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b6d95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b.png)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a0429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5.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人教版)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2×3)/(3)=2。
2. 分数乘分数。
- 意义: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3)×(1)/(2)表示(2)/(3)的(1)/(2)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例如:(2)/(3)×(1)/(2)=(2×1)/(3×2)=(1)/(3)。
3. 小数乘分数。
- 计算方法:- 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
例如:0.5×(2)/(3)=(1)/(2)×(2)/(3)=(1×2)/(2×3)=(1)/(3)。
- 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按照小数乘法计算。
例如:(1)/(4)×0.8 = 0.25×0.8=0.2。
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1. 乘法交换律。
- 内容:a× b = b× a。
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2)/(3)×(3)/(4)=(3)/(4)×(2)/(3)。
2. 乘法结合律。
- 内容:(a× b)× c=a×(b× c)。
例如:((1)/(2)×(2)/(3))×(3)/(4)=(1)/(2)×((2)/(3)×(3)/(4))。
3. 乘法分配律。
- 内容:(a + b)× c=a× c + b× c。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f48ac650e2524de4187e03.png)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6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x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计算表面积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包含几个面。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常用体积或容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体积(或容积)单位间进率为1000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
2.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3.常用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4. 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
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用乘法,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用除法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或容积
都可以用底面积x高即V=sh
长方体的体积(容积)=长宽高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或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3
计算体积从外面测量长宽高,计算容积从里面测量长宽高。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表
知识点
内容详解
要点提示
长方体和
面:长方体里边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2个相对面是正方形)每组对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e789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4.png)
三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嗨,小伙伴们!咱们来一起梳理一下三年级第一单元的那些重要知识点吧,就像整理我们心爱的小玩具一样有趣哦。
一、字词大集合。
1. 会认的字。
- 这个单元有好多有趣的生字呢。
比如说“坝”,就像水坝的坝,看到这个字就能想到拦住水的大坝,高高大大的。
还有“坪”,坪坝的坪,就像平平整整的一块地,我们可以在上面玩耍呢。
- “扬”这个字也很常见,它有好多意思。
当我们说“飘扬”的时候,就像国旗在空中飘扬,那种感觉可神气了。
2. 会写的字。
- 像“晨”这个字,早上的意思。
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个“日”,就像早上的太阳,下面的部分可不能写错啦。
还有“装”字,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装东西,这个字笔画有点多,要一笔一笔写清楚哦。
3. 多音字。
- “好”这个字,既可以读hǎo,像“好人”“好事”;也可以读hào,比如“爱好”“好奇”。
就像一个小调皮,有不同的身份呢。
还有“觉”,读jué的时候是“觉得”“察觉”,读jiào的时候就是“睡觉”啦,可别弄混了哦,不然这个小多音字会生气的呢。
二、课文内容。
- 这篇课文写了一所很特别的小学。
那里有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一起上课、一起玩耍。
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一样。
课文里描写了他们上课的情景,很安静,同学们都很认真;下课时又很热闹,大家在校园里做游戏、跳孔雀舞、摔跤呢。
- 我们还能从课文里学到很多描写学校的好词好句,比如说“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让我们能想象出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样子。
- 泰戈尔写的这篇课文可充满了想象力。
把花当作人来写,花像孩子一样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的时候,花孩子们就放假了,他们跑出来,穿着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 这篇课文里有很多拟人的写法,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把东西当成人来写的方法,让我们的作文也变得更有趣呢。
比如说“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样写让整个森林都像活了一样。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e920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a.png)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字词
1. 生字
- 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 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2. 词语
-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霎时余波依旧
- 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坑坑洼洼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人声鼎沸
二、句子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比喻、夸张)
2.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比喻)
3.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拟人)
三、课文内容
四、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词句段运用
- 读下面的词语,想象画面。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雷雨小狗
3. 书写提示:在横格中写字时,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ffce015a8102d276a22fce.png)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一、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3fb02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1.png)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3、蓝田人——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
时间:距今约160万年地点:陕西蓝田4、郧县人——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时间:距今约100万年地点:湖北郧阳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三、山顶洞人1、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2、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3、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第一单元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第一单元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ef36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1.png)
第一单元:认识词语一、词语的定义1.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意义完整的语言单位。
二、词语的分类1. 独立成词的词语例如:树、鸟、跑这些词语可以单独存在,具有完整的意义。
2. 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构成,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
例如:在家、看书、学习语文3. 固定搭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表示一个特定的概念,不能随意变动词语成分。
例如:爷爷、奶奶、妈妈、爸爸4. 时代变化搭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表示特定的概念,但是词语成分可以随意变换。
例如:握手、交朋友、打通联方式三、辨别词语1. 辨别独立成词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查词语的意思,来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是独立成词的。
2. 辨别词组和固定搭配可以通过查语法书或者查词语的用法来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是词组或者固定搭配。
四、词语的应用1. 通过阅读、写作来丰富词语的应用。
2. 通过朗读、背诵来提高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第一单元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词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认识词语五、词语的造句1. 通过造句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例如:使用词语“树”,可以造句如“树在风中摇曳着”,“我喜欢在树下读书”。
2. 通过造句来学习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例如:使用词语“朋友”,可以造句如“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是一起的朋友”。
3. 通过造句来丰富词语的应用。
例如:使用词语“跑”,可以造句如“小明在操场上跑步”,“我喜欢跑步锻炼身体”。
六、词语的拓展1. 通过词语的拓展来丰富词汇量。
例如:使用词语“兔子”,可以拓展成“小兔子、大兔子、可爱的兔子”。
2. 通过词语的拓展来学习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使用词语“飞”,可以拓展成“飞行、飞翔、飞速”。
3. 通过词语的拓展来丰富表达方式。
例如:使用词语“快乐”,可以拓展成“幸福快乐、开心快乐、快乐的笑容”。
七、词语的记忆和运用1. 通过背诵词语来牢固记忆。
例如:背诵词语表,可以每天重复背诵,增强记忆。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909b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2.png)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1. 第一单元:认识自己
学习如何自我介绍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学习如何表达爱与关心。
2. 第二单元:认识生活中的人物
学习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和朋友。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3. 第三单元:认识动物
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
学习如何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
4. 第四单元:认识水果和蔬菜
学习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并学习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学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 第五单元:认识树木和花草
学习认识不同的树木和花草,了解它们的外貌和功能。
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第六单元:认识四季和天气
学习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学习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并学习如何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7. 第七单元:认识身边的事物
学习认识身边常见的事物,如家具、交通工具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8. 第八单元:认识数字和形状
学习认识数字0-10,学会数数和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学习认识基本的二维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这些是一年级统编语文课程的主要单元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逐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
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68651e1711cc7931b716e0.png)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我会认
天地 个人 你们 我们 他们 一生 二胡 三月 四方 五彩 上下 下巴 口令 耳朵 目光 手工 不足 站立 坐车 日子 月亮 水田 禾苗 对方 白云 下雨 吹风 花朵 飞鸟 虫子 六艺 田七 八哥 九天 十足
二、我会写
一生 二手 三月 上古 门口 目光 木耳 手心 日子 水田 禾苗 火山 虫子 白云 山上 八方 十足
三、形近字
三(三月) 上(上下) 目(目光) 口(门口)
王(王子) 土(土地) 日(日子) 田(田地)
手(手工) 田(田地) 禾(禾苗) 人(人口)
毛(毛衣) 四(四方) 木(木头) 天(白天)
四、多音字
五、反义词
上——下 天——地 水——火 日——月 今——古
六、近义词
站——立 行——走 卧——躺
七、笔画名称
一(横) 丨(竖) (横折) 丿(撇)
亅(竖钩) ㇏(捺) 丶(点)
八、背诵篇目
《金木水火土》 《对韵歌》
九、日积月累(背诵)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dì (土地) 地
de (轻轻地) 行 xín g (行人) h án g (行业)。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梳理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梳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813d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1.png)
课
文
内
容
1.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作者是郭沫若,课文生动地
描绘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
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
文
内
容
2.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许地山,课文记叙了作者
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
统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字音
镜匣.(xiá) 吩.咐(fēn) 榨.汁(zhà) 陪.伴(péi) 眸.子
(móu)
字形
框:右边的“王”没有点。 浇:右上角不能加点。慕:下面是“小”加一点。 箩:“⺮”不能写成“艹”。缠:右上的小点不能丢。 茶:“ ”只有一横。
形
近
字
宜(适宜) — 谊(友谊) 嫌(嫌弃) — 谦(谦虚)框(门框) — 眶(眼眶) 匣(匣子) — 区(地区)哨(放哨) — 梢(树梢) 恩(恩惠) — 思(思考)亩(一亩) — 宙(宇宙) 浇(浇水) — 饶(富饶)吩(吩咐) — 纷(纷纷) 慕(爱慕) — 幕(夜幕)箩(箩筐) — 萝(萝卜) 饼(月饼) — 拼(拼命)浸(浸泡) — 侵(侵略) 捡(捡起) — 俭(俭朴)茶(茶叶) — 荼(如火如荼)
忽则……黛之一忽则……”这样的句式,写出了白鹭的色素配合和
身段大小都很适宜,突出了白鹭的外形之美。) ——《白鹭》
重
要
句
段
2.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
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
2024版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及单元检测题
![2024版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及单元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0b1b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4.png)
2024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及专项训练(含答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 要求会认的字天地.. 你我.. 他人.. 上下.. 人口.. 耳目.. 手足.. 站.立 坐下.. 日月.. 山川.. 水火.. 田地.. 禾田.. 数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2. 常考象形字3. 形近字辨析口(人口) 日(日月) 二(二月) 他(他人) 人(大人) 田(禾田) 目(耳目) 三(三天) 地(田地) 天(天上)1.要求会写的字一(一天) (一月) 二(二月)(二十) 三(三个)(三月) 上(天上) (上下) 口(人口)(大口) 耳(耳目)(耳朵) 目(双目) (目光) 手(小手)(手中) 日(日月)(日出) 火(火山) (大火) 田(水田)(禾田) 禾(禾田)(禾苗) 六(六个) (六月) 七(七天)(七月) 八(八天)(八个) 十(十月) (十天) 2. 重点笔画3. 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 田 先撇后捺:八 禾1.反义词 天—地 上—下 站—坐2.好句①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释义:站立时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时要像古钟一样端正。
行走时要像风一样快且有力,躺下时要像弓一样弯曲。
)②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描写的是雪花)3.背诵①《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②《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咏”是歌咏的意思这首诗的大意是:白鹅呀白鹅,弯曲着脖颈对着天空唱歌。
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两只红色的脚掌在水中滑动。
)第一单元知识点专项训练一、根ɡēn 据j ù图t ú片pi àn ,写xi ě一y ì写xi ě。
二、看k àn 图t ú写xi ě汉h àn 字z ì,再z ài 按àn 要y āo 求qi ú填ti án 一y ì填ti án,选xu ǎn 一y ì选xu ǎn(打d ǎ“√”)三、照zh ào 样y àn ɡ子z ǐ数sh ù一y ì数sh ù,写xi ě汉h àn 字z ì。
【历史单元知识梳理】大单元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八年级上册)
![【历史单元知识梳理】大单元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7c13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d.png)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国际禁毒日6月26日)1、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3—26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烟。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鸦片战争(1)起因: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
(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1842年8月直逼南京城下。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4)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A. 割地:割让香港岛(不是香港,今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给英国;B. 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C. 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D.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魏源与《海国图志》(1)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 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2)起因:英不满足获得的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3)过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第一次攻占北京)(4)结果:火烧圆园明。
2、沙俄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西北、东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fde2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2.png)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字词部分1.生字词-易读错字:“聒”(guō)噪、“畔”(pàn)、“葬”(zàng)身异国、“飕”(sōu)飕、“虬”(qiú)枝。
-易写错字:“糕”注意下面的“四点底”不要写成“一横”;“箩”注意右边是“罗”;“杭”右边是“亢”。
-多音字:“间”(jiān)隔、中间(jiàn);“涨”(zhǎng)潮、头昏脑涨(zhàng)。
2.词语解释-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和绘画。
-颇负盛名:相当有名。
-风欺雪压:形容遭受的困难多,处境艰难。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低头折节:低下头,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二、课文内容1.《白鹭》-作者郭沫若,通过对白鹭的描写,赞美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的美在于它的色素配合、身段大小适宜,一切都很适宜。
-重点语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2.《落花生》-作者许地山,通过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重点语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桂花雨》-作者琦君,回忆了童年时代摇桂花的快乐往事,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语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珍珠鸟》-作者冯骥才,通过描写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重点语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写作方法1.借物抒情:在《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中,作者分别借助白鹭、花生、桂花等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e10c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f.png)
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词语辨析:学习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如“希望”和“期望”、“勇敢”和“胆小”等,通过比较和辨析,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词语搭配:学习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如“高兴得笑”、“伤心地哭”等,掌握正确的搭配方式,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流畅。
3. 语法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等。
通过练习,掌握这些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学习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判断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训练:学习写一些简单的作文,如描写人物、描写景物等。
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f67d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1.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1.主题词:《读书好》1.1 课文内容:通过描述读书的好处,鼓励学生多读书。
1.2 作者观点:读书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
2.主题词:《立志》2.1 课文内容:讲述了孟子从小立志励志,并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2 作者观点:勉励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主题词:《静夜思》3.1 课文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3.2 作者观点:诗人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二、词语梳理1.舍:愿意放弃或舍弃。
例句:不舍昼夜地努力学习。
2.遥望:从远处眺望。
例句:站在山顶,遥望远方的风景。
3.庄严:庄重肃穆、庄重隆重。
例句:仪式十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三、古诗文鉴赏《登鹳雀楼》1.诗人:王之涣2.主题:感慨时光匆匆,抒发豪情壮志。
3.特点:豪放、豪迈、情感真挚。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诗人:唐代李益2.主题:描写了秋夜的清凉和作者的感慨。
3.特点:描写细腻、情感深沉。
四、作文技巧梳理1.议论文1.1 结构:提出观点,列举论据,进行论证,总结观点。
1.2 例句:在议论文中,要充分列举事实和论据,并进行充分的推理和逻辑分析。
2.记叙文2.1 结构:引出事件,描述事件经过,进行情感表达,总结事件教2.2 例句:在记叙文中,要生动形象地描写事件的发生过程,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个人观点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内容时,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文字的魅力。
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优美诗句,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作文技巧的梳理也让我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总结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还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语文水平,让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中不断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总结起来,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梳理涵盖了课文内容、词语梳理、古诗文鉴赏和作文技巧,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8c5da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4.png)
一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朗润.(rùn)卖弄.(nong) 嫩.绿(nèn)窠.巢(kē)应和.(hè)薄.烟(bó) 喉咙.(lóng) 嘹.亮(liáo)黄晕.(yùn)抖擞.(sǒu)响.晴(xiǎng)安适.(shì)着.落(zhuó)贮.蓄(zhù)澄.清(chéng)萌.发(méng)衣裳.(shang)凄.冷(qī)草垛.(duò)浆.汁(jiāng)诱惑.(huò)驱.走(qū)粗犷.(guǎng)娇媚.(mèi)干涩.(sè)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蓑笠..(lìn..(suō lì)吝啬sè)酝酿..(yùn niàng)绿茵.茵(yīn)彩棱.镜(léng)咄.咄逼人(duō)淅.淅沥.沥(xī)(lì)二、重点词语烘托健壮地毯宽敞花苞铃铛屋檐化妆睫毛掩饰风筝胳膊狭窄瓢泼水藻三、重点释义(1)朗润:明亮滋润。
朗,明亮。
润,滋润、润泽。
(2)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窠巢:鸟兽昆虫的窝。
(4)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本是贬义词,文中是贬词褒用。
(5)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6)黄晕:昏黄,不明亮。
明辨易错花枝招展(7)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8)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9)舒活:舒展、活动(手脚等)。
(10)抖擞:振作。
(11)响晴:晴朗无云。
(12)温晴:温暖晴朗。
(13)安适:安静而舒适。
(14)名手: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
(15)贮蓄:储存,积聚。
(16)澄清:清亮。
(17)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18)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手抄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49cccb4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f.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手抄报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梳理1. 数的认识(1)整数: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小数: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出小数,知道小数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分数: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读出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 简单的计算(1)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减法: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3)连加连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计算。
(4)加减混合: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计算。
3. 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重难点解析1. 重点:掌握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四、学习方法建议1.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通过摆小棒、计数器等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对比学习:通过对比学习,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通过比较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数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3. 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自己探索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出结论。
4.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通过反复练习加减法计算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计算方法。
5. 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一、生字
瀑(pù)布津津(jīn)乐道邀(yāo)请俯(fǔ)身
峭(qiào)壁(bì)躯(qū)体蕴(yùn)含侠(xiá)客小巷(xiàng )静谧(mì)俊俏(qiào)引逗(dòu)
庞(pang)大烘(hōng)烤音韵(yùn)勤(qín)勉(miǎn)亲吻(wěn)
二、多音字
血(xuè xié)冠(guān guàn)
扎(zhā zā)转(zhuàn zhuǎn)
散(sàn sǎn)和(hé hè)
数(shù shǔ)悄(qiāo qiào)
调(tiáo diào)踏( tā tà)
旋(xuán xuǎn )
三、近义词
舒适——舒服顾惜——爱惜抱怨——埋怨
探望——探视宽厚——仁厚尴尬——难堪
张皇——慌张阻止——阻挡叮嘱——嘱咐
疑惑——困惑隆重——盛大和谐——协调
沮丧——气馁抱歉——歉疚慈祥——慈爱
珍藏——收藏破坏——毁坏仿佛——似乎
熟练——纯熟割舍——舍弃平静——宁静
奇妙——奥妙温柔——温顺
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忐忑不安——坐立不安
四、反义词
嘶哑——宏亮魁梧——矮小舒适——艰苦
蜷缩——伸直残疾——健康尴尬——自然
从容——慌忙劝阻——怂恿偶然——必然
沮丧——高兴庄重——随意兴奋——颓唐
慈祥——凶恶幸福——痛苦珍藏——丢弃
平静——喧闹唯一——许多荒唐——合理
继续——暂停熟练——生疏温柔——粗暴
悦耳——难听耐心——急躁熟悉——陌生
兴高采烈——无精打采流连忘返—归心似箭
忐忑不安——镇定自若
五、词语积累
年过花甲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
【表示绿色的词语】
墨绿豆绿草绿深绿暗绿碧绿浅绿淡绿翠绿嫩绿橄榄绿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翠色欲流千山一碧碧波荡漾绿草如茵
【描写雨的词语】
暴风骤雨倾盆大雨大雨滂沱牛毛细雨蒙蒙细雨
和风细雨
【与昆虫有关的】
螳臂当车金蝉脱壳飞蛾扑火噤若寒蝉蜻蜓点水
蜂拥而来
【含有反义词的】
左冲右撞黑白相间前赴后继横七竖八上天入地
【ABCC式】
行色匆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大腹便便神采奕奕
【AABB式】
熙熙攘攘浑浑噩噩纷纷扬扬洋洋洒洒浩浩荡荡
六、词语搭配
(波涛的)轰鸣(清新的)海风(狂风的)怒吼
(撕破的)渔网(瘦小的)脸(唯一的)听众
(隆重的)仪式(诗一般的)语言(独享的)幽静
(慈祥的)眼神(奇妙的)电话(受伤的)手指
(可爱的)小鸟(纸条上的)留言(温柔的)嗓音
(泰然地)坐下(宽厚地)笑(无奈地)摇头
(心跳得)厉害(飞快地)跑
七、积累句型
第2课山雨
1.比喻句:(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
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2.拟人句:(1)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2)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第3课草虫的村落
1.拟人句: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比喻句: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3.连动句: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
4.“把”字句: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第4课索溪峪的“野”
1.拟人、比喻句: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2.排比、拟人句: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
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3.比喻句: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