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传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4823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9.png)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华佗传》是记载了华佗一生经历的一本图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
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
”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於内,当啼泣而绝。
”果如佗言。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
”佗曰:“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
临死,当吐舌数寸。
”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e2c1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2.png)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华佗传全文翻译如下: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沛国谯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
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遣送他回来。
华佗倚仗才干,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起程。
曹操很生气,派人到华佗家乡去核查。
华佗的妻子一开始担心华佗再也不回来了,哭得很伤心。
华佗却笑着和她说:“别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了。
”又把一卷医书交给妻子,说:“你如果想念我,可以看看这本书。
”华佗坐牢时曾把医书也带在身边,于是把医书扔到地上烧毁了。
狱卒把华佗死的消息告诉曹操时,曹操愣住了,半天才说:“佗之医术可达神乎?悔恨之前因小过而致此祸。
”然而终究因为华佗不愿做侍候人的工作而把他杀了。
华佗临死前把狱吏给的酒肉都吃了,又取出了一卷医书看了几眼扔到地上。
狱吏感到惋惜就去捡那些医书。
华佗笑着说:“傻瓜!这书可以救活人命!方术士应用它治疗各种疾病就像用虎、鹿、狗、马做药一样容易。
难道这些书能比得上万金之宝吗?我之所以不要这些书是因为怕这些书传出去后被一些用心不良的人用来害人!今天把这些书送给您也不为过。
”于是就把医书全都烧毁了。
华佗死的那年大约六十七岁。
徐毅得了病请华佗看脉,徐毅说:“昨天让医曹吏刘租针刺胃管后便苦于咳嗽、想躺下休息。
”华佗说:“刺胃管时误伤了肝脏了;食物吃下去就减少,五天后就会死。
华佗传文言文翻译
![华佗传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1b84a0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7.png)
华佗传文言文翻译1. 《华佗传》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敷。
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年已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像青壮年。
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药渣倒完后病就痊愈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原来的甘陵(诸侯国名)相的夫人有孕六个月了,腹痛不安,华佗诊察脉象,说:“胎儿死了。
”派人用手摸知道所在位置,在左边则为男婴,在右边则为女婴。
人说“在左边”,于是喂汤药流产它,果然产下男婴形状,随即痊愈。
县吏尹世苦手和脚燥热,口中干燥,不想听到人声,小便不顺畅。
华佗说:“试着做吃热食,出汗则痊愈;不出汗,此后三日内死亡。
”立即做吃热食而不出汗,华佗说:“五脏的元气已断绝在体内,当哭泣而死。
”果然如华佗所言。
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
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内热通过小便)拉出来,李延应当(把内热通过)发汗排出去。
”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
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它们应当不同。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a67ff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f.png)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华佗传记载了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怂。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参考借鉴。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篇1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
太祖①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②,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膈,随手而差③。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④,考验首服⑤。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⑥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华佗传翻译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县)人。
曾经到徐州去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懂得养生的方法,还精通医方药物。
曹操听说后把华佗召来,让他经常在身边侍候,曹操因为头疼感到痛若,每当头疼发作,惊慌意乱,眼睛昏花。
华佗用针扎(曹操)胸部膈穴,随着手的转动,头就不疼了。
华佗手到病除的绝技,大都属于这一类。
然而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作用医术为职业,华佗心上常常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使得病情加重,让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延长些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说:“刚才接到家里来信,正想暂时回家。
”回到家乡,拿妻子的病进行推脱,多次请求延长假期。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7375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0.png)
华佗传范晔翻译全文华佗传是范晔所著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华佗的生平事迹和医学成就。
华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国医学圣手”,他的医术高超,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华佗传的翻译全文如下:华佗,字元化,东汉人。
不仅精通医术,而且胸怀大志,视医学为自己的职责。
他治病救人,尽心尽力,广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华佗年轻时,学习医学的机会并不多。
但是他非常聪明,勤奋好学,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研究医学的方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疗法,被称为华佗疗法。
这种疗法非常有效,可以治愈许多其他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
华佗不仅在医学上有过人的造诣,而且他的人品也非常高尚。
无论贵贱,无论富穷,只要有人生病,他就会竭力救治。
他的医德和慈悲让许多人感动,为他竖起了大大的拇指。
华佗的名声很快传遍了整个国家。
还有一次,当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在蔓延,无数人感染了这个病,生命岌岌可危。
当时,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华佗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前往救治。
他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最终战胜了这个疾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华佗还有一次救了吕布的性命,吕布因为被箭射中,伤势严重,生命垂危。
华佗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前往救治。
他用他的医术,成功地拔除了毒箭,并对吕布进行了精心的治疗。
吕布因此得以康复,对华佗的救治感激不已。
华佗的医学成就和高尚的品德,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他被尊奉为医学界的泰斗,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瑰宝。
华佗在东汉时期,为人们带来了医学上的奇迹,也为后代医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他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发展和创新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华佗传的全文翻译。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华佗传译文
![(完整)华佗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748198af1ffc4fff47ac45.png)
医古文之华佗传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曾外出到徐州一带求学,能兼通好几部经书.沛相陈珪薦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徵召他任官职,都不接受。
华佗通晓养生之道,当时人们认为他年近百岁,可是面容仍有如壮年之貌.又精通方药,他治疗疾病,和合汤剂不过几种药物,心中了解药物的配伍比例分量,不必再称量,加水煮熟便可饮用,把汤药的禁忌服法等告诉病人,华佗离去後病就痊愈。
如应用灸法,不过灸一二处,每处不过灸七八庄,病也随手而愈。
如应用针刺,也不过针一二处,他在进针时对病人说:“这针感会延引到某处,如感觉到了,就告诉人。
”当病人说“已到”,他便应手出针,病也很快就好。
如果疾病蕴结郁积在体内,针刺和服药的效力所不能达到,应须手术切除的,便使病人服用麻沸散,一会儿便像酒醉一样不省人事,没有什麽知觉,於是剖开切除。
疾病如果在肠部,便截断染病的肠子并清洗其馀部分,然後缝合腹部以药膏敷抹,四五天就好转,不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月之内就愈合复原了。
郡守府中小吏倪寻和李延一起到华佗那里求治,都头痛身热,患的病正好相同。
华佗说:“倪寻当用下法治病,李延当用汗法.”有人对他的不同治法提出疑問,华佗说:“倪寻是外(内)实,李延是内(外)实,所以治疗他们应当不同。
”随即分别给药,第二天一早病都痊愈。
华佗在路上行走,遇见一人患咽部阻塞,想进食可是不能咽下,他的家人用车装载要去就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把车子停住前往诊视,告诉病人说:“刚才过来的路边有一卖饼的店家,有蒜泥和大醋,向他求取三升饮服,病自会除去。
”当即像华佗所说的,马上吐出一条似蛇的寄生虫,把它挂在车傍,要到华佗家中去。
华佗还没有回来,他的小儿在门前戏玩,迎面见到来人,便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上我们的父亲,车边挂着那致病的东西就是明证啊。
”病人往前进屋入座,看见华佗家中北墙上挂着这一些蛇类大约已有十多条。
又有一位郡守患病,华佗认为那人大怒一番就会病愈,於是大量接受他的财物却不施行治疗,不久又丢开郡守离去,并留下书信辱骂他。
华佗传信文言文翻译
![华佗传信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75fb2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f.png)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少游学徐土,博通数经,又精于医术,尤擅外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疆,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疆死也。
”华佗医术高超,名闻天下。
其治病救人,不畏权贵,不畏强暴,坚守医德,堪称一代神医。
然其不幸,终遭曹操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然其医术、医德,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颂,其精神,亦将永存于世。
华佗传的文言文翻译
![华佗传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5b6ed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e.png)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天下大乱。
而有一医术高超,名震四海者,曰华佗。
佗,字元化,庐江舒人也。
幼时聪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精医道。
年二十,便游历江湖,遍访名医,求取医术之真谛。
华佗行医,以济世为怀,不辞劳苦,救死扶伤。
凡遇贫病者,皆施以医药,不索其资。
时人皆称华佗为“神医”。
其所疗疾,无有不愈,人皆称奇。
一日,曹操患头痛之疾,久治不愈。
闻华佗之名,特召佗至许昌。
佗诊视曹操,谓其曰:“公头痛,乃因怒火攻心,须以酒为引,方能治愈。
”曹操不信,佗遂以酒调药,为曹操服之。
果不其然,曹操头痛顿愈。
又有一年,徐州牧陶谦病重,遣使求救于华佗。
佗闻讯,立即启程,日夜兼程,赶到徐州。
陶谦卧床不起,佗诊视后,谓其曰:“公之病,乃因劳累过度,气滞血瘀。
须以针灸之法,方能治愈。
”佗遂为陶谦针灸,不数日,陶谦病愈。
华佗医术高明,不独在于治病,更在于防病。
他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理念,深受世人推崇。
佗曾著《中藏经》一书,详述医理,流传后世。
时值曹操欲征讨孙权,召华佗为军医。
佗应召而至,然曹操疑佗有异心,遂将佗囚禁。
佗在狱中,虽身陷囹圄,仍心系百姓,以医术救治狱中病患。
后曹操病重,再次召佗。
佗以老病为由,拒绝出狱。
曹操怒,命人将佗拷打,佗忍痛不言。
最后,曹操无奈,只得将佗放归。
华佗归乡后,仍致力于医学研究。
然天有不测风云,一日,佗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佗逝后,其医术传承于弟子,使得华佗之名,流传千古。
华佗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堪称中医之祖。
其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为后世医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故史家赞曰:“华佗医术,独步天下;仁心仁术,流芳百世。
”。
华佗传翻译文言文
![华佗传翻译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30a2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汉末有神医,名华佗,字元化,陈国谯人也。
佗少时,博学多才,尤善医术。
父亡,家贫,不能从师,乃自行游学,历尽千辛万苦,终成一代名医。
佗初仕于广陵,后游历吴、会稽等地,医术益精。
吴王孙权患头风,群医束手无策,佗乃献药一剂,病愈。
吴王叹曰:“佗医术之高,可谓神乎其神!”遂重用佗,封其为侍医。
佗医术高明,不仅善治内科杂病,更精于外科手术。
时有广陵富家子弟,患恶疾,经多方治疗无效,病入膏肓。
佗见其状,毅然决然,为其开刀治病。
手术中,割除恶肉,取出脓血,以草药敷之。
经过数日调理,患者竟然痊愈。
此事后传为佳话,佗之名声大噪。
一日,会稽太守发病,诸医皆束手无策。
佗闻讯,亲自前往诊治。
太守病重,佗诊视后,谓其左右曰:“此病非药石所能愈,唯有以针灸之法,方可治愈。
”众人皆不信,佗遂以银针刺之,太守痛苦不堪,但病情却逐渐好转。
太守病愈后,感慨地说:“佗医术之妙,犹如神助。
”佗医术虽高,却淡泊名利,不慕富贵。
他常云:“医者,仁术也。
吾愿以医术济世,救死扶伤,不求回报。
”时有贵人患重病,求佗医治。
佗知其病已至晚期,无法治愈,遂婉言拒绝。
贵人怒曰:“吾贵为显赫,汝敢拒吾?”佗正色答道:“医者治病,以医术为本,非以地位为重。
吾虽贫贱,但愿以医术济世,不愿为权贵所役。
”贵人闻言,羞愧不已。
佗不仅医术高明,更善于养生。
他常言:“养生之道,在于调养身心,顺应自然。
”佗自幼习武,精通内外家拳法,晚年更是潜心研究养生之术。
他提倡“五禽戏”,以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禽兽的动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华佗一生,医术精湛,仁心仁术,被誉为“神医”。
然而,其医术虽高,却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最终被曹操所杀。
佗临终前,遗言曰:“吾一生行医,以医术济世,救死扶伤,虽遭横祸,亦无遗憾。
”后世传颂其事,感叹不已。
华佗虽已逝去千年,但其医术、仁德仍为世人所敬仰。
他的一生,犹如一部传奇,流传千古。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5a136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2.png)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三国志?华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渝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尉黄琬辟辟:征召B.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收:收买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恒:经常D.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e0b817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a.png)
《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志-华佗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三国志·华佗传 阅读答案翻译
![三国志·华佗传 阅读答案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6ea6d79c281e53a5902ff25.png)
华佗传阅读答案翻译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
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发①,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佗恃能厌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
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节选自《魏书二十九方技传第二十》)文言文阅读试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就:成功 B.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愈:病好 C.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校,县车边,欲造佗造:拜访 D.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逆:迎面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且庸人尚羞之 B.若当灸,不过一两处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 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
后汉书华佗传原文与翻译
![后汉书华佗传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565ea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1.png)
后汉书华佗传原文与翻译后汉书华佗传原文:华佗,字元化,东海郯县人也。
少孔焘、祖约,深,灵异而多思慮。
好学博采,得仙方术,行神异术事,让天下之奇士。
皆蒙隆禄告身序於食客贵人,举名於时。
博古,略事医物。
常曰:材真而情稳,心静以致思远;血和气顺,神清目明。
及家破,佃耕稼。
倦於犁锄之间,弃耰而读书。
常以愤世疾俗故,赡固不念死生。
心静致快,卧寝顾无病。
童子自谓医名专长远,必蒙名姓所重眷。
养其父之状胜;守孀之辞亲。
跻山扗岳,玩海涂泛,登高渔采,随组之畜牧。
烘柯观凫,土田土蔑。
乃居艾阴,时廷跂跂,执翰墨之奇器。
望庭岁月,华佗始诣长安,夸而缘览。
侍知朝章,辅齐上士。
特诣猗柔,言从业情志宜不宜,於是华佗从容而进,将不获志。
卧言未尽,夜遂其属,一翅微严,高屋飛時,相易则毫毕;宴酣则安省,道出而蔚然浑于言。
觉身之病,疗心而堪忍。
康邦士人无行於我,遂以疱疮焚爨,濡言诗酒笔词。
时为射策,获宠加名,右提起引,所言必实,颦眉睇曰无日不医,言之必约期实。
结庐相宇,心肝之情。
华佗言安慰友昔,言风教性,法律二房万政弱,若愿止视廷堂,因色其清,输离史悲其怀。
应酬之间,复置黄医大府之招,从容给秘书尚书,行视宗世,行览此章,章述儒极,至才柯学至。
奄奄漠漠,览孙虞图而愿与河清,所载甚远。
暮春晨秋,佗年辄晚,气归幽墓,死生难与岩隅而契。
河清之时,案诗文章,将归禹中。
策所言,皆事华佗之辞,咸白以规值功。
於时章怀缔时而著之,臣孰非名士,历臣归之,木端无他崇之。
翻译大概如下:华佗,字元化,出生于东海郯县。
他年轻时受到孔焘、祖约的熏陶,聪明多才,灵异神奇,思维敏捷。
他热爱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掌握了仙方术,擅长医术,行医奇异,被尊称为天下奇士。
他得到了许多富豪贵人的赏识,受到高官厚禄的礼遇,名噪一时。
他博览群书,对医药有着广博的了解。
他常说:“才能真实而情绪稳定,心静才能思考远大的问题;血液和气息和谐,神志清明,眼睛明亮。
”后来家境贫困,他只能务农种地来维持生计。
《华佗传》译文
![《华佗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89382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e.png)
《华佗传》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
年轻时曾离家外出到徐州一带从师求学,全面精通多部儒经。
沛国国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诏他去做官,他全都不去接受任命.通晓养生的技术,与他同时的人认为他年近百岁时,面貌还有着壮年人的容色.又精通方药.他治病时,处方不过是几种药而已,心里就能掌握住药物的剂量和比例,给病人拿过药后不用再去称量.把药煎好后就让病人服下,告知病人注意事项,离开病家,病人就痊愈了.如果疾病应当灸治,不过是灸治一两个地方,每个地方不过是灸治七八壮,疾病也很快就去除了.如果疾病应当针刺,也不过是针刺一两个地方.下针的时候对病人说:“针感会延伸到某个地方,如果到了,就告诉我”,病人说“到了”,他就随即拔出针来,并也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邪聚积在体内,针刺、药物所不能治愈、必须用刀剖开病人身体割除的话,就让病人服下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象醉死了一般,没有什么知觉,接着就剖开病人、割除病邪。
病邪如果在肠子里面,就截断肠子予以冲洗,然后缝住腹部,用药膏外敷上。
四五天就愈合了,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什么感觉,一月之内。
就康复了。
原甘陵县相的夫人怀孕后第六个月的时候,腹中疼痛,不能安静下来。
华佗诊察了脉象之后说道:“胎儿已经死了。
”让人用手去摸着找到胎儿所处的位置,称在左就是男胎,再右就是女胎,摸的人说“在左边”,华佗于是配制了趟要给她打胎,果然打下了一个男孩得胎身,妇人的病立即就痊愈了。
有个县吏尹世患了四肢烦扰、口中干燥、不愿听到人声、小便不利的病,华佗说:“试着坐热饭吃下看着,如果出汗,就会痊愈;如果不出汗,三天后就会死去。
”病家立即做好了热饭,但尹世吃后却不见汗出。
华佗说:“五脏的机能在体内已经衰竭了,将会放声地哭着二断气。
”果然象华佗所说的一样。
某郡守的属吏倪寻、李延一起来到华佗家求治疾病,都是头痛身热所患的病情正好相同。
华佗说:“倪寻应当给他泻下,李延应当发汗。
”有人对人他的不同治法提出了疑问,华佗说:“倪寻内邪旺盛,所以治疗他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20cd695f01dc281e43af09f.png)
《后汉书·华佗传》释译张文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编辑部,北京100031)关键词:华佗传;《后汉书》;注释[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1] ,一名旉[2] 。
遊學徐土[3] ,兼通數經[4] 。
曉養性之術[5] ,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沛相陳珪舉孝廉[6] ,太尉黃琬辟[7] ,皆不就。
[注释][1] 谯(qiáo 桥):今安徽省亳(bó勃)县。
%[2] 旉(fū肤):同“敷”。
[3] 徐土:指东汉时徐州,包括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
郡治在郯(tán 谈)。
今山东郯城县。
[4] 经:指儒家经典。
兼通数经: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5] 养性:即养生。
[6] 沛相陈珪:沛国的相陈珪(规)。
沛(pèi 佩)国:东汉时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安徽宿县。
举:推荐。
[7] 太尉:东汉的三公之一,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
黄琬(wǎn 碗):黄琼之孙,字子琰。
董卓掌权,征[为司徒,迁太尉。
辟:征召任用。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
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
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原文] 精于方藥,處劑[8] 不過數種;心識分銖[9] ,不假稱量[10] ,針灸不過數處[11] 。
若病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12] 。
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13]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14] ,—除去疾穢[15] ,既而縫合,傅以神膏[16] 。
四五日創愈[17] ,一月之間皆平復。
[注释][8] 处剂:开药方。
[9] 铢:汉代计量单位,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钱。
分铢:言量的细小。
[10] 假:借助于。
[11] 灸:即艾灸。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烧一定的穴位。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20cd695f01dc281e43af09f.png)
《后汉书·华佗传》释译张文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编辑部,北京100031)关键词:华佗传;《后汉书》;注释[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1] ,一名旉[2] 。
遊學徐土[3] ,兼通數經[4] 。
曉養性之術[5] ,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沛相陳珪舉孝廉[6] ,太尉黃琬辟[7] ,皆不就。
[注释][1] 谯(qiáo 桥):今安徽省亳(bó勃)县。
%[2] 旉(fū肤):同“敷”。
[3] 徐土:指东汉时徐州,包括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
郡治在郯(tán 谈)。
今山东郯城县。
[4] 经:指儒家经典。
兼通数经: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5] 养性:即养生。
[6] 沛相陈珪:沛国的相陈珪(规)。
沛(pèi 佩)国:东汉时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安徽宿县。
举:推荐。
[7] 太尉:东汉的三公之一,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
黄琬(wǎn 碗):黄琼之孙,字子琰。
董卓掌权,征[为司徒,迁太尉。
辟:征召任用。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
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
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原文] 精于方藥,處劑[8] 不過數種;心識分銖[9] ,不假稱量[10] ,針灸不過數處[11] 。
若病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12] 。
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13]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14] ,—除去疾穢[15] ,既而縫合,傅以神膏[16] 。
四五日創愈[17] ,一月之間皆平復。
[注释][8] 处剂:开药方。
[9] 铢:汉代计量单位,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钱。
分铢:言量的细小。
[10] 假:借助于。
[11] 灸:即艾灸。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烧一定的穴位。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ab70be0b90d6c85ed3ac67d.png)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华佗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
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
”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於内,当啼泣而绝。
”果如佗言。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
”佗曰:“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
临死,当吐舌数寸。
”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问佗,佗曰:“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乳中虚冷,儿得母寒,故令不时愈。
”佗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
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
医古文之华佗传全文翻译
![医古文之华佗传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b14d4cc0029bd64793e2c31.png)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
曾在徐州一带游访名师求学,一身通晓几种经书。
沛国的丞相推举他作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去做官,都没去就任。
华佗通晓养生的法术,当时的人认为他年纪将近百岁了,相貌却还有壮年人的面容,都很惊奇。
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疗疾病时,配制药物不过几味,心里熟悉药剂的分量,不须再用秤称或用容器量。
煮好以后便给病人饮用,告诉他服药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华佗刚一离开,病人就好了。
如果应当用艾灸,也不过灸一两穴,每穴灸七八次,疾病也就应时除去,立刻痊愈了。
如果应当针刺,也不过针一两处。
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引某个部位,若针感已达到了你就告诉我。
”病人说“已到”,立刻就拔针,病也随手而愈。
如果病毒是郁结积聚在体内,是针刺和药物的力量不能达到的地方,应当要剖开割除的话,就让他饮麻沸散,一会儿就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了,于是就剖开腹部,取出积聚。
病块如果在肠里,就截断肠子,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缝好腹部的刀口,用药膏涂在上面,过四五天就好了,一点儿也不痛,病人自己也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
一个月之内,就长好伤口原甘陵相夫人怀孕六个月,腹部疼痛不安,华佗给她诊视脉象,说:“胎儿已经死了。
”让人用手探摸,了解胎儿所在部位,如果在左侧就是男胎,右侧就是女胎。
探摸的人说:“胎儿在左侧。
”华佗于是配制汤药打胎,果然打下一男形胎儿,妇人的腹痛病随即痊愈。
有个县吏尹世患了四肢烦动不安,口中干渴,不愿意听到人声,小便不通利的病。
华佗说:“做一些热食吃了试试看,如果能够出汗,病就能痊愈;如不出汗,三天后就会死去。
”就立刻做了热食,吃下后却没有出汗。
华佗说:“五脏的功能已衰绝于体内,将会在啼泣声中死去。
”果然像华佗说的那样。
郡府中的官吏兒寻、李延一块到华佗家,二人都头痛,浑身发热,患病的症状正相同。
华佗说:“兒寻应当让他下泻,李延应当发汗解表。
”有人质问他治法为什么不同。
华佗说:“兒寻内里邪气实,李延外表邪气实,所以治疗他们的方法应当不同。
《华佗传》译文
![《华佗传》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d785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4.png)
《华佗传》译文华佗,名旭,字元化。
东汉末年,世为医术巨擘,被尊称为中国医学史上的泰斗。
华佗治疗疾病时,多以草木植物、动物部位为药材。
他深入研究解剖学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药物治疗实践。
华佗特别擅长外科手术,常常不顾危险,亲自实施手术治疗,挽救了许多垂危的病患。
华佗腹有诗书之才,才情出众。
写医书时,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医学经验,并详细介绍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药方。
他的医学著作尤以《青囊经》最为著名。
然而,华佗生活在乱世之中,战乱频繁,病患络绎不绝。
他虽然医术高超,但因拒绝效忠各方势力,不愿卷入权力斗争,导致他受到了种种冤屈和艰难困苦。
时至宋朝刘宰时期,有一次皇帝因病重,便派人请来了华佗。
华佗检查后,发现皇帝所患者属于中风,并且情况十分严重。
然而,刘宰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故意阻止华佗施治,以便皇帝逝世。
最终,皇帝不治身亡,华佗因此深感悲痛。
华佗后来被刘备请去替治刘备大将关羽之疮。
华佗一见关羽的疮,便立刻开刀进行治疗。
然而,关羽对刀割的疼痛感到不耐,便用眼睛死盯着华佗。
华佗看出了关羽的心思,于是将忍痛所致的一块肉切下,示意关羽超度痛苦。
关羽对华佗的医术和人品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从此将华佗视为挚友。
华佗临终前,语重心长地告诫刘备:医学之道,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他深深地希望后世医生能够不仅重视医术,更要立足于人性关怀。
华佗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传奇般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医学遗产。
他不仅在医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更是后世医生的楷模和启迪。
华佗,名旭,字元化,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传奇存在。
他以出众的医术和渊博的医学知识被尊称为东汉末年的医疗泰斗。
华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精通医术,擅长草木植物、动物部位的药材制备,深入研究解剖学知识,将药物治疗与解剖学相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的外科手术技术精湛,经常不顾危险,亲自施行手术,挽救了无数病患的生命。
作为一位杰出的医生,华佗以其卓越的才华,还写了许多医学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之华佗传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
曾外出到徐州一带求学,能兼通好几部经书。
沛相陈珪薦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徵召他任官职,都不接受。
华佗通晓养生之道,当时人们认为他年近百岁,可是面容仍有如壮年之貌。
又精通方药,他治疗疾病,和合汤剂不过几种药物,心中了解药物的配伍比例分量,不必再称量,加水煮熟便可饮用,把汤药的禁忌服法等告诉病人,华佗离去後病就痊愈。
如应用灸法,不过灸一二处,每处不过灸七八庄,病也随手而愈。
如应用针刺,也不过针一二处,他在进针时对病人说:“这针感会延引到某处,如感觉到了,就告诉人。
”当病人说“已到”,他便应手出针,病也很快就好。
如果疾病蕴结郁积在体内,针刺和服药的效力所不能达到,应须手术切除的,便使病人服用麻沸散,一会儿便像酒醉一样不省人事,没有什麽知觉,於是剖开切除。
疾病如果在肠部,便截断染病的肠子并清洗其馀部分,然後缝合腹部以药膏敷抹,四五天就好转,不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月之内就愈合复原了。
郡守府中小吏倪寻和李延一起到华佗那里求治,都头痛身热,患的病正好相同。
华佗说:“倪寻当用下法治病,李延当用汗法。
”有人对他的不同治法提出疑問,华佗说:“倪寻是外(内)实,李延是内(外)实,所以治疗他们应当不同。
”随即分别给药,第二天一早病都痊愈。
华佗在路上行走,遇见一人患咽部阻塞,想进食可是不能咽下,他的家人用车装载要去就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把车子停住前往诊视,告诉病人说:“刚才过来的路边有一卖饼的店家,有蒜泥和大醋,向他求取三升饮服,病自会除去。
”当即像华佗所说的,马上吐出一条似蛇的寄生虫,把它挂在车傍,要到华佗家中去。
华佗还没有回来,他的小儿在门前戏玩,迎面见到来人,便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上我们的父亲,车边挂着那致病的东西就是明证啊。
”病人往前进屋入座,看见华佗家中北墙上挂着这一些蛇类大约已有十多条。
又有一位郡守患病,华佗认为那人大怒一番就会病愈,於是大量接受他的财物却不施行治疗,不久又丢开郡守离去,并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捕杀害华佗。
郡守之子了解这事,嘱咐此人使他不要去追逐。
郡守愤恨已甚,吐出数升黑血病就好了。
又有一位士大夫感到不舒适,华佗说:“先生的病很深,应当剖腹切除。
可是先生的寿数也不超过十年,疾病不会缩短您的寿命,再忍受此病十年,寿数与病死之期一起到尽头,不值得特地使自己剖裂腹部。
”士大夫不能耐受病痛,一定要求剖腹取病。
於是华佗动手治病,疾病旋即痊愈,到了十年终於死去。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闷,面红不欲进食。
华佗为他诊脉,说:“太守阁下胃中有几升寄生虫,将要形成腹中肿疡,这是吃了生的鱼肉所造成的。
”就配制二升汤药,先饮一升,稍隔一会全部服掉它。
约一餐饭的时间,吐出三升左右虫,其头色赤都能活动,看上去半身像是切碎的生鱼肉,病痛便好了。
华佗说:“这病满三年後还会发作,遇上良医才能有救。
”到期果真发作,当时华佗不在,像华佗所说那样病死。
曹操听到华佗的医名就把他召来,常在自己身边。
曹操患有头风病,每次发作,心乱眼花。
华佗针刺鬲腧,随手便愈。
李将军的妻子病得严重,邀请华佗诊脉,华佗说:“身孕受伤但胎儿未堕。
”将军说:“听说確实是身孕受伤,胎也已堕了。
”华佗说:“按察脉象,胎儿未去。
”将军认为不对。
华佗离开後,李妻逐渐稍有好转。
一百多天後又发作,再邀佗诊治,华佗说:“这种脉象本
主有胎。
前次伤身後本当堕下双胎,一个胎儿先出,血流得很多,後一个胎儿来不及降生;母亲自己不知觉,别人也不晓悟,不再迎产,就不能生下。
胎儿死後,血脉不再回归,一定乾枯而附着母亲的後腹部,所以使她常感腰脊痛。
现在应给汤药,并在一处针刺,这死胎定能产出。
”汤药和针刺既已兼施,李妻腹痛急迫像要生育似的。
华佗说:“这具死胎枯乾已久,不能自行产出,应使人探取此胎。
”果真取得一具死的男胎,手足全具,其色黯黑,长约一尺左右。
华佗的绝技,大都是这一类。
但他本属读书的士人,凭借医疗立业,思想中常自悔恨。
後来曹操专擅朝政亲自处理国事,所得的头风病更为沉重,使华佗专门侍候诊视。
华佗说:“此病已接近难以根治的地步,长期进行医治,可以延长生存的岁月。
”华佗长久離家想回去,於是说:“刚才得到家信,正想短期回家一次。
”到了家,以妻子患病来推托,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回。
曹操累次去信叫他来,又下令郡县地方官把他打发遣返。
华佗依恃自己的才能而厌恶以食俸禄侍候他人,仍不上路。
曹操大怒,派人前往侦察:如果他的妻子确实患病,赏赐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如果妻病虚诈,便将他拘捕押送。
於是递解交付许昌的监狱,审问查核,华佗供认服罪。
荀彧请求说:“华佗的技术确实高明,是跟人们的生命密切相关的好医生,应当包涵宽恕他。
”曹操说:“不要担心,天下难道会没有这种贱类吗?”就在狱中处死他。
华佗临死时,拿出一卷书给狱吏,说:“这卷书可用来治病救人。
”狱吏怕犯法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索取火种烧掉此书。
华佗死後,曹操的头风病未愈。
曹操说:“华佗能治愈此病。
可是这小子故意拖延我的病,要以此抬高自己,这样即使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截除此病根源的。
”到後来,曹操的爱子仓舒病危,这才叹息说:“我後悔杀掉华佗,使这个孩子活活地死去啊。
”
当初,军吏李成患咳嗽,昼夜不能就寝,常吐脓血,就来请教华佗。
佗说:“您患肠胃病,咳嗽吐出的东西,不是从肺中来的。
给您两钱匕散剂,服後当吐出二升多脓血,吐完後会感到畅快,自己调养,过了一月能稍好转,好生疗养珍重,过一年就能强健。
十八年之後公有一次小发作,再服此散剂,也将会很快痊愈。
如果得不到此药,定要病死。
”又给了他兩钱匕散剂,李成取得药物离去。
五六年後,亲戚中有人患了如李成一样的病,对李成说:“您现在身体强健,我将要病死,您怎麽能忍心没有急需却收藏着药物,而等待不吉祥的事?先把药借给我,我病愈後,替您向华佗另外求取。
”李成把药给他。
接着特地前往谯县,正好遇上华佗被拘捕,仓猝之际不忍向华佗求取。
十八年後,李成的旧病竟然复发,没有药可服用,以至於病死。
广陵的吴普和彭城的樊阿都跟随华佗求学。
吴普依照华佗的方法治病,完全治愈的病人很多。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能运动,只是不应使它极度疲劳罢了。
肢体运动水谷之气就能消化,血脉流动通畅,病不会产生,譬如户枢不朽就是这样的。
因此古代长寿的仙人做导引之类的事,四肢像熊一样地攀吊,头部像鹞鹰一样地顾盼,引伸腰体,活动各个关节,以求不易衰老。
我有一套方法,叫做五禽之戏,一是虎,二是鹿,三是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