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促发展研究显智慧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反思
顾菁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内容摘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课题研究背景下,总结一学期来的教学实践和文献学习,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几点思考总结,以求处处用“智慧”,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资源视频资源
【正文字数】 3500
思想品德课的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都要求教师将丰富的教学资源纳入课程范围,教师应具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在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背景下,在我校打造“智慧课堂”的大环境中,我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一些反思。
一、精心筛选资源,注意“切合”
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就不足以提供多种方案用于筛选。在设计七年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课的教学方案时,我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用于导入的案例。
资料略述:
1、视频材料“汶川大地震——不放弃的精神”,讲述被压近70小时的受灾群众坚持到最后的求生精神。
(材料分析:案例贴近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能表现出当事人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以及他的乐观和智慧,考虑作为备选方案。)
2、典型材料“生与死的抉择”,讲述美国的一位伐木工人锯树时被压住右腿,他用斧头砍树,但是三四下之后斧柄断了,用电锯锯树,又可能导致锯条卡住是电锯出故障,由于人迹罕至,时间长了没有生还的希望,为了保住生命,他不得不自行截肢。
(材料分析:运用这一经典文章,比较有典型性。主人公用坚强的意志抓住生的机会。但该案例会使学生产生疑惑:难道这是唯一的选择?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此情况下需要截肢吗?主人公不会因流血过多死亡吗?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案例的实际效果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产生较大的偏离。)
3、视频材料“轮椅少年的快乐生活”,讲述坐轮椅的少年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突出“快乐”“乐观”。
(材料分析:案例中能感受到轮椅少年对生活的客观态度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能体现对生命的珍爱与呵护,但用于导入部分震撼力不够,考虑作为课堂中间环节的引用。)
4、图片材料“死刑犯的最后10小时”,从图片和文字材料可以感受到,即使是穷凶极恶的罪犯,在面临死亡时,也会感到恐惧、后悔,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
(材料分析:案例对学生来说触目惊心,会在心灵深处受到极大震撼,但作为反面材料,用于导入也有不足之处,教学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慎重选用反面材料,最好正反结合。)
5、探究材料“同样一跳的差别”,大学生为救轻生的女青年纵身一跳,结果女青年获救,大学生却在冰冷的河水中永远睡去。
(材料分析:案例除了视频材料还设置问题探究,如果没有大学生的一跳,轻生的女青年会怎样?现在这种结果给大学生的家庭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案例中生与死的抉择,救与不救的矛盾,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深刻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能让他们深挖蕴含其中的道理。考虑作为导入时的主要案例。)
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材料5作为“导入”部分的主要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在看完呈现的材料后,立即对提出的问题产生了强烈兴趣。这里两个青年的各自一跳隐含着两种对生命与责任的不同态度,形成了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导入的效果很成功,为随后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
正所谓“货比三家”,没有比较就难以鉴别,在课程资源丰富性的基础上,只有精心筛选才能发现其中“切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教学目标、时代要求等的高效能资源,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运用案例资源,善于“设问”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案例的使用很多,寻找到好的案例,还要加上巧妙设疑,让案例更多的“充满活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的问题设置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1≠1”一个案例只能一个角度提问吗?
韩红有一首歌《天亮了》,“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双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这首歌讲的故事是一架缆车正坠向峡谷,一对夫妇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
这首歌通常都被用来表现父母对儿女的伟大无私的爱,但有老师却是换个角度提问:本来想在景区享受天伦之乐,却落得个家破人亡,这是怎样一个悲剧?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教学。
一些常用的经典案例,并不是只能固定的用于一个知识点,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提问,经典案例的教学效用能更好发挥,学生也会从一个案例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多角度、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二)“1=1+1+1……”一个案例可以引领一系列的问题吗?
例如七年级22课《筑起防火墙》“生活在线”中丁某独自在家的故事,在这个导入的故事部分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1)丁某本身存在哪些错误的行为呢?(2)续写故事:“当晚,丁某被绑架了,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3)如果你是丁某,遇到这样的情况,打算如何进行自救,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讨论,学生都意识到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的危险,顺利过渡到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一教学内容。
又如七年级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讲述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围绕常见的“行人乱穿马路”行为,我也设计了三个问题:(1)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2)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乱穿马路吗?(3)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回答第一个问题中“为什么不是小事”的时候,学生很难完整的理解问题,通过后两个问题的补充分析,学生也谈到了“乱穿马路”的行为除了涉及本课“秩序”角度,还有“城市形象”“个人文明修养”等方面,认识更为深刻。
(三)“1+1>2”两个案例比较分析效果较之两者分开如何呢?
在教学中能明显感受到,同一性质的两个案例类比或一正一反的两个案例对比,更容易突出教学主题内容。
例如七年级19课《与快乐相伴》中讲述调节情绪的方法时,有一种“情绪升华法”学生较难理解,我通过两个典型的事例类比:
故事1:战国时孙膑被人施用膑刑,怒而发奋,报了国仇,写出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故事2:西班牙人塞万提斯一生挫折很多,服役期间,左手致残,情绪狠糟,不愿了此一生,写出文学名著——《堂吉诃德》。
学生很快找到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情绪升华法:将苦闷、愤怒等消极情绪与头脑中的闪光点、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从而振作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向上。
又如七年级21课《护佑生命安康》中讲述未成年人受到的侵害时,通过正反两则材料对比,突出学校在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保护中的职责。
材料一:2002年9月23日,某中学晚自习结束后, 1500多名学生从东西两个楼道口,在没有任何照明的条件下,蜂拥下楼,在西楼道接近一楼的最后四个台阶处,楼梯护栏突然坍塌,造成多名学生伤亡。
提问:这起事故应追究哪些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