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育
摘要:信息技术具有不断更新的资讯、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优势。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关键词:创新教育、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课满载着时代的需要,满载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相信信息技术课程必将逐步成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创新”这个词汇变得非常抢眼。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与民族生死存亡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高度。因此,实践“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不断更新的资讯、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这就等同于,我们可以使学生坐在教室里,但却不等于使学生都进入主动学习、创
新学习的临界状态。然而,信息技术课中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出民主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比如,在讲解photoshop色彩与色调的讲解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难以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形象,很难领悟调整色彩和色调之后图片的变化,制约学生想象力与创新的能力。但信息技术课程中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相同的图片让全体所有的学生进行各自的调整,最后集体浏览、评议。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电脑软件,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做其事,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积极性很高。多媒体刺激学生各个器官都动起来为学习服务。在老师的指导下,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师生的交流重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很重要。信息技术课程中应该渗透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学习模式,教师每一节课的授课时间应该控制,应该给学生一定自由探讨、交流与操作的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了研究氛围的民主的课堂,教会学生倾听同伴的意见,同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创新性人格的一种培养。
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发掘电脑绘画教学中的创新因素。
例如,在教学中请同学们思考“月亮”的制作。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个别学生试着采用,先画好两
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学生们练习,并总结类似的图形制作。对于这类同学,教师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新性地看待问题,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接下来老师出示一个花瓶和一个杯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花瓶和碗,并在此基础上加上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幅“我的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拨和保存它的热情,然后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吧!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学生电脑绘画中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
有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如果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因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研究讨论解决;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让学生通过
自己动手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更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
另外,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的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的极其厌烦,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甚至“心有灵犀不点通”。我相信学生自有一套理解计算机的独特方式,有一种与计算机沟通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而灌输式的教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
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信息技术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或解决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比如教师教授excel电子表格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摸底,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计算机自制一张年历表,并要求学生对表格进行装饰与美化,不限制工具与格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上交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这样的作业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完成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定位。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选出比较好的作品进行打印、张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
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对于被展示者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充分考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来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薛艳、刘志文《中小学电教》吉林省教育厅编辑出版2007年12期
2、杨光炜《中小学电教》吉林省教育厅编辑出版2006年5期
3、刘黎莉、罗成石《中小学电教》吉林省教育厅编辑出版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