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
参考_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2018/6/26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2/273
1.GB9254-1998 idt:CISPR22:1997 (EN55022)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的设计、验收时对系统 抗扰度的评价。 1.1.1 适用产品 适用于所有信息技术设备的相应无线电骚扰性能测试。 信息技术设备是满足条件a)和条件b)的任何设备: a)能对数据和电信消息进行录入、存储、显示、检索、传递、处理、交 换或控制(或几种功能的组合),该设备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通常用于 信息传递的终端端口; b)额定电压不超过600V。 信息技术设备可包括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电子商用设备、电信设备 等。 1.1.2 适用频率范围 9kHz~400GHz,目前只规定150kHz~1000MHz内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14/273
1.5 EUT配置及实验布置 1.5.1 EUT配置
1.5.1.1 EUT一般配置:
除非另有规定,EUT的配置、安装、布置、和运行应与典型应 用情况一致。应将接口电缆、负载、或装置与EUT中的每一种 类型的接口端口中的至少一个端口相连。如果可能,应按设备 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情况端接每一根电缆。 如果存在同一类型多个接口,依据试验试结果,可能有必要对 EUT添加互连电缆、负载、或装置。应保证电缆增加应以结果 不会使预试验中相应于限值的余量有明显下降为限。有关端口 配置和负载选择,其理由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傅诺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电子设备的急剧增加,使得电磁环境日趋恶化,产生了新型的环境污染――电磁污染。
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各种电子设备的最大发射电平限值,但另外一方面,电子设备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
简而言之,电磁兼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电磁骚扰和抗干扰。
电磁骚扰是指设备发出的骚扰信号引起其它设备性能的下降;抗干扰是指设备耐受外来干扰的能力。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电磁骚扰和抗干扰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某种设备的电磁骚扰指标很好,全部低于发射限值,但是它的抗干扰能力却很差,那么它跟别的设备一起使用时,仍然有可能产生电磁兼容问题。
下面我们用图1形象地画出电磁兼容的几个重要的电平之间的关系。
骚扰电平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普及,它们的电磁兼容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例如:当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同时用手机通话,经常发现显示器画面发生抖动,这是手机的射频电磁场引起的;雷雨过后,我们也许会听说朋友家里的调制解调器坏了,不能上网,这是雷击通过电话线串到调制解调器上引起的。
诸如此类现象越来越多,用户和厂家也越来越关心设备的抗扰度性能。
但在整体上,抗干扰并没有象电磁骚扰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为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由于骚扰源的不同,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试验可以分成几类,下文将对上述试验的要求进行逐项介绍。
1、静电放电试验(ESD)当一个带有静电荷的物体和另一个接地导体接触时,电荷会从前者流向后者,形成一个脉冲尖峰,这就是静电放电现象。
虽然这样的脉冲电流对人体并无多大的损害,但对于电子设备来说,由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要流过极大的尖峰电流,没有保护措施的电路将很难承受它的打击,轻则造成设备误动作,重则可以损坏设备。
通常采用静电发生器来模拟带静电的物体,向被测设备放电。
静电放电一般有两种方式:空气放电和接触放电。
全球电磁兼容性标准一览表

全球电磁兼容性标准一览表已出版的CISPR出版物一览表IEC 61000《电磁兼容》标准欧洲标准及其与IEC/CISPR标准对照一览表从表3可以看出,欧洲标准(EN)按标准来源分为三大类:a)500XXXX——由IEC标准转换而来;b)550XXXX——由CISPR出版物转换而来;C)61000-X-X——由IEC/TC77标准转换而来。
其他,由CENELE和ETSI自行制定。
美国(较重要的)电磁兼容标准一览表注:目前,IEEE制定的标准有很多得到了ANSI的认可,进而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在EMC领域亦如此;同时在标准编号规则上亦有所改变,一般格式为ANSI/IEEEXXXX-XXXX,在这一点上,与德国的DIN/VDEXXXX-XXXX标准编号方式颇为相似。
德国标准与欧共体标准一览表DIN EN 55104VDE 0875 Pall 14一2:1995一12CISPR14-2:1995-02EN 55104:1995DIN EN 61547VDE O875 Part 15一2:1996-04IEC 61547:1995EN61547:1995-10日本的EMC标准产品类别标准代号或名称制定者备注信息技术设备VCCI电器用品取缔法VCCI通产省CISPR22:1993无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电器用品取缔法通产省CISPR14-l:1993工科医设备电波法通产省CISPR11广播电视设备电器用品取缔法邮政省CISPR13自动车自动车规格(JASO)注:1到2002年,全部CISPR出版物将转化为日本的JIS标准。
2备注中所给出的CISPR出版物,表明其与日本标准存在对应关系,但两者存在某些差异,日本标准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同时,融进了自己的要求和经验。
目前,日本几乎没有抗扰度方面的标准。
日本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内由新近成立的JIS/EMC标准制定委员会制定出有关EMC抗扰度方面的标准,其制定原则基本上是直接引用IEC 61000系列标准。
EMC标准与测试资料

• 目的
测量EUT电信端口发射的共模骚扰。
• 限值
按照ITE分级分为A级与B级分别设置限值 分为电压限值和电流限值,详见标准表3,表4
• 试验布置
• 测量设备
接收机、AMN、阻抗稳定网络〔ISN〕、电流探头
• 测量
非屏蔽平衡对线、屏蔽电缆或同轴电缆、两组以上平衡对线或非平衡电缆
• 测量记录
GB9254-1998 辐射骚扰测量
c 受试设备与实验墙壁和其他金属性构造之间的间隔 最小1m. d 按照受试设备的安装技术条件,应该将它与接地系统连接,不允
许有其他附加的接地线。
e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回路电缆应与接地参考平面连接,该电缆的 总长度一般为2m.
f 耦合板:一块金属片或金属板,对其放电用来模拟对受试设备附近 物体的静电放电。HCP程度耦合板,VCP垂直耦合板。
6 试验布置
• 1 增加新的定义
• 雪崩器件、校准、箝位器件、组合发生 器、波前时间、〔参考〕地、虚拟起点
2 非屏蔽对称互连线/通信线的试验配置中, 删除了“线-地〞耦合方式,只规定了 “所有线-地〞耦合方式,其耦合装置也 由并联的电容和气体放电管改为避雷器。
3 增加了用于高速通信线的耦合/去耦网络 和高速通信线的试验要求
4 增加了直接注入的程序 • 当采用直接注入地电缆屏蔽层时,需要
采取以下测量措施:
• 在被测电缆上,去耦网络应位于注入点 和辅助设备之间,尽可能靠近注入点,第 二个端口应用150Ω的负载端接
谢谢!
GB9254-1998 辐射骚扰测量
• 试验布置〔台式设备〕
• 非导电桌放置在转台上,注意电缆、插座、位置等 • 天线间隔 EUT旋转外边界10m〔3m〕, 可在1~4m的范围上下活 动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1.信息技术设备应具有一定的抗扰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抵御外部干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should have a certain anti-jamming ability to resist external interference within a certain range.2.抗扰度限值是指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干扰程度的上限。
The anti-jamming limit refers to the maximum level of interference that the equipment can withstand under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3.为了评估设备的抗扰度,需要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标准。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nti-interference of the equipment,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standards need to be established.4.测量方法应该能够客观地反映设备在受到干扰时的表现。
The measurement method should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quipment when subjected to interference.5.常见的抗扰度测量方法包括电磁兼容性测试、干扰抑制比测试等。
Common anti-jamming measurement methods includ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ing 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ratio testing.6.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扰度。
信息技术类设备标准EMC要求

信息技术类设备标准EMC要求1、信息技术设备(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定义信息技术设备是满足条件a)和条件b)的任何设备:A)能对数据和电信消息进行录入、储存、显示、检索、传递、处理、交换或控制(或几种功能的组合),该设备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通常用于信息传递的终端端口;B)额定电压不超过600V。
例如,ITE可包含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电子商用设备、电信设备等。
那些按照(ITU无线电规则),其主要功能为发送和(或)接收的设备(或是ITE设备的一部分)不包含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备注:按照(ITU无线电规则)的定义,具有无线电发送和(或)接收功能的任何设备都应满足国家无线电规范,不论CISPR22对其是否有效。
对于那些在有关的国家标准中对该频段内的所有骚扰要求都有明确规定的设备,不包括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2、ITE设备的分级ITE设备分为A级ITE和B级ITE两类。
B级ITE设备是指满足B级ITE设备骚扰限值的那类设备,主要在生活环境中使用,可包括:——不在固定场所使用的设备,例如靠内置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靠电信网络供电的电信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及相连的辅助设备。
备注:所谓生活环境是指那种有可能在离相关设备10m远的范围内使用广播和电视接收机的环境。
A级ITE设备是指满足A级ITE设备骚扰限值的那类设备。
对于这类设备不应限制其销售,但应在其有关的使用说明书中包含如下内容的声明:3、ITE设备抗扰度EMS测试判据ITE类设备抗干扰按照标准具体的判据分为以下三种:性能判据A无需工作人员介入设备应能按预期持续工作。
当按预期使用设备时,不允许出现低于制造厂规定的性能等级的性能降级或功能损失。
可以用允许的性能降低来代替性能等级。
如果制造厂不规定最低性能等级和允许的性能降低,则可从产品说明书或者技术文件中得知,并且用户有理由要求所使用的设备达到此规定。
性能判据B在试验开始之后,无需操作人员介入,设备应能继续按预期工作。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引言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涉及到整个系统的配套部件、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所处的环境安全以及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等方面,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
本标准提出的技术要求包括三方面:1)信息系统的配套部件、设备安全技术要求;2)信息系统所处物理环境的安全技术要求;3)保障信息系统可靠运行的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设备物理安全、环境物理安全及系统物理安全的安全等级技术要求,确定了为保护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所必须满足的基本的物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以GB17859-1999对于五个安全等级的划分为基础,依据GB/T20271-2006五个安全等级中对于物理安全技术的不同要求,结合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适度保护的原则,将物理安全技术等级分为五个不同级别,并对信息系统安全提出了物理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
不同安全等级的物理安全平台为相对应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提供应有的物理安全保护能力。
第一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提供基本的物理安全保护,第二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提供适当的物理安全保护,第三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提供较高程度的物理安全保护,第四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提供更高程度的物理安全保护,第五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提供最高程度的物理安全保护。
随着物理安全等级的依次提高,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的可信度也随之增加,信息系统所面对的物理安全风险也逐渐减少。
本标准按照GB17859-1999的五个安全等级的划分,对每一级物理安全技术要求做详细的描述。
因第五级物理安全技术要求涉及最高程度物理安全技术,本标准略去相关内容。
附录A对物理安全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并对物理安全技术等级划分进行了说明。
为清晰表示每一个安全等级比较低一级安全等级的物理安全技术要求的增加和增强,每一级的新增部分用“宋体加粗字”表示。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的分等级技术要求。
EMC国家标准对照表

1.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T4365-1996 电磁兼容术语 IEC50、IEC161(90)GJB76-85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 --GB/T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3907-83*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GB 4859-84* 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15658-1995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13926.1-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 --GB/T13926.2-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GB/T13926.3-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GB/T13926.4-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 14431-93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GB4824-1996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CISPRII(90)GB4343-199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CISPR14(93)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CISPR14-2:1997GB/T6113-1995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T6113.2-199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GB/T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4(97)GB/T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4.1-1998 电磁兼容综述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 IEC61000-1-1GB17625.1-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IEC61000-3-2(1995) GB17625.2-1999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17626.1-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IEC61000-4-1(1992)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2(1995)GB/T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4(1995)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 IEC61000-4-6(1996)GB/T17626.7-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IEC61000-4-7(1991)GB/T17626.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8(1993)GB/T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9(1993)GB/T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屁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10(1993)GB/T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12(1995)GJB/Z17-1991 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 --GJB/Z25-1991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GJB/Z54-1994 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 --GJB/Z105-1998 电子产品防静电控制手册 --GJB1210-1991 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GJB1389-1992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JB2079-1994 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 --GJB2081-1994 87~108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GJB2926-1997 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室认可要求 --GJB3007-19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151A-97 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JB152A-97 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B12190-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GB6833.1-86*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 --GB6833.2-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磁场敏感度试验 --GB6833.3-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6833.4-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 --GB6833.5-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 --GB6833.6-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敏感度试验 --GB6833.7-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GB6833.8-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 --GB6833.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 --GB6833.10-87* 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 --GB7343-87* 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GB7349-87*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搔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9383-1995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传导抗扰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CISPR20(90)GB13421-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3836-92* 30MH2~1GH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辐射干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GB13837-199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13(1996)GB/T13838-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辐射抗扰度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0(90)GB13839-92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内部抗扰度允许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0GB14023-92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GB15540-1995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15707-199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T15708-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 --GB/T15709-1995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线电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GB15734-1995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949-1995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抗扰度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6607-1996 微波炉在1GHz以上的辐射干扰测量方法 CISPR19(83)B16787--1997 G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 --GB7343-1987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CISPR18-1986) --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6830-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GB7432-87* 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7433-87* 对称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7434-87* 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 --GB7495-87 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 --GB13613-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4-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5-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6-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7-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8-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T13620-92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22(1997)GB17743-1999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15(1996)*QJ 1211-87 0122;V06 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国内QJ 1213-87 0122;V06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国内*QJ 1539-88 0122;V751 航天遥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内*QJ 1692-89 0122;V06 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QJ 1693--89 0122;V06 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国内QJ 1760-89 0122;V06 用频谱仪测量电磁干扰的方法国内*QJ 1874-90 0122;V06 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国内*QJ 1875-90 0122;V06 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875A-98 0122;V06 静电测试方法国内QJ 1950-90 0122;V06 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国内QJ 2177-91 0122;V06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国内QJ 2245-92 0122;V06 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国内QJ 2256-92 0122;V06 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国内QJ 2266-92 0122;V06 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QJ 2268-92 0122;V711 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国内QJ 2350-92 0122;V06 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QJ 2892-97 0122;V06 EMI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国内QJ 3035-98 0122;V27 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内。
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技术

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技术摘要:对于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说,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的不断发展,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文章主要就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工程设备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引言本论文总结了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设备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通信的质量和安全。
这对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设备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促进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设备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背景1.1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通信设备经常会面临各种干扰,如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电源线干扰等。
这些干扰会降低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影响通信质量和安全。
因此,研究设备的抗干扰技术对促进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对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对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在移动通信中,用户希望能够顺畅地进行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在互联网应用中,用户要求能够快速访问和传输大量数据。
然而,对设备的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信号丢失和数据错误等问题。
因此,研究设备抗干扰技术可以提高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保证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1.3保障通信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安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干扰可被恶意用于窃取通信内容、破坏通信系统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因此,研究设备的抗干扰技术对保障通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设备受干扰的原因和影响首先,电子通信设备可能会受到外部电磁源(如雷达、无线电发射机、电线等)的电磁波干扰。
这可能导致设备接收到干扰信号,从而影响其正常的信号传输和处理。
ceclass b标准

ceclass b标准CEClass B标准。
CEClass B标准是指符合欧洲联盟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属于较高的电磁兼容性标准之一。
CEClass B标准适用于各类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办公设备等电子产品,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CEClass B标准,以确保产品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CEClass B标准主要涉及电子产品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两个主要指标,辐射和抗扰度。
辐射是指电子产品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而抗扰度则是指电子产品在外部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符合CEClass B标准的产品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均达到欧盟规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环境造成干扰,同时也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为了符合CEClass B标准,电子产品制造商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和认证。
首先是辐射测试,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对产品进行辐射测试,确保产品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不会超出规定的范围。
其次是抗扰度测试,通过模拟外部电磁环境对产品的干扰,测试产品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只有通过了这些测试并获得相应的认证,产品才能获得CEClass B标准的认证资格。
符合CEClass B标准的产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产品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不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环境造成干扰。
其次,产品在欧洲市场销售时能够更容易通过相关的认证和审批程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符合CEClass B标准的产品也能够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CEClass B标准是欧洲联盟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符合该标准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因此,电子产品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CEClass B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并通过相应的认证程序,以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和用户认可。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性能已经成为了各种设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一直是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是指设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承受的外部扰动的程度。
通常来说,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是通过测试和实验来测定的。
而设备的抗扰度限值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比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设备的抗扰度限值有影响。
因此,在确定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所处的环境条件,以便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评估设备的抗扰度性能。
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设备会受到各种外部扰动的影响,比如电磁场干扰、噪声干扰等。
为了保证设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需要对设备的抗扰度限值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以便确定其抗扰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二、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测量方法1.电磁场干扰测试电磁场干扰是信息技术设备常见的扰动源之一,因此对于设备的抗电磁场干扰能力的测试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电磁场干扰测试方法有辐射干扰测试和传导干扰测试。
辐射干扰测试是通过在设备周围产生电磁辐射场,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来评估其抗辐射干扰能力;传导干扰测试是通过在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施加外部电磁场,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来评估其抗传导干扰能力。
2.噪声干扰测试噪声干扰是信息技术设备另一个常见的扰动源,因此对于设备的抗噪声干扰能力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噪声干扰测试方法有噪声电压测试和噪声电流测试。
噪声电压测试是通过在设备的电源端口施加外部电压噪声,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来评估其抗噪声电压干扰能力;噪声电流测试是通过在设备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施加外部电流噪声,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来评估其抗噪声电流干扰能力。
3.温度湿度测试温度湿度是信息技术设备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设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干扰和干扰。
为了保障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必须对其抗扰度进行限制和测量。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抗扰度限值的意义抗扰度限值是指信息技术设备在面对外部干扰和干扰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如计算机、手机、无线网络设备等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和干扰,如电磁干扰、无线电频干扰、电压干扰等。
如果这些干扰和干扰超过了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限值,就会导致设备的运行异常、数据传输错误甚至硬件损坏。
因此,设定抗扰度限值对保障信息技术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抗扰度限值的设定抗扰度限值的设定一般由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规定。
这些标准是基于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实验得出的,旨在保障信息技术设备在面对各种干扰和干扰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抗扰度限值会根据信息技术设备的类型、功能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计算机和服务器等重要的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一般会相对较高,以保证其在面对各种干扰和干扰时仍能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而对于手机和无线网络设备等轻型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则可能会相对较低,因为它们一般在更加复杂和多变的使用环境中,需要更高的抗扰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抗扰度限值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设备本身的要求,也是对用户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用户在日常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时,也要注意避免对设备产生过大的干扰和干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使用环境的电磁辐射、无线电频干扰等干扰因素也需要在设计和规划中得到充分的考虑,以保障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抗扰度测量方法抗扰度的测量方法是用来判断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是否达到了设定的限值。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引言电子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关系到电磁环境的保护问题。
国内外现都十分重视产品的电磁兼容质量管理。
这就要求从事相关产品设计、制造和品质管理的人员均应该掌握电磁兼容的一些基本理论、标准要求和设计技术。
一、电磁兼容现象及基本理论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其定义是:设备或系统在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一台设备或一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对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或称敏感性,二是它对其它产品的电磁骚扰特性。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EMI)定义为“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信号或传播媒介自身的变化。
(注:一般意义上的“有用的电磁信号或电磁能量”在电磁兼容领域也有可能被认为是电磁骚扰源。
)电磁骚扰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导体传播骚扰电压、电流,一是通过空间传播骚扰电磁场。
前者称为传导骚扰,后者称为辐射骚扰。
例如,电视机的电磁骚扰主要有:对公用电网的无线电骚扰和低频骚扰(如注入谐波电流)、对公用电视天线系统的骚扰、向空间辐射的电磁场等。
抗扰度(Immunity to a Disturbance)定义为“装置、设备或系统面对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定义为“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
实际上,抗扰度与敏感性都反映的是对电磁骚扰的适应能力,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言,敏感性高即意味着抗扰度低。
对应电磁骚扰的两种表现形式,设备对电磁骚扰的抗扰性也同样分为传导抗扰性和辐射抗扰性。
常用的抗扰度试验标准

常用的抗扰度试验标准钱振宇摘要:详细地介绍了几种抗扰度试验的目的、方法、严酷度等级及要求。
关键词:抗扰度试验,标准,电磁兼容,电源管理我国电磁兼容认证工作已经起动,第一批实施电磁兼容的产品类别及所含内容也已基本确定,它们是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及类似电器、电源、照明电器、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的驱动装置、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安防电子产品、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低压电器。
尽管产品不同,引用的产品族测试标准也不同,但其中抗扰度的试验内容基本相同,它们是静电放电、射频辐射电磁场、脉冲群、浪涌、射频场引起的传导干扰和电压跌落等6项。
为了帮助读者对这些标准的理解,作者试图从试验目的、仪器特性要求、基本配置情况、标准试验方法和对标准的评述等方面入手,用比较简洁的文字介绍这些试验,以加深对标准的理解。
1IEC61000-4-2(GB/T17626.2)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1.1静电放电的起因静电放电的起因有多种,但IEC61000-4-2(GB/T17626.2)主要描述在低湿度情况下,通过摩擦等因素,使人体积累了静电。
当带有静电的人与设备接触时,就可能产生静电放电。
1.2试验目的试验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干扰的能力。
它模拟:(1)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
(2)人或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
静电放电可能产生的如下后果:(1)直接通过能量交换引起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2)放电所引起的电场与磁场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
1.3静电放电的模拟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静电放电发生器的基本线路和放电电流的波形。
图1静电放电发生器图2静电放电的电流波形图1中高压真空继电器是目前唯一的能够产生重复与高速的放电波形的器件(放电开关)。
图2是标准放电电流波形,图中Im表示电流峰值,上升时间tr=(0.7~1)ns。
放电线路中的储能电容CS代表人体电容,现公认150pF比较合适。
EMC和环境试验IEC、EN及GB标准对照表总结

EN60068-2-11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IEC60068-2-52
EN60068-2-52
GB/T 2423.18-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IEC60068-2-42
GB/T 2423.41-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风压
IEC60068-2-47
EN60068-2-47
GB/T 2423.43-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
IEC60068-2-61
EN60068-2-61
GB/T 2423.45-2012
EN60068-2-42
GB/T 2423.19-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
IEC60068-2-43
EN60068-2-43
GB/T 2423.20-2014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
IEC60068-2-13
产品类标准
CISPR14-1
EN55014-1
GB4343.1-2018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1部分:发射发射
产品类标准
CISPR14-2
EN55014-2
GB4343.2废止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2部分:抗扰度 产品类标准
产品类标准
CISPR15
EN55015
IEC60068-2-78
计算机抗扰度实验报告

计算机抗扰度性能测试实验工物02 黄丽达2010011686同组姓名:李智试验时间:11.81.实验目的抗扰度性能是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抗扰度性能测试包括很多个测试项目,一般视具体产品而定,主要有静电放电、电快速脉冲群、雷击浪涌、工频磁场、电源跌落等等。
对常用的计算机进行抗扰度测试,可以了解计算机的抗扰度性能,了解干扰的来源和危害程度,便于我们正常使用,进而学习设计抗干扰的方法。
2. 实验设备●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系统组成:HAEFELAY PESD 1600空间耦合板本系统可以模拟实际操作时产生的静电放电,测试设备是否有充分的静电防护能力。
系统可以完成高达16.5kV的空气放电和9.0kV的接触放电测试。
●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系统组成:HAEFELAY PEFT 4010 耦合钳系统可以模拟由于感性负载开关过程而在公用电网中产生的电快速脉冲群,通过对受试设备施加该脉冲群就能评估受测设备的抗扰水平。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系统组成:HAEFELAY PLINE 1610系统可以模拟电网突然由于故障或者大的负载变化而导致的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或者由于负载连续变化使电网电压产生波动,由此来评价受试设备对于这种现象的承受能力。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系统组成:HAEFELAY MAG10 线圈本系统可以进行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系统能产生稳定持续的工频磁场,用以检测设备遭受到相关磁场时的抗扰度。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系统组成:HAEFELAY PSURGE 4010系统可以模拟由于雷击而感应到公用电网中产生的大电流、高电压信号,通过对受试设备施加该浪涌信号就可以评估出该设备的抗扰水平。
系统还可以完成非屏蔽不对称工作互连线、非屏蔽对称工作互连线/通信线、屏蔽线、施加电位差等抗扰度实验。
3.实验内容与记录3.1测试计算机的抗静电放电性能对计算机各个部位进行空气放电或接触放电,凡是金属部分都可以接触放电,注意观察计算机的反应,放电的电压由低到高慢慢增加,当计算机出现不可自己恢复的较为严重的现象时就不要再增加电压。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干扰研究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干扰摘要:本文主要讲书述了干扰的来源,以及基本的解决方法还有雷击浪涌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浪涌保护器的保护原理及安装。
关键词:接地雷击浪涌浪涌保护电路一、引言随着电子计算机之类的信息技术(IT)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类设备的干扰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果抗干扰问题不妥善处理则IT设备难以正常工作,有时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政治损失。
二、干扰的来源干扰按其来源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干扰。
人为骚扰源包括连续波骚扰、瞬态干扰和非线形现象。
电子噪声源、天电噪声、地球外噪声、沉积静电等都是自然干扰源。
另外,雷电也是干扰中比较严重的干扰源之一。
三、IT设备抗干扰的措施需要说明抗干扰问题的解决与设备本身的抗干扰水平、工作频率以及现场干扰电磁场强度、电源质量参数等外界影响条件有关。
在设计阶段往往无法妥善处理好抗干扰问题常需要电气装置安装完毕投入使用时在现场用仪器进行检测,测定干扰的起因和幅度后,采取一些改正措施,有时只需简单的纠正一下布线和接地的不正确就可消除干扰,下面所列是一些在电气设计中能注意的基本的抗干扰要求。
1、IT设备的电源线路应和干扰源设备的电源线路分开,IT设备遇到即使极短暂间断供电也会丢失数据,它如果和大功率电动机同一电源线路则电动机启动时的大幅度电压骤降,对IT设备而言,其影响无异间断供电,也可能丢失数据。
有些大功率的非线性负载是引起波形畸变的谐波产生源,有些能产生电弧的设备则能在设备上引起电压波动,诸如此类的设备对IT设备而言都是能引起电源扰动的干扰源,在电源线路上应与分开,如能用不同的配电变压器供电,抗干扰效果更好。
2、IT设备应远离产生电磁场的设备。
大功率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都是产生干扰电磁场的设备,IT设备在空间布置上应远离这些设备。
3、IT设备应远离载有大电流的导体。
诸如载有大电流的无屏蔽接地的母干线或穿管道线等都能产生干扰电磁场,IT设备都应与之远离。
4、IT 设备电源线路作用于切断电源的防护电器应具有适当的延时。
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防范

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防范摘要:信息技术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些设备可能受到多种干扰,例如电磁干扰、电磁波辐射、电源电压波动等等。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防范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解决干扰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电磁波辐射,电源电压波动。
正文:信息技术设备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非常广泛,从保持文档和电子邮件到运行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然而,由于电磁波辐射、电磁干扰和其他外界干扰的影响,信息技术设备面临着许多风险。
在研究和设计信息技术设备时,抗干扰技术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设备抗干扰防范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可以帮助设备抵御干扰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干扰。
电磁波辐射是一种常见形式的干扰。
它可以来自电视机、电脑屏幕、手机、磁盘驱动器等。
这种干扰可能损坏传输的数据或导致系统的崩溃。
电磁干扰是另一种常见的干扰类型。
它来自电力设备、发电机、交流电线或其他电源设备。
当两个或多个电源设备同时存在时,电磁干扰的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
在遇到各种干扰时,保护信息技术设备的方法有很多种。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在设计和选择设备时考虑干扰因素。
比如,选择抗干扰性能高的设备或组件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设备上添加避雷器、隔离器和其他抗干扰部件,以增强设备的防护能力。
其次,数据中心的物理设施也应该避免外界干扰。
保持设备距离高电场和辐射源是一个好的习惯。
此外,我们应该在设施中适当增加隔离材料和屏蔽设备。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波的影响,并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
最后,我们需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干扰。
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电源设计和电源管理,来减少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
此外,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网络技术,如虚拟专用网(VPN)和防火墙,来增强设备的网络安全性,避免数据的被外部人员篡改。
综上所述,保护信息技术设备免受干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设
备的抗扰度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
傅诺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电子设备的急剧增加,使得电磁环境日趋恶化,产生了新型的环境污染――电磁污染。
因此,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各种电子设备的最大发射电平限值,但另外壹方面,电子设备也必须具备壹定的抗干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
简而言之,电磁兼容通常包括俩个方面:电磁骚扰和抗干扰。
电磁骚扰是指设备发出的骚扰信号引起其它设备性能的下降;抗干扰是指设备耐受外来干扰的能力。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电磁骚扰和抗干扰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某种设备的电磁骚扰指标很好,全部低于发射限值,可是它的抗干扰能力却很差,那么它跟别的设备壹起使用时,仍然有可能产生电磁兼容问题。
下面我们用图1形象地画出电磁兼容的几个重要的电平之间的关系。
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普及,它们的电磁兼容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例如:当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同时用手机通话,经常发现显示器画面发生抖动,这是手机的射频电磁场引起的;雷雨过后,我们也许会听说朋友家里的调制解调器坏了,不能上网,这是雷击通过电话线串到调制解调器上引起的。
诸如此类现象越来越多,用户和厂家也越来越关心设备的抗扰度性能。
但于整体上,抗干扰且没有象电磁骚扰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为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由于骚扰源的不同,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试验能够分成几类,下文将对上述试验的要求进行逐项介绍。
1、静电放电试验(ESD)
当壹个带有静电荷的物体和另壹个接地导体接触时,电荷会从前者流向后者,形成壹个脉冲尖峰,这就是静电放电现象。
虽然这样的脉冲电流对人体且无多大的损害,但对于电子设备来说,由于于极短的时间内要流过极大的尖峰电流,没有保护措施的电路将很难
承受它的打击,轻则造成设备误动作,重则能够损坏设备。
通常采用静电发生器来模拟带静电的物体,向被测设备放电。
静电放电壹般有俩种方式:空气放电和接触放电。
要减少或抑制静电放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应注意金属壳体、电缆系统、PCB的设计,阻断静电放电的传导或辐射的耦合路径;或者考虑为放电电流提供替换通道,如使用滤波器,使其旁路;对于信息技术设备来说,仍能够通过软件的方法增强其抗扰度能力。
2、射频电磁场辐射试验(RS)
电磁辐射可能来自有意产生的电磁辐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台等;也可能来自无意产生的寄生发射,如电焊机、荧光灯、感性负载的开关操作。
电磁辐射对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均会产生壹定的影响,轻则设备性能暂时下降,重则能够造成永久损坏。
本项试验模拟这种有意或无意的电磁辐射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干扰,以考察设备的耐辐射能力。
要增强电子设备的辐射抗扰度能力,能够采用屏蔽、接地或滤波等各种措施来抑制各种无用信号的干扰;或者于PCB走线时,使其包围的面积尽可能小。
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EFT/B)
于电源干扰所引起的故障中,有近80%是由于电源线中的振荡瞬变和突发脉冲群引起的。
脉冲群是于突然接上或断开电感或感性负载时所产生的壹群群快速脉冲尖峰。
这些脉冲尖峰通过电源线传播到整个电路中,造成其他部分工作异常。
突发脉冲群的特点是上升时间短(5ns),重复频率高(10kHz~1mHz)和能量低(4mJ/pulse)。
于进行试验时,脉冲发生器将电快速脉冲群作为骚扰信号加到电源线中。
于壹些特殊的场合,仍要用耦合钳将它们注入信号线或电源线。
从电源端馈送进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信号,能够考虑加装壹个EFT滤波器,使其旁路;从信号端馈送进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信号,能够考虑加装壹个EFT馈通滤波器,使其旁路。
或考虑减小PCB地线的公共阻抗值;或使骚扰信号远离敏感电路。
4、浪涌试验(SURGE)
电网遭雷击或大功率负载脱离时,电路可能会出现高能脉冲。
这样的高能脉冲就被形象地称为浪涌脉冲。
浪涌脉冲的波前时间壹般只有几个微秒,半峰值时间从几十个微秒到几百个微秒,幅度为几百伏到几万伏,或几百安到几万安,是壹种能量较大的骚扰。
像这样大功率的干扰脉冲通过没有保护的电子设备时,就会对电路造成很大威胁,使设备不能继续稳定工作,甚至造成设备永久损坏。
试验时,由浪涌发生器将浪涌信号通过电源线或其它互连线注入被测设备。
对于浪涌信号,能够考虑于关联的电路上加装瞬变吸收器,如避雷管、压敏电阻等等,加以吸收。
5、射频连续波传导骚扰试验(CS)
空间电磁场(主要来自有意的发射)能够于敏感设备的各种连接线上产生感应电流(或电压),作用于该设备的敏感部分,可能造成损害。
有时也可能由各种骚扰源通过连接到设备上的电缆,直接对设备产生骚扰。
本项试验就是模拟这种实际中的骚扰现象,通过壹些耦合网络向被测设备注入骚扰信号。
对于这种骚扰现象,能够加装滤波器,以吸收传导骚扰信号。
6、工频磁场试验(PFMF)
流过电源线的大电流所产生的强磁场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
对那些带有磁敏元件的设备,如霍尔变送器、CRT等,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磁场变化频率和电源频率相同,故称工频磁场。
本项试验就是模拟工频磁场带来的影响。
如果该项试验不合格,能够采用抑制辐射抗扰度相似的方法。
7、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PQF)
电子设备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电源电压突然跌落(暂降)、暂时中断或缓慢变化的情况。
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常常是由于电网发生故障,负载发生较大变化引起的。
而电压变化则是由于负载连续微小变化而产生的。
本项试验就是模拟这种电压异常情况对被测设备的影响。
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开关电源壹般是宽电压的,因而该项试验壹般不会有问题。
为方便归类研究,我们能够把信息技术设备见作壹个黑箱,不管它的内部结构和性能,仅仅考察它跟外界电磁环境的接口,能够发现它主要有以下几类接口:机箱端口、直流电源端口、交流电源端口、信号端口、电信端口、接地端口等。
电磁骚扰通过这些端口以辐射或传导的方式侵害设备。
不同的端口,必须针对其不同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抗扰度试验。
不同端口的抗扰度要求详见表1~4。
表1机箱端口抗扰度
表2信号端口和电信端口抗扰度
表3电源输入端口抗扰度
注:不包括连同a.c./d.c.电源转换器壹起销售的设备
如果d.c.电源馈线包括于信号电缆内,则该d.c.电源端口应满足表2的抗扰度要求
表4电源输入端口抗扰度
注:包括连同独立a.c./d.c.电源转换器壹起销售的设备
表1~表4中的性能判据说明如下:
(1)性能判据A
于试验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介入,设备应能持续按预期工作。
当按预期使用设备时,不允许出现低于制造厂规定的性能等级的降级或功能损失。
能够用允许的性能降低来代替性能等级。
(2)性能判据B
于试验之后,不允许出现低于制造厂规定的性能等级的降级或功能损失。
能够用允许的性能降低来代替性能等级。
于试验期间,性能降级是允许的。
然而于试验之后,工作状态不应改变或储存的数据不丢失。
(3)性能判据C
允许出现可自行恢复或能由使用者根据制造厂说明操作之后使其恢复的功能损失。
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内的或由备用电池保护的功能和(或)信息不应丢失。
为更好地理解上述性能判据,试举例说明。
假定EUT为壹台PC,于对其进行2000v 静电放电(ESD)试验后,该EUT仍能无性能降级正常工作,这种情况符合性能判据A;于对EUT进行2000VESD试验后,死机,但根据制造厂规定可能过“复位”使其恢复正常工作,此种情况符合性能判据B;于对EUT进行2000VESD试验后,死机,即使按“复位”键也不能使其恢复正常工作,须重新开关才能使其恢复正常工作,这种情况符合性能判据C。
当进行上述抗扰度试验时,被测设备应模拟典型的正常工作状态,主要功能均要运行,且选择最严酷的运行方式,然后对之施加以某种骚扰信号,依据性能判据,观察其能否正常工作,以判定该设备是否合格。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抗扰度性能的高低更直接地影响到设备自身的使用。
电磁骚扰和抗干扰是壹枚硬币的俩面,二者不可偏废,我们只有把俩者放于壹起,进行整体考虑,才能彻底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市产品质量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