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
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
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人的心理过程、行为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意愿、行为等方面。
这些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探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解决个体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心理活动。
心理学通过对思维、感知、注意、记忆等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思维方式、知觉机制以及信息加工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对情绪、情感、动机的研究,揭示人的情绪生成和调节的机制,进一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的意识和自我意识,揭示个体如何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对自我的认知。
第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个体的行为易受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社会行为规律等。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了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第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于提高个体和社会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的认知机制和信息加工方式,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关如何改善个体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建议。
通过研究情绪和情感的调节机制,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规律和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提供有关如何改善人际交往、减轻人际关系矛盾的建议。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从而更好地调适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总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心理活动,研究其规律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这个研究对象的深入探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提高生活质量、解决个体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选择)
心理学即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 ,但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判断)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 一门中间(边缘、交叉)科学。
反对研究意识、研究行为;发对内省, 主张实验法
完形,反对把意识分为元素,主张心 理是一个整体 整体并不是各个部分的总和。
代表人物
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 (第二势力)
弗洛伊德、 荣格、埃里
克森
异常行为、 无意识(冰
山理论)
流派介绍
释梦、联想、回溯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 正常人的人 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善良
(第三势力) 杰斯
单选: 1、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哲学 2、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B、气质C、性格D、能力 多选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有( )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神经系统的结构
心理是脑
神经元 神经系统
细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2、神经系统
中枢神 经系统
神经系统
周围神 经系统
脑 脊髓
(二级单选、多选)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四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口诀:额顶枕颞,动感视听
大脑两半球:不对称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里现象的科学,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动机等。
2.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点;增进师生的心理健康。
3.教师的成长与培养途径:职前教育的培养。
职后教育的培养:观摩优秀的教学;微型教学;教学策略和教学常规训练;教学反思训练;教师行动研究。
4.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刺激要达到感觉阈限;要让学生运用多种感觉信息通道参与教学;利用知觉的选择性规律,突出教学重点;利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提高感觉效果。
5.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确应用无意注意,减少能分散学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丰富能吸收学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充分重视有意注意规律的应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换。
6.情绪调节:转移注意力;情境调节;认知调节;适度宣泄。
7.气质: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不能决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心里活动的动力并非完全决定于气质。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
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9.大五: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认真性。
10.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基础学科应在早期学习,重视内在动机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主要指人类的思维、知觉、
记忆、情感和意识等心理活动。
心理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和调查方法,揭示和理解这些心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2.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人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特征,如个性、情
绪稳定性、认知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的目的
在于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心理特征,同时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和别人,促
进人际交往和相互理解。
3.行为观察
行为观察主要是研究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行为的表现和反应。
例如,在危险情况下人们的逃生反应、在社交场合下人们的表现和交流方式
等。
行为观察是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研究人类
行为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可以为人类决策和行为的改进提供有用的
数据。
4.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集体和个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
社会压力和社会认知等方面,揭示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和规律。
5.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常常表现为不正常的行为和心理症状,如恐惧、忧郁、强迫症、焦虑和精神分裂等。
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心
理障碍的原因和症状,探索如何更好地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提高心
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涵盖了人类的各个方面。
心
理学家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揭示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规律,同时为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心理过程、认知活动、情绪体验、社会行为和个体差异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个体在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时所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解决问题和决策等。
通过研究这些心理过程,心理学可以揭示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与认知机制。
2. 认知活动:认知活动是人类在接收、加工、存储和利用信息时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推理、判断、语言和智力等。
心理学通过对认知活动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思维和知识获取的方式,揭示人类的学习和智力发展过程。
3. 情绪体验: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
心理学关注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感受、表达和调节过程。
它研究情绪诱发的因素、情绪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情绪的表达方式以及情绪对个体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4.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心理学研究社会行为的动机、社会认知和交往模式。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态度、意见、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并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动力。
5.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上的差异表现。
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的原因和表现。
它研究个体的性格特征、智
力水平、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类型等。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认知活动、情绪体验、社会行为和个体差异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研究,心理学可以揭示人类的心理机制,并提供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发展的指导。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涵盖了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现象。
它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探索人类的认知、情感、人格、发展、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在机制与规律,旨在揭示人类的本质和行为。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了人类感知和知觉的过程。
这包括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五种感觉,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
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感知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行为至关重要。
2.认知与注意: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学习、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通过感知信息、记忆经验、运用语言和其他符号、模拟推理和具体推理等方式来认知世界。
同时,研究人们的注意力如何选择性地关注一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3.情感与情绪:研究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情感是指个体对于其中一种事物或者事件的评价,情绪则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情绪与认知、生理和社会因素等有关,对于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4.人格与个体差异:研究人们的个性特征,即人格的构成和表现。
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心理学通过研究人格心理学、性格理论、能力和智力测试等方法,揭示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5.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这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成人发展心理学等不同阶段的研究。
通过研究人们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和社会关系的成长过程。
6.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会认知和群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影响他人、如何被他人影响等问题。
它研究的范围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实验等。
7.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研究心理健康的形成和维护,以及心理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自己、他人和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疾病是指个体存在心理问题导致生活功能受到严重限制的状态。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与身体、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个体心理、社会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
1.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能力与人格等方面。
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等;能力是指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心理条件,包括智力、技能、才能等;人格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
2.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指人们在群体中的心理现象,包括人际交往、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等。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群体中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包括沟通、协商、合作等;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群体的认知和理解,包括对他人、群体、社会的评价和判断等;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合作、竞争、冲突等。
3.认知: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包括记忆、思维、
想象、语言等方面。
4.情感: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等。
情感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的情感过程和情感表达,包括情绪的起源、发展、表达和调控等方面。
5.行为:行为是指人们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语、动作、表情等。
行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行为调控,包括行为的动机、目标、方法等方面。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1.心理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在实际上: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学生);2.………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教育层面);3.………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教师)。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4.简述个性心理的差异?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体的心理倾向性不一致,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气质也有好动与喜静,性格有自信与自卑等。
5.简述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6.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在研究内容上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1.1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

1.确定心理事实 在质和量方面确定心理活动的具体事实是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一
项工作。每一种心理事实都有质和量两方面的特点。例如,在研究学生 的成就动机时,研究者要确定成就动机具有哪些质和量方面的特点,学 生的成就动机包含回避失败倾向、学业达成倾向、克服困难倾向和社会 竞争倾向,这四种倾向的组合就表现为成就动机的质的特点;
因此,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
有趣的心理效应
1、鸟笼效应: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 。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 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 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 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2、情绪和情感过程:伴随认知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感受 反应的是客观事物和主体需要之间的联系
3、意志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不仅要认识他,还要改造他。这就要求人 们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又要坚持不懈的克服种 种困难已达到预期目标,这类活动统称为意志行动。在意志行动中,与达到 预期目的及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过程。
有趣的心理效应
2、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 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 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 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 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 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行为、心理过程、意识和认知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包括行为
的定义、特征、动机、反应、学习、记忆等方面。
2. 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认知、思维、情感、情绪、价值观等方面。
3. 意识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意识和认知过程,包括意识的
定义、意识的功能、认知的过程、认知的偏差等方面。
4. 人格和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人格和行为,包括人格的概念、人格障碍、行为的概念、行为的特征、行为的原因等方面。
5. 社会和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包括人
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的优点和缺点、社交能力和社交技巧等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心理过程、意识和认知、人格和行为、社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研究,心理学可以提供关于人类行为、心理过程、意识和认知的重要信息,这对于理解人类的行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促进人类的发展等方
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我们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1 认识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
2 情感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情感过程。
3 意志过程这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它们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
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它们都是由认识过程派生出来的;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
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被统称为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它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的原则。
人的心理虽是在头脑里进行的活动,但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在人的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
研究人的心理,就是要从这些可以观察到的,可以进行检查的活动中去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影响因素:肌肉线索——调节、辐合
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
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双眼线索——两眼视差
4、时间知觉
(1)时间知觉的形式——时间的分辨;时间的确认;持续时间的估量;时间的预测。
(2)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借助于计时工具。
1、被试——主试
2、变量——刺激变量
机体变量
反应变量
3、抽样——样本
4、信度与效度
可信性与准确性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观察法
公开式观察法
描述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2、调查法——问卷法
访谈法
3、实验法:注意实验对象的选择与分配
第二章:认知理论
一、认知过程概述
(一)概念: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2)缺点
A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二、动机理论
(一)动机的概述
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引起、维持学生学习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性。
2、动机的作用:激发;指向;维持;强度——解释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2、大脑中要储备与原型相关的知识经验。
3、得出的结论必须超出原型。
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展开时刻与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趋向性——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1研究对象,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1.2研究内容,1.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2.需要的动机: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3.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知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4.人格和能力: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气质和性格组成的。
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的本质4.1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只具有某种感觉,心理发展处于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的认识,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不仅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而且还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能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我们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4.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但这种表现只能叫做感应性,而不能叫做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有一些植物也拥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缓解动物阶段,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
他们能够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自己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的产生看作是心理现象的标志。
心理学发展史7.1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孟子主张所有人的都是性善的,荀子主张所有人都是性恶的。
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是研究人,包括动物,包括个体、群体中人的心理等;➢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记忆、想象、性格等等➢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规律。
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不是杂乱无章的,从系统论观点看,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的大系统。
(一)心理现象分类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这三个维度一般把心理活动划分为三大方面,分别是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其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有发生、发展、终止或生华过程,所以把这三者叫心理过程。
(1)认识(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2)情感过程:认识过程中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七情六欲”(3)意志过程:人在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目的计划,并以此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行为的体现发动及制止2.个性心理➢也称人格,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组成构成(1)个性倾向性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积极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在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经常性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3)个体自我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尊心、自信心等。
➢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总是在一定心理状态下进行的。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现象根据概念即可得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现象心智过程――言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个体心理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自我心理心理过程1、心智过程:就是指感觉输出受切换、简约、加工、储存、抽取和采用的全部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
2、情绪情感过程: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人的须要为基础的。
3、意志过程: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想象:1、要有原型的存在。
2、大脑中要储备与原型有关的科学知识经验。
3、得出结论的结论必须远远超过原型。
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展开时刻与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趋向性――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
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3、自我心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二、心理的实质广义:专指人和其他动物的心理,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狭义:专指人的心理,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就是脑的机能1、脑是心理的器官(1)物种演化的证明。
(2)脑受损的证明。
2、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方式来说,都就是脑的散射活动,其环节存有:已经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终末环节(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就是人的心理内容的源泉。
2、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基础。
如:野生儿。
(三)人的心理就是积极主动、无声的充分反映1、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与选择性。
2、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
3、人能调节自己的反应活动。
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1、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1)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2)笛卡尔:身体的一切活动都就是由生而具备理性的心所掌控的――理性主义。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
它探究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意识等方面,并解释其中的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一个宏观的层面上可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本文将会探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并尝试解答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和研究人类的心理。
一、个体心理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关注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
个体心理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
通过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
首先,个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的智力和认知过程。
通过分析个体在不同认知任务中的表现,心理学家可以研究人类的注意力、记忆、学习、思维等认知过程。
例如,通过实验研究,心理学家可以发现人们的记忆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究记忆的神经基础和记忆的调控机制。
其次,个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人类情感和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行为选择、个人满意度等方面。
心理学家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操作等,可以对人类的情感和情绪进行测量和评估,并研究情绪与情感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个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的人格差异。
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质。
通过对人格的研究,心理学家可以揭示人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和人生取向等方面的规律。
心理学家开展的人格研究,包括个体差异的测量、人格模型的构建和人格发展的研究等。
个体心理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
通过了解人类的智力、情感和人格,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改善个人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
同时,对个体心理的研究也对教育、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群体心理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群体心理是研究社会集体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的学科,它关注群体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旨在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机制。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泛,包括个体内部的认知、情绪、动机等,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其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 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动机等。
认知是指人类获取、处理和组织信息的心理过程,涉及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情感是人类体验和表达的情绪状态,涉及愉快、不愉快、兴奋、沮丧等各种情感。
动机是推动人类行为的动力,涉及欲望、需求、目标等方面。
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1.2 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除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而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环境。
例如,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改变环境的条件。
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适应能力、个体差异以及社会互动等方面的问题。
1.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还研究群体和社会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在群体和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集体行为、群体决策、人际关系、偏见和歧视等。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如何被群体影响,并试图解释人们对社会中事件和他人的观点和态度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和群体行为。
二、心理学的意义2.1 个体发展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健康。
通过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机制,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护理和治疗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以及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退化。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心理学的流派(2)
基本观点:心理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内省而了 解在不同刺激情景下各种心理元素之间的关系 和规律,从而理解心理的实质。 1.5.2 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 年代:1890-1930年 主要人物: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ay,1859-1962) 研究的侧重点: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主要概念:意识的功能、意识流。 基本观点:心理学应着重研究意识的功能和 目的,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 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 出的要求的。
1.5.2 实验法(2)
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 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1.4.2.2 无关变量的控制 在实验中,要使无关变量得到有效的 控制(排除或保持恒定),其重要方法是 设立等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同一总体随 机选取)。两个等组除了在自变量的变化上 存在差异外,其他各方面的条件大致相同。 1.4.2.3 实验法的一般程序 (1)进行初测:摸清需要考察的心理或行 为的现有水平。
1.2 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
例:女孩脖子上的疮口。 电子游戏的迷恋。 教师的行为改变。 个体通过反射活动,认识了解外界事 物对人的意义及作用,并作出相应反应。 这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实质的解 说。
么研究与研究领域)
1.3 心理学的任务及研究目的(为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1 心理学的任务 1.3.1.1 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例:△厌学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人的心理指标之于选材(如高水平 运动员、飞行员) 1.3.1.2 促进生活幸福(心理健康) 调节心理平衡,正视客观现实,体验幸 福感受。
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第一章

1.2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研究人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如认知过程、情感过程等。
以知觉过程为例,看到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 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察觉到物体,接 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开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 并叫出它的名称。这个过程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但用科学的方法可以把 它从时间进程中分离开来。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 活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1.3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五)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 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其内容包 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 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工业心理学除了研究人际关系、 人机关系、人与工作环境的关系外,还研究劳动作业 的内容、方式、方法与人的工作效能的关系问题。
1.3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六)临床心理学
是运用心理学原理诊断和治疗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分支。 临床心理学对具有心理障碍临床心理学的人进行评估
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 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 集体或个人的心理治疗。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2.1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人有生理需要,如困则睡、渴则饮、饥则食等,也有社会需要;人有物质需要, 也有精神需要,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在各种需要的 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动机。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 式也不一样。
1.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导入1:老师何时成为了恐怖片中的恶魔?
• 事件1: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女幼师揪幼童双耳离地20厘米,将幼童扔进垃
圾桶内。
• 事件2: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教师半小时内打了孩子70次耳光。
• 事件3:山东潍坊昌乐县城关街道中心幼儿园:老师让全班29个孩子轮流打女童。
• 事件4:上海杨浦区格林双阳幼儿园:女童下体被老师塞入芸豆。
)为研究对象
(
)和( )为任务 的。
,以揭示其
学好《学期儿童发展心理学》 利人利己!!
自我认知( 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自我意识 自我体验 (羞愧感、自信心、自卑感) 自我控制 (自我坚持、监督、控制)(独立性、坚持性、自制性)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什么? 2、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
基础框架: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喜、怒、哀、惧、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心理现 象/活动
意志过程 (提出目标 制定计划 选择方式方法 克服困难 达到预期目标)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性/人格 个性/人格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
国内幼儿园老师体罚或虐待孩
子现象时有发生,从狂扇女童耳光
到揪耳朵提起,手段和花样不断升
级。去年,济南一家幼儿园15名
孩子被老师罚金鸡独立、下跪、双
手抱头蹲下等动作,还有蹲厕所、
蹲小黑屋、抓头发、打屁股、看恐
怖片等虑童行为。幼儿园老师的残
忍程度让人大呼心理变态。本应是
呵护幼儿成长的园丁,怎么就成了
残害儿童的毒手?
案例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开学了,终于把“神兽”送走了------2019.09朋友圈语录
问题:1、举例说明你还遇到哪些熊孩子的情况? 2、你是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的?
每一位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施 加教育影响,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案例导入2
楠楠上幼儿因了。这本来是件好事,现在却让爸爸妈妈忧心忡忡。原来,开始时楠楠只是在早 晨因为不愿意去幼儿因而哭闹一会儿。可后来却一天天变得越来越任性、烦躁和固执了。比如在 妈妈接楠楠回家的路上,如果楠楠的某个要求没有马上得到满足,楠楠就会坐在地上大哭大闹, 还又踢又打地让妈妈走开,怎么哄她都无济于事。有一次妈妈有事请别人去幼儿国接她,楠楠哭 闹了好久,甚至半夜醒来从床上缩到地上,还要妈妈一遍又一遍地扮演从幼儿国将地接回来。再 后来,楠楠每天都会找到理由歇斯底里地哭闹一两次,闹得全家人束手无策。
(二)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地开展学期儿童教育工作
1、作为幼儿教师,如何修养自身素质? 2、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有效教育?
三、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案例1、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幼儿讲 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作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 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此案例体现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教师应 大量使用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体态语言组织教学活动,以帮功幼儿理解教学内容。
(一)有助于树立科学合理的学期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每一位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学 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做 一位心平气和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优秀的 幼儿教师;才能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施加 教育影响,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一、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什么是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
学生活动 讨论:1、举例说明你还遇到哪些熊孩子的情况?
2、你是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的?
案例2、强强“洗袜子”
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仲到洗衣机里 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选衣机的,这样很 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勝了半天,这边扳扳 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生气了,哭闹着:“我要自己来!”。学前儿 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 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