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可汗..(kèhán)辔.头(pèi)鞍鞯.(jiān)B.啾.啾(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C.云鬓.(bìn) 金柝.(tuò) 机杼.(zhù)D.红妆.(zhuāng) 军帖.(tiě)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B.出郭.相扶将(外城) 唯.闻女叹息(只)C.朔.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D.赏赐百千强.(有余)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3.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B.旦.辞爷娘去C.女亦无所思.D.双兔傍地走.5.下列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表现出木兰的英勇善战,赫赫战功。
B.这首诗选自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诗中“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互文,烘托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D.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和回家后家人的欢乐等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木兰的军旅生活却写得较为简略。
6.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它的姐妹篇是。
(2)这首叙事诗以为线索,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安排了“替爷征”(以下都用三个字概括)“”“赴戎机”和“”“”五个情节。
7.《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代编的。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 《木兰诗》中描述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木兰在军中的身份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 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用来比喻木兰在军中不被发现是女子。
4. 木兰辞官回乡时,皇帝“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5. 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描述了木兰为从军做准备的情景。
二、选择题1. 《木兰诗》是一首()。
A. 抒情诗B. 叙事诗C. 讽刺诗D. 哲理诗答案:B2. 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A. 为了报效国家B. 为了家族荣誉C. 因为家中无男儿D. 为了追求爱情答案:C3. 诗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描述的是()。
A. 木兰的家B. 木兰的军营C. 木兰的战马D. 木兰的武器答案:A4. 木兰辞官回乡后,她选择了()。
A. 继续留在军中B. 回家种田C. 进入朝廷为官D. 回到自己的村庄答案:D5. 诗中“对镜贴花黄”描述的是()。
A. 木兰化妆的情景B. 木兰的战功C. 木兰的勇敢D. 木兰的忠诚答案:A三、判断题1. 《木兰诗》是一首描写女性英雄的叙事诗。
(对)2. 木兰从军是为了追求爱情。
(错)3. 木兰在军中被同僚发现是女子。
(错)4. 木兰辞官回乡后,她选择了继续留在军中。
(错)5. 诗中“安能辨我是雄雌”是木兰对自己身份的自问。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木兰诗》中木兰的英勇事迹。
答案:《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征战,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她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还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女性身份,直到战争结束才被同僚发现。
她的故事体现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也展现了对家庭和国家的忠诚。
2. 描述《木兰诗》中木兰辞官回乡的情景。
答案:在《木兰诗》中,木兰辞官回乡时,皇帝询问她有何愿望,木兰表示不需要官职,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以便能够尽快回到自己的家乡。
她回到家乡后,换上了女子的装束,与家人团聚,享受了平静的生活。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集合5篇)木兰诗试题及答案(1)[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chí( ) 阿zǐ( )2.形似字注音组词拆( ) 戎( ) 傍( )折( ) 戍( ) 滂( )柝( ) 戊( ) 榜( )析( ) 戌( ) 谤(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朝 (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⑦诗中的'“ 、”一句,用和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诗文。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能力提升](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最全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
最全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木兰诗》测试题班次。
姓名:一、本文选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名为《木兰诗》。
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词汇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机杼声(jī zhù shēng)。
军帖(jūn tiě)。
可汗大点兵(kè hán dà diǎn bīng)。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tóu)。
燕山胡骑鸣啾啾(yān shān hú qímíng jiū jiū)。
鸣jian jiān。
赴róng。
机传金tuõ。
阿姊(ā zǐ)。
著(zhù)。
我旧时裳(shang)。
磨刀霍霍(huò huò)二)重点字词解释1、惟闻女叹息(wéi wén nǚ tàn xī):只听到女子叹息声2、雌兔眼迷离(cí tù yǎn mí lí):雌兔的眼神迷离3、旦辞爷娘去(dàn cí yé niáng qù):清晨告别父母出发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dàn wén yān shān hú qí míng jiū jiū):只听到燕山胡骑鸣叫声5、___(guān shān dù ruò fēi):越过关山如同飞翔6、朔气传金柝(shuò qì chuán jīn tuò):北风传来金鼓声7、___不用___(mù lán bù yòng shàng shū láng):___不需要做___8、___十二转(cè xūn shí èr zhuàn):勋绩被记载了十二次9、赏赐___(shǎng cì bǎi qiān qiáng):赏赐了许多奖赏10、安能辨我是雄雌(ān néng biàn wǒ shì xióng chēn):谁能辨别我是雄兔还是雌兔11、著我旧时裳(zhuó wǒ jiù shí shang):穿上我的旧衣裳12、雄兔脚扑朔(xióng tù jiǎo pū shuò):雄兔的脚步忽前忽后三)通假字1、对镜帖___:通译为:在镜子前贴上黄色的花纸2、出门看火伴:通译为:出门看看同伴是否已经到了四)古今异义词1、___当户织:___在家中织布2、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军书3、从此替爷征:从此代替父亲征战4、但______:只听到燕山胡骑鸣叫声5、出___将:出城外相助将领6、双兔傍地走:两只兔子在地上跑五)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shì)——愿成为市场上的鞍马;东市买骏马(shì)——在东市购买骏马2、帖:昨夜见军帖(tiě)——昨晚看到了军令;对镜帖花黄(tiē)——在镜子前贴上黄色的花纸3、将:将军百战死(jiàng)——军人经常死亡;出___将(jiāng)——出城外相助将领4、愿:愿为市鞍马(yuàn)——愿成为市场上的鞍马;愿驰千里足(yuàn)——希望___能够跑遍千里六)词类活用___十二转:获得了十二次勋章燕山胡骑:燕山地区的胡族骑兵当窗理云鬓:在窗前整理发髻愿为市鞍马:希望成为市场上的鞍马七)重点句子翻译1、万里赴戎机,___。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最能概括《木兰诗》的主题?A. 勇敢B. 忠诚C. 自由D. 爱国答案:D. 爱国2. 《木兰诗》中的主人公是谁?A. 木兰B. 木兰的父亲C. 木兰的母亲D. 木兰的兄弟答案:A. 木兰3. 《木兰诗》中的木兰为了什么而代替父亲去战场?A. 保家卫国B. 寻找兄弟C. 实现自己的梦想D. 躲避婚姻答案:A. 保家卫国4. 《木兰诗》中的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得如何?A. 英勇无畏B. 胆小怯懦C. 聪明机智D. 无所谓答案:A. 英勇无畏5. 《木兰诗》中的木兰最终获得了什么样的评价?A. 人人称赞B. 得到皇帝的赏识C. 被封为将军D. 无人知晓答案:B. 得到皇帝的赏识二、简答题1. 《木兰诗》中的木兰为什么要代替父亲去战场?答:《木兰诗》中的木兰代替父亲去战场是因为她深爱着家乡和家人,她不想让父亲因年老体弱而再次上战场,同时也希望能为家乡保家卫国,这是她对家人和国家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体现。
2. 《木兰诗》中的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答:《木兰诗》中的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得非常英勇无畏。
她能够熟练地使用武器,勇敢地与敌人作战,并且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赢得了战友们的赞许。
她的勇敢和坚定展现了一个女性的力量和智慧,彰显了木兰的英雄本色。
3. 《木兰诗》中的木兰最终获得了什么样的评价?答:《木兰诗》中的木兰最终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和表彰。
她的英勇事迹被传颂于世,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她的忠诚和勇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她成为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三、创作题请你以《木兰诗》为灵感,写一段自己的故事,内容可以是你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或者是你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努力的经历。
答案:在我生活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那时我正处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巨大,同时还要应对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交压力。
我感到非常疲惫和无助,有时甚至想要放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8 木兰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 鞍鞯燕.山( ) 戎.机( ) 朔.气( )策勋.( ) 赏赐.( ) 辔.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愿为市.鞍马(4)万里赴戎机..(5)策勋..十二转(6)赏赐百千强.(7)朔.气传金柝(8)出郭.相扶将..(9)对镜帖花黄..(10)双兔傍地走.(11)安.能辨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帖B.朔气传金柝C.对镜帖花黄D.安能辨我是雄雌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C.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D.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6.请你指出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字体: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的句子是:(2)文中写征途之远,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突出将士生活苦寒的句子是:(4)文中从侧面写出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5)文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且极其残酷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9.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10.你认为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1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英烈夫人祠记(节选)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
梁氏身为兵创,创伤数十,皆在身前也。
[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中考文言文训练:《木兰诗》附答案(一)
[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中考文言文训练:
《木兰诗》附答案(一)
中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题目是必考题目之一。
《木兰诗》是文言文考试中的常见文本之一。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以下将为大家介绍《木兰诗》的训练以及附上答案。
一、《木兰诗》训练
《木兰诗》是唐代民间文学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花木兰化装打扮成男子,代替父亲从军参战的故事。
以下是一道《木兰诗》的练习题并附有答案,供大家练习。
1.阅读《木兰诗》下面一句诗,将下划线的词语翻译出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A.雌兔
B.朔
C.雄兔
D.眼迷离
答案:B 朔,朔指“蹀躞”。
二、《木兰诗》附答案
1. 从明妆易服到万里长城,感慨万千,此人物形象历久不衰。
这位人物被认为是民间英雄,敢做敢当,情感真挚,尽忠报国。
她的姓氏是什么?她是女扮男装从军的。
这位英雄的名字是什么?
答案:她的姓是花,名是木兰。
2. 诗中“羞涩长安”指的是什么?
答案:指花木兰不敢告诉同伴她的真实身份。
3. 诗中“十二嫁孝娥”的“孝娥”是谁?
答案:是花木兰的妹妹。
4. 诗中“万户侯”指什么?
答案:指显赫的将官。
5. 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指雄兔跳跃不停、灵活而有力,而雌兔迷离的眼神则是在表达花木兰表现出来的沉着、镇定和稳重。
总之,中考文言文是需要认真备考的,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以上的训练和答案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备战中考。
《木兰诗》习题及答案
《木兰诗》习题及答案《木兰诗》习题及答案《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木兰诗》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木兰诗》习题及答案篇1(一)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⑴ 描写爷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描写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段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选出正确的一项( )A、表现了木兰立功受赏、骄傲自豪的心情。
B、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C、表现了木兰不图荣华富贵的朴素心理。
4、选段运用了( )修辞方法。
A、比喻;B、排比;C、拟人;D、对偶;E、反问(二)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为画线字注音。
⑴ 溅溅( )⑵ 胡骑( )⑶ 燕山( )2、解释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⑴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⑵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⑶ 朔气传金柝3、对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4、①句照应前面的___;②~③句可用后面的____来概括。
木兰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精选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七年级单元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十二转()(1)策勋..(2)当户.理红妆()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4.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体现出什么?6.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的妙处。
7.“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七下语文花木兰测试题及答案
七下语文花木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A. 父亲年老体弱B. 弟弟年纪尚小C. 家中无其他男子D. 父亲被征召答案:D2. 木兰在军中服役了多长时间?A. 一年B. 两年C. 十年D. 十二年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木兰在军中的表现?A. 勇敢善战B. 忠诚可靠C. 善于伪装D. 喜欢炫耀答案:D4. 木兰在战场上的功绩被皇帝赏识,皇帝赏赐给她什么?A. 金钱B. 土地C. 官职D. 珠宝答案:C5. 木兰回到家乡后,她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A. 休息B. 打扮C. 看望亲人D. 继续从军答案:B二、填空题6. 《木兰诗》是一首_________的叙事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答案:北朝民歌7. 木兰在军中服役期间,她_________,不以真面目示人。
答案:改换男装8. 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最终被封为_________。
答案:尚书郎9. 木兰回到家后,她_________,换上女儿装,与家人团聚。
答案:脱去战袍10. 木兰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女性的_________精神。
答案:独立自主三、简答题11. 简述木兰从军的动机和目的。
答案:木兰从军的动机是出于对父亲的孝顺,她看到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又年纪尚小,家中无其他男子可以代父从军,因此她决定代父从军。
她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12. 描述木兰在战场上的生活。
答案:木兰在战场上的生活艰苦而充满挑战。
她改换男装,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与男兵一同训练和战斗。
她勇敢善战,表现出色,赢得了同袍的尊敬和皇帝的赏识。
四、论述题13. 论述《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答案:《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具有勇敢、智慧、孝顺和忠诚的特点。
她不仅代父从军,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勇气,还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在中国文化中,木兰被视为女性英雄的典范,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独立自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七下语文练习册木兰诗答案
七下语文练习册木兰诗答案《木兰诗》是一首描绘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叙事长诗,流传甚广。
以下是根据“七下语文练习册”要求,为《木兰诗》设计的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填空题1.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______。
2. 木兰在军中服役了多长时间?______。
3. 木兰回到家后,她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______。
答案一:1. 父亲年老体弱,家中无长兄。
2. 十二年。
3. 洗去脸上的灰尘,打开旧时的妆奁。
习题二:简答题1. 简述《木兰诗》中木兰的英勇事迹。
2. 描述木兰回家后的生活情景。
答案二:1. 木兰在《木兰诗》中,因家中无长兄,替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艰苦战斗,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获得胜利,荣耀归来。
2. 木兰回家后,她脱去战袍,换上女儿装,坐在织布机前,恢复了女性的身份。
她的同伴们惊讶地发现,这位英勇的战士竟是一个女子。
习题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木兰诗》节选,并回答问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 木兰为何叹息?2. 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三:1. 木兰叹息是因为她看到了军帖,知道国家需要征兵,而她的父亲名字在军书中,家中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可以替代。
2. 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年老,家中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她愿意为父亲承担这份责任。
习题四:开放性问题如果木兰生活在现代,你认为她会如何选择她的生活道路?请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展开想象。
答案四:在现代社会,木兰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
她可能会继续她的教育,成为专业人士,或者她可能会选择参军,继续她的英勇传统。
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平等机会,无论是在职业发展还是社会贡献上,木兰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或社会活动家,继续展现她的勇敢和智慧。
结束语:通过以上习题的练习,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木兰诗》的文学价值,还能够思考木兰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和意义。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它以女性英勇、坚韧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力量。
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些关于木兰诗的问题,并附上答案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木兰诗是谁写的?答案: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于谦所作。
他在《文选》中收录了这首诗,使之流传至今。
问题二:木兰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木兰诗的主题是女性的勇敢和坚韧。
诗中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示了她为了家国和亲人,勇敢地投身战场的决心和行动。
问题三:木兰诗的结构是怎样的?答案:木兰诗采用了五言古诗的结构,每句五个字。
它共有四十字,分为二十句。
每句都是平仄相间的韵文,使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突出。
问题四:木兰诗中有哪些描写?答案:木兰诗中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过程和她在军中的生活。
诗中提到了木兰的父亲年迈,无儿无女,她决心代替父亲从军。
她剪短了头发,换上了男装,骑着父亲的马,奔赴战场。
在军中,她勇敢地与敌人战斗,表现出了坚韧和英勇的品质。
问题五:木兰诗中有哪些意象和象征?答案:木兰诗中有一些意象和象征,用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例如,木兰剪短头发和换上男装,象征着她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和身份;木兰骑着父亲的马,象征着她承担了父亲的责任;木兰在军中英勇战斗,象征着她的勇敢和坚韧。
问题六:木兰诗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木兰诗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弘扬了女性的勇敢和坚韧。
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力量和价值观,对于激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梦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七:木兰诗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答案:木兰诗告诉我们,无论男女,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它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不畏艰难,不论性别,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通过这些问题和答案,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木兰诗的背景、主题和意义。
木兰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女性的力量,也给予了现代人们勇敢追求梦想的启示。
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汲取木兰的勇气和坚韧,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积累·感知】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骑()____汗()____卷()____燕()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多义字辨析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将: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帖: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机: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三.形似字注音组词拆()____戎()____傍()____折()____戍()____滂()____柝()____戊()____榜()____析()____戌()____谤()____四.解释加点的词语1.木兰当户织______2.昨夜见军帖______3.旦辞爷娘去______4.万里赴戎机______5.朔气传军柝______6.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7.出郭相扶将______8.出门看火伴______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2.填出相应的动词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木兰诗》默写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默写试题1.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
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很多,如《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6.《木兰诗》中描写军营艰苦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的源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兰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请写出“惜墨如金”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描写了一位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以下是对《木兰诗》进行练习的题目,每一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木兰诗》的情节和文化内涵。
练习一:理解诗歌背景根据《木兰诗》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木兰诗》的故事背景是哪个朝代?答案:故事发生在北魏末年,即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
2.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木兰诗》的作者是不详。
3. 为什么木兰要代替父亲从军?答案:木兰代替父亲从军是因为她的父亲年老体弱,无法参军,而木兰为了家国天下,决心替父从军。
练习二:诗句理解阅读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a) 兔子奔跑的动作非常灵活,同时兔子的眼睛也非常迷离。
b) 兔子的幼兔脚非常灵活,而母兔的眼神迷离。
答案:a) 兔子奔跑的动作非常灵活,同时兔子的眼睛也非常迷离。
2. "不闻父母唤女名,只道阵前萧鼓声。
"a) 木兰听不见父母呼唤自己的名字,只能听到阵前战鼓的声音。
b) 木兰故意装作听不见父母呼唤自己的名字,只顾着前方阵营的鼓声。
答案:a) 木兰听不见父母呼唤自己的名字,只能听到阵前战鼓的声音。
练习三:思考题根据对《木兰诗》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1. 木兰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性别隐藏起来?答案:木兰将自己的性别隐藏起来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只有男性才能参军,女性不被允许从军。
木兰为了完成替父从军的任务,必须要隐藏自己的性别,才能顺利加入军队。
2. 除了用行动表现出对家国的忠诚,木兰还通过哪些细节表达了她的情感?答案:除了通过参军替父外,木兰还通过诗中的形容词、动作等细节表达了她的情感,如形容她的行动轻盈灵活,以及她对家人的深情厚爱。
练习四:创作题以《木兰诗》为灵感,写一首以崇高的母爱为主题的现代诗。
(在此给出读者自行创作的空间,不再提供答案)通过以上练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木兰诗》的情节和文化内涵。
初中木兰诗试题及答案
初中木兰诗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木兰在军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使得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 木兰辞官归家后,她“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展现了她对家的思念。
4. 木兰在军中的身份被揭露后,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明了她继续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木兰诗》中提到的木兰的事迹?A. 替父从军B. 辞官归家C. 建立功勋D. 被皇帝封为将军答案:D2. 《木兰诗》中,木兰辞官归家后,她首先做了什么?A. 换上女装B. 打开东阁门C. 坐到西阁床D. 与家人团聚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答: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因为家中没有成年的男子,她的父亲年事已高,而她又没有哥哥,所以她决定替父从军。
2. 《木兰诗》中,木兰在军中的表现如何?答:木兰在军中表现出了非凡的英勇和智慧,她不仅能够与男兵一样作战,还能够在战场上机智应对,因此她能够在军中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长达十二年,直到战争结束。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木兰诗》选段,回答问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 选段中“唧唧复唧唧”描述的是什么情景?答:选段中“唧唧复唧唧”描述的是木兰在家中织布时织机的声音。
2. 木兰为何叹息?答:木兰叹息是因为她看到了军帖,知道国家正在征兵,而她的父亲名字出现在军书之中,家中没有成年男子可以替代父亲从军,因此她感到忧虑和无奈。
3. 木兰最终做出了什么决定?答:木兰最终决定购买鞍马,替父亲从军,以保家卫国。
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免费
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免费一、选择题1.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李清照答案:D2. 《木兰诗》中的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A. 男性B. 女性答案:B3.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她的父亲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能从军?A. 年老体弱B. 残疾C. 家中无子D. 被征召答案:C4. 《木兰诗》中,木兰从军后,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做饭B. 照顾伤员C. 战斗D. 传递信息答案:C5. 《木兰诗》中,木兰从军归来后,她选择了什么?A. 继续从军B. 回家务农C. 进入皇宫D. 嫁给贵族答案:B二、填空题6.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时,她_________(填入“买”或“借”)了马和鞍。
答案:买7. 《木兰诗》中,木兰从军归来后,她_________(填入“换”或“不换”)回了女装。
答案:换8. 《木兰诗》中,木兰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她_________(填入“是”或“不是”)一位真正的战士。
答案:是三、简答题9. 简述《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答案: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家中无子,父亲年老体弱,无法承担征战之责,木兰出于孝心,决定替父从军。
10. 描述《木兰诗》中木兰从军归来后的生活情景。
答案:木兰从军归来后,她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回到了平凡的农家生活。
她与家人团聚,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四、论述题11. 论述《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答案:木兰在《木兰诗》中展现出了勇敢、孝顺、机智和坚韧的形象特点。
她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孝顺的女儿。
在中国文化中,木兰成为了女性英雄的代表,象征着女性的力量和独立,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和家国情怀。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描述的是()A. 木兰的织布声B. 木兰的叹息声C. 家人的谈话声D. 马匹的奔跑声答案:A解析:“唧唧复唧唧”是拟声词,用来形容织布机的声音,表现了木兰在家的日常生活场景。
2. 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A. 她渴望成为一名战士B. 她的父亲年迈无法应征C. 她想要为国家立功D. 她的兄弟都已战死答案:B解析:诗中提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说明木兰的父亲年迈且家中没有其他男丁可以应征,因此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3. 以下哪项不是木兰购买的物品?()A. 骏马B. 鞍鞯C. 辔头D. 箭矢答案:D解析: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描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装备的过程,并未提到购买箭矢。
4. 木兰在军中隐瞒身份的成功,在诗中是通过以下哪个比喻来表达的?()A. 雄鹰展翅B. 雌雄难辨的兔子C. 狼披羊皮D. 龙潜深渊答案:B解析:诗的最后一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雌雄难辨的兔子来比喻木兰在军中成功隐瞒了自己的女性身份。
二、解释字词1. 当户(对着门)2. 可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3. 市鞍马(购买马匹和马鞍)4. 朔气(北方的寒气)5. 明堂(帝王接见百官的地方)6. 策勋(记录功勋)三、句子翻译1.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翻译: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能听到女子在叹息。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不远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关山。
四、原文填空1.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______。
”答案:明堂解析:这句话表明木兰凯旋后受到了天子的接见,天子坐在明堂上。
2.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______。
”答案:红妆解析:这句话描述了木兰的姐姐听到妹妹回来后,忙着打扮自己,表现了家人对木兰归来的喜悦。
五、内容理解概括1. 简述《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和过程。
答案:木兰因父亲年迈,家中无其他男丁可以应征,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练习题含答案【《》课后习题答案】一、复述这首诗的情节,背诵全诗。
二、译下列,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往南市买了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后贴花黄。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
顶真,又称“联珠”。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此外,“朔气传金,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
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括。
【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可汗()鞍()头()燕山( )鸣溅溅()鸣啾啾()胡骑() 戎机( )金()著()傍地走(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自主探究疏通文意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北市买长鞭()胡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5.用现代汉语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6.文章开头写木兰停机叹息有什么作用?7.“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上起什么作用?具有什么作用?9.“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10.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11.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四、拓展延伸1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那么我们现在生活中,又是怎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五、课堂小结木兰是一个云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
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六、达标测试13.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14.对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朔,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15.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6.用一句话括这段话的意思。
17.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18.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19.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20.分“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1.zhùkèhánjiānpèiyānjiānjiūróngjìtuòzhuóbang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
5.(1)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记功授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木兰为何忧愁。
7.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
8.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9.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和高贵品质。
10.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11.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12.学生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言之有理即可。
主要让学生有一颗感恩心和爱国心。
13.(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寒光照铁衣。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C15.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6.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17.①扶将②理③磨④开坐脱着理帖18.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19.木兰归家的喜悦之情。
20.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