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权益保障

合集下载

《2024年行政应急志愿者权益法治保障研究》范文

《2024年行政应急志愿者权益法治保障研究》范文

《行政应急志愿者权益法治保障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行政应急志愿者的作用愈发凸显。

他们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为社会稳定和救援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行政应急志愿者权益的法治保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行政应急志愿者概述行政应急志愿者是指在突发事件中,自愿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为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的人员。

他们具有临时性、自主性、无私性等特点,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应急志愿者主要参与救援、安置、物资调配、宣传教育等工作。

三、行政应急志愿者权益法治保障现状目前,我国在行政应急志愿者权益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志愿者服务条例》等,为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行政应急志愿者的管理和保障。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有待提高。

一些法律法规对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

其次,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在救援过程中,志愿者的安全保障、权益维护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外,对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当前,虽然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到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但这些法律法规的条款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和实施细则。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对行政应急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二)保障机制不健全行政应急志愿者的保障机制包括安全保障、权益维护、心理疏导等方面。

当前,这些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例如,在救援过程中,志愿者的安全保障措施需要加强;在志愿者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维权机制;在志愿者心理出现问题时,需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在当今社会,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参与方式。

而作为志愿者,必须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既是参与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志愿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一、志愿者的权利1.权利受法律保护志愿者拥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他们在志愿活动中所拥有的权利,包括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游戏等,与普通公民的权利一样,不得被非法侵犯。

而这些权利是受宪法、法律和相关法规的保护的。

2.合法权益受保护除了上述权利外,志愿者还享有一些与志愿活动有关的专有权利、合法权益,这些权益包括:获得志愿服务资格,接受志愿服务的机会,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信息,以及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需要,获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等。

3.获取尊重和尊严在线好的互动沟通志愿者既属于志愿服务组织的一员,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必须得到同等尊重和尊严待遇,不得受到歧视、欺凌等不良待遇。

这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组织应履行的义务。

二、志愿者的义务1.尊重组织和服务对象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对象是志愿者服务的基础。

志愿者应当尊重组织的管理和法规,和服务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提供合法、规范、优质的志愿服务。

2.遵守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是需要遵守一定规范的,不宜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和好处。

志愿者应当严格按照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进行行动,不得违反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任何不合规的行为,都可能会给志愿者自身罚责和志愿服务项目造成负面影响。

3.保守志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信息志愿服务涉及到很多敏感信息,志愿者应当保守志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志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任何信息。

因为志愿者泄露信息可能会让组织和服务对象受到损失。

4.遵循志愿服务协议志愿组织需要制定志愿协议书,来规范志愿服务的行为。

志愿者坚决遵循志愿服务协议书中的规定,力行履行志愿服务的义务。

同时积极参加有关一个志愿服务的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水平。

社区志愿者的保障措施

社区志愿者的保障措施

社区志愿者的保障措施社区志愿者是社会公益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为了更好地保障志愿者的权益,社区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志愿者的安全和权益。

首先,社区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志愿者保障机制。

包括成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部门,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社区还应建立健全志愿者保险制度,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确保他们在服务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次,社区应注重志愿者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要建立志愿者工作评估机制,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同时,要建立志愿者信用档案,将志愿者的服务记录等信息进行归档管理,为志愿者争取更多的荣誉和奖励机会,并将不良记录与志愿者名册挂钩,落实志愿者的行为约束制度。

此外,社区还要加强对志愿者的保护和指导。

针对一些特殊服务项目,社区应派驻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志愿者进行指导和保护,确保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同时,建立志愿者服务投诉处理制度,对志愿者服务中的投诉进行妥善处理,保障志愿者的声誉和形象。

最后,社区要加强与志愿者组织的合作。

与专业化的志愿者组织合作,可以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志愿者资源,同时也可借助志愿者组织的专业经验和管理能力,提高社区志愿者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通过建立志愿者保障机制,加强志愿者的监督和评估工作,提供保护和指导,加强与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志愿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珠海市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制度

珠海市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制度

珠海市志愿者权益保障和激励制度是珠海市为了保障志愿者的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这项制度旨在明确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一、权益保障
1. 人身安全: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应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而受到伤害。

2.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志愿者应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安排,确保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内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3. 工作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应确保志愿者在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激励制度
1. 表彰奖励:对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珠海市将给予表彰奖励,包括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等。

2. 优先服务:对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珠海市将给予优先服务的机会,如优先参与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等。

3. 培训机会:珠海市将为志愿者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机会,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

4. 就业推荐:对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珠海市将给予就业推荐的机会,帮助志愿者实现就业目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您可以访问珠海市政府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学雷锋纪念日的志愿服务法律保障

学雷锋纪念日的志愿服务法律保障

学雷锋纪念日的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学雷锋纪念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用以纪念雷锋这位伟大的志愿者和社会活动家。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了社会责任和爱心。

为了保障志愿服务的秩序和志愿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措施,并例举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

一、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作为志愿者,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出于自愿,并提供无偿的服务。

为了保障志愿者的权益,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者保障法》。

该法规定了志愿者的权利,包括自由选择、自愿参与、受到尊重和平等待遇等。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志愿者的权益保护措施,包括不得歧视、不得侵犯志愿者人身权益、给予志愿者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等。

二、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了维护志愿服务活动的秩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条例》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定义和范围,要求志愿服务组织依法设立、管理和运行。

该条例还规定了志愿服务组织的职责和义务,包括组织和培训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机会、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则规定了公益事业捐赠的程序和规范,包括公益事业捐赠的登记、公开方式、受捐人的权益保护等。

该法还对虚假募捐等捐赠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三、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责任和风险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一定的责任和风险,为了有效防控风险、保障志愿者和受助人的权益,我国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责任,对于故意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此外,志愿服务组织也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确保志愿者和受助人的安全。

此外,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志愿服务人员保障措施

志愿服务人员保障措施

志愿服务人员保障措施
志愿服务人员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障志愿者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志愿服务活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下面从身体安全、法律保障、心理关爱以及培训和补贴等方面,具体介绍一下志愿服务人员保障措施。

首先,身体安全是志愿服务人员保障的重要方面。

组织机构应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险和医疗保障,一旦发生意外或受伤,可以获得及时的救治和赔偿。

此外,志愿者需要了解并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方也应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确保志愿者在工作中的安全。

其次,法律保障也是志愿服务人员保障的重要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志愿者的权益和义务,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

志愿组织要合法注册,并确保志愿者的工作不会受到违法活动的牵连。

一旦发生纠纷或侵权行为,志愿者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此外,给予志愿者心理关爱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志愿服务工作可能会涉及到较为复杂和敏感的情绪和问题,志愿者可能会面临各种艰难困苦。

因此,组织方应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及时解答和处理志愿者的心理困扰,并定期开展座谈会和心理辅导活动,关心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组织方需要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和补贴,以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士气。

针对不同的志愿者需求,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沟通技巧培训、救护培训等,提高志愿者的工作能力和应
对能力。

同时,如果志愿者因工作需要产生相关费用,组织方可提供适当的报销或补贴政策,保障志愿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总之,志愿者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应受到良好的保护和关怀。

只有给予志愿者充分的保障,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共同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保障措施的完善

志愿者保障措施的完善

志愿者保障措施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支持。

志愿者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志愿者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志愿者的权益,提高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性和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志愿者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如何加强志愿者保障。

一、法律保障法律是保障志愿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完善志愿者保障措施,首先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出台志愿者相关的法规,明确志愿者的权益、义务和保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志愿者的法律意识。

在志愿者活动中,应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使其知晓自身权益和保障途径,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是保障志愿者利益的基础。

在志愿者活动中,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评估等工作。

这个组织机构应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和经验,能够提供志愿者所需的各方面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志愿者活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志愿者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解决志愿者遇到的问题。

三、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机制为了保护志愿者的权益,应建立健全的志愿者权益保护机制。

首先,要建立志愿者的投诉和申诉渠道,让志愿者能够便捷地反映问题和寻求帮助。

其次,要建立志愿者保险制度,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保险保障,确保他们在活动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荣誉制度和奖励机制,鼓励和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提高志愿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加强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培训是志愿者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志愿者活动质量的关键。

组织方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向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志愿者服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

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五、志愿者待遇保障为了确保志愿者能够长期投身于志愿者服务,应提供一定的志愿者待遇保障。

志愿者的法律保障保证书

志愿者的法律保障保证书

志愿者的法律保障保证书尊敬的志愿者:感谢您的热心参与和贡献!为了确保您在志愿者活动中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并明确志愿者与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特发出本《志愿者的法律保障保证书》。

请您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前仔细阅读并自觉遵守以下内容:第一条:志愿者权益保护1. 组织应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得歧视志愿者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等个人属性。

2. 组织应为志愿者提供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确保志愿者的安全和健康,并为志愿者购买相关意外保险。

3. 志愿者有权了解和参与组织的管理决策,组织应及时提供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4. 组织应确保志愿者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不得限制志愿者对组织的批评与建议,并保护志愿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第二条:志愿者责任和义务1. 志愿者应以真诚的态度参与志愿服务,自觉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服务协议,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志愿者应尊重受助对象的人格尊严和权益,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保护受助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3. 志愿者应保守组织和受助对象的商业秘密和其他保密信息,不得泄露相关信息给第三方。

4. 志愿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利用志愿服务从事非法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第三条:志愿者服务期限和终止1. 志愿者的服务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任何一方可提前15天书面通知终止志愿服务关系。

2. 在志愿服务期满或终止后,组织应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证明,并与志愿者进行服务总结和反馈。

第四条:争议解决1. 若志愿者与组织之间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以向相关部门或法院提起诉讼。

2. 双方同意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管辖,并按照其法律规定解决争议。

第五条:其他约定事项1. 本保证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在志愿服务关系终止后依然有效。

2. 本保证书一式两份,志愿者和组织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志愿者签字:日期:组织签字:日期:。

志愿者权益保护条例

志愿者权益保护条例

志愿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条例旨在保护和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志愿者活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2.本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和组织。

2.志愿者指自愿从事公益服务活动,没有就业、劳动报酬和雇佣关系的个人。

第二章志愿者权益第三条权益保障1.志愿者享有平等参与志愿服务的权利。

2.志愿者享有不受歧视的权利。

3.志愿者享有个人安全的权利。

4.志愿者享有适当的服务条件和保障待遇的权利。

5.志愿者享有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

6.志愿者享有合理支持和培训的权利。

7.志愿者享有及时获得活动信息和沟通的权利。

第三章组织责任第四条组织义务1.组织应当为志愿者提供安全的志愿服务环境。

2.组织应当公平对待志愿者,不以性别、年龄、种族等为由进行歧视。

3.组织应当依法为志愿者购买志愿服务责任保险。

4.组织应当为志愿者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

5.组织应当实行志愿者信息保密制度。

6.组织应当建立志愿者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

7.组织应当及时向志愿者提供活动信息和沟通渠道。

第五条志愿者活动公告和宣传1.组织应当及时发布志愿者活动公告,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和参与条件。

2.组织应当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志愿者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和参与度。

3.组织应当为志愿者提供活动前的必要知识和培训。

第六条志愿者参与伤害和责任1.组织应当为志愿者购买志愿服务责任保险,保障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责任保障。

2.组织应当指定专业人员对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3.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前应签订免责声明,明确自愿参与和遵守相关规定。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七条违法违规行为1.违反本条例的个人和组织将被处以相应的法律责任。

2.对志愿者的不公平对待、歧视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对志愿者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4.组织不提供适当的保障待遇和支持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建议

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建议

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建议
作为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的具体建议如下:
1.签订志愿者服务协议:在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前,建议与相关组织或项目签订志愿者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

2.明确志愿工作内容和时间:在签订志愿者服务协议时,明确志愿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和无限制加班的情况发生。

3.提供必要支持和培训:相关组织或项目应提供基础培训和必要支持,使志愿者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4.保障志愿者安全:志愿者参与某些活动时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相关组织或项目应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志愿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尊重志愿者个人隐私:相关组织或项目应尊重志愿者的个人隐私权,禁止私自公开或传播志愿者的个人信息。

6.志愿者参与决策过程:志愿者应有权参与组织或项目的决策过程,包括志愿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估等,确保志愿者的声音被听取和重视。

7.建立申诉机制:建议相关组织或项目建立志愿者申诉机制,使志愿者能够通过正当渠道表达不满或提出问题,并及时得到
解决。

8.确保志愿服务的义务性质:志愿者的参与应基于自愿原则,
相关组织或项目应避免将志愿者视为临时工或免费劳动力,确保志愿服务的义务性质。

9.建立福利待遇:适当的福利待遇可以更好地激励志愿者积极
参与志愿活动,相关组织或项目可以考虑提供一些非物质性的福利,如荣誉证书、聚会活动等。

10.加强宣传和宣传志愿者精神:加强对志愿者精神的宣传和
认同,向公众普及志愿者的价值和贡献,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_困境_问题与对策

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_困境_问题与对策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说:“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和团结的理想,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行动,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对于诸如抗震救灾、应对突发性灾害,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公益性服务,志愿组织及其志愿者的行动都发挥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志愿服务中,由于种种原因,志愿者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建立和健全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是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一、志愿者权益与志愿者权益保障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者权益是指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目前,我国志愿者权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许多问题仍处于探讨和逐步完善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文/党秀云 蒋 欢摘要: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志愿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对于弘扬人性光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当前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存在不少的困境及问题,必须从完善立法、设立专项保障资金、优化培训机制、加强风险管制、建立志愿者救济机制等五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者权益;志愿者权益保障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0)03-043-04之中。

综观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关法规及其要求,我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所享有的权益主要包括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和特殊权益两个大的方面。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1. 引言志愿者保障机制是指为志愿者提供全面、完善的保障措施,确保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志愿者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志愿者保障机制的必要性、构建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志愿者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志愿者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志愿者保障机制能够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可能面临身体安全、财产安全、法律风险等问题。

建立志愿者保障机制可以提供相关保险、法律援助等服务,保障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权益,让志愿者更加安心、放心地参与志愿服务。

其次,志愿者保障机制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志愿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直接关系到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水平。

通过建立志愿者保障机制,可以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奖励制度等,激发志愿者的热情和动力,增加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志愿者保障机制对于提升社会信任和认可度具有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志愿者的贡献和付出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建立完善的志愿者保障机制,可以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增加社会对志愿服务的信任度,进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志愿者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在构建志愿者保障机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全面性原则志愿者保障机制应该从多个方面对志愿者进行保障,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健康、财产安全、法律援助、培训机会、社会保障等方面。

保障机制应该全面覆盖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3.2 公平性原则志愿者保障机制应该以公平为原则,不论志愿者的身份、背景、经验等条件如何,都应该享有相同的保障待遇。

保障机制应该公正、透明,不偏袒任何一方。

3.3 可持续性原则志愿者保障机制应该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长期有效地为志愿者提供保障。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志愿者保障机制是指为了保护和支持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志愿者保障机制:一、法律框架: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或相关法规明确志愿者权益,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

这些法律可能包括志愿者权益保护、责任限制、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到合理的保护。

非常正确,政府在支持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确保志愿者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法律框架措施:1. 志愿者权益保护: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或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志愿者的权益,并提供相应的保障。

这包括但不限于志愿服务合同、工时安排、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

2. 责任限制:为了平衡风险与责任,政府可以设立适当的责任限制机制。

这意味着在履行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不会承担超出其能力范围或正常义务之外的责任。

3. 人身安全:政府可以采取措施确保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必要的人身安全保障。

例如,在特殊场所开展救援工作时,提供必要装备和培训以确保他们自身安全。

4. 法律援助:为了维护志愿者权益并解决潜在纠纷,政府可以建立专门机构或组织来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5. 志愿者保险:政府可以推动设立志愿者保险制度,为志愿者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发生意外或受伤提供保障。

这有助于减轻志愿者的财务风险,并增强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信心。

通过建立法律框架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政府能够确保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享有合理的权益保护。

这不仅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也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义务协议:建立签订义务协议的机制,明确双方(即组织和志愿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

该协议可以详细说明任务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以及相应待遇等事项,有助于防止潜在纠纷并促进良好合作关系。

非常正确!建立签订义务协议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组织和志愿者之间进行合作时。

这种协议可以确保双方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明确任务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以及相应待遇等事项,从而减少潜在纠纷并促进良好合作关系。

志愿者管理制度准则模板

志愿者管理制度准则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志愿者管理,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保障志愿者权益,推动志愿者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本机构所有志愿者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准则遵循以下原则:1. 公益性原则:坚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2. 平等性原则:尊重志愿者,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志愿者管理环境。

3. 激励性原则: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效率性原则:提高志愿者管理效率,确保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志愿者注册与管理第四条志愿者注册1. 志愿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热爱志愿服务事业,具备奉献精神;(3)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志愿服务工作;(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机构规章制度。

2. 志愿者注册流程:(1)填写志愿者注册表;(2)提交相关证明材料;(3)通过审核后,办理志愿者证。

第五条志愿者管理1. 志愿者应遵守本机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 志愿者有权参加本机构组织的培训、交流等活动,提升自身素质。

3. 志愿者有权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4. 志愿者有义务维护本机构形象,不得以本机构名义从事营利活动。

三、志愿者培训与考核第六条志愿者培训1. 本机构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志愿者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第七条志愿者考核1. 本机构对志愿者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服务时长、服务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

2. 考核结果作为志愿者晋升、表彰的依据。

四、志愿者权益保障第八条志愿者权益1. 志愿者享有参与志愿服务、接受培训、获得表彰等权利。

2. 志愿者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 志愿者享有安全保障,本机构应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九条志愿者权益保障1. 本机构应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
志愿者保障机制是指为志愿者提供各种保障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志愿者保障机制:
1. 培训和指导: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 保险和安全保障: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险和安全保障,包括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确保他们在志愿服务期间的人身安全。

3. 工作条件和待遇: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包括必要的休息、餐饮、交通等,以及适当的薪酬或奖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4. 法律保障:为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包括志愿服务期间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合同条款等,保护志愿者的权益。

5. 反馈和评估:为志愿者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表现和不足,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保障机制旨在确保志愿者能够安心、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也能够增强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和支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志愿者组织如何保证志愿者权益保证书

志愿者组织如何保证志愿者权益保证书

志愿者组织如何保证志愿者权益保证书志愿者组织如何保证志愿者权益保障书在现代社会中,志愿者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志愿者权益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志愿者组织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志愿者组织如何保证志愿者权益保障。

一、建立健全的制度志愿者组织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以保护志愿者的权益。

首先,应制定志愿者参与的基本规则和流程,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志愿者组织的权力和责任。

其次,应制定志愿者的劳动保障政策,确保志愿者在参与活动期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包括工作时间、报酬、休假等方面。

此外,志愿者组织还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志愿者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并得到解决。

二、提供培训和指导志愿者组织应该提供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志愿者参与活动前,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活动目标、工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志愿者的权益和义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

此外,志愿者组织还应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活动中解答疑问、提供帮助,确保志愿者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志愿者的满意度和参与积极性。

三、建立监督机制志愿者组织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志愿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监督机制可以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和监测,以评估志愿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否合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一个投诉渠道,鼓励志愿者积极反映问题,并及时处理和解决,以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宣传和倡导志愿者组织应该加强对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宣传和倡导工作,提高社会对志愿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和认知度。

可以通过媒体推广、宣传手册、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志愿者组织的权益保障政策和做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活动。

同时,志愿者组织也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立法和政策改善,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综上所述,志愿者组织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提供培训和指导、建立监督机制以及加强宣传和倡导等措施,保护志愿者的权益。

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视角出发

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视角出发

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视角出发发布时间:2021-08-27T16:19:14.7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月第9期作者:肖珍[导读] 我国志愿者服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区志愿者,肖珍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63我国志愿者服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区志愿者,90年代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后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迅速发展,活动形式多元化、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是志愿者们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冠疫情防控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志愿服务活动的多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志愿者权益受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002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发生了我国首例“志愿者之死”。

由此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过程中自身权益如何保障也逐渐引发人们的思考。

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建立一个制度完备、风险分担和权利救济三者相统一的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成为需要。

【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民事权利的一个必然要求,例如把暴力伤医诸多主体权益保障写入法律,但是《民法典》对于志愿者权益保障的问题并未有相关的统一、相对明确的规定。

保护志愿者就是保护社会良心。

本文以大学生志愿者为视角,就中小型志愿活动从国内现有立法、志愿组织内部规定以及志愿者个人三个角度着手分析志愿者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解构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内在法理,从而为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权利救济提供建议,维护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1.现阶段志愿者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研究,本次调研以问卷为主要形式,总共收集240份问卷,139份来自志愿者,101份来自志愿组织。

重点整理了以下数据:(表二:志愿组织对于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看法)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样本中,相对了解志愿者权益保障的人不超过半数,平时参与志愿活动每次都会详细询问权益保障事宜的也只有10%左右。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

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的管理,保障志愿者权益,做好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3.志愿者服务的目标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无偿的帮助和服务。

二、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1.志愿者享有接受培训、改善个人技能的权利。

2.志愿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和时间。

3.志愿者有权获得各种形式的宣传和表彰。

4.志愿者要履行诚实守信、遵守工作规范、维护组织利益的义务。

5.志愿者应积极配合相关的活动安排,并及时与组织沟通解决问题。

6.志愿者应遵守志愿者活动的纪律和规定。

三、志愿者招募和培训1.组织成立专门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小组,负责招募和培训志愿者。

2.招募志愿者需发布相关招募信息,包括服务项目、工作时间、要求等详细内容。

3.进行志愿者培训,包括基本的服务礼仪和沟通技巧等内容。

4.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材料和手册,并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活动。

5.志愿者报名后需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正式成为志愿者。

四、志愿者管理1.设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负责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2.将志愿者按照不同的服务项目和任务进行分组,并分配固定的负责人进行管理。

3.定期召开志愿者会议,交流工作经验、总结工作成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4.定期对志愿者进行评估和考核,优秀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5.建立志愿者档案,包括志愿者个人信息、服务记录、培训成绩等。

五、志愿者服务权益保障1.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享有安全保障,确保不受到伤害和侵害。

2.组织为志愿者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安全。

3.志愿者有权获得充分的信息和资源支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组织应根据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和服务贡献,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和交通补贴。

5.志愿者有权获得公平公正的评价和表彰,组织应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六、志愿者退出机制1.志愿者有权自愿退出志愿服务,但需提前书面通知组织,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保障志愿者权益措施

保障志愿者权益措施

保障志愿者权益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活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志愿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确保志愿者能够安全、有效地参与志愿服务,保障其权益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措施,以确保志愿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加强法律保护志愿者法是保障志愿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政府应不断完善志愿者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志愿者服务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设立志愿者协会成立专门的志愿者协会可以更好地组织志愿者活动并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志愿者协会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咨询、交流等服务,加强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和学习。

同时,志愿者协会可以代表志愿者向政府或其他组织提出合理的要求,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志愿者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志愿者保险制度,为志愿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意外伤害,包括人身伤亡、财物损失等风险,特别是一些高风险的志愿者活动,如救援行动、环境保护等。

志愿者保险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赔偿和救助,在他们遭遇意外时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四、加强志愿者培训和指导提供专业的志愿者培训和指导,增强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志愿者在参与服务之前需要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各项服务规范、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知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紧急救护、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志愿者评价机制建立志愿者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为志愿者提供公正的评价和激励。

志愿者活动的红黄绿线明确,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服务。

公正的评价机制可以保证志愿者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并提高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六、加强志愿者隐私保护对志愿者的个人信息要进行严格的保密,确保志愿者的隐私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志愿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志愿者权益保障
摘要:本文对志愿者权益保障进行了思考,并就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从加强立法,明确志愿者法律地位,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和赔偿机制,加强政策支撑与社会支持力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制
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产物。

我国志愿服务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奥运会和汶川抗震救灾中掀起高潮,出现广泛参与、全民支持的局面。

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再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与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志愿服务活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利他性、无偿性甚至义务性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制和制度环境,志愿者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积极性的提高及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整体推进。

今年,恰逢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举办,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志愿者权益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志愿者权益的保障强调及监管不够,在培训过程中,组织者更关心的是志愿者在工作岗位方面的培训;媒体、民众对志愿者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关注不够;志愿者自身对自己拥有的权益亦重视不够。

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工作刻不容缓,笔者认为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工作。

一、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立法
对于我们来说,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实现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
程。

我们正在全力构建法治国家,对志愿者权益保障也应该法制化、规范化。

就以贵州为例,近年来,贵州先后开展了”贵州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贵州省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贵州省抗凝救灾志愿者行动”、”贵州省抗震救灾志愿者行动”、”北京运会、残奥会贵州青春动力赛会志愿者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11年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
动会志愿者行动”等大型服务项目。

作为西部省区,贵州省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令人遗憾的是贵州省的志愿服务立法落在了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后面。

由于一部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立法的缺失,作为权宜之计,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志愿服务上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可以说志愿服务地方性立法缺失已经成为制约贵州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

而贵阳市是贵州的省会,是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也是贵州全省志愿服务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城市,亦是全省唯一有地方性法规立法权的地级城市,理应在志愿服务立法方面做全省的表率,通过志愿服务立法,缩小差距,寻找不足,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省级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出台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明确志愿者法律地位,为其提供侵权免责保护
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志愿者、组织方、服务对象及其他社会成员的法律地位和关系。

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促进社会对志愿者活动的理解,发挥法律规范的指引评价作用,在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
本职工作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为单位和个人协调提供法律和制度上的依据。

立法除规定志愿组织方与志愿者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协议的形式、内容等,包括各方权利、义务之外,还应该明确志愿服务中的风险与保障措施等。

由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可能给服务对象、志愿者所在工作单位或组织、其他社会成员或组织造成伤害或损失,而志愿者个体是难以承担此类风险的,因此有必要免除志愿者侵权责任。

如果志愿者造成被服务对象的损失时,由志愿服务组织方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志愿服务组织方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志愿者行使追偿权。

三、建立志愿服务纠纷解决机制和赔偿机制
对志愿者服务的纠纷解决可以借鉴我国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志愿者、志愿组织、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争议时,首先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向志愿服务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如调解未果,可向志愿服务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和诉讼过程中,也适用自行和解。

而对于那些己经形成了事实志愿服务关系,也应该按照志愿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履行各方职责。

同时鉴于志愿者及其劳动成果不被尊重的现象时有发生,应建立赔偿机制,如果服务对象及其他社会成员不尊重志愿者及其劳动成果时,如利用志愿服务资源进行营利性活动时,通过法律强制性要求其向志愿服务专项基金会或志愿组织捐款;而对于侵害志愿者人身及财
产安全者除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还应给予受害者赔偿。

四、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支撑
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志愿者权益保障息息相关,在我国志愿者的相关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与相关政策的滞后性有必然联系,为此必须加强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政策建设。

1.加大对志愿服务投入,保证志愿者权益保障资金
2.建立志愿服务表彰制度
3.加大志愿服务与就业挂钩力度
4.设立专门志愿者管理机构,维护志愿者权益
五、加强志愿组织建设,落实志愿者权益保障
志愿者主要是通过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出台后,志愿者权益能否真正得到保障关键还在于志愿组织。

如果志愿组织缺乏对志愿者这一重要人力资源价值的认识、缺乏发展规范,志愿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加强志愿组织建设也是落实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必要条件,反之,要实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

1.营造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组织氛围
2.提高志愿者选拔标准
3. 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管理
六、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共同保障志愿者权益
志愿者权益保障需要良好的社会基础。

社会支持是消解人们压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中的社会支持,既包括志愿者所在单位、学校
也包括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与政府、志愿组织一起为创造一个尊重志愿者权益、保障志愿者权益的社会环境。

1.强化企业、学校的社会责任
企业、学校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保障志愿者权益也是其应尽之职责。

企业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其员工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同时,学校也是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各级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志愿服务参与政策和奖励办法,制定学校的志愿服务法实施细则,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项目中,全力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并对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进行一定鼓励。

2.加强公众对志愿者权益保障的支持
志愿者权益保障的实现,与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公众应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权益保障专项基金的捐赠活动。

其次,学会尊重志愿者及其劳动成果,给予志愿者充分宽容和信任。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抵制或举报侵害志愿者权益的行为,确保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律政策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第四,家人、同事和朋友要成为志愿者的坚强后盾,他们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力量的源泉,注重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对志愿者的关心和爱护,并由此推及其他的志愿者。

参考文献:
[1]田思源:《北京奥运会与我国志愿者立法》,《法学论坛》,2007年第7期;
[2]李晓辉:《国家立法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探讨-以北京市大学生志愿者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1期。

作者简介:李琪,男,讲师,法学硕士,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