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领域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推进产教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领域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平台将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产教深度融合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协同创新平台在应用型大学中的基本定位,明确了搭建平台对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等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从学科建设范畴探索实践,借鉴产教融合理念,围绕共同目标,配合协作,资源互补,促进与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聚焦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为科技创新整合组织模式,分层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协同共赢,科研水平与企业活力相互融合,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过程,推进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获得实效。

标签:协同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应用型大学

自教育部2013年开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战略以来,现代职业教育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实施了战略性调整。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氛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也对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开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这将为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展好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摆在各应用型大学面前的重要工作。所以即要看清形势的发展,更要重视协同创新平台在经济领域的关键作用。

一、协同创新平台与产教融合的关系

(一)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平台内涵联系

关于产教融合是什么,目前尚未有人给出明确的定义,从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国外教育体系来看,最早是德国《职业教育法》①把产教融合作为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教育与经济、劳动、行业组织共同协商制定职业教育法律、标准规范、共同负责规划决策、组织实施等工作,同时对各方面的职责、义务、工作方式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刘立新认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把产教融合作为基本理念,从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到微观管理、职业教育相关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过程都按照这一理念进行,从而为职业教育工作的推进和人才培养过程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1]。我国最早提出产教融合的说法是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该校的说法是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产品,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时间观念和动手能力,这里产教融合是狭义的概念。200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报刊报道了紫琅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技师学院等院校时,用到了“产教融合”的概念,但也没有明确阐述产教融合的内涵。2011 年教

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时提出“促进产教深度合作”的要求。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为“产教融合”。此后对产教融合的研究才逐渐多起来,但始终没有给出具体解释。陈年友将产教融合内涵归纳为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2]。

1965年,Ansoff研究企业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了协同的思想,主要是指组织各事业部门间的协同[3]。Herman Haken在1971年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并在1977 年提出了“协同学”的理论框架。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4]。世界上许多强国已经用他们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19世纪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导向、“研学”协同的研究型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就开始参与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按照集团化的方式对申请项目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组织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配合,以便于缩短技术应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周期。日本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鼓励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合作。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这种流动、开放、协同的模式将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它将会有力推动我国高校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还会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创新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手段,它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5]。

(二)协同创新平台对产教融合的影响

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以创新研发为核心,兼顾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因此,无论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还是人力资源,都倾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更重视基础研究,使得基础研究不仅要适应行业企业需求,更重要的是引領前沿性科技创新,并将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性成果即时转化。Bonaccorsi和Piccaluga曾对产学研合作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合作的本质就是知识的跨界转移和学习管理,各主体参与合作创新的态度主要由知识的融合性与绒默性决定[6]。Etzkowita也曾提出了“三重螺旋”理论,将产学研合作方概括为政府、高校、企业三类,认为三方在功能方面有互补作用,加强其互动作用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7]。Plewa基于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认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信任机制、合作意愿、互动程度对合作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8]。Carayannis等认为,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的协同是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所在[9]。Chen 认为,传统的由大学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导方,不利于创新能力的飞跃式发展,应该由大学主导向企业创新主导转变,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天然优势,进而盘活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10]。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和对接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组织,服务于本科生实习,企业工程师现场指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创新设计,使学生不仅掌握现场最新技术,且领悟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理念、要领、方法等,所以在大学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