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知识点精讲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某些指定对象的部分或全体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点等数学对象外,还可以是其他对象.

2.集合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判断出它是否为该集合中的元素. (2)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即相同元素在同一个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 (3)无序性:集合与其组成元素的顺序无关.如{}{},,,,a b c a c b =. 3.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韦恩图、数轴)和区间法. 4.常用数集的表示

R 一实数集 Q 一有理数集 Z 一整数集 N 一自然数集*

N 或N +一正整数集 C 一复数集

二、集合间的关系

1.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属于(记作a A ∈)和不属于(记作a A ∉)两种.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包含关系.

子集:如果对任意a A 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显然A A ⊆.规定:A ∅⊆.

(2)相等关系.

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同时B A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 (3)真子集关系.

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若A B ⊆,且存在b B ∈,但b A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

B A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运算,如表11-所示.

I

A

{|I

A x x =1.交集

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

{}|A B x x A x B ⋂=∈∈且.

2.并集

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即

{}|A B x x A x B ⋃=∈∈或.

3.补集

已知全集I ,集合A I ⊆,由I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相对于全集I 的补集,记作

I

A ,即{}|I A x x I x A =∈∉且.

四、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 1.集合中的逻辑关系 (1)交集的运算性质.

A B B A ⋂=⋂,A B A ⋂⊆,A B B ⋂⊆ A I A ⋂=,A A A ⋂=,A ⋂∅=∅. (2)并集的运算性质.

A B B A ⋃=⋃,A A B ⊆⋃,B A B ⊆⋃ A I I ⋃=,A A A ⋃=,A A ⋃∅=. (3)补集的运算性质.

()I

I A A =,I I ∅=,I I =∅ ()I A A ⋂=∅,()I A A I ⋃.

补充性质:I

I I A B A A B B A B B A A B ⋂=⇔⋃=⇔⊆⇔⊆⇔⋂=∅.

(4)结合律与分配律.

结合律:()()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分配律:()()()A B C A B A C ⋂⋃=⋂⋃⋂ ()()()A B C A B A C ⋃⋂=⋃⋂⋃. (5)反演律(德摩根定律).

()()()I

I I A B A B ⋂=⋃

()()()I

I I A B A B ⋃=⋂.

即“交的补=补的并”,“并的补=补的交”. 2.由*

(N )n n ∈个元素组成的集合A 的子集个数

A 的子集有2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3.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I A

A

题型1 集合的基本概念

思路提示: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例1.1 设,a b R ∈,集合{}1,,0,

,b a b a b a ⎧⎫

+=⎨⎬⎩⎭

,则b a -=( ) A .1 B .1- C .2 D .2-

解析:由题意知{}01,,a b a ∈+,又0a ≠,故0a b +=,得

1b

a

=-,则集合{}{}1,0,0,1,a b =-,可得1,1,2a b b a =-=-=,故选C 。

变式1 (2012新课标理1)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变式2 (2013山东理2)已知集合{}{}0,1,2,|,A B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3

C .5

D .9

变式3 若集合{}{},,lg()0,||,x xy xy x y =,则x = ,y = .

题型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思路提示

(1)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用两种方法:一是逻辑分析法,即先化筒集合,再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这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

(2)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利用数轴和韦恩图辅助分析. 一、集合关系中的判断问题

例1.2 若{}{}{}|41,,|43,,|81,A x x n n Z B x x n n Z C x x n n Z ==+∈==-∈==+∈,则A ,B ,C 之间的关系为( ). A .C

B A B .A B

C ⊆ C .C A B =

D .A B C ==

解析:解法一:集合B 中元素434(1)1,x n n n Z =-=-+∈,故集合A B =,而集合C 中元素

421,x n n Z =⨯+∈,故C

A .

解法二:列举{

}{

},7,3,1,5,9,

,,7,3,1,5,9,

A B =--=--,{

},7,1,9,

C =-.因此C

A B =,

故选C .

评注:解法一是数学中“求同比异”的思想,值得学习;解法二是列举法,易于入手,也是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变式1 设集合1|,24k M x x k Z ⎧⎫==+∈⎨⎬⎩⎭,1|,42k M x x k Z ⎧⎫

==+∈⎨⎬⎩⎭,则 A .M N = B .M

N C .M

N D .M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