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车联网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车联网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二〇一五年九月
编制:校核:审核:批准:
1综述
1.1背景
2010年10月28日,第一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上传来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目前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其中重大专项第三项要求:加快突破移动互联网、宽带集群系统、新一代无线局域网和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应用,促进运营服务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车联网项目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第一期资金投入达百亿级别,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力、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
近年来,为了鼓励和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国务院相关部门紧密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2014—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扩大应用规模。
2013年8月2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成立的“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包
括15家整车厂在内的共30家单位组成,成员涵盖了汽车制造商、移动通信运营商、硬件设备制造商、软件服务提供商及有关科研院所。联盟旨在通过联合各相关行业的力量,协同攻关、协调发展,在推进Telematics车载应用服务之外,重点推动车联网技术对于汽车安全性与经济性等性能提升的应用。
2015年,杨庆副总经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在充换电服务中的应用。加快车联网平台建设,为用户提供便捷支付、行车安全、出行指南等增值服务。以车联网平台为抓手,建立充换电设施“互联网+”支撑体系,全面服务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的充换电设施,提升充换电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水平,为充换电设施运营、行业发展、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1.2体系介绍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从网络上看,车联网(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图1-1车联网应用原理示意图
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
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
2国内外行业现状分析
2.1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从动力技术上来说,目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完全由二次电池(蓄电池)提供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利用燃料和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混合动力汽车则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将内燃机与储能器件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结合。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世界各国在电动汽车的研发布局中,出现了三者并驾齐驱的局面,电动汽车正朝产业化方向一步步迈进。
下图演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
图2-1新能源汽车的演进路线图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
截至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及充电设备分布情况:
图2-2 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及充电设备分布图
2014年全球市场共销售353522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53%。
其中,电动乘用车323864辆,占比91.61%;
电动客车及电动专用车29658辆,占比8.39%;
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分别占57%和43%。
图2-3 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图
根据《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展望》,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然面临着重大而复杂的技术、资金、市场和政策挑战。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电动乘用车的数量将达到2000万辆(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2.1.1国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新技术发展的推动和政府对汽车排放越来越苛刻,各大汽车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电动汽车的开发,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为了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关国家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优惠政策,对燃油汽车使用者的限制政策,还有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都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来自法律、政府的资金和科研力量的支持。1976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试用法令》,以立法、政府资助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加速发展电动汽车。1990年,加利福尼亚州在为防止大气污染而制定的限制法规中规定:到1998年,“零污染”汽车的销售额要占新车销售额的2%;到2000年,“零污染”汽车的销售额要占新车销售额的5%;到2003年,“零污染”汽车的销售额要占新车销售额的10%。随后,美国东部的10个州也都通过了相应的法规。法规的强力推行,促进了电动车小批量、商业化生产和实践应用。此后,美国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的政策。这些因素加快了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截止到2012年底,美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1174辆,另有电动车供电设备15192台。2013年底,美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7.4万辆。2014年底,美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75104辆,充电设备达到21814台。到2015年底,美国将有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投入使用。2.1.2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国内电动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1980年开始,中国开始掀起电动汽车的研究高潮,电动汽车被国家列为“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我国电动汽车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
近几年,中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动汽车市场已初露端倪。2001年9月30日,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