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鱼日常管理及鱼病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鱼池夏季管理的四抓、五防

鱼池夏季管理的四抓、五防

鱼池夏季管理的”四抓”、”五防”要抓好科学投饵,让鱼吃饱吃好俗话说”一天不喂三天不长”。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养鱼户并没能很好的认识。

在饵料投喂上可有可无,忽多忽少,大部分的成鱼都处于饥饿状态,使鱼类生长不正常,疾病多,产量低。

那么,怎样给成鱼搞好科学投饵呢?在这个问题上,要在”四定”上做文章。

定时投喂时,每天坚持定时投喂。

一般以上午9~10时或下午2~3时为宜。

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投喂夜食,否则夜间鱼类吃饱后,会增强呼吸,减少池内氧气。

特别是在投喂浮萍时,千万不能覆盖水面过夜。

过去,有许多养殖户投喂浮萍时,将浮萍盖满水面,结果因鱼类吃饱后缺氧造成池塘死鱼。

定位投饵时,最好投喂在固定的地方。

有条件的,可设食台以便观察鱼类吃食状况,从而给伍类投喂适当的饵料。

定质投喂饵料要新鲜,避免投喂霉变的饵料。

定量投饵时,要保持一定的数量,根据鱼池的总量确定投饵量。

在饵料品种上要坚持精粗搭配,以粗代精,以草养鱼,降低成本。

炎夏季节,草鱼、鳊鱼最喜欢觅食凉性水草,如这期间能正常投喂水草会使草食鱼生长快,产量高。

广大养鱼户应充分利用水草资源,这样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成鱼产量。

要加强鱼病防治,做到以防为主盛夏季节是鱼类发病季节,特别是草鱼的出血、烂鳃、肠炎等疾病发生比较普遍。

发病后死亡率高,损失大。

不少养鱼户往往忽视预防,如果等鱼发病后再去用药效果并不好。

也有的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新开挖的鱼池和清整冲过浆的鱼池不必用药防治。

目前,据我们调查了解,大部分清整过的池塘和新开挖的池塘也会普遍发病,死鱼。

所以,养鱼户一定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下面介绍一些多年来使用的良药配方。

1.生石灰:一般每亩每米水深用15千克生石灰,对水后全池泼洒。

2.漂白粉:每亩每米水深用0.75千克漂白粉,对水全池泼洒。

使用方法:以上二种药物可交替使用。

如果一次用一种药物,应相隔1个月用1次。

用药时间,一般下午3~4时为宜。

应注意的是鱼类浮头时,千万不要用药。

夏季养鱼要注意三方面

夏季养鱼要注意三方面

夏季养鱼要注意三方面夏季养鱼夏季水温较高,水质变化快,是鱼类容易发病的季节,夏季养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详细解说一下。

一、加强饲养。

1、控制水温:夏季水温在20—28℃,特别是25—28℃之间时,鱼类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机会强度投喂,以保证实现高产。

2、精准喂食: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3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

投饵数量可根据如下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

⑴池鱼摄食情况:精饲料以投下後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动物性饵料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适度。

⑵天气情况:晴朗天气,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量大,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摄食不振,而且残饵易腐败变质,败坏水质,应少投或不投。

二、合理施肥。

1、控制水质:主养肥水性鱼类的池塘,在夏季应注意合理施肥。

防止施肥不当而败坏水质。

2、控制施肥:5—6月以施有机肥为主,一般7—10天施肥一次;7—9月份少施或停施有机肥,改施化肥,4—6天施肥一次。

3、少量多次:天气闷热或阴雨连绵时要少施或不施,鱼吃食不旺和暴发鱼病时,要少施或不施。

一般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

并要坚持巡塘制度,及时掌握情况,调整施肥量。

三、调节好水质。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同时,夏季投饲量大,鱼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因而应加强水质的调节。

⑴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

平时注意观察,根据水质情况及时采取加水、换水措施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池水利於鱼类生长。

⑵增氧机增氧:精养池在夏季应安装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增氧机调节水质,有浮头危险时,开增氧机增氧。

⑶其他方法:在夏季,还要采用其他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定期搅动池底,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及时清除污物、残饵防污染,适时杀灭水蚤及其他药物调节法等。

(4)防止鱼病:夏季也是鱼病的易发季节,应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

食场、饵料台每10天清理一次,然後每个食场用漂白粉250g或生石灰7.5—10kg,用水溶化後泼洒,一般可每15天全池泼洒一次,使水中漂白粉达1mg/kg或泼洒生石灰达20mg/kg来防病治病。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指人工饲养水生生物,包括鱼、虾、贝类等。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饲料、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养殖的鱼类很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鱼病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面就对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一些总结和介绍。

一、优化养殖环境,提高生产水域的水质在养殖水域,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了解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硫化氢等指标,及时调整和优化水质,以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应避免过度投饵、过度肥料化、未经处理的排水等行为,以免引起水质恶化、导致病害的发生。

二、加强鱼类饲料的管理和营养饲料是鱼类生长和免疫系统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合理的饲料可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减少鱼类患病的可能性。

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供应商,同时进行饲料的质量检测。

要根据鱼类的生长周期和饲养密度的大小,配比适宜的饲料种类和饲喂量。

要加强饲料储存和管理,防止饲料霉变和变质。

三、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害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的健康状况需要经常进行检查。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鱼类身体异常、行为异常或者鱼群中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请兽医和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将疑似患病的鱼群隔离治疗、清除死亡的鱼体或者变质的饲料等。

四、加强鱼类的免疫保健工作免疫保健工作是防治鱼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种鱼选择:选择抗病种质资源的种苗进行养殖,这样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的添加剂,在提高鱼体免疫力的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3、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鱼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4、环境调节:根据养殖水域的实际情况,适应性地调节养殖环境,提高鱼体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

五、合理用药,防止药物滥用和残留在养殖过程中,鱼病发生后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常用鱼病防治技术一、鱼病的预防1、做好消毒工作(1)鱼体消毒水温15℃以上可用15-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min;水温15℃以下时,可考虑用聚维酮碘等刺激性小的药物消毒,具体要根据对鱼体的镜检结果和病原体类型来决定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鱼体进行消毒。

(2)饲料消毒从野外采集的鲜活饵料一般都带有病原体,用3%的食盐水消毒3-5min。

(3)工具消毒所有工具用完后放入工具消毒槽中消毒。

消毒液用600mg/L浓度的漂白粉溶液,使用前用清水将工具冲洗干净。

2、严格检疫制度经常对鱼体进行抽样检查,了解和控制病原体的数量,发现鱼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新进的鱼种要确认鱼体健康后才能与原池鱼类混养。

3、科学管理投喂适量,注意饲料的品质。

一般建议使用忠园鱼饲料系列,在饲料中添加以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为主的微生物添加剂,可改善鱼体肠道环境;根据养殖鱼类的生态位,适时使用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改底微生态制剂改良底质;水质改良可用EM菌、光合细菌、粪肠球菌等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避免操作和运输不慎造成鱼体外伤并感染,如果鱼体有外伤及时治疗;不要在鱼池附近喷洒杀虫剂和其它有毒物质,避免伤及鱼体;放养密度要适当;经常巡池,仔细观察鱼体的表现,以掌握鱼池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4、药物预防在鱼病季节,可以定期向水中泼洒药物和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来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

二、鱼病的诊断1、现场调查鱼生病或发生了死亡,要了解病鱼的体表和体内及鱼池各种异常现象;有无违章操作造成鱼病或死亡;了解发病的快慢,死亡的品种和一次死亡的总数量,死亡发生的时间,病鱼的症状,有无上跳、下蹿急剧狂游,鱼群是浮于水面或是沉于水底,体表的颜色有何变化;检测水质是否正常,是否被污染等进行全面调查。

2、目检找出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为诊断鱼病提供依据。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夏季是家养鱼类的关键时期之一,高温、多雨、湿度大等因素都会对鱼类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夏季养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温控制:夏季气温高,水温容易上升,在鱼缸中鱼类容易感觉到不适,甚至出现缺氧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持水温的稳定。

可以将鱼缸放置在通风良好、遮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另外,可以在鱼缸内放置冰块或使用水冷却器来降低水温,保持适宜的水温。

二、饲料调整: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饲料的营养需要跟上鱼类的需求。

可以适当增加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但要注意饲料的摄入和消化问题。

饲料过多容易导致水质的恶化,影响鱼类的健康。

所以,要控制好饲料的数量,保证鱼类能够适量摄取养分,同时避免浪费和水质过度负荷。

三、增氧设备:夏季水温升高,容易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影响鱼类的呼吸和生存。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可以通过放置增氧设备,如空气泵或打气石,在鱼缸中供氧。

另外,可以适当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

四、观察鱼类状况:夏季是病虫害易发季节,鱼类容易受到细菌、寄生虫等的感染。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观察鱼类的状况,如鱼体是否有异常、食欲是否正常、呼吸是否困难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五、维护水质:夏季鱼缸中水质容易发生变化,容易导致一些水质问题,如水的浑浊、PH值的波动、水中硝酸盐和氨氮的积累等。

为了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我们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可以使用水质测试工具来检测水质,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饲养环境。

六、避免饵料过多:夏季鱼类的摄食量会增加,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灌输大量的饵料。

要注意饵料的质量和种类,避免含有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饵料,以防止引发鱼类肠胃问题。

饵料的喂养要适量,要有计划地定时喂养,并要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状况,避免饵料的过量浪费。

七、定期更换鱼缸水:夏季鱼缸水质的变化较快,容易产生水质问题。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夏季是四大家鱼的繁殖季节,也是它们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但同时夏季的高温、高湿度等天气条件也给四大家鱼的饲养带来了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夏季饲养四大家鱼的注意事项:1.温度和氧气供应:夏季气温高,水温也相应上升,这对于四大家鱼来说并不利。

四大家鱼最适宜的水温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如果水温过高,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夏季饲养四大家鱼需要注意水温的控制。

可以通过增加水族箱中的水量,增加水的表面积,或者使用水冷却设备,如水泵、水冷却器等方法来降低水温。

此外,夏季气温高,水中的溶解氧会减少,因此要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通过增加水流、增加水面搅动、增加底部通气等方法来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

2.饲料和饲养管理:夏季是四大家鱼生长最为迅速的季节,因此需要注意饲料的供应。

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适当增加鱼类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摄入,以促进它们的生长,提高其抵抗力。

同时,夏季也是鱼类感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清理底部的污物,避免病害的发生。

3.防止过度饲养和过度养殖:夏季鱼类的食欲会增加,容易过度饲养,造成水质污染和疾病传播。

因此,在给鱼类投喂饲料时,要注意控制饲料的用量,根据鱼类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饲养量。

此外,夏季也是四大家鱼繁殖的高峰期,过度养殖也会导致饲养环境过度拥挤,给鱼类的生长和生活环境带来压力,容易引发疾病。

因此,在饲养四大家鱼时,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合理控制鱼类的数量,避免过度养殖。

4.避免饲养环境的过度曝光:夏季阳光强烈,太阳光直射对四大家鱼的饲养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鱼缸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水温过高,水质失去平衡。

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饲养场所,或者使用遮阳网等工具来减轻阳光直射。

总而言之,夏季饲养四大家鱼需要特别注意水温的控制、氧气的供应、饲料的合理投喂、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合理控制养殖数量等方面。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鱼病的防治。

鱼病对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可能导致鱼苗大量死亡,还会影响养殖效益和品质。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必须加强鱼病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鱼病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1.细菌病细菌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病原菌如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弧菌等引起。

鱼只会出现体表溃疡、腹水肿胀、白泡病等症状。

细菌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主动防治保持水质清洁,减少养殖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时更换水源。

同时对于水产疾病进行常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2)治疗鱼病针对细菌病情况,可采用国家批准的鱼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用药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用药,避免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真菌病保持水质清洁、饲料卫生,减少养殖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时更换水源和饵料等,降低病原体感染鱼只的机会。

(2)加强消毒对鱼池、养殖设备、网箱、运输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寄生在设备表面和水体中的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

(3)严密监测对于可能感染真菌病的鱼苗和病鱼,要及时分离隔离,并进行特殊饲料喂养,防止病情扩散。

3.寄生虫病(1)保持水质清洁保持鱼塘水质清洁,适度增加氧气含量,降低水温,增加水深,增强鱼类耐虫能力,降低寄生虫的感染概率。

(3)使用药物治疗4.病毒病(1)加强养殖管理保持水箱清洁,营养充足,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强生态养殖,避免疾病的传播。

(2)不同种类的鱼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种类的鱼,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和防治措施。

例如对于与其他鱼类共同养殖的大鳞鲤,应加强消毒管理和筛选鱼苗;而对于独立养殖的草鱼,应定期检查、消毒和更换水源等措施。

(3)从源头上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源头预防主要是针对病毒来源环节进行疾病管制,防止携带病毒的鱼苗、病毒污染的卵、污染的饲料和源水等造成疫情。

夏季鱼病分类防治效果佳

夏季鱼病分类防治效果佳

夏季鱼病分类防治效果佳夏季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

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往往引起鱼病暴发。

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采用分类防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分类防治措施一、细菌性鱼病1.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是由细菌引起的,治疗这三病,可用灭菌灵进行有效防治。

发病初期每50千克鱼用药1小包,鱼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2.鲢、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

①细菌性烂鳃病: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全池泼洒,即可得到有效防治。

②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夏种和鱼苗,用呋喃唑酮0.1~0.2毫克/千克均匀泼洒全池,或按每50千克鱼体重5~10克投喂口服,效果理想。

二、病毒性鱼病由病毒引起的鱼病,对草鱼危害最严重,有效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免疫注射疫苗。

三、水质性鱼病水质性鱼病是因不良水质引起的鱼病,其主要症状是:泛池,又称反塘,原因是水质变坏,每当无风、闷热,气温上升,雷鸣无雨等情况下最易发生。

治疗方法: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或者泼洒化学增氧剂鱼浮灵或过氧化钙进行急救。

防治注意事项在正确诊断出鱼病之后,确定用药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便取得最佳疗效。

1.药物在混合使用时,要谨慎。

如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均不能与生石灰同时施用。

2.对症下药,不要胡乱用药。

3.药物要充分溶解之后才能施用,并选用合适的容器贮藏和溶解药物。

4.轮换用药,综合预防,避免单一用药。

5.注意药物质量,变质失效药物不能施用。

用药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浓度。

总之,鱼类生活在水中,各种活动不便及时发现,所以,对鱼病的防治应做到以防为主,要把防病措施贯穿生产的全过程。

在放养前清塘,清淤,鱼种消毒,养成期间要搞好食场消毒,注意水质变化和鱼类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投饵等,使鱼类既能安全度过高温季节,又能使鱼类健康速长。

夏季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夏季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2018 年第 5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38科研◎水产渔业笔者为长期在养殖一线工作的病害测报员。

根据近几年来测报情况,笔者总结出夏季鱼类病害发生的规律。

高温高湿的夏季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

夏季水温较高,水质极易变坏,高温、水质、饲料等因素往往引起鱼病发生,必须及早防治,正确诊断,才能保证鱼类旺食速长,高产高效。

现将夏季鱼类常发疾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综合预防1.1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早晚巡塘。

实时关注天气变化,注意观察水质,根据水质变化状况,及时投入益生菌、水质改良剂等措施,保持养殖池水质条件良好。

观察养殖鱼类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对离群独游、游泳失衡、摄食异常、体色发黑或死鱼等情况要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1.2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化成石灰乳后泼洒),用量为15~20mg/L ,或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

1.3 天气炎热,一定要将饲料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饲料变质。

避免高温季节鱼类过量摄食,投饵量宜控制在摄食八成饱,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时,应减半投喂。

科学投喂,严格执行“四消、四定”原则,投喂新鲜、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饲料,定期消毒投料台。

1.4 随着养殖鱼类进入生长旺盛期,水体载鱼量增加,要及时加注新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 ,并随时监测养殖水体pH 、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

每天适时开启增氧机,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避免养殖鱼类因缺氧发生浮头、泛塘。

2 治疗方法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鲫鱼、鲤鱼、鳟鱼等。

主要症状为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腐烂,鳃丝软骨外露。

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治疗:(1)在发病季节,每周全池遍洒漂白粉1~2次。

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g/亩:每月在食场周围遍洒生石灰1~2次。

夏季池塘养鱼三种管理要点

夏季池塘养鱼三种管理要点

夏季池塘养鱼三种管理要点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第17期李园朱金娟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又是各类鱼病的多发季节。

搞好夏季成鱼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质量,增加养殖效益极为重要。

一、调节水质1.配备简单的水质分析盒,定期检测水质。

及时加注新水或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隔10天左右冲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5~20cm深。

一般鱼池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cm左右;生态制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

若水质恶化,应先排出1/3~1/2老水,再注入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2.隔10天左右,在晴天中午搅动塘底1次,搅动面积要小于池塘的一半。

间隔20~30天,每亩水面用15~20kg生石灰溶于水后泼洒。

3.合理使用增氧机,需做到“六开三不开”。

即“六开”:晴天时午后开机;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时半夜开机;下暴雨时上半夜开机;温差大时及时开机;特殊情况下随时开机。

“三不开”:早上日出后不开机;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

在出现天气突变或由于水肥鱼多等原因引起鱼类浮头时,可灵活掌握开机时间,防止浮头或泛塘发生。

二、投饵施肥夏季应改间隔投饵为中午前后每天投饵,饵料以饼类、米糠、麦麸、颗粒饲料等精料为主,加一些适口鲜嫩的青草、菜叶和浮萍等。

若水质不肥,应少量多次施肥,以防塘水过肥造成泛塘死鱼。

食草鱼投喂青料量,7月按每100kg鱼体重每天投40~50kg,8月增至65~80kg;吃食鱼投喂精料量,按每100kg体重每天投4~5kg;投喂螺、蚬等饵料的量,以7~9小时能吃完为好。

盛夏塘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0cm左右。

若塘水过瘦,应多施绿肥和无机化肥。

绿肥施用前应先晒至半干再掺入一定量粪肥,堆于塘边浅水处,上压石块或泥土,沉入水里,隔3~5天翻一次,让其充分腐败分解,然后捞去残渣,再补充新料,每次亩施绿肥100kg左右。

无机肥隔5~7天施一次,每次亩用尿素1kg,或用硫酸铵1.5kg加过磷酸钙1~1.5kg,施前先将无机肥溶于水中(防鱼误食中毒),再均匀泼洒水面。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夏季注意事项
四大家鱼是指琉璃鲤、锦鲤、红白鲤、草鱼等常见的家养观赏鱼,它
们在夏季的饲养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节
夏季气温高,水温也随之上升,会导致家鱼的新陈代谢加速,食欲也
相应增加。

但饲养者应避免过度喂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鱼饲料。

拒食、呼吸急促、翻肚等现象则可能提示过度饲养,应及时停止喂食。

2.水质管控
夏季鱼缸易出现水质污染,这不仅会影响家鱼的生长和健康,还容易
引发杂菌、寄生虫等病害。

饲养者需要掌握相关的水质管理知识,合理调
节水质PH值、硬度等指标,每周查看一次水质状态,有需要及时更换和
更新鱼缸过滤器。

3.温度控制
在夏季高温天气中,特别是接近夏至时,家鱼又容易遭遇长时间高温。

虽然有些品种的鱼具有一定耐高温的能力,但在超出其生理承受范围的条
件下,仍会出现不适甚至死亡。

饲养者应采取措施将水温降至合适的范围,如增加水泵循环,引入新的水源等。

4.疾病预防
夏季是各种病菌、寄生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病、细
菌病、跳蚤寄生等。

饲养者应保持缸内物品和水质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
水源,加强对家鱼的观察,必要时请兽医及时治疗。

在以上注意事项得到很好的遵守下,家鱼们特别是四大家鱼们会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养殖各种水生动物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养殖鱼类的死亡和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用的鱼病防治措施:1. 饲养环境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是预防鱼病的关键措施。

定期清理水池或鱼塘,保持水质的平衡和稳定,并保证鱼类有足够的氧气供给。

定期检测水体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对水质不合格的地方及时加以调整。

2. 选择健康的种苗:在养殖过程中,选购健康的种苗是预防鱼病的重要环节。

选择有健康证明的种苗,避免选购有病的或携带病原体的种苗,可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

3. 合理投喂和饲料管理:合理投喂和饲料管理可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减少鱼病的发生。

合理计算鱼类的饲养量,避免过量喂养;选择符合鱼类营养需求的饲料,避免饲料不合格带来的健康问题。

定期清理饲料残渣,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

4. 预防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隔离病鱼是预防和控制鱼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发现病鱼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及时治疗或处理,避免与健康鱼类接触。

定期检测鱼类的体表和鳃腔,在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使用药物和疫苗控制鱼病:在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和疫苗来控制鱼病。

使用药物前应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避免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疫苗的使用可以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6. 病害监测和信息交流:定期开展病害监测和信息交流,了解当地和周围养殖区的鱼病情况,及时掌握最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合作,提高饲养者对鱼病的识别和防治能力。

7. 混养和轮作:适当进行混养和轮作可以减少单一鱼种的病害发生。

合理组合鱼类的品种,避免相同或相近品种的鱼类混养,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通过轮作,可以降低鱼类在同一环境中长期生长带来的健康问题。

8. 加强养殖管理与技术培训: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

这说明饲养管理工作是整个鱼塘养殖生产的核心基础,同时把“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鱼病思想与改进饲养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措施为:1.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鱼类染病死亡的有效措施。

投放的鱼种最好是同一个场或同一个鱼种池,鱼种规格大体相同。

切忌一池鱼种七拼八凑,否则鱼种的大小规格、肥满度、抗病力及适应水体环境等的不同因素,会引起饲养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成鱼种染病死亡。

2.做好合理混养和密养工作。

合理的混养和密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它和鱼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关系。

不同种的鱼类对同一种疾病的感染性有所不同,不会一起发病,一些杂食性鱼类(如罗非、白鲳)还可直接吃掉一些危害鱼类的病原体。

如果混养20%的滤食性鱼类(鲢、鳙鱼)就能将过量的浮游生物(藻类、寄生虫动物)滤食掉,防止发生绿皮水(蓝绿藻过量),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大大减少养殖鱼类的病害。

在混养的情况下,还应注意防止鱼口的过密。

过密的话容易使鱼类因抢食(吃)接触摩擦体表受伤使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在已有的病原体情况下鱼类的密度大与密度小的水体相比,前者的鱼病更容易发生和扩散。

3.做到“四消”:即对鱼塘、鱼种、投喂食台、水体消毒。

每亩1米水深鱼塘可用山茶麸50千克打碎浸水发酵二天后全塘泼洒,山茶麸因含皂角甙毒素可杀死野杂鱼寄生虫和某些菌类,毒性过后山茶麸粉是鱼种苗喜食的营养饲料,在泼洒山茶麸的同时,每亩1米水深放生石灰10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样杀死病毒、细菌、寄生虫,调节酸碱度,中和酸性,释放营养素,改良水质。

鱼种放养前,最好用5%的盐水先将鱼种体表浸洗消毒(如果是冬春季节放养前最好用5%治霉灵溶液浸洗消毒),然后再下塘。

其方法是:将鱼种放在按规定的浓度的药物消毒液内,经过适当的时间浴洗,浴洗时间长短,要根据鱼种大小、体质强弱、鱼种的种类、药物浓度、水温高低等情况而定,在以最短时间内将鱼体表的病原体杀死为准。

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六大对策”

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六大对策”

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六大对策”作者:王文彬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1期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在此期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黄金季节。

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直接影响着当年的养殖生产。

在养殖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找准病因,注重预防,强化鱼病综合防治,确保鱼类安全度夏和健康生长。

一、夏季鱼类发病偏多的原因分析1. 养殖密度不合理。

夏季因水温高,水体可控程度差,如果放养密度过大,病害发生的几率相应会很大。

养殖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和配套设施情况而定,密度过大则水质无法控制,致使鱼病多,死亡率高,效益差。

池塘水质在有机质污染和自净能力相平衡情况下稳定,当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不稳定且极易变坏,鱼病增多。

在持续高温的夏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更加困难,易暴发各种鱼病。

2. 投入品管理不恰当。

一般来说,饲料、肥料及渔药等投入品质量不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

使用低质、低价饲料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肝脏色淡、胆囊增大并变色,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

若饲料中含有不良促生长素、违禁药物或变质原料,长期被鱼类摄食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

使用低质饲料,养殖鱼类排泄量大,易加剧水体污染,使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

投喂量过多,造成鱼体肠道总处于充实状态,一方面饲料利用差,排泄多,污染水体;同时也易造成鱼体消化不良,产生肠道病变。

3 .水质条件不优。

夏季鱼病偏多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

当前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鱼塘夏季管理措施

鱼塘夏季管理措施
动 正常 ,则 可适 当增 加投 饵量 。 反之 ,则减 少投 饵量 。 “ 四定 ” 即定质 、定 量 、定 时、定位 。饲料 要新 鲜 ,配
植物调控水质 。比如在水体中合理移植轮叶黑藻、鱼腥 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很好 的净水作 用。其次,可 以适当移植水生动物调控水质。如套养鲤
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从而减少
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的几率;套 养青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螺蛳等生物对水体各营养物质
和氧气 的消耗 ;套 养鲢 鱼可 以充 分利 用水 体 中的浮 游生
青饲料 以当天吃完 为度 ;各类鱼混养 的鱼塘要先投草 料、后投精料 。投喂饲料每天必须定时,一般上午8 —9 时、下午4 时为宜。青饲料宜在上午9 —5 时左右投喂, 让鱼类在池水溶氧高的条件下吃食,以提高饵料的利用 率。配合饲料根据不同品种每 曰可投喂4 次。鱼塘要 ~5 搭设食台或食场,固定投饵地点。鱼塘面积大多搭、面 积小少搭 ,使鱼类吃食有固定的场所 ,能防止饵料的散 失,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了解鱼类吃食情况和进行 食场消毒。 二、合理施肥 肥水 的作用是提 高池水溶氧 ,增加饵料生物的数
l 、表 2 ,供 参 考 。
表 1 一 次性 放 足大 规格 鱼种 ,年底 捕捞 放 养情 况 自鲢 化鲢 合计 面积 f 『 ) 密度 规格 重量 密 度 规 格 厦毓 密 发 -量 F } ( / ( 克 ’ 尾 千 f 克 ( l T兜 1兜 / ( f J ( ‘ (" f 丁兜/ l e - 亩) / 尾 / ) 阿) 亩 皂 / ) 1 l h ) 1
米,并保持水深15 米 。如池水严重恶化,应排出塘 . ~2 水 13 / 后再注入新水 。②增氧机 调节。精养池塘应配备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m3水体洒
合理的措施,预防痰隋大范围暴发。要
不断改进养殖水体水质,合理控制养殖 密度,采用科学的饲料养殖方法,才能 保障鱼类平稳安全度过持续高温天气。 参考文献:
【1】李泉辉.夏季水产养殖需要注意的要点 和解决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2(4). [2】张硕.高温条件下鱼类养殖饲料选择准 则和方法【J】.北京农业,2013(6).
m2为好。
在高温或持续高温天气,不要采用全 池拉网的方式捕鱼,建议在高温季节 采用在食台附件设置抬网捕鱼,捕大 放小,不仅减少了养殖容量,增加了 资金流动效率,又降低了对鱼体、水 质、池塘生态的影响。在抬网捕鱼后,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补充小规格的
配方,降低蛋白质含量,但要使用更容
易消化的蛋白质原料,提高蛋白质质量, 并且加大维生素用量等。建议养殖户选 用低一个档次的饲料来应对高温期, 如原来使用101的改用103,原来使用 103的改用103LP,原来使用1321的改
g生石灰的剂量。同时,为了改善
水体的微生物环境,可以采用增加光 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等方 式提高水体微循环能力,为了防止出 现水华产生,可采用泼洒硫酸铜,从 而抑制蓝藻的出现和暴发。 二、合理控制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 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在保证养 殖鱼类达到食用规格及质量要求的前
续高温晴况下,尤其要坚持“定质、定量、
一、改善水质和鱼类生长环境 持续高温天气下,水质变化速度比 较快,加之鱼类新陈代谢加快,水中鱼 类排泄物增加,氧气含量降低,导致鱼
提下,能够获得最高鱼产量的密度,即 既不浪费水体的生产力,又不抑制鱼 类的生长。特别是在持续高温天气下, 如果放养密度过大,会使水质恶化更 快,从而导致鱼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甚至造成缺氧死鱼。所以,养殖密度 要科学合理,使池塘自净能力与有机 质污染量基本平衡。要根据池塘条件、 配套状况和技术水平等来放养鱼种, 一般控制在800—1

夏日高温下的鱼类护理:古法养鱼的关键技巧

夏日高温下的鱼类护理:古法养鱼的关键技巧

夏日高温下的鱼类护理:古法养鱼的关键技巧夏日高温下的鱼类护理:古法养鱼的关键技巧在夏日高温的时候,饲养鱼类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太高的温度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而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总结出一些养鱼的关键技巧,帮助鱼类在夏日高温下度过难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法养鱼的关键技巧,以期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护理饲养的鱼类。

一、控制水温在夏日高温下,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鱼类的适宜水温范围是20°C-30°C。

夏季高温时要注意控制水温,可以借助遮荫网或者植物遮荫来减少阳光直射水面。

另外,可以增加水面的通风,利用水面蒸发的原理来降低水温。

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洁也是控制水温的有效方式。

二、增氧夏日高温容易造成水中溶解氧不足,影响鱼类的呼吸和生长。

增加水中溶解氧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安装增氧设备,增加水中水流,或者通过增加水生植物来增加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

三、饲料管理夏日高温时,鱼类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是饲料的管理依然非常重要。

可以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大小来进行科学的饲料投喂,避免过度喂食,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另外,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饲料,减轻鱼类的消化负担。

四、疾病防治夏日高温容易引发一些水产疾病,如真菌病、细菌性病害等。

饲养者需要加强观察鱼类的体态和行为,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疾病防治。

可以采用一些古法药浴法,如鱼类常用的古法养鱼的技巧之一是使用茶水浴法。

茶水中含有一定的抗菌成分,可以帮助鱼类抵抗疾病。

总结回顾:通过对夏日高温下的古法养鱼关键技巧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到了控制水温、增氧、饲料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重要内容。

这些技巧和方法既可以在古代,也能够在当下发挥重要作用。

在饲养鱼类时,我们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关注鱼类的行为和体态,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有效防治水产疾病,以保证鱼类在夏日高温下的健康生长。

个人观点:通过对古法养鱼的关键技巧的研究,我深切地意识到了鱼类饲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夏季银鱼病怎么防治

夏季银鱼病怎么防治

夏季银鱼病怎么防治夏季是银鱼类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银鱼病流行的高发期。

常见的银鱼病有传染性银鱼病、寄生性银鱼病及泛池。

传染性银鱼病传染性银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这三种病也称“老三病”。

夏季是银鱼类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银鱼病流行的高发期。

常见的银鱼病有传染性银鱼病、寄生性银鱼病及泛池。

一、成银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银鱼病1、传染性银鱼病传染性银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这三种病也称老三病。

预防措施有:①池塘每隔10-15天用1ppm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浓度全池泼洒1-2次;②流水养殖采用药物挂袋效果较好,每隔10-15天挂一个疗程。

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每袋150克,或漂白粉每袋250克放入水中,连挂三天,也可用5-1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③出血病可采用武汉科洋生产的克暴灵全池泼洒,以1米水深计算,每瓶10亩,或硫酸铜0.7ppm全池泼洒,连用两天,每天1次;④肠炎、赤皮、烂鳃病常以并发症形式表现出来,可采用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的安特氯海因,每瓶4亩全池泼洒,或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

2、寄生性银鱼病寄生性银鱼病有中华鳋、指环虫、锚头鳋和银鱼鲺病,可用武汉科洋生产的克虫王B,每瓶5亩全池泼洒,或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的银鱼用敌百虫,每袋4亩。

二、银鱼种常见的银鱼病1、银鱼种传染性银鱼病常发生的有肠炎、赤皮、烂鳃、白头白嘴、烂尾病等。

治疗措施为:①肠炎、赤皮、烂鳃的治疗同成银鱼养殖;②白头白嘴,以水深平均1米计算,用生石灰15公斤全池泼洒;③烂尾病也称尾柄病,以水深平均1米计算,用安特氯海因每瓶4亩全池泼洒。

2、寄生性银鱼病寄生性银鱼病如中华鳋、指环虫、锚头鳋和银鱼鲺的治疗同成银鱼养殖。

另外还有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斜管虫和小爪虫病等。

车轮虫、斜管虫的治疗可用克虫王B兰瓶,每瓶5亩,或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养鱼日常管理及鱼病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夏季养鱼的日常管理和常见鱼病防治措施。

以期指导渔业生产。

关键词夏季;养鱼;日常管理;鱼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89-01
夏季既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又是鱼病高发的季节。

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池塘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比较肥,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

严重时可以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

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突变、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减少。

养殖鱼类如果出现长期浮头。

鱼类表现为下唇比上唇长,食欲减少,饲料利用系数降低。

鱼体也会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鱼病也随之大量发生。

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措施。

1 日常管理
(1)注意调节水质。

水为鱼类生存环境,要养好鱼,必须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绿、下午黄绿色最好。

控制措施有:①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为水量1/4~1/5。

②每个月用二氧化氯或其他消毒剂全池泼洒2次。

③适量施肥,一般根据水色确定,要求量少、次数多,在晴天施肥。

④控制大型浮游动物发生。

如果池水水色清
瘦,鱼又经常浮头,下风处肉眼能看到浮游动物时。

先用杀虫药全池泼洒,3~5d后,再根据池塘水体肥瘦情况。

及时补施肥料,最好是鱼用生物肥料。

施肥时间最好是晴天上午10时左右,因为此时是池塘肥料的饥饿期。

⑤充分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改善水质。

⑥定期泼洒生物调水剂,定向培育有益微生物及浮游生物。

(2)严格做好“四定”投饵,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一般晴天饲料多投。

阴雨天饲料少投或不投,投饲料总量为总鱼量的3%~5%。

并保证饲料质量,腐烂变质的饲料绝对不投;投饲料切忌过量,以鱼吃8成饱为宜,这样既避免造成饲料浪费。

又不会败坏水质。

对于草鱼塘口,应保持鱼类生长期不缺饲草。

可有效预防草鱼的肝胆综合症。

2 常见鱼病防治
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病毒性鱼病。

淡水鱼类的病毒性鱼病主要是草鱼出血病。

病鱼鳃盖、鳍基处、口腔出血,鱼鳃出现白鳃。

现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细菌性鱼病。

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赤皮和打印病等。

①暴发性出血病。

鱼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

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

骨肉呈现出血症状。


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

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肝、脾、肾等)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

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

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②细菌性烂鳃病。

病鱼体色发黑、鳃丝尖端腐烂,常带有污泥,鳃盖内表皮充血、腐蚀,出现所谓“开天窗”症状,鳃上黏液增多。

③细菌性肠炎病。

病鱼肛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带血的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④细菌性赤皮病。

病鱼鳞片容易脱落。

腹部出血并伴有体表溃疡。

⑤打印病。

患病部位在肛门附近上方的腹部两侧,极少数在鱼体。

发病初期,患处皮肤、肌肉发炎,接着开始腐烂。

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好象在鱼体表皮盖1个红色印章。

病情进一步发展。

病灶直径及深度均逐渐扩大,形成锅底形小洞;严重时,肌肉烂穿,露出骨髂和内脏,病鱼很快死亡。

以上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①全池泼洒二氧化氯;②全池泼洒聚维酮碘;③全池泼洒戊二醛;④全池泼洒苯扎溴胺;⑤如为寄生虫引起的出血病,可用辛硫磷复合制剂拌饲料投喂。

5d为1个疗程。

(3)有害藻类。

池塘中大量繁生微囊藻时,在下风水面漂1层翠绿色的膜,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引起鱼类死亡。

1m深水体用5.25kg/hm2硫酸铜溶液泼洒,同时10~15d泼洒生石灰150~225kg/hm2。

(4)寄生虫病。

病虫害主要有锚头鳋、鱼鲺、指环虫、复口吸虫寄生在鱼鳃或体表。

严重时可以引起养殖鱼类死亡。

治疗方法:用杀虫药全池遍撒,过7d后再用1次,最好第1次杀虫药全池遍撒后,第2天遍撒1次杀菌药。

(5)注意事项。

①注意正确测量鱼池面积、水深。

计算鱼池水量;
②泼洒药物时应在晴天,鱼浮头时不能用药。

用药时如遇阴雨天气,可用增氧机增氧1h后泼洒;③用药时,如果水位浅、水质瘦,药效作用快,可适当减少药量,特别是硫酸铜。

瘦水池应特别注意减少用药量。

避免产生药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