行日期】2006.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7月18日)近年来,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我国农村旅游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认识不足、引导不够、配套建设滞后等问题。

我国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农村旅游的重要意义(一)发展农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吴仪副总理要求全国旅游行业“以旅促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此,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是旅游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农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旅游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农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三)发展农村旅游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262015年11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综述刘 茜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供给机制、体系建设、评价研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通过对此进行归纳阐述,以期为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前言2002年,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内容;2006年10月,“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被写进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旅游公共服务”一词亦在此情况下诞生。

早期国内对“旅游公共服务”这一概念鲜有提及,2007年开始,以“旅游公共服务”为主题的独立研究开始出现,伴随《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旅游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上海、北京、桂林等旅游地也提高认识,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而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

二、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进展(一)旅游公共服务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界对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主要在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对象、服务的属性特征存在分歧。

李爽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相关概念入手,提出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以满足旅游者共同需要为核心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国家旅游局于2011年发布的《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把旅游公共服务浓缩为基础性、公益性两个方面;在内容上概括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五方面。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在2011年以前,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服务包含内容进行研究,并倡导加快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以后,伴随《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出台,全国各省份加快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学者也尝试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主要分为两种思路,一是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出发,另一种从供需主体、供给内容、政府监督出发,两种思路侧重不同。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范文最新推荐------------------------------------------------------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规划。

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吧。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旅办发〔2018〕3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一、形成新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集散、厕所革命、旅游便民惠民、旅游安全保障等领域加速建设,全国旅游公共服体系初步建立。

1 / 42(一)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实现突破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能和工作内容。

国家旅游局首次出台《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和推进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不断强化领导,设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研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建设。

(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车站、码头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旅游通达条件持续改善。

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旅游信息服务基础不断巩固。

大型旅游综合体相继建成,城市休闲设施加速开放,国民旅游获得更大休闲空间。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4.06•【文号】旅发〔2016〕48号•【施行日期】2016.04.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旅发〔2016〕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新疆建设兵团旅游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国家旅游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旅游标准化工作任务,加强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完善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要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切实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加强贯彻实施《规划》的工作力度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实现,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国家旅游局2016年4月6日附件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国家旅游局二○一六年三月目录序言 (1)一、现状基础与发展环境 (1)(一)现状基础(二)发展环境二、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10)(一)主要任务(二)工作重点四、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28)(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大扶持力度(三)狠抓工作落实(四)强化考核评估附件: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 (30)序言为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进程,国家旅游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5号)《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国办发〔2015〕8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6〕5号)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在实施《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一、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的重要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和旅游产业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是行业规范、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二、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发布了一系列的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涵盖了景区管理、旅游服务、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

各地也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本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的挑战和对策然而,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旅游标准各异,统一标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另旅游业创新发展速度快,标准更新换代迭代需求迅猛,标准的修订和发布相对滞后,跟不上市场需求。

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要加强对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的研究和规划,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需求。

建立健全标准修订机制,加快标准的更新迭代,确保标准能够及时跟上市场和行业的发展。

再次,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和游客的认知度,促进标准的全面实施。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文化机构、旅游企业、游客等各方都应共同加大力度,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朝着更加全面、深入和规范的方向发展,以提升中国文化和旅游业的整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文章的撰写和深入探讨,相信我已经对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到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的行动中来。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作者:朱娜卡茜燕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2期摘要: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游客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和游客满意度。

目前,智慧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如何利用智慧旅游建设促进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章在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旅游;北京市一. 研究背景2001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金旅工程”建设,“金旅工程”,是旅游部门参与国家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国家信息化工作在旅游部门的具体体现;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第五条和第十条分别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这表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首先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12月,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任务,写进了《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年1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颁布《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用三年(2012-2014年)时间,初步建立信息化、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的北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以上系列文件为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智慧旅游的发展基础,智慧旅游发展必然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二. 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智慧的概念还没有一致地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定义:叶铁伟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1];张凌云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为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变革。

邵琪伟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邵琪伟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009年5月27日)今天,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实施“旅游立省”发展战略,安排部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省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徐光春书记、郭庚茂省长作了重要讲话。

我学习了他们的讲话,深感两位领导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专业性和针对性,不仅对河南实施“旅游立省”发展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全国各地发展旅游业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这充分反映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谋划和全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坚定信心。

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必将成为河南省旅游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里程碑。

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以及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河南省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借此机会,我谈几点学习体会和建议,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学习温家宝总理、王岐山副总理讲话的几点体会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海南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

温总理主要讲的是旅游,讲话充分肯定了发展旅游业和旅游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和扩大社会就业方面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

并强调,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外部需求、造成我国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7月15日是小平同志视察黄山30周年纪念日,4月24—26日,王岐山副总理考察安徽旅游时作了重要谈话。

他指出,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在当前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人们的旅游需求普遍增长,旅游发展这篇文章要做好做大,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促进转型升级。

政策性资金

政策性资金

政策支持是旅游业发展的源动力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制度变迁的深度、广度是当今任何体制转轨国家难以比拟的。

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及对宏观环境敏感的中国旅游业,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策影响很大。

中国旅游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许多相关制度的演变与创新,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增长,明显地与制度变迁相联系,其释放的能量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和旅游经济差异程度的重要原因。

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和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更是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国家基础的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制度框架、制度环境和制度走向决定了它的经济绩效。

因此,完善的制度是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保证和重要动力。

一、制度与旅游发展相关研究(一)制度对可持续旅游影响研究《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规定“评估目前关于可持续旅游的法规,并制定促进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政策”对可持续旅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制定可持续旅游计划的优先领域之一。

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原则对旅游发展是有利的,但真正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背景起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图森以发展中国家土耳其为例,指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及公共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是旅游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政治制度应优先考虑制定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政策,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保证。

布罗曼指出在旅游规划中,需要建立一个鼓励政府和社区积极参与的制度机制,制度创新和战略政策应符合形势变化和东道主社区利益,多考虑长远利益而不能有短视行为。

(二)制度变迁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从旅游外在制度变迁的角度,开展制度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证意义。

杰克森研究了苏联解体后形成的各个新的独立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制度变迁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以苏联的爱沙尼亚市为例,指出类似爱沙尼亚的地区应尽快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削除制度变迁对旅游发展的负面效应。

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07.17•【文号】旅发﹝2015﹞161号•【施行日期】2015.07.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的通知旅发﹝2015﹞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为充分发挥旅游义工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传递国家道德正能量等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加快将旅游义工群体培育成为我国公益事业的新兴重要力量,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

现将《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方案,迅速开展,重点做好辖区内5A、4A级旅游景区的动员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具备本地特色的旅游义工服务模式,做到实时监督、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国家旅游局2015年7月17日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方案一、活动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义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救助、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作为缩小贫困差距、保护生态环境、增进文化交流的综合性产业,与义工精神高度统一,具备开展义工行动的先天优势。

开展“中国旅游义工服务行动”意义重大:一是国家传递道德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二是旅游部门通过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旅游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业优势;三是为景区等机构提供展示旅游形象、承担公益责任的机会;四是为广大义工了解所在地文化、丰富生活体验、扩大社会交往、实现人生价值提供重要渠道;五是弥补旅游产业服务人员不足,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旅游体验。

二、活动目标为进一步引导其持续健康发展,初步考虑首先以5A级、4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探索开展旅游义工行动。

低碳旅游视角下旅游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

低碳旅游视角下旅游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
和 优 化 凤 凰 旅 游公 共 服 务 体 系的 六 点 建 议 ,为 凤凰 行 政 部 门提 供 具 有 理 论 基 础 的 决 策 依 据 , 推 动 凤 凰 古城 旅 游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的构 建 。
关 键 词 :旅 游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低 碳 ;凤 凰 古城
中 图分 类 号 :F 5 9 2 . 7
布 了《 关 于进 一 步做 好 旅 游公 共 服 务 工 作 的 意见 》 , 提 出 了加快 旅游 公共 信 息 服 务 体 系 、 旅 游 安 全保 障 体系、 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 系、 旅 游 惠 民便 民服 务 体 系及旅 游 行政 服务 体系建 设 的五大永 伟 等 从 省 域 和旅 游 产 品上 分 析
公 共服 务 的提 供 L 5 ] 。在 理 论 探 索 的同 时 , 我 国旅 游
下 的旅 游公 共服 务体 系 。
关 于公 共服务 的研 究 , 国 内外 学 术 研 究 已经 取 得 了较 多研 究成果 , 但 对旅 游 公 共 服 务 领 域 的 相 关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0 3 1 3 ( 2 0 1 3 ) 0 6 — 0 0 8 2 — 0 5
改 革开 放 3 0年 以来 , 我 国已经成 为 名副其 实 的
旅 游大 国, 已初 步 形 成 了大 众 化 、 社 会 化 的 国 民旅 游 消费体 系 , 伴 随着旅 游 者 出游 方 式 的更新 和 消 费
研 究才 刚 刚 起 步 。国外 特 别 是 欧 美 等 旅 游 发 达 国 家 的旅 游公 共服 务 内容广泛 且 现代 化程 度高 _ 1 ] 。其
研 究 主要 针 对 旅 游 公 共 服 务 专 项 内 容 进 行 具 体 分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9.12•【文号】旅发[2007]51号•【施行日期】2007.09.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特提出以下意见:一、准确把握我国旅游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服务业。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人们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方面,我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旅游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届时,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左右,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40%以上;旅游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5%以上。

到2020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

另一方面,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

全行业要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努力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旅游意见】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旅游意见】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旅游意见】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智慧旅游是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装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型转型提升,是游客市场需求与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对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引导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31号),以满足旅游者现代信息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为目标,以实现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为主要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市场化发展机制,鼓励引导模式业态创新,有序推进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

政府着力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在政府规划、政策和行业标准引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应游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坚持统筹协调与上下联动相结合。

着眼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和长远需要,着力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有效规避信息孤岛化、碎片化。

在确保信息资源可共享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实际需求,先行先试,创新智慧旅游服务管理手段。

坚持问题导向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导向,防止重建设、轻实效,使游客充分享受智慧旅游发展的成果。

要充分认识智慧旅游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通过成熟的技术手段,从最迫切最紧要问题入手,做深做透,循序渐进。

(三)发展目标到2018年,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建成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和平台()。

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络

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络

具有人性化的生动设计(三)中国国家旅游局的中国旅游网1.建设背景和发展历程中国旅游网(www.cnta.gov.cn)是中国国家旅游局的官方网站,由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负责建设。

1997年,中国旅游网首次向公众发布,定位为“国家旅游局宣传中国旅游业的官方网站”。

2001年4月中国旅游网改版后,定位为“以行业服务为主,兼顾为旅游者服务,突出政府网站的功能”。

改版后作为政府官方网站的中国旅游网,成为发布国家旅游局和旅游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体现公益性和公正性为办站立场。

同时,中国旅游网也是旅游业务管理平台。

网站集中反映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各项重大管理活动,从而成为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各地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获取政府公开信息、办理政府相关事务的重要网络。

中国旅游网还将集合各地旅游部门的官方网站,成为浏览者通向各地旅游官方网站的门户。

2001年11月30日,中国旅游网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对外服务。

中国旅游网英文版是国家旅游局形象宣传和市场促销活动的网络平台,其栏目内容覆盖中国旅游业的各个方面。

2.网站主要内容和功能中国旅游网作为政府旅游网站,主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行业指导和调控,发布行业法规政策、提供旅游法规政策的查询服务;行业信息发布,提供主要面向行业的旅游新闻、旅游统计信息、旅游认证、旅游经济研究资料和其他行业权威数据的发布和查询服务;服务信息发布,提供主要面向公众的国内的旅游资源信息、景点图片、旅游设施信息、旅游文化信息等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网站旅游信息检索,提供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建立旅游信息检索系统,浏览者可以查到面向公众和行业的大量信息;其他政务服务,与政府上网工程相结合,提供在线数据提交、在线咨询等多方位的政务服务。

中国旅游网中文网站设旅游新闻、旅游须知、主题旅游、旅游城市、山水览胜、线路精选、旅游交通、旅游节庆、餐饮购物、宾馆饭店、旅行社、会展信息、图片库、报刊杂志、旅游机构、政策法规、文献专文、旅游调研、地方旅游、教育培训、招商引资、旅游统计等栏目,并配合国家旅游局阶段性工作重点,推出专栏如“旅游市场秩序整顿”、“2002中国民间艺术游”等。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27卷2012年第1期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休闲公车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免费开放。

积极开展景区让利优惠活动,逐步推进免费景点的开放。

大力推动面向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旅游优惠政策出台。

大力开展旅游公共景观与公共绿地建设。

研究制定鼓励奖励旅游的政策。

旅游行政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前提,因而,要加快完善旅游行政服务功能。

以旅游立法形式明确旅游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

增强行业服务职能,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发布和预警机制。

优化旅游消费与购物环境,建立旅游服务信誉保障体系。

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管理,健全假日旅游预报制度。

完善旅游投诉机制,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体制机制是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因而,必须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完善各级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责任制、业绩考核制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加强示范引导,完善各类旅游公共服务标准。

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建立社会化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大力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志愿者活动,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

(作者系该院教授;收稿日期:2011-11-01)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王信章(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浙江杭州310007)中国旅游发展的路径一般都是按照资源开发建景点———土地开发建宾馆———市场开发建品牌———综合开发建目的地这一过程进行的。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属于这一进程的最后一环———旅游目的地建设。

近年来,旅游公共服务日益受到各旅游目的地的重视,无疑与旅游业的逐渐成熟相关,也与各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日益从过去单纯的资源竞争向综合竞争转变相关。

自从国家旅游局启动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比以来,特别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创建实践,把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以强大的旅游吸引物(物质与非物质形态)为内涵、优质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为支撑、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的旅游城市(旅游区、旅游地),没有旅游公共服务,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因此,旅游公共服务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体内容之一。

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旅游资源

依托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旅游资源

三 方 协 商 发 行 了 中 国 旅 游
卡 ,是 构 建 全 国 旅 游 消 费


目前 , 国家 旅游 局正在 进行公共 眼务
平台 的推广 工作 。预期到 2 1 年 5 , 00 月 覆
ii圈
e n
卡通 ” 战略 目标的 核 心
盖全 国的 13 1 20 旅游服 务热 线体系将 逐步
旅游企业 中 ,高星 级饭店 、大 型旅行 发卡量 达到 1 6万张 。
公共 服务体 系的全 方位对接 , 全面 提升服 社和 管理集 团信息化 应用程 度很高 , 到 达
务 能力和 功 能。
国际 先进水 平 , 但其数 量在 企业总 数中所 名为 “ 中国旅 游卡 ” 。该 卡主 要针 对 目前 占比例 很低 ,中小 规模 的企业 ,特 别是旅 行社数 量庞 大 。业务管 理系统 、财 务管理 的地 指南 、信息 咨询 、转账 结算 、优惠 活
国 家旅 游局 官 方 网站 是 中 国旅 游 电子 政务 唯 一 的全 国 性平 台
产 品之一 。 0 " 3 2 0 年 月在 山 7 东 启 动 试 点 工 作 以 来 暂 叫
建成 ,并根据国 家信息 化建设 的进程 , 进 务 ,缺乏 宏观数 据共享 , 于形成 管理层 “ 难 金穗 中国旅 游卡” ,截至 目前 ,山东省 金


十I
●■
■■
1 一 .
■ n
^m 捆} 枷


政审批 ”等栏 目,为分类受 众提供 了方便的定 向服务 。
中国旅游卡开通试点
作 为 公 共 服 务 的一 部
“ - : ) Ⅱ
分 ,国 家旅 游局信 息 中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八大工程构筑五大体系——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目标与任务基本完善五大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为满足海内外游客的公共需求,而提供的基础性、公益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等内容。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政府主导、全社会协同,公益性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具体工作目标分别是:——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信息全面准确及时、传播渠道多元化、覆盖面广泛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发布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旅游公共信息。

超过50%的游客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全国旅游咨询中心数量年均增长15%。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覆盖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全社会共同保障游客安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轻,旅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安全、顺畅、优质、实惠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从交通枢纽到集散中心(点),从集散中心(点)到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体系,形成各类旅游集散中心(点)1000余个。

完善旅游城镇与主要旅游景区间的公共交通,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主要旅游城市开通观光巴士。

基本形成标识完善、服务配套的自驾游交通服务体系。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

实施免费的旅游景区、公共游憩区等公益惠民资源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0%以上。

建立健全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

出台更多针对特殊人群的旅游优惠政策。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功能齐全、部门协作、地区协同的旅游行政服务体系。

旅游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旅游投诉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诉圆满解决率年均达95%以上。

文明旅游、绿色旅游和理性消费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体系。

初步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相关保障制度,形成旅游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局面。

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十二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

形成旅游志愿者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末,参与旅游咨询服务的志愿者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

五大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看点一: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思路:以制定旅游公共信息标准为基础,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旅游公共信息资源,扩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

以建设旅游咨询中心示范项目为突破,完善以旅游资讯网站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集群,以各类旅游咨询中心为基础的现场信息服务窗口和以旅游服务热线为基础的旅游信息声讯服务系统,形成覆盖不同人群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工作重点:一是制定旅游公共信息与服务标准;二是加快建设多样化、广覆盖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渠道;三是加强旅游重要信息发布。

看点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安全旅游目的地”战略,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为基础,以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为依托,以科技应用和手段创新为突破,以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为重点,以联合建立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区、推动旅游客车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指导建设地方专业性旅游应急救援基地为抓手,以完善旅游保险体系和旅游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进一步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为游客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

工作重点:一是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法制、体制、机制;二是加强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三是强化旅游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加强旅游安全及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五是建立健全旅游保险保障体系。

看点三: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发展思路:加强与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的合作,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依托,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从满足散客交通需求入手,逐步建立网络化的旅游交通集散体系;从适应自驾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入手,建设自驾游营地、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

工作重点:一是推进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二是推进建立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三是推进建设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四是推进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

看点四:完善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发展思路:从为游客谋取更多的福利入手,推动社会推出更多的旅游惠民产品和优惠措施,提供更充足的旅游便民设施,推出针对老人、学生、残障人士、低收入人群等的特殊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发挥旅游在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功能,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的成果。

工作重点:一是推进更多的旅游资源优惠或免费开放;二是鼓励推出更多优惠和便民措施;三是推进惠民休憩环境建设;四是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看点五:强化旅游行政服务功能发展思路: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优化旅游环境、投诉受理、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等旅游公共服务职能。

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合作,努力形成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

工作重点:一是健全部门间、区域间及境内外的合作机制;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引导、监管、评价和改善机制,保护游客权益;三是引导游客文明、理性、绿色出游;四是引导休闲度假发展;五是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宣传和研究。

亮点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工程一:旅游咨询中心示范工程通过宣贯实施《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旅游咨询中心示范项目标准,推动各地在旅游咨询中心建设上给予用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优惠政策,整合在线和声讯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完善咨询中心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每年遴选出在人员、资金、土地投入模式、运营模式、服务功能、绩效考核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20-40个咨询中心(站点),将其培育成具有推广意义的典型。

工程二: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工程选择部分旅游景区和城镇,在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旅游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护、建立旅游气象灾害风险目录等方面进行示范,提炼形成旅游气象服务示范项目标准,以点带面,带动各地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

工程三:旅游保险示范工程到“十二五”期末,争取90%以上的旅行社参与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

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针对旅游饭店、景区等旅游经营主体的责任保险及游客的意外伤害、行程取消、行程延误、财物丢失、医疗救助等的个人保险示范产品。

工程四: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通过宣贯实施《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旅游集散中心示范项目标准,推动各地根据游客需要和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品位,科学规划建立由旅游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集散中心体系,实现从交通枢纽到集散点,从集散点、集散中心到景区的“无障碍”交通换乘,逐步丰富旅游集散换乘、旅游信息咨询、交通景区住宿的预订、行程讲解、旅游套票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等多种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从各地不同类型的旅游集散中心中选取30个左右在人员、资金、用地投入,服务功能、运营模式、区域合作,与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

工程五:旅游观光巴士示范工程编制实施《旅游观光巴士设施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观光巴士示范项目标准,推动符合国际惯例的观光巴士的生产,推动主要旅游城市规划并加快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并从中选取5-10条在投入模式、运营模式、设施功能、多语言讲解以及整合交通、游览、住宿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线路。

工程六:公共休闲设施与服务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选择30-50个领先全国水平、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宣传推广价值的公共休闲设施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向全国宣传推荐的休闲公共设施与服务产品示范区(点)。

工程七:旅游行业“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积极推动旅游行业与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制定《旅游行业无障碍刷卡示范商圈标准》,推动旅行社、宾馆、餐饮、娱乐等旅游相关企业和消费场所无障碍刷卡,为旅游者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环境,提高旅游行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发行境内外通用、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具有多种旅游优惠功能的“游中国”和“游世界”旅游卡。

工程八: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推动旅游标准的应用和普及。

试点工程将分批在全国选择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省、城市、县和旅游企业进行,通过一定时期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培训、辅导,经过评估达到试点要求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经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规划》还提出组织保障、规章制度保障、投入保障、人才队伍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区域协调保障等系列措施,以保证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的落实。

●环境与背景六大机遇与四大挑战并存“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需求相比,不仅存在着认识不清、经验不足以及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还存在着供给主体、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体制机制的症结,具体表现为:一是旅游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和多元化参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规范合理的分工和问责制还没有形成;三是旅游公共服务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规制和标准尚未健全;五是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中还存在缺位、错位的现象。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是实现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我国旅游业发展新阶段、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旅游公共服务面临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面临着的主要机遇有:一是随着产业功能的释放,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日益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业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二是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这为利用其他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公共服务日益成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领域,并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四是国外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五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旅游公共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六是我国高铁、高速公路和民航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