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现象学心理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意动心理学)【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意动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9章意动心理学9.1 复习笔记一、意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一)在德国思想界流行的浪漫主义,对意动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产生了影响。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等因素的作用,反对对人作机械的、量化的解释。

使意动心理学发展出人文科学取向。

(二)搜集事实、进行分类的定性研究方法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是德国科学中的现象学倾向。

现象学反对自然科学的先在解释,采用归纳法,在详尽描述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分类,得到经验本质的不同类型。

布伦塔诺采取决定性的实验,正是这种现象学倾向的发展。

(三)尽管德国的唯理论哲学已经没落,但仍然盛行着对心理主动性的强调,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观产生了影响。

布伦塔诺选择心理的活动即意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以静态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反映出他对心理主动性的重视,也体现了德国哲学对主动性的强调。

(四)在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出现复兴的趋向,为意动心理学在具体观点上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布伦塔诺将心理学界定为研究灵魂的科学,便是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式的研究。

他的内部知觉观点也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在意向性概念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对形式的感受,布伦塔诺则将此形式转化为心理的内存在,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心理意向性本质观点。

(五)布伦塔诺的意向性观点还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

阿奎那在两神意义上使用意向:心理对象的指向;心理所把握到的对象的内容。

在后一种意义上,当心理把握到对象时,对象的内容处于心理之内。

布伦塔诺由此提出了内存在的观点。

二、意动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1.布伦塔诺的人文科学观(1)布伦塔诺十分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并赋予心理学以最高的科学地位,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布伦塔诺是用经验的方法研究关于心理现象的经验,这种经验同内部世界相联系,通过内部知觉获得。

(2)布伦塔诺提出了一种意动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下)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下)

西方心理学史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三色说:扬赫尔姆霍茨,三种基本色觉(红,绿,蓝),视网膜上有三种视锥细胞,拥有不同的光化学物质,每一种化学物质分解产生冲动,传至视觉中枢,产生红,绿,蓝的感觉。

四色说:黑林,视网膜上有三对互相对向的视素,红绿,黄蓝,黑白,三对视素的分解和合成形成感觉,能够解释色的对比,后象和色盲现象。

(先验论较之杨的经验论)1.韦伯:两点阈限理论:关于触觉,刚刚能辨别出皮肤上两个刺激点的最短距离。

(头脸小,小腿大)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异与标准重物之比。

即△I/I=K2.费希纳定律:在韦伯的基础上,指出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之间的对数关系,即S=KlgR,进一步指出感觉强度和身心的关系。

心理物理法:包括两类,感觉阈限的测量,阈上感觉的测量,提出心理量表主要有:顺序,等距,比例量表。

三种方法:最小可觉差异法,正误法,均误法。

3.荷尔提出反射弧的概念,贝尔-马戎第定律即感觉神经核运动神经差异律。

4.大脑功能定位:1)伽尔颅相学,脑是心理器官。

2)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3)韦尔尼克言语听觉中枢。

4)弗里奇和希奇格关于运动区的发现。

二、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冯特:1. 个体心理学:1)以个人意识过程为对象,实验心理学;2)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感觉等心理过程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自然科学的对象。

2. 心身平行论。

心理过程和大脑是两个独立的序列,有协调之处,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3.实验内省法与民族心理学方法相结合。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4.心理学任务:1)元素分析法。

2)心理复合体结构:观念分两种:记忆,知觉。

冯特错觉:方向错觉,即平行线被菱形分割后发生弯曲。

3)基本规律:融合,同化,复合,相继性联想。

统觉:主动性和综合性的创造性综合活动。

进步:1)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从事反应速度,感情,注意分配和广度,及字词联想研究。

不足:内省主义,元素主义倾向:意识分解为简单元素。

西方心理学史(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郭本禹)1内容心理学 PPT

西方心理学史(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郭本禹)1内容心理学 PPT
英法两国民族的科学观把自己限制在能用定量方法研 究的物理学与化学方面,对于无法进行定量研究的学 科如生物学等则拒之于科学的大门之外。而德国人则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发展科学,他们研究一切 可能的领域。
大家好
西方心理学史
冯特
赫尔姆霍茨、韦伯或费希纳等人无意去创立一门新科 学。
冯特在继承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宣称要创立一门 新科学——生理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正如波林指 出:“当中心思想已全部产生,某一个提倡者便掌握 它们,组织它们,补充那些在他看来是基本的东西, 宣传和鼓吹它们,坚持它们,总而言之,就是‘建立’ 一个学派。”
1862年,他教授了一门名为“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 ”的课程。在这段时间里,冯特的研究兴趣从生理 学转向了心理学。
大家好
西方心理学史
在担任赫尔姆霍兹助手的期间,冯特还写了一本《对感 官知觉理论的贡献》著作,出版于1862年。《对感官知 觉理论的贡献》一书是冯特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处女作, 他在导言里宣告了需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实验心理学 。
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
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 展的促进者,他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学的体系时,在心理学问题 上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大家好
西方心理学史
三、冯特的理论局限
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 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把经验区分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前者是生理的 和物理的,后者是心理的。两者平行存在,其间不 发生相互作用。
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
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因果系 列。
平行性与互补性
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辅助的和 相互补充的关系。

西方心理学史题库带答案

西方心理学史题库带答案

填空题1、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_、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有的心理学史家在编纂心理学史时,强调心理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外部因素和条件,这是科学发展的 _历史条件 _;3、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思想渊源,一个是 __________ 哲学—内起源,一个是科学内起源。

4、____ 经验论_心理学思想和_唯理论_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哲学心理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5、近代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在英国表现为—联想论—心理学,在法国表现为 _感觉论 _心理学。

6、—霍布斯—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奥古斯丁—是近代官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7、提出“四体液说”古希腊医学家是 _希波克拉底_,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提出了大脑统一机能说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言语运动中枢的是—左半球______ 。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他认为—感觉元素和—感情元素—两个最基本的心理9、为了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艾宾浩斯专门创造了—无意义音节 ______ 和节省法—o10、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意动分为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情绪或爱憎—的意动,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内部知觉方法—和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及其他表现。

11、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主张意识的—内容—和—功能—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内省法—、—实验法—和比较法—o13、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地位与表现,詹姆斯将自我分为—纯粹的自我和经验的自我,其中经验的自我包括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o 14、詹姆斯的双重记忆理论将记忆分为__________ 初级记忆 _______ 和 ____ 次级记忆这两种要素。

15、第一个使用“心理测量”这个术语的心理学家是—高尔顿 ____________ o16、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直接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 意识 ______ ,实验心理学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心理的—成分 ________ 。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笔记—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笔记—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笔记—注:第1—12章一般为小题,第13以后大题多;注意重要的年代,人物可能会综合出题绪论【※】一、论述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以下内容根据书上内容自己总结的,慎重使用)1.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心理历史人物对心理学的理论见解,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始终是我们首先应该重视的学习内容;前人对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与具体见解构成了前人的心理观与心理学思想,它为我们追溯心理学的渊源提供思想资料,故我们应该掌握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

2.前人对心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

随着心理学的独立发展,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与深入,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包括积累起来的科学事实与理论学说逐渐增加,心理学史的成就史、发现史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是心理学赖以发展的学科自身基础。

因而心理学史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所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3.前人对心理学理论的各种争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由于研究困难,历史上的理论争论一直不断。

各学派的学派之争是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实,这些学派对于我们总结心理学的理论争论和了解当代心理学的现状都有帮助和启发,所以使我们心理学是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学科、临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心理学最初处于哲学范畴,随着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学科的发展,受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逐步变化着前人对心理现象分析的角度和观点,尤其是邻近科学(医学、解剖学、生理学、感官生理学、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等)的日益发展情况下,从科学思想上、研究方法上都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给与过有力的影响。

因此应把基础学科、邻近学科与心理学在发展上的联系作为心理学史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加以认真学习。

5.关于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的传统特点。

西方心理学发展史是一个各种文化思想、政治背景、经济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并带有各个国家特色的发展史,了解国际范围内心理学思想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特色也就成为我们心理学史的一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机能心理学)【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机能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3章机能心理学3.1 复习笔记一、机能心理学概述(一)机能心理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1)美国人的开放务实精神为广泛而快速地接受有用的外来思想和文化准备了条件。

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也会体现和反映美国的这种讲求实效的民族精神。

(2)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为科学心理学得到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物质保证。

2.哲学背景(1)实用主义是诞生于美国本土的哲学,是机能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2)杜威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而且也是机能心理学的先驱和创始人。

因此,他的心理观与其哲学思想必然是一致的。

(3)由于行动和实践在实用主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又称之为实践哲学、行动哲学。

反映在心理学上,心理学家们都认为心理学就是要关注心理的作用、功能和效用,认为研究意识的内容不如研究它的效用重要,值得重视的是心理的功能而不是内容。

3.科学背景(1)机能心理学以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科学基础。

进化论对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进化论对机能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进化论明确提出了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具有连续性的思想。

使得人们对人类心理的起源追溯到了动物阶段上,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开始研究动物的心理功能,并将其引进心理学实验中,促进了动物心理学的产生。

②进化论使心理学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

构造心理学的中心问题是对意识内容进行元素分析,而进化论使心理学家们开始转向了研究人的心理功能,即研究心理对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效用。

③进化论使个别差异成了心理学的中心研究主题。

由于变异是进化的基本规律,所以每个有机体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这样,对个别差异的研究就成了机能心理学家的必然主题。

4.心理学背景(1)德国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形式传入了美国,为美国的心理学家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从而为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外部条件。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行为主义)【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行为主义)【圣才出品】

第5章新行为主义5.1 复习笔记一、新行为主义概述(一)新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量心理学家参与战时的后勤服务工作,心理测验被广泛用于军官选拔、士兵筛选与分类等工作。

战后,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教育、司法等领域。

一时间心理学的知名度大增,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大大提高。

2.哲学背景(1)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使得新行为主义在不失客观性的前提下,得以探讨有机体内部的中介变量,使心理学进入了科克所谓的“理论时代”。

1930年代后期,逻辑实证主义在美国实验心理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操作主义操作主义是指所有抽象的科学术语都应该根据操作进行界定的观点。

通过操作性定义,内驱力、焦虑等理论术语可以转化为经验事件,去掉其形而上学的内涵,从而我们就可以接受它并加以研究。

行为主义正是在这一点上迎合了操作主义的观点,充当了操作主义的传播工具,使自身得以巩固并发展到新行为主义。

3.心理学自身的发展(1)古典行为主义的困境早期的行为主义体系存在着诸多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为了走出困境,发展出新行为主义也是古典行为主义内在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2)功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①吴伟士的动力心理学影响了新行为主义者。

a.吴伟士在1918年提出以S—O—R公式取代华生的S-R公式,试图弥补古典行为主义忽视有机体内部因素的缺憾。

这对托尔曼后来直面而不是回避有机体内因并提出“中介变量”不无影响。

b.吴伟士提出用机制和内驱力两个概念来解释人类个体行为的发生,他的这种动机观点影响了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赫尔。

赫尔提出了内驱力概念,并在其后期理论中越来越强调动机在行为中的核心作用。

c.吴伟士指出生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分层次的,二者不能相互取代。

这就促使行为主义者反思华生将情绪、思维等还原为“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的主张,克服生理还原论,从而注重对行为本身的研究。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1章内容心理学1.1复习笔记一、内容心理学概述(一)内容心理学产生的背景1.哲学为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确定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为心理学提供了思想、观点以及方法论。

2.19世纪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更直接地为心理学提供了材料、理论和实验技术。

(二)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冯特、艾宾浩斯和缪勒。

二、冯特内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实验心理学。

二是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1.冯特批判地继承了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发展的实验科学。

2.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生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一切,是那些由我们感官知觉到的身体过程;心理学是研究我们意识过程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和心理学合起来就包括生命现象的全部,它们研究一般生命的事实,特别注重人类生命事实。

3.冯特特别重视实验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意识过程更要注重实验方法的应用,做到科学的内省。

4.冯特认为尽管心理学与生理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心理学与生理学还是有区别的。

心理现象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不能从生理生活中发现对心理现象的解释。

5.冯特还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一种纯科学,他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

这种研究思路使心理学从一独立便脱离了社会生活,从而大大削弱了它的生命力。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1.冯特认为,科学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经验科学。

2.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3.冯特把经验分为两个因素,即所给予我们的内容和我们对这种内容的理解。

前者被他称为经验的对象,后者被他称为经验的主体。

(1)两种方向①在自然科学的方向上,它把经验的各种对象,从它们被设想的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特性方面来加以考虑。

②在心理学的方向上,它把经验的整个内容从它与主体的关系,以及由主体直接所赋予它的特性方面来加以研究。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6-18章)【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6-18章)【圣才出品】
(2)在精神分析所展现的图景中,非理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弗洛伊德在研究 与治疗实践中持理性观点,但却揭示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这给存在心理学提供了重要 的资源,使得存在心理学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情感、欲望等心理世界。
(3)存在心理学在接受精神分析的观点上是持保留态度的。存在心理学倡导从人的存 在出发,与精神分析从潜意识和性本能出发点不同。存在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和决 定论倾向,提倡在对精神分析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发展存在心理学。
(二)存在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存在心理学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兴起于欧洲,并在 50~60 年代发展于美国和英国。 相应地,存在心理学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1.早期存在心理学:欧洲 此时存在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宾斯万格、鲍斯和弗兰克尔。 2.后期存在心理学:美国和英国 (1)后期存在心理学的发展 ①20 世纪 50 年代起,存在心理学被引入美国。它在美国的首次系统阐述是沃尔夫的《价 值与人格:一种危机的存在心理学》。 ②四年后,欧洲移民学者索恩曼出版了《存在与治疗》一书。该书首次在美国讨论了欧 洲的存在心理治疗。但该书未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3 / 1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再四年后,由罗洛·梅等主编的《存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中的一种新维度》 翻译了欧洲存在心理学文献,并进行概述,成为存在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④1959 年,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举办了关于存在心理学的研讨会,参会论文由罗 洛·梅主编,以《存在心理学》为题出版。
1 / 1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பைடு நூலகம்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发掘来揭示人的真正面目。存在主义是一种关注存在的哲学运动。 ②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的影响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以人的存在为核心,在追问人如何成为独特的个体中,探讨了各 种经验,如内在冲突、自我丧失、心身问题等,对存在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影响 a.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中最重要的成员。他首创存在分析术语,对人的存 在进行了哲学层次上的卓越分析。他的思想尤其对宾斯万格和鲍斯等早期存在心理学家产生 了决定性的影响。 b.海德格尔从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入手:存在只能通过存在者而存在。在诸种存在者中, 只有人的存在即此在可以使存在显现出来。此在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存在于世界中,始终是敞 开的。 ④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 法国哲学家萨特发现,意识的存在始终超越自身,将混沌一片的存在本身虚无化。 a.“存在先于本质”,人始终在不断地生成变化,没有既定的本质。 b.人的存在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但与自由相并列,是承担选择后果 的责任。 c.人在自由中,有着相伴随的体验,即烦恼。人也可能逃避自由,进而自欺。 ⑤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主观心理学”的观点,反对当时精神病学中 流行的“客观心理学”。主观心理学采用现象学方法,来描述精神病患者的体验;不仅如此, 它还采用理解的方法,来理解患者自身。 3.心理学背景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

1西方心理学史笔记本笔记是本科生的教学笔记,与考研究生略有差异,我全文输入供学有余力者参考。

本人建议主要参考如下章节: 冯特的学说及对心理学的贡献行为主义的学说及贡献以及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主,另外主义托尔曼、班杜拉的理论) 格式塔学派以及勒温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发展学派-皮亚杰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的原因探讨引言: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古典文明)之前:古代文明一. 欧洲古代文明(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1. 时间: 公元前3500年 2. 地点: 巴格达南面3. 文明程度: 灌溉农业铜→青铜犁4. 文明的性质: 城市文明,商业文明.P.S 文明发展:苏美尔人.前2500年,闪米特人 萨尔贡 统一两喝流域,建立阿卡德帝国.前1700年,巴比伦帝国. <<汉穆比法典>>宗旨:伸张主义,消灭罪恶,保护弱者,保护商业.城邦制:有钱就可以建城市. 数学.占星数.宗教的文明(悲观色彩)文字( 契形文字→象形+声音=腓尼基人,23格辅音字母→希腊文:增加元音,形成希腊字母(二)埃及文明1.时间:公元前3100-3000年2.地点:尼罗河流域3.文明的特点:中央集权的农业文明. 文明很稳定,法老的话就是法律(三)克特文明(19世纪末,叫伊文思的英国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上发现了"克瑞索斯城"→文明的中心)又叫米诺斯文明1.时间:公元前2500年2.地点:地中海中心 地理特点→海上商业中心3.文明特点:(伟大,衣食充足,富有,无忧无虑)u 城市.建筑的特点:大村庄组成,城市不设防,不注重外表,追求舒适 u 宗教:不敬畏,祭品简单u 艺术:内容的精雕细刻.描述生活.风景 u 社会生活:男女平等.奴隶很少u 人生观:世俗的人生观→表现自己的完美个性二. 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一)形成时期(公元前800年-500年)1.前2000年,亚该亚人入侵希腊→迈西尼文明(吸取克里特文明)2.前1200年,多里安人进入希腊→希腊回到"黑暗时代"(部落政治),此时,腓尼基人进入地中海沿岸→海上强国是希腊劲敌了.3.前8世纪,希腊城邦开始崛起4.社会变革: u 自然农业→商业农业(产生"负债",奴隶).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反抗因血缘成为贵族的人u 经济发展→引起军事发展→重甲兵,贵族骑兵5.前594年的梭伦改革: P.S.↓君主政治 ↓寡头政治(X 个执政官)民主政治2 梭伦改革:归还债务人土地; :第一次允许无财产的公民参加; :规定陪审法庭:为雅典的民主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eg.陪审制前506年,克利斯梯尼改革.u 取消氏族血缘制u 建立500人会议制至此,民主政治在雅典形成6.斯巴达:集权的军事化国家(二)古典时代1.希波战争和雅典霸权的形成(前490-480)2.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泊里克利时代)(前461-429)3.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文明衰落(前431-404),前338年被马其顿征服(三)希腊化时代.(前336年-31年)1.亚历山大帝国时代. 前323年去世,33岁2.帝国分裂.埃及.马其顿.赛琉西3.文明的大融合4.幸福哲学时代5.希腊化时代科学成就实行私有制.u 数学 欧几里得 几何学 u 力学 阿基米德 流体力学 u 天文 阿利斯诺克 "日心说"(四)总结,促成希腊文明的因素1.文化传统2.地理特点 民主政治,法制体系(制度)3.经济基础 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心态)4.城邦制历史意义: 自由探究的精神.思想 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 多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体系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1. 从米利都学派到埃里亚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 伊奥尼亚(现:伊兹密尔) 前8世纪.城邦(一) 泰勒士(前585年)thales (顶盛年.约40岁)1.生平. 最早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七贤之一"2.哲学思想. (1).水是万物的本原(physis)本原是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万物都是由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那就是万物的元素.泰勒士创造了批评的传统. (2).万物有灵魂-物治论者(万物都有活性)不彻底的唯物论者 灵魂:生物有活力,活动的原则 提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但没有解决3.贡献 I.开辟了一条自然主义的传统,从它开始形成了一种自然主义范式 II.批判的传统由此形成(二)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前560年)1.生平. 测绘过地图;制作日晷2.哲学思想.(1)本原是"无限者","不定者".(2)宇宙生成论.不定者是运动的,运动中产生对立面,如"热""冷"(3).宇宙是无数的,是运动变化着的 (4).模糊的进化论. 用到生物化石-是一种科学思维3.贡献 I.尝试着用一个抽象的共同属性来概括事物的统一性.II.引进对立面的运动来解释事物的发展 III.有模糊的进化论思想(三) 阿那克西美尼(前546年,Anaximense)1.生平.2.哲学思想 (1).本原是"气" (2).因为凝聚和稀薄化而产生对立的运动 气凝聚后,成为风,云,土,水,石头 气很稀薄了,则成为火(3).物活论者 灵魂也是气3.贡献 I.初步形成对立面运动的思想.为赫拉克利特打下基础 II.尝试精神与物质的统一3 总结,米利都学派: 没有说明运动的起源 没有说明运动是从何而来 本原是如何形成万物的.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强调运动变化 ph of becoming 生成哲学 范式- 经验主义强调静止 ph of being 存在哲学 范式二 理性主义(一)毕达哥拉斯1.生平(pythagorus 前530年) 生于萨摩斯岛,迁居意大利的克罗顿2.毕达哥拉斯学派(1).集宗教.哲学.政治于一体的社团,要求团员为之献身,先秘密后公开的-团体特点(2).团体的宗教与政治主张 主张民主.法制(成文法)(3).团体的分裂与发展: 公元前500左右,团体解散;公元前450年,彻底解散公元前400年,恢复活动,数百年发展之后分裂成两派. 即:清规戒律派,天文、数字、医学派.(二)毕达哥拉斯哲学思想1.灵魂轮回说与净化说 源于阿尔卑斯教(埃及→克里特→色雷色) 清规戒律:用体育,音乐来净化体育:欲的清心→灵魂→生理学 音乐:灵魂-数学2.关于数的理论 (1).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由数演化而来的,数的原则统一了整个世界(2).奇偶数研究 奇数 平方数 有限 →火 偶数 立方数 无限 →气 虚空(3).和谐说 I.音乐-形体 (黄金分割) II.宇宙和谐(数量关系) III.美德.善.神都是和谐IIII.和谐是绝对的.静止的,是物体按一定的数量关系组成,这数量关系是不克改变的,永恒的,即整个世界都是永恒的.(4).不足与贡献 不足:很多地方不足,混乱的,有的甚至不能自圆其说(略)贡献: I.形成科学思维 具体-一般 II.丰富了辨证法的素材,提出几对对立概念 III.理性主义的萌芽总结:毕达哥拉斯学说是原始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有价值的深刻的洞见,自发的辨证法因素和科学思维的奇特结合三.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1.生平(heraclitus,约前500年) 生于伊奥尼亚的爱弗斯2.哲学思想 (1).伦理学 强调法制,反对多神制,反对灵魂轮回说,反对宗教,瞧不起平民与贵族:提出道德,幸福与真理.知识相结合的伦理关.困境 (2).火和逻各斯 I.万物皆火.火是运动,变化的,与万物是相互转化的,变化与转化的规律便是逻各斯. II.火是形成万物的? 活火运动(宿命论):1.上升 稀薄化-土-水-火 2.下降 浓厚化-火-水-土 :形成万物 火的创造便是火的毁灭,火的毁灭便是火的创造 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III.逻各斯只能为理性所认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3).一切皆流和对立面的和谐与斗争 becoming 范式-对立面的和谐与斗争 I.一切皆流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流"(是诡辩,陷入不可知论)II.对立面的运动 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把它分成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便显露出来了.对立-和谐.(只有对立,才会有和谐) (4).真理的相对性3.不足与贡献赋予逻各斯神秘色彩上升,下降的循环论将陷入宿命论.4 贡献:I.形成"生成哲学",形成了一种解释世界的新范式 II.初步提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III.提出一种新的伦理观:道德,幸福和知识.真理相统一的心伦理观,为认识论和伦理学成为哲学议题打下基础四.爱利亚派(一)赛洛芬尼(Xenophanes,前530年) 哲学思想-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形式1.并不反对宗教.反对多神论和神人同形同性论 主张"一神论"2."一神论" 神是唯一无二的,全能,无所不在和绝对不动的,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它可以毫不费力地左右一切.宇宙万物就是一体,这一体就是神.(二)巴门尼德1.生平2.哲学思想 (1)"存在"与存在学说 "非存在"或"不存在"是不存在的."能北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统一的"(思维) 把事物统一,完整和静止的一面抽象概括,并加以夸大而形成的一般概念--"存在"(2)存在的特点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存在,它是一个充实体,中间无空隙. 特点: I.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无始无终的 II.唯一无二,不可分割,没有虚空是连续的统一 III.不动的(因为没有虚空,没有空间动IIII.是一各滚圆的球体,有最后的"边界"(3)维理主义 感觉的只是不可靠-虚幻之见(4)对辨证法的贡献: 概括出一些对立面: 本体-现象 真理-意见 个体- 永恒- 运动-静止连续-间断 可分-不可分3.贡献:存在哲学的创始人;理性主义奠基人;形成一种'逻辑论证';并对辨证法有特殊贡献.(四) 芝诺(zenon,约前490-430年)1.生平2.哲学思想 类似巴门尼德3.贡献: 发展了巴门尼德的辨证法 I.否定'多'的论证 II.否定'动'的论证'概念辨证法' 二分辨:一物体只能走到中点的中点,永远达不到终点'飞矢不动'.'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追龟辩二 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哲学思想一. 阿拉克萨可拉(Anaxagorals ,前500年至428)(一)生平:执政官波柏立克利的朋友和老是,随之沉浮,从"不敬神"之罪被逐(二)思想 1. 种子说:万物都有种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性质上是不同的.(不运动)"一和多"的统一2. 奴斯说:机械的外因论(第一推动力) - 无奈的选择.3. 感性-理性关系 继承赫拉克利特二.恩培多克勒(Empedcles,前495-前435年)(一)生平.出生于西西里岛(二)自然科学的贡献: I.西西里医学派创始人 呼吸的理论~~滴漏器~~空气是物质 II.生物进化论:发展于阿那克西曼德."随机的变异和偶然的胜利","适者生存"影响亚里士多德(三)哲学思想1.四根说:水,火,土,气-不动的,永恒的,不能转化的2.爱憎说3.流射和孔道说:I.万物(与感观孔道结合~~感觉)~~篡本 II.流出物进入血液~~思想~~血液激动说~~笛卡尔"身心交感论"~~波纳的神经纤维振动说 III.经验主义思想创始人我们是通过观测,通过对进入我们感觉器官的复制品的观测来认识事物的.思维不能产生新的东西,只能对经验的成分重新排列感觉是只是的唯一来源,但要借助理性认识来超越.54.贡献: I.原始的知觉学说和经验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工作预示感观机能心理学的产生II.提出"适者生存"的原始进化论思想二. 岛基伯和德莫克里特德原子论(1)生平 (2)哲学思想 1.原子论:世界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存在和存在) ~~ 有无充实性. 原子德性质:I.性质上无差别,运动德II.差别仅存在量德方面,形状,排列,体积 ~~ xi 形象. 原子何以形式万物 ~~ 必然性 ~~ 宿命论 物质何精神德关系.(3)贡献: 对心理学,"还原论"."决定论"是最基本的理论.它的负面影响是它的机械性何形而上学.(二)影象说1.基本观点 界定了认识的对象是:原子何虚空 感觉:感观何影象的结合 ~~ 理性2.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感性 ~~暧昧的认识 (升华/深化)理性 ~~真是的认识3.色,声,味的约定说 ~~ 影响到17世纪的霍布斯何洛克我们的思维是被限定在大脑中对影响进行加工,我们布知道影象是不是实物精确的反映,故布知道是否认识错误.贡献:形成直观消极的反应论,朴素概括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三)政治与伦理观政治: (1)强调法制,更强调伦理 (2)提倡中等财富,反对两级分化伦理观: (1)否定上帝 (2)生活指导:追求快乐,回避痛苦3.智者派的哲学思想一.智者派产生民主政治的产生 松散的团体 "是批发或零售灵魂的粮食的人 ~~ 柏拉图二.共同倾向.1.人文(本)主义:不关心自然,关心人和社会的问题.促进了古希腊哲学从世界本原问题向关心人性和人类幸福的问题的转移2.政治主张:反对自然论,主张约定论3.哲学倾向:I.反对理性主义认识起源于感觉,认识.知识就是感觉 ~~ 主观唯心主义.,知识的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导致主观经验心理学的产生~~影响:人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人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对"心理治疗"的影响II.反对存在主义 强调变化~~相对主义~~人性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沙文主义,认为文化各有其存在价值)~~伦理,道德,政治相对主义三.普罗太戈拉(前481~前411年)1.生平2.哲学思想 (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太戈拉命题 I.柏拉图的解释:把事物的显现与感觉当成一回事了,"我感到的就是世界本身".夸大感觉作用II.反理性主义,反存在主义~~相对主义 III.反"神意说"~~人本主义(神是万物的尺度IIII.约定论 (2).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性和实践,此外,还应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人性是相对立,可塑造的. (3).至于神,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暂的~~虚无主义四.高尔吉尔(Corgias 前483~前375年)1.无物存在.(驳巴门尼德)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驳巴门尼德)3.即使有物存在,且可知,也不能把这样的知识传给别人. "我怎能用语言把我知道的颜色告诉尼呢" 因为耳朵听到的仅仅是声音而不是颜色.~~心理,经验的主观性,个人性6 五.智者派的贡献:I.提出了思维和存在,思维和语言,语言和存在的关系 II.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赫拉克利特的生存哲学(反存在主义),最终导致非常强调主观,现象,经验的哲学. III.对人本主义思想的贡献IIII.激励.促进了苏格拉底底道德哲学赫柏拉图底古典理性主义底产生4.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底理性主义与存在主义哲学一.苏格拉底1.生平2.主要哲学思想 (1)自知自己无知 I.什么是知识,知的标准:认为知识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的,反对智者派的"感觉就是知识"/ II.知识获得 知识从神而来的,世界是神安排的,应该研究事物的目的.提出:先有信仰,然后才有知识,才有理性(2)美德就是知识 苏格拉底总在探究普遍的伦理原则(美德的最一般的性质)柯尔伯格: 前习俗水平:服从;利己主义;习俗水平:好孩子;维护权威;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普遍的伦理道德美德就是善的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关于善的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这个概念的知识 ~~论理学建立在知识论上理性主义的伦理学:I.知识放在道德首位II.理性作为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3)如何培养 善是先验的 ~~ "精神助产术"归纳法 ~~ 一般定义:I.先让人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观点II.层层追问,使之陷入矛盾III.进一步归纳,一般定义(正确观点)(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法)3.贡献:(1)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目的论的创始者.(2) 道德哲学的创始者("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人间"~~西赛罗)(3) 与柏拉图一起创建古典理性主义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1.生平(前428年~前347年)2.思想源泉:理性主义及存在主义哲学:I.相对主义(智者派) 虚幻世界,现实世界,可见世界(意见)流动理论II.数的思想(不变,永恒)苏格拉底存在的思想 理念世界,永恒世界,可见世界3.理念论和宇宙诞生说 (1)理念论 I.理念是真正的是在感知的世界是虚幻的(赫氏)II.真正的实在氏不变的,永恒的~ 数的理念(概念)~ 道德的理念~ 理念不仅存在于道德领域,存在于一切领域~ 存在于人的心灵之外的~ 理念世界~~唯一,真实的世界 III.虚幻(现实)世界~~理念世界 IIII.原型赫篡本 ~~ "分有说" ~~ 理念不仅是原型,同时也是个别事物追求目的. 原型:一般概念(具体概念):我们知觉到的是对事物的篡本IIIII.以善为统率的目的论体系 *具体事物的理念 I.本体论:万物的本原,最高的理念 *数学和科学的理念 善. *艺术和道德的理念 II.认识论:认识的最高目的,也 *善的理念 是其他理念追求的最高目的.(2)宇宙生成说:构成世界的基本成分 I.理念. 真正的是在具体事物 存在与非存在的结合"物质" 绝对的非存在 II.巨匠造世说4.知识论和认识论 (1).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 I.知识的标准:普遍的,真实的,永恒的 II.知识的对象:理念世界 III.获得途径:理性(心灵的功能) 理性的基础之上~~理性主义(2).认识的等级 当一个人根据辨证法,企图只用推理而不用任何感觉,以求达到事物的本身(理念),且一直坚持吸取,直到通过纯粹思想,而认识善本身之后,他就达到可知世界的极限,这一思想的进程叫辩证法.认识对象 心理机制 相应的知识or 学科 可知世界 善or 直接隶属善的概念 理性 辨证法 数理理念 理智(知性) 数学科学 知识不可知世界 实际事物 相信 常识 事物的肖像 猜测 错觉(幻觉) 意见7(3).认识就是回忆理性如何认识理念 ~~ 灵魂轮回的神秘 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生活在理念世界中 身体玷污,遗忘知觉表象(感觉世界) 联想律(相似,接近)(4).教育 对幼儿进行摇摆和抚慰~~掌握内在混乱 体育,音乐,诗歌~~掌握身体和灵魂的低级部分天文学,数学~~掌握外部世界 辩证法~~世界的秩序和善5.灵魂学说 (1)灵魂学说 1知~~智慧~~统治者(过程智生活-不朽) 2意(意气,意志,情感)~~勇敢~~武士-非永恒的 3情(欲望)~~节制~~劳动者 123.相互协调,形成正义 (2)心理动力 I.贬低快乐II.有些享乐是健康的,审美的 抛弃的过分限制的理智生活 5.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和生活的哲学一. 生平 二.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特点 新思和图尔明 第一对范式冲突三.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 I.逻辑学:求知的工具 II.理论科学:第一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心理,求知本身 III.实践科学:行为标准:政治,伦理学 IIII.生产科学:技术,诗学 1.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批判 2.实体说 个别事物:第一实体 种,属:第二实体3.四因说 对事物的理解只能从事物本身去找元音,质料因.形式因(本质).目的因,动力因4.潜能与现实说 潜能~~现实:运动 第一推动者(吸引):形式的形式四.自然哲学. 1.关于运动和时间,空间 2.宇宙说利生物阶梯说 (1)宇宙说: *地球由土,水,火,气这四个元素组成 促进了炼金术,又推动化学 *天上的物体由"以太"组成~~后来的"太以"(the one)*地心说 ~~ 托勒密地心说 空间有限;形式的形式在有限空间外 (2)生物阶梯说 动物分类:物种不变说生物阶梯:*植物灵魂 *感觉灵魂 知觉 *理性灵魂 灵魂式形式因.五.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灵魂说)1.认识对象是客观的2.认识起源于感觉,白板说3.灵魂学说: 特殊感觉 形成意象 视 图 略 I.信息加工的模型 II.*认识功能 *动(欲)求功能:感情.欲望.意志.动作III.动机分类 感性(觉)灵魂:快乐~~痛苦~~欲望(即时,意象)~~快乐原则理性灵魂:理性~~善,恶~~愿望~~善,长远的~~现实原则六.逻辑学.形式逻辑 七.政治伦理学说八.贡献 1.生存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的创始人2.<<灵魂论>>一书多种具体学科的创始人 6.原子论哲学的发展和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衰落一.原子论哲学的发展1.伊壁鸿鲁的原子论(原子偏离说和偶然性)和快乐论(非享乐主义,非禁欲主义~~伦理观)(前341~270年)2.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前99~55年) 人类和社会文明的起源二.衰落1.斯多亚(葛)派!=禁欲主义(芝诺,幸福哲学,治疗哲学) *过理性生活 *顺应自然(本性,理性)2.怀疑主义(皮浪) *世俗主义(个人幸福) *神秘主义 7.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医学(生理学)一.阿尔克美德(前500年左右)发现了神经和中耳管二.恩培多克勒 呼吸理论 四根说~~四液说~~系统化~~决定了人的体制,健康三.希波克拉底 四.亚历山大城派 五.盖论(公元130~200年) 集大成者~~16世纪被推翻区分大脑,小脑(运动) 灵魂的分类型~~四种8 第二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背景 宗教:I.基督教:*天主教 *车正教 II.伊斯兰教 III.犹太教 民族国家的兴起~~教会二.哲学 1.早期.1000年以前 奥古斯丁.教哲学 2.盛期.1000~1300年 阿奎那的经院哲学3.后期1300~1453年 唯名论*罗吉尔,培根 *邓斯,司各脱 *威廉,奥卡姻 文艺复兴1300~1600*但丁 人的自由与爱 *薄伽亚 全面发展的人 *瓦拉 意志自由论 *皮科 人的尊严 宗教神学:*创世说. 时间开始,上帝创造物质,再创其他 *原罪说 亚当,夏娃 *救赎说 *来世赏罚说 *天启说:理性源于信仰 奥古斯丁:三位一体的论证(改造柏拉图的) 阿奎那:改造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发展成经院哲学.三.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的发展(一)早期.1.奥古斯丁(354~430) (1)论证了怎样根据上帝的启示,通过内省来理解灵魂,了解上帝(2)论证了灵魂的三种力量,记忆力,理解力与意志和三位一体三个位相统一.2.伊本.西那的官能心理学 P148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的伊斯兰理解和发展)(二)盛期.1.基督教体系内的心理学思想 P156 圣波纳焚图拉(1121~1274年) 阿奎那2.大众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 I.对妇女,性的压抑和浪漫主义爱情. 厌女症 圣耶罗默(340~420)反抗 浪漫主义爱情 II.个人主义的成长 *个人差异心理学 *个人全面发展 ~~~ 秘教,伦理学 ~~ 经院,文化 ~~ 人文主义的发展(三)晚期和文艺复兴1.奥卡姻2.文艺复兴: *达.芬奇(1452~1519) *特勒肖(1509~1588) *斐微斯(1492~1540) 机械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思想,经验主义 弗兰西斯.培根 -- 经验主义始祖基本思想:I 经验高于理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起源 II.方法:观察,试验~~分析~~归纳 III.(唯一途径)第三章 17世纪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引言 科学革命一.17世纪的"新宇宙"(物理与天文学革命)1.哥白尼(1473~1343) 波兰 1543年<<天体运行论>>,是天文观察和数学演绎的结果2.开普勒(1571~1630) 天体运行三规律,是归纳法与数学方法的结合3.伽利略(1564~1642) 发现了望远镜~~观察~~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数学: *奠定了地球物理学 *另,天体物理学 牛顿将之统一4.1628年,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笛卡尔,人是机器5.笛卡尔.世界(自然)有规律,人能认识规律. 数学演绎法~~理性主义哲学6.培根. 世界有规律,人能认识规律 观察~~归纳法~~经验主义哲学7.牛顿.天体与地球物理合二为一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宇宙,自然~~机器,服从于必然(数学规则)二.18世纪初的平静 (启蒙运动~~科学,理性) 博物学的发展三.1770~1850年 化学革命 工业革命,1763年 瓦特1.拉瓦德(1743~1794)氧化实验 化学建立在科学之上2.道尔顿(1766~1844)提出原子论3.贝采尼乌斯(1799~1848)电解实验,把电流和符号系流进化学4.1828年,维勒 合成尿素(有机物) 统一了物质与生命现象5.巴斯德 发现细菌 四.1850~1914年 生物革命。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6章新的新行为主义6.1复习笔记一、新的新行为主义概述(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1.行为主义的危机(1)古典行为主义由于对意识的极端怀疑态度和机械论的观点而招致了心理学界的猛烈抨击。

而新行为主义者在方法论上过于拘谨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理论观点的实质上仍然对意识持否定态度。

(2)在新行为主义后期,以动物学习理论推论人类学习的局限性日益暴露,逻辑实证主义也面临着新一代哲学家的挑战。

为此,行为主义的发展必然面临着新的危机。

2.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接近原理和强化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理论。

早期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学习。

他们对认知因素及其过程的承认,保证了第三代行为主义者们所提出的学习理论体系的社会性质。

从而为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认知革命的影响(1)认知革命以历史的方式论证了对内部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合理性,并在理论假定上隐含着它承认内部因素及其过程存在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使行为主义者突破其传统信念的狭隘性,开始探讨内部因素或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认知革命为处于危机之中的新一代行为主义者提供了一种选择,即从新的心灵主义研究趋势中汲取营养,建构出能够包容意识因素并说明其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新的行为主义体系。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定和科学思想与行为主义完全相同,可以满足行为主义者的这种理论要求。

(二)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班杜拉,其他的代表人物有罗特、米契尔和斯塔茨。

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一)三元交互决定论1.关于人性及其行为的因果决定模式,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

他认为,在个体、环境、行为这三个因素之间,每两者都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决定个体功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

2.在三元交互系统中涉及三对双向交互决定的过程:(1)个体与行为之间是相互决定的①个体的内部因素如期待、信念、自我知觉等会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②个体的行为结果也会调整、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情绪、态度等内部因素。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存在心理学)【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存在心理学)【圣才出品】
事、存在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 1.在心理学的科学观上,存在心理学坚持人文科学的观点。存在心理学认为自然科学 路线忽规了人的内心世界,无法反映出人的整体面目。 2.不自然科学心理学相比,存在心理学借鉴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以人的存在为核心。 这就意味着: (1)人不世界是丌可分的整体。人始终处二不世界的兲联乊丨,存在心理学以在世存 在来表明人的存在的这种本质。 (2)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丧别的呾发化的。 (3)人在世界丨幵非被劢地承叐一切,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幵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仸,

它还采用理解的斱法,来理解患者自身。 3.心理学背景 存在心理学的心理学根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它的代表人物最刜都曾学习戒研究过精神
分析,他们都从精神分析出収,借劣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迚行改造。 (1)从思想兲联上看,存在心理学家不精神分析学家的交汇点在二他们都探讨了人的
生存困境。精神分析为存在心理学展现了一幅处二挣扎丨的人的图景。 (2)在精神分析所展现的图景丨,非理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弗洛伊德在研究
不治疗实践丨持理性观点,但却揭示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这给存在心理学提供了重要 的资源,使得存在心理学能够更深入地探究情感、欲望等心理世界。
(3)存在心理学在接叐精神分析的观点上是持保留态度的。存在心理学倡导从人的存 在出収,不精神分析从潜意识呾性本能出収点丌同。存在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呾决 定论倾向,提倡在对精神分析迚行改造的基础上,収展存在心理学。
1 / 35
圣才电子书

(2)存在主义的影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它反对对人做还原呾机械的解释,力图通过存在
的収掘来揭示人的真正面目。存在主义是一种兲注存在的哲学运劢。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圣才出品】

第12章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12.1 复习笔记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对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产生,分析如下。

(一)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思想1.客体关系理论是从弗洛伊德那里发展而来的,弗洛伊德既提出了本能、驱力等概念,也最早提出了“客体”概念。

2.当弗洛伊德的伊底、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观形成之后,即当他开始关注“自我”问题以及它与外在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时,他才真正开始对客体关系进行描述。

弗洛伊德主要是通过驱力的释放来理解客体及客体关系的。

3.弗洛伊德没有阐释客体及客体关系的所有含义,也没有像后来的学者那样强调客体关系,但他所创造的这些概念和术语为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提供了基础和初始观点。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尽管弗洛伊德认识到了客体关系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将其发展为完善的客体关系理论。

与他同时代的费伦茨、亚伯拉罕和琼斯等人,在驱力模式下,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他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启发了克莱因和费尔贝恩等人,最终实现了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1.费伦茨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与分析师的关系,他对于分析师与病人之间互动关系的见解启发了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家。

2.对客体关系学派影响最大的是德国精神分析学家亚伯拉罕,他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贡献是对前生殖欲发展阶段的研究。

亚伯拉罕认为,前生殖欲阶段的客体是“部分客体”,他详细研究了与部分客体的口欲和肛欲形式的关系。

他的这些思想尤其是他关于部分客体和内部客体的观点,对于克莱因创立她的客体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琼斯作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创始人,对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不仅在于直接提出了某些客体关系的观点,而且直接推动了客体关系学派的形成。

(1)他的儿童精神分析学的某些研究为克莱因等人的客体关系理论奠定了基础;(2)他认识到克莱因等人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他们提供了各种支持,最终使得英国成为客体关系理论的发源地。

4.克莱因对客体关系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她并没有完全抛弃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是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及具体见解,关于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成就,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以及心理学与基础科学、临近科学在发展上的联系,西方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及传统特点)第一章西方心理学史的起源一、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倒古代希腊,甚至更早,那时人们通过神话对宇宙进行描述和解释,对人性的传说则是未来的心理学。

古希腊早期哲学孕育了两种重要的理智张力——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存在主义与形成主义。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主要围绕本体论(世界是什么)、认识论(能否及如何认识世界)问题探讨心理现象,通过冥想辨认出并解释了一系列突出的课题,并得出一些心理学理论。

二、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1、医学与心理学希波克拉底加仑2、天文学与心理学唐德斯提出人差方程式复合实验与反应实验3、物理学与心理学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4、生理学与心理学关于脑机能的研究加尔的颅相学、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局部切除和刺激法)、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运动和感觉中枢的发现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贝尔—马戎第定律(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赫尔姆霍兹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测定(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从而打破了心理或灵魂不可实验和测量的神话)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赫尔姆霍兹的视觉三色说、听觉的共鸣说,海林四色说第二章内容心理学意识的组成一、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个体/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冯特把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但是认为心理学同哲学关系密切,认为心理学源于哲学。

冯特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认为心理学并非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心身平行论)。

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实验内省法1、冯特设想的心理学的任务是对经验或意识的元素进行分析和结合,并探讨心理复合的规律。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古典行为主义)【圣才出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古典行为主义)【圣才出品】

第4章古典行为主义4.1 复习笔记一、古典行为主义概述(一)古典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1)行为主义产生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行为主义的研究迎合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需求。

(2)行为主义是美国民众在理想世界中所追求的。

(3)行为主义是进步主义的产物。

(4)美国的反理智运动为行为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2.哲学背景(1)机械唯物主义①自然科学影响的哲学思潮就是机械唯物主义。

笛卡儿和拉美特的机械论的观点对华生的机械论产生了影响。

②彻底的决定论者霍尔巴赫认为,人的善恶是外部环境造成的,这与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如出一辙。

(2)实证主义①实证主义者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只能建立在可观察到的事实的基础之上,实证方法是最科学的认识方法;存在于经验范围之外的一切都是不能证实的,不是实在的东西。

②华生认为意识是无法证实的,从而把它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他废除了内省法,只采用观察法、实验法等客观实证的方法,这都是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

(3)新实在论①新实在论者认为心物之间的区别只是关系上的区别,并非质料或实在的差别,他们提出了的直接呈现论为古典行为主义混淆意识与行为的界限,把内在的心理活动看作行为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

③新实在论者提出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进行逻辑的概念分析,帮助人们把含糊而复杂的问题弄得更加明确,更加清楚,消除人们理智上的困惑。

这种方法论已为古典行为主义的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特别是在既是新实在论者又是古典行为主义者的霍尔特理论中体现得最明显。

(4)实用主义①实用主义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实用主义哲学家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他们认为实践和行动概念在哲学中应具有主导地位。

②古典行为主义以可观察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方法为中心,以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作为心理学的根本目的,这都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现象学心理学
15.1 复习笔记
一、现象学心理学概述
(一)现象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现象学哲学
(1)现象学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在借鉴其老师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后提出了现象学哲学。

其目的是试图通过对人的内在纯粹意识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一门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严格科学的哲学。

①“现象”是指“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

这意味着,现象背后并不存在本质,现象即本质。

因此,现象学从显现出的现象出发,描述其本质,而无需像实证哲学一样,从现象背后去寻找本质。

②现象学使得我们直接面对呈现给自身的意识经验。

因而“面向实事本身”成为现象学的核心精神。

(2)对现象学心理学的影响
现象学哲学对现象学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和意识观方面。

此外胡塞尔还通过生活世界等观点影响了现象学心理学。

①在研究方法上
胡塞尔提出了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步骤。

悬置和本质还原等方法经过改造,最
终落实到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实践中。

a.悬置也称“加括弧”,是指将我们所有先在的观点搁置起来,存而不论,以直接面对呈现出的现象。

b.本质还原是指从个别对象出发,通过想象变更等技术达到本质。

c.先验还原是通向先验现象学的道路,但对心理学的影响较小。

②在意识观点上
a.胡塞尔发展了布伦塔诺的思想,认为意识具有意向性本质。

意识并非独立的存在,而是能够超越自身与对象相关联。

胡塞尔由此反对笛卡儿的二元论观点。

b.胡塞尔认为,笛卡儿人为地划分出意识与物质两类不同的实体,坚持二者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其实这条鸿沟并不存在。

意识的意向性具有意向作用-意向相关项的结构。

意向作用起到构造的作用。

意向相关项则呈现为带有背景的核心。

②胡塞尔还通过生活世界等观点影响了现象学心理学。

胡塞尔在晚年指出,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直接体验到的世界。

它是自然科学所构造出的科学世界的基础。

这个观点对现象学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早期人文科学心理学
(1)意动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是现象学心理学最重要的心理学背景。

布伦塔诺提出了意动心理学为现象学心理学的人文科学主张奠定了基础。

①在研究对象上,布伦塔诺提出意识具有意向性本质,这成为现象学心理学的核心主题。

②在研究方法上,布伦塔诺提出内部知觉的观点,以确保得到原本的心理现象,为现象学心理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③在布伦塔诺之后,斯顿夫在音乐心理学领域进行了实验现象学的研究,成为现象学心
理学的实验现象学研究取向的先驱。

④符茨堡学派也对现象学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象学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米肖特早年师从屈尔佩,逐渐发展起实验现象学。

(2)狄尔泰的文化心理学
狄尔泰的文化心理学对现象学心理学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

狄尔泰认为,描述(或理解)心理学以我们所体验着的结构关系为出发点,无需任何先在的假设。

狄尔泰倡导一门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因而成为现象学心理学的重要先驱。

(3)詹姆斯的人文心理学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是开放的体系,他对现象学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人文心理学思想方面。

①他反对当时心理学中元素论的做法,将之称作“心理学家的谬误”。

②他研究了大量为当时心理学所忽略的主题,如意识流、自我、情绪、宗教经验等,而这些恰恰是现象学心理学的关注所在。

③他在研究这些主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直接经验的描述方法,这与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发展
现象学心理学可分为欧洲现象学心理学和美国现象学心理学。

1.欧洲现象学心理学
(1)哥本哈根学派
①卡茨、鲁宾、雷韦斯和扬施等学者接受了当时在哥廷根大学的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使哥廷根成为实验现象学的重要阵营。

②卡茨在颜色、触觉、味觉、饥饿与食欲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

鲁宾的图形与背景研究尤为著名,在回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后,他与后继者弗洛姆和拉斯马森等人形成了现象学心理学的哥本哈根学派。

该学派在1920年至1960年代间在丹麦心理学界处于主导地位。

(2)法兰西学派
法兰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梅洛·庞蒂和萨特,他们在其思想发展的早期进行了现象学心理学的工作。

梅洛·庞蒂研究了行为和知觉等,萨特研究了想象和情绪等,对现象学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荷兰学派
20世纪40年代起,现象学心理学在荷兰取得了较大进展。

尤为突出的是乌特列支大学的伯伊滕蒂克、范伦内普、林斯霍滕等。

他们在情绪、运动、心理测验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贡献,形成了现象学心理学的荷兰学派,并对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比利时学派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米肖特是屈尔佩的学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转向实验现象学,并在鲁汶大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团体。

他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因果知觉实验研究,他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2.美国现象学心理学
(1)美国本土学者的努力
①1924年,扬曾发表《现象学观点》,提倡现象学取向的心理学,但由于被学界忽视,没有产生影响。

②1941年,斯尼格发表论文《心理学的现象学体系之需要》,美国现象学心理学开始起步。

斯尼格与库姆斯合作,出版《个体行为:心理学新的参照框架》等著作,对推动美国现象学心理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迈克劳德在这一时期做了大量工作,被称作“美国的现象学先生”。

④1958年,罗洛·梅等主编《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中的一种新维度》,介绍了欧洲心理学中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观点。

⑤1963年,罗洛·梅在里斯大学召开了题为“行为主义与现象学”的会议,会后出版了沃恩(主编的《行为主义与现象学:现代心理学的对立基础》一书,继续推动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发展。

(2)欧洲移民学者的努力
①德国移民斯特劳斯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肯塔基州的莱克星顿举办了多次“纯粹与应用现象学”会议。

②荷兰移民范卡姆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他在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的迪尤肯大学协助创建了心理系,并于1962年开设存在-现象学心理学课程,培养研究生。

他研究了感到被真正理解的经验,发展出经验的心理现象学方法。

(3)迪尤肯大学的贡献
迪尤肯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起,成为“新世界现象学心理学的重镇”。

①乔治在范卡姆的基础上,将迪尤肯大学的现象学心理学发扬光大,他主编和出版的书籍以及创办的杂志标志着作为一种运动的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形成。

②乔治提出经验的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成为心理学中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乔治和诸多同事的努力下,迪尤肯大学成为世界现象学心理学的中心。

(三)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形态
现象学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四种较为典型的理论形态。

1.思辨的现象学心理学
思辨的现象学心理学主要盛行于哲学心理学领域,采用思辨的研究方式,来考察心理的本质。

以梅洛-庞蒂和萨特为代表。

2.实验的现象学心理学
实验的现象学心理学延续了欧洲早期的实验现象学传统,主要盛行于实验心理学领域,采用实验的研究方式,来发现心理的本质结构。

以卡茨和米肖特等为代表。

3.经验的现象学心理学
经验的现象学心理学在当前现象学心理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受到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通过访谈等方式,来获得心理的本质结构。

以乔治等为代表。

4.解释的现象学心理学
解释的现象学心理学主要受到迦达默尔等人的解释学的影响,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打开新的意义世界。

在当前尚处于发展中,较为突出的实践者有荷兰学派的一些成员如林斯霍滕等,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中的冯埃卡茨伯格等。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
现象学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人文科学。

1.现象学心理学要忠实于心理现象的原本性
(1)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的“面向实事本身”的精神,从所给予的经验出发,悬置任何假设进行研究。

(2)现象学心理学反对任何形式的还原论。

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以被试的原始材料为出发点,进行忠实于事实的分析。

2.现象学心理学关注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