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分拆与设计-李玉山第7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及电源完整性分析与设计[Chapter7]
第七讲
传输线设计及接地、过孔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CAD研究所 李玉山
1
7.0
引言
美国90%工程师按传输线设计互连。说到底,传输线 是一种场的简化概念!关注的是互连的阻抗、时延和信号 的波形! 准确分析高速互连的SI,要从认识传输线开始! 传输线三种阻抗万变不离其宗,仍是阻抗的基本定义 。只不过将传输线始端的输入阻抗简称为阻抗;将信号随 时遇到的及时阻抗称为瞬时阻抗。如果在信号前进过程中 ,传输线的横截面,包括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几何结构都 不变的均匀传输线,则称其为特性阻抗。
2
一般的传输线都是由两条有一定长度的导线组成。
图7.1给出传输线概念的本质特点,把一条称为信号 路径,另一条称为返回路径。
图7.1 传输线由任意两条有一定长度的导线组成。其中一条标记为 信号路径,另一个为返回路径
3
一种糊涂认识:线电阻怎么是50Ω?是并联还是串联? 注意,这里应是阻抗而非电阻! 传输线的两个重要特征:特性阻抗和时延(低速场合均被
忽略而已),说的都是:传输线对信号的作用。
理想传输线模型 (彻底的分布式)性能与实际互连实测性 能更加吻合;模型带宽相当高。理想传输线也可以用R-LG-C集总参数组合近似。 理想传输线是仿真工具箱中的一种新的电路元件,用于 仿真效果较好,但电路概念不够简明易懂。
4
7.1
返回路径不同于“接地”
以往我们简单地将“地”当作传输线返回路径。 信号完整性设计中,最忌讳的就是滥用“地”这一名词。 应习惯于把其他导体看作是返回路径。事实上,中央 “ 地 ” 已经难觅,更多的是本地“地”。 电源布线主要考虑SSN,不要让多个返回路径形成“大 合唱”。理想情况下每个信号都有单独的返回地路径。即 使一般情况下信号与地引脚比率为8:1(认为电源引脚数=地
引脚数);超高速互连则要求这一比率为2:1。
5
信号完整性的许多问题,源自返回路径设计不当。 要认真设计信号之外其他路径的几何形状 (它影响特
性阻抗和耦合等)。
以往把某一路径称作地时,我们已经将它默认地 看成是所有电流的汇合处。 隐喻是中央“地”,即: 返回电流流进这里,又从这里流向别处。这是一种完 全错误的观点! 事实上,只要情况允许,信号的返回路径总会选 择尽量靠近信号路径。
6
图7.2
不再使用“地”这个词,能避免许多问题
图7.2 强调不能笼统地“接地”,要设计返回路径,才能有 解决问题的思路。追朔其根源:是原理图上只有地而没 有返回路径,从而对版图设计造成极大误引导。 返回路径有时可能是个电源平面,如Vcc或Vdd平面;有时 是一个低电平平面 (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原理图 设计中,可能仍然被标记为地。 PCB 版图对 SI 设计很重 要,不能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布板、勒版(Layout)。
7
7.2
。
信号
在分析信号与互连的相互作用时,两导线同等重要
有时两条线一样,如双绞线,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 没有严格的区分。可以将任意一条视为信号路径,而另 一条为返回路径(这进一步地颠覆了“地”的概念)。 如果两条导线不相同,如微带线,我们通常把较窄 的那条叫做信号路径,而把平面称为返回路径。
8
信号进入传输线后,以材料中光(电磁)速沿传输线向 前移动。信号通常是指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相邻两点间 的电压 (根据 传输线阻抗,可以算出电流。因此,信号可以
是电压或电流),如图7.3所示。
图7.3 某时刻上升边信号波形,信号是指信号线和返回线两点间的电压 9
7.3
均匀传输线
• 均匀性 传输线几何结构有两个基本特征:导线沿线横截面的均 匀程度和两导线的相似/对称程度。 如果导线上任何一处的横截面相同,如同轴电缆,称这 种传输线为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也称为可控阻抗传输线,如:双绞线、 微带线、带状线和共面线。 图7.4给出了各种均匀传输
线。
10
图7.4
互连中常用的各种均匀传输线横截面示例
11
• 对称性 如果两导线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又称为对称传输线。 双绞线是一种对称传输线。共面线是同一层并列的两条线 ,也是对称传输线。 同轴电缆则是非对称传输线,因为它的中心导线要比外 面的导体要小。 微带线也是一种非对称传输线,因为两条导线的宽度不 一样,一条比较窄,另一条比较宽。 同理,带状线也是非对称传输线。
12
• 非均匀性
高速互连必须设计成均匀传输线,减小非均匀传输线长度。因为 均匀传输线的阻抗是可控的,反射较小。
整条导线中,若结构或材料在某一局部出现改变,如遇 线间距改变或连接件,互连就成为非均匀传输线了。 连接件,如双列直插封装(DIP)或扁平封装(QFP)中一对 引脚形成非均匀;PCB板上线条如果局部返回路径上有间隙 或信号线临近某导体,也可能非均匀。我们在设计IEEE1394、
USB接口时就出现过此类现象,要把不均匀长度控制的比较短即可。
如果非均匀走线足够短,就不会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
13
• 返回路径 传输线只有一个功能:在系统所容许的不完整限度 内,把信号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计较是均匀还是非均 匀,对称还是非对称,主要看它对信号的影响程度。
大多数情况下,是返回路径的非均匀结构严重影响“地弹”和电 磁干扰问题。
因为,EMI产生的主要源头就是共模电流。而形成共 模电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弹。所以,焦点还是设计好传 输线的返回路径,减小SSN。
14
7.5
传输线上信号的速度
注意,铜导体电子的速度并不是信号的速度! 信号的传播速度就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如图7.6所示,信号是指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之间的电 压(或电流)。 传输线上的信号电压使得两导线之间产生电场。 两导体之间的电流回路产生了磁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