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1)
办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办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493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04.png)
一、目的为确保办案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疾病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办案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办案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疾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晕厥、急性中毒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办案单位负责人担任。
- 副指挥长:由办案单位分管领导担任。
- 成员:由医务室负责人、安保部门负责人、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2. 应急小组- 医疗救治组:负责对突发疾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 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和人员疏散。
-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 信息报道组:负责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突发疾病事件相关信息。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突发疾病- 办案人员或现场其他人员发现有人突发疾病,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3. 现场处置- 医疗救治组对突发疾病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同时联系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援。
- 安全保障组对现场进行警戒,确保人员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 信息报道组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及时上报。
4. 医疗救援- 紧急情况下,由医疗救治组将突发疾病人员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5. 事件调查- 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6. 信息发布- 事件处理完毕后,应急指挥部通过适当渠道向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发布信息。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完善物资-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 信息沟通- 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递。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办案单位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办案单位对突发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办案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办案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突发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疾病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b42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7.png)
突发疾病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突发疾病事件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确保在突发疾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预防、控制、救治和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疾病事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威胁,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突发疾病事件的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建立健全突发疾病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的突发疾病事件风险。
(3)定期组织突发疾病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队伍的应对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突发疾病事件应对工作的合法性。
(2)成立突发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指挥突发疾病事件的应对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疾病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保障能力。
(3)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确保突发疾病事件应对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疾病事件的应对工作。
2、设立突发疾病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信息汇总和报告工作。
3、成立专家组,为突发疾病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提供技术支持。
4、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突发疾病事件的应对工作。
5、建立健全各级应急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
6、建立突发疾病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7、加强与相邻地区、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突发疾病事件应对的合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卫生监管,确保卫生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2)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
单位人员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单位人员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7f4b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4.png)
一、预案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维护单位正常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内部员工在单位内发生突发疾病的情况。
三、预案组织机构1.成立突发疾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3.各科室、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情况(1)员工发生突发疾病时,现场同事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所在位置。
(2)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办公室报告。
2.现场处置(1)应急处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安抚患者情绪,同时进行初步急救措施,如拨打120、心肺复苏等。
(3)如患者病情严重,应立即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等待救护车到来。
3.救护车到来(1)现场人员协助医护人员将患者送上救护车。
(2)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人应向救护车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并告知家属。
4.后续处理(1)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统计突发疾病事件情况,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及时通知家属,并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
(3)对突发疾病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物资储备1.急救药品:包括急救箱、氧气袋、急救药品等。
2.通讯设备:包括手机、对讲机等。
3.救护设备:包括担架、轮椅等。
六、培训和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修订,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遇重大政策调整或突发事件,应及时修订预案。
八、附则1.本预案的解释权归我单位突发疾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生产中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生产中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8f07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1.png)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提高突发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发生的突发疾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食物中毒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突发疾病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疾病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和伤病员运送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病员的初步救治、现场医疗救护和转运等工作。
(3)信息联络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突发疾病事件相关信息。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车辆和人员的调配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程序1. 发现突发疾病事件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小组应立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救治,并协助医疗救护小组进行现场医疗救护。
4. 医疗救护小组应将伤病员送往公司医务室或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 信息联络小组应及时收集、整理突发疾病事件相关信息,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救援小组:(1)迅速了解伤病员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救治,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3)协助医疗救护小组将伤病员送往医院。
2. 医疗救护小组:(1)对伤病员进行现场医疗救护,如输液、吸氧、测量生命体征等。
(2)根据伤病员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3)将伤病员送往医院,并协助医院进行后续救治。
3. 信息联络小组:(1)收集突发疾病事件相关信息,包括伤病员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疾病事件,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后续处置。
4. 后勤保障小组:(1)调配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医疗器材、救护车辆等。
(2)组织人员协助伤病员运送、转移等工作。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
突发疾病发生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疾病发生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ca2b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5.png)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疾病事故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合作单位发生的突发疾病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心脏骤停、脑溢血、中毒、过敏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突发疾病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疾病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治、人员疏散、事故调查等工作。
(2)信息报告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和发布。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运输、发放等工作。
(4)宣传教育组:负责事故防范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应急响应1. 发生突发疾病事故时,现场处置组应立即展开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信息报告组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相关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
3. 后勤保障组应迅速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宣传教育组应积极做好事故防范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救援(1)迅速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
(2)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
(3)及时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 人员疏散(1)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疏散路线。
(2)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伤员和围观群众的安全。
(3)对疏散区域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事故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 应急物资调配(1)根据事故需要,调配应急物资。
(2)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后期处理1. 对伤员进行救治,关注病情变化。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 对事故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突发传染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范例(3篇)
![突发传染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范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9a307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0.png)
职业训练院实施方案一、引言。
职业训练院实施方案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本方案旨在全面提升职业训练院的办学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方案内容。
1. 职业课程设置。
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职业训练院将调整和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增设与新兴行业相关的职业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等,同时完善传统行业的技能培训课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到最新、最全面的职业培训。
2.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训练院将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3. 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训练院将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4. 就业指导服务。
职业训练院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
5. 教学质量监控。
职业训练院将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
三、实施保障。
1. 领导重视。
职业训练院将加强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系,确保实施方案得到有效的领导支持和保障。
2. 资金投入。
职业训练院将加大对实施方案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3. 师生参与。
职业训练院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参与机制,让师生共同参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方案的有效落实。
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措施
![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c7057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5.png)
一、前言突发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可能对个人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突发疾病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应急处置。
3. 设立医疗救治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教育组等专项工作组。
三、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突发疾病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3. 指挥部根据突发疾病的性质、范围和影响,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4. 各专项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医疗救治组(1)迅速组织医疗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救治。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传播。
(3)根据病情,及时转诊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4)做好医疗救治记录,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 信息联络组(1)及时收集、汇总突发疾病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2)向指挥部报告应急响应情况,协助指挥部决策。
(3)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3. 后勤保障组(1)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组织交通工具,保障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资的快速调配。
(3)做好现场秩序维护,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宣传教育组(1)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普及突发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宣传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
五、后期处置1. 调查原因,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 对应急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修改,由应急指挥部重新发布。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措施,旨在提高我国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办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办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39b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4.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办案过程中突发疾病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确保办案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办案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突发疾病事件。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XXX(单位负责人)副组长:XXX(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XXX(相关部门人员)2. 医疗救援组负责对突发疾病事件中的患者进行现场急救、转运及后续治疗。
组长:XXX(医务部门负责人)成员:XXX(医务部门人员)3. 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车辆调度、通讯保障等工作。
组长:XXX(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成员:XXX(安全管理部门人员)4. 信息报道组负责突发疾病事件的信息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组长:XXX(办公室负责人)成员:XXX(办公室人员)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发现(1)办案人员发现当事人出现突发疾病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
(2)现场其他人员应保持冷静,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救治。
2. 医疗救援(1)医疗救援组接到电话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安全保障(1)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转运车辆进行调度,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4. 信息报道(1)信息报道组负责收集、整理突发疾病事件相关信息。
(2)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并根据需要发布相关信息。
五、后期处理1. 对突发疾病事件中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 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对参与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如遇特殊情况,预案领导小组有权对预案进行修订。
4. 各部门、各岗位应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办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措施
![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49162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a.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突发疾病事件在公共场所、家庭、工作场所等各个领域时有发生。
为有效应对突发疾病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突发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2.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疾病事件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3. 提高各部门协同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单位和场所。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疾病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疾病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建立应急工作组,包括医疗救治组、现场处置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3. 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报告与启动(1)发现突发疾病患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2. 现场处置(1)医疗救治组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采取必要救治措施。
(2)现场处置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隔离,确保现场安全。
(3)信息宣传组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事故情况,引导舆论。
3. 后勤保障(1)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满足救治需求。
(2)人员保障:调配充足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参与应急处置。
(3)交通保障:保障应急车辆畅通,确保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4. 信息报告(1)应急指挥部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2)信息宣传组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5. 应急结束(1)突发疾病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得到妥善救治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结束后,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能力。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突发流行疾病应急预案
![突发流行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088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01.png)
一、目的与意义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流行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各类突发流行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
三、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流行疾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流行疾病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情况分析、决策建议、物资调配、人员培训等。
3.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突发流行疾病。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与报告(1)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要建立健全突发流行疾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发生突发流行疾病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报告。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流行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疫情分析、风险评估、防控措施制定等工作。
3. 应急处置(1)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2)加强病例救治,确保医疗资源充足。
(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4. 应急结束(1)突发流行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风险降至较低水平。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评估应急响应效果,提出结束应急响应的建议。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2.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2)建立健全物资调配机制,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3. 资金保障(1)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突发流行疾病应急工作。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六、宣传与培训1. 加强突发流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疾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
![疾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1f72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5.png)
疾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6篇)应急预案分类种类篇一应急预案分类、要点及适用范围1.综合应急预案,是预案体系的顶层,在一定的应急方针、政策指导下,从整体上分析一个行政辖区的危险源、应急资源、应急能力,并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及相应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责任追究等。
(区、街道、社区)2.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特定类型的紧急事件,比如防汛、危化品泄漏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而制定。
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式、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有较强的针对性。
(部门)3.现场应急预案,是在专项预案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针对特定场所,通常是风险较大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所制定的预案。
比如,危化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场内应急预案,公共娱乐场所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娱乐场所的场内应急预案等。
现场应急预案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具有更具体的操作性。
(人员密集型场所及学校)4.单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和高风险的建筑施工活动而制定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
预案内容主要是针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应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措施做出的安排。
(临时性重大活动及四大国有企业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篇二1.1目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保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把各类突发事件对网吧、歌舞娱乐、演出、游戏(艺)机房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增强各文化娱乐场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1.2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按照“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各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和强化文化娱乐场所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社会情况和部门职责,明确工作原则。
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4篇)
![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773e5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a.png)
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4篇)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通用4篇)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篇1幼儿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肖冢上启阳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订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1、在学生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学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学校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小利副组长:小勇成员:小曼刘丽莎田红娟学校成立以郭艳利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突发疾病专项应急预案
![突发疾病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b0c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7.png)
突发疾病专项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疾病在本单位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突发的各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四)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单位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疾病。
4、依法处置,科学防控。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突发疾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本单位的突发疾病应急处置工作。
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
(二)应急指挥小组职责1、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3、协调与上级部门、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
4、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5、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1、行政部门(1)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2)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和发放工作。
(3)负责组织员工的疏散和安置工作。
2、人力资源部门(1)负责统计员工的出勤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负责对患病员工进行关怀和慰问。
3、卫生保健部门(1)负责对突发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2)协助卫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生产中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生产中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b31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7.png)
一、目的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降低突发疾病对生产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部门及员工。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成员: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成员:医疗救护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生产调度人员等。
3. 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行动,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预案的贯彻落实。
四、应急预案启动程序1. 发生突发疾病事件时,现场员工应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2. 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判断和救治。
3. 如需进一步救治,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联系医疗救护人员,将伤员送往医院。
4. 同时,应急救援小组应通知相关部门,做好生产调度和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初步救治(1)对突发疾病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为轻微疾病,可现场给予相应治疗。
(2)如为严重疾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 伤员转运(1)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途中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向医院了解伤员情况。
3. 生产调度(1)根据突发疾病事件的影响程度,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秩序。
(2)对因救治伤员而影响的生产任务,及时安排其他员工进行补位。
4. 信息报告(1)应急救援小组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2)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突发疾病报警、初步救治、伤员转运、生产调度等。
单位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单位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d2d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6.png)
一、目的为保障单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确保单位正常运营,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部发生的突发疾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急性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医疗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
2. 各组职责(1)医疗救治组:负责突发疾病事件的现场救治、转运、治疗等工作。
(2)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疾病事件,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交通工具等后勤保障。
(4)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发现(1)员工或家属发现有人突发疾病,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1)医疗救治组迅速到达现场,对病人进行初步救治。
(2)信息宣传组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做好信息发布。
(3)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物资和交通工具。
(4)安全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3. 转运与治疗(1)根据病情,将病人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
(2)医疗救治组全程跟踪病人治疗情况,确保救治效果。
4. 后续处理(1)对突发疾病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做好善后工作,关心关爱患者及家属。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员工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员工健康意识。
2. 定期开展员工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3. 加强单位环境卫生管理,防止疾病传播。
4.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要。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应急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内容。
遇突发病应急处理预案
![遇突发病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15a6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8.png)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我单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遇突发病的员工得到及时救治。
2. 减少突发事件对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影响。
3. 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遇突发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1)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2)副组长:由单位分管领导担任;(3)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四、预案实施步骤1. 发现病情(1)员工发现同事出现突发病情时,应立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病情,确认是否为突发疾病。
2. 紧急处置(1)如确认是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紧急处置。
(2)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专业医疗救援。
(3)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遇突发病的员工进行初步急救,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3. 转移患者(1)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应急处理小组应指导相关人员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2)如遇突发疾病的是高空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患者安全。
4. 通知家属(1)应急处理小组应尽快联系遇突发病员工的家属,告知病情及处置情况。
(2)如遇突发病的员工无法联系家属,应急处理小组应向上级领导汇报,寻求帮助。
5. 后续跟进(1)应急处理小组应关注患者的救治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2)对遇突发病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恢复。
(3)对本次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心肺复苏器等。
3. 与附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急救车辆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4. 加强单位内部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实际情况变化,应及时修订完善。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
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5cb5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2.png)
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一、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突发疾病可能随时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疾病,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至关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人员,包括员工、访客等在单位内突发疾病的情况。
三、应急处置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在突发疾病事件处理中,始终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
2、快速反应原则一旦发生突发疾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行动,协同配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3、科学处置原则依据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诊断、治疗和救援,避免因不当处置导致病情加重。
4、预防为主原则加强日常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提高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突发疾病的发生。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突发疾病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决策等。
2、医疗救援小组由单位医务室人员或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组成。
负责对突发疾病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联系医疗机构,护送患者转诊等。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急救药品、器材、车辆等;保障通讯畅通;维护现场秩序等。
4、信息报告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和报告突发疾病事件的相关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通报情况。
五、预防措施1、健康监测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员工,加强跟踪管理,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和建议。
2、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环境卫生保持单位内环境整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4、体育锻炼鼓励员工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六、应急响应1、发现与报告当发现有人突发疾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呼救,并向单位相关部门报告。
工作时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工作时突发疾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067a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3.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员工在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迅速救治,减少伤亡。
2. 降低突发疾病对生产、工作秩序的影响,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3.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疾病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各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为应急处理小组的成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突发疾病识别(1)员工在岗位上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现场负责人应迅速判断病情,如怀疑为突发疾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1)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患病员工进行初步救治,包括但不限于拨打急救电话、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2)如条件允许,应立即将患病员工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3. 信息报送(1)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突发疾病情况,包括患病员工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救援措施等。
(2)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将相关信息报送至企业上级领导、相关部门。
4. 物资保障(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车间、班组,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2)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药品、急救设备、救护车等。
5. 后续处理(1)患病员工得到救治后,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后续处理,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员工关爱等。
(2)针对突发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应及时修订。
突发疾病的安全应急预案
![突发疾病的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1278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d.png)
突发疾病的安全应急预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突发疾病是一种难以预料但可能随时发生的情况。
无论是在学校、企业、社区还是公共场所,制定一套完善的突发疾病安全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少损失,并保障正常的秩序。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我们制定突发疾病安全应急预案的首要目标是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疾病事件,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控制疾病的传播,避免造成大规模的恐慌和混乱。
2、原则(1)以人为本:始终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3)快速反应:在突发疾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
(4)协同合作: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人员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危机。
二、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核心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决策,调配资源。
2、医疗救援组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联系医疗机构并护送患者就医。
3、现场控制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疏散人群,设置隔离区域,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4、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和传递突发疾病的相关信息,向内部人员和外部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5、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支持,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疾病监测与预警1、建立日常监测制度在单位内部设置专门的健康监测点,对员工、学生或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测,如体温测量、症状询问等。
2、关注外部信息及时了解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掌握相关疾病的最新动态和防控要求。
3、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接收到相关疾病预警信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应急响应流程1、疾病报告当发现疑似突发疾病病例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通知医疗救援组。
2、初步处理医疗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突发疾病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疾病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f02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2.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疾病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公共场所等场所发生的突发疾病事故。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突发疾病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和调度突发疾病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联络和报告。
3. 各部门、单位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单位的突发疾病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发现突发疾病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病情、已采取的措施等。
2. 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救援力量。
(2)医疗救护: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现场处置: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心理疏导: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心理压力。
3. 信息发布(1)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疾病事故信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信息发布内容和方式。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1)对突发疾病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
2. 整改措施(1)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责任追究(1)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对事故发生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六、应急保障1.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经费的及时到位。
2.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3.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疾预案病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疾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抑制事态发展。
学校未发生突发疾病,接到突发疾病情况通报后,要及时部署和落实当地学校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疾病在本校蔓延。
一般突发疾病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疾病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行政总门。
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
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与中毒或患病人员(技别是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积极配合卫生总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疾病的基本情况。
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责任。
应急保障
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地要改善学生食堂、厕所、宿舍卫生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善后与恢复工作突发疾病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疾病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2、根据突发疾病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学校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进行整改。
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才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才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才可重新启。
校园常见突发疾病及急救措施
中暑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
4、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克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
6、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急性心肌梗塞
遇到这种病人首先应就地抢救,让病人平躺,保持室内安静,不可经常翻动病人,并注意病人的保暖和防暑。
家中如有药物应给病人口含硝酸甘油或其他张开血管的药,等病情稳定后再设法送医院治疗。
心绞痛
心绞痛所反应症状为胸闷、胸痛。
家属应让病人静卧,如家里备有速效救心丸,可服用一定限量的速效救心丸,还可服用一些扩血管的药,有氧气袋的也可吸吸氧。
这样以来,有些人能自行缓解,对无法自行缓解的患者,及时拨打120。
高血压
急救者应让病人取半卧位,可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或复方降压片2片,如果病人烦躁不安,可另加安定片2片,必要时吸氧。
对已昏迷病人应注意保持其呼吸道畅通。
病人取平卧位,用“仰头举颏法”使病人的气道打开。
经以上处理后,病人病情仍不见缓解,应迅速送病人入院治疗。
途中力求行车平稳,避免颠簸。
突发性脑溢血
出现脑溢血家属莫乱动,病人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光,减少声音的刺激。
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脑后不放枕头。
将病人领口解开,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粘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颅内压;搬运病人动作要轻。
途中仍需不断清除病人口腔内分泌物、痰液和其他异物,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中风
1.先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尽快与急救中心联系。
2.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不明时,切不要随便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各异。
3.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坐起,应二三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高,但不要抬得太高,否则会使呼吸道狭窄而引起呼吸困难;转送病人时要用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哮喘
病人发作时,应取端坐位或靠在沙发上,头向后仰,充分通畅呼吸道;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粘液及其他异物;同时鼓励病人多喝温开水,急救者可用手掌不断拍击其背部,促
使痰液松动易于咳出。
适当服用祛痰和抗过敏药物,如必嗽平、川贝枇杷露、息斯敏等。
一般不宜服用带有麻醉性的镇咳药。
经上述处理,病情仍无好转,则应迅速送病人去医院急救。
脑震荡
若病人处于昏迷状态,要轻轻地为其翻身,使其成侧卧位,并记录时间。
不可让病人受震动或使病人颈部前屈而尽量保持后仰位置。
安静地转送至脑神经外科医生处。
胃穿孔
1. 不要捂着肚子乱打滚,应朝左侧卧于床。
2. 如果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到达,但现场又有些简单医疗设备,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
急性胰腺炎
如病人在餐后1至2小时内,出现剧烈而又持续的腹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可考虑患症。
急救的要领是要求病人完全禁食,并急送医院。
糖尿病
节假日控制进食和饮酒。
千万不要擅自改变药物的服用量,药量不当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如果因漏服,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要及时上医院。
脑血管疾病
解开病人衣领,立刻服药,不要盲目移动,不让病人头位过高,最好平卧,头偏向一侧,用冰或冷水毛巾敷病人额头,并立即送医院。
异物卡住嗓子
如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应立即停止进食。
异物卡在显眼处可用镊子取去。
如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理。
酒精中毒
对饮酒过量,导致狂躁症状者,不能使用镇静剂,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肠内溶物逆流而引起急性胰腺炎。
心脏病不要轻易搬动病人,如有心脏病史要马上服药、送医院,同时可视情况给病人胸部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