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bce81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5.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要害部位,包括但不限于:药房、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贵重物品储存室、档案室等。
第三条医院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实行“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医院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要害部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保卫科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制定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对要害部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 负责对要害部位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要害部位的安全;4. 负责对要害部位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5. 负责组织要害部位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第六条要害部位所在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要害部位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制定本科室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对要害部位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 负责组织本科室要害部位的安全培训和演练;4. 负责对本科室要害部位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要害部位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
第八条要害部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 人员出入管理制度;2. 保卫值班制度;3. 安全检查制度;4. 应急处置制度;5.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第九条要害部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1. 安全门锁、保险柜、监控设备等;2. 防火、防盗、防爆等设施;3. 通讯设备、报警系统等。
第十条要害部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要害部位的安全。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条对在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医院重点要害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要害部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c9a2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a.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保障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及财产的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教学、科研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重点要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药房、实验室、设备室、档案室、财务室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医院主要负责人对医院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保卫科负责医院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并实施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2. 负责重点要害部门的日常安全检查、巡查;3. 负责重点要害部门的消防、安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4. 负责对重点要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5. 负责对重点要害部门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条重点要害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具体职责如下:1. 严格执行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2. 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安全检查、巡查;3. 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4. 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5. 负责对本部门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重点要害部门实行门禁制度,非本部门工作人员需凭有效证件进入。
第八条重点要害部门内部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第九条重点要害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安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条重点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消防安全、安防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重点要害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第十二条重点要害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四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三条发生安全事故时,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
第十四条事故单位应迅速组织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事故单位应将事故调查结果上报医院保卫科,由保卫科负责事故的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医院保卫科负责解释。
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
![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82d2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6.png)
一、目的为强化公司治安保卫管理制度中的重点岗位管理责任落实,切实做好各环节工作,特制订此细则。
二、引用的标准国务院第421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三、职责公司党支部、保卫部门负责落实、协调、检查、督查。
四、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公司所有部门及重点岗位人员。
五、程序1.凡被列为重点、要害部位的岗位须保持工作人员相对稳定。
进入重点、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须经过政审,合格后放可进入重点、要害部位工作。
政审表格使用的由公司保卫部门统一印制表格,公司造册、例卡、保管,装订成卷。
2.有重点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制定,重点、要害部位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凡进出重点、要害部位的人员须如实按照登记表内容填写。
由于工作需要进入重点、要害部位的人员,须由本当班工作人员陪同进入指定地点,无关人员及车辆不得随意进出。
3.重点、要害岗位大门平时应关闭。
需24小时开启监控设施点位,应确保其正常运行,当班人员每天需检查设施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向安保部报。
有车辆或人员进出时再开启,并做到随手关门。
同时做好技防的撤、布防工作。
4.进出重点、要害岗位装、卸货物的车辆及领料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进出登记制度,按登记内容如实填写。
经当班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装、卸货物及领料,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5.重点、要害岗位的重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料等,均应按要求有序摆放,做到空满分开。
定点、定位、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6.重点、要害部位应根据公司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及安全防护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
同时须做好“四防”工作(防盗、火、水、潮),发现问题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等应按整改要求及时整改。
7.在重点、要害部位工作人员有义务接受公司的安全、治安保卫防范教育和培训,提高在岗时的防范意识,做到以防为主,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
部门应定期对防范制度的落实进行自查,不断整改,确保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工作。
8.安保部门应根据企业制定的重要部位督促检查制度加强对以上部门进行督察、检查。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2572f49e31433239689352.png)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要害岗位的划分
1.生产指挥决策岗位总凋度室、洗煤厂集制室。
2.对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岗位焦化厂鼓风机房、交换机室、粉碎机房。
3.主要动力设备岗位锅炉房、循环泵房、加压泵房、变电所。
4.易燃易爆、剧毒品仓库及使用单位油库、化工危险品库。
5.精、大、稀设备、精密仪器,全厂计算机系统。
(二)对要害岗位人员的要求
要害岗位人员要思想可靠,技术过硬,遵章守纪。
(三)要害岗位出入规定
1.非本区域的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准入内。
2.外单位人员来厂参观、学习、检查工作需进入要害部门者,由安监处同意,
有关部室人员陪同方可进入。
3.车辆进入化产区域,必须有生产计划部签发的许可证,带上防火罩,采取安
全措施后方可进入。
4.机修、电气、仪表等生产维修人员,需持岗位操作证进行日常检查维修。
(四)巡回检查规定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要害岗位各种安全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精心操作,
时刻提高警惕,不得擅离职守,并要定期巡回检查,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汇报。
2.要害岗位是我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点,必须认真对待,做到一处不漏。
3.操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操作、巡检记录。
(五)安全防护规定
1.按照设计规范在要害岗位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栏杆、围墙、铁网等。
2.根据性质配备合适的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
如:防毒面具、消防拴、灭火器
等。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7c849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生产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防止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要害岗位。
三、岗位认定1. 生产要害岗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重要性或危险性,一旦发生问题,会对生产安全、设备运行、产品质量、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岗位。
2. 生产要害岗位的认定由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安全部门共同进行,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四、岗位职责1.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2.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3.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五、安全管理1. 生产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由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安全部门共同负责,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生产要害岗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有效。
3. 生产要害岗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生产要害岗位应实行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六、监督检查1.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定期对生产要害岗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公司安全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要害岗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3.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应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检查,积极配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七、奖惩1. 对在生产要害岗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公司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生产要害岗位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公司应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纪律处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a052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6.png)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如配电室、锅炉房、燃气调压站、电梯机房、库房等部位确定为单位安全生产重点要害部位。
2、上述重点要害部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或采取分隔措施。
确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应急预案等,并明文张挂。
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管理要定人、定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位置平面图、设备名称、商标产品质量证书、使用说明书、在岗人员、安全负责人、安全设施、规章制度、操作程序、运行记录、检查维保记录、事故记录、安全预案等。
4、重点要害部位,都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不能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有指示标志,室内场所有应急照明,门开启方向正确,并配有相适应的灭火器材。
建立门禁制度,张贴“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5、各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安装消防自动报警装置及事故应急照明装置。
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技防、物防等安全防护措施。
为在此岗位工作的人员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装备和用品。
无人值守的部位,要安装事故报警装置。
6、重点要害部位严禁堆放可燃物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除特设库房外),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搭设床铺休息。
7、在重点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证书,对未取得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准单独上岗,要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
对患有严重疾病或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员,要及时调离。
8、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对有危险和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重大设备进行检修时,主要管理人员应亲自到场,制定维修方案,监督维修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对违规操作行为有权制止。
9、按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设备设施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重点要害部位的设备设施要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设备的绝缘表、压力表、安全阀等,必须定期送交有关单位进行校验,并取得合格证书。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24698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2.png)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引言在现代社会生产体系中,一些特定的岗位由于担负着生产中最重要、关键的责任,这些岗位被称作“要害岗位”。
要害岗位的失误或者操作疏忽常常会对企业的安全和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体系,它涉及到了企业的核心利益和形象,以确保企业在生产中不发生重大事故和安全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害岗位的定义所谓“要害岗位”指的是涉及到企业关键信息和技术,拥有高度机密性和安全性的岗位。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信息安全管理•特殊设备操作管理•生产流程控制•关键设备维护和保养管理要害岗位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害岗位与企业核心利益息息相关,它若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对企业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信誉影响都是巨大的。
因此,针对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保证企业整体安全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监管和保护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能力,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从而确保企业整体安全。
保护企业核心机密要害岗位涉及到企业核心知识、技术和信息,若这些信息泄露会给企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从源头上有效地保护核心机密。
保障企业形象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标准,降低生产风险,保证高品质的产品输出和服务的供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提高岗位标准要害岗位的人员安排必须是按照这些岗位的特殊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筛选和分配,要求岗位人员具备高看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因个人技能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制定规范的安全操作流程详细规定岗位人员安全操作流程,并制作全面正确的安全技术资料,供人员学习和参考,并定期加以更新和修正。
建立安全纪律要害岗位人员应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按时讲好记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和安全控制措施。
建立正式的培训计划要害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全面专业的安全培训,充分了解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各项标准要求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措施。
要害部位 岗位 管理制度
![要害部位 岗位 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fa37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2.png)
要害部位岗位管理制度一、引言要害部位是指在工业生产、科研等活动中,一旦发生事故或故障会对人身、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和影响的位置。
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岗位是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组织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要害部位和岗位管理制度展开讨论。
二、要害部位的定义要害部位是指对生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环节或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会对人身、设备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要害部位的特点主要包括:1. 对生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2. 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3. 需要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其安全运行要害部位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等。
三、要害部位管理制度要害部位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要害部位安全运行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和程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1. 要害部位的界定:明确要害部位的范围和性质,在组织结构中进行标识,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2. 风险评估:对要害部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要害部位设备的完好性,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4. 应急预案:针对要害部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5. 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为要害部位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要害部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水平和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四、岗位管理制度岗位是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管理和监督岗位工作而制定的规章和程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1. 岗位描述:明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定岗位的权责关系和工作流程。
2. 岗位评估:对不同岗位进行评估,确定其所需的技能和能力,配备相应的人员。
3. 岗位培训:为岗位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2篇)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53ef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7.png)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1.凡是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仓库,贵重机械、精密仪器场所,以及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都属于要害岗位。
2.要害岗位应由安全技术部门、设备主管部门共同认定,经公司分管经理审批,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思想、技术素质,由公司安全技术部门、经理办共同审定。
3.应建立、健全严格的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
凡外来人员在专人陪同下并登记后方可进入要害岗位。
4.施工、检修时,要设监护人,进行安全保卫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生产要害岗位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该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生产要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岗位操作和管理流程,保障生产要害岗位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岗位设定:明确生产要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确定合适的人员担任岗位。
2. 岗位操作规程:规定生产要害岗位的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3. 岗位监管与考核:设立相应的岗位监管与考核机制,对岗位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岗位培训与交流:组织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和专业水平,促进岗位间的交流和合作。
5. 岗位安全管理: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的安全防护设备、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6. 岗位绩效评估:建立岗位绩效评估体系,对生产要害岗位的绩效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 岗位沟通与协作:加强与其他岗位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岗位之间的衔接和协同作业。
通过实施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生产要害岗位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7f1a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f.png)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安全。
而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什么是要害岗位、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制定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因、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步骤等方面进行介绍。
什么是要害岗位?要害岗位是指某些岗位,由于其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掌握着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以及关乎企业安全的重要信息和资料,一旦发生问题,将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如:化工企业的制成品生产、医院的高压氧舱操作、核电厂的控制中心等,这些岗位通常是少数人可供选择并干得好的,同时也要求其技能、知识和业务经验等都必须过硬,并且任职时间较长。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企业因为要害部门或岗位安全事故发生而导致严重后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安全顺利进行,改善生产技术质量,保护环境,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立的制度。
其目的在于规范要害岗位内的管理行为,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措施,使岗位职责的执行具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充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制定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因制定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是因为企业要害部门或岗位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领域之一。
一旦要害部门或岗位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加强对要害部门或岗位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
具体原因包括:1.提高岗位责任意识: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岗位职责,明确了各个岗位的权责与义务,有效提高了岗位责任意识。
2.加强员工培训: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员工培训的内容、频次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完善管理制度: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专业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等,从源头上管控要害岗位风险点。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c928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b.png)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生产要害岗位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凡在企业的生产要害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岗位责任1. 生产要害岗位是指对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的岗位。
2.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和技术能力。
3.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4.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经常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守保密规定,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技术秘密。
三、安全措施1.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2.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和储存危险品,确保安全生产。
4.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
5.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遵守应急处理程序,处理突发事件。
四、质量控制1.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
2.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按照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自检和相互检查。
3.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及时报告质量问题,配合质量部门进行处理。
4.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质量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5.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遵守质量保证制度,保证产品质量。
五、保密管理1.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技术秘密。
2.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妥善保管工作资料和文件,不得将机密信息带离办公区域。
3. 生产要害岗位人员必须遵守企业的保密条例和操作规程,保护企业利益。
六、考核评估1. 对生产要害岗位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工作绩效、安全意识、质量管理等。
2. 考核结果作为生产要害岗位人员绩效评定和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
3. 对于在考核评估中表现优秀或有突出成绩的生产要害岗位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和晋升机会。
公司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69fc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公司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背景公司要害岗位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重大资产安全的职务。
如司机、机动人员、保安等职业。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是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公司要害岗位的风险特征和工作特点,对要害岗位的管理、安全保障和应急响应进行规范和制度化的管理措施。
目的该制度旨在加强公司要害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技能,维护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和重大资产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要害岗位。
职责分工公司领导公司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本制度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公司重大安全管理范畴。
并划定要害岗位的职责范围,明确安全要求和安全责任,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要害岗位的职责、工作流程和业务特点,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和开展安全培训、演练和评估,并对要害岗位员工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
要害岗位负责人要害岗位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管理知识,按照公司要求领取相关的安全资格证书,执行相关的安全工作流程和标准,完善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及时有效地完成公司下达的岗位任务。
要害岗位员工要害岗位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岗位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问题,保护好公司的财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安全保障措施岗位设施的安全保障对要害岗位的设施,应当按照规定配置标志标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巡视、检查制度,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安全培训管理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安全实践措施和应急响应流程,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不定期组织岗位工作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技能,提高安全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
安全考核制度整合公司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考核和评价制度,开展定期和非定期安全检查和评估,全面掌握要害岗位运营情况,发现安全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并及时整改问题。
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e521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6.png)
关键部位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本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关键部位的安全,并明确相关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以提高安全管理效果,保护企业资产和员工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内的关键部位,包含但不限于服务器房、数据中心、机房等。
三、管理标准1.关键部位安全责任与权限:–职能部门负责关键部位的安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关键部位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能部门与关键部位所属部门协同搭配,明确分工,确保关键部位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活动。
2.关键部位访问掌控:–关键部位实施严格的访问掌控制度,只允许经过授权的人员进入,并记录其进入和离开的时间;–关键部位内的设备、工具等资产,应实施标识和登记管理,避开遗失和偷窃的发生。
3.关键部位物理安全:–关键部位应设立可靠的物理屏障,确保非授权人员无法进入;–关键部位内的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对于需要操作和维护设备的人员,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4.关键部位网络安全:–关键部位应建立完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含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关键部位内的网络设备和系统应定期更新补丁,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关键部位内的网络设备和系统应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5.关键部位灾备与恢复:–关键部位应订立完满的灾备与恢复方案,包含灾难预警、应急响应等;–关键部位内的紧要数据和系统应进行定期备份,并进行数据恢复测试;–关键部位内的灾备设备和备用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随时投入使用。
四、考核标准1.上级部门对关键部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职能部门应定期组织关键部位安全演练活动,检验应急响应本领,并将演练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
3.关键部位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并及时将培训情况记录归档。
4.关键部位访问掌控和安全设备的使用情况,应进行定期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审计情况记录归档。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74d3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c.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国家重要设施、关键技术和重要物资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要害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保密岗位、重要物资管理岗位、关键技术研发岗位等。
第三条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天候监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负责要害岗位安全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2. 负责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制定和修订;3. 负责要害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4. 负责要害岗位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5. 负责要害岗位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6. 负责要害岗位安全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第五条各部门要明确要害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落实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2. 负责要害岗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3. 定期开展要害岗位安全检查;4. 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5. 负责本部门要害岗位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六条对要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七条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定期对要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九条定期对要害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 要害岗位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2. 要害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3.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4. 要害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和行为规范。
第十一条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第五章事故报告与处理第十二条要害岗位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9篇)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a90a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e.png)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要害岗位操作程序2、范围:要害岗位3、责任者:安全部、保卫科、要害岗位及所在部门4、程序:4.1要害岗位的划分:4.1.1生产指挥决策岗位。
如调度室、总控室。
4.1.2掌管重要机密岗位。
如电话总机室、档案室等。
4.1.3对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如高低压配电室,合成塔、防爆岗位等4.1.4重要动力、设备岗位。
如冰机岗位,水泵岗位、压缩机等。
4.1.5易燃、易爆、剧毒品仓库及使用岗位。
如剧毒品存放点、剧毒品使用岗位、化学危险品仓库等。
4.1.6贵重稀有机器、备件、仪器。
4.2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规定:4.2.1要害岗位的人员应保证素质可靠,技术过硬,凡需要调入要害岗位的人员,应事先由厂保卫部门审定。
4.2.2新调入要害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尊章守纪,经过技术和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许独立操作。
4.3出入规定:4.3.1要害岗位操作人员、专职检修人员,安全、保卫、调度以及有关领导可进入本岗位,其它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4.3.2当班操作人员对进入本岗位的外来人员有权进行盘问,检查证件,凡不符合手续者应拒绝其进入本岗位,如发现有可疑人员应及时报告厂保卫部门,并记入交接班簿。
4.3.3机密、要害岗位要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
4.3.4要害岗位因工作需要参观实习者,由厂保卫部门审查同意,并对其进行一般安全教育。
参观实习人员不得乱窜岗位和乱动设备。
4.4巡回检查交接规定:4.4.1操作人员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警惕,不得擅离职守,并要加强对机器设备的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4.4.2要害岗位应列人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点,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4.4.3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好交接班记录,做到交接清楚,以备查考。
4.5检修保卫规定:4.5.1在设备检修期间要有专人对设备进行值班看守,以防零件丢失和设备内投入物品等事件发生。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9332fe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a.png)
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范本一、\t概述生产要害岗位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益和质量安全。
为规范生产要害岗位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运行的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t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生产要害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负责人、设备操作人员、生产仓库管理员等。
三、\t岗位职责1. 生产线负责人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岗位人员,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2)及时调整生产线上的人员配置和工艺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益;(3)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4)负责生产线上的安全管理,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
2. 设备操作人员职责:(1)负责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设备调整和参数设置,以保证产品质量;(3)负责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报告;(4)遵守操作规程,严禁私自更改设备操作参数和指令。
3. 生产仓库管理员职责:(1)负责仓库物料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2)按照规定的存放要求,合理摆放和储存物料,确保物料的安全性;(3)负责定期盘点仓库物料,确保库存的准确性;(4)协助生产线负责人处理物料调配和仓库异常情况。
四、\t管理要求1. 生产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技能和操作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2. 生产线负责人应熟悉产品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对所属生产线进行精细管理;3.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4. 生产仓库管理员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物料的入库、出库和管理,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5. 生产岗位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生产安全意识,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6. 生产岗位人员应积极配合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7.生产岗位人员应遵守公司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和私自更改生产操作流程和参数;8. 生产岗位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定期对设备和仓库进行清洁和维护。
中学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篇)
![中学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b1c4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f.png)
中学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加强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防范,配备防盗、防火设备。
二、学校的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室、财会室、食堂等,实行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三、重点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部门规定的操作规程工作,自觉遵守岗位职责,及时关门关窗。
四、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和财物规定存放的数量。
五、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重点部门和部位。
六、学校保卫处对重点部门、部位要常巡查,勤查看、细防范,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及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
七、定期全面检查,遇节假日增加检查次数,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八、重点要害部门工作人员要做好有关保密工作,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本部门、本部位的情况。
中学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学校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维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重点要害部位的定义1. 重点要害部位是指对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影响的地点或设施,包括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电气设备室、食堂、厕所、楼梯、室外运动场、停车场等。
2. 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需严格遵守重点要害部位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第三章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应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严禁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区域。
2. 实验室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全程监控,并保证实验结束后将实验设备归位。
3. 图书馆内要确保书架的稳定性,防止书架倾倒造成的伤害。
同时,学生进出图书馆应保持安静,不得随意破坏图书。
4. 电气设备室的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学生不得未经许可进入电气设备室,严禁私拉电线等违规行为。
5. 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必须得到重视,食堂人员要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6. 学生应爱护学校的厕所设施,严禁乱扔垃圾,保持厕所内的清洁卫生。
医院要害岗位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要害岗位部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c2fd10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f.png)
医院(北大)要害岗位、部位安全管理制度1 重要岗位分类1.1 一类要害岗位住院部负一层机电集控区:配电操作控制室、变压器室、热互换器室、新风机房、空调主机控制室以及空调主机、泵区、其他操作控制区;1.1.2锅炉房:主体设备及附属设备操作控制区;1.1.3消防监控室。
1.1.4机房(医院管理,众安康负责外围)1.2 二类要害岗位餐厅后厨操作区、配餐区、面食及其他档口操作区、销售区、餐厅仓库、收银柜台(充值间);运送中心;建筑本体内旳强电井、配电箱柜、新风机房,楼顶机电附属设备、污水处理站;总务仓库、设备仓库、商业中心仓库、管理处仓库。
2一类要害岗位旳进出入管理2.1 凭身份不用登记身份证明就能进出入一类重要岗位旳人员院领导、总务科长、保卫科长及有关管理人员;监委会有关监管委员;企业总经理及有关部门领导;管理处主任、安全员、质管员、保安部长、受理部长及受理部当值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及机电部在岗员工;消防监控中心设备管理员及在岗员工;紧急抢修、抢险人员。
2.2 身份证明确认一次之后,可以实行正常登记进出入一类岗位旳人员外委设备维护旳指定单位主管人员及员工;企业内部在上述岗位从事固定服务旳人员。
3二类要害岗位旳进出入管理3.1 凭身份进出入二类重要岗位旳人员本制度中2.1.1、2.1.2 、2.1.3、2.1.4、2.1.7条款所规定旳人员;餐厅管理人员和本部门在岗员工。
3.2 经部门领导同意或亲自陪伴进出入旳人员外来设备维修人员;管理处内部在上述岗位旳服务人员;国家行政、行业执法检查人员;供应商。
4 参观接待4.1 一类要害岗位旳参观接待参观人员要由医院或管理处指定人员陪伴;由参观陪伴人员在受理部按人数领取临时出入证,凭证出入。
参观人员要听从当值人员旳安排,不可随意拍照、摄像,不得私自触摸设备。
4.2 二类要害岗位旳参观接待参照本制度中4.1.1、4.1.3旳规定执行。
5维修、维护5.1 合用范围合用于所有要害岗位;合用于管理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旳维修检查工作;合用于商品旳配送和其他服务。
要害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要害部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16c8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部门所有要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财务室、档案室、实验室、数据中心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要害部门的安全稳定。
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四条要害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以下工作:(一)组织制定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组织本部门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四)协调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问题,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条要害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以下工作:(一)协助负责人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二)负责本部门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三)组织本部门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四)协助负责人处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第六条要害部门员工应当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职责:(一)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二)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自身安全;(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四)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技能。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要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安全操作规程;(二)安全检查制度;(三)应急预案;(四)安全培训制度;(五)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八条安全操作规程应当明确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九条安全检查制度应当明确检查内容、检查频率、检查方法、整改措施等内容,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应急预案应当明确应急组织、应急程序、应急措施等内容,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第十一条安全培训制度应当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考核等内容,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4f56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2.png)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提高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防护能力,保护企业持续稳定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储存库房、高危作业区域等。
三、岗位责任1. 部门负责人负责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要求,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2. 安全管理员负责重点要害部位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巡查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演练等,定期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工作进展和安全情况。
3. 员工按照相关规定参与安全培训,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主动发现并报告重点要害部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安全防护1. 安全设施重点要害部位必须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识、逃生通道等。
安全设施需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 安全标准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标准,包括生产作业标准、操作规程等。
安全标准需定期检查修订,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3. 安全培训所有进入重点要害部位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针对重点要害部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需包括人员疏散、紧急救护、事故报告等内容,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程序。
2. 事故报告任何发生在重点要害部位的事故都必须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并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事故后需启动事故调查程序,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考核和奖惩1. 定期考核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定期进行考核,包括安全设施维护情况、员工安全培训情况等。
对于考核不达标的,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 奖惩措施对于在重点要害部位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人员,根据其安全管理工作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目的:建立要害岗位操作程序
2、范围:要害岗位
3、责任者:安全部、保卫科、要害岗位及所在部门
4、程序:
1) 要害岗位的划分:
u 生产指挥决策岗位:如调度室、总控室。
u 掌管重要机密岗位:如电话总机室、档案室等。
u 对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如高低压配电室,合成塔、防爆岗位等。
u 重要动力、设备岗位:如冰机岗位,水泵岗位、
压缩机等。
u 易燃、易爆、剧毒品仓库及使用岗位:如剧毒品
存放点、剧毒品使用岗位、化学危险品仓库等。
u 贵重稀有机器、备件、仪器。
2) 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规定:
U 要害岗位的人员应保证素质可靠,技术过硬,凡
需要调入要害岗位的人员,应事先由厂保卫部门审定。
U 新调入要害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尊章守纪,经过技术和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许独立操作。
3) 出入规定:
U 要害岗位操作人员、专职检修人员,安全、保卫、
调度以及有关领导可进入本岗位,其它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U 当班操作人员对进入本岗位的外来人员有权进
行盘问,检查证件,凡不符合手续者应拒绝其进入本岗位,如发现有可疑人员应及时报告厂保卫部门,并记入交接班簿。
U 机密、要害岗位要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
U 要害岗位因工作需要参观实习者,由厂保卫部门
审查同意,并对其进行一般安全教育。
参观实习人员不得乱窜岗位和乱动设备。
4) 巡回检查交接规定:
U 操作人员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警惕,不得擅离职守,并要加强对机器设备的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及时报告。
U 要害岗位应列人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点,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U 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好交接班记录,做到交接清楚,以备查考。
5) 检修保卫规定:
U 在设备检修期间要有专人对设备进行值班看守,
以防零件丢失和设备内投入物品等事件发生。
U 拆卸机器设备时要详细做好记录,贵重机器部件
拆下后,要保存在稳妥的地方,并指定专人看守。
U 企业重点要害容器,设备封闭前,应由安全、保
卫、设备部门检查后,放可封闭。
6) 防护规定:
U 要害岗位应按设计规定设置安全保卫设施,如栏杆、围堤、围墙、报警监控装置等。
U 要害岗位要根据其性质和防护要求配备必要的
安全防护器材,如消防器材,防毒器材以及专用护具等。
U 要害岗位人员必须熟悉岗位防护器材的使用。
7)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精神和本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应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要害岗位名册,经安全部批准后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