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防治知识

大骨节病防治知识一、什么是大骨节病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对称性、变形性骨关节疾病。
大骨节病发病主要在儿童期以,儿童的四肢骨关节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以及继发的骨关节炎为最早改变。
严重病例可致矮小畸形、终生残废。
二、大骨节病流行史大骨节病最初(1849年)由俄国的界标师尤林斯基在远东贝加尔地区乌洛夫河流域发现并作了报导其。
后,俄国哥萨克军医卡辛对病区进行了调比查较,详细地对这种病进行了研究。
为纪念最早发现和研究该病的卡辛和贝克夫妇,从1906年始国际上称这种病为卡辛—贝克氏病。
三、大骨节病流行分布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的川藏到东北的狭长地带14上个的省区,延长波及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少数地区,世界其它地方没有大骨节病。
四、大骨节病是怎样引起的大骨节病真正病因尚未阐明,当前国内外主3要种有病因学说。
(一)生物地球化学说最初由原苏联学者提出,认为本病由一种或几种元素过多、不足或不平衡所引起。
早期曾认为与水、土钙少及锶多、钡多有关,后来又主张因病区水土和主副食中含磷、锰过多而致病,这些都未能在实验研究中找到确切证据。
我国科学家发现大骨节病与环境低硒有密切关系:①我国病区分布与低硒土壤地带大体上一致,大部分病区土壤硒总量在0.15mg/kg以下,粮食硒含量多低于0.020mg/kg。
②病区人群血、尿、头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人体内可查出与低硒相联系的一系列代谢变化。
③病区人群头发硒水平上升时,病情下降。
④补硒后能降低大骨节病的新发率,促进干骺端病变的修复。
但也有一些重要事实不支持低硒是本病的病因:①有些地区低硒,并不发生大骨节病,有些地方硒并不很低,却有本病发生。
②补硒后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新发。
目前,比较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低硒只是本病发病的一种条件因素。
(二)真菌毒素说认为病区谷物被某种镰刀菌污染并形成耐热的毒性物质,居民因食用含此种霉菌污染的食物而得病。
真菌霉素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在流行病学上如何解释病区近距离灶状分布问题,用温度、湿度、粮食收割贮存条件等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大骨节病基本知识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和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针对大骨节病的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关键。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 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以便更好地评估病 情。其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以到达最佳治疗效果。最后,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视察 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宣教内容设计思路分享
针对不同人群
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宣教内容,如 儿童、青少年、成人等。
多样化情势
采用图文、视频、动画等多种情势,使宣教内容 更加生动有趣。
强调预防措施
重点强调预防大骨节病的方法和措施,如饮食调 整、避免接触污染源等。
提高公众对大骨节病认知水平途径探讨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大骨节病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
药物治疗方案
针对大骨节病,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使用镇痛药、消炎药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 D、钙剂等营养素来改良骨骼发育。
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的效果主要通过症状缓解程度和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如果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得到明显 缓解,同时影像学检查显示骨关节结构改良,那么可以认为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
一些地区的大骨节病高发可能与当 地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有 关。
基因突变
部分大骨节病患者存在基因突变, 如FGFR3基因突变与软骨发育特殊 有关。
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 大骨节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渐深 入,如对FGFR3基因突变的研究
大骨节病演示课件

影像学评估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观 察关节病变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D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关节畸形
大骨节病可导致关节畸 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关 节功能和外观。
肌肉萎缩
由于关节活动受限,患 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 进一步影响关节功能。
疼痛
大骨节病常伴随关节疼 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与大骨节病有相似的关节症状,但类 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小关节,且呈 对称性分布,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但痛风性关节 炎多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且疼痛呈 间歇性发作,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骨关节炎
常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 和活动受限,但X线检查可显示关节 间隙高度正常,无明显的骨质增生和 破坏。
非药物治疗措施
01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可帮助缓解疼痛、减轻关节肿
胀等症状。
02
康复训练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
生活质量。
03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大骨节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
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
远程医疗与智能化
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远 程医疗和智能化诊疗系统将在大 骨节病的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谢谢聆听
发病原因
大骨节病的病因至今未明。曾怀疑为口慢性中毒所致,但未能证实。大多数人认为可能 与谷物中的致病霉菌有关。动物实验发现:凡用带有致病霉菌的谷物饲养的动物,其骨 骼中所出现的病理改变与大关节病很相似。致病霉菌可能为留存在谷物中的镰刀菌,但
大骨节病防治知识

大骨节病防治知识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软骨骨关节畸形病,是以软骨坏死为主的变形性骨关节病。
多发生于儿童和少年并且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与关节系统,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
大骨节病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采取积极主动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阻断病因传播途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可有效控制大骨节病新发和流行。
在大骨节病发病的初期可采取迁离病区或换食非病区粮食以阻断病因,这是控制病情进展甚至完全治愈的最佳方法。
其次可选用一些具有解毒、抗氧化作用和营养软骨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硫酸软骨素片。
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针对患者临床症状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其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保护和提高关节功能,进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目的。
非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在大骨节病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症状和治疗方法,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
还可以采取自我行为疗法,在关节情况良好时进行适当运动以增进肌力及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加重时减少或停止活动。
避免长时间的跑、跳,减少或避免上下坡或上下楼梯,避免同一姿势持续过久,适时改变姿势或活动关节。
可利用手杖、拐杖和步行器等辅助工具避免关节超负重和减轻关节负荷,天冷时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潮湿地面坐卧,肥胖患者还应进行适当减重。
物理治疗可在急性期起到止痛、消肿的作用,慢性期起到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具体治疗方法包括离子投入、热电刺激疗法、按摩、中药熏蒸、超声波、针灸、拔火罐等。
对于关节挛缩、严重畸形或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可采用矫形外科手术治疗,但手术应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为了掌握病情发展趋势、调整防治措施,需要定期开展大骨节病监测工作。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新的病例和病情变化,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对于确诊的大骨节病患者,应建立详细的病历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和康复情况,这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大骨节病工作计划

大骨节病工作计划一、引言大骨节病,又称为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它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健康问题,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至关重要,以便提供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骨节病工作计划的制定。
二、目标设定制定大骨节病工作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定义目标。
以下是我们的目标设定:1. 提供早期干预措施,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管理和控制疾病进展,延缓病情恶化。
3. 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4. 提供适当的康复护理和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工作计划1. 早期干预a. 建立专业团队:由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制定早期干预方案。
b. 病情评估:通过各种医学检查和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病因。
c. 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手术等方法进行疼痛管理。
d. 肿胀管理:通过冷敷、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减轻关节肿胀和不适感。
2. 管理和控制疾病进展a.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b. 关节保护:通过使用辅助器具、进行康复锻炼等方式,减少关节的受力和损伤。
c. 定期随访: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关节功能恢复和改善a. 康复治疗: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按摩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
b. 营养指导: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提供关节健康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4. 康复护理和支持a. 生活方式指导:给予患者相关的生活习惯指导,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方式,减轻病情。
b.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预期效果通过执行以上工作计划,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感,提高生活质量。
2. 控制和管理疾病的进展,延缓病情恶化。
大骨节病科普宣传

第一部分:什么是大骨节 病?
原因:介绍大骨节病的病因,如年龄、 体重、遗传等。
第二部分:预 防大骨节病的
方法
第二部分:预防大骨节病 的方法
健康饮食:建议食用富含钙、 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 牛奶、鱼类。
适度运动:介绍适合大骨节病 患者的锻炼方式,如游泳、瑜 伽等。
第二部分:预防大骨节病 的方法
第四部分:大 骨节病的护理
方法
第四部分:大骨节病的护 理方法
关节保暖:建议患者在寒冷的 天气里注意保暖,穿暖和的衣 服和鞋子。
适当休息:患者在进行活动后 需要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和引起关节疼痛。
第四部分:大骨节病的护 理方法
正确认识疾病: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常 识,注意身体健康,合理饮食,增强锻 炼,预防疾病发生。
检查定期体检: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 ,发现早期症状或风险因素及时干预治 疗。
第三部分:大 骨节病的治疗
方法
第三部分:大骨节病的治 疗方法
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药物治 疗方法,如非类固醇抗炎药、 镇痛药等。
物理治疗:介绍物理治疗的方 法,如理疗、按摩等。
第三部分:大骨节病的治 疗方法
手术治疗:介绍手术治疗的情况,如关 节置换手术等。
第五部分:结 语
第五部分:结语
希望:希望通过本PPT的科普宣 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预 防大骨节病。
建议:建议有关人员重视大骨 节病的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 的身科普 宣传
目录 第一部分:什么是大骨节病? 第二部分:预防大骨节病的方 法 第三部分:大骨节病的治疗方 法 第四部分:大骨节病的护理方 法 第五部分:结语
第一部分:什 么是大骨节病
?
第一部分:什么是大骨节 病?
什么是大骨节病?如何预防?

什么是大骨节病?如何预防?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多地流行起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疾病--大骨节病,该病属于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发育中儿童,具体表现为关节透明软骨变性、坏死或继发骨关节炎,病情严重时可致身材矮小、畸形,乃至终生残疾,在那个大骨节病流行的年代,我国多地纷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时至今日,大骨节病仍然影响着我国儿童的健康发育,所以,本篇文章就和大家说一说有关于大骨节病的知识。
一、什么是大骨节病?大骨节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49年俄国界标师尤林斯基初次在报告提出远东乌洛夫河流域的一例大骨节病患者,故该病最早被俄国称之为“乌洛夫病”,1854年,俄国军医卡辛前往病区进行调查,并于1861年总结调查报告,认为大骨节病是甲状腺肿的合并症,而1901--1902年,军医贝克夫妇经详细调查后断定大骨节病属于独立疾病。
我国于1934年发现首例大骨节病患者,并指出该患者与俄国乌洛夫病为同一种疾病,因病人的临床特征为关节增粗、变形,故命名为大骨节病,民间称其为“算盘指病”、“矮人病”、“柳拐子病”。
报道指出,全世界范围内仅有中国、朝鲜和俄罗斯存在大骨节病病人,而我国是病人最多、发病范围最广、病情最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的带状区,斜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13个省和自治区,2021年全国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研讨会指出我国仍有17.9万大骨节病患者,其中陕西省为大骨节病重病区,涉及10个区市、62个病区县、4194个病区村。
从我国病区分布可见,大骨节病集中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以西藏、四川、青海为主,高纬度低于以内蒙、黑龙江为主,且在川藏等南部地区,大骨节病病区仅分布于千米以上高海拔地带,西北病区以黄土高原沟壑地带为主,陕西病区以数百米以上中高海拔地带为主,而在东北病区,则多为浅山区或丘陵地,以低洼潮湿地段为主。
大骨节病的诊断标准

大骨节病的诊断标准一、临床特征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主要特征包括:1.多发于青少年,性别无显著差异。
2.慢性疼痛,主要位于膝关节、踝关节、手指和腕关节等。
3.关节活动受限,尤其在负重或活动后加重。
4.常伴有肌肉萎缩、无力,甚至功能障碍。
5.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二、X线检查X线检查是大骨节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平整、骨质破坏及骨质疏松等病变。
主要表现包括:1.关节间隙狭窄:早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尤以膝关节最为明显。
2.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面骨质出现不规则的破坏,变得凹凸不平。
3.骨质破坏:骨小梁结构模糊,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破坏。
4.骨质疏松:整个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髓腔增宽。
5.其他病变:如关节半脱位、软组织肿胀等。
三、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提供大骨节病的一些生化指标,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鉴别诊断。
主要包括:1.血沉加快:提示病情活跃或进展。
2.血清钙、磷含量变化:可能出现血清钙含量降低、血清磷含量升高的情况。
3.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升高: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增加,与病情活动相关。
4.其他指标:如血清胶原蛋白、黏多糖等与骨代谢相关的指标。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大骨节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可以观察到骨膜、骨质和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主要表现包括:1.骨膜细胞活跃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
2.骨质破坏,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并存的现象。
3.骨髓腔内脂肪细胞增多,伴有炎细胞浸润。
4.韧带和肌腱附着处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5.邻近关节的骨端出现缺血性坏死和肉芽组织增生。
五、其他检查其他检查方法如关节镜检查、MRI等也可以为大骨节病的诊断提供辅助依据,但应用相对较少。
此外,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
大骨节病的预防PPT

为什么会发生大骨节病? 生活习惯
缺乏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增加了大骨节病 的风险。
尤其在城市中,很多人较少接触阳光。
为什么会发生大骨节病? 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可能因遗传因素对大骨节病更敏感 。
家族历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均衡饮食
谢谢观看
什么是大骨节病?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 状。
此外,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骨骼畸形,影响生长 发育。
什么是大骨节病? 危害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运动能力。
长期的骨骼问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大骨节病?
为什么会发生大骨节病? 营养缺乏
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钙和磷的摄入不足所致 。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素。
建议多食用奶制品、鱼类和坚果等。
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增加阳光照射
每天至少在阳光下活动15-30分钟。
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尽量多待在户外。
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尤其是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大骨节病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大骨节病? 2. 为什么会发生大骨节病? 3. 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4.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大骨节病?
什么是大骨节病?
定义
大骨节病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导致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和关节疼痛。
该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在缺乏阳光照 射的地区。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
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大骨节病是发生于儿童,以关节软骨、骺软骨和骺软骨板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骨病。
又称柳拐子病。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至西藏的一个狭长高寒地带(阿坝州)。
病因至今不完全清楚。
在本病流行区,土壤、粮食和人发中偏低的硒含量与病情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夫系。
水中腐殖酸总量和腐殖酸(-OH)与病情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系。
大骨节病区饮水中微量元素不足、过剩和失衡可能是引起营养不良性改变的因素。
此外,采用“吃粮、改水、讲卫生”预防大骨节病已取得良好效果。
本病发病年龄较小,一般为3-15岁儿童,手、足和踝部发病率高。
一、大骨节病的症状本病常在不知不觉中起病,病人初期可能自觉缺乏,四肢无力,皮肤感觉异常(如有蚁走感、麻木感等),肌肉酸麻、疼痛等。
这些症状常常不衡定,不明显。
其主要的、典型的临床表现都与骨软骨损害和关节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1.早期表现在关节明显变大、出现短指(趾)畸形之前,早期症状、体征多缺乏特征性。
根据大量调查和随访观察,以下几种表现值得重视。
⑴关节疼痛:往往为多发性、对称性,常先出现于活动量大的指关节和负重量大的膝、踝关节。
病人感觉为胀痛、酸痛或“骨缝痛”。
⑵指未节弯曲:即第2、3、4指的末指节向掌心方向弯曲,常大于15º。
这是本病出现最早的体征,在病区对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但非病区少数儿童也可有程度较轻(小于15º)的指末节弯曲现象;病区没有指末节弯曲的青少年也可发生本病。
指末节弯曲常与手指歪斜并存。
歪斜以食指多见,其次是中指、环指。
⑶弓状指:手指向掌侧呈弓状屈曲。
⑷凝状指节增粗:一般发生在中节。
2.病情发展后的表现本病病情发进展以后,除关节疼痛等早期表现继续加重外,主要有以下症状体征出现:⑴关节增粗:最多见的是多发性、对称性指间关节增粗,常先出现在第二、三、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
一般右手指关节增粗比左手明显,受机械损伤的关节或妇女带顶针的指关节增粗较重。
⑵关节活动障碍:在手表现为晨起感觉握拳僵硬,握拳不紧,指尖不能接触掌横纹,握住的拳不能迅速伸展。
大骨节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
22
有些学者认为低硒、真菌毒素和饮水中有机物3者在本 病可能有其内在联系。即粮食受真菌污染和饮水受有 机物污染的共同结果,都产生自由基(半醌自由基), 增多的自由基进入人体可损伤软骨细胞;在病区环境 缺乏足够的硒的保护情况下,便引起发病。这一观点 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由基和过氧化损伤为何只选 择性作用于软骨细胞,而对其他组织不带来明显损害。
-
26
2、骺板软骨病变 骺板软骨的坏死主要发生于肥大细胞层,重者
可贯穿骺板全层。骺板深层发生坏死后,该部由干 骺端来的血管不能侵入,正常的软骨内成骨活动停 止;但坏死灶上方存活的增生层软骨细胞还能继续 增生、分化,导致骺板的这一局部增厚。在坏死灶 的近骨缘常发生退行性钙化,并可沿坏死灶的干骺 缘沉积骨质,形成不规则的骨片或横骨梁,表示正 常骨化过程停顿。而骺板的其他部分成骨活动仍在 继续,因而造成骺板的厚薄不均和骨化线的参差不 齐。
少数可由增生的滑膜绒毛脱落而来,多为 细小的米粒小体。当关节鼠嵌在关节间隙,关节出现绞锁症 状,动则剧痛。
-
9
-
10
严重病人出现手指、足趾与年龄身高不符,明显短 缩,有时伴有关节半脱位,手指向尺侧或桡侧弯曲,即所谓 的短指(趾)畸型。四肢与头和躯干相比表现为匀称短缩, 上臂与前臂相比特别短,手指不能触及大转子;胫腓骨短, 与肱骨及躯干相比不成比例。因此病人坐如常人高,立起则 矮半截,呈矮小畸型。病人因关节增粗变形,运动障碍和疼 痛,劳动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至生活不能自 理。
-
23
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为了探讨病因与发病机制,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 者都致力于本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
24
中国研究者一般都以软骨损害作为判定动物模型的基 本形态学指标。但以往用大白鼠或狗所做的实验,在骺板和 关节软骨所看到的多是散在性软骨细胞坏死、基质变性、较 小的无细胞区等缺乏特征的轻度改变,和对照组相比缺乏质 的差别,因而难以判断其价值。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是在恒河 幼猴用病区粮、水所进行的实验。在饲以病区水或粮6个月 或18个月后,大部分猴的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深层出现灶状、 带状坏死及坏死后的一系列继发变化,基本上重现了大骨节 病的病理发展过程和主要病变特征。实验结果提示病区水和 粮中都有致病因素存在;这类致病因素对实验动物的致病作 用并没有随该病区病情减轻而变弱;单用病区水亦可引起明 显软骨坏死,故基本病因不太像是某种微量元素的缺乏。
大骨节病临床表现及诊断

大骨节病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大骨节病(dysostosis enchondralis endemica)是一种地方性骨关节病。
国际上通称Kaschin-Beck病(KBD)。
本病系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骨关节受累及广泛的横纹肌萎缩。
绝大多数侵犯儿童和少年的骨骼和关节系统,发生在儿童管状骨干骺闭合之前。
以四肢骺软骨、骺板软骨、关节软骨的变性、坏死为病理特征,使管状长骨发育障碍伴随着关节软骨原发病变的恶化并波及邻近部位骨组织,出现破坏、增生、改建、变形。
临床上表现较轻者四肢关节增粗、运动障碍、疼痛和肌肉萎缩,重者短指(趾)、短肢、步态如鸭、身材矮小畸形,可严重影响劳动力,甚至终身残废。
在流行区,本病亦称为“矮人病”、“算盘子病”、“柳拐子病”和“水土病”等。
我国大骨节病,据山西省安泽县志记载,从明朝末年(1644年)该地就有本病发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本病属中医学“痛痹”、“萎证”等范畴。
其发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合邪侵袭人体,留于肌肉筋骨之中,闭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肌肉挛缩,关节增粗、变形,肢体萎弱,不能步履。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寒气胜者为痛痹。
”感受风寒湿邪而以寒邪为主,是引起痛痹的主要原因。
其内因主要与肝虚、肾虚有关,中医学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筋靠肝血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能筋膜健壮,骨节正常,肝血不足则肢体麻木脚足震颤倔伸不利。
“爪为筋之余”,爪甲的变化常能反映肝血的盛衰。
“肾主骨”,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骨骼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若肾气衰微,则肝血不足,在风寒湿杂至的条件下,可导致大骨节病的发生与加重。
《素问·百病始生》所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蚀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蚀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仍害其形。
大骨节病(外科)

大骨节病(外科)【概述】大骨节病(Kaschin-Beck病)是一种地方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最早在东北发现此病,后来又在西北地区发现。
在西北地区,又称柳拐子病。
发病大都集中在一个地区,成为疫区。
本病大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男性多见。
在幼年时离开疫区,很少发病,在12岁以后离开疫区,也可得病,但发病较迟。
【治疗措施】大骨节病无法根治,亦不能抑制病变发展。
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疼痛。
有明显关节畸形者可用手术治疗。
因游离体引起交锁和疼痛的,可摘除游离体。
因骨唇过多过大而影响关节活动者,可将骨唇切除以改善功能。
有关节内翻、外翻者,可作截骨术。
因多系双侧性或多发性病变,不宜作关节融合术。
【病因学】大关节病的病因至今未明。
曾怀疑为口慢性中毒所致,但未能证实。
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谷物中的致病霉菌有关。
动物实验发现:凡用带有致病霉菌的谷物饲养的动物,其骨骼中所出现的病理改变与大关节病很相似。
致病霉菌可能为留镰刀菌,但未能完全证实。
【病理改变】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骨骺早期骨化。
可以分成三期:①骨骺板提前骨化:使骨骺板失去了正常的形态,凹凸不平。
骨骺板的骨化可以不一致,使骨骺板厚度不一;骨化的速度也不一致,使关节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
骨骺板的骨干侧的骨皮质呈锐角。
②骨骺与干骺端早融合。
骨骺中心软骨提前骨化,并向外围扩展。
有时中心软骨破裂,干骺端成条状凹陷,最后完全融合。
③骨骺与骨骺板过早消失,骨骼停止生长,骨端变得粗大,扭曲。
【临床表现】若在少年时期发病,由于骨骺板提前骨化,使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侏儒型。
患者体型矮小,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
因骺板融合速度不一致,两下肢往往出现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
手指短小粗小,足部扁平。
年龄愈轻,畸形愈重。
如果在青春后期发病,则畸形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症状,关节肿胀,有少量积液,活动时有磨擦感,并时有交锁症状,有时还可检查到关节内有游离体。
大骨节病的症状

大骨节病的症状文章目录*一、大骨节病的症状*二、大骨节病的并发症*三、大骨节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 大骨节病吃什么好2. 大骨节病不能吃什么大骨节病的症状1、若在少年时期发病,由于骨骺板提前骨化,使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侏儒型。
体型矮小,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
因骺板融合速度不一致,两下肢往往出现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
手指短小粗小,足部扁平。
年龄愈轻,畸形愈重。
2、如果在青春后期发病,则畸形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症状,关节肿胀,有少量积液,活动时有磨擦感,并时有交锁症状,有时还可检查到关节内有游离体。
成人下肢发病多,因踝、膝肿胀疼痛,行走十分不便。
3、X线片表现非常类似骨关节炎,以踝关节病变最为严重。
早期可见关节间隙增宽,严重不整齐,关节内有游离体。
接着关节面的皮质骨密度增加,间隙趋向狭窄。
关节的边缘出现明显的骨唇。
常有软骨下囊性变。
往往距骨体被压扁,骨质密,形态扁平,犹如缺血性坏死一般。
此后距舟关节和距下关节都可以发生骨唇、骨密度增加和软骨下有囊肿形成。
膝关节的髌股关节亦可以凹凸不平,边缘长了许多骨唇,关节端粗大,关节内有游离体。
日久后,关节塌陷。
髋关节有类似的变化,股骨头呈缺血坏死状并可有髋内翻畸形。
在手指,表现为关节端粗大,关节面高低不平,关节间隙狭窄,骨密度增加,指骨短小。
大骨节病的并发症1、体型矮小,侏儒型。
2、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
3、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
4、骨关节炎,行走不便。
大骨节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大骨节病吃什么好 1.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小麦、大麦、荞麦、薏米、面筋、绿豆、黑豆、青豆、扁豆等。
1.2、肉蛋奶的选择:猪肉、猪腰、羊肉、牛肉、鸡肉、鸭肉、鳝鱼、青虾、海蟹、海螺、鱿鱼等。
1.3、蔬菜的选择:蘑菇、白菜、圆白菜、佛手瓜、芋头、韭菜、豌豆苗、海带、紫菜等。
大骨节病防治核心知识

大骨节病防治核心知识大骨节病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多发性、地方性、变形性的骨关节病。
在中国,这种疾病又被人们称为算盘指病、柳拐子病、水土病、骨节风等,而国际医学界把它称为卡辛一贝克氏病(Kaschin- Beck Disease)。
大骨节病发病时,病情十分严重且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这种疾病在山区和半山区比较多见。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是发育中的儿童关节的软骨出现变形与坏死。
这种疾病一般主要发病群体是青少年儿童,成人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大骨节病的发病特征、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1.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大骨节病就是人们常说的“柳拐子”,儿童、少年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骨节病的发病不容易被察觉,在发病初期患者会感觉到四肢无力、皮肤感觉出现异常,如走路时有蚁走感、肢体麻木,肌肉感觉到十分酸麻疼痛。
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被人们所重视。
大骨节病的基本症状是软骨内成骨的软骨出现变性与坏死的情况。
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关节出现疼痛、变形、增粗,活动受到阻碍,肌肉渐渐萎缩,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患者的个子会比较矮小,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
2.大骨节病的发病特征大骨节病发病和地形、地势都有一定的联系,发病高峰期在青少年时期。
儿童一般从特别小的年纪就开始发病,年龄最小的患者是出生后100天左右的婴儿。
对于成年患者来说,他们患病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患者青少年时期没有痊愈,迁延而成的。
这种疾病并没有性别区分,无论男女都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3.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几种基本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
3.1药物治疗因为大骨节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在给大骨节病患者用药时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药物。
一般来说,除了临床上常用的非处方药外,大骨节病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大骨节病工作计划

大骨节病工作计划一、引言大骨节病(Osteo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关节面软骨损伤以及骨质增生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大骨节病患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骨节病工作计划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制定目标1. 提高患者对大骨节病自我管理的认知;2. 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关节肿胀症状;3. 增强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
三、工作计划1. 教育和宣传为了提高患者对大骨节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大骨节病防治知识讲座,向患者介绍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2)制作宣传册和海报,张贴在医院、社区和公共场所,提醒患者注意自我保健和作息调整;(3)开展在线问答活动,回答患者关于大骨节病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2. 提供药物治疗大骨节病的疼痛和关节肿胀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缓解,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个体化诊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2)加强患者用药指导,告知合理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3)建立药物追踪和反馈机制,定期随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馈情况。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大骨节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具体措施如下:(1)定制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体能状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2)开展康复训练课程,邀请专业的康复训练师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3)加强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 综合支持为了提供患者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需要进行综合支持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大骨节病患者支持小组,提供情绪支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2)开展相关社区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健康讲座和康复体验活动,增加患者的互动和参与度;(3)建立远程健康管理机制,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和随访服务,方便患者获取健康管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骨节病又称柳拐子病,多发生于儿童,以关节软
骨、骺软骨和骺软骨板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 性骨病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至西藏的一个狭长高寒地 带。 病因至今不完全清楚。 在本病流行区,饮水中微量元素不足、过剩和失衡 可能是引起营养不良性改变的因素。此外,采用 “吃粮、改水、讲卫生”预防大骨节病已取得良好 效果。 本病发病年龄较小,一般为5-15岁儿童,手、足和 踝部发病率高。
肩关节
肱骨上端早期可显示破坏。 肱骨头变大且不规则。 肱骨颈变短。
肱骨干短粗。
髋关节
股骨头骨骺下方的干骺端有破坏且密度不均。 股骨头骨骺外形不整齐。 股骨头扁平。
股骨颈短粗。
髋关节间隙变窄。 髋臼深陷,边缘增生硬化。
脊柱
受累较少见。 儿童期椎体变形,前部较窄,上下缘模糊不整,椎
足、趾、跖骨
足、趾、跖骨的改变与手的掌指骨改变相似。 足弓变平。
肘关节
桡骨头增粗变形。 肱骨小头发育不良。 肘关节面增生硬化或游离骨块。
尺桡骨长短不一,可形成下尺桡关节脱位。
膝关节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关节面边缘不整齐,钙
化带模糊、断裂。 胫骨平台可变为凹陷。 股骨内外髁发育不均衡,常形成膝内翻或膝外翻畸 形。
掌指骨
指骨以2、3、4指骨的近、中节最为多见;单纯在1、
2指骨干骺端有改变着多属于生理性变异。 干骺端:早期为干骺端失去正常形态,其边缘骺板 的临时钙化带变形、增宽、硬化,呈波纹状或锯齿 状。骨干内陷,骨骺变形。病变继续发展可见骨骺 与干骺部分联合,骨骺线中断,骨骺变形、破坏、 节裂,可部分或完全被吸收或完全嵌入到干骺凹陷 之中。 骨端:早期改变为关节面毛糙不平。骨端可凸出或 凹陷,并可由平坦变成锥体形,向一侧倾斜如刀削 状。两端 下部胸椎及上部腰椎表现明显。
鉴别诊断
软骨营养不良症:化骨核出现延迟,发育缓慢。 成骨不全:全身骨骼纤细,骨质疏松明显,多发生病理性骨
折。 佝偻病:骨质疏松明显,骨端呈杯状凹陷,预备钙化带层增 厚,骨质钙化不全。 创伤性关节炎:常发生于成年或老年,较大的关节为好发部 位,关节肿大并不太明显,无侏儒现象。
病理
本病主要侵犯人体的运动系统,特别是四肢
的骨骼和关节。 病变为缓慢性进行,常双侧发生。 病理的本质是软骨的营养不良性变化。 软骨的基本病变是软骨变性和坏死。
可以分成三期:
骨骺板提前骨化,使骨骺板失去了正常的形态,凹
凸不平。骨骺板的骨化可以不一致,使骨骺板厚度 不一;骨化的速度也不一致,使关节出现内翻或外 翻畸形。骨骺板的骨干侧的骨皮质呈锐角。 骨骺与干骺端早融合。骨骺中心软骨提前骨化,并 向外围扩展。有时中心软骨破裂,干骺端成条状凹 陷,最后完全融合。 骨骺与骨骺板过早消失,骨骼停止生长,骨端变得 粗大,扭曲。
临床表现
主要侵犯骨骼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少年。 发病年龄多为5-15岁,25岁以上成人很少发病。 四肢关节对对称性疼痛、变性、增粗、屈伸活动受
限以及四肢肌肉萎缩。 四肢关节中,以远端关节(手、足、踝)的改变明 显。 左右同时受累,但以右侧较为显著。 发病年龄越早,关节变形和侏儒越为明显。 典型表现为侏儒、骨端增大、关节运动受限和疼痛。 成人表现为肘关节弯曲和指关节增粗。
腕骨
头状骨、钩骨损害多见。 腕骨轮廓模糊不清,有小的破坏区。 病变严重时可出现骨缩小、变形、边缘硬化,各关
节面凹凸不平 腕骨间隙变窄、相互拥挤,腕关节明显变形。
踝关节
早期:距骨关节面失去光滑轮廓。 晚期:距骨颈变短,关节上翘,关节面硬化凹凸不
平。 跟骨结节变短。 软组织相对变厚。
X线表现
大骨节病在软骨发生变性坏死阶段,X线多无改变,
至软骨坏死后继发的异常钙化或骨化及骨结构发生 变形和破坏时,可显示出特征性改变。 X线分型: 干骺型:发病年龄轻,只限于干骺端有改变。 干骺骨骺型:损害范围较广,除干骺变化外,骨骺 也有变化。 骨端型:见于骨骺线闭合以后,整个关节的两个对 应骨端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