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腹 泻 病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讲解

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讲解
……………….
非感染性腹泻
B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1、砷、汞、酒精等化学物质中毒,也可引起
腹泻。 2、某些药物毒副作用,如:利血平、5-氟尿
嘧啶、胍乙啶、新斯的明等。 3、致泻药物 大黄、番泻叶、硫酸镁等。
4、一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的药 物,也可导致腹泻。 5、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治疗,菌群失调导致 的单纯腹泻。 ………………….
落实对就诊的所有腹泻病人进行登记、 病原学检测、疫情报告、隔离消毒等。
3、设置标准
(一)县及县级以上医院(包括同级别 的企业、民营医院)应设立独立的腹泻 病门诊区域,区域内设有诊室、留观室、 化验室、药房及专用厕所,备有盛放病 人吐泻物的容器,备有诊治、采样、检 验、抢救、消毒等药械。
腹泻病门诊区域位置应与普通门诊分开, 便于隔离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和污染 周围环境。
非感染性腹泻
D 体质因素
1、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 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2、食物过敏性腹泻牛奶、鱼、肉、虾、蟹过敏者,也 可发生腹泻。伴有皮疹者,见于过敏性肠炎。 3、老年人和手术后的病人常常会发生直肠性便秘,此 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粘膜,可有排 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有时还会有粘液排 出,也不应列为腹泻,其实际上是严重的便秘,医学 上称之为假性腹泻。
物品配备
1、诊疗用品 体温计、血压计、注射器、输液线、静脉 切开包。。。 2、消毒用品 消毒液、消毒盆、消毒拖把、喷雾器、消 毒垫。。。。 3、排泄物、呕吐物盛放容器 桶、盆等,放置一定量消毒剂。 4、防蝇灭蝇设施器械 防蝇网、纱窗、纱门、灭蝇/蛆药剂。
物品配备
非感染性腹泻

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与标准

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与标准

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与标准一、引言消化内科疾病是指涉及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胃、肠道和消化器官等。

这些疾病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了全球各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提高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诊疗指南与标准,以规范临床实践和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本文旨在介绍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与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二、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指南1. 胃癌诊疗指南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内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

国际上的胃癌诊疗指南包含了早期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方面的指导。

根据这些指南,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肝炎诊疗指南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国际诊疗指南对于不同类型的肝炎,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提供了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些指南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3. 胰腺炎诊疗指南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内科疾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腹痛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胰腺炎的国际诊疗指南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有助于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三、消化内科疾病的国际诊疗标准1. 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标准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消化道出血的管理标准,包括早期诊断、止血与维持循环的策略以及后续的康复护理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2. 腹泻疾病的诊疗标准腹泻是常见症状,涉及到多种消化内科疾病,包括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和肠道功能紊乱等。

国际上的腹泻疾病诊疗标准提供了不同类型腹泻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准则,有助于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3. 胃食管反流病的评估标准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可导致胃酸回流至食管,引起胃灼热和食管黏膜损伤等。

国际上的胃食管反流病评估标准提供了病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划分和治疗建议等方面的指导。

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

腹泻病门诊工作规范

二)、腹泻病分类
2、按解剖部位可分为: a 胃原性腹泻 b 肠原性腹泻 c 胰原性慢性腹泻 d 内分泌失常性腹泻 e 功能性腹泻
二)、腹泻病分类
3、根据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分为: a 渗出性腹泻 b 分泌性腹泻 c 渗透性腹泻 d 吸收不良性腹泻 e 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二)、腹泻病分类
肠原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a 病原感染性腹泻 b 炎症非感染性腹泻 c 肿瘤性腹泻 d 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 e 食物( 中毒、过敏)性腹泻 f 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 g 功能性腹泻
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4.认真登记腹泻病人门诊登记簿的有关项 目,不得缺项、错项。
5.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人,要以最快的方 式报告本单位领导和驻地卫生防疫站 (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 按旬统计,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疾控 中心)。
6.做好自身防护,防止医院内感染。
开诊时间
正常情况下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
物品配备
1、诊疗用品 体温计、血压计、注射器、输液线、静脉 切开包。。。 2、消毒用品 消毒液、消毒盆、消毒拖把、喷雾器、消 毒垫。。。。 3、排泄物、呕吐物盛放容器 桶、盆等,放置一定量消毒剂。 4、防蝇灭蝇设施器械 防蝇网、纱窗、纱门、灭蝇/蛆药剂。
物品配备
5、标本采集用品
对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的要求
1. 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 心。
2.应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培训, 每人应备有《中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霍乱防治手册》和《腹泻病防 治手册》等。
3.能熟练掌握霍乱和其他腹泻病的临床表 现,流行特征、诊治、抢救、疫情报告、 隔离消毒等有关专业知识。
……………….
非感染性腹泻

腹泻病诊疗规范

腹泻病诊疗规范

腹泻病诊疗规范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常见病因分类:①感染性腹泻,如痢疾、霍乱及其他感染性腹泻(肠炎);②非感染性腹泻: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他。

【诊断】(一)大便性状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3. 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可正常或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

(二)病程分类1.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病情分类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四)临床诊断1.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等作出诊断。

2.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

3.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

4.病人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要考虑为细菌性痢疾;如血多脓少,呈果酱样,多为阿米巴痢疾。

此外,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五)脱水的评估(见表1-3)。

表1-3 评估病人脱水状态1.望诊:一般状况良好*烦躁、易激惹*嗜睡或昏迷、软弱眼窝正常凹陷明显凹陷眼泪有少或无口舌湿润干燥非常干燥口喝饮水正常无口渴*口渴、想喝水*只能少量饮水或不能饮水2.触诊:皮肤弹性捏起后回缩快捏起后回缩慢(小于2秒)捏起后回缩很慢(大于2秒)3.诊断无脱水生征有些脱水: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1个*所示的症状或体征。

丢失水分占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患者有两个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1个*所示的症状或体征。

感染性腹泻的规范化诊治-25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感染性腹泻的规范化诊治-25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50-感染性腹泻的规范化诊治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细菌性痢疾的规范化诊治1、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病人应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B、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C、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维持酸碱平衡,脱水轻且不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重者静脉补液D、宜使用降低肠道动力的药来止泻[正确答案]E、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三代抗生素2、下列关于普通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急性起病,畏寒发热,食欲不振B、数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C、持续排出黏液脓血便[正确答案]D、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E、自然病程为1~2周3、我国最多见的志贺杆菌类型是()A、痢疾志贺菌B、福氏志贺菌[正确答案]C、鲍氏志贺菌D、宋内志贺菌E、不确定答案详见:4、托幼机构从业人员因细菌性痢疾被隔离,需粪便培养连续()次阴性后,才能解除隔离,恢复工作A、1B、2C、3[正确答案]D、6E、不确定5、细菌性痢疾的确诊依据是()A、粪便培养出志贺杆菌[正确答案]B、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百分比升高C、大便白细胞>15个/HP、脓细胞及少量红细胞D、PCR核酸检测E、结肠镜和影像学检查6、阿米巴痢疾的粪便特点是()A、黄水便B、果酱样便[正确答案]C、绿色稀便D、脓血便E、不确定7、下列哪项不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A、发热B、里急后重C、脓血便D、恶心呕吐[正确答案]E、腹痛8、细菌性痢疾急性期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形成[正确答案]B、肠黏膜增厚C、瘢痕及息肉D、肠壁纤维瘢痕组织收缩而致肠腔狭窄E、神经细胞变性或有点状出血9、急性细菌性痢疾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A、普通型B、非典型C、休克型D、脑型[正确答案]E、混合型10、急性细菌性痢疾预后最凶险的一种类型是()A、普通型B、混合型[正确答案]C、休克型D、脑型E、非典型(二)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疗1、()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A、A组轮状病毒[正确答案]B、B组轮状病毒C、C组轮状病毒D、诺如病毒E、肠腺病毒2、诺如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正确答案]C、水源污染D、血液传播E、接触感染3、肠腺病毒性腹泻的潜伏期平均为()A、7天[正确答案]B、5天C、1-3天D、1-2天E、1天4、病毒感染性腹泻多见于()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正确答案]D、冬春季E、不确定5、下列关于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查,说法错误的是()A、外周血白细胞多正常,少数可略升高B、便常规可见脓球及红细胞,少许白细胞[正确答案]C、利用电镜技术从大便提取液中检出致病的病毒D、PCR技术检测大便中病毒DNA或RNAE、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试验、ELISA检测大便中病毒特异性抗原6、关于轮状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球形双股RNAB、由11个基因组成C、有双层衣壳,从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似车轮状D、分A~G7个组,均能引起人类腹泻[正确答案]E、在外界环境中较稳定,耐酸碱。

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张掖市腹泻病门诊开设规范及要求开设腹泻病门诊的目的是开展腹泻病监测,了解腹泻病的流行趋势及其特性,从而制订防治对策。

按照卫生部疾控司霍乱防治手册开设腹泻病门诊的要求,将开设腹泻病门诊的规模和条件分为三级:一级为规范腹泻病门诊;二级为一般腹泻病门诊;三级为专诊。

省、市级医疗机构要求达到一级;县、区级医疗机构要求达到二级;乡、镇级医疗机构要求达到三级。

一、一级腹泻病门诊开设要求1、基本设施要求:一级腹泻病门诊必须按照传染病管理标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同时要求设立独立的诊疗室、观察室、抢救室、化验室、药房、厕所,挂号室应严格分诊。

1.1 诊疗室内应具备诊疗床2—3张、洗手设施(流动水)、消毒设施(紫外灯、消毒液及器具)、采样器具(棉拭子、便盒)、污物捅、防护设施(一次性手套、隔离衣、胶靴、脚垫、帽子、口罩)。

1.2 观察室内应有2张以上观察床、消毒设施(紫外灯、消毒药品)污物桶、防护设施(隔离衣、胶靴、一次性手套、脚垫、帽子、口罩)。

1.3 抢救室内应备有抢救器械及抢救药品,并应随时检查,防止过期。

1.4 药房应备有各种治疗药品,不能与其他药房混用。

1.5 化验室内应具备可供检验用的显微镜、霍乱试纸条、采样用具(便盒、棉签、放置标本的碱性蛋白胨水及运送培养基)。

1.6 腹泻病门诊应独立设置厕所且距离不应与诊室太远。

2、人员要求2.1 腹泻病门诊开设期间,至少要固定2—3名专职医生上岗,其中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至少2名。

2.2 固定专职护士2—3名,其中主管护师以上至少2名。

2.3 固定专职检验人员1—2名,其中主管检验师以上至少1名。

2.4 固定消毒人员1名,要求受过专门上岗培训。

3、腹泻病门诊管理工作要求3.1 腹泻病门诊应备有腹泻病人就诊登记本,项目应齐全(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主要症状、体症、初诊印象、诊断结果、治疗、医师签名;外地病人应登记原省市县的详细地址、单位及现住址)。

腹泻病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1.临床表现:腹泻病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恶心、呕吐等。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可以确定病因,协助诊断。

3.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环境、接触史等信息,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二、诊断原则
诊断腹泻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病因: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腹泻病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2.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4.动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诊断条件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腹泻
病:
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形状改变,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3.有明确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4.符合相应的流行病学特征。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范本模板】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范本模板】

小儿腹泻诊疗常规一、小儿腹泻病诊断1.根据患儿大便形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上。

3。

对腹泻病患儿须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⑴脱水程度评估:分轻、中、重三度。

⑵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

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粘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二、小儿腹泻病治疗1。

脱水的预防及治疗⑴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6—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⑵轻至中度脱水。

口服补液及时纠正脱水,应用ORS,用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

h),②ORS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者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⑶重度脱水。

采用静脉用的糖盐混合溶液,需到医院进行;首先以2:1等张液20ml/kg,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等渗性脱水选用2:3:1液,低渗性脱水选用4:3:2液)按80ml/kg继续静滴,先补2/3量,婴幼儿5h,较大儿童2。

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制度

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制度

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范的目的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订立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确保医院医疗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诊疗过程,推动医院科学发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院内一切与常见疾病相关的诊疗活动,包含但不限于咳嗽、感冒、腹泻、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二章诊断与治疗流程第三条临床诊断1.患者就诊后,医生应严格依照标准诊断流程,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就诊目的,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试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

2.医生应当向患者供应认真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包含所患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预后等相关信息,并乐观与患者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第四条治疗方案订立1.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需求,订立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治疗方案应包含给药方案、手术方案、病愈治疗方案等,其中药物治疗应尽量选择临床应用指南介绍的药物,并注意遵守药物使用禁忌和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治疗过程管理1.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依照规范操作,遵从医院的相关制度要求,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

2.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包含患者的病情察看、试验室检查结果、药物使用情况等,并及时向患者供应相关治疗说明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药物使用管理第六条购药与配药1.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药物采购制度,确保采购药品符合国家药品法规的要求,并保证药物质量可控。

2.医生在配药过程中应认真查阅药物说明书和药品标签,确保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与医嘱相符。

3.药师在配药过程中应严格依照药物剂量和配药流程操作,确保药物的配比准确。

第七条用药引导1.医生在为患者开具药物处方时,应认真填写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并向患者进行适当的用药引导,包含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等。

2.药师在配药时应向患者供应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并解答患者可能存在的疑问。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绪论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儿童的健康和发展。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一、概述(一)定义腹泻(diarrhea)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3次/d),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一般来说,急性腹泻病程在2~3周内,而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二)分类慢性腹泻的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小或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多,进而导致腹泻。

根据腹泻的病理生理类型不同可将腹泻分为4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

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慢性腹泻可分为器质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从鉴别诊断的角度出发,慢性腹泻也可按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即水样泻、脂肪泻和炎症性腹泻。

多数腹泻是在多种因素和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三)流行病学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慢性腹泻在临床上很常见,据估计我国3%~5%的人群患过慢性腹泻。

因慢性腹泻定义以及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地区对慢性腹泻的定义也不相同,故难以针对慢性腹泻进行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慢性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见表1。

在慢性腹泻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和功能性腹泻。

表1 慢性腹泻的病因(二)发病机制正常人每24小时约有9 L水分和电解质进入小肠,其中2 L来自饮食,7 L来自消化道和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小肠可吸收其中90%的水分,仅有1~2 L排至结肠,结肠又可吸收其中90%水分,最终仅有0.1~0.2 L水分随粪便排出。

如胃肠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粪便中水分增加,即可造成腹泻。

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步骤慢性腹泻的诊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判断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腹泻。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一、宗旨腹泻门诊工作制度旨在确保腹泻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扩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工作时间和地点1. 腹泻门诊开设时间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2. 腹泻门诊地点设在医院的一楼急诊科。

三、就诊范围1. 腹泻门诊仅接诊腹泻病人,不得接诊其他疾病病人。

2. 腹泻病人年龄划分:10周岁以下腹泻病人到儿科就诊;10周岁以上腹泻病人到腹泻门诊就诊。

四、人员配备和职责1. 腹泻门诊设有专门的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

2. 医生负责对就诊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

3. 护士负责病人的输液、护理和消毒工作。

4. 工作人员负责就诊登记、疫情报告和隔离措施的实施。

五、诊疗流程1. 就诊人员进入腹泻门诊,由工作人员进行初步询问和登记。

2. 医生对就诊人员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检和诊断。

3. 护士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输液、护理和消毒工作。

4. 工作人员对就诊人员进行监测和统计,确保“逢泻必检、逢疫必报”。

六、消毒隔离措施1. 腹泻门诊设有专门的输液室和隔离病房,确保病人之间的隔离。

2.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 对疑似或确诊的肠道传染病病人,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上报防保科和医务科。

七、疫情报告和统计1. 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法定肠道传染病病人,必须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上报。

2. 工作人员做好腹泻病人的监测与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八、宣教和指导1. 医护人员对就诊的腹泻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腹泻病护理及防治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2. 加强对腹泻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九、违规处理1. 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2. 对不遵守诊疗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的,给予批评教育,严重的予以纪律处分。

十、其他1. 如遇特殊情况,如合并其他疑难疾病时,可请有关科室高年资医师会诊。

2. 就诊患者由值班医师负责按流行病学进行逐项登记,不得遗漏。

常见儿科疾病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

常见儿科疾病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

常见儿科疾病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背景儿科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规范化的儿科疾病诊疗服务,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全面的诊疗制度和流程是必要的。

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常见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这些疾病,提高治疗效果,保障儿童的健康。

制度与流程1. 诊断与鉴别- 研究并熟悉常见儿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特征。

-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儿童的发育情况、喂养方式等。

- 根据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鉴别,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2. 检查与检验-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 针对特定疾病可进行特殊检查,如X光、超声、CT等。

3. 治疗与护理-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 进行有效的护理和观察,保证儿童的舒适和安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康复与复查- 为需要康复的患儿提供相应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等。

- 定期复查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典型儿科疾病的规范处理1.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根据症状进行病毒学和细菌学检查,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

- 对轻型病例,推荐休息、饮食调理、给予支持性治疗。

- 对重型病例,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和对症处理。

- 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儿童腹泻病- 根据症状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因和病情。

- 保证水、电解质的补给,防止脱水。

- 应用抗生素治疗时,注意选择敏感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

- 运用对症治疗,缓解腹泻症状。

3. 儿童发热病-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根据体温和病情判断是否给予退热治疗。

- 注意观察其他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鼓励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惯。

结论通过制定常见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我们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疾病的诊治水平,规范治疗过程,保障儿童的健康。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肠道门诊工作规程

肠道门诊工作规程

肠道门诊工作规程肠道门诊是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前哨阵地,对于早期发现疫情,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起着关键作用,是做好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使肠道门诊工作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各级医疗单位(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应设立肠道门诊,乡镇卫生院和厂矿、机关、事业单位的卫生所,应设专桌或专人负责腹泻病人的诊治工作。

第二条肠道门诊的业务范围是以急性腹泻为主的各种疾病,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肠道门诊不能24小时开诊者,下班时间腹泻病人可在急诊室诊治,由急诊室负责做好腹泻病人的各项处理工作。

第三条市、地以上综合医院应开本单位的肠道门诊区,设诊查室、留验室及专用厕所。

县级医院应有诊查室和留验室。

所有的肠道门诊都要有防护设备和盛放吐泻物的容器。

备有专用的诊查、采样、抢救、消杀等药械。

肠道门诊的房屋设置要便于治疗和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周围环境。

第四条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霍乱等腹泻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抢救治疗、疫情报告等有关专业知识,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和自身防护制度。

第五条肠道门诊必须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

卫生部编印的最新版《霍乱防治手册》及本规程统一制定的《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薄》(见附件)。

凡就诊的腹泻病人一律填《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薄》,填写时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便于查找和统计。

第六条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要按规定报告疫情。

对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卫生防疫站。

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要按旬统计,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

各级卫生防疫站应加强对肠道门诊的督促检查的技术指导。

第七条凡诊断为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及重症痢疾病人,应收住医院隔离治疗Q对霍乱或疑似霍乱病人,在使用抗生素以前,采集吐泻物及其污染物品,做霍乱病原学检查。

第八条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随时消毒,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

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腹泻病门诊的运营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

以下是一份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共分为七个方面。

一、腹泻病门诊开设时间腹泻病门诊开设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

在此期间,门诊应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1. 腹泻病门诊应配备具备专业资质的医师、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

2. 医师、护士必须经过腹泻病门诊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对门诊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诊疗环境与设施1. 腹泻病门诊应按照标准配备诊疗室、观察室、检验室、药房及专用厕所等。

2. 确保诊疗环境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3.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心电图机等,以满足诊疗需求。

四、病例登记与报告1. 所有腹泻病人必须在腹泻病门诊就诊,并按要求登记详细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联系方式等)。

2. 发现霍乱、O157:H7病人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

3. 对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

要严防迟报或漏报。

4. 腹泻病门诊发现其他法定肠道传染病,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

五、消毒隔离制度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后,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

2. 腹泻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行倾倒。

便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3. 发现可疑或已确定的菌株,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对病人医学观察,并派专人携带菌种送往县疾控中心。

4. 每天对腹泻病门诊进行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六、医疗服务与质量控制1. 腹泻病门诊应遵循诊疗规范,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加强医患沟通,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3. 定期对腹泻病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原则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原则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原则首医大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郑军写在课前的话腹泻病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同时也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推出第1版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

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腹泻的治疗中,尚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因此本课讲课的儿童腹泻病诊断、规范化治疗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腹泻是指大便中水分及大便次数异常增加,通常 24 小时之内 3 次以上。

大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

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 10 亿人患腹泻,其中 5 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 8 . 36 亿人次患腹泻,其中 5 岁以下儿童占 3 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1 / 12约为 0 . 7 次/人, 5 岁以下儿童的年发病率平均为 1 . 9 人。

世界卫生组织 1978 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 1980 年正式实施, 1991 年推出第 1 版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

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至今,腹泻病仍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也是 5 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腹泻的治疗中,尚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多年来口服补液疗法治疗急性腹泻获得了成功。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规范(2020年版)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规范(2020年版)

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 仍是我国儿童常见病及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 目前,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和过多经静
脉补液等问题。
主要病原体
细菌:
➢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 产毒性、致病性、侵袭性、出血性、黏附性
➢ 空肠弯曲菌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非伤寒沙门菌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
• 口服补液、 • 静脉补液 • 鼻饲管补液。
极差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
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
干燥 明显干燥 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凹陷
明显凹陷
稍凉
凉或发绀
明显减少
无尿
增快
明显增快且弱
正常或稍降
降低、休克
临床表现—常见病原体所致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特点
腹泻性状
病因
水样便: 轮状病毒
水样便或
稀便,可
➢ 札如病毒
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寄生虫: ➢ 隐孢子虫
➢ 蓝氏贾第鞭毛虫
➢ ➢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溶组织内阿米巴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
人芽囊原虫 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 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真菌: ➢ 念珠菌 ➢ 毛霉菌 ➢ 曲霉菌
病因
志贺菌
非伤寒沙门菌
特点
是侵袭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起病急,高热等中毒症状明 显,严重 者可发生脓毒性休克
婴儿常见,易发生院内感染,大便性状多变。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学习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学习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 泻病诊疗规范
(2020年版)
诊断
➢病程2周以内,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即 可 诊断急性腹泻病,有发热等感染表现者,应首先考虑 急性感染 性腹泻病。
➢根据大便性状和镜检所见,结合发病季节、年龄以及流 行情况可初步估计病因,病原学检查可协助明确致病原。
➢需同时完善血气分析和血生化,评估有无脱水及其程度、 性质, 以及有无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抗感染治疗原则
➢水样便腹泻者(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 感染引起,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伴明显中毒症状且不能完全用 脱水解释者,尤其是重症 患儿、早产儿、小婴儿和免疫功能低 下者,应使用抗菌 药物。
➢霍乱弧菌引起的 腹泻抗感染药物可用多西环素(8岁以上 患儿)、阿奇霉素、环 丙沙星等。
抗感染治疗原则
➢黏液脓血便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 应给予抗菌药物; ➢各地致病菌和耐药情况有所不同,病原菌尚未明确时,
应根据本地流行病学情况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病 原菌 明确后,根据药敏结果和病情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原则
➢病毒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常为自限性,目 前缺乏特 效抗病毒药物,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且不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抗 菌药物。
➢寄生虫所致腹泻病少见:蓝氏贾地鞭毛虫和阿米巴感染 可使用甲 硝唑、替硝唑;隐孢子虫感染主要见于免疫功能低下 者,可予大 蒜素等治疗。
➢真 菌 性 肠 炎 应 根 据 病 情 酌 情 停 用 原 用 抗 菌 药 物 , 并 结 合 临 床 情 况 考虑是否应用抗真菌药物。
感谢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腹泻病诊疗规范一、概述小儿腹泻(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1)病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

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

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①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SIgA)均较低,肠黏膜免疫的防御反应及口服耐受机制均不完善。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normal bacteria flora)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变化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同时,维生素Kraft合成有赖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参与,故肠道菌群失调时除易患腹泻外,还可有呕吐物或大便中带血。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2)分类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

1.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rotavirus),其次有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calicivirus)科的诺如病毒属(Norovirus)如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札如病毒(sapovirus);此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埃可病毒(echo virus)、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等,冠状病毒(coronavirus)科的环曲病毒(torovirus)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1)致腹泻大肠杆菌:根据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不同致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已知菌株可分为5大组。

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为最早发现的致腹泻大肠杆菌。

EPEC侵入肠道后,粘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肠黏膜微绒毛破坏,皱襞萎缩变平,黏膜充血、水肿而致腹泻,可累及全肠道。

②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可粘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热肠毒素(1abile 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stabletoxin,ST)而引起腹泻。

③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可直接侵入小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也可粘附和侵入结肠黏膜,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引起痢疾样腹泻。

该菌与志贺菌相似,两者O抗原有交叉反应。

④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GEC):粘附于结肠产生与志贺杆菌相似的肠毒素(vero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分泌,致出血性肠炎。

⑤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aggregative E. coli,EAEC):以集聚方式粘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黏膜致病,不产生肠毒素,亦不引起组织损伤。

2)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

致病菌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引起侵袭性腹泻,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

3)耶尔森菌(Yersinia):除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4)其它:沙门菌(salmonella)(主要为鼠伤寒和其它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al aureus)、绿脓杆菌(bacillus pyoeyaneus)、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等均可引起腹泻。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婴儿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

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除了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糖类转运和乳糖酶水平之外,肠道外感染时长期、大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

2.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

②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等食物过敏而引起腹泻。

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1.急性腹泻(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

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

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末梢循环的改变(图11-4)。

图11-4 婴幼儿脱水时的特征性症状、体征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原因有: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②进食少,肠吸收不良,热能不足使机体得不到正常能量供应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③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流缓慢,组织缺氧导致无氧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积;④脱水使肾血流量亦不足,其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代谢产物滞留体内。

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凉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以很不典型。

低钾血症:胃肠液中含钾较多,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盐;进食少,钾的摄入量不足;肾脏保钾功能比保钠差,缺钾时仍有一定量钾继续排出,所以腹泻病时常有体内缺钾。

但在脱水未纠正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尿少而致钾排出量减少等原因,体内钾总量虽然减少,但血清钾多数正常。

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排尿后钾排出增加、大便继续失钾以及输入葡萄糖合成糖原时使钾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等因素使血钾迅速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如精神不振、无力、腹胀、心律紊乱、碱中毒等。

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中更多见。

但是脱水、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离子钙增多等原因,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待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则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颤、抽搐,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

(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1)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

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 岁以上者少见。

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

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

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近年报道,轮状病毒感染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有的患儿表现为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

大便显微镜检查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

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病毒较难分离,有条件可直接用电镜检测病毒,或用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或PCR及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2)诺沃克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病季节为9月~4月,多见于年长儿和成人。

潜伏期1~2天,起病急慢不一。

可有发热、呼吸道症状。

腹泻和呕吐轻重不等,大便量中等,为稀便或水样便,伴有腹痛。

病情重者体温较高,伴有乏力、头痛、肌肉痛等。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1~3天。

粪便及周围血象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

3)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在夏季。

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

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

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镜检无白细胞。

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7天,亦可较长。

4)侵袭性细菌(包括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引起的肠炎: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