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内部企业竞合关系研究_李健

合集下载

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的关系和优缺点比较

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的关系和优缺点比较

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的关系和优缺点比较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对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的关系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企业集团与战略联盟的关系企业集团是由多个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合并或者收购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往往属于同一产业或者相关产业,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业务联系和资源互补关系。

而战略联盟则是不同企业之间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合作关系,它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组织形式,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可以是同一产业也可以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联合组成。

在实际运作中,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往往会合作共生。

企业集团可以通过与不同的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拓展,进一步实现集团整体效益的提升。

而对于现有的战略联盟来说,加入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可能能为其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机会,从而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地位。

二、企业集团的优缺点企业集团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效应明显。

企业集团的规模往往很大,并且涉及多个产业和领域,因此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风险分散。

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相互依存,一方面可以共享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布局降低整体的风险。

3.资源整合和共享。

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源可以相互整合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品牌溢价。

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往往可以通过联合打造统一的品牌形象,实现品牌溢价,提升整个集团的市场影响力。

然而,企业集团也存在一些劣势:1.管理困难。

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往往独立经营,管理层次复杂,很难实现统一管理,容易出现内部矛盾和冲突。

2.创新受限。

大型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有限,往往陷入官僚体系,创新力不足,缺乏灵活性。

3.成本过高。

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内部协调和沟通,成本较高,而且往往会出现利益的纠纷。

三、战略联盟的优缺点战略联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互补。

建立新型的企业“竞合关系”

建立新型的企业“竞合关系”

建立新型的企业“竞合关系”
芳芳
【期刊名称】《企业天地》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去年,彩电行业传出全面亏损的消息,这委实让人担,比。

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方面是近年来各彩电生产厂家为争夺市场份额,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结果,多败俱伤,大家都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总页数】1页(P50)
【作者】芳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3
【相关文献】
1.淡储:从争到合的演变——厂商有待建立新型竞合关系共同面对化肥商业淡储 [J], 中国农资传媒;张涛;陈熙;徐骞
2.探析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的建立 [J], 岳洪雷
3.构建新竞合时代新型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的协调发展 [J], 卢珍菊
4.建立新型的企业“竞合关系” [J], 芳芳
5.推进电信企业建立竞合关系 [J], 王学人;张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竞争性趋同的博弈分析

区域竞争性趋同的博弈分析

区域竞争性趋同的博弈分析
徐辉;李健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8)003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竞争性趋同及重复投资等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博弈分析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为区域竞争博弈的短期行为和区域主体考核制度的单一.通过假设,利用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各种状态下的收益,利用合作博弈模型探索了区域长期合作需要满足的条件,验证了在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打造"经济圈"是最优的政策选择,从而避免竞争性趋同,克服区域政府的短期行为,实现协同发展.
【总页数】5页(P129-133)
【作者】徐辉;李健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战储物资在竞争性谈判中的定价博弈分析 [J], 肖骅;王梓行;王丰;王锐淇
2.基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竞争性股权收购竟价的博弈分析 [J], 李唯滨;曲明辉
3.竞争性包装产业集群资源共享决策的博弈分析——以东莞市力嘉包装产业园区为
例 [J], 邹筱;马芮琪;付亚洲
4.竞争性选择方式实现高校资金存放管理的博弈分析及建议 [J], 晏曦
5.竞争性联盟资源共享与产量决策的博弈分析 [J], 邱兵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寻求合作与竞争的平衡点。

竞合战略是一种结合了竞争和合作的策略,强调在竞争过程中保持长期的关系合作,并能够平衡合作与竞争的力量。

网络关系强度是指组织之间的关系程度,是外部资源获取和利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竞合视角出发,探讨网络关系强度对竞合战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竞合视角下的网络关系强度竞合视角强调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寻求平衡,构建互惠互助的长期关系。

竞合视角下的网络关系强度指的是企业与伙伴之间形成的高度整合的关系网络,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和技术,实现共同发展。

网络关系强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与伙伴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提高资源获取和利用的效率。

而网络关系强度又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多样性、密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1. 合作伙伴的多样性:网络关系强度的建立需要有多样性的合作伙伴,意味着企业与伙伴之间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互补性。

多样性的合作伙伴可以提供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2. 合作伙伴的密度:合作伙伴的密度反映了企业与伙伴之间的联系数量和质量,越高的密度意味着更紧密、更频繁的互动。

高密度的网络关系可以加强伙伴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

3. 合作伙伴的稳定性:网络关系强度还需要建立在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

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双方建立互信和共识,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合作意愿和效果。

三、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竞合战略是一种综合了竞争和合作的策略,在竞争中追求双赢的合作机会。

竞合战略强调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稳定的长期关系,通过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竞合战略的实施对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提高资源获取和利用效率:竞合战略通过建立网络关系和合作平台,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

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探讨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探讨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探讨1. 引言1.1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定义企业间“竞合”关系是指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的一种新型关系。

这种关系既包含竞争的成分,又包含合作的成分,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利关系。

在竞合关系中,企业之间既可以是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又可以是合作伙伴,在某些领域或项目上共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竞合关系的出现,旨在通过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竞合关系的定义不仅包括企业间竞争和合作的双重性质,还强调了双方的互动和互动中形成的新关系,对企业间的关系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企业间“竞合”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1.2 研究意义企业间“竞合”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了解竞合关系的内涵和形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竞争优势。

研究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还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促进学术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研究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对企业间“竞合”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必备工具。

在研究这一领域时,我们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竞合关系的内涵和形式,通过案例分析、访谈和文献综述等方法来挖掘企业间“竞合”的实质。

而定量研究方法则可以帮助我们量化竞合关系的优势和挑战,通过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和构建模型。

我们还可以借助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探讨不同企业间“竞合”关系的特点和差异。

学习型联盟企业间和谐状态_竞合导向以及联盟知识获取关系研究

学习型联盟企业间和谐状态_竞合导向以及联盟知识获取关系研究

第 10期
Hale Waihona Puke 杨 伟, 等: 学习型联盟企业间和谐状态、竞合导向以及联盟知识获取关系研究 135
持。从心理上讲,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盟成员, 自 身特点和文化特点 都存在差 异, 这 些差异 势必会 在联 盟发展过程中引起 联盟企业 意见 的分歧, 甚至造 成联 盟成员间的冲突, 因此, 联盟成员心理上的相互包容和 理解是消除 联 盟差 异, 维 持 联盟 关系 的首 要 因素; 同 时, 联盟成员之所以进入联盟, 是基于对联盟伙伴资源 的需求和依赖, 因此, 联盟和谐需要联盟企业按照联盟 建立初期的目标, 进 行适 当的资 源投入。 这些口 头上 的承诺和随后 的资 源投 入能 够真正 地牢 牢 抓住 联 盟合作伙伴的心 (因为 企业都 是以获取 资源和 追求利 益为首要目标 )。这样联盟的 和 谐 才能真正 地从虚 到实。
c. 联盟和谐 的谁 种分类。 Das & Kumar( 2009) 按 照承诺和容忍这两个维度的水 平高低把和 谐区分 为 4 种类型: 表 面 的和 谐 ( Superf ic ial), 虚 幻 的和 谐 ( S pecious), 强 迫 的 和 谐 ( Con strained ) 以 及 共 同 的 和 谐 ( Communa l) [ 2] 。在不同的和谐水平 下, 联盟企 业间的 相互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 不同和谐水平下, 由于承诺 和容忍程度的不同, 联 盟企业 所感 知到的 合作伙 伴的 合作和竞争的导向就会不同。联盟伙伴会根据感知到 的和谐程度来选择安排自己的竞争和合作导向。
命题 3: 强迫的和谐状态 下, 联盟企 业间会 产生较 高的合作导向和竞争导向。
2. 4 共同的和谐 当联盟 企业 的承诺 和容忍 的水 平都高时, 就产生了共同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状态下, 联盟企业的承诺和 容忍 都处于 较高 的水平。一 方面, 较高的容忍水平又 使得联盟 企业 保持相 互的克 制、自 律和谅解, 减少了一些 琐碎 的争吵 和冲 突, 因此, 联盟 企业间存在较低的 竞争 导向。另一 方面, 较高的 承诺 水平使得联盟企业 都能最大 限度 地投入 精力, 而 且较 高的容忍也使得联盟企业可以通过建设性冲突来增强 相互理解, 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开展。因此, 联盟企业间 存在较高的合作导向。

企业家生命周期战略演化研究

企业家生命周期战略演化研究

企业家生命周期战略演化研究
李健
【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依照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和产业的效率依赖于针对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特征而采取针锋相对的管理措施,在企业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企业家通过机会识别、机会资本化、资源获取与控制、结构优化,进行企业战略演化,并形成企业家的生命周期.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企业家精神的需求重点也不尽相同,若按这种适配性分析来要求企业家精神不同方面重点的拓展与发挥,企业成长就会更快、更稳.【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李健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91
【相关文献】
1.供应链企业间战略联盟生命周期演化研究 [J], 马萍;姜海峰
2.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及企业家角色探讨 [J], 李艳双;于树江
3.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演化研究 [J], 张薰尹
4.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家族企业家动态胜任力演化逻辑探究 [J], 赵天乐;芦苇;李常洪
5.制度演化中政治企业家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温岭“民主恳谈”生命周期的视角 [J], 陈海春;韩翠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略联盟的界定与机理分析

战略联盟的界定与机理分析

战略联盟的界定与机理分析
张旭明
【期刊名称】《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本文论述战略联盟的趋势、内涵、类型和机理,指明战略联盟是未来的竞争战略。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张旭明
【作者单位】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3
【相关文献】
1.基于租金视角的战略联盟竞争优势机理分析 [J], 李健;荆磊
2.均势战略联盟及其作为联盟稳定性条件的机理分析 [J], 蔡继荣;靳景玉
3.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伙伴选择试错机理分析 [J], 李葳;闫春;孙浩进;那娜;刘璐
4.电信运营商与战略联盟知识共享机理的博弈分析 [J], 卢金荣
5.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作用机理分析 [J], 程世平;彭其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战略联盟相互信任的前置因素之一:双方力量的对比

论战略联盟相互信任的前置因素之一:双方力量的对比

论战略联盟相互信任的前置因素之一:双方力量的对比
金玉玲;陈耀
【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11)1
【摘要】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提高竞争性联盟的绩效水平,力量对比关系是影响信任水平的前置因素之一。

竞争性联盟各方力量的对比会影响联盟成员对未来的预期,当联盟内部力量对比均衡时,成员彼此注重长期行为,反之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并使得信任关系破裂。

本研究运用重复博弈理论解释了非均衡力量对比关系的竞争性联盟不利于联盟成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而均衡力量对比关系的竞争性联盟则有利于联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总页数】4页(P89-92)
【关键词】竞争性联盟;重复博弈;力量对比;信任
【作者】金玉玲;陈耀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
【相关文献】
1.论企业战略联盟中相互信任问题 [J], 张干军;
2.战略联盟中的相互信任机制研究 [J], 陈一君;毛亮
3.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分析 [J], 李永锋;司春林
4.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实证研究 [J], 李永锋;司春林
5.论营销渠道战略联盟中相互信任问题 [J], 贺艳春;周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析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的建立

探析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的建立

探析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的建立岳洪雷【摘要】从竞争走向竞合,这是企业竞争发展的趋势,也是产业集群发挥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试图深入产业集群内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摸索产业集群内企业建立良好竞合关系的方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Co-opetition, developing from competition, i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 and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luster.This paper attempts to further into industrial cluster, investigating co-opetition rela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of industrial cluster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exploring the ways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of co-opetition, and points out relevant measures.【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产业集群;竞合;建立【作者】岳洪雷【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1 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的内涵耶鲁管理学院的纳尔巴夫和哈佛商学院的布兰登伯格首次提出用合作竞争来描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独特现象,而且将Cooperation 和Competition 组合成为Co-opetition 提出竞合这一概念,其意是:在竞争中求得合作,并在合作中寻求竞争,通过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竞合背景下的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

竞合背景下的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

竞 合 背 景 下 的 企 业 战 略 联 盟 问题 研 究
黄 志 锋 。
( . 侨 大 学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 建 泉 州 3 2 2 ; . 明 职业 大学 经 济 贸 易 系 , 建 泉州 3 2 0 ) 1华 福 60 12 黎 福 6 0 0
[ 摘
要 ] 合 是 当 前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大 趋 势 。企 业 之 间通 过 有 效 的 竞 合 可 以 带 来 企 业 各 环 节 资 源 配 置 的 优 竞
[ 键 词 ] 合 ; 业 ; 略 联 盟 ; 究 关 竞 企 战 研
[ 图分 类 号 ]F 7 中 20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一 0 0 (0 0 0 —0 5 —0 文 6 l 3 4 2 1 )4 0 7 4
A ee r h i o Ent r r s s R s a c nt e p ie ’St a e i la e n t o tto v r nm e r tg c Ali nc s i he Co peii n En io nt
第 2 4卷 第 4 期
21 0 0年 8月
石 河子 大学 学报 ( 学社会 科学 版 ) 哲 Junl f h ei i r t{hl oh n oi cne) o ra o S i zUn esyP i sp yadS c l i cs h v i o aS e
V o1 N O 4 .21 . Au 2 0 g. 01
t a i t i h tft he rown e it n e a e e o x s e c nd d v l pm e , s e t a e i o r n t i nd c ntolc u i li nt e k s r t g c c o di a ton a o r r ta ndu t il s ra

伙伴间竞合对联盟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

伙伴间竞合对联盟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

A Co-opetition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作者: 李林蔚[1,2] 江能前[3] 郑志清[1]
作者机构: [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2]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3]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61
出版物刊名: 研究与发展管理
页码: 32-4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战略联盟 知识获取 竞合 共同行动 关系团结 冲突
摘要:基于竞合视角探讨了联盟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包括合作要素(共同行动与关系团结)和竞争要素(冲突)对知识获取的直接及交互作用.对205家联盟企业双源数据(two key informants)的实证分析表明,伙伴间的共同行动能显著促进联盟企业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知识;但关系团结、冲突分别与知识获取间的倒U形关系未获得统计支持;在交互作用下,共同行动与冲突的同时存在、关系团结与冲突的同时存在均能显著地促进联盟企业的知识获取.最后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大战略矩阵与联盟与合作:评估公司联盟与合作关系的机会

大战略矩阵与联盟与合作:评估公司联盟与合作关系的机会

大战略矩阵与联盟与合作:评估公司联盟与合作关系的机会一、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打造有效的联盟与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众多公司谋求成功的战略选择。

大战略矩阵是一种有助于评估和规划公司战略的工具,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综合分析,描绘出公司所处的位置与选择的道路。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大战略矩阵的方法来评估公司联盟与合作的机会,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指导。

二、内外环境分析1. 大战略矩阵大战略矩阵主要包括市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服务分类等维度,通过不同维度的评估,可以帮助公司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同时把握市场的机会和挑战,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2. 公司联盟与合作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单打独斗的模式已不再适用。

通过建立联盟与合作关系,各方可以共享资源、降低风险、开拓新市场,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三、评估方法1. 大战略矩阵在评估联盟与合作关系中的作用大战略矩阵的市场增长率维度可以帮助公司确定合作伙伴的发展潜力,而市场占有率维度则可以评估合作伙伴的市场地位,从而确定合作策略。

2. 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在评估潜在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其在产品/服务分类维度的优劣势,以确保双方可以互补而不是竞争,从而达成合作的共赢目标。

四、实例分析以某公司为例,通过大战略矩阵的分析,发现其市场增长率虽然较高,但市场占有率较低,可以考虑寻找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合作伙伴,来实现快速拓展市场的目标。

五、结论与建议联盟与合作关系是公司发展中重要的战略选择,利用大战略矩阵的方法评估机会可以帮助公司更加客观地认识潜在合作伙伴和市场环境,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合作策略。

建议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充分考虑大战略矩阵给出的评估结果,谨慎制定合作计划,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六、展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司联盟与合作关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不断优化大战略矩阵的评估方法,公司可以更好地把握机会,规划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联盟与合作策略,实现长久的竞争优势。

基于竞合关系下的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竞合关系下的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竞合关系下的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策略研究摘要竞合关系是指在竞争与合作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对于团队和组织来说,如何在竞合关系下提升工作绩效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竞合关系,探讨了团队工作绩效的提升策略,包括明确目标、建立信任、有效沟通、激励激励和反馈机制等方面。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竞合关系下的团队工作绩效可以通过合理的策略得到提升,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团队和组织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竞合关系;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策略1. 引言团队是现代组织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工作模式,团队工作的绩效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整体效益。

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往往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竞合关系。

竞合关系既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能因为竞争而引发团队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在竞合关系下提升团队工作的绩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竞合关系,探讨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的策略,希望为提高团队工作绩效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2. 竞合关系下的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策略2.1 明确目标在竞合关系下,团队成员往往因为竞争而忽略共同的目标,导致团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无法得到提升。

明确目标是团队工作绩效提升的第一步。

团队领导者需要明确告知团队成员团队的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充分激发成员的个人目标,保持团队成员的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

2.2 建立信任信任是团队工作的基础,而在竞合关系下尤为重要。

团队成员之间往往因为竞争而产生不信任的情绪,从而影响了团队的合作与效率。

团队领导者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保持透明的工作流程,以及主动的倾听和交流,来建立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从而提升团队工作绩效。

2.3 有效沟通在竞合关系下,团队成员往往因为竞争而出现沟通障碍,从而导致工作效果的下降。

团队领导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让每个成员对团队的目标和任务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团队工作的绩效。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在当前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传统的竞争视角更加注重企业间的争锋对决,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变化,一种新的视角被提出——竞合视角。

竞合视角认为,企业不仅需要与其他企业竞争,还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以实现共赢。

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和企业绩效成为企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网络关系强度是竞合视角下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描述了企业之间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

网络关系强度可以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衡量。

广度指的是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数量,包括合作伙伴的数量、合作项目的数量等;而深度则反映了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资源互补程度等。

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强网络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从而改善企业的综合绩效。

竞合战略是企业在竞合视角下实施的一种战略选择。

竞合战略突破了传统的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的边界,通过在市场竞争中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与其他企业共享资源和市场。

竞合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共生关系,通过协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适应性。

竞合战略与网络关系强度密不可分,只有与合作伙伴建立起稳定、长期的竞合关系,企业才能真正实施竞合战略。

在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和竞合战略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网络关系强度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市场开拓能力,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绩效改善。

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加速产品上市等;同时,强网络关系也可以帮助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竞合战略的选择对企业的绩效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竞合战略选择将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定位,从而产生不同的绩效表现。

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
罗剑锋
【期刊名称】《财务与金融》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近年来,竞合理念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本文回顾了以竞争为导向和以合作为导向的战略管理理论,追溯了竞合思想的来源与内涵,然后从人性的利他性和竞合过程中的囚徒博弈两个方面评述了个体竞合的研究现状,从企业竞合的表现模式、参与主体、互动演化和绩效四个方面归纳评析了有关企业竞合理论的研究现状,文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的缺陷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5页(P66-70)
【作者】罗剑锋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
【相关文献】
1.组织文化对企业竞合战略影响研究综述 [J], 崔立为;杨增雄
2.政府竞合理论研究综述 [J], 赵成婧
3.企业竞合理论研究综述 [J], 罗剑锋
4.国外OTA与传统旅游企业竞合关系研究综述 [J], 盛蕾;
5.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J], 邓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战略联盟伙伴选择_竞合关系与联盟绩效研究——已读

2007战略联盟伙伴选择_竞合关系与联盟绩效研究——已读

影响联盟绩 效 并 最 终 导 致 联 盟 失 败 的 原 因 有 很 多 , 按照以往研究对于联盟失败原因的统计 , 导致联盟失败 的因素主要有 : 伙伴战略不匹配 、 联盟治理结构不合理、 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等。以往的研究从总体上将其 分为几个方面 : 环境原因、 战略原因、 结构上的原因等。其
Teng 认为前两种资源组合与联盟绩效正相关 , 后两种资
源组合与联盟绩效负相关 ( 见图 3) [16]。
2 ) [14]。
图3 图2 目标连续带
联盟伙伴间资源互补性
2.3 市场的相似性
两个企业不能成为竞争对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 目标市场的不同 , 如果两个企业的市场相似性很低 , 那么 两个企业进行竞争的动力也就不大。如果两个企业拥有 相同的市场 , 并且是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 , 那么两个企业 就会成为针锋相对的对手 , 竞争也会十分激烈。这主要是 因为市场的高度重合给了企业间进行竞争的动机 , 市场 的相似性能够直接和有效地预测企业间的竞争。本文将 市场相似性理解为合作伙伴在目标市场上的重合程度。 在建立战略联盟时 , 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相似性和 资源互补性的分析了解和确定适合与之建立联盟的对 象 , 管理者可以通过资源和市场两个维度对企业进行重 新定位。特别是当企业的合作伙伴可能是那些有威胁性 的潜在竞争者时对联 盟 伙 伴 进 行 有 效 评 估 非 常 必 要 , 因 为这种情况下不良的 伙 伴 选 择 带 来 的 风 险 将 会 非 常 高 。 市场的重合会导致联盟伙伴间的竞争 , 由于市场的重合 使得伙伴间的利益相互冲突 , 一方的获利往往是以另一 方的损失为代价的。即便联盟各方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 但 由于市场的重合仍有潜在的竞争可能。 虽然许多研究者声称与竞争者联盟不会有好的结 局 , 但事实上加强企业在多个市场上的接触在一定程度 上也有助于缓解敌对。企业间接触的增加有助于减少进 入对方市场和发生激烈竞争的机率 , 这是因为企业在多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探讨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探讨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探讨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越来越复杂和深入。

在竞合关系中,企业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本文将探讨企业间竞合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管理策略等。

一、竞合关系的特点1. 双方竞争在竞合关系中,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它们在市场上争夺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竞争是竞合关系中的一大特点,双方企业都需要竭尽全力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 双方合作竞合关系中的合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它更多是基于互利互惠的关系。

在竞合关系中,企业之间可能在某些领域展开合作,互相帮助,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发展。

但又会在其他领域展开竞争,以确保自身利益。

3. 利益共享竞合关系中的企业虽然竞争激烈,但它们也会在某些方面实现利益共享。

通过合作,双方企业共同开发市场、共享资源、共同应对市场变化,以确保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

竞合关系中的利益共享有助于双方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影响竞合关系的因素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影响竞合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个较小的市场中,竞争可能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也更为复杂。

而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中,企业间可能更容易找到合作的机会,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 行业竞争格局不同行业的竞争格局也会影响企业间的竞合关系。

在一个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会更为积极地竞争,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中,企业间更容易找到合作的机会。

3.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影响竞合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企业注重合作共赢,愿意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机会;而有些企业可能更为注重自身利益,更愿意通过竞争来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企业文化的不同会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发展。

4.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企业间竞合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模式,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发展。

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来描述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并就联盟企业间竞合强度 盟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构成联盟发展的动力,也能够很好
收稿日期:2008- 01- 18
第一作者简介:李健(1973- ),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联盟、产业集群。
2008.06 129
企业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地反映出联盟的整体状况。 2 联盟企业竞合关系研究 2.1 竞争
图 1 博弈论的囚徒困境 第三,按时空区分的观点。这种观点将竞争和合作从 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划分,如 Nalebuff 和 Brandenburger 认为,价值的创造本质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而获得价值本 质上是一种竞争行为,合作意味着创造一个更大的业务 饼,而竞争意味着将饼分割。这种观点认为,企业间在共 同建立一个市场的时候相互合作,在分配市场时相互竞 争:“当共同创建一个市场时,商业运作的表现是合作;当 进 行 市 场 分 配 的 时 候 , 商 业 运 作 的 表 现 为 竞 争 。 [4]” Hamel、Doz、Prahalad 等人提出,竞争者之间的合作表现了 竞争与合作在业务领域上存在着差异性[5]。这显然与 Nale- buff 和 Brandenburger 对竞合的定义,即竞合是企业间在 同一时间既存在竞争又进行合作的关系,是竞争和合作 的统一体相悖。 第四,此消彼长的观点。Maria Bengtsson 和 Soren Kock 根据合作和竞争强弱的不同将竞合关系分为三种类 型:合作主导关系、对等关系、竞争主导关系(见图 2)。这 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将合作与竞争对立起来分析 的,它将合作和竞争看作是两种极端情况,两者之间是此 消彼长的关系,而对等关系则是合作弱化和竞争弱化的 结果。于是竞合则变成了处于竞争和合作中间的折衷点, 即一种非合作非竞争状态[12]。
竞合 (Coopetition)一词是由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 Nalebuff 和 Brandenburger 提出的。竞合是一种全新的思 维模式和科学发展观,是指在运作过程中,企业始终处于 竞争和合作的氛围,不管是针对竞争对手还是上下游的 合作伙伴,都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竞合是一种 将竞争和合作合二为一的过程和现象,具有二元性[8]。以 往对于竞合关系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观点。
断成长的更大市场。联盟内企业之间既不是单纯的竞争, 文将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目
也不是单纯的合作,而是合作与竞争共存。竞合理论对战 的和对等实力或者互补资源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战略
略联盟的形成运作等本质特性进行了有力的阐述,但现 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一种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
第一,孤立的观点。这种观点将竞争和合作看作是两 个相互独立、相关性较差甚至是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很多
传统理论把合作和竞争看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把它 们作为对绩效单独发挥作用的两个不相关变量来分别进 行研究[1]。其中研究企业间竞争行为的主要理论包括:产 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研究企业 合作行为的主要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能力互 补理论等。
竞争。但是大多数现有企业间关系的研究或是集中在竞 的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3]。Hitt 等人认为,战略
争方面,或是集中在合作方面,不能够清楚地解释企业之 联盟是两个或更多企业间为了提高竞争地位和绩效通过
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因而,对于企业竞合关系的研 资源共享实现的合作形式[5]。Sierra 等学者则认为,战略联
由于商业环境的变化日趋复杂,合作问题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关注,那种将商场比喻为战场,将竞争中取胜看 作是成功的观点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人们 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对合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合作研究 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都受到广泛关 注。
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是推动联盟和联盟内企业发展的 潜在动力与源泉,是各种组织间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10]。 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正是为了弥补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不 足,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市场和技术而选择了合 作,这种有效的行为能够促使双方避免机会主义行为,追 求共同利益,并产生良好的绩效[11]。 2.3 竞合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点,竞争在社会生活中 随处可见,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现象[1]。传统的对于竞 争的定义为:竞争者间是相互冲突和敌对的关系。最早对 于竞争的研究主要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和产业组织 理论的角度进行的。在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中都十 分强调竞争的作用。
战略联盟的研究使人们对竞争有了更为广阔的理 解,即在一定的环境下竞争者可以相互合作[7]。联盟内部 企业间的竞争通常是围绕资源、市场等方面展开的[8]。很 多研究表明,竞争行为往往会损害联盟的价值,会导致企 业追求自我利益而牺牲对方利益[9]。但另一方面,竞争在 给联盟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 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1- 8]。为了防止联盟内部成员竞争 能力的衰退,必须在联盟内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 2.2 合作
之上,主要都是强调企业间的竞争和竞争优势。从 20 世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 DEC 公司总裁简·霍
纪 90 年代起,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对企业间联合、 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提出。但目前对于战略联
合作和优势互补的分析研究。随着技术创新、经济环境的 盟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
2008.06 131
企业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是很明显。在战略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的发 展必然发生着变化,彼此间的联系必然不断发生变化。尤 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的联系不断增强,这种 类似孤立的状态很难长期保持并获得稳定收益。处于弱 关联地位的联盟企业如果不积极改变自己的这种地位必 然会受到其它企业的挑战,甚至最终被排挤出联盟。因 此,这种弱关联的联盟关系属于一种极端的现象,并会随 着竞争和合作的加强而向其它三个象限转化。 3.3 友好关系
究,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焦点[2- 3]。
盟是有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
联盟企业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竞合关系[4]。战略联盟作 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这些观点都强调战略联盟这种合
为一种合作竞争组织,联盟各方旨在创造并分享一个不 作组织的竞争性,将战略联盟视为一种合作竞争组织[6]。本
两个维度按强度分为需求者、实行者、网络领袖和贡献
者,此后又从竞争和合作两个维度分析与主要竞争对手
的竞合强度,将跨国竞争对手的地位分为竞争位置、孤立
位置、适应位置、伙伴位置[8]。任建新建立了企业竞合基本
态势的二维框架,将企业竞合关系分为无竞争无合作、竞
争、竞合和合作四种关系类型[12]。借鉴 Y.Luo 的跨国企业
130 2008.06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企业管理
竞合两维度研究和任建新的企业竞合基本态势二维框 架,本文提出战略联盟企业间竞合关系的二维模型,如图 4 所示。
图 2 竞争者竞合关系的不同类型 第五,有机结合的观点。近年来,博弈论、进化论、社 会网络等理论的出现,为竞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 视角。这些理论逐渐克服了以往对竞合行为研究中将企 业竞合行为割裂为不并存的两种极端状态的现象。首先 将合作与竞争这两个对立概念进行有效整合的是博弈 论。博弈论中多方合作对策的提出就是建立在处理利益 分配问题的基础上,当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需要多方合 作来共同解决时,就有可能导致各方相互合作,以期达到 多赢及利益最大化,即帕累托最优。博弈论虽然对竞争和 合作关系进行了整合,但只是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去分析竞争者间是如何形成合作关系的,对于合作和竞 争如何衡量以及两者的强度,没有进行明确表述,并且尚 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图 4 战略联盟企业间竞合关系二维模型 这个二维模型按照合作和竞争的强弱组合,即弱竞 争弱合作、强竞争弱合作、弱竞争强合作和强竞争强合作 将联盟企业间竞合关系划分为四种形式:竞赛关系、弱相 关关系、友好关系、协调关系。根据战略联盟的定义,作为 合作竞争组织的战略联盟其内部企业必然存在着一定的 合作或者竞争关系,只是竞争和合作的强度有所不同罢 了,在联盟内部既无合作又无竞争的极端现象是不存在 的。该模型从联盟内企业的关系出发,兼顾合作强度和竞 争强度两个方面,从而全面地体现出联盟企业间关系所 处的状态。同时,通过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竞争和合作关系 强度进行评估,使竞争和合作分别属于不同的维度从而 不再产生冲突[13]。 3.1 竞赛关系 竞赛关系一般出现在联盟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源 等方面存在着很高的相似性的时候。资源和市场的相似 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联盟企业间的合作愿望。资源的 相似性使得双方无法实现资源的互补,而市场和产品的 相似性又促进了彼此间的竞争。所有这些都导致联盟企 业在市场、资源方面形成高竞争低合作的竞争为主的关 系,或者说是处于对抗性竞争状态。这种情况下,尽管联 盟企业间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合作,但双方有着不同的 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因此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都是有 限的。处于这种竞合状态的联盟企业应该在稳定现有市 场的同时积极扩展和开发新的市场与新的资源,尽量避 免加剧在已有市场与联盟企业的恶性竞争,并努力开拓 新的合作空间从而增加彼此合作的可能。 3.2 弱关联关系 弱关联关系是指联盟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比较 小,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都比较弱。联盟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基本是独立进行的,在各方面的竞争和合作都不
UB 有利于 BΒιβλιοθήκη 竞争区合作区 (帕累托最优)
Ub


恶性竞争区
有利于 A 竞争区

Ua
UA
图 3 企业的合作与竞争
正是基于这些研究,本文认为在联盟内企业的竞合
关系中,竞争和合作的增强及减弱很可能同时发生,并据
此建立了反映联盟内部企业竞争和合作强度的二维模
型。
3 联盟企业竞合关系二维模型
Yadong.Luo 将跨国公司内组织间关系从竞争和合作
中,缺乏公认的竞合强度衡量标准,无法量化竞争和合作 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联盟企业间一方面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