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制宣传资料(完整资料).doc
学校法制宣传资料
![学校法制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22cc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9.png)
学校法制宣传资料第一部分:校园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校园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知识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校园中,学生处于受教育的阶段,正是他们养成正确法制观念的关键时期。
因此,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部分:法制信息教育的目标1.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
通过法制宣传活动,使学生了解宪法、法律、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条款。
2.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学会自律、尊重法律。
3.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学生应具有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创造安全和谐校园的基本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
4.弘扬法治精神和文明校风。
通过法律教育,培养学生尊重法治、敬畏法律,倡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第三部分:校园法制宣传的途径和内容1.法制宣传途径:校报校刊:通过校报校刊的宣传,向学生群体传达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
主题班会:组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邀请法律专家、警察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2.法制宣传内容:宪法基本知识: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内容和重要性,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法律法规的普及:介绍国家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条款,让学生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法治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教育他们理解法治的内涵和意义,树立法治意识。
法律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与合法权益和义务,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养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第四部分:法制教育的重要活动和成果1.举办法制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
3.组织法制宣讲团队,到教室、寝室等场所进行法律宣传教育。
5.撰写校园法制宣传手册,发放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法律知识。
通过以上法制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校园法律宣传资料
![校园法律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90490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0.png)
校园法律宣传资料引言:校园是学生研究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和促进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本宣传资料旨在向同学们普及校园法律知识,让大家充分了解并遵守校园法规。
1. 校园法规:-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宿舍管理、考试制度等。
- 尊重师生和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禁止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包括体罚、辱骂、恶作剧等。
- 禁止携带和使用非法物品,如毒品、武器等。
2. 知识产权保护:-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抄袭他人作品。
-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侵犯他人的版权。
- 遵守作品使用权和转载权,不擅自传播他人的作品。
3. 安全意识培养:- 注意食品安全,不食用过期或来源不明的食物。
- 维护个人财产安全,不随意借用、盗窃他人物品。
- 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超速或骑车在行人道上行驶。
4. 健康生活方式:- 注重饮食营养均衡,不挑食或暴饮暴食。
-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5. 沟通与合作能力:- 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
- 善于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 学会妥善解决矛盾和纠纷,避免冲突的发生。
结论:作为校园公民,每位同学都应该积极遵守校园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通过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能够为我们的成长和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资料:- 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校园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学生法制宣传资料
![中学生法制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6498ce3169a4517623a324.png)
中学生法制宣传资料中学生法制宣传资料?中学生法制宣扬资料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就是调剂人们行动的“规矩”。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 1 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剂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行动规范和准则。
作为21 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世纪雄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和平,增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10 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5 个 5 年普法计划将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
广大青少年应当捉住这 1 有益时机,积极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第1,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1 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
青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甚么是合法,甚么是背法,学会分辨是非,辨认善恶,从小养成遵纪遵法的良好习惯。
第2,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
21 世纪的中国将是 1 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
广大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建立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保护本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第3,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1 世纪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时期重担和使命将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担,青少年儿童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但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惟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能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时间稳定、经济腾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c2f2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7.png)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题目:了解法制,守护和谐社会导语:法制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法制教育宣传是培养公民法制意识、提高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资料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法制的含义、作用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希望能够让每个人都明白法律的力量和他们作为公民的责任。
一、什么是法制?法制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法院依法司法,公民和法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基本规则和体制。
它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等不同层级的法律文件。
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公正、公平、监督和制约。
二、法制的作用1.维护社会秩序:法制使得社会运转有序,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化解矛盾和冲突。
2.保护人民权益:法制保障人民的自由、人权和财产权益,规范公民的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3.约束权力:法制限制和规范政府和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和侵犯公民的权益。
4.维护公平正义:法制确保每个人根据法律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地受到对待。
三、法律意识的重要性1.了解法律: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国家的法律,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守法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权益。
3.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使公民明白在受到侵害或冤枉时,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寻求公正和正义。
四、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1.培养公民法制意识:通过法制教育,人们能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法律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形成遵守法律的习惯和自觉。
2.普及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个人,让人们了解常见法律问题,学会识别和解决与法律相关的疑惑。
4.提高法律素养:在法制教育中,注重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判断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结语:(以上资料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删减或添加。
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资料全
![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2c67c8d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6.png)
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资料全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暨禁毒法制教育宣讲材料盘县石桥镇鲁番小学第一篇章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保护青省年成长的法律法规;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就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同学们能够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对照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能够利用法律法规为更好地保护自己..什么是未成年人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什么是犯罪我国刑法作了明确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简单的说;犯罪就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盗窃、抢劫、杀人等就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受判刑、抓进监狱的严重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的九种不良行为;只要你有了这几种不良行为;就很容易滑向犯罪的边缘: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在这几种不良行为当中;同学们尤其要注意千万不可有下列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4、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这几点呢因为同学们经过老师父母多年的教育;都已经知道偷窃、赌博等行为是社会所不允许的;而对上述四条所说的行为;同学们认为这些都是不算什么大事;而且这些事情在同学们生活、学习中经常出现;这些看似不太严重的行为;因为同学们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够;往往就会演变成犯罪行为..为什么不能旷课不能夜不归宿因为旷课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和违法犯罪团伙厮混一起;最后走上犯罪的深渊..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未经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到深夜还不归家的行为;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坏人引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也往往由于孤身无助成为犯罪者的攻击对象..什么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三棱刮刀;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的危害极大;很容易在一时冲动下持刀伤害别人;由于力弱;刀具有很容易被人抢去伤害未成年人;因此必须来历禁止..某校有两个学生和社会青年一起持刀抢劫人民币100元、红塔山香烟两包被判2年..济南有三个青年拦截工人强制剥去人家裤子;抢去裤子两条;现金3元;并用匕首把人扎伤;被法院判处11年徒刑..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是指利用轻微暴力;以暴力相威胁或者以其他手段相要挟的方法迫使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就会构成犯罪..如刚刚年满16岁的李小飞是北京某县的一名中学生..一天傍晚;李小飞来到学校宿舍;将同学王可辉叫出来;向他要100元钱..王可辉说没有;李小飞便从身上掏出一把弹簧刀;顶着王可辉的脖子比划了几下;威胁他回去准备100元钱;明天早晨送到教学楼西侧..否则就杀了他..第二天早晨李小飞打到王可辉;向他要钱..王可辉掏出身上仅有的10元钱;对李说自己只有这么多;还要作生活费呢李小飞听了后;从他手里拿了一张5元的转身走了..接到报案后;公安部门当天是拘留了李小飞..12月26日;李小飞被逮捕..法院认为;李小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劫取私人钱财;已构成抢劫罪..于是在今年3月2日;一审判处李小飞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人民币..当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积极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大家也要谨防来自别人对你的伤害;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1、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2、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3、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4、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路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6、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不要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同学们要以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下面先介绍一下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是要受到处罚的;我这里重点说的是六种:一、是扰乱公共秩序..比如有的同学在公共场所辱骂他人;大声起哄;甚至打架斗殴;引起围观;造成堵塞;影响极坏;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再比如乘坐飞机;不听工作人员的劝告;使用手机发短信息;这也是违法的;制造混乱;如果在国家工作人员检查食品卫生;进行城市管理或者其他执法过程中;拒绝检查;阻挠执法;妨碍公务;也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二、是妨害公共安全..像上面提到的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就属于这类..什么是管制刀具呢它是指国家主管部门依法对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部分刀具;包括匕首、刮刀、弹簧刀、单刀、尖刀等..因为这些刀具容易成为坏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因此要实行管制..那什行是非法携带呢它是指携带上面所提到的这些管制刀具进入车站、机场、影剧院、公园等场所和乘坐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面提到的这些刀具;只要是个人持有;就属于违法..所以;我们小学生应当不玩、不买、不带、保存管制刀具..此外;如果损坏、移动一些交通标志;或者是携带烟花爆竹之类的容燃容爆品乘坐交通工具等行为也是妨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三、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每个人都有神圣的人身权利..那是不可侵犯的..谁侵犯;谁就要负责任..如果你辱骂他人或者私自乱拆别人的信件、电报;非法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写恐吓信威胁别人;都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有一个小学的六年级学生王林;依仗着个子高;力气大;经常欺负小同学;一次放学竟然因为几个同学没有答他的话而大打出手;后来被别的家长送到派出所接受处罚..四、是侵犯公私财物..包括偷盗、骗取、敲诈、抢夺公共财物和私有物品;还有公开哄抢集体私人财产;故意损坏公私财产的行为..有一次公路上发生了车祸;货车上的水果撒了一地;附近的很多人前去哄抢;也包括一些小学生;货主怎么阻止也没有用;急得直哭..后来民警赶到;及时进行教育;大多数人都改正了自己的行为..少数不听劝告的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有的学生喜欢耍玩具手枪;甚至去射击马路边的路灯;这就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现在在火车站、球场外倒卖各种车票、球票;被子人们称作“黄牛”;他们的行为同样违法..有些同学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觉得很难得;就在一些建筑上甚至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了景点的美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当然会受到处罚..六、是违反交通管理..这是和我们学生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有些同学不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从而酿成交通事故..一些成年人酒后驾驶、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等都属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包括赌搏和传播黄色信息等..有些同学放假在家;也学着大人打扑克、搓麻将;还玩点小刺激;有的发现了其父母藏着的三级片;便偷偷地看个究竟;他觉得也好玩、很刺激;还叫来几个同学一起观看;这种行为就属于传播黄色信息;后来受到了严肃处理..第二篇章禁毒安全教育一、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 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三、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四、毒品是如何分类的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五、什么是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六、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些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七.毒品的危害有哪些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作为21世纪的新人;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也要掌握好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最后祝同学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一年级校园法制教育宣传
![一年级校园法制教育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c4aff63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6.png)
家长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 良好的法治榜样,引导孩子形成
正确的法治观念。
融入日常教育
将法治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和 教育中,如通过讲述法治故事、观 看法治节目等方式,让孩子在潜移 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
强调规则意识
教育孩子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规 则,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
社会资源整合共享
教育法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受教 育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
交通安全法
掌握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 规则。
学校规章制度解读
02
01
03
学生守则
学习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树立良好学风。
行为规范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安全制度
了解学校安全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权利义务观念培养
家长参与支持与合作模式
建立家长学校
01
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法治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法治意
识。
加强家校沟通
02
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法治教育情况。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法治教育活动
03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法治教育宣传周、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
家长的参与感和支持度。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建立学生自治组织
法治主题班会与讲座
定期召开法治主题班会,让学 生了解班级、学校中的法律问 题和解决方法。
邀请法律工作者进校开展法治 讲座,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解答学生疑惑。
通过班会和讲座,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学会运用 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04
校园安全防范措施
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方法
校园欺凌现象
大学生法制宣传资料
![大学生法制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9658946529647d272852b9.png)
大学生法制宣传资料导语: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也就是基本法。
宪法是关于我国的政体,国体,和公民权利义务等一些基本权利为内容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大学生法制宣传资料1、盗窃(宿舍区、饭堂等地经常有人东西被偷,现金,手机,银行卡等)// 后果:《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500-XX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额巨大(5000-XX0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30000-100000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抢劫和抢夺(即恐吓取财,在校园挥霍无度或染上毒品急需钱而去夺他人财物等等)//后果:抢劫罪,按《刑法》规定,处3年以上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严重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后果:《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处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同时,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故意杀人(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后果: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则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学生要注重心理调节,形成健康心理,预防不健康心理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一要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二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沉溺网络;三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内心的郁闷;四是具有不良极端心理及时到心理健康中心寻求帮助。
1、防火(在宿舍区不要使用违规电器,不存放易燃易爆品,不要乱扔烟头等)2、防骗(近年来频频有女大学生被骗,上黑车,遭残害。
对陌生人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贪小便宜,遇事多求别人意见,凡事三思而后行)3、防盗(自己贵重物品保存好,宿舍现金不放多)。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教育材料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教育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2c09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2.png)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教育材料法制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的平台。
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以下是一些具有高质量的法制教育宣传教育材料。
标题:守法从学校开始正文:第一部分:什么是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思想,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的一种教育行为。
第二部分:为什么需要法制教育?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法制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培养法律意识: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法制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价值,养成守法的习惯,避免违法行为。
3. 提高法律素养:法制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治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去应对与法律相关的问题。
第三部分:如何开展法制教育宣传?1. 课堂教学:学校可以安排法律课程,如《宪法与公民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等,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法律。
2. 主题讲座和演讲:学校可以邀请法官、律师、警察等专业人士举办主题讲座和演讲,介绍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3. 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庆祝法制教育周等活动,增加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4. 宣传栏和展览:学校可以设置宣传栏和展览,展示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海报、图片、文字等,营造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
第四部分:学校法制教育的意义和成果1. 增强学生的法律自觉性:经过法制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学生能够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和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2. 促进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法制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校整体素质: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的法治氛围,促进学校良好的管理和秩序,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12.4法制宣传材料
![12.4法制宣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d3fc21f90f76c661371add.png)
12.4法制宣传资料一、校内的安全教育1.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老师的教育和门卫的管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闹,有同学摔倒要立即停止脚步,不惊慌、不尖叫;不要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同学人身安全的活动,特别是上体育课和课间活动,不能做危险游戏,不得擅自离开校园(班级),严格执行点名制度,有事确需外出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方可离校(班)。
2.在学校里不能攀爬树木、栏杆、围墙;不能到楼顶上玩耍;经常注意检查班里的门窗是否完好,经常注意检查班里的墙体是否有裂缝、倾斜的现象。
3.不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不触摸教室里走廊上的电线、网线、电话线、开关、用电器;不砸不敲走廊上的消防栓。
4.在体育器械场活动时要有老师的指导,不能独自在场内做危险运动。
5.各班明确学生紧急撤离教室的要求。
教师明确突发事故时各自的职责。
二、校外的安全教育1.放学回家时,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上学放学直接到校或回家,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不到工地玩耍,不在路边摊点滞留玩耍、不攀爬路上建筑物、围墙等,以免摔伤。
2.上放学路上不要损坏路边的公共设施;不要靠近建筑工地,更不要在工地下行走;等候汽车时不要追着汽车跑。
刮大风时不在广告牌下行走、停留。
下雨天,不能到有积水的地方、水流湍急的道路河道去玩耍嬉戏。
3.学校严禁同学们私自或结伴去溪、潭、池塘、蓄水池戏水。
4.注意个人防范安全,教师教育学生遇到恐吓和抢劫事件要镇定自救,不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触陌生人,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吃不拿陌生人的物品。
三、其他要求1.教师教育学生自觉阅读关于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用电用火安全等方面的书籍,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2.拒绝乘坐报废车、无证车辆、超载车辆以及货运车、机动三轮车、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
四、教育内容补充(一)交通安全教育(包括行路、骑车、乘车、乘船等)。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6b62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0.png)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学校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它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的公民。
为了确保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高公众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识。
一、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指国家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通常由小学和初中阶段组成。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免费和公平的原则,保障了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所有公民在适龄期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师生的权益,规定了教育内容和标准,以及义务教育评估和考试制度等。
二、学生权益保护法学生权益保护是教育法律法规中重要的一环。
学生的权益保护涉及到他们的安全、健康、受教育权利等方面。
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保护学生的权益。
学校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有义务提供适当的安全设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对于学生受到欺凌、虐待或性骚扰等行为,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和处理。
另外,学生也享有受教育权利,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公平评价、合理考核的权利,学校不能片面追求成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三、教育机构管理法规教育机构管理法规主要涉及到教育机构的设立、管理和运营等方面。
教育机构包括学校、培训机构和幼儿园等。
根据相关法规,教育机构必须合法注册,并符合一定的办学条件。
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安全。
教育机构也有责任保护学生的权益,及时处理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和纠纷。
四、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规范是教育法律法规中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法制宣传资料
![大学法制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a6344a86294dd88d0d26bf1.png)
大学法制宣传资料导语: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大学法制宣传资料一、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摘录)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驾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第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第五章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第四十条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摘录)第十九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七)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校园法制宣传内容
![校园法制宣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d5ae7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0.png)
校园法制宣传内容以下是 7 条校园法制宣传内容:1. 嘿,同学们,知道啥叫违法犯罪不?就好比在校园里欺负同学,这跟在马路上闯红灯一样,都是不能干的事儿呀!比如有的同学老是抢别人东西,这可不行呀,这就是违法啦!法律就像一把保护伞,保护我们大家的安全呢,咱可不能去破坏它呀!2. 你想想看,要是在校园里违反了纪律,那不就跟在比赛中犯规一样嘛!所以呀,咱们要遵守校规校纪,这也是遵守法律的一部分哟!就像上课不能随便讲话,不然多影响其他人呀。
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可得维护好这个秩序呀,你们说是不是?3. 同学们呀,法律可不是开玩笑的呢!好比一辆汽车没有刹车,多危险呀!像打架斗殴这样的行为,不只是会受伤,还可能触犯法律呢!大家要和和气气的,有矛盾好好解决,别冲动行事呀,难道非要闹得不可收拾吗?4. 咱在校园里得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呀!这不就像知道游戏规则一样重要嘛!比如说你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也得履行好好学习的义务呀!要是有人侵犯你的权利,那可不能忍,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呀,可别傻乎乎的不知道咋办呀!5. 你们可别小看了一些小事情,有时候一个小举动也可能引发大问题哟!就像一颗小火星能引发大火一样。
比如在校园里乱写乱画破坏公物,这也是不对的呀!我们要爱护校园的一切,这也是讲法制的体现呢,都记住啦?6.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讲法制吗?这就好像走路要有方向一样重要呀!没有法制,那校园不就乱套啦!比如考试不能作弊,这是最基本的诚信呀,要是都作弊那还有啥公平可言呀!大家都自觉遵守法律,校园才能变得更美好呀,对不对?7. 校园法制真的很关键呀!想想看,如果没有法律约束,那不就跟没有缰绳的野马一样乱跑呀!大家在校园里遇到事情要多想想后果,别一时冲动。
遵守法律才能让我们安心学习,快乐成长呀!所以要时刻牢记呀,不要做违法的事情哟!结论:校园法制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从自己做起,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校园安全法制宣传资料
![校园安全法制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20b0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e.png)
校园安全法制宣传资料校园安全法制宣传资料随着学校规模的增加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校园安全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校园安全法制宣传工作。
一、加强校园安全法规的宣传学校应该在开学前组织一次关于校园安全法规的宣传活动,向全体师生详细介绍校园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学校可以通过校内广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师生了解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让每个人以法律为准,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加强校园安全知识的普及除了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知识的普及,让师生了解常见的校园安全事故以及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广播、电子屏幕、班会课等多种渠道,普及安全知识,同时还可以编写安全知识手册、制作安全视频等宣传资料,让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育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学校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入安全知识、防护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正确的跑步、跳跃等活动,同时也不要忽略防火、防盗、防电、防溺水等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更有应变的能力。
四、严格校园管理除加强宣传教育外,学校还应该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校园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到每一位管理人员,从源头上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可以通过安全检查、安全警示等方式,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让师生安心上课,让家长也更加放心。
综上所述,校园安全法制宣传资料是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校园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学校可以有效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每个人都能在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
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资料
![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40a7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0.png)
小学生法制教育宣传材料资料一、什么是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方式,让小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法治观念,学会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法制教育?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法制教育,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什么是正义、公平、诚信等法治核心价值观。
2.培养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小学生了解并遵守法律,摒弃不良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3.让法律进入生活:通过法制教育,让小学生认识到法律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帮助他们学会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如何进行法制教育?1.建立法制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置法制教育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让小学生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明确法律的作用和限制。
2.组织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3.举办法制教育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或法官等人员给小学生讲解法律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
4.制作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制作适合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材料,例如小册子、卡片等,直观、简明地介绍法律知识,提高小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四、小学生法制教育应关注的重点1.安全教育: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止校园欺凌、防止溺水等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诚信教育: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并将诚信作为行为准则。
3.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抄袭、不盗版,引导他们关注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4.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懂得礼貌、待人友善。
五、法制教育的效果与影响1.提高法律意识:通过法制教育的宣传和学习,在小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减少违法行为:通过法制教育,小学生了解到违法行为的后果,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减少或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学校法制教育整套资料全
![学校法制教育整套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ab5b786529647d26285296.png)
东赵厂小学法制领导机构组长:赵少辉(派出所) 成员:各班主任法制教育工作方案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学年普法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同志的XX法制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广阔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坚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以法治教,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开展。
二、目标1、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让每名学生不断提高和增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
3、普及和宣传法律常识,彻底铲除学生中XX乱纪行为。
三、具体措施1、通过播送、板报等宣传形式,定期对学生进展普法教育。
〔1〕每两周对学生进展一次法制教育。
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XX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的有关条款,在学生中进展普法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并每学期至少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展一次法制专题讲座。
〔3〕每月进展一期板报法制宣传栏目;每学期进展一次法制专刊宣传。
〔4〕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随时对学生进展法制教育。
通过以上方式、方法,对学生进展法制教育,极大地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杜绝XX犯罪行为在校园内的发生。
2.利用班会进展每月一次法律、案件的品评与讨论。
在学生中开展"知法、懂法荣耀,XX犯罪可耻"的活动。
〔1〕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
〔2〕开展"有人向你借钱不还怎么办?","有人威胁你怎么办?"等主题班会。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强,能够运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3.组织小分队到社区进展法制宣传和检查,起到宣传法律、打击犯罪的目的。
4.及时做好待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后进生档案,结成帮教对子,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展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杜绝XX犯罪的发生。
学校法制宣传材料
![学校法制宣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37c20081c758f5f71f67c8.png)
学校法制宣传材料学校法制宣传材料一、健全制度建设,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效预防和遏止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学校首先成立了由校长,主任,教研组组长等11人为成员的乐盛小学依法治校领导小组。
与此同时还根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与辖区派出所实行警校桂钩,并聘香巴派出所所长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负责协助、指导学校开展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法制教育工作,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帮教,协助解决整治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环境问题,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学校把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德育教育、精神文明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治理规划之中,特别在“五五”普法期间,广泛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增长势头。
学校每学年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学校还制定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规程、方案、制度等,如《乐盛小学依法治校规程》、《乐盛小学以德治校工作方案》、《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乐盛小学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下,各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政治课老师首先发挥了的“龙头”作用,系统讲授了《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其次,其他学科老师也结合各学科教学,渗透普法教育。
如历史科渗透了《文物保护法》教育;地理科进行的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教育等都让学生获得了许多有关的知识。
第三,坚持“一事一议”的主题班会制度,发挥班会课阵地作用,这是我校多年坚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法律普及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
接受法律知识教育,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学习掌握:一、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二、懂法:就是要明白自己与那些法律有更多的关系,明确遵纪守法跟青少年自身有什么关系?三、守法: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其中,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
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行为违反刑事法律,当然是违法行为,但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就不等于犯罪行为,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实际是一些不良习惯从轻到重的不断强化过程,若不注意用道德、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学生守则等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熏陶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律意识,而沾染上不良习惯、不良行为,不加管束,任其发展,必然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这方面教训和事例枚不胜举,青少年朋友要注意啊!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这是一个最通俗的比喻,一个人不注意克服小毛小病,必然会变成大毛大病。
不妨我们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加以剖析,看看不良行为的危害性,进而提高预防不良行为的自觉性。
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矫治,很容易从不良行为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
现列举一些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请青少年朋友注意: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之所以把吸烟作为不良行为加以预防,一是由于未成年人无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弄钱。
从司法实践看,少年因吸烟而诱发的盗窃、抢劫犯罪屡有发生;二是吸烟容易诱发不良交友。
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恰恰是从吸第一支烟开始的。
另一个重要的倾向是,一些不法商贩和毒贩勾结,在烟卷中注入毒品,采取零卖、赊账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兜售,致使一些未成年人不知不觉染上了毒瘾,为弄钱吸毒走上犯罪。
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取得联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旷课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而且在旷课的时间里很可能会因得不到有益的监护而沾染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擅自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有一些未成年人性格好斗、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可能大打出手,持刀害人。
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随身携带有伤他人的器具,这是对孩子的关爱。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劫有的孩子养成一种不良习惯,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
如果家长不答应,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不择手段向他人索取,甚至进行敲诈勒索。
遇到被索取对象的抵制或反抗,极易使用暴力,这样性质也就变成了抢劫犯罪了。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易诱发性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减少色情、暴力等黄色文化污染。
据北京海淀区法院对在押100名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看色情内容书刊、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32%;经常进入录像厅的占39%,曾进入过的占51%。
据犯罪心理学分析,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但往往性道德观念的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发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这个时期的少年放肆地追求性刺激。
色情文化污染,是未成年人性犯罪的直接原因。
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趋向,共同作案的比例较高,常州地区法院近三年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高达60%以上。
这与不良交友有密切关系。
因为,青少年阶段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其模仿性极强,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由于在他们周围同他们长期来往的都是一些有各种不良习气的人,所以容易染上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从而使之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什么是管制刀具?根据公安部《对部分刀具进行管制的规定》,是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以及其他类似刀具,只有法律规定的人员如解放军、武警、专业狩猎人员才能持有、携带上述刀具。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应受到拘留或者罚款处罚。
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遇到情况可能伤害别人,也可能被他人伤害,导致严重违法犯罪后果的发生。
中学生保护方面,最主要的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身安全:遇到侵害,学会报警:110、120、122、119(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1. 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2. 报案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二)火警报案电话:1191. 报警范围:各种火灾2. 报警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
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
(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1. 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2. 报案的正确方法: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
2.求救的正确方法: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
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
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
校园安全法制宣传一、交通安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养成看指挥信号行走的习惯;不抢道;不扒车;不反向行车;不撒把骑车;不翻越公路护栏。
二、消防安全:遇到火险如何逃生1 . 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二)灭火器使用方法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二、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过期、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住校生不到校外就餐或购买饭菜。
三、用电安全:不在教室、宿舍等地方私拉乱接电线;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在宿舍使用电褥子、电炉子、热水器等电器;发现裸露电线及时报告;不玩弄低压电器;不靠近高压电器设施。
六、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勾引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挤搡;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社会生活安全常识在你外出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4)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
(5)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6)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6.女孩外出自我保护的忠告女孩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晚上外出时,应结伴而行。
衣着不可过露,不要过于打扮,切忌轻浮张扬。
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
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在外不可随便享用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为同学们讲这些,旨在抛砖引玉,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