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3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电大11年)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电大11年)](https://img.taocdn.com/s3/m/70ea5f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c.png)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导言及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2.生产资料,劳动力;3. 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 抽象劳动,交换价值,价格;7. 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的速度;8.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10.价值规律,政府干预。
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三、单项选择题1. B2. A3.C4.C5.C6.C7.A8.D9.D 10.B四、多项选择题1. ABE2.CDE3.ABCDE4.ABCDE5.AC五、判断正误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六、简答题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06d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f.png)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社会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 社会制度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A. 历史唯物主义B. 阶级斗争C. 唯物辩证法D. 经济增长答案:D3. 下列哪个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剩余价值答案:A4. 下列哪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的阶段?()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C.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D.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阶段答案:C5. 下列哪个现象体现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A. 劳动力价值B. 劳动力使用价值C. 劳动力价格D. 劳动力工资答案:B二、判断题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答案:错误。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关系。
2.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
()答案:正确。
3.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答案:错误。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答案:正确。
5.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它以生产力为基础,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 简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使用价值则取决于商品的实际用途。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3. 简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阶段是交换阶段,资本家通过交换实现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19春新增)政治经济学第三次形考0001-XXX-课程号:5108669-[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19春新增)政治经济学第三次形考0001-XXX-课程号:5108669-[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2c3bc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9.png)
政治经济学(19春新增)政治经济学第三次形考0001-XXX-课程号:5108669-[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学(19春新增)政治经济学第三次形考_0001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课程复资料、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价值规律作用实现的动因是A.利益B.经济效益C.公共福利D.社会保障正确的答案是:A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自然经济体制C.建立产品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的答案是:D3.社会经济活动由市场来调节的经济是A.自然经济B.计划经济C.小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正确的答案是:D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落伍的生产力与先辈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正确的答案是:C5.市场调节是指A.由买卖双方平等交易调节的经济行为B.由买卖双方竞争调节的经济行为C.由商品供求关系和代价安排市场主体的经济行动,调节本钱配置D.由买卖双方自在挑选调节的经济行动正确的答案是:C、多项选择题(共4道试题,共20分。
)1.市场经济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表现在A.优化资源配置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C.激励创新D.有利于竞争E.有利于资产重组正确的答案是:ABC2.社会本钱配置的体式格局有A.企业配置B.地区配置C.供给制D.计划配置E.市场配置正确的答案是:DE3.以下关于供求机制的正确表述是A.供求机制是指在市场运行中反映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内在联系的机制B.供求机制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的过程来发挥作用C.供求决定代价D.供求机制就是价格机制E.供求机制强调商品按代价交换正确的答案是:ABCD4.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两个方面因素是A.制度因素B.物质技术因素C.效益因素D.文化因素E.供求因素正确的答案是:AB、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川大16秋《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4-1答案
![川大16秋《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4-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49c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8.png)
川大16秋《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4-1答案《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4-1一、单选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表现在( )。
(满分:3)A. 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B. 金融寡头的统治C. 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 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正确答案:A2.现阶段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要求我们实施( )。
(满分:3)A. 推动经济特区发展的战略B. 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C.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D. 大力引进外资的战略正确答案:C3.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满分:3)A.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C. 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答案:D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满分:3)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上B.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C.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上D. 国有资产的数量占优势上正确答案:B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满分:3)A. 商品输出B. 资本输出C. 原料输出D. 劳动力输出正确答案:B6.一定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 )。
(满分:3)A.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B. 所有制C. 全民所有制D. 集体所有制正确答案:A7.商品的垄断价格高于价值意味着( )。
(满分:3)A.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会大于价值总额B. 垄断价格可以不受价值制约,完全脱离价值C.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与价值总额相等D. 垄断可以产生新的价值正确答案:C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中劳动量应该是( )。
(满分:3)A. 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B. 被社会所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C. 创造商品个别价值的劳动量D. 以复杂劳动为计量单位的劳动量正确答案:B9.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
川大《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1满分答案
![川大《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1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d2ccf7aeaad1f346933f1f.png)
正确答案:A
3.货币执行支付手段使()。
A.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消失
B.经济危机成为现实
C.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D.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减弱
满分:3分
正确答案:C
4.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中,()。
A.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B.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0.纸币发行量增加,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15.劳动对象是()。
A.传导劳动的物质资料
B.原材料
C.生产手段
D.把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东西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16.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是()。
A.生产者的消费
B.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
C.生产关系的性质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17.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6.纺织工的劳动是具体劳动,科学家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劳动时间。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川大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1三套
![川大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1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4c54a2bebd64783e08122b88.png)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第16题,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为( )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社会属性
第17题,劳动是商品( )的唯一源泉。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切价值
第18题,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社会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第29题,科学技术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而发挥作用 的。
T、对
F、错
正确答案:T
第30题,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政治关系。
F、错
正确答案:F
第31题,商品供大于求,价格就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就上涨,因此,商品价 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T、对
F、错
正确答案:F
第32题,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A、生产
B市场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C,D,E
第22题,政治经济学( )。
A、即政治加经济
B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特有的名称
C是指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管理的科学
D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包括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D,E
第23题,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支付手段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第11题,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 )
A、商品
B货币
C使用价值
D价值
第12题,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是在( )
政治经济学(大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大学考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82d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1.png)
政治经济学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 物资资料的生产B . 人口的生产C . 精神产品的生产D . 劳动力的生产正确答案:A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A . 生产资料B . 劳动对象C . 生产工具D . 上层建筑正确答案:C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政治和经济B . 生产力C . 生产关系D . 生产方式正确答案:C4.生产关系是指()A .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B .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C . 人与自然的关系D . 都不是正确答案:A5.由抽象到具体是指()。
A . 由理论到实践B . 由特殊到一般C . 由本质到表象D . 由宏观到微观正确答案:C6.价值规律是()。
A . 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B . 所有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 .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 . 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正确答案:C7.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是()。
A .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 .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C . 创立了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理论D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确答案:C8.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A .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的矛盾B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 经济基础和经济体系的矛盾正确答案:B9.交换价值的基础是()A . 货币B . 使用价值C . 价值D . 商品正确答案:C1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 .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C .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D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正确答案:A11.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A . 商品的生产B . 商品的交换C . 商品的价格D . 商品的购买正确答案:B12.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的尺度是()A 简单劳动B . 复杂劳动C . 个别劳动D . 具体劳动正确答案:A13.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形式是()A . 优胜劣势记住B . 商品机制B . 生产机制D . 价格机制正确答案:D14.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fbc360ccbff121dd3683a4.png)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2试题及答案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
A.不能从流通中产生B.能从流通中产生C.不能离开流通产生D.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2.资本的总公式是()。
A.G—W—G′B.G—W—GC.W—G—WD.W—G—W′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B.提高工人强度的结果C.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4.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工人的劳动报酬D.可变资本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或关键是()。
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B.存在商品经济C.劳动力成为商品D.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础上产生了货币6.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D.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8.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0.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的比率。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74d7370066f5335a8121c1.png)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流通速度。
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二、名词解释1、生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生产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生产指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指物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通货紧缩:是指纸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社分分工有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之分。
三、单项选择题:1、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九牛二虎之力统一体。
在这四个环节中(A)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D、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3、商品是(C)。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三套题)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b4f92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3.png)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三套题)Ⅱ综合测试题山东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考核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代码00009〉综合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经济体制B.生产关系C..经济运行机制D.生产力4.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B)A.只能存在于某一社会制度中B.可以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中C.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D.是调节经济活动唯一的形式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D)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髙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B)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D)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B.利润率小于剰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B)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祖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C)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B.银行C.商业企业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A.公有制为主体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与按劳分配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3.劳动收入包括(D)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B)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5.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是(B)A.高新技术产业B.农业C.支柱产业D.现代服务业26.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A)A.经济领域B.政治领域C.争夺世界霸权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28.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拉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C)A.地区局部战争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D.国际经济新秩序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A)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30.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的实行时间是(D)A.1949年以后B.三反、五反期间C.九十年代末期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117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c.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来完成,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决策、自由竞争。
5.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填空题1. 劳动的二重性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3.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生产资料、消费资料4. 利润率是______与______的比率。
答案:利润、预付总资本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品的属性?()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价格D. 需求答案:D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过剩B. 需求不足C. 通货膨胀D. 失业增加答案:A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计划B. 市场C. 行政命令D. 国家干预答案:B5. 下列哪种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A. 美国经济体制B. 苏联经济体制C. 德国经济体制D. 日本经济体制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格?()A. 商品的价值B. 市场需求C. 市场供应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私有制为主体C. 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CD3. 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答案:AB4.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A. 改变税收政策B. 改变公共支出政策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五、判断题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3-2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3-2](https://img.taocdn.com/s3/m/8192068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f.png)
《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3-2
价值能转移到产品中去是固定资本的(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由于使用而引起的有形磨损
D: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无形磨损
参考选项:A
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标志是( )。
A:周转时间
B:生产时间
C:流通时间
D:周转次数
参考选项:D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B: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C: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参考选项:D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化大生产
B:固定资本更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资本积累
参考选项:B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劳动时间、停工时间
B:采购时间和销售时间
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参考选项:D
某资本家企业的预付资本是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9:1,剩余价值率是100%,可变资本一年周转4次,年利润率为( )。
A:20%
B:40%
C:60%
D:100%
1。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3试题及答案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3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953c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4.png)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3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固定资本和营运资本的区别基于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运动中的不同功能D.生产中的不同位置2.甲、乙两资本其他条件相同,但甲资本生产时间比乙资本长,那么甲资本周转速度比大写B()。
a、快B.慢c.相同d.无法比较3.一家企业投资25万元购买使用寿命为5年的机器,50万元购买使用寿命为20年的设备年,5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期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该企业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
a.3.807次b.1次c、 1.085倍d.0.125次4.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于增长,因为()。
a.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b、生产资料的生产比生活资料的生产更重要。
C.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5.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是()。
a、工农业生产b.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c.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生产相对过剩b.社会消费不足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固定资本更新7.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w′―g′阶段的职能是()。
a、实现商品价值b.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c、准备生产剩余价值D.尽快出售所有商品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b.ⅰ(v+m)>ⅱcCⅰ(c+v-m/x)>ⅰ(v+m/x)直径。
ⅰ(五)+△v+m/x)=ⅱ(c)+△c)九,。
工业资本指的是()。
a.投放在物资生产部门的资本b、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业的资本c.商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资本d.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部门的资本10.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
a、生产要素采购时间和商品销售时间b.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劳动时间c.商品的售卖时间和生产时间d.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11.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2022年川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答案
![2022年川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19ae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7.png)
《现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你旳得分: 100.0完毕日期:10月09日 10点19分阐明:每道小题选项旁旳标记是原则答案。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 2.5 分,共50.0分。
在每题给出旳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旳,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旳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D.卢萨卡会议2.南南合伙旳重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B.石油输出国组织C.南方首脑会议D.七十七国集团E.西非经济共同体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旳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B.水源问题C.石油问题D.巴勒斯坦问题E.民族问题4.初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旳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卡翁达D.阿尔弗雷德-索维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旳核心是()。
A.西方国家旳发展B.发达国家旳发展C.北方国家旳发展D.发展中国家旳发展6.导致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旳本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旳矛盾与冲突B.不合理旳国际经济旧秩序C.发达国家拥有旳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办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D.全球生态环境旳恶化与资源枯竭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B.万隆会议C.新德里会议D.吉隆坡会议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旳出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B.求同存异C.不干涉内政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旳召开是在()。
A.1959年B.1960年C.1961年D.1962年10.77国集团旳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办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办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办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办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11.南北双方高档领导人旳对话始于()。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与答案(三)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与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9305e3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4.png)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与答案(三)《政治经济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三)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于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们(D )A不能创造它,但能认识和改造它B不能认识它,但能利用和改造它C不能利用它,但能认识和改造它D不能改造它,但能认识和利用它2、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A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B劳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原料3、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A )A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不反映供求关系,长期稳定不变C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始终低于价值D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始终高于价值4、在价值形式发展中,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的两种价值形式是(C)A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D货币形式和简单价值形式5、下列反映资源配置两种方式的经济范畴是(C )A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D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6、下列经济行为中不属于执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是(A)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C付房租 D发工资7、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D)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货币和资本没有本质区别D货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转化为资本8、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目的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D) A 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生产领域为条件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D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要以流通领域为条件9、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0、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B )A前者能把分散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后者则不能B前者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后者则不会C前者会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后者则只能缓慢增大D前者需借助于竞争和信用,后者则不需要11、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2、产业资本循环中属于流通领域的阶段是(D)A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 B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C销售阶段和消费阶段 D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1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社会生产力再生产问题B、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4、公式Ⅰv+△v+mv=Ⅱ(c+△c)是(B)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5、在资本主义市场上,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C)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成本 D商品的生产价格16、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B)A价值 B生产价格C市场价格 D生产成本17、超额利润反映的是(A)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C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岗位工人之间的关系D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18、商业店员的工资相当于他在()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19、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10%,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A)A8万元 B10万元 C18万元 D20万元20、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C)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会 D职工代表大会21、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对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D对土地资本主义私有权的垄断22、垄断组织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有利于它的价格是(B)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保护价格23、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主要经济调节机制是(C)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自由竞争B国家调节市场,计划引导消费C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4、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A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较高的就业率C促进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D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D)A只有必要性,没有可能性 B只有可能性,没有必要性C既无可能性,也无必要性 D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C)A科学技术现代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C资源配置国际化 D国际贸易自由化27、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C)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28、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B)A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B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停滞C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化D世界多极化和地区集团化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的是(A)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资分配 D按生产能力分配30、我国当前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A)A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B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43bd2e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3.png)
《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精品文档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 2 试题及答案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
A.不能从流通中产生B.能从流通中产生C.不能离开流通产生D.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2.资本的总公式是()。
A.G—W—G′B.G—W—GC.W—G—WD.W—G—W′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B.提高工人强度的结果C.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4.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工人的劳动报酬D.可变资本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或关键是()。
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B.存在商品经济C.劳动力成为商品D.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础上产生了货币6.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D.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8.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0.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的比率。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1adf8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1.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劳动价值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2. 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形曲线,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趋势。
3. 货币流通:指的是社会中货币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流动和传递过程,包括购买、支付、储蓄等。
4.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出现问题,例如市场垄断、外部性等因素影响了市场的有效性。
5. 资本主义:一种经济制度,其特征包括私有制、市场经济、利润追求等,是以资本家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5道题):1.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由决定。
答案:-现价值2. 在需求曲线中,价格上升时,需求量。
答案:-下降3. 货币流通包括、支付和储蓄等过程。
答案:-购买4.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和外部性等因素。
答案:-市场垄断5.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为基础。
答案:-私有制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点是:- A. 个人利益追求- B. 公平与正义- C. 社会生产关系- D. 政府干预-答案:C. 社会生产关系2. 以下哪个是货币的主要功能?- A. 价值尺度- B. 交换媒介- C. 储藏手段- D. 全部都是-答案:D. 全部都是3.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 A. 需求- B. 供给- C. 政府规定- D. 所有上述都是-答案:D. 所有上述都是4. 市场失灵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资源配置不合理- B. 社会公平受损- C. 经济增长受限- D. 所有上述都是-答案:D. 所有上述都是5.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特征是:- A. 公有制- B. 市场经济- C. 计划经济- D. 所有上述都是-答案:B. 市场经济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货币的功能包括(多选):- A. 价值尺度- B. 交换媒介- C. 生产手段- D. 储藏手段-答案:A. 价值尺度、B. 交换媒介、D. 储藏手段2.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多选)- A. 市场垄断- B. 政府干预- C. 外部性- D. 供给过剩-答案:A. 市场垄断、C. 外部性3. 市场经济的特点包括(多选):- A. 自由竞争- B. 政府垄断- C. 供需决定价格-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答案:A. 自由竞争、C. 供需决定价格、D. 生产资料私有制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特征包括(多选):- A. 公有制- B. 市场经济- C. 计划经济- D. 私有制-答案:B. 市场经济、D. 私有制5.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多选):- A. 生产关系- B. 分配关系- C. 消费关系- D. 金融关系-答案:A. 生产关系、B. 分配关系、C. 消费关系、D. 金融关系五、判断题(5道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3-1.doc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1)2033》考核作业3-1.doc](https://img.taocdn.com/s3/m/4f543873e009581b6bd9eba8.png)
1.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在运动中的职能不同D.在生产中的位置移动不同【参考答案】: B2.甲、乙两资本其他条件相同,但甲资本生产时间比乙资本长,那么甲资本周转速度比乙资本( )。
A.快B.慢C.相同D.无法比较【参考答案】: B3.某企业投资25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5年,50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20年,5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期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该企业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 )。
A.3.807次B.1次C.1.085次D.0.125次【参考答案】: C4.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
A.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B.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 C.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 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参考答案】: A5.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是( )。
A.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B.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C.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D.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参考答案】: C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A.生产相对过剩B.社会消费不足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固定资本更新【参考答案】: C7.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W′—G′阶段的职能是( )。
A.实现商品价值B.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C.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D.尽快卖出全部商品【参考答案】: B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B.Ⅰ(vm)>ⅡcC.Ⅰ(cv-m/x) >Ⅰ(vm/x) D.Ⅰ(v△v m/x)=Ⅱ(c△c)【参考答案】: A9.产业资本是指( )。
A.投放在物资生产部门的资本B.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的资本C.商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资本D.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部门的资本【参考答案】: A10.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考核作业3试题及答案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
C.在运动中的职能不同
D.在生产中的位置移动不同
2.甲、乙两资本其他条件相同,但甲资本生产时间比乙资本长,那么甲资本周转速度比
乙资本()。
A.快
B.慢
C.相同
D.无法比较
3.某企业投资25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5年,50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20
年,5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期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该企业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
A. 3.807次
B.1次
C. 1.085次
D.0.125次
4.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A.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
C.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
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
5.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是()。
A.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B.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
C.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
D.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生产相对过剩
B.社会消费不足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更新
7.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W′—G′阶段的职能是()。
A.实现商品价值
B.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
C.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D.尽快卖出全部商品
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
B.Ⅰ(v+m)>Ⅱc
C.Ⅰ(c+v-m/x) >Ⅰ(v+ m/x)
D.Ⅰ(v+△v+ m/x)=Ⅱ(c+△c)
9.产业资本是指()。
A.投放在物资生产部门的资本
B.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的资本
C.商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资本
D.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部门的资本
10.资本的流通时间包括()。
A.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售卖时间
B.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劳动时间
C.商品的售卖时间和生产时间
D.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11.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C.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D.通过商品销售,补偿用于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
12.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
A.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C.级差地租产生的源泉
D.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13.有一张股票,当存款利率为6%时,股票价格为200元,当存款利率上升到8%时,
股票价格应为()。
A.240元
B.150元
C.160元
D.220元
14.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取决于()。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
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
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D.平均地的生产条件
15.一般来说,剩余价值率总是()。
A.等于利润率
B.小于利润率
C.大于利润率
D.与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
16.资本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
A.预付的不变资本和预付的可变资本之和
B.预付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之和
C.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之和
D.耗费的可变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之和
17.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剩余价值率的下降
B.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
C.利润率的下降
D.利润率的提高
18.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是()。
A.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而获得的
B.从商品价值实现中获得的
C.从商业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获得的
D.从商品售卖价格的加价中获得的
19.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A.职能资本经营状况
B.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C.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
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20.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波动。
A.价值
B.成本价格
C.生产价格
D.利润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2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
B.生息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E.商业资本
2.关于资本周转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资本周转时间是指资本总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
B.资本周转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C.资本周转时间包括流通时间但不包括生产时间
D.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但不包括流通时间
E.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
3.存在借贷资本的条件下,平均利润被分割为两部分,即()。
A.利润
B.企业利润
C.股息
D.利息
E.租金
4.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二者本来是一个东西
B.二者在量上相等
C.二者量上不等
D.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E.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5.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50元/平方米,在郊区为20
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A.地理位置不同
B.经营垄断
C.土地所有权垄断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供求状况的不同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20.0分。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时间越短,所需的预付流动资本数量就越多。
3.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方面。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以及两大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必
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6.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7.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8.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10.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答案:
单选:BBCAC CBAAA CABCC CBABC
多选:ACD,ABE,BD,ABDE,ABE
对错:VXVVV VV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