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与热工基础 2—3三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合集下载

空气动力学与热工基础讲义

空气动力学与热工基础讲义
升力 Y,尾 并对飞机重心形成俯仰操纵力矩,迫使机头上仰增大
迎角(图3—4—36)。由于迎角增大,引起飞机产生正的附加升力 Y飞机,此附加升力作用在飞机焦点上,对飞机重心形成俯仰恢复 力矩,其方向同俯仰操纵力矩的方向相反,力图恢复原来的迎角 。随着迎角逐渐增大,飞机的附加升力和它形成的俯仰恢复力矩 也逐渐增大,及致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相互矛盾的俯仰恢复力 矩与俯仰操纵力矩重新平衡时,飞机就停止俯仰转动,保持以较 大的迎角飞行。
方向舵是靠脚左右蹬来操纵的(图3—4—34).左脚向前蹬左 脚蹬,方向舵向左偏转,飞机便向左方转过去;右脚向前蹬右脚 蹬,方向舵向右偏转,飞机便右转。
三个舵面的操纵,在空气动力作用的原理方面,它们基本上 是一样的,都是改变舵面上的空气动力,产生附加力,对飞机重 心形成操纵力矩,来达到改变飞机飞行状态的目的,下面我们仍 从飞机的纵向、横向和方向三方面来分别说明操纵性的基本原理 、影响因素,最后简单介绍随空布局飞机的直接力操纵问题。
如果飞机的迎角稳定性较强,则移动驾驶杆操纵水平尾翼( 或升降舵)偏转时,飞机迎角改变甚少,俯仰恢复力矩就能与俯 仰操纵力矩相平衡,也就是说,水平尾翼(或升降舵)偏转相同角 度的条件下,飞机迎角变化较少,即飞机的纵向操纵性较差。由 此可知,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和纵向操纵性是互相矛盾的,飞机的 纵向稳定性增强,其纵向操纵性变差。飞机从亚音速飞行向超音 速飞行过渡时,由于飞机焦点位置显著后移,纵向稳定性大大增 加,纵向操纵性要变差。
(二)增强飞机俯仰操纵性的措施——全动水平尾翼
一般亚音速飞机都采用升降舵进行俯仰操纵,飞行员操纵 升降舵,升降舵偏转所引起的压力变化能逆气流传播,使整个水 平尾翼的压力分布发生显著变化,产生较大的附加升力,故升降 舵效能提高,能够保证飞机具有良好俯仰操纵性(图3—4—37a) 。

动态三角翼的气动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动态三角翼的气动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动态三角翼的气动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吕志咏;杨晓锋
【期刊名称】《航空学报》
【年(卷),期】1998(19)1
【摘要】给出了0°~90°范围内振荡三角翼的测力实验结果,并给出了不同前缘后掠角、振荡频率和转轴位置对三角翼法向力系数的影响,进而讨论了有关参数影响产生的机理。

【总页数】7页(P6-12)
【关键词】振荡三角翼;流态;气动力特性;大攻角;时间尺度
【作者】吕志咏;杨晓锋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1.41
【相关文献】
1.纵列式双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干扰特性参数影响分析 [J], 黄水林;招启军;徐国华
2.动态三角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和压力分布相关研究 [J], 白涛;吕志咏;杨晓峰
3.三角翼动态气动特性低速实验研究 [J], 于欣芝;杨永年
4.旋翼反扭矩系统结构参数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J], 唐敏;唐正飞;吴浩东
5.三角翼动态大迎角气动力特性数值分析研究 [J], 杨立芝;高正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 翼型和叶栅的空气动力特性解析

3 翼型和叶栅的空气动力特性解析

B、实际流体 由于实际流体存在粘性,流体绕流时, 在柱体表面要产生附面层。 绕流前:均匀平行流线 绕流中: a——前驻点,速度为零; b——速度不为零; 流场上下对称,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 无外力产生,即FL =0 。 流场左右不对称,在平行于流动方向 上,前半部流场中压力大于后半部流场, 产生一个沿流动方向的外力,称之为形状阻 力;此外由于流体的粘性会产生摩擦阻力。 故平行于流体运动方向,有阻力产生,即 FD ≠ 0 。 绕流后:均匀平行流线 a
a
b c
三、儒柯夫斯基升力定理
1、气流对孤立翼型的作用力 已知无穷远处来流速度为w∞ , 其方向与叶弦的夹角为α(称之为 来流攻角)。来流密度为ρ∞,流动 为不可压缩流动。 则在垂直于来流速度方向, 会产生一个升力Py,
P Py Px
α
w∞
Py w
其中, Γ为绕翼型的环量。 定义升力系数
3-1 翼型和叶栅参数
一、翼型几何参数
弦线
前缘点
c
θ
后缘点
x1
e a b
f
x2
型面 —— 叶型型线所包围的切面 中线 —— 叶型型线内切圆圆心的连线 b —— 弦长
θ
c
x1
e a b
f
x2
符号 c e f a x1 最大厚度
意义
符号
c c/b e e/b
f f/b
意义 最大相对厚度 最大厚度处的相对距离 中线最大相对挠度 最大挠度处的相对距离
叶栅进、出口速度图
w
1
β1
β
wm
w1 w2 ,平均气流速度 2
βm —— 平均气流角 wz —— 轴向分速度,此处令w1z= w2z = wz

空气动力学-第2章 机翼

空气动力学-第2章 机翼
第2章 机翼低速气动特性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2.2 机翼的空气动力系数,平均气动弦长和焦点 2.3 大展弦比直机翼的气动特性
2.3.1 绕流流态 2.3.2 气动模型和升力线假设 2.3.3 升力线理论 2.3.4 大展弦比直机翼的失速特性 2.4 升力面理论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机翼的外形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平直的,有三角 的,有后掠的,也有前掠的等等。然而,不论采用什么样 的形状,都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并且使结构重量尽 可能的轻。所谓良好的气动外形,是指升力大、阻力小、 稳定操纵性好。
平均空气动力弦长是—个假想矩形机翼的弦长,这一假 想机翼的面积S和实际机翼的面积相等,它的力矩特性和实 际机翼也相同。
2.2 机翼的空气动力系数,平均气动弦长和焦点
假想矩形机翼的零升俯仰力矩为
M 'z0 mz0q SbA ,
q
1 2
V2
上式中mz0为假想机翼的零升俯仰力矩系数,也是实际机翼 的零升俯仰力矩系数,q∞为来流的动压。
平直翼
矩形翼 梯形翼
椭圆翼
后掠翼
三角翼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下面先引入体轴系 :
x轴:机翼纵轴,沿机翼对称面翼型弦线,向后为正 ;
y轴:机翼竖轴,机翼对称面内,与x轴正交,向上为正;
z轴:机翼横轴,与x、y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向左为正。
z
o
y
y
zo

x
o
x机翼平面形状Fra bibliotek机翼上反角 机翼几何扭转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展弦比:翼展l和平均几何弦长bpj的比值叫做展弦比,用λ表
示,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l

动力三角翼的升力原理

动力三角翼的升力原理

动力三角翼的升力原理
动力三角翼的升力原理主要有:
1. 三角翼的剖面采用特殊的翼型设计,可以在高速运动时产生上翘的空气动力。

2. 翼型上表面设计为弧形,下表面为平面,可以引导空气在翼面上下产生速度差。

3. BASED on伯努利原理,翼面上方空气速度增大,压强下降,产生上向升力。

4. 同时三角翼的扭曲可以产生旋转气流,形成升力垂直分量。

5. 三角翼安装在动力机匣上,利用螺旋桨的推力获得前向飞行速度。

6. 高速下的翼面效应与螺旋桨推力叠加,共同产生上扬升力。

7. 通过调整三角翼的安装角度可以控制升力方向。

8. 还可以借助襟翼、副翼等设备进一步控制升力。

9. 动力三角翼结构简单,升力产生效率高,适合小型飞行器。

10. 是一种融合动力推进和空气动力升力的鸭翼设计。

三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三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船舶设计
在船舶设计中,三角翼的原理可以应用于船帆和船体结构 的设计,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和稳定性。
运动器材
在滑翔伞、滑翔机等运动器材中,三角翼的形状和结构能 够提供更好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使得运动更加安全和刺 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影响因素
边界层的厚度、形状和稳定性受流体性质、物体形状和流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流 体粘性越大、物体表面越粗糙、流动速度越快,边界层越厚;反之则越薄。同时,边界层 的稳定性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不稳定时容易发生层流到湍流的转捩。
03 三角翼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升力产生机制剖析
迎角与升力关系
飞行速度与升力变化
根部的升力等。
稳定性与操纵性评估
01
纵向稳定性
三角翼飞机的纵向稳定性较好,因为其机翼形状使得飞机在受到扰动后
能够迅速恢复平衡状态。
02 03
横侧稳定性
三角翼飞机的横侧稳定性相对较弱,因为其机翼展弦比较小,对侧风的 抵抗能力较弱。为了提高横侧稳定性,可以采用增加垂尾面积、安装翼 刀等措施。
操纵性
三角翼飞机的操纵性较好,因为其机翼形状使得飞机在滚转和俯仰方向 上的操纵力矩较大。同时,采用全动平尾和差动平尾等操纵面布局也可 以进一步提高飞机的操纵性。
改进蒙皮与骨架的连接方式,提高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降低气动 阻力。
性能提升途径挖掘
气动布局优化
通过调整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如 改变后掠角、展弦比等参数,以
提高升力和降低阻力。
表面粗糙度控制
控制三角翼表面的粗糙度,降低气 动摩擦阻力和涡流损失,提高气动 效率。
边界层控制技术
采用边界层控制技术,如吹气、吸 气等方法,以控制三角翼表面的边 界层流动,降低阻力和提高升力。

空气动力学课件-第1章 翼型资料

空气动力学课件-第1章 翼型资料
yf f 2 [( 1 2 p ) 2 px x ] 2 (1 p)
x p
x p
式中,p为弧线最高点的弦向位置。中弧线最高点的高度 f(即弯度)和该点的弦向位置都是人为规定的。给f和p 及厚度c以一系列的值便得翼型族。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其中第一位数代表f,是弦长的百分数;第二位数代表p,是弦长的十 分数;最后两位数代表厚度,是弦长的百分数。例如NACA 0012是一 个无弯度、厚12%的对称翼型。有现成实验数据的NACA四位数翼族 的翼型有6%、8%、9%、10%、12%、15%、18%、21%、24%
CL (C pl C pu ) cosdx
0
1
C pu
Pu P Pl P , C pl 1 1 2 V V 2 2 2
§ 1.3 低速翼型的低速气动特性概述
§ 1.3 低速翼型的低速气动特性概述
§ 1.3 低速翼型的低速气动特性概述
(1)在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曲线中,CL在一定迎角范围 内是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记为
随时间的发展翼面上边界层形成下翼面气流绕过后缘时将形成很大的速度压力很低从后缘点到后驻点存在大的逆压梯度造成边界层分离从而产生一个逆时针的环量称为起动1414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及环量的确定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及环量的确定3起动涡离开翼缘随气流流向下游封闭流体线也随气流运动但始终包围翼型和起动涡根据涡量保持定律必然绕翼型存在一个反时针的速度环量使得绕封闭流体线的总环量为零
在飞机的各种飞行状态下,机翼是飞机承受升力的主要 部件,而立尾和平尾是飞机保持安定性和操纵性的气动 部件。一般飞机都有对称面,如果平行于对称面在机翼 展向任意位置切一刀,切下来的机翼剖面称作为翼剖面 或翼型。翼型是机翼和尾翼成形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 影响到飞机的气动性能和飞行品质。

叁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介绍叁角翼的亚音速共20页文档

叁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介绍叁角翼的亚音速共20页文档
叁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介绍叁角翼的 亚音速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空气动力学与热工基础

空气动力学与热工基础

使机翼有效迎角增大,机翼升力增大;同时,在正迎角下,机翼 上表面流速加快,也会使机身升力增大。
• 翼身组合体,由于翼、身相互于扰,产生了额外的阻力。

3.翼身组合体对水平尾翼的干扰

组合体对平尾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阻滞作用,
二是下洗作用。
• 空气流过组合体,由于粘性的影响,要损失一部分
能量,使气流受到阻滞。这样,流向平尾的气流速
一定范围内是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这样的襟翼即所谓
“游动”式襟翼,其游动规律如图3—1—36所示。

采用游动式襟翼后,当飞机起飞离地后,随速度
增大,襟翼就开始逐渐回收。着陆前放襟翼,随着速度
的减小,襟翼逐渐缓慢地放到最大角度。这就有效地缓
和了下洗气流对平尾的影响。

二、前缘缝翼

前缘缝翼位于机翼前缘,能在大迎角下自动张开,
• 由上式知 •
Cx Cx0 ACy2
• 于是
1 K
Cx Cy
Cx0 Cy
ACy
• 上式两边对 C y 求导并令其为零,即

• 可得 K max 时
d dC y
1 K
Cx0
C
2 y
A0
Cx0 ACy2 Cxi
• 可见在有利迎角下,零升阻力系数与诱导阻力系数相等,此时阻
力系数 •
Cx0 ACy2 Cxi
C x2
)和升阻比及性质角θ,可以确定有利迎角和最
• 大升阻比等。

下面介绍找出三个有特殊意义的迎角的方法(见图3—1-28)

1.临界迎角

作飞机极线的水平切线,切点所对应的迎角就是临界迎角,
对应的升力系数即为飞机的最大升力系数。

让你立刻了解三角翼

让你立刻了解三角翼

三角翼三角翼指平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机翼。

三角翼的特点是后掠角大,结构简单,展弦比小。

目录1三角翼分类无动力三角翼动力三角翼2注意事项3航空术语是一种配备发动机的悬挂滑翔飞机,它能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与降落,极其安全且易操纵。

动力三角翼选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科技材料制成,轻便、简捷、坚固。

它不但装有全缓冲标准座位,乘坐起来非常的舒适,每个轮子还都安装有独立的弹性悬挂,这样既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性,也减少了震动性,同时也减轻了三角翼的压力。

动力三角翼可以折叠,易于运输和存放,一名熟练的滑翔者把它从车上卸下到安装预备好只需要15分钟左右。

起降地面滑跑距离在30-80米之间,飞行高度50-4000米,飞行速度45-110KM/H。

加上浮筒可以在水面起降。

三角翼动力三角翼是航空运动领域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轻型动力的飞行器,70年代在欧洲兴起至今历久弥新。

通常动力三角翼可供二人乘坐,采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机翼与机身通过悬挂方式进行连接,飞行员通过移动机身与机翼的相对重心位置实现操纵,因机翼具有较高的滑翔性能即使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动力三角依然可以像鸟儿一样滑翔着陆,因此动力三角翼是相当安全的。

随着动力三角翼从地面起飞的那一刹那您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

从天空中俯瞰蜈支洲秀丽的景色,椰林、银沙、碧海尽在身下……【动力三角翼用途】动力三角翼可以用来旅游观光、休闲飞行、航空摄影、森林防火、农场作业、牵引滑翔、越野飞行、庆典广告、地质勘探、高空跳伞、快速运输、公安外勤、部队任务、紧急救护。

【动力三角翼的特点】动力三角翼飞行速度慢、高度低、宜观光、航拍等作业。

体积小、占地少 ; 不需专业机场、机库。

开放式座仓,全景式飞行。

机翼可折叠,易转场运输。

起降距离短,不需专用跑道。

整机价格低廉。

属悬挂运动器材,不用通用航空执照。

驾驶操纵简单,充分享受飞行乐趣。

小车中心位置设计低,有极佳的安全性。

有令人羡慕的安全记录。

【广州的动力三角翼】在广州,动力三角翼的“私人化”并没有发扬光大,因为它的“通货”远不及滑降伞和热气球一般可以“就地取材”。

翼型的高速空气动力特性-文档资料

翼型的高速空气动力特性-文档资料

C y可压
C y不可压 1 M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上述两式表明,在亚音速阶段,机翼的升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斜率 都随飞行M数的增大而增大。升力系数增大,说明同一迎角下, 可压气流的机翼升力系数比不可压气流的大。这是因为,机翼上 下表面产生了额外的吸力或压力,导致升力增加,机翼升力以超 过飞行速度平方的比例变化。 • 2、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随M数变化规律 • 飞行M数增大,机翼上表面的额外吸力增加。但各点吸力增加 的数值却不等。在最低压力点附近,因流速增加得多,密度减小 得多,吸力额外增加得多;而在上表面的后缘处,吸力增加得少 (见图3—2—1)。于是,随着M数的增大,机翼上表面后缘的压
• 机的临界M数,简称临界M数,记作 M 临界 C临界 • M临界 aH • 式中 a H 为飞机所在高度的大气音速。 • 临界M数的大小,表示机翼最低压强点处产生局部超音速气 M 临界 大表示该机翼产生局部 流继而形成激波(局部激波)的早晚。 M 临界是衡量机翼 M 临界小产生局部超音速气流早。 超音速气流晚, 空气动力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 临界M数的大小与最低压强点处的压力系数有关。最低压强 ( p不可压 ) 点处的压力系数 min 越小,表示该点的局部气流速度较远 前 方来流速度大得越多,温度下降越多,即局部音速减小越多, 产生局部超音速气流越早,所以临界M数也越小。 • 由以上分析可知,翼型的临界M数 M 临界 主要是相对厚度和升 力系数 C y 的函数。 • (二)局部激波的产生和发展 • 1、局部激波的产生 • 当飞行M数增至临界M数时,机翼上表面首先出现等音速点。 如继续增大飞行M数,等音速点的后面流管扩张,
• 强比最低压强点的压强大得更多,逆压梯度增大,导致附 面层空气更容易倒流。这就有可能在比较小的迎角下,出 现严重的气流分离,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随之下降。 • (三)阻力特性 • 飞行M数增大,一方面前缘压强由于空气压缩性的影响 而有额外增加,压差阻力系数增大。但增大很有限。另一 方面飞行M数增大(或者飞行速度增大,或者音速减小一气 温降低,粘性系数μ减小),雷诺数Re增大,导致摩擦阻力 系数减小。但减小也很有限。于是,随着飞行M数的增大, 压差阻力系数的增大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减小相抵,机翼型 阻系数(压差阻力系数与摩擦阻力系数之和)基本不随飞行M 数而变化。 • (四)压力中心位置的变化 • 亚音速飞行,在空气压缩性的影响下,整个机翼的压 力系数 P 都放大了 1 1 M2 倍。这样,机翼表面压强分布 的形状就没有改变,可以认为机翼压力中心位置基本不变。

三角翼气动特性实验实验报告

三角翼气动特性实验实验报告

研究生《流体力学实验》三角翼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班级SY1305姓名周鑫实验日期2014.6.9指导教师白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风洞常规测量试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常规试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学习试验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和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2. 了解和掌握不同后掠角和展弦比三角翼翼型随姿态角变化的气动力特性物理变化规律,研究后掠角和展弦比对三角翼翼型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3.了解测力实验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测量装置(例如,应变式天平、信号放大器等)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基本原理实验空气动力学是空气动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用实验方法研究飞行器及其它物体在与空气或其它气体作相对运动时的气动特性、运动规律和各种复杂物理现象。

实验空气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风洞进行模型实验,以发现和确认流动现象、探索和揭示流动机理、寻求和了解流动规律,并为飞行器提供优良气动布局和空气动力特性数据,为理论分析提供物理和数学模型。

风洞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相对运动原理和相似理论。

相对运动原理:无论是物体以某一均匀速度在静止的流体中运动,还是流体以相同速度流经物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恒等。

相似理论:论述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和相似现象的性质的学说。

是模拟的理论基础。

相似理论的重要课题是确定各种物理现象的相似准数。

风洞试验就是研究实际飞行器的绕流现象与风洞中试验模型模拟的绕流现象的等效性和相似性,建立实验的相似准则,研究模拟试验与实际的物理现象的近似程度以及共同遵循的物理规律或数学规律。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主要设备,几乎绝大多数的空气动力学实验都在各种类型的风洞中进行。

风洞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动力装置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管道内驱动一股可控气流,使其流过安置在实验段的静止模型,模拟实物在静止空气中的运动。

实验段是风洞的中心部件,实验段流场应模拟真实流场,其气流品质如均匀度、稳定度(指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湍流度等,应达到一定指标。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第一部分分解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第一部分分解

Cy
2
( A0
A1 ) 2
2 [ 1 dy f d 1 2 dy f cos d ]
0 dx
2 0 dx
2 ( 1 dy f (1 cos )d )
0 dx
2 ( 0 )
dC y 2 d
其中: 0
1
dy f 0 dx
(1 cos )d
由形面决定,它表示零升迎角。
薄翼中小迎角下,用平板摩擦系数修正
Re Re , (Cxmc )M 0 xzl , (Cxmc )M 0
§2-3 翼型的亚音速特性
低速 M 0.3 亚音速
(不可压)
(可压)
一、戈泰特法则(Goethert)
2
2
x 2
2
y 2
0
2
1
M
2
作仿射变换
x' x
y'
y
' 2
V' V
可得到不可压流求解问题
2' 2'
x'2 y'2 0
上面式中带上标′的参数代表的是不可压流场中的参数。
亚声速翼型绕流与相应的不可压低速翼型之间的几何 参数的关系为:
相对厚度 相对弯度 迎角
c' c f ' f '
可见,对应不可压翼型比原始翼型薄、弯度小、迎角小。
(a)可压流场 (b)不可压流场
翼型上对应点压强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2 ( c f )
V x
x
x
2 ,c , f V x
2 V
u ,c ,
f
(C )p 0, , f ,c
1
C y
C y0

三角翼受迫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气动特性研究

三角翼受迫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气动特性研究

三角翼受迫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气动特性研究
郭迪龙;杨国伟;康宏琳;王发民
【期刊名称】《空气动力学学报》
【年(卷),期】2007(025)001
【摘要】基于刚性动网格的技术,选用B-L湍流模型,利用有限控制体积法对N-S 方程进行数值离散,对76°大后掠三角翼的受迫俯仰滚转耦合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气动力特性和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俯仰滚转耦合运动时,三角翼上表面的涡分布的非对称性将产生横侧方向的偏航力矩和滚转力矩,滚转力矩和偏航力矩随着滚转振幅角和滚转缩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对法向力影响不大.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郭迪龙;杨国伟;康宏琳;王发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计算流体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1.3
【相关文献】
1.某复杂构型飞机偏航-滚转耦合运动非定常气动力特性实验研究 [J], 杨文;卜忱;眭建军
2.80°后掠三角翼强迫俯仰、自由滚转双自由度耦合运动特性数值研究 [J], 杨小亮;刘伟;赵云飞;刘君
3.三角翼受迫俯仰滚转运动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高娜;陈宝;刘景飞
4.三角翼受迫滚转运动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高娜;陈宝;赵庆贺
5.三角翼俯仰滚转耦合运动气动特性研究 [J], 黄达;吴根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气动力学与热学基础28

空气动力学与热学基础28

由于产生升力而出现的阻力,叫升致波阻。零升波阻与
升致波阻之和就是机翼的波阻。超音速飞行中,机翼的
阻力除波阻外,还有与粘性有关的型阻力。这样,在超
音速前后缘情况下,机翼的阻力包括三部分,即型阻力、
零升波阻和升致波阻。

超音速飞行的机翼型阻力系数与亚音速飞行 相同。这里只介绍波阻系数。
在超音速前后缘情况下,不管是零升波阻系 数还是升致波阻系数,都是随M数的增大而减小 的。是因为M数增大,激波角减小,机翼表面的 压力变化不与M数的平方成正比例地增加,而是 小于这个比例,以致波阻系数减小。但由于后掠 角的作用,机翼的波阻主要取决于有效分速对应 的M数(M n),而 M n是小于M数的。所以,波阻系 数随M数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比较缓和。
掠翼,应处于亚音速前缘状态。可是,要在较大
M数下保持亚音速前缘,后掠角必然很大。而后
掠角大,空气动力引起的机翼弯扭变形也就越严
重,这必然导致结构重量增加。若用增大厚弦比
的方法来减轻结构重量,却又引起零升波阻增大,
抵消了增加后掠角的效果。因此,当飞行M数进
一步提高时,有的飞机就采用了三角翼。
(三)阻力特性

后掠翼在亚音速前后缘情况下的阻力特性与亚音速
阻力特性相同。这里只说明后掠翼在超音速前后缘情况
下的阻力特性。

超音速气流以零迎角流过一具有对称翼型的机翼,
只会产生激波阻力,而不会产生升力,这个激波阻力叫
零升波阻。当超音速气流以迎角 流过机翼时,既产生
升力,也产生激波阻力。激波阻力中有零升波阻,也有
第二十八讲
后掠翼的空气动力特性(二)
介绍后掠翼的超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后掠翼的超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后掠翼超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2/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气流尚未分离的引角下, 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直线增长,升力系数与迎角表 现为线性变化关系。例如歼7飞机就是这样,参见图3— 1—15所示。

而细长三角翼具有不寻常的升力特性,其不同点为: 升力系数曲线的斜率比大展弦比机翼小得多;其随迎角 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升力系数的增长比迎角更快一些, 如图3—2—34所示。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升力由两部 分组成。一部分是翼面的附着流(整个下表面和部分上 表面)所产生的升力,叫做“位流升力”,其变化与迎 角成线性关系。另一部分是上表面脱体涡所产生的升力, 叫“涡升力”,其变化与迎角成非线性关系。
• 在很小的迎角下,上式可写成 • 2 C y K p K N
Kp 式中第一项是位流升力,第二项是涡升力; 与 Kn 均为常值,其大小取决于展弦比。图3—2—36表明了 按上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当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脱体涡在机翼上表面后缘 发生破碎,变得不规则,这会使流谱发生变化。迎角进 步增大,破碎点向前移动,能量进一步耗散,涡升力减 小。再后,出现失速,升力相应下降。临界迎角可高 达 35 ~ 40 。 • 三角翼虽然有这样大的临界迎角,但起飞、着陆, 还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因为起飞、着陆,增大迎角或迎 角过大,势必影响飞行员的视界,还会造成机身尾部擦 地。例如歼7飞机起飞的着陆迎角,不超过 9 ~ 10,远 远小于临界迎角。为此,有的超音速飞机将机头向下折 转,改善视界。同时,加高起落架,防止机尾擦地。


脱体涡具有增大上表面吸力,使升力增大的作 用。因为脱体涡从前缘连续产生,形成稳定的低压区, 上表面正处于脱体涡低压之下,所以吸力很大。迎角 大,低压区吸力也大,所以升力增大更多。图3—2— 35是一个展弦比为1的三角翼,在20°迎角下的各个 横断面上压强分布图。它说明了上表面在脱体涡所复 盖的区域,吸力很大。 • 据理论分析结果:细长三角翼的升力系数( C y ) 与迎角( )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C y K p sin a cos 2 K N cos a sin 2
• 所以,三角翼在亚音速前缘情况下的压强分布, 与亚音速气流情况下的压强分布大体类似。对于 前缘圆钝的翼面来说,也是上表面前缘附近吸力 很高,而沿翼弦往后吸力逐渐降低。图3—2— 38给出了薄平板三角翼亚音速前缘情况下的上下 表面压强差分布情况。该图表明,机翼前缘附近, 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比中部后缘压强差大得多。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亚音速前缘的情况下,气 流仍是从前缘下表面的驻点开始分为上下两股, 绕过前缘流向上表面;流速增大,吸力增大;而 在下表面驻点附近,流速减慢,压强增大。因此, 机翼前缘附近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很大。 •

上表面流谱如图3—2—30所示,在小迎角下,气流仅在一 部分前缘产生分离,O点为涡面从前缘开始分离的点,OA为脱 体涡重新附着于上表面的迹线,OB为脱体涡从上表面重新分离 的迹线。这样,在上表面,有两种气流。在脱体涡附着线OA内 侧,是附着流,气流基本上平行于远前方来流方向。在附着线 OA外侧,OB线内侧这一区域,是脱体涡流,气流向外偏斜,强 烈加速。随着迎角增大,分离点逐渐向前移动;脱体涡增强,附 着线OA也跟着迅速向内侧移动。OB线也同时向内侧移动,但移 动较慢。即是说,气流分离加剧,形成更为强烈的脱体涡。待迎 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整个上表面基本上处于脱体涡控制之下。图 3—2—31画出了后掠角为55°的三角翼(厚弦比6%)上表面在不 同迎角下的脱体涡范围。 • 前缘尖锐的薄翼面,脱体涡一开始就从整个前缘拖出。前缘比 较圆钝,脱体涡先从翼尖附近开始,然后随着迎角增大而逐渐内 移,如图3—2—32所示。 • 后掠翼在迎角增大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脱体涡和脱体涡前缘分 离点内移的现象。图3—2—33指出了脱体涡.激波、激波失速分 离边界随M数、迎角以及展弦比而变化的大体轮廓。

二、三角翼的跨、超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空气以超音速流过三角翼的流动情形和三角翼 在超音速气流中的压强分布如何,要看是亚音速前 缘,还是超音速前缘而定。 (一) 三角翼在亚音速前缘情况下的压强分布 在亚音速前绦情况下,三角翼的前缘处于自翼 根前缘开始的马赫锥之内,如:图3—2 —37所示 AA' 流向切面 的空气,还未接触前缘的时候,就已 经受到机翼中段前缘OA段各点的扰动影响,因而沿 途压强是逐渐发生变化的,不致产生激彼。只在机 身头部和机身、机翼结合部位的转角处才产生激波。

对于飞行速度超过音速不多的某些超音飞机来说, 尽管飞行速度已经超过音速,但机翼前缘仍属于亚音 速前缘。这类飞机的机翼通常仍是用圆钝前缘反而可 以降低阻力。如果用尖锐前缘,虽然流速快,上表面 吸力高,但前缘部分由向前的吸力所占据的面积并不 大(图3—2—39a),所以,向前的吸力并不大。相反, 用圆钝前缘,虽然流速稍慢,上表面吸力较低,但因 向前的吸力所占据的面积比较大(图3—2—39b),形 成向前的总吸力比较大,由此可以降低阻力。 • (二) 三角翼在超音速前缘情况下压强分布在超 音速前缘情况下,三角翼的前缘处于自翼根前缘开始 的马赫锥之外,如图3—2—40所示。
§2—3 三角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 三角翼飞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三角翼, 顾名思义,其平面形状呈三角形,也可以说是后缘平直 的后掠翼。三角翼的展弦比(λ)与前缘后掠角( )之间, 有下式关系: 1 4 • tg
• 比如 60 ,则λ=2.31; 75则 1.07 • 后掠角大于60°,展弦比小于2.31,前缘尖锐或比 较尖锐的三角翼,称为细长三角翼或小展弦比三角翼。 • 三角翼和后掠翼一样,以其大后掠角,而具有良好 的超音速气动特性。而且机翼刚度比后掠翼更强,适用 于超音速飞行。但亚音速飞行,由于展弦比小,其气动 特性较差。 •
• •
一、三角翼的亚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细长三角翼在小迎角(比如 2 ~ 4 )下,或前缘 比较圆钝的三角翼在小迎角下,一部分 空气从下表 面绕过前缘(或是侧缘)而迅速分离。这种分离,并不 象低速飞机那样,招致升力下降、阻力增大,而是部 分弥补了三角翼亚音速气动特性的不足。 • 气流从后掠角很大的前缘分离,随即卷起涡面形 成螺旋形稳定的脱体涡,向后流去,如图3—2—30 所示。脱体涡是从前缘发出的,所以也称前缘涡。脱 体涡接着重新附着于上表面,产生向外的侧向流动, 并在接近机翼后缘的地方脱离机翼,形成尾涡,沿下 洗流方向流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