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预习提纲共11页文档
曹刿论战预习提纲11
曹刿论战预习提纲三维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三国时官渡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左传》背景三、整体感知1、给下面的字注音:刿又何间焉鄙弗敢专也小惠未编玉帛小信未孚公与之乘辙夫战轼旗靡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
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3、重点词句(1)加点词的古今义:①肉食者鄙②又何间焉③牺牲玉帛④大小之狱(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乃入见:可以一战:(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4、重点句子: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5、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6、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7、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段意第二课时二、分析课文(一)第一段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2、曹刿的身分怎样?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
第11册预习要求
第十一册预习要求
1.出声朗读三遍课文,家长签名在课题旁。
(1)速度不应太快,一分钟120字左右的速度合适。
(2)碰到生字、难读的字所在的句子,请同学们要多读几遍,读通顺为止。
2.作业网上布置作业时提及的“掌握本课生字”,不仅要会写每一课课后生字表里的字,还要完成本课错别字的订正。
3.预习本用来完成课后练习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要在课前自主预习的课文已经在书上目录进行了标记。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同学们,只要你们认认真真地预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天的功课,就一定能帮助自己实现学习目标,取得成绩!
第十一册预习要求
1.出声朗读三遍课文,家长签名在课题旁。
(1)速度不应太快,一分钟120字左右的速度合适。
(2)碰到生字、难读的字所在的句子,请同学们要多读几遍,读通顺为止。
2.作业网上布置作业时提及的“掌握本课生字”,不仅要会写每一课课后生字表里的字,还要完成本课错别字的订正。
3.预习本用来完成课后练习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要在课前自主预习的课文已经在书上目录进行了标记。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同学们,只要你们认认真真地预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天的功课,就一定能帮助自己实现学习目标,取得成绩!。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部编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预习填空
一、二次革命
1.背景: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2宋教仁改组,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明显优势,可以组阁。
2.导火线:——宋教仁于1912年组建国民党,在国会占明显优势,1913年准备北上组阁时在上海遇刺身亡。
3.时间:1913年7月
4.首先爆发地点:江西湖口
5.领导: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
6.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对内专制独裁: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
3.解散国会;
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
5.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二)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大部分内容
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
②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预习填空答案:
一、国民党;“宋案”;
二、总统制;日本;“二十一条”;
三、《讨袁檄文》;云南;民主共和观念。
初二历史 下册 11课 预习提纲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①、我国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形成了(
)和()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的格局。
②筹建新中国时,中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的建议。
现在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作用:
④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
)成为我国重要牧区,()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中央提出实施()的战略以来,西部出现()、()的新气象。
⑤援藏干部杰出代表是()。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①、我国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形成了(
)和()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的格局。
②筹建新中国时,中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的建议。
现在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作用:
④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
)成为我国重要牧区,()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中央提出实施()的战略以来,西部出现()、()的新气象。
⑤援藏干部杰出代表是()。
(word完整版)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百分数(二)信息窗一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百分数(二)信息窗二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百分数(二)信息窗三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二单元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信息窗一第二单元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信息窗二第二单元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1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三单元正比例关系信息窗2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三单元反比例关系信息窗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三单元比例的应用信息窗4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四单元比例尺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四单元比例尺信息窗2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四单元比例尺信息窗三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五单元统计信息窗1想一想1、根据信息窗信息,完成下面统计表:项目射击水上举重球类体操重技类其他数量(枚)2、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我国获金牌的情况吗?看一看1、右图是一个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3、图中的这个圆表示什么?4、图中17.7%代表什么含义?13。
7%代表什么含义?说一说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与的关系。
2。
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算一算课本68-69 1、2、3查一查在报刊与杂志上找几个扇形统计图,看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五单元统计信息窗21、如何用条形统计图描述29届奥运会奖牌前四名的国家获得金牌的情况?2、如何用折线统计图描述26—29届奥运会中美两国金牌变化情况?3、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29届奥运会我国各种奖牌与总数的关系?4、经历以上活动,你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有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吗?届次26272829。
三 年级下册第11课预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第11课《画杨桃》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嘱晌诲
2. 典型多音字(注音、组词):
角(1)()(2)()
3. 趣味识字:
(1)我用方法(猜字谜、顺口溜等)记住了“叮”:
(2)我用方法(猜字谜、顺口溜等)记住了“幅”:
(3)我用方法(猜字谜、顺口溜等)记住了“熟”:
4. 易写错的字:
(1)“晌”哪里易错:“悉”哪里易错:
(2)“叮”“嘱”在结构上应注意“口”字旁的位置:
(3)“肃”在笔顺上应注意:(列出笔顺)
(二)词语
1.给每个会写字组两个词,写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旁边。
2.运用查字典、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本课生词:
叮嘱:审视:
严肃:半晌:
和颜悦色:教诲:
(三)尝试背诵18段中老师说的话。
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课文讲述的是在一次()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的样子,同学们都()我,而老师却借这件事,让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看问题或做事情,不能(),要坚持从()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把事情做好。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句子意思深刻?在文中标记出来,并用铅笔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想法。
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在文中做好标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想一想
(1)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算一算
完成课本64页???自主练习第1题
练一练
解方程
???X+8=13?????2.5+x=5.3?????x-40=15
??x-2.7=13????x-1.6=1.4??????x+5.3=10
3.你能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1)线段图
(2)数量关系式
(3)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
4‘怎样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
(1)系式
(2)X的式子表示
写一写
观察以上含有字母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方程,你觉得方程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信息窗一
预习方式(怎样预习)
预??习??内??容(预习什么)
算一算
13×6130×613×60
你发现了什么?
看一看
默读教材第2页情境图下方的信息。
想一想?
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
写一写
写出信息及相应问题。
读一读
非常流利地朗读信息及相应问题。
想一想
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写一写
写出信息及相应问题。
读一读
非常流利地朗读信息及相应问题。
说一说
解决“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的思路。
算一算
解决“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
完整word版三年级下册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三年级英语下册预习提纲设计课题:Unit1WelcomebacktoschoolALet ’stalkLookand say 〔〕一、预习内容及要求:课本P41、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英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国旗。
2、自己读Let’stalk对话,用铅笔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和句子。
3、听Let’stalk录音,跟读对话〔3遍〕。
重点跟读生词、生句。
4、再读对话,口头翻译对话意思。
课题:Unit1WelcomebacktoschoolALet’slearnLet’schant〔〕预习内容及要求:1、画四幅英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国旗的图画。
2、听Let’slearn录音,跟读单词5遍,跟读句子3遍,并注意语音语调。
、仿照课本画一画家乡的标志建筑物。
、听Let’schant局部,并试着跟唱几遍。
5、听Let’sspell录音,跟读单词并拼读 3遍。
6、在四线三格里抄写P6中的四个单词。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1页共12页5.学校班级姓名课题:Unit1WelcomebacktoschoolBLet’stalkLookandsay〔〕预习内容及要求:1了解she的意思,并知道其适用对象。
2、自己读Let’stalk对话,用铅笔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和句子。
3、听Let’stalk录音,跟读对话〔3遍〕。
重点跟读生词、生句。
4、再读对话,口头翻译对话意思。
课题:Unit1WelcomebacktoschoolBLet’slearnLet’schant〔〕预习内容及要求:1、画几幅同学和老师的画像。
2听Let’slearn录音,跟读单词5遍,跟读句子3遍,并注意语音语调。
听Let’schant局部,并试着跟唱几遍。
听Let’ssing录音,并试着跟唱听storytime录音,并能够看图画讲出故事。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2页共12页学校班级姓名课题:Unit2Myfamily 预习提纲设计ALet’stalkpointandsay〔〕预习内容及要求:〔一〕课本P141、自己读Let’stalk对话,用铅笔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和句子。
三年级上11-16课预习提纲
11、第八次1、抄写易错词语:侵略、磨坊、抵抗、招集、欧洲、遭到2、多音字“几”、“磨”组词3、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一连打了______,都_______。
布鲁斯几乎________,他在___________的启发下,决心干________,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4、按故事的开端、发展(过程)、结局给课文分段。
5、收集两条条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12、卧薪尝胆1、抄写易错词语: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屈辱2、思考:课文讲了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文中怎么写他卧薪尝胆的?3、按故事的开端、发展(过程)、结局给课文分段。
4、造句建议:5、收集三个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1、抄写易错词语:喇叭状、疾病、异常、诊断、缓步、木管2、多音字“脏”、“划”组词3、造句果然:4、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法国医生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启发,用喇叭状的_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个________。
5、按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作文4:迷人的秋天习作要求:走出校园,到小区、公园、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观察迷人的秋景,去发现自己感兴趣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画一画,说一说。
描写秋天的词:秋高气爽遍野金黄红叶似火天高云淡果实累累秋色宜人秋雨绵绵瓜果飘香落叶纷飞凉风习习天朗气清描写颜色的词语火红枣红鲜红红彤彤红艳艳橘黄杏黄土黄鹅黄金黄金灿灿天蓝湖蓝淡蓝深蓝碧绿墨绿深绿嫩绿葱绿草绿翠绿洁白白茫茫白花花雪白象牙白描写水果的词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红灯笼般的柿子酸甜可口的橘子宝石般的葡萄描写秋天的句子秋天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好像用秋雨洗刷过。
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的轻舟,慢悠悠的漂浮着。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第十、十一课导学案预习提纲
第10课鸦片战争◆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知识体系:一、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1、爆发背景(原因)(1)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阶级矛盾尖锐,政治腐败,闭关锁国。
(3)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商品销路不畅,向中国走私鸦片。
(4)林则徐虎门销烟(年月)。
思考1:鸦片肆虐对中国的危害。
思考2: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过程(1)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6月,英军由南向北,最后到达,威胁清政府政治中心。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由南向北,到达,侵入中国经济中心。
(2)(2)中国军民的抗争:①爱国将领:。
②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
(3)1842年,求和,签订《南京条约》思考3: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地:(导致丧失)赔款:(导致)开放通商口岸:导致)关税权丧失:(2)中英《》、《》内容:攫取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思考4:上述特权的含义,英国获得上述特权对当时中国的影响?(3)中美《》、中法《》4、影响:(1)经济上:自然经济瓦解,被迫卷入市场。
(2)外交上:外交:由到中国国门被迫对外开放,独立发展道路中断。
(3)政治上: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中断。
(4)历史进程(社会性质)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
(5)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思考5: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概念:半殖民地的含义: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形态。
11蝙蝠和雷达预习提纲
11 《蝙蝠和雷达》预习提纲
一、字词初探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 请大家跟我读,我们小组一致认为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 我们小组找出的多音字有:
3. 趣味识字:
4. 我们小组认为特别容易写错的字是:
我们用——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词句
1.组词:
2.查阅有关蝙蝠与雷达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蝙蝠:
雷达:
超声波:
3.我试着区分一下词语
晴朗清朗
实验试验
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把握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2.找出文章的过渡段:。
这是一个问句。
3.句子: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思考:能去掉配合两个字吗?为什么?
(二)品读赏析
1.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找出里面的关键词,说说你的理解。
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2
3.
间的示意图,并试着理解,完成课后练习三。
尝试背诵(第7段)。
三、拓展延伸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向同学作介绍。
11.课预习提纲
六-年级上11课《唯一的听众》预习提纲一、我了解作者(及其本文写作背景)二、我的生字:(注音组词)我的生词解释:(1)(2)(3)(4)(5)我的多音字:(1)(2)(3)(4)四、本文的体裁:五、本文的表达顺序:六、本文的主要内容:七、细心读课文4遍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2.说一说,“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变化------------------------------------------------------------------------------------------------------------------------------------------------------------------------------------------------------------------------------------。
3.唯一的听众指的是()4.想一想,这唯一的听众具有()美德,同时表达了“我”对唯一听众的( )之情。
七、最能表现中心的段落是第段,我的理由是:八、最能表现中心的句子是:我的理由是:九、最能表现中心的词语是:十、精彩句子有:(1)我的理由:(2)我的理由:十二、学习本课我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1)(2)十三、本篇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借鉴:1.————2.————3.————十四、词语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预习提纲
第 11 课西汉成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成立1、西汉成立:公元前202 年,刘邦成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政策:养精蓄锐政策(1)原由:汉初经济冷清;汉高祖汲取秦亡教训;稳固政权的需要。
(2)举措:A、“兵皆罢归家”,让士兵回乡务农;B、开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为老百姓,增添农业劳动力;C、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鼓舞农业生产。
3、影响: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持续推行养精蓄锐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形势稳固下来。
二、“文景之治”4、举措:(1)汉文帝和汉景帝持续推行养精蓄锐政策,着重农业生产,倡导以农为本,关怀农桑;(2)进一步减少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3)文帝和景帝期间,重视“以德化民” ,取销了一些严刑苛法,倡导节俭治国,反对豪侈浮华。
5、表现:文景期间,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平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
这一期间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自我检测: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描绘了哪一朝代的成立过程()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对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剩余权力B.增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排除朝中大将兵权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添农业劳动力采纳的主要举措包含()①士兵返乡务农②倡导节俭治国③奴婢开释为老百姓④取销断残肢体的肉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汉朝期间,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种技术也有了很大提升,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A.浇灌B.播种C.收割D.耕地5.以下中国古代帝王中,汲取暴政致使速亡的教训,采纳疗养生息的政策的是()①秦始皇②秦二世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汉文帝和汉景帝期间采纳的治国举措不包含()A.要求各级官吏关怀农桑B.命令士兵回乡务农C.取销断残肢体的肉刑D.节俭治国反对豪侈浮华7.“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向来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批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索烂了,散钱多得没法计算。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 第11课 古代日本【预习提纲】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预习填空一、6世纪前的日本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有30多个曾与发生过“通史”关系。
2.统一: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
3.统治:(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2)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
(3)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进行改革。
2.概况:年开始,日本仿效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2)经济上: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②国家将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③统一。
3.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背景:(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的特权。
(2)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集团形成: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自我预习提纲()
部编版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自我预习提纲【课标要求】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汉代之初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2.知道汉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基本内容,理解休养生息政策对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作用。
3.能简述“文景之治”的概况,能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局面。
【学习重难点】重点:休养生息政策。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及概念【自我预习课程提纲】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象。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不行温饱。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释奴为民)(3)轻徭薄赋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预习提纲(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 (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容。
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预习提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一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仔细观察课本第2页上的情境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仔细阅读课本第3页内容,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有多少只?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根?三、试一试。
自主练习第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
四、问题口袋。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能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家长签字: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二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一、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观察情境图,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三、试一试。
用望远镜我们观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贼鸥、冰上三十二只贼鸥、冰上还有三十二只企鹅、二十二只海豹.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类型与分布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立香学生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认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知道自然灾害分类及种类。
4、掌握自然灾害的分布。
【重点】自然灾害的分类与分布。
【难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预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什么是灾害与自然灾害?二者有何区别?2.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自然灾害具有哪两个属性?你怎样理解?二、自然灾害的特点列出自然灾害的特点各举一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图表导读】教材图1-7“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1)1963~1992年全世界发生重大灾害的趋势如何?(2)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点击高考】(2019年高考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双选)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2)(双选)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美国南部咫风活动频繁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3)(双选)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课题: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主备人:聂雪梅备课组长:完成时间:30分钟学生姓名:班级:第一课时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预习目标】1.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2.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3.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4.地震带的分布规律【重点难点预测】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预习内容】一、气象灾害1.气象灾害的概念:气象灾害是指因而导致的灾害。
一般来说,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和。
2.干旱:①概念:指长期或无降水。
②危害:干旱可导致干枯死亡,使河流、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困难,局部地区的。
③分布: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区。
3.洪涝:①洪水灾害:指由于、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水位急涨、水量猛增,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它会危害农业生产、破坏房屋和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
②雨涝灾害:指由大雨、暴雨或等使低洼地区、渍水的现象。
雨涝主要危害、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其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
4.热带气旋①概念:指发生在热带洋面的。
②危害:强烈的热带气旋,会形成、、,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和。
③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海地区和东部海岸。
5.其他气象灾害:大风、冰雹、、雪灾、、龙卷风、雷暴、、连阴雨、冻雨、雨雾等。
二、地质灾害1.概念:指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恶化,并危害人类的现象或过程。
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2.地震①震级: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
与大小有关。
②烈度:越高,越浅,烈度越大;距离越远,烈度越小。
③危害:a直接危害:人员伤亡、和其他工程设施;b次生危害:火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露、,以及、滑坡、崩塌、地裂缝等④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3.滑坡和泥石流①滑坡:斜坡上的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结构面整体顺坡下滑。
②泥石流:由、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的特殊洪流。
③主要危害:滑坡、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滑坡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泥石流的危害除此之外,对、矿山、乡村带来冲於。
【图表导读】 1.教材图1-13“世界热带气旋主要路径示意图”(1)热带气旋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情况如何?(2)热带气旋的主要源地和主要影响区域。
据此可分析热带气旋造成的损失巨大的原因是什么?2.教材图1-18“世界浅源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1)世界上主要地震带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带?(2)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这些地区多地震?【合作探究】1.气象灾害(1)干旱①成因与影响范围:②世界上干旱的类型③分布④危害:(2)洪涝①类型与多发地区②危害:(3)热带气旋①概念②形成条件③台风a.概念:b.结构:c.时间:d.源地:e.灾害构成:f.影响地区:2.地质灾害(1)地震②震级与烈度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
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有关,可以根据地震仪的记录推算得出。
地震烈度就是反映地震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
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探测得,而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好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来决定。
③主要地震带第二课时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预习目标】1.海洋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与危害2.生物灾害的种类、危害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重点难点预测】海洋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与危害【预习内容】三、海洋灾害1.概念: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的自然灾害。
2.风暴潮:①概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由气旋或气旋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②分类:带风暴潮和带风暴潮。
③危害:风暴潮可以颠覆、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其他海洋灾害:、海浪、海冰、等。
四、生物灾害1.概念:由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①概念:在农耕区、林区、牧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在农作物、、等生物中,病害、、草害、鼠害暴发或流行的现象。
②危害:常常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①概念:由于人们、或雷电、煤等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②危害:除烧毁大量、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外,还会对特定地区的产生不良影响。
【合作探究】:1.两种风暴潮的比较2.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2.生物灾害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比较【达标测评】1.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A.外来病原体入侵B.有害生物的大规模繁殖C.适宜的气候条件D.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的减少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据此完成2~4题。
2.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气压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4.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B.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C.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D.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5.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④气候干旱⑤水灾频繁⑥台风多发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8.下列关于海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海啸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B.海啸是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C.只有海底地震才能诱发海啸D.海啸能瞬间形成滔天巨浪,摧毁堤坝,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 亳克/升的自然灾害。
11.2006 年1 月20 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
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①南粤大地的干旱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⑥离岸风的吹拂A.①③④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③⑤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3.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14.我国很多地方都分布有虫神庙,由此可以判断当地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病害B.干旱C.洪涝D.鼠疫15.下列关于森林过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火灾是一种自然灾害B.森林火灾的主火源是天然火源C.森林火灾的危害大小与风力的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有关D.森林火灾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课后记】家长签字:__________ 月日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